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常見病

花卉常見病

發布時間: 2021-12-22 10:02:32

Ⅰ 關於花卉的一些疾病。

葉黃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水黃、旱黃、肥黃、缺肥黃、灼黃和光少黃,這個你可以結合你平時的養護措施來判斷。紅掌看起來是褐斑病,可以用國光咪鮮胺防治。紅花上的是霜霉病,可以用代森鋅防治。

Ⅱ 怎麼防治花卉常見病害呢

很多花友們都會經常的逛一下花卉市場,基本上每次逛一次花卉市場都會搬回家幾盆花卉植物,但是經常剛剛買回來的植物,剛剛養護沒多久看著植物的葉片就開始發黃且毫無生機,就覺得可能覺得別人欺騙了,其實也有可能會是因為植物滋生害蟲了。

1、生理病害。因環境條件不適應所產生的病還叫生理病害。這種由肥分失調,土壤酸鹼度,水分失調,溫度失調,光照失調等原因引起的生理病害,只要我們根據傷害的類型及時進行改善栽培管理,一般都會復壯。這種傷害一般不傳染,但會影響成長。

Ⅲ 花卉常見的病害有多少種

花卉病害的種類非常多,就是專長於花卉植物保護的人,有的也要藉助顯微鏡或電鏡作專最後確定,屬但這絲毫不影響家庭栽培花卉對常見病害的防治。

花卉病害有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分。侵染性病害是由真菌、細菌、病毒、菌原體、線蟲、藻類、寄生性種子植物等侵入感染(簡稱侵染,下同)花卉,導致發病。侵染性病害具有傳染性,被病原物侵染的花卉叫寄主。非侵染性病害是由於栽培環境條件的惡化導致的,也叫生理病害,它不傳染。

1.常見真菌病害由真菌侵染寄主引起的常見病害有猝倒病、白粉病、銹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疫病、黃萎病、根腐病、莖腐病等。

幾乎所有的草本花卉的幼苗都可能發生猝倒病。許多花卉都可能感染上白粉病、銹病、炭疽病、灰霉病、病毒病等,因此本章做重點介紹。

2.常見細菌病害由細菌引起的常見細菌病害有軟腐病、細菌性斑點病、細菌性維管束萎蔫病等。

3.其他常見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叫病毒病。由線蟲引起的病害叫線蟲病。

Ⅳ 花卉常見的生理性病害有哪些

(1)缺素症及防治。

氮在花卉生長中可促進莖、葉的生長(營養生長),氮肥供應充足時,葉大而鮮綠,光合作用速度高,葉片功能期延長,花卉生長健壯。氮過少,則花卉植株矮小,葉小,色淡,老葉易變黃脫落,節間短,枝條細弱等。但是氮肥也不能過多,過多則會使莖葉徒長,抑制花芽形成,且枝葉柔嫩,易受病蟲侵害。一年生花卉幼苗期需氮肥量較少,隨著生長而逐漸增多。二年生和宿根花卉在春季需氮肥較多。觀葉花卉在整個生長期均需較多氮肥。觀花、觀果植物在開花階段需氮肥較少,施多了會推遲花期,或落花、落果。

磷是花卉細胞核的組成部分,也是植物體光合作用、蛋白質、脂肪合成、碳水化合物轉化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缺磷時植物蛋白質合成受阻,新的細胞分裂和生長都受影響,以致幼芽和根部生長緩慢、葉小、分枝或分葉減少,植株特別矮小、葉色暗綠、生長慢。開花小而少,也影響結果。開花和成熟期都延遲。增施磷肥可促進花卉生殖生長,花大、色艷、果大。

錳是花卉葉綠體的結構成分,還參與光合作用、氮素利用等多種生理活動,所以缺錳時葉綠體結構破壞、解體,幼葉出現缺綠及壞死斑點。

鉀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輸過程中,促進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合成,所以鉀可使花卉莖干粗壯,抗病害、抗旱、抗寒能力提高,並使花色鮮艷。缺鉀時植株柔弱,葉較小,葉片出現皺縮,葉尖及葉緣常出現枯焦狀。

鈣是構成細胞壁的元素,缺鈣時,植物幼嫩的分生組織首先受害,影響細胞分裂,不能形成新的細胞壁,生長受抑制,嚴重時幼嫩器官(根尖、莖尖)潰爛壞死。鈣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黏重土施用石灰可使土質疏鬆。蛋殼中含鈣量較多,家庭養花可把蛋殼敲碎後施入。

鎂是葉綠素的組成部分,缺鎂往往引起葉子變黃、雜色、失綠,葉脈綠但脈間變黃,有時呈紅紫色,嚴重缺鎂時則形成褐斑壞死。

硫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也與葉綠素的合成有關,缺硫時,植株矮小,嫩葉的葉片失綠,嚴重時葉脈也失綠,整個葉片變白。

鐵是花卉合成葉綠素的元素,缺鐵會使植物葉片失綠,葉脈仍為綠色,幼葉病徵特別明顯,嚴重時葉片幾乎變成乳白色,土壤中pH偏鹼時容易缺鐵。如果發現缺鐵症狀,可施硫酸亞鐵,又稱黑礬,濃度為0.1%~0.2%的溶液。

硼能促進開花、授粉、結果,並能促進糖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植物根系的生長也需要硼。雖然植物對硼元素需要量很小,但如缺少,嫩葉會失綠,葉緣向上捲曲,頂葉及幼根的生長點壞死。缺硼時,可用0.1%的硼酸水溶液噴於葉面作根外施肥用,可使花色鮮艷,花大果大。

(2)其他生理病害症狀及防治。

在花卉栽培過程中,由於氣候條件不適或管理不當,常導致凍害、徒長、老化、漚根、萎蔫、葯害等情況發生。通過適時澆水、施肥、鬆土、通風、日照等措施,即可預防和防治這些生理病害。

凍害。凍害對早春花苗生長構成最大威脅。應經常注意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變化。當寒流來臨時,要加溫或增加覆蓋物,以保溫防寒。另外要適當控制澆水,合理增加磷鉀肥,多施有機肥,提高小苗的抗寒能力,使小苗免遭凍害。

徒長。避免植株擁擠,相互遮擋不利於通風透光。應盡量增加光照,防止過分遮陽,否則易產生細弱、節間長的徒長苗。根據花苗的長勢,可適當葉面噴施0.2%~0.3% KH2PO4或100~200毫克/千克多效唑,促使花苗生長健壯。

老化。在幼苗生長發育過程中,因蹲苗時間過長而產生老化苗、僵苗。當小苗生長異常緩慢時,要改挖苗為促苗,蹲苗時間長短應適度,要控溫不控水,加強肥水管理,也可噴施10~3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刺激花苗生長。

漚根。造成漚根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濕度過大,溫度過低引起的。在播種前,首先要選擇透氣性好,肥沃的腐殖質或草炭土等作為基質。其次,要提高土壤溫度,夜間要保持10~15℃,白天要保持20~25℃,晝夜溫差不能相差過大,否則不利於幼苗根系正常生長。土壤干時,按需水情況澆水,防止過量澆水。要及時鬆土、通風排濕,促進水分蒸發,可防止漚根的發生。

葯害。由於施葯量過大、濃度過高或苗床土過干而導致小苗受葯害。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使用農葯。用葯前苗床土要保持濕潤。發生葯害時,要及時噴水清洗或噴灑緩解葯物。如對於樂果葯害,可噴0.2%硼砂或硼酸溶液;對於多效唑葯害,噴0.05%赤黴素溶液;對於退菌特葯害,噴0.2%硫酸鋅溶液。

Ⅳ 常見的花卉病蟲害有哪些

plantsword花言草語

花卉常見病害一:倒春寒

1、危害

這是一種非侵染性的病害,主要發生在長江以南及江淮之間的部分地區,到了3月底白天的氣溫已達20℃以上,許多人急於將居家內的盆栽觀賞植物搬到室外進行調理養護;而此時常常有冷空氣南下,出現「倒春寒」的逆轉性天氣,凌晨最低溫度往往降至4℃以下,導致一些原產熱帶的花卉剛剛抽生之新梢嫩葉被「凍」壞。

常見的如白蘭、米蘭、茉莉、君子蘭、黛粉葉、合果芋、倒掛金鍾、竹芋、紅掌、一品紅等,會嚴重影響到當年春天的正常生長。

2、解決方法

及時掌握當地氣象台站的天氣預報,遇到「倒春寒」的特殊天氣,對已搬到室外的少量盆栽植株,可將其重新搬回大棚或室內;如果搬到室外的盆栽植株較多,可將其集中在一起,上蒙雙層塑料薄膜。

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一般必須等過了清明或「終霜期」結束後,再搬到室外,可通過打開門窗,加設電風扇等措施來降溫,晚上再將門窗關好,使其有一個逐漸適應室外環境的過程。


花卉常見病害二:白粉病

1、危害

主要危害月季、紫薇、十大功勞、大葉黃楊、竹節蓼等觀賞植物。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花梗、花蕾及嫩梢,受害部位覆蓋有一層白色粉末狀物,嚴重時葉片變黃,嫩葉捲曲、皺縮變厚,花蕾枯死,出現畸形花,嫩梢彎曲縮短。

2、解決方法

硫磺粉熏蒸3月在棚室中採用電熱熏蒸器,內置硫磺粉末,進行密封熏蒸,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花卉常見病害三:炭疽病

1、危害

主要危害溫室中的山茶、茶梅、葉門鐵、八仙花、君子蘭、萬年青、蘭花、蜘蛛抱蛋、曇花、橡皮樹、仙客來等。主要危害葉片、嫩梢、果實,病斑近圓形,呈灰褐色,後期病斑轉為灰白色,有明顯的同心輪紋和輪生(或散生)的小黑點。

2、解決方法

整盆花擺放密度和地栽種植株、行距,改善通風透氣條件。盆土發干時適當澆水,增加植株的抗性。

發病初期,用80%的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的多•硫懸浮劑800倍液,交替噴灑,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即可。


花卉常見病害四:灰霉病

1、危害

隨著氣回升,濕度過大、通風不良,灰霉病仍然是室內花卉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非洲菊、橡皮樹、瓜葉菊、仙客來、一品紅、天竺葵、麗格海棠、綠蘿、龍船花、扶桑、紅掌等盆栽花卉,特別是葉片、花瓣感病嚴重。

2、解決方法

3月後,要加強通風透光,降低室內的空氣濕度,禁止傍晚給葉面噴水,防止濕氣長時間滯留葉面。

對於發病初期的植株,可於中午前後用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的的多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交替噴灑,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


花卉常見病害五:煤污病

1、危害

3月份,由於室內通風透氣條件差、濕度大,蚧殼蟲、蚜蟲、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無法徹底消滅,在柑橘類、米蘭、扶桑、白蘭、含笑、魚尾葵、榕樹、山茶、棕竹、杜鵑、梔子、構骨冬青、福建茶等植物的葉花果上,仍然會發生煤污病。

2、解決方法

加強室內通風透氣,及時殺滅蚜蟲、蚧殼蟲、粉虱等誘發煤污病的蟲媒。

個別植株上的少量葉片感染了煤污病,可用濕布沾低濃度的洗衣粉水擦洗去煤污層。

發病初期,可用50%的甲•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染病植株的枝葉,每15天一次,連續2—3次。


花卉常見蟲害六:蚧殼蟲類

1、危害

擺放在棚內的盆栽觀賞植物,由於通風條件制約、光照不足、濕度較大,蚧殼蟲類仍然是主要的蟲害種類。

如金桔上的綠綿蚧,紫杉上的灰粉蚧,扶桑上的曼粉蚧、君子蘭上的糠片粉蚧,山茶上的龜蠟蚧和紅蠟蚧,冬青類上的角蠟蚧,蘇鐵上的黑盔蚧和蠣盾蚧,月季上的輪盾蚧,含笑和白蘭上的考氏白盾蚧,佛手上的糠片盾蚧,蘭花上的巨瘤蠣蚧,棕竹上的白盾蚧,長春藤上的圓盾蚧,散尾葵上的椰圓盾蚧,四季桂上的矢尖盾蚧等。每一種花卉上的蚧殼蟲種類大不相同。

2、防治方法

家庭少量植株上出現的蚧殼蟲,可用葯棉沾75%的灑精抹去其活蟲體,或沾洗衣粉液抹去蟲體。對蟲體較小的蚧殼蟲,如矢尖蚧、考氏白盾蚧等,可用透明膠帶沾去活蟲體。

或者用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每15天一次,連續2次。


花卉常見蟲害七:蚜蟲類

1、危害

溫度升高,澆水量加大,室內中觀賞植物上的蚜蟲危害也會更為嚴重。蚜蟲刺吸新抽枝葉的汁液,會影響到植株開春後的正常生長。

2、防治方法

對少量植株上的蚜蟲,可先用煙末、草木灰或爐渣灰灑在蟲體及葉片上,約過1-2個小時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將絕大部分蚜蟲殺滅。


花卉常見蟲害八:粉虱類

1、危害

主要為溫室白粉虱,危害瓜葉菊、扶桑、月季、旱金蓮、燈籠花等;其次為橘刺粉虱,危害金桔、金豆、玳玳、佛手、月季、白蘭、米蘭等,它們的危害性,均不可低估。

2、防治方法

發生嚴重時,可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Ⅵ 花卉病害的病狀分為哪幾種

花卉病害的病狀類型:花卉病害的病狀可分為五類:①變色。以葉片變色最為明顯。常見的表現為一些花卉葉片退綠或變黃。由於缺素和病原物侵染都能產生這種症狀。兩者的區別是:由缺素(生理性病害)引起的變色,常表現為整片葉子變黃或退綠,而由病毒侵染引起的變色系局部變色,表現為沿葉脈退色並呈花葉狀,它是病毒病的典型病狀。

②壞死。壞死在葉片上的表現有葉斑和葉枯兩種。葉斑根據其形態的不同,有圓斑、角斑、條斑、環斑、輪紋斑等。葉枯是指葉片上較大面積的枯死,枯死的輪廓不一定明顯。莖部的壞死也能形成病斑或莖枯,在枝幹上形成瘡痂和潰瘍。根部的壞死形成根腐。幼苗的莖或根部的壞死可以造成死苗而發生猝倒或立枯症狀。壞死多由真菌或細菌侵染引起。葉部的壞死是花卉病害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如月季黑斑病等。

③腐爛。花卉的花、果及其貯藏器官(如球根等)生病後容易發生腐爛。組織含水分較多的往往發生濕腐或軟腐;含水分少而較堅硬的組織發生干腐。此病可由病菌侵入引起,亦可因管理不善(如澆水過多等)造成,如花卉花腐病、根腐病等。

④畸形。其表現有徒長、矮化和叢生等。畸形在葉片上常表現為扭曲、皺縮、卷葉、縮葉等。根、莖的過度分枝引起叢根和叢枝等叢生現象。腫瘤是由於部分組織和細胞的過度生長而產生的畸形。畸形症狀多數是由於病毒、細菌或線蟲等侵染引起的,如花木根癌病、根結線蟲病、桃縮葉病等。⑤萎蔫。如細菌性萎蔫病、真菌性黃萎病等。

Ⅶ 常見花卉病害有哪些

(1)真菌病害。真菌病害的病症常見有白粉、銹粉、霉層、煤污等,這些病症分回別與病原生物種類答為害的特有症狀相對應,如白粉病、銹病、霜霉病、煤污病等。真菌病害的病狀常見有變色、腐爛、猝倒、立枯、穿孔、潰瘍、葉斑、萎蔫、畸形等。

(2)細菌病害。細菌病害的病症常僅見白色或黃色的溢膿。乾燥後呈灰白色薄膜,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許多細菌從病組織中溢出,並可看到顫動的小點。細菌病害的病狀,多數為急性壞死,一般發病初期多有水漬狀斑、腐爛斑點、枯焦、萎蔫等。

(3)病毒病害。病毒病害病狀主要有花葉、枯斑、環斑、叢枝、矮化、畸形等。花葉是病毒病常見的症狀,葉片色澤深淺不均出現花斑。但病毒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狀有時難以區分,這時可藉助傳染性實驗鑒別。

(4)生理病害。生理性病害的病狀常表現為葉尖、葉緣變褐焦枯,葉片變色、黃化、落葉、落花、落果等。這種病害用顯微鏡檢查受害組織無任何病原生物,因此是非侵染性的。這類病害常與溫度、水分、肥料、營養元素、土壤酸鹼度等有密切關系。

Ⅷ 花卉病害有哪些

floralcrops diseases

張能唐

中國約有3000種花卉病害,其中牡丹、月季、杜鵑、梅花櫻花、蘭花、茉莉、山茶、水仙、菊花、香石竹、秋海棠等病害見有關條目。

病害種類

唐菖蒲、鬱金香、天竹葵、君子蘭、桂花、白蘭花、荷花、仙客來、一串紅、美人蕉等發生病害約150種。

唐菖蒲病害

19種。為害葉、莖、球莖、花的有灰霉病。為害葉或主要為害葉的有赤斑病,葉斑病(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等。為害球莖的有青黴病(Penicillium gla-dioli),細菌腐爛病(Pseudomonas marginalis pv.marginalis)。為害根的有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arenaria)等。為害維管束使植株萎凋枯死、球莖腐的有枯萎病。病毒病有條斑病(ByMV)、花葉病(CMV)。重要的是灰霉病、赤斑病和枯萎病。灰霉病又稱花腐病。花期潮濕多雨,造成花腐並引發葉斑和球莖腐爛。病原物為富克爾核盤菌及德氏核盤菌,屬子囊菌,柔膜菌目。常見的是其無性態灰葡萄孢及唐菖蒲葡萄孢,屬半知菌,絲孢目。赤斑病在葉上形成紅褐色病斑,嚴重時病斑匯合,葉片大量枯死,病部有黑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為三葉草彎孢唐菖蒲專化型,屬半知菌,絲孢目。枯萎病使唐菖蒲球莖干腐,種植後不能發芽或出土後幼苗發黃死亡,成株葉片萎凋,維管束變褐色,嚴重的田間使球莖腐爛。病原物為尖孢鐮孢唐菖蒲專化型,屬半知菌,瘤座孢目。病毒病是種球退化原因之一。

鬱金香病害

約有10種。為害葉、莖、球莖、花的有火疫病,灰霉病。為害球莖或主要為害球莖的有青黴病,麴黴病,白絹病(Athelia rolfsii),立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等。為害維管束使植株凋萎、球莖腐爛的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tulipae);病毒病有碎錦病(TBV)。病害中最重要是火疫病和貯運中的球莖腐爛。火疫病在葉、莖、球莖及花上產生紅褐色病斑,擴大後可及整個葉片及莖,導致枯萎、花腐,天氣潮濕時,病部覆有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是鬱金香葡萄孢,屬半知菌、絲孢目。有時與灰霉病並發爛花。中國大陸種植的鬱金香,種球不少從他國進口,貯運過程中常出現各種腐爛,常見的病原物有青黴狀麴黴,頂青黴,尖孢鐮孢鬱金香專化型。此外,受傷的種球上大毛霉亦可促使腐爛。

君子蘭病害

20多種。為害莖、葉的有軟腐病。為害葉的有大褐斑病(Stagonospora curtisii),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葉斑病(Macrophoma sp.)等。為害莖基或根的有白絹病。病毒病中有花葉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最重要的是白絹病和軟腐病。軟腐病在上海、南京、杭州、天津、廣州均有發生,1983年南京中山陵園溫室103盆君子蘭發病率36.9%,死亡率近20%。使莖與葉腐爛成糊狀,具臭味,根與地上部脫離,植株死亡。病原物為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亞種及菊歐文氏菌玉米致病變種。植物細菌。高溫多濕、通風不良有利發病,夏秋季較多。白絹病曾是上海栽培中的嚴重問題,使根腐爛,葉倒伏,植株死亡,病部有白色菌絲體,後期出現棕褐色近球形或菜籽狀菌核。病原物是羅耳阿太菌。屬擔子菌,非褶菌目。無性態為齊整小核菌,見茉莉白絹病。

桂花病害

30多種。為害葉或主要為害葉的有炭疽病,褐斑病(Pseudocercorpora osmanthicola P.osmanthi-ascatici),赤斑點(phyllosticta osmanthi P.osmanthicola),銹病(Aecidium osmanthi),煤病(Aithaloderma clavatisporum,Meliola osrnanthi)等。為害根的有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incogni-ta)、根腐線蟲病(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Xiphinema americana)。

荷花病害

近10種。為害葉的有黑斑病、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nymphaecea)、斑枯病等。為害維管束使植株死亡的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elumlicola)。為害根的有根腐病(Pythium spp.)。其中以斑枯病、黑斑病、枯萎病較重要。斑枯病曾在武漢嚴重發生,葉斑初為褪綠斑點,後呈淡褐至棕褐色的不規則斑,具輪紋,部分或大部分葉緣組織枯死,壞死部分有許多小黑點(病菌分生孢子器)。病原物為親水葉點霉,屬半知菌,球殼孢目。黑斑病發生普遍。葉斑褐色,不規則形,具同心輪紋,周圍有黃綠色暈圈,病部生黑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時葉片滿布病斑,匯合後葉枯黃死亡。病原物為蓮鏈格孢,屬半知菌,絲孢目。枯萎病在城市發生不多,主要發生於產藕區。病株初葉緣出現青枯斑塊,後連片向內擴大,最終葉變褐萎凋致死,花梗沿氣孔線變褐凹陷,藕中心木質部呈褐色。病原物為尖孢鐮孢蓮專化型(見水生蔬菜病害)。

天竺葵病害

20多種。為害插枝、葉、莖、花的有灰霉病,細菌葉斑病。為害葉的有黑斑病(Alternaria pelargonii),褐斑病(Cercospora brunkii),細菌斑點病(Xanthomonas gerania)等。為害莖與莖基的有立枯病、菌核病、黑腳病(Pythium spp.)。為害根的有冠癭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病毒病中有花葉病(CMV)等。較重要的是灰霉病、菌核病和細菌葉斑病。灰霉病除插枝、葉、莖外,還為害花,潮濕時造成葉腐莖腐花腐,病部都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為天竺葵核盤菌及富克爾核盤菌,屬子囊菌,柔膜菌目。無性態分別為天竺葵葡萄孢及灰葡萄孢,屬半知菌,絲孢目。菌核病在廣州發生較多,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病株莖基部有水漬狀淡褐色凹陷斑,擴大並向上蔓延,病部組織腐朽,莖中空,內生黑色鼠糞狀菌核,最終植株死亡。病原物是核盤菌,屬子囊菌、柔膜菌目。細菌葉斑病主要分布於上海、杭州、南京。葉上產生圓形或大型不規則角斑,稍具輪紋,周圍有褪色暈圈,嚴重時葉上布滿病斑,但很少合並。病莖和枝條黑腐,維管束亦呈褐色至黑色,嚴重時整株皺縮腐爛,插枝受害後不能生根,並逐漸向上腐爛。病原物為野油菜黃單胞菌天竺葵致病變種植物細菌。

仙客來病害

約15種。為害葉、莖、花的有灰霉病。為害葉、葉柄及莖的有基腐病、葉腐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為害葉、葉柄及球莖的有軟腐病。為害根的有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 var.acrita,M.anenaria,M.halpa)。病毒病中有花葉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及病毒復合侵染的病害(CMV,TMV與Potato virus X,PVX)。較重要的是灰霉病和軟腐病。灰霉病是常見病,葉、莖、花都產生水漬狀褐色斑塊,後腐爛。病部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環境稍乾燥時花瓣上病斑呈近圓形,黃褐色,最終枯死。病原物為富克爾核盤菌,無性態為灰葡萄孢。軟腐病在中國南、北方城市均有發生,感病球莖外表正常,內部爛成糊狀,發臭,病株突然萎蔫死亡。葉柄和花梗受害時呈水漬狀粘滑腐敗,以致花、葉倒伏,並可向下延伸到球莖引起球莖腐爛。病原物是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亞種。植物細菌。可為害許多種花卉作物。

一串紅病害

10多種。葉、莖、花均為害的有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灰霉病(Sclerotinia fukeliana)。為害葉的有褐斑病(Cercospora saluico-la.Pseudocercorpora saluia)。為害莖或莖基的有猝倒病(pychium splendens),立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菌核病等。病毒病中有花葉病,發生普遍,葉上表現花葉、皺縮、斑駁、蕨葉,花上呈褐色環斑,枝上出現叢枝,病株矮化,花減少。病原物主要是黃瓜花葉病毒(CMV)。

美人蕉病害

近10種。為害葉的有銹病、灰斑病(Cercospora cannae)、瘟病、褐斑病(Ascothyta can-nae)、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黑斑病(Altemaia spp.)等。為害芽的有芽腐病(Xanthomonas canna)。為害莖基的有白絹病(Athelia rolfsii)。病毒病中有花葉病(CMV),類菌原體病中有黃化病。較重要的是銹病和瘟病。銹病華南地區發生普遍,有時為害嚴重。受害葉片產生許多橙黃色小皰,破裂後散出橙黃色粉末(病菌夏孢子),重時皰斑密布,葉片枯死。秋冬出現黑色皰斑,內含大量冬孢子。病原物為再力花柄銹菌,屬擔子菌,銹菌目。瘟病發生於廣東、台灣。葉片上病斑梭形,灰色,邊緣褐色,背面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生多時病斑匯合葉片迅速枯死。病原物為美人蕉生梨孢。屬半知菌,絲孢目。

大理菊病害

10餘種。葉、莖、花均為害的有灰霉病為害葉的有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Sphaerotheca fuliginea),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灰斑病(Ceseorpora grandissima),黑斑病(Alternaris alternata)等。為害莖與莖基的有菌核病、白絹病。為害根的有冠癭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為害維管束使植株萎凋致死的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黃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病毒病中有花葉病(DMV、CMV)。其中以灰霉病、花葉病較重要。灰霉病發生普遍。葉上為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的大褐斑,常始於葉尖或葉緣,有時具輪紋,水漬狀;莖上病斑不規則,嚴重時莖軟化折倒;花被害後花蕾不能開放,花瓣變褐,逐漸腐敗。病部均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為富克爾核盤菌。其無性態為灰葡萄孢。花葉病發生普遍,症狀多樣,被害病株矮化,輕者葉片呈濃淡相嵌的花葉,重者節間縮短,葉片小,枝叢生,花蕾少,花朵小或不開花,甚至株高不及1尺,葉片近線形。病原物為大麗菊花葉病毒(Dahlia mosaic virus,DMV)和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此外草本花卉中的金盞菊、百日草、雞冠花、鳳仙花、金魚草、雁來紅、矮牽牛等共同性的病害有猝倒病(Pychium spp.Phytophthora spp.,Fusarium spp.),立枯病,白粉病(Erysiphe spp.,Sphaerotheca spp.),灰霉病,銹病(Puccinia spp.),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p.,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白絹病,鐮刀菌根腐病(Fusarium spp),各種葉斑病(Cercospora、Pseudocercospora、Phyl-losticta、Ascochyta、Septoria、Alternasia等屬真菌),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spp.)及各種病毒病(virus)。木本花卉中的白玉蘭、白蘭、米蘭、一品紅、夾竹桃、丁香、冬珊瑚、扶桑等共同性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白粉病(Microsphaera spp.),煤病(主要是Aithaloderma、Phaeosaccardnula、Meliola等屬真菌),灰霉病,各種葉斑病(主要是Cercospora、Pseudocercospora、Alternaria、Phyllosticta、Mac-rophoma、Ascochyta、Pestalotiopsis等屬真菌),白絹病及根結線蟲病。

病害控制

防重於治,立足於田園清潔和改善栽培措施,必要時施用農葯。

控制環境

包括溫濕度、灌溉排水、光照、通風的控制。溫室夜間相對濕度在85%以下,天竹葵、瓜葉菊、鬱金香、君子蘭等花卉的灰霉病可大為減輕。貯藏期溫度控制在5℃左右可減輕唐菖蒲、鬱金香種球的青黴病、灰霉病,枯萎病造成的球莖腐敗亦將減慢發展,選用潔凈土壤、排水良好,不使土壤濕度飽和,猝倒病、白絹病、根腐病、冠腐病的發病率及嚴重程度都會降低。光照過弱、植株柔嫩多汁容易感病,過強會引起日灼,使一些弱寄生菌成為第二次侵染的病原物。

加強栽培管理

適時和晴天收獲,在適溫下貯藏,採收後將球莖、鱗莖攤成薄層,種前剔除有病種球。修剪、間苗、中耕除草等操作時盡量避免花卉產生傷口。冬季清園,及時剪除病蟲枝葉,拔去病株,實行輪作。適當間苗,盆花勿放置過密,澆水時勿當頭淋澆,噴嘴不接觸地面。利用抗病品種,施肥以硝態氮代替銨態氮,施硝酸鈣,以石灰提高土壤酸鹼度,對唐菖蒲和香石竹的枯萎病有抑製作用。

採用組織培養技術

花卉莖尖脫毒培養對控制花卉病毒病有效,中國在香石竹、唐菖蒲,仙客來上均有成功實例。

葯劑防治

特別對氣傳和水滴飛濺傳播的地上部病害是不可少,通常用三唑酮防治花卉白粉病或銹病。百菌清、多菌靈防治許多子囊菌、半知菌病害,瑞毒霉、甲霜靈、乙磷鋁防治疫病、霜霉病、敵克松防治猝倒病。大富丹防治鏈格孢菌病害,速克靈防治核盤菌病害。波爾多液至今仍是防治真菌和細菌病害的理想葯劑。石硫合劑、福爾馬林、棉隆等可作土壤消毒;防治一些土傳病害,如白絹病、基腐病、枯萎病等。

生物防治

用K84防治桃花根癌病、盆土加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zianum)防治茉莉白絹病和香石竹基腐病等效果較好。

花生病毒病

peanut virus diseases

胡寶珏

花生病毒病種類較多,世界上已知有叢簇病毒(Peanut rosette virus,PRV)、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斑駁病毒(Peanut mottle virus,PMoV)、條紋病毒(Peanut strip virus,PStV)、環斑病毒(Peanut ring spot virus,PRSV)、曲葉病毒(Peanut leaf curl virus,PLCV)、退綠花葉病毒(Peanut chlorosis mosaic virus,PCMV)、束頂病毒(Peanut bunchy top virus,PBTV)、鑲脈病毒(Peanut veinbanding virus,PV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 wilt virus,TSW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等十多種。各種病毒還存在不同株系和復合侵染現象,且同一種病毒在不同花生品種上表現的症狀有很大差異。

分布和為害

世界各國花生產區均有病毒病發生為害,南非、澳大利亞、印度、美國、坦尚尼亞發生比較普遍,中國在1934年就有報道,到20世紀70年代成為花生上的主要病害,造成流行與損失。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北京等省市,其中花生矮化病毒病與花生條紋病毒病曾一度造成大流行,病株率在20%~30%,嚴重者達80%~100%,減產30%以上。中國發生的花生病毒病主要有三種類型。①花生條紋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病株開始在頂端嫩葉上出現褪綠斑塊,隨後發展成淺綠與綠色相間的輕斑駁或斑駁,沿葉脈呈現斷續條紋,病株一直呈現系統性的斑駁症狀。②黃瓜花葉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病株頂端嫩葉出現褪綠黃斑,葉片捲曲,隨後發展為黃綠相間的黃花葉,網狀明脈與綠色條紋等各種症狀,病株中度矮化。③花生矮化病毒病(Peanut stunt virus)。病株開始在頂端嫩葉脈出現淡或褪綠斑,隨後發展成淺綠或綠色相間普遍花葉症狀,沿葉脈出現輻射狀綠色條紋與斑點,葉片變窄,葉緣波狀扭曲,病株中度或高度矮化,結果小如豆粒,嚴重者不結果。

病因

病原物主要為三種病毒。花生條紋病毒(PStV)屬於馬鈴薯Y病毒組,病毒粒子線狀,長750毫微米,寬12毫微米,病毒在病組織細胞質內產生捲筒型風輪狀內含體,PStV的寄主范圍較窄,能通過種子傳毒,種傳率一般在1%~10%,能被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毒。黃瓜花葉病毒(CMV-CA)屬於黃瓜花葉病毒組。病毒粒子球狀,直徑為28.7毫微米,在血清學性質上屬於CMV-DTL血清型,和PSV-E、PSV-Mi及TAV有一定親緣關系。種傳病苗是CMV的主要侵染源,其種傳率一般在1.7%~4.2%,蚜蟲為該病毒主要傳毒媒介,傳毒率達70%以上。花生矮化病毒(PSV-Mi)屬於黃瓜花葉病毒組,病毒粒子直徑為30毫微米左右,血清學性質和CMV-CA有親緣關系。PSV-Mi被豆蚜和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播,並通過花生種傳,種傳率較低。

病害流行

花生條紋病毒病田間流行,具有發生早、田間擴散快,形成高峰早等特點,通常出苗後10天開始發生;帶毒種子是主要侵染源,栽培條件與氣候因素是決定種傳率高低的決定因素,種傳率為2.7%~26.8%。花生條紋病毒能被豆蚜、桃蚜、禾穀縊管蚜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播,具有毒源與種植感病品種,蚜蟲發生的早晚、數量、活動程度與病害流行密切相關。黃瓜花葉病毒病種傳病苗為主要初次侵染源,種傳率0.4%~4.2%,豆蚜、槐蚜、桃蚜、棉蚜傳毒率達70%以上。花生矮化病毒病,種傳病苗是田間流行的初侵染源,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種子帶毒率平均為0.3%~1.1%,大粒種帶毒率為0,中等大小的種子帶毒率0.4%,小粒種子帶毒率為1.7%,其總的種子帶毒率低於前兩種病毒病。

病害控制

根據以上三種病毒病的流行特點,應採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①用無毒種子或低毒種子,精選大粒一級花生仁作種用。②推廣地膜覆蓋,結合防蚜能減輕病毒病的發生與為害。③種植抗病品種魯花9號、花37、豫花1號等,淘汰白沙1016高感品種。

Ⅸ 花卉常見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1、種植前場地的處理十分關鍵,要對整個種植場地進行消毒處理。
2、栽植過程對於新到的種苗,要在第一時間進行病蟲害的檢查
3、特殊天氣特殊對待。連續陰天悶熱潮濕的天氣非常利於病原菌的繁殖和病害的蔓延,因此在夏季連續陰天的情況下,最好是每2~3天噴施殺菌劑進行防控,最大限度地減少病原菌的繁殖,減少病害的蔓延。
4、對於已發現的病蟲害採取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5、栽培地要盡量選用排水透氣性良好的地段。
6、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
7、及時摘除下部接觸土壤部分的病葉、老葉並且及時銷毀。

Ⅹ 花卉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

病蟲害是花卉栽培中難免的問題,可能會造成栽植徹底失敗。病蟲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從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入手,應及時發現並立即採取措施。 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病菌寄生引起。如果場地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周圍干凈,病菌就不容易侵害。如果花卉一旦得病,應立即隔離栽培並噴施農葯。有時為防止病害蔓延,應將病株或發病枝葉立即焚燒。
花卉常見病害有以下幾種:
⑴白粉病:一般發生在梅雨季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斑點,以後逐漸布滿整個葉片,葉片最終變為灰色。通過改善通風光照和排水,清晨噴曬硫磺粉等綜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該病。
⑵潰瘍病:發病時,葉片上出現圓形赤褐色斑點,枝條呈淡色,久病後葉落。施肥過多,枝葉徒長,容易引起此病。如發病,可噴灑0.4~0.2%硫酸亞鐵溶液或波爾多液,應注意合理施肥,加強通風透氣。
⑶炭疽病:發生初期,葉上呈現水漬狀綠色小點,後逐漸擴展為褐色圓形病斑。防治方法為,噴射多菌靈溶液,改善通風透光狀況。
⑷白絹病:此病發生時,在植株的莖部基部或根部出現白色絹絲裝菌絲,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氣溫過高、空氣過潮、土壤漬水,易得此病。應改善溫濕狀況、控制澆水,隔離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⑸猝倒病:發病時,幼苗基部開始出現水漬狀斑塊,後變為黃褐色,因為病變部位收縮而突然倒苗,傳染迅速。應控制水分,加強通氣,焚燒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護。
花卉最常見的蟲害有:

⑴蚜蟲:個體很小,成群寄生於葉片及新梢上, 吸其汁液,並分泌一種毒液,使葉片萎縮,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可人工捕殺、或噴酒600倍樂果溶液,或用煙蒂侵水噴酒。
⑵蚧殼蟲:有很多種,密生在莖葉上吸取養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黃。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噴灑600 倍樂果溶液。
⑶金龜子:幼蟲於土中蛀食根部,成蟲則咬食葉片,影響花卉生長和美觀。可用800倍敵百蟲溶液噴殺。冬季應深耕土壤,凍死幼蟲,清除雜草。
⑷地蠶:白天潛伏土中,夜間出來,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莖干,使植株枯亡。可人工捕殺或撒六六六粉於土中。 其他還有菊虎、盡蠖、青蟲、毛蟲等害蟲,防治方法與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敵百蟲、敵敵畏、樂果,稀釋 600-2000倍後使用,選擇晴天傍晚噴葯較好。也可以用 「以蟲治蟲」的辦法防治某些害蟲,如七星瓢早、異色瓢早均可捕食蚜蟲及蚧殼蟲。

熱點內容
六安野生櫻花 發布:2025-08-15 05:13:54 瀏覽:455
521校園情人節 發布:2025-08-15 05:05:54 瀏覽:89
七夕送男友什麼花好 發布:2025-08-15 05:04:36 瀏覽:664
百合炒雞蛋的做法 發布:2025-08-15 04:48:09 瀏覽:235
七夕一個人過視頻 發布:2025-08-15 04:46:39 瀏覽:982
香味茶花圖片 發布:2025-08-15 04:42:50 瀏覽:830
主角的花語 發布:2025-08-15 04:29:51 瀏覽:28
七夕vbs 發布:2025-08-15 04:27:22 瀏覽:530
簡單花卉繪畫 發布:2025-08-15 04:26:46 瀏覽:69
一朵花小短篇 發布:2025-08-15 04:23:37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