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花花語
1. 烏龍粉是什麼意思
綠茶婊,即GREENTEABITCH,網友解釋為特指那些裝純的婊子,總是長發飄飄,對外說素麵朝天,其實化了裸妝。裝出人畜無害、心碎無痕、歲月靜好的多病多災、多情傷狀,喜歡瞪大眼,無辜的看著男人,其實野心比誰都大。姿色中上,以文藝女青年為偽裝,通常以文藝片女演員/女記者/女主持/女作家為職業,愛發表文學藝術政治論點博得男人愛慕,四處宣揚受過情傷,咬牙堅強,QQ簽名是世界上唯一一朵孤獨的花之類。私生活混亂,以及有過劈腿或小三經歷的成功女性。此類尤以林徽因為代表!紅茶婊是那種抽煙喝酒眼線誇張愛露乳溝打扮的很騷,但她的朋友們都知道她其實不是那種隨便的姑娘,但她實際上就是那種隨便的姑娘的婊子···是歐美最新爆款風,叼煙講理到處瘋,嘴上說愛情至上,轉眼寶馬隨老翁。
2. 午後來一杯玫瑰烏龍茶句子
玫瑰花茶和烏龍茶是兩種茶,殊不知,其實,這兩種茶是可以混在一起沖泡的。一茶一坐的玫瑰烏龍茶屬於台灣烏龍花果系列茶品,採用台灣島烏龍茶為基底,搭配品質優良的進口玫瑰花,是經獨家調配與長時間熏制烘培而成的時尚烏龍茶飲。甘醇濃香、滋味迷人,口感豐富且多樣化,贊!
玫瑰花茶,mm們都好熟悉啦!不過,來重溫下先:
玫瑰因花中富含香茅醇、橙花醇、香葉醇、苯乙醇及苄醇等多種揮發性香氣成分,因此玫瑰花具有甜美的香氣,是食品、化妝品的主要添加劑,也是紅茶窨花的主要原料。
用玫瑰花瓣或花苞泡出來的玫瑰花茶,散發出迷人的芳香,可提振身心、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有「利肺脾、益肝膽……」的功效。此外,它還有平衡激素的作用,有助於女性的美麗與健康。玫瑰窨制花茶,早在明代《茶譜》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所以,玫瑰花茶可活血養顏,和胃養肝,可謂女人的茶。
玫瑰花是很好的葯食同源的食物,女性平時常用它來泡水喝,有很多好處。尤其是月經期間情緒不佳、臉色黯淡,甚至是痛經(專題 訪談 咨詢)等症狀,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玫瑰花喝多了,還可以讓自己的臉色同花瓣一樣變得紅潤起來。這是因為玫瑰花有很強的行氣活血、化淤、調和臟腑的作用。我們平時所說的臉色不好或臉上長斑、月經失調、痛經等症狀,都和氣血運行失常,淤滯於子宮或面部有關。一旦氣血運行正常了,自然就會面色紅潤、身體健康。
再來說烏龍茶,那可是大名鼎鼎啊!1減肥、2抗壓、3美容。(李姿筱提供)
3. 烏龍花,玫瑰花的作用
你好!
首先告訴你的是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烏龍花,抱歉!
但有烏龍茶,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烏龍茶
【健康生活 烏龍茶的功效!】
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
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
等等。。。。。
要知道更詳細請點擊:
http://bk..com/view/6154.htm
玫瑰花
玫瑰花 一名赤薔薇,為薔薇科落葉灌木。莖多刺,花有紫、白兩種,形似薔被和月季。一般用作蜜餞、糕點等食品的配料。花瓣、根均作葯用,入葯多用紫玫瑰。
性味 甘、微苦,氣香性溫。
成分 含有少量揮發油和黃色結晶性煎、揉質、沒食子酸、色素等。玫瑰油中主要成分為醇類化合物。
功用 利氣、行血,治風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斂性,可用於婦女月經過多,赤白帶下以及腸炎、下痢、腸紅半截出血等。
玫瑰花有多種顏色: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各種有各種的代表意義
[月經過多]
玫瑰花根9克,雞冠花9克,水煎去渣,加紅糖服。
[月經不調]
玫瑰花根6-9克,水煎後沖入黃酒及紅糖,早晚備服1次。
[赤白痢疾]
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細末,黃酒送服。每服1.5克,一日2-3次。
[肝胃氣病]
玫瑰花研細,開水沖服,每服1.5克。
[新久風痹 (急、慢性風濕痛)]
玫瑰花9克,紅花、當歸備6克,水煎去渣,熱黃酒沖服。
[跌打損傷,吐血]
玫瑰花根15克,用黃酒或水煎,一日分兩次服。
【英文名】 FLOS ROSAE RUGOSAE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乾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採收,及時低溫乾燥。
【性狀】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規則團狀,直徑1~2.5cm。花托半球形,與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針形,黃綠色或棕綠色,被有細柔毛;花瓣多皺縮,展平後寬卵形,呈覆瓦狀排列,紫紅色,有的黃棕色;雄蕊多數,黃褐色。體輕,質脆。氣芳香濃郁,味微苦澀。
【鑒別】本品萼片表面觀:非腺毛較密,單細胞,多彎曲,長136~680μm, 壁厚,木化。腺毛頭部多細胞,扁球形,直徑64~180μm,柄部多列性,長50~340μm,基部有時可見單細胞分枝。草鈣簇晶直徑9~25μm。
【性味歸經】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撲傷痛。
【用法用量】 1.5~6g。
【貯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人指著一幅畫問畢加索:「你的畫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怎麼一點也看不懂?」畢加索回答:「你能問一朵玫瑰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詩人艾略特也遇到過這樣的事。一次他在牛津出席詩會,有大學生問,「先生,『女人,三隻白豹坐在一棵杜松下』是什麼意思?」艾略特回答:「我的意思是『女人,三隻白豹坐在一棵杜松下』」。
畢加索的畫很野很怪。有時他把鼻子和眼睛統統放在臉上的同一側面。人們稱這是立體派。艾略特的詩也的確不好懂,沒有受過一定訓練的人不見得一下子就能接受。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比起艾略特來要算是好懂了,可還是有人讓他解釋他的詩。他生氣地說,「什麼,難道要我用蹩腳的語言再重新寫一遍我的詩嗎?」倒是從沒有聽人說達·芬奇、拉斐爾和米凱朗基羅的畫不好懂,但好懂的也未必讀得懂。人們看一幅畫,往往評價說畫得真像。畫得像不一定就是好。有了照相技術,畫得像不像更是無關緊要。看一幅畫的好壞,不看構圖,不看色彩,不看透視,不看裡面隱含的精神,而只看像不像,未免有些焚琴煮鶴的意思。畫家德加問詩人馬拉美,「我有那麼多好的思想,可為什麼就是寫不出詩來?」馬拉美說:「朋友,詩是語言,不是思想。」
前些年畢加索的畫在中國展出,有人看了憤然,感到受了愚弄:「這么亂七八糟的東西也能叫藝術?」這位觀眾的勇氣足以讓人傾慕,更使我佩服的是他的藝術至上精神。在商品意識日漸深化的今天,只要能賣出大價錢的就是好畫,誰還管他藝術不藝術!
有則笑話,當然也是前幾年聽到的,說某大電視台的文藝部主任在朋友家看到一幅畢加索的畫(我想不外是贗品或復製品),大為震驚,忙問是誰畫的,朋友說是畢加索,主任說,「真是帥呆了,找機會一定認識一下老畢,為他拍個專題片。」
這位主任雖然有些丟面子,但畢竟有眼光,懂得欣賞藝術,也決不會是在附庸風雅,因為他連畢加索是誰都不知道。比起那位讓畢加索解釋自己畫的人,真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一朵玫瑰花代表我心裡只有你一人
玫瑰花又稱徘徊花、刺玫花,每年4~6月花蕾將開時採集,用文火迅速烘乾,烘時將花攤成薄層,花冠向下,使其最先乾燥,然後翻轉烘乾其餘部分。如曬干,顏色和香氣均較差。入葯以氣味芳香濃郁、朵大、瓣厚、色紫,鮮艷者為佳。玫瑰花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經,具有理氣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 應用 1.治肝氣胃痛:干玫瑰花適量,沖湯代茶飲。 2.治肝鬱吐血,月經不調:玫瑰花三百朵,入砂鍋煎取濃汁,濾去渣,再煎,用冰糖500克收膏,存於瓷瓶密閉保存,早晚各1匙,溫開水沖服。如專用於調經,可用紅糖收膏。 3.治肺病咳嗽吐血:鮮玫瑰花適量洗凈搗汁,加冰糖燉服。 4.治肝風頭痛:玫瑰花5朵、蠶豆花1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5.治乳癰:玫瑰花7朵、母丁香7粒,加黃酒適量水煎服。 6.治腫毒初起:玫瑰花18克,去蒂研細末,每服3克,黃酒送服。
玫瑰 ,薔薇科,薔薇屬(Rosa rugosa Thunb.)
玫瑰原產我國,栽培歷史已久。既是優良的花灌木,又是重要的香料植物。
[形態特徵] 落葉直立叢生灌木,莖枝灰褐色,密生剛毛與倒刺,羽狀復葉,小葉5-9,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鈍鋸齒,質厚,有皺紋,上面亮綠色,下麵灰綠色,被柔毛或刺毛,葉柄及葉軸疏生小皮刺及腺毛。托葉大部與葉柄連合,具細鋸齒。花單生或3-6朵集生,花徑6-8厘米,花芳香,密被茸毛及刺毛,花瓣紫紅或白色,單瓣或重瓣。薔薇果扁球形,紅色,尊片宿存。花期5-9月,果期9一10月。
常見變種有:
紫玫瑰f.typica花玫瑰紫色。
紅玫瑰f.rosea花玫瑰紅色。
白玫瑰f.alba花白色。
重瓣紫玫瑰f.plena花玫瑰紫色,重瓣,香氣馥郁,品質優良,多不結實,各地廣為栽培。
重瓣白玫瑰f.albo-plena花白色,重瓣。
[分布]原產遼寧、山東等地,現栽培分布各地,以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為多,山東平陰,北京妙蜂山澗溝、河南商水縣周口鎮及浙江吳興等地都是玫瑰的有名產地。朝鮮、日本及歐美均有栽培。
[習性] 玫瑰系溫帶樹種,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鹼性土地能生長,在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上生長和開花最好,最喜光,在庇蔭下生長不良,開花稀少,不耐積水,受澇則下部葉片黃落,萌櫱性很強,生長迅速。
要知道更詳細請點擊:
http://bk..com/view/13529.htm
4. 紅茶和綠茶和烏龍花分別有什麼不一樣的功效啊
紅茶暖胃
綠茶抗輻射 抗衰老 美容
烏龍茶減肥 降血脂
5. 烏龍白英是什麼花
白英
別名:白毛藤、苻、彀菜、鬼目草、白草、白幕、排風、排風草、天燈籠、和尚頭草、望冬紅、酸尖菜、排風藤、土防風、耳墜風、金線綠毛龜草、葫蘆草、毛見藤、毛老人、紅道士、毛和尚、野貓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稍、龍毛龜、毛燕仔、紅麥禾、蜀羊泉、毛相公、望風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鷹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蘆、葫蘆藤
英文名:Bittersweet Herb
拉丁植物名:Solanum lyratum Thunb.[S.lcamara L.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植物形態
茄科茄屬多年生蔓生草本,高達5m。基部木質化,上部草質,莖、葉和葉柄密被具節的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多戟形或琴形,長3-8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緣或波狀,下部常有1-2對耳狀或戟狀裂片,少數為全緣,中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外側生;花萼5淺裂,宿存;花冠藍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花絲極短,花葯頂孔開裂;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小,頭狀,子房卵形,2室。漿果球形,徑約1cm,熟時紅色。種子近盤狀,扁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2800m陰濕的路邊、山坡、竹林下及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葯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中葯名為:白毛藤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全草,鮮用或曬干。
考證:出自
1.《百草鏡》。
2.《爾雅》郭璞註:今江東有鬼目草,莖似葛,葉員而毛,子如耳璫也,赤色叢生。
3.《別錄》:白英、生益州山谷。春采葉,夏采莖,秋採花、冬采根。
4.《唐本草》:白英,鬼目草也,蔓生,葉似王瓜,小長而五椏,實圓若龍葵子,生青熟紫黑,東人謂之白草。
5.《綱目》:白英,俗名排風子是也。正月生苗,白色,可食;秋開小白花,子如龍葵子,熟時紫赤色。《吳志》雲:孫皓時有鬼目菜,緣棗樹長丈余,葉廣四寸,厚三分,人皆異之。即此物也。張壽頤:白宅藤,以效力而言,似亦溫和性質,然采而嘗之,略如青草氣,不含辛辣及惡劣等味,蓋蔓延走竄之性即其全體大用,不在乎氣味之寒熱溫涼者。惟以趙(學敏)氏所治諸症,繹其大旨,類皆濕熱為病居其多數,而氣味頗清,蓋清熱理濕,而通水道,利關節,兼能消痰去瘀,理氣解結者也。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葯;祛濕葯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寒有小毒;歸肝、膽、腎經。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濕熱黃疸;膽囊炎;膽石症;腎炎水腫;風濕關節痛;婦女濕熱帶下;小兒高熱驚搐;癰腫瘰癧;濕疹瘙癢;帶狀皰疹
各家論述
1.《本經》:主頭禿惡瘡熱氣,疥瘙茄癬蟲。
2.陶弘景:葉作羹飲,甚療勞。
3.《本草拾遺》: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
4.《開寶本草》:別本注,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5.《百草鏡》:除骨節風濕痛。
6.王安卿《采葯志》:活血追風生血,治鬼箭有效。
7.《綱目拾遺》:止血淋,瘧,疝氣。汁滴耳中,止膿不幹。治癧cuan,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濕熱,治黃疸水腫,小兒蛔結腹痛。
8.《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9.《分類草葯性》:治驚風,咳嗽。
10.《葯材學》:清熱解毒。治惡瘡,漆瘡。
用葯禁忌《閩東本草》:體虛無濕熱者忌用。
不良反應:大劑量引起喉頭燒灼及惡心、嘔吐、眩暈、瞳孔散大、出現驚厥性肌肉運動的同時表現全身性衰弱。
葯物應用:白毛藤與射干,二葯均為清熱解毒之品;射干行血消痰散結,用治火盛熱毒兼有痰火相結之咽腫痛;白毛藤涼血利濕消腫,用治濕熱黃疸,淋病水腫等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者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搗敷塗。
中葯化學成分:
莖含甾體糖甙(steroidal glycoside)SL-a(又名SL-0)、SL-b(又名SL-1)、SL-c、SL-d[1,2]。它們都是混合物。SL-a含有4個成分,系(5α,25β)-呋甾烷-3,22,26-三醇[(5α,25β)-furostan-3,22,26-triol]的、(5α,25α)-呋甾烷-3,22,26-三醇[(5α,25α)-furostan-3,22,26-triol]的、(25β)-呋甾-5-烯-3,22,26-三醇[(25α)-furost-5-en-3,22,26-triol]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1→4)-β-D-吡喃半乳糖甙-26-O-β-D-吡喃葡萄糖甙[3-O-β-D-gluranosyl(1→2)-β-D-glu-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6-O-β-D-glurano-side]組成的[1]。SL-b也含有4個成分,系規告皂甙元(tihohe-nin)的、新替告皂甙元(neotigogenin)的、薯蕷皂甙元(diosgenin)的和雅姆皂甙元(yamogenin)的3-O-β-D-吡喃葡萄糖甙(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3-O-β-D-glu-ranosyl(1→2)-β-D-glu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組成的[1]。SL-c含2個成分,系(25ζ)-茄甾-3β,23β-二醇[(25ζ)-solanidan-3β,23β-diol]的和(25ζ)茄甾-5-烯-3β,23β-diol]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3-O-β-D-gluanosyl(1→2)-β-D-glu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組成的[2]。SL-d也含有2個成分,系(25ζ)-茄甾-3β,23β-二醇的和(25ζ)-茄甾-5-烯-3β,23β-二醇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3-O-β-D-glu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組成的[2]。還含蜘蛛抱蛋甙(aspidistrin),甲基原蜘蛛抱蛋甙(methylprotoaspidistrin)[3],(22R-3β,16β,22,26-四羥基膽甾-5-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22R)-3β,16β,22,26-tetrahydroxycholest-5-e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ide][4],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ζ,25R)-3β,22,26-三羥基-呋甾-5-烯3-O-α-L-吡喃鼠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26-O-β-D-gluranosyl-(22ζ,25R)-3β,22,26-trihy-droxy-furost-5-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ranosyl(1→3)]-β-D-glucuronopyranoside}[5],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ζ,25R)-3β,26-二羥基-22-甲氧基呋甾-5-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26-O-β-D-glura-nosyl-(22ζ,25R)-3β,26-dihydroxy-22-methoxy-furost-5-e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ide]及其(22ζ,25S)異構體,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3β-羥基-25-R-螺甾-5-烯[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3β-hydroxy-(25R)-spirost-5-ene]及其(25S)-異構體[5]。
出處《中華本草》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其最負盛名的要數福建和廣東二地產的。其中福建的「武夷岩茶」屈指可數。烏龍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岩村裡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拚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舍, 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就知道這些
6. 關於烏龍茶的詩句
《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琴茶》
唐代: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夢,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常相伴,難道吾今無往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代: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7. 龍葵花的花語
動人詩句和優美音樂營造的古典和浪漫使《仙劍奇俠傳》深入人心,在這些方面,仙劍三也不甘後人,不僅繼承了仙劍一中詩曲的韻味,更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哦。中國傳統文人最喜歡在文章里做一些文字游戲,像什麼藏頭詩啦,謎語啦,文字暗喻啦等等……在仙三裡面,也是暗藏機峰,現在且聽我一一道來!
仙三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名字都是跟植物相關的,而且大多數都是有葯用作用的植物!這樣是不是很有趣呢?這一點也繼承了《仙劍客棧》的傳統,在《仙劍客棧》中,NPC人物的名字全部都是食物哦!至於為什麼是植物,那不過因為植物都有各自的體態與功用,而古人也多用植物喻人喻物,有所謂「君子如蘭」、「勁旅如松」等等,以植物作為人名,能夠體現人物的個性,也能夠暗喻人物的命運……好了,閑話少說,書歸正傳!
花氣襲人
女主角雪見,出身武林世家唐門,自然姓唐,雪見這個名字當時在開發團對中爭議比較大,因為有些人覺得它有東洋味,其實雪見是非常常見的中葯材,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擅長用毒的唐門,是不是很有意思?雪見草是一種分布很廣泛的的草本植物,搖曳的枝條頂端生著細細小小的穗狀花序,很符合我們人物「外表堅強,內心柔弱」的性格設定。
雪見草的全株都覆蓋著一層細小絨毛。根據這個特點,女主角雪見的服飾就以裘皮飾邊作為裝飾。而雪見的裙子則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稍厚的布質地罩裙,很短,內層是紗制半透明褶皺中裙,這種設計也是參考了雪見草花穗基部被葉片包裹的樣子,看起來的樣子很像某些昆蟲的內外翅。那種半透明若隱若現的質感表現,是仙三引擎在貼圖方面著重強化的功能之一。雪見的巨大頭飾看起來有清代宮廷的風格,其實我們參考的是當時蜀地女子的一種流行裝扮,至於雪見為什麼會偏好那樣的發型,那可是女生內心的小秘密,大家仔細看劇情就會發現哦!
第二女主角龍葵,是一位具有雙重性格的女孩。設計她的個性我們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為了把握好雙重性格的表現,我們甚至查閱了大量醫學資料,令兩種性格的產生和特點都真實可信。龍葵本身也是一種清熱,解毒的常見中葯,和雪見一樣,這也代表她們對景天的愛是對等的。對應龍葵的公主身份,用「龍」字再合適不過!龍葵這種植物在有些地區可作為蔬菜,也可作為花卉,開小小白白的花,結黑紫色珍珠一樣的果實,那種楚楚可憐的感覺,和人物本身的性格一般無二。
龍葵的人物設計是先於名字出現的,因此和名字關聯不大,鮮紅色和水藍色兩種對比分明的顏色襯托龍葵兩種截然相反的個性,上半身的衣服參考春秋時代的服飾,採取了對襟低胸的樣式,而下半身將裙子截成很短,兩側還開有高叉,長長的水袖即飄逸又溫柔。因為整體露出度非常高,為避免走光,內衣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至於有哪些精心設計,大家認真玩就可以發現了,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兩個龍葵因為個性不同,露出度也不一樣,而且,你細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就連胸圍的尺碼也稍有不同哦!
紫萱是苗人,一開始就選定了紫色作為主打色,這樣比較有西南少數民族的風味,但名字卻很費了一番周折。最早給她的名字是「紫菀」,那是北方常見的一種草花,小小的類似蒲公英的樣子,淺紫色,每到春天風一吹過,到處都是,很柔婉的感覺。但「菀」字比較生僻,而且「紫菀」還是一種導彈的名字(誰那麼討厭啊?給武器起這種名字!),所以再三權衡,討論過「紫堇、紫芝、紫珠」等等名字之後,最終選定了「紫萱」。「萱」是百合科的花卉,也是中國水墨畫常見的題材,現實中萱花一般都是橘黃色或橙紅色,並沒有紫色的,所以「紫萱」也頗有獨一無二的味道,至於為什麼「獨一無二」,大家通關之後自然會了解的!「萱」作為中葯,有清利濕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你現在有沒有發現,其實三位女主角名字對應的植物都有解毒的功效咧!)。「萱」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就是常見的黃花菜啦!沒想到吧?「萱」在古代還有兩個別稱,一個叫「忘憂」,另一個叫「宜男」,相傳婦人懷孕時佩戴萱草花,就會生男孩子。這些都是既古典又溫柔的名字,而我們要塑造的,也是一個既古典又溫柔的完美女性呢!
紫萱是苗族的紫衣美女,衣服為不對稱設計,在裹身的同時強調懸垂性。手臂上的蛇紋身代表她具有某種特別的身份,而特別設計的護腕和護踝又烘托出江湖兒女的灑脫。
作為第四女主角,花楹名字的確定很費一番周折,個子嬌小又可以獸化的她令我第一個想到的植物是「兔兒傘」,那是一種有著很不相稱的碩大葉片的小草,看起來就像背後隱藏了什幺故事,可是……總不能讓女孩子叫這樣的名字把?不然叫「花荵」,有種小動物般驚疑不定的感覺也比較合適,但是「荵」(與「忍」同音)這個字恐怕多數人會念成蔥吧?花蔥?還蔥花咧!還是不行!最終……我們選定了花楹,這是一種木本植物,形態上雖有些不合,但是這種藍色花有著羞怯和不敢輕易相信的神態,和花楹的眼睛非常一致哦!(大家看過花楹的眼睛就一定會有這種感覺的!)
由於花楹是仙獸,變成人是有翅膀的,光是翅膀的設計我們就做了好幾稿,開始是蜻蜓翅膀,再來是蜜蜂翅膀,最後定案為六個花瓣狀翅膀,猶如開放在背後的一朵花。身材和服裝方面也做了多次的更改,開始是嬌小而瘦弱的,有孤苦無依的感覺,和劇情有些不符。後來改成現在這樣圓潤可愛的樣子,那種天真感覺不僅符合人物個性,也和獸化狀態十分相似哦!我們開發團對中有所有女孩子都對於這種天真可愛的設計愛不釋手,她們甚至建議公司製作「花楹」的玩偶供大家收藏,你感覺如何呢?
草色凝碧
仙三的頭號男主角,名字叫「景天」,景天是植物中的一個科——景天科,其中的「紅景天」屬可以入葯,有滋補強身功效。現在不少保健品中都有景天的成分。也有一部分品種可以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總之是很常見的植物,蠻有平民化感覺的。雖然是草本,但莖桿直立,葉片健壯,很生機勃勃的樣子,和主角的身份性格十分協調,而且「天」這個字也昭示出他原本來自天上,前生是天神的意思。之前也討論過在「景天」二字的前面冠上一個姓,但是找來找去找不到即好看又好聽又有一定涵義的,最終還是順水推舟地就讓他姓「景」了。
因為景天科植物葉片一般濃綠肥厚,因此景天這個角色的服裝顏色是綠色系的橄欖色和卡其色,因為出身不高的關系,選擇了棉布質地和便於活動的設計。配上少量銅錢主題的金屬裝飾作為點綴,更強調出他的貪小便宜的性格。
第二男主角是蜀山弟子徐長卿,這個名字最有意思了,不要懷疑,「徐長卿」這三個字就是一個植物的名字,有趣吧?看這三個字,腦海中就會跳出一個英姿颯爽的劍俠,滿面風塵地從故事中走來的樣子。入葯的話,「徐長卿」有鎮靜止痛,祛濕解毒的作用(又是解毒,看來仙三已經百毒不侵了!)。另外,這種植物外表雖然是很纖細柔美的,表面上看來缺乏大俠的感覺,但從其葯效上看來,內在的剛強也不容忽視,這種「剛柔並濟」才是真正的俠者風范!
魔尊重樓,這個名字是唯一一致通過沒有異議的,因為重樓這個名字感覺又威嚴又酷,和魔尊實在太相稱了(注意這里「重」讀音與「崇」同音,而不是「眾」哦)。重樓也是百合科的植物,所以會喜歡上同樣是百合科的紫萱一點也不奇怪。重樓也是分布很廣泛的一種葯材,葉片輪生如一朵綠色花朵,樣子十分獨特,在北方山地就常常可以見到。但重樓的美術設定可是更改最多,最後確定的。因為這個人物實在太有個性了,比較難以把握。好在仙三的項目負責人張孝全總監是DOMO美術出身,他披掛上陣,自然所向披靡……最難搞定的,也終於搞定了!
神將飛蓬,是景天前世前世前世……的前世。飛蓬是一種很常見的菊科野草,很普通,幾乎任何人都應該見過。也不是什幺葯材,反而是對農作物有害的雜草。然宋詩有雲:「漫托鵾弦傳恨意,雲鬟日夕似飛蓬。」那種相思之苦,和我們劇情的基調很般配。
龍陽,是景天的前世,姜國太子,龍葵的哥哥,倒不是什幺植物,因為龍字開頭的植物實在太少了啦,總不能叫龍膽吧?既然妹妹叫「葵「那幺妹妹很依戀的哥哥叫「陽」,沒有什幺不合適的吧?而且……熟悉歷史的人可能已經想到龍陽君了,但是我保證他們不是一個人哦!因為龍陽、龍葵生活的年代要比龍陽君早。至於為什幺不換一個雅順的名字,嘿嘿……那是我的惡趣味嘛!。看到台灣論壇上有人說白先勇的作品什幺的,想像力還蠻豐富的嘛!至於是不是有所指呢,玩過之後大家就會明白了!
落木蕭蕭
蜀山五長老:清微、幽玄、蒼古、凈明、和陽的名字來自於有關宋瓷四品的說法:清冷、幽玄、蒼古、孤絕,因為「孤絕」不適合做人名被我拿掉了,另外補上兩個意境和韻律都很符合的名字。游戲中唐門的所有男性的名字,都是《周易》的卦名,輩分大的用上傳的卦名,小的用下傳的。其它NPC的名字,則多數沿用了主角的傳統,使用植物作為名字,但是也沒有強求一致,免得痕跡太重,反而不美。
游戲中所有店鋪的名字,有一些也是有來歷的,比如古城鎮的葯鋪名字叫「千兩大黃」,大黃是一種中葯材,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用來做葯鋪的名字再合適不過,前面冠以「千兩」二字,顯得又大氣又權威。還有鬼界的葯鋪「王不留行」是一種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的中葯,可看字面的意思,很有些「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氣呢!
在游戲中,類似的東東還有很多,大家玩的時候一定要張大眼睛看仔細,會發現很多很有趣,甚至是有點變態的好玩東西哦!如果錯過了,就再玩一遍,很不錯的建議吧!
8. 烏龍茶,紅茶,綠茶,花茶
烏龍茶
烏龍茶,也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在清朝雍正年間,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岩村裡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名字叫做蘇龍,因為他長的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拚命逃向山林之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舍,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了,烏龍和全家人忙著宰殺、品嘗野味,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當第二天清晨全家人才想起此事,沒想到放置了一夜的新鮮葉子,已鑲上了紅邊了,並且散發出陣陣清香。製成的茶葉,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於是,經過反復的試驗與細心的琢磨, 通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它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品質介於二者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芬香,沖泡此種茶葉,會發現葉底的邊緣因發酵呈紅褐色,而當中部分仍保持天然嫩綠本色,形成奇特的「綠葉底紅鑲邊」,還有一種誘人的蘭花香氣。烏龍茶的特點是回味悠長,耐沖泡,具有解脂肪,助消化之功效,被譽為健美減肥的佳品。
烏龍茶的名貴品種有:
[武夷岩茶]產自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岩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捲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狀。顏色青翠、砂綠、密黃,葉底、葉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呈淺綠色。品飲此茶,香氣菠郁,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韻」。
[鳳凰單叢茶]產於廣東。茶形壯實而捲曲,葉色淺黃帶微綠。湯色黃艷襯綠,香氣清長,多次沖泡,余香不散,甘味尤存。
[台灣烏龍茶]條形捲曲,呈銅褐色,茶湯橙紅,滋味純正,天賦濃烈的果香,沖泡後葉底邊紅腹綠,其中以南投縣的「凍頂」烏龍茶最為名貴。
[鐵觀音茶]閩南安溪產。「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此茶外形條索緊結,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狀似晴蜒頭,由於咖啡鹼隨著水份蒸發,在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稱作「砂綠起霜」。此茶沖泡後,異香撲鼻,乘熱細啜,滿口生香,喉底回甘,稱得上七泡有餘香。
紅茶
紅茶是在綠茶的基礎上經發酵創制而成的。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工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紅茶屬發酵茶類,基本工藝過程是萎凋、揉捻、發酵、乾燥。我國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有我國特有的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也有與印度、斯里蘭卡相類似的紅碎茶。
A、祁門工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紅茶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B、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工夫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凈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凈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干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凈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C、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以大茶為主體,揚其毫多味濃之優點,又適當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級政和工夫特別體態勻稱,毫心顯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經問世,即享盛名。19世紀中葉,產量達萬余擔。後因戰事摧殘,茶園荒蕪,至1949年年產僅900餘擔。嗣後,著力恢復傳統品質風格,產量質量均有回升。60年代後,因改制綠茶,僅保持少量生產,年產約800擔。
E、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較廣,主產福安、拓榮、壽寧、周 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艷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其中坦洋、壽寧、周寧山區所產工夫茶,香味醇厚,條索較為肥壯,東南臨海的霞浦一帶所產工夫茶色澤鮮亮,條形秀麗。
F、白琳工夫
紅茶創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
我國紅茶品種主要有:祁紅—產於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紅—產於雲南佛海、順寧等地;霍紅—產於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蘇紅—產於江蘇宜興;越紅—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紅—產於四川宜賓、高縣等地;吳紅—產於廣東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世界上紅茶的品種很多,產地也很廣,除我國以外,印度、斯里蘭卡也有類似的紅碎茶生產。功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也是我們傳統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紅茶有:祁門紅茶,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高地紅茶。
綠茶
綠茶
綠茶是未經發酵的,中國產量最多,飲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茶.它的特點是湯清葉綠.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在初制茶六大茶類里產量最高,年產40萬噸左右,綠茶產區最廣,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蘇、四川、湖南、湖北、廣西、福建、貴州等各個茶區。
超市裡買的杭州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娥眉竹葉青,六安瓜片,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太平猴魁,金獎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頂甘露,劍春茶,休寧松夢等等,等等,都屬於綠茶類。
綠茶是將採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溫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後經揉捻、乾燥而製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按殺青和乾燥方式不同又可分為:
A、 蒸青綠茶
用蒸汽殺青而 成的綠茶稱之為蒸青綠茶。其品質特點是「三綠」,即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鮮綠、香清味醇。
B 、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因乾燥方式採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為長炒青、圓炒青和扁炒青三類。長炒青形似眉毛,又稱為眉茶。圓炒青外形如顆粒,又稱為珠茶。扁炒青又稱為扁形茶。長炒青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色澤綠潤,香高持久,滋味濃郁,湯色、葉底黃亮。圓炒青有外形圓緊如珠、香高味濃、耐泡等品質特點。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鮮味醇,如西湖龍井。
C、 烘青綠茶烘青綠茶大部分用於窨制各種花茶,稱之為茶坯。特點是外形完整稍彎曲、鋒苗顯露、干色墨綠、香清味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
D、曬青綠茶
曬青綠茶是制緊壓茶的原料。如磚茶、沱茶等。
龍井是中國極品名茶,產於浙江杭州,是綠茶中絕品。因其產地與炒制技術的不同,可分為獅、龍、雲、虎四個系,今天已經歸並為獅、龍、梅三大品類,其獅峰最為珍貴,采於穀雨前更佳,成品以色翠、香味濃郁、味甘、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有「國茶」之稱。
黃山毛峰產於安徽黃山風景區,是歷史名茶。特級黃山毛峰產於桃花峰的桃花溪兩岸的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黃山毛峰芽葉肥壯勻齊,白毫顯露,形如雀舌,成茶色澤嫩綠微黃,泛象牙色,魚葉金黃,香郁味醇,回味甘甜,耐沖泡。
茶在英國人是: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我國被譽為「國飲」。現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葯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葯理功效。可見,茶葉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廣,是其他飲料無可替代的。茶葉具有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具體作用有:
1. 有助於延緩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據有關部門研究證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對人肌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的效能相當於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於其它同類物質。茶多酚有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據日本奧田拓勇試驗結果,證實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2、有助於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後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有助於使這種斑狀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3、有助於預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斷亞硝酸銨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並具有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功效。據有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兒茶素類化合物),對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均有裨益。
附:茶葉中含有哪些有益成份?
茶葉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將近500種。主要有咖啡鹼、茶鹼、可可鹼、膽鹼、黃嘌呤、黃酮類及甙類化合物、茶鞣質、兒茶素、萜烯類、酚類、醇類、醛類、酸類、酯類、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還含有鈣、磷、鐵、氟、碘、錳、鉬、鋅、硒、銅、鍺、鎂等多種礦物質。茶葉中的這些成份,對人體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錳能促進鮮茶中維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葉抗癌效果。它們的共同作用,對人體防病治病有著重要意義,故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4、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據有關醫療部門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對血細胞減少症,茶葉提取物治療的有效率達81.7%;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症治療效果更好。
5、有助於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我國有不少醫療單位應用茶葉制劑治療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癒率達90%左右。
6、有助於美容護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
7、有助於醒腦提神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有助於利尿解乏
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咖啡鹼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於使人體盡快消除疲勞。
9、有助於降脂助消化
唐代《本草拾遺》中對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記載。我國邊疆少數民族有「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因為茶葉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當今時尚語言說,就是有助於「減肥」。這是由於茶葉中的咖啡鹼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幫助消化,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謂「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這里。
10、有助於護齒明目
茶葉中含氟量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為10毫克——15毫克,且80%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飲茶葉10克,則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葉是鹼性飲料,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減少,這對預防齲齒、護齒、堅齒,都是有益的。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小學生中進行「飲後茶療漱口」試驗,齲齒率可降低80%。另據有關醫療單位調查,在白內障患者中有飲茶習慣的佔28.6%;無飲茶習慣的則佔71.4%。這是因為茶葉中的維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體混濁度,經常飲茶,對減少眼疾、護眼明目均有積極的作用。
中文名稱:綠茶
英文名稱:Green Tea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3年
電影導演:張元 Yuan Zhang
電影演員:姜文 Wen Jiang
趙薇 Vicki Zhao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製作團隊:漢風
本片講述了一個散發神秘清香的都市愛情故事。女碩士吳芳不停地相親,每次和男人約會時,她都要點一杯綠茶,她相信一個叫朗朗的女孩說的話:從一杯茶預測一個人的愛情。
陳明亮覺得這都是女孩子的胡說八道,他對綠茶沒有研究,但他自信對女人很有研究。他認為女人不外乎就兩類:森林型和羅馬型。在森林裡,你看見有無數條路、無數種可能,所以在森林型女人面前,男人容易迷路;而在羅馬型女人面前,男人容易迷失自己,因為
你永遠不知道在另外的路上,正有多少人向著同一個目標進發。
吳芳和陳明亮,帶著各自對愛情的理解,各自隱蔽的愛情經歷,開始了新的愛情角逐。但陳明亮很快發現,在這場角逐後面,卻有另一個人決定著他們的勝負,她就是神秘的朗朗。如果兩個人的世界是一個茶杯,陳明亮和吳芳是杯底的茶葉,而朗朗就是沖茶的水。水決定了茶葉旋轉的方向、交纏的方式和沉浮的節奏。
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於吸收異味的特點,將有香味的鮮花和新茶一起悶,茶將香味吸收後再把乾花篩除,製成的花茶香味濃郁,茶湯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愛,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根據所用的鮮花不同,還有玉蘭花茶、桂花茶、珠蘭花茶、玳玳花茶等。普通花茶都是用綠茶製作,也有用紅茶製作的。
花茶,亦稱熏花茶、香花茶、香片。花茶是以綠茶、紅茶、烏龍茶茶坯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夠吐香的鮮花為原料,採用窨制工藝製作而成的茶葉。一般根據其所用的香花品種不同,劃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珠蘭花茶等亞類,其中以茉莉花茶產量最大。每種亞類又根據其加工原毛茶坯的產地、質量與製作工藝的精細程度劃分出若乾等級,有特級、一、二、三、四、五級等六至七個等級。
花茶是集茶味與花香於一體,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沖泡品吸,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花茶不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葯理作用,裨益人體健康。
花茶在國際與國內市場上行銷量大的是茉莉花茶。這是因為茉莉的香氣為廣大飲花茶的人所喜愛,被譽為可窨花茶的玫瑰、薔薇、蘭蕙等眾花之冠。宋代詩人江奎的《茉莉》詩贊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
我國花茶的生產,始於南宋,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從12世紀起花茶的窨制已擴展到蘇州、杭州一帶。明代顧元慶(1564-1639)《茶譜》一書中較詳細記載了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種和制茶方法:"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停花始稱。"但大規模窨制花茶則始於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到1890年花茶生產已較普遍。花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主產區為福建、浙江、安徽、江蘇等省,近年來湖北、湖南、四川、廣西、廣東、貴州等省、自治區亦有發展,而非產茶的北京、天津等地,亦從產茶區采進大量花茶毛坯,在花香旺季進行窨制加工,其產量亦在逐年增加。花茶產品,以內銷為主,從1955年起出口港澳和東南亞地區,以及東歐、西歐、非洲等地。
9. 烏龍茶 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制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閩通志》載,唐末建安張廷暉僱工在鳳凰山開辟山地種茶,初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已產制龍鳳茶,宋真宗(998年)以後改造小團茶,成為名揚天下的龍團鳳餅。
當時任過福建轉運吏,監督製造貢茶的蔡襄,特別稱頌北苑茶,他在1051年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諸焙所產者味佳。
」北苑茶重要成品屬於龍團鳳餅,其採制工藝如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里所說:「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葉子在筐子里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經過積壓的原料無意中就發生了部分紅變,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的范疇。
因此,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學根據。
武夷山茶則在北苑茶之後,於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獲得發展。 現所說的烏龍茶則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製法,改進工藝製作出來的一種茶。
烏龍茶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台灣。」 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 1866年台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而現在全國烏龍茶最大產地當屬福建安溪,安溪也與1995被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學會等單位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9)烏龍花花語擴展閱讀:
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葯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