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曼珠的花語

曼珠的花語

發布時間: 2021-12-16 20:43:57

Ⅰ 曼珠沙樺的花語是什麼

曼珠沙華的傳說: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朵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朵
傳說中的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曼珠沙華是日本人的文藝叫法,專指紅花石蒜,在日本比較常見;中國的話,還有白色的,和變色的石蒜花,花語就是「不詳」
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吧。
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文藝作品裡經常用來形容「今生無法逾越的鴻溝阻隔,註定得不到幸福,所以只有追隨著你,直到來世,才會幸福」這樣的意念.

Ⅱ 彼岸花—曼珠沙花的花語是什麼

曼珠沙華,血紅色的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天降吉兆四花之一

日本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韓國的花語是「相互思念」,中國的花語則是[優美純潔]

這種花真的很美,無與倫比的殘艷與毒烈般的唯美,它好象活的一樣。但卻很凄涼,感覺和曇花很相似,都是不曾受到祝福的花。正如某些感情不受祝福一樣,盡管也很美。

彼岸花太美,有殘陽如血似的妖艷,也有潔白如雪般的純美,但看後心中湧起莫名的悲涼,感覺它和罌粟很像,承受太多不公平的指責,缺少太多真心的祝福!

花和葉的永不相見,就像命中註定錯過的緣分。那一團團看似妖艷的火紅卻讓人感受到死亡的氣息,完美的外表卻無法掩飾慘淡的靈魂……

正因為如此,它的花與葉才會生生相守,生生相錯。才會在千年輪回許下永生永世在一起的諾言,這不就是最真摯的愛戀嗎?

Ⅲ 曼珠沙華的花語是什麼

曼珠沙華有多種花語,日本花語:「悲傷的回憶」;朝鮮花語:「相互思念」;中國花語:回「優美純潔答」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

(3)曼珠的花語擴展閱讀:

曼珠沙華,別名紅色彼岸花(Lycorisradiata)、又稱「舍子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鱗莖,外包暗褐色膜質鱗被。葉帶狀較窄,色深綠,自基部抽生,發於秋天花謝後。

曼珠沙華的花期為夏末秋初,約從7月至9月。花莖長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傘形,著生在花莖頂端,花瓣倒披針形,花被紅色(亦有白花品種),向後開展捲曲,邊緣呈皺波狀,花被管極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較小,周長在6厘米以上。

花開不見葉, 葉在不見花, 花葉兩不見。這種花經常長在野外的石縫里、墳頭上,所以有人說它是「黃泉路上的花」。

Ⅳ 曼珠沙華在中國的花語是什麼

曼珠沙華俗稱彼岸花中國的花語則是優美純潔。曼珠沙華盛開在七月,生於夏日,卻在秋天結花,又因春、秋分時節交替稱為「彼岸」,故又名彼岸花,又叫做天涯花,舍子花。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曼珠沙華花開不見葉,出葉不見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生生相錯」的說法。秋天長出花梗開花,花謝後長出葉子,春夏葉子漸漸枯萎,球根開始休眠。因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所以叫彼岸花。 彼岸花,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兒大批大批地開著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4)曼珠的花語擴展閱讀:

曼珠沙華出自佛經,原意指紅蓮花,現在網路上流行的紅花石蒜一說來自日本。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芬陀利華、摩訶芬陀利華等等這些稱謂源於梵語佛經,曾於《大乘妙法蓮華經》中記載過。「摩訶」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語發音即為「摩訶衍那」,至於「衍那」就是乘載的意思,「華」在古漢語中即是「花」之意。意指地上之花。在西方,她是由神魔之血混合後誕生的。

花期夏末秋初,約從7月至9月。花莖長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傘形,著生在花莖頂端,花瓣倒披針形,花被紅色(亦有白花品種),向後開展捲曲,邊緣呈皺波狀,花被管極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較小,周長在6厘米以上。

Ⅳ 曼珠沙華的花語是

彼岸花
彼岸花白色的彼岸花又稱曼陀羅華,紅色的彼岸花又稱曼珠沙華.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日本花語:「悲傷回憶」;朝鮮花語:「相互思念」。又有「分離、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的意思。但大多取義為「悲傷的回憶」。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傳說中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

此花一名曼珠沙華,紅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稱為Red Spider Lily。人稱「草莫見花莫見」。在日本被稱作マンジュシャゲ,發音是曼珠沙華,花語是「分離/ 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

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彼岸花屬於石蒜科(Lycoris Herb),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石蒜類的特性是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的說法。是說,葉掉光了,花才開始生長,雖是同根生,但兩者從不相遇,從沒見過對方。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輪回而花葉永不相見,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

在春分前後3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3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曼珠沙華開在春秋彼岸,非常准時,所以又叫彼岸花.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彼岸花
花開開彼岸
花開時看不到葉子
有葉子時看不到花
花葉兩不相見
生生相錯
永遠相識相知卻不能相戀
1.傳說中,
彼岸花是開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樣絢爛鮮紅的花。
有花無葉。
當靈魂度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
曾經的一切留在了彼岸,
開成妖艷的花。

從前從前,一個長相奇醜無比的鬼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可正因為他丑,姑娘並不愛他,出於愛戀,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來,後來,來了一個武士,他救出了姑娘並與她相愛,而同時,武士用劍斬殺了鬼。鬼的血濺在亂草叢中,一種紅黑相間的花從此便在那裡絢麗地綻放開來,這種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從那以後,彼岸花便開在了地獄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裡是死去的人忘卻今生情緣,轉身投胎來世的地方……

愛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為彼此愛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卻很多很多。於是,彼岸花成了來自黑暗的愛情使者,因為它見證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2. 另外的傳說:
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
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曼珠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它盛開在陰歷七月,花語是「悲傷的回憶」。

3. 彼岸花---傳說中冥界唯一的花 也叫引魂花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之路的花朵,
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
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4.傳說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由於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叢林,與埋葬死者的地方有所牽連,所以別名為死人花……春分前後三天稱為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稱為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但是,它卻有白色的,看上去非常的聖潔和美麗。

5.也有這樣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並被這種痛苦折磨著。 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曼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這種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分開,在下一世再跌入詛咒的輪回。

在《布拉格紅人館》中,彼岸花被當作一種詛咒和懲罰,這種懲罰不會取對方的生命,也不會傷害肉體的任何一部分。凡是懲罰的人身體上都會出現一塊彼岸花的Tattoo,隨著時間漸漸變深。這塊Tattoo會詛咒被懲罰的人永遠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像彼岸花的花與葉,花開時葉已落盡,葉長出時花已凋謝,即使是同根生卻生生世世永遠不能在一起。
【花語】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6284.htm

Ⅵ 曼珠華沙的花語是什麼

曼珠沙華花語:悲傷的回憶、相互思念、優美純潔、分離、死亡之美、永遠無法相會的悲傷、無盡的愛情、死亡的前兆、地獄的召喚。

傳說之一:

相傳一位德國騎士跟他的戀人散步在多瑙河畔。散步途中看見河畔綻放著藍紫色花朵的小花。騎士不顧生命危險探身摘花,不料卻失足掉入急流中。自知無法獲救的騎士說了一句「別忘記我!」,便把那朵藍紫色透明的花朵扔向戀人,隨即消失在水中。

此後騎士的戀人日夜將藍紫色小花配戴在發際,以顯示對愛人的不忘與忠貞。而那朵藍紫色透明花朵,便因此被稱作「勿忘我」,其花語便是「不要忘記我」、「真實的愛」。

傳說之二:

相傳中世紀的歐洲有一位英俊的騎士熱戀著一位美麗的少女。有一天,他們共騎了一匹馬,沿著海岸崎嶇的山道遊玩。忽然少女看見懸崖上開著一朵無名小花,喜歡至及,她激動地說:「親愛的,你看,多美的花啊!」

騎士朝少女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像藍精靈般的一朵花。騎士為了博得戀人的歡心,欣然下馬去攀登懸崖,卻不幸失足,墜入大海,但右手仍緊握那花。在即將淹死的那一刻,騎士喊道:勿忘我!(Forget me not!)由此便被稱作「勿忘我」,其花語便為「永恆的愛」、「濃情厚誼」。

Ⅶ 曼珠沙華的花語是什麼

[編輯本段]佛經中的曼珠沙華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法華經·卷一》
又雲:
——雲何曼陀羅華?
——白圓華,同如風茄花。
——雲何曼殊沙華?
——赤團華。 ——《妙法蓮華經決疑》
曼珠沙華、曼陀羅華,是佛經中描繪的天界之花。由於在彼岸花的傳說中融入了佛經的元素,所以將彼岸花稱之為曼珠沙華。
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芬陀利華、摩訶芬陀利華等等這些稱謂源於梵語佛經,曾於《大乘妙法蓮華經》中記載過。「摩訶」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語發音即為「摩訶衍那」,至於「衍那」就是乘載的意思,「華」在古漢語中即是「花」之意。這些詞語出現在古梵文佛經中,意指天上之花。
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Ⅷ 曼珠沙華的花語是什麼

無法達到的幸福

Ⅸ 不同顏色曼珠沙華花語

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曼姝沙華(紅色彼岸花)意義:音義始自文殊菩薩「專曼殊」一詞屬。表示無盡的愛情、死亡的前兆、地獄的召喚。

曼陀羅華(白色彼岸花)意義: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天堂的來信。

曼珠沙華中文學名:曼珠沙華、彼岸花、莉可莉絲、紅花石蒜、白花石蒜 (白色彼岸花又叫「曼陀羅華」)

(9)曼珠的花語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曼珠沙華(梵語:Mañjusaka),又名紅花石蒜,是石蒜的一種,為血紅色的彼岸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鱗莖,外包暗褐色膜質鱗被。葉帶狀較窄,色深綠,自基部抽生,發於秋末,落於夏初。

花期夏末秋初,約從7月至9月。花莖長30-60厘米,通常4-6朵排成傘形,著生在花莖頂端,花瓣倒披針形,花被紅色(亦有白花品種),向後開展捲曲,邊緣呈皺波狀,花被管極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較小,周長在6厘米以上。

石蒜系自花授粉植物,蒴果背裂,種子多數,一般以鱗莖3-4年繁殖一次。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被稱為彼岸花,由於它能消腫、殺蟲、治淋巴結結核、疔瘡癤腫、風濕關節痛、蛇咬傷、水腫、滅蛆、滅鼠、防瘟疫等,所以又被稱健康的守護神,又名舍子花或舍利子。

熱點內容
百合網艾瑞 發布:2025-08-16 00:09:01 瀏覽:740
銀耳蓮子百合紅棗枸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564
七夕寄晉江 發布:2025-08-16 00:07:59 瀏覽:667
室內模擬花卉 發布:2025-08-15 23:29:11 瀏覽:911
大媽梅花短袖 發布:2025-08-15 23:26:06 瀏覽:46
野生蘭花一般在哪裡 發布:2025-08-15 23:25:17 瀏覽:714
撒鹽進盆栽 發布:2025-08-15 23:24:11 瀏覽:401
房山花卉 發布:2025-08-15 23:23:32 瀏覽:182
蓮花如何插花 發布:2025-08-15 23:23:18 瀏覽:574
楓樹盆景品種 發布:2025-08-15 23:21:55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