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四方紋樣
㈠ 急求四方連續紋樣
come here!
㈡ 尋找二方紋樣,四方紋樣和適合紋樣的有關於人物,植物,動物,風景的彩色和黑白圖案
去你們學校的圖書館~
找古代青銅器和陶器的書~
紋樣都 在上面~
㈢ 誰能幫我簡單易懂的解釋一下,單獨紋樣,二方紋樣,四方紋樣。和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分別都是什麼樣的
單獨紋樣就是一個單位;
二方連續就1個單位往2個方向(左右或上下)重復下去;
四方連續就是1個單位往4個方向(上下左右)重復下去。
㈣ 四方連續 四合紋樣
四合紋樣,也可做四方連續
㈤ 四方連續紋樣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B%C4%B7%BD%C1%AC%D0%F8%CE%C6%D1%F9&in=17023&cl=2&cm=1&sc=0&lm=-1&pn=22&rn=1&di=199871536&ln=25
這個呢
㈥ 四方連續紋樣的組織形式
按基本骨式變化分,四方連續紋樣主要有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散點式四方連續紋樣是一種在單位空問內均衡地放置一個或多個主要紋樣的四方連續紋樣。這種形式的紋樣—般主題比較突出,形象鮮明,紋樣分布可以較均勻齊整、有規則。
自由、不規則。但要注意的是,單位空間內同形紋樣的方向可作適當變化.以免過於單調呆板|
規則的散點排列有平排和斜排兩種連接方法: I
(I)平排法單位紋樣中的主紋樣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反復出現。設計時可以根據單位中所含散點數量等分單位各邊,分格後依據一行一列一散點的原則填人各散點即可還可以用四切排列或對角線斜開刀的方法剪切單位紋樣後,各部分互換位置並在連續位處添加補充紋樣,重復兩次後再復位.即可得到一個完整的平排式四方連續單位紋樣
單位紋樣中的主紋樣沿斜線方向反復出現,又稱階梯錯接法或移位排列法,是縱向不移位而橫向移位,也可以是橫向不移位而縱向移位。由於傾斜角度不同,有l/2、1/3、2/5等錯位斜接方式。具體製作時可以預先設計好錯位骨架再填入單位紋樣(;也可以用錯位開刀去一邊設計錯位線.一邊添加、完善單位紋樣。 連綴式四之間以可見或不可見的線條、塊面連接在一起.產
生很強烈的連綿不斷、穿插排列的連續效果的四方連續紋樣。常見的有波線連綴、菱形連綴、階梯連綴、接圓連綴、幾何連綴等。
(1)波線連綴以波浪狀的曲線為基礎構造的連續性骨架,使紋樣顯得流暢柔和、典雅圓潤
(2)幾何連綴以幾何形(方形,圓形,梯形、菱形、三角形,多邊形)為基礎構成的連續性骨架,若單獨作裝飾,顯得簡明有力、齊整端莊,再配以對比強烈的鮮明色彩,則更具現代感;若在骨架基礎上添加一些適合紋樣.會豐富裝飾效果,細膩含蓄、耐人尋味 重疊式四方連續紋樣是兩種不同的紋樣重疊應用在單位紋樣中的一種形式。一般把這兩紋樣分別稱為「浮紋」和「地紋」。應用時要注意以表現浮紋為主,地紋盡量簡潔以免層不明、雜亂無章。
(1)同形重疊又稱影紋重疊,通常是散點與該散點的影子重疊排列.為了取得良好的影子變幻效果,浮紋與地紋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不完全一致
(2)不同形重疊通常是散點與連綴紋的重疊排列。散點作浮紋,形象鮮明生動連綴紋作地紋,形象朦朧迷幻
㈦ 自由紋樣,適合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的結合紋樣是什麼樣子的
我的理解,僅供參考:做一個四方連續,其中包含二方連續,二方連續用適合紋樣做,適合紋樣是自由紋樣組成的。這樣就可以結合了呀~~
㈧ 這些圖是適合紋樣還是四方連續圖案
這是適合紋樣。四方連續紋樣連到一起之後是不容易分開單獨一個圖形的,在設計上會有一些交叉和鏈接點分不開。。
㈨ 四方連續紋樣的簡介
四方連續紋樣是指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反復連續循環排列所產生的紋樣。這種紋樣節奏均勻,韻律統一,整體感強。設計時要注意單位紋樣之間連接後不能出現太大的空隙,以免影響大面積連續延伸的裝飾效果。四方連續紋樣廣泛應用在紡織面料、室內裝飾材料、包裝紙等上面。
㈩ 怎樣用ps做花卉的四方連續。。謝謝拉。。O(∩_∩)O。。
方法一
1. 打開一張花卉圖案。
2. 使用魔棒工具選擇背景白色。
3. 雙擊背景層使其成為活動層。
4. Delete。
5. 新建文件。
6. 導入花卉圖案。
7. 用矩形選框工具畫一個框,注意要滿足留空的規律。
8. 建立輔助線。
9. 使用標尺工具分別量得垂直距離為369像素,水平距離為293像素。
10. 復制圖層1。
11. 使用濾鏡-其它-位移。
12. 垂直值為369像素。
13. 上下左右都相同。但注意紅框部分在單點陣圖案中仍沒有。
14. 因此將下方圖案圖層向左位移293像素,即-293。
15. 另外,我們也發現下圖紅框部分如果能連接起來,圖案會更連續。
16. 選擇畫筆。
17. 調節。
18. 建立路徑,並描邊。
19. 隱藏白色底圖層。
20. 用矩形選框選擇單點陣圖案。
21. 定義圖案。
22. 最後在新文件中填充圖案。
完成。
方法二:
1. 打開這張黑白圖形的圖片。
2. 使用圖像-調整-色階工具調色,主要是增加對比度。
3. 下面我們來使用一個工具,選擇-色彩范圍來選中圖中的白色。
4. 在圖中白色部分處單擊。這個工具和魔棒有點相似,但調節容差值時,可以看到預覽的效果,即白色部分為選區。確定。
5. 雙擊背景層,使其成為活動圖層0。
6. 按下Delete刪去白色部分。
7. 選擇其它需要刪去的部分,Delete。注意,去除底色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接下去的排列會變得比較容易,不會因為底色而擋住圖案;其二是圖案在後期使用比較方便,可以任意調色。
8. 最後完成處理的單個圖案。
9. 新建一個文件,大小是原圖案的3倍左右。
10. 將原圖案用移動工具導入。
11. 導入後有兩個層。
12. 使用移動工具,按下Alt鍵復制一個新的圖案,這時出現一個新的圖層,圖層1 副本。
13. 使用自由變換(ctrl-t)將圖案進行排列如下。(當然,你可以不必這樣操作,單個圖形本身也是四方連續的,不過那樣的圖案太平均太規律,不美觀。稍加排列的圖案則錯落有秩,變化多端。)
14. 使用矩形選框工具,在按下shift的同時做一個正方形的選框。
注意,這個選框的大小要符合以下的規律,即選框右側外畫的部分可以置入到選框左側內的空白部分,並不會重合;選框下側外畫的部分可以置入到選框上側內的空白部分,並不會重合。
15. 打開視圖-標尺。
16. 從標尺上拖下輔助線,正好放置在剛才所做選框的四周。當你將輔助線拖到選區邊框上時,滑鼠會產生吸引,即我們常說的捕捉現象。
17. 選擇標尺工具。
18. 在兩根平行的輔助線上延相交的那根輔助線拉一條垂直線,在上方L1的值即是兩根平行的輔助線的距離。此處為472像素。
19. 將圖層1和圖層1 副本都選中後合並。
20. 將合並後的圖層復制(ctrl-j),產生一個新圖層,圖層1 副本2。
21. 選中圖層1 副本2,選擇濾鏡-其它-位移。這是一個新濾鏡,位移濾鏡,功能是將某圖層水平或垂直或兩者皆有地移動一段距離。
22. 根據剛剛標尺工具量得的值,我們先在水平中輸入-472,確定。
23. 圖層1 副本便向左移動了472個像素,如圖。
24. 同樣的方法,復制圖層 副本,生成圖層1 副本3,選擇濾鏡-其它-位移,這次我們在垂直中輸入-472。
25. 最後的效果。假如你自己選擇的圖案排列方法更復雜,那麼也許還需要位移兩次,在下一個教程中,我們會這么做。
26. 關閉背景層。為了定義圖案時不會有白色背景。
27. 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28. 延著輔助線中間部分作一個選區。
29. 選擇,編輯-定義圖案。這是單點陣圖案在PS中定義的方法,很重要,請牢記。
30. 新建一個足夠大的文件。
31. 新建一個圖層。
32. 在新圖層上,編輯-填充。
33. 填充對話框內,內容使用圖案。
34,自定圖案則選擇最後一個圖案,就是我們剛剛定義的單位四方連續圖案。
35. 確定後,效果不錯。
36. 同樣,我們可以使用圖案圖章工具繪制圖案。
37. 在上方的工具欄中,同樣選擇最後一個自定圖案。
38. 與填充不同的是,圖案圖章工具可以像畫筆一樣調整大小,並自由地繪制。
39. 再新建一個圖層,圖層2。
40. 在圖層2上填充一個漸變,背景層填充成黑色。按下alt鍵,在圖層1和圖層2間單擊,使其編組。
41. Bravo!
42. 最後,不要忘記保存你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