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果花卉
❶ 這顆植物的帶刺果實/種子是那種花卉/植物的
圖片所示 應該是黃蟬
直立灌木,高達2米,具乳汁。葉3-5枚輪生,橢圓形或倒披針狀矩圓回形,長5-12厘米,寬答1.5-4厘米,被短柔毛;葉脈在下面隆起。聚傘花序頂生,花梗被秕糠狀短柔毛;花冠黃色,漏斗狀,長4-6厘米,花冠筒基部膨大,長不超過2厘米,喉部被毛,花冠裂片5枚,向左覆蓋,圓形或卵圓形,頂端鈍;雄蕊5枚,著生冠筒喉部,花葯與柱頭分離。蒴果球形,直徑2-3厘米,具長刺。
圖片傳不上來 您可以在ppbc裡面核實哈
❷ 花卉的種類及名稱有哪些
常用木本花卉: 梅花、桃、牡丹、海棠、玉蘭、木筆、紫荊、連翹、金鍾、丁香、版紫藤、春鵑 杜鵑花、權石榴花、含笑花、白蘭花、茉莉花、梔子花 桂花、茉莉花、木芙蓉 臘梅、免牙紅、銀芽柳、山茶花、迎春。
常用草本花卉 :春蘭、香堇、慈菇花、風信子、鬱金香、紫羅蘭、金魚草、長春菊、瓜葉菊、香豌豆 夏蘭、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蓮、芍葯、福祿考、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 建蘭、晚香玉、鈴蘭 報歲蘭、慈茹花、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蘭、瓜葉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臘紅。
球根花卉:可分為鱗莖(如百合、朱頂戲、水仙、網球花)、球莖(如唐菖蒲、番紅花、小蒼蘭)、塊莖(如大岩桐、彩葉芋、長筒花)、塊根(如大麗菊、嘉蘭)、根莖(如美人蕉、紅姜花)等。
❸ 昨天剛買一棵檸檬(盆栽帶果而且還有花卉)請問能施用復合肥嗎急、謝謝!
可以根據土質判斷一下。
不過目前不是很建議使用,現在帶果帶花,作為盆栽是再好不過了,你上肥料很容易導致花果都掉了。
可以考慮使用長效的,極少量的使用一些……
❹ 這是在花卉展上拍到的,樹身上長滿了紅色的小果子,忘了名字,請問它是什麼植物
硃砂根 別名:富貴籽、紅銅盤、大羅傘平地木、石青子、涼散遮金珠、鐵涼傘 科屬:紫金牛科紫金牛屬 原產地: 我國南部亞熱帶地區;日本也有 繁殖:播種、扦插或壓條 花果期: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日照:全日照 溫度:生長適溫15℃~25℃ 土壤:不擇土壤 水分:喜濕潤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株高30~150厘米。單葉互生,薄革質,長橢圓形,邊緣有皺波狀鈍鋸齒。傘形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或淡紅色,有微香。核果珠形,鮮紅色。 硃砂根,果實艷麗,掛果時間長,為優良的觀果植物,多盆栽用於客廳、卧室或陽台栽培觀賞;種子可榨油,可供製肥皂。 栽培方法: 保持栽培基質濕潤而又不積水,平時放在光線較好的朝南或朝東房間,常噴灑葉面,保持周圍空氣濕潤,可促使多開花多結果,並使葉面更為光亮潤澤。每年早春時,對樹形進行適度修剪,可使株形更為優美。 繁殖方法: 扦插:宜在春末夏初,扦插方法與一般花木相似。 播種:宜在早春進行,用成熟的果實取種子播種。 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炭疽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粉虱: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 注意事項:注意平時基質不要過於乾燥,否則影響開花結果。
❺ 結的果實像櫻桃的花是什麼花卉
垂絲海來棠
生長習性:
垂絲海棠性自喜陽光,不耐陰,也不甚耐寒,愛溫暖濕潤環境,適生於陽光充足、背風之處。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或微鹼性土壤均可成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略帶粘質的生長更好。此花生性強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技術管理,唯不耐水澇,盆栽須防止水漬,以免爛根。
❻ 帶果字的觀賞花卉!開白花結綠色的果實!
橘子
❼ 植樹節,在江浙滬皖一帶最最舌宜種哪些常享果樹,觀賞樹木,益活花卉
植樹節在江、浙、滬、皖一帶最適宜種植長桑、黃金百香果,可以當風景亦可以致富。
長桑和百香果是當前最暢銷的果類之一,是一項賺錢的投資。
❽ 觀果類花卉施肥技術有什麼關聯
佛手別名佛手柑、五指柑,屬芸香科柑橘屬,為常綠喬木。
佛手原產浙、閩、粵等地,現各地均有栽培。性喜溫暖濕潤,喜陽光,宜植於肥沃的酸性砂質土壤中,怕乾燥、寒冷、霜凍。
佛手老枝灰綠,嫩枝微帶紫紅,有短硬刺。葉互生,革質,先端鈍圓,有透明油點。葉柄短,無翅。果實卵形或長圓形,頂端裂為瓣,各瓣或握如拳,或張如指,淡黃色,有濃香。
佛手扦插苗5年、嫁接苗3年開花結果。開花後澆水要適當,切勿過濕、過干。花謝後,小果有玉米粒大時,將新生的葉芽全部抹掉,並要疏花,以保已有果正常結實。佛手有明顯的隔年結果的現象,即俗稱「大小年」。若要避「小年」,可在小年早春,進行強度修剪,將2年生枝條剪留1~2節,同時加強水肥管理。佛手畏嚴寒,霜凍前要移入室內,溫度不低於4℃即可越冬。立春前後,注意開窗通風,穀雨前可出房。一般2~3年換盆1次。
佛手適宜盆栽,但不易結果,為了提高結果率,應在管理上採取合理施肥。春季出房前換盆,施足底肥,以補充上年結果後的養分消耗。春分至芒種間,每隔5~7天施1次稀薄肥水,同時每隔10天左右用磷酸二氫鉀500倍稀釋液噴灑植株,以促進春梢生長。芒種至大暑間,加大用肥量,每隔3~5天施1次30%~40%發酵過的混合餅液肥,以滿足植株開花和結果需要的養分。結果時期,忌施氮肥,改用磷、鉀肥。大暑至秋分間,是果實膨大充實階段,要多用鈣、鉀、磷復合肥,少用氮肥,以防止推遲成熟。果實成熟後放置室內觀賞前,應澆施1次發酵的稀薄餅液肥。
佛手的香氣尤為可人,而且越放越香,即使長期放置,果肉變硬,仍散發出濃郁的幽香。
❾ 花卉有哪些葯用功效
在我國民間,很早就流傳有「花中自有健身葯」、「養花雅事,怡心增壽」等諺語。在五彩繽紛的花卉世界裡,百花爭艷,香氣襲人,當人們陶醉在觀花、賞花之際,是否會意識到花除了姿色嬌美,清幽芬芳,還具有很多醫療和保健功效。
花卉養生
1.花香療疾
美國醫生斯登福特和心理學家雷諾爾茨曾對5000多人進行測試,證實了花香能對人的情緒產生很大影響;日本有些企業家在車間噴散玫瑰和紫羅蘭香味來激發工人的工作情緒,從而提高勞動效率。近些年來,國外還利用花香的獨特功效,專門成立了「香花醫院」,在塔吉克共和國及亞塞拜然的巴庫等均有這種醫院和療養所。他們讓患有神經衰弱、高血壓、哮喘、流行性感冒、白喉、痢疾的病人,一邊欣賞著悅耳的樂曲,一邊聞著幽香撲鼻的花香,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據報道,法國蔻蒂香水廠的女工因長期聞了天然香料,竟然沒有一個罹患肺病的。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那麼,花香治病的奧秘何在呢?這是因為花卉能分泌出多種芳香的物質,如檸檬油、百里香油、肉桂油等,其內含有各種醇、醛、酮、酯等化合物質,它們具有殺菌和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和抵抗微生物侵害的作用。芳香油的氣味和人鼻腔內的嗅覺細胞接觸後,通過嗅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沁人心脾」的感覺。由於不同顏色及不同品種的花卉各含的氣化芳香油不同,所以還有著不同的功用。實驗證明:淺藍色的花朵,對高熱的病人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紫色鮮花,可使孕婦心情恬靜;紅色花能增進病人的食慾;赭赤色花,對低血壓患者大有裨益。此外,丁香花含有丁香油酚、齊墩果酸等,可使牙痛病人止痛安靜;並具有祛風、散寒、理氣、醒腦作用。桂花含有大量芳香物質,氣管炎患者聞之,能化痰、止咳、平喘,並有解郁的作用,可使人舒心暢志;蘿卜花、南瓜花、百合花香對糖尿病人有益;蓑衣花香可治療心臟病和氣喘;百合、蘭花的香氣,能使人激動;豆蔻花可防治胃病;佛手花、米蘭花能醒酒;玫瑰花、茉莉花含有香茅醇、芳樟醇等,讓咽喉痛、扁桃體炎的病人聞之有舒服感覺,對病情好轉亦有裨益;天竺葵的花香對人體有安定、鎮靜、消除疲勞和促進睡眠之功;菊花、金銀花的香味,可使高血壓的病人血壓下降等。
薄荷的香味,能使人思維清晰;石榴、菊花有吸收硫、氟化氫、汞等毒物的作用;米蘭、茉莉、丁香的香味,能起到殺菌的功能;迷迭香的芬芳,能減輕氣喘患者的症狀;薰衣草花香,可治療神經性心跳過速等。
利用花香防病療疾,這一方法在國內外正日益受到重視,並被稱為「芳香療法」。
2.花葯治病
花卉用於祛病強身,又被稱之為「花葯」。凡花多入葯,因此花葯具有許多獨特的功效。如荷花能清暑,杏花可美容,桂花止咳,菊花疏風,丁香花理氣,豆蔻花和中,水仙花除熱,茉莉花爽神,金銀花解毒,牡丹花、鳳仙花活血,木蘭花通竅,杜鵑花平喘,合歡花解郁,蠟梅花生津,玫瑰花舒肝和胃,槐花涼血療痔,紅花化瘀和絡,雞冠花療帶下量多,紅花、石榴、月季、芍葯、杜鵑花等具有活血、散瘀、舒筋等功效,玫瑰、茉莉、桂花、米蘭、梔子花等具有殺菌、消炎、預防流感、氣管炎、咽炎等作用。目前,以花葯為主的食療和中葯方劑俯拾皆是,更以它良好的療效為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花卉的功用,更重要的還在於其組成部分——花粉。花粉的獨特奇異功效,正受到世人的青睞。近年來,世界各國掀起了花粉食品熱,各式各樣的花粉食品紛紛問世,諸如「花粉健美酥」、「仙人樂花粉」、「寶靈蜜」等。花粉是種子植物花蕊上的雄性生殖細胞,是植物生命之源。在古希臘的神話里曾提到:「天上的神仙不吃凡人的食物,只吃花粉」。在我國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已將香蒲花粉列入滋補葯之上品,詩人們亦寫道:「借問健身何物好?無心搖落玉花黃」。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花粉是由近百種物質組成的天然化合物,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酶、微量元素、激素和核酸八種主要營養物質,是目前世界上營養學家公認的最高營養食品,被譽為「健美長壽佳品」、「微型的營養庫」、「濃縮型滋補食品」、「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及「口服化妝品」等。對於早衰、體弱消瘦、神經衰弱、腸炎、肝炎、糖尿病、貧血、腦血管病、中風後遺症、前列腺炎、更年期綜合征等均有一定療效。
❿ 花卉名稱
九里香(學名:Murraya exotica),又稱:石辣椒、九秋香、九樹香、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山黃皮、千隻眼、月橘。拉丁文名:Murraya exotica L.芸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根、莖、葉所含化學成分與千里香類同,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五省區南部。常見於離海岸不遠的平地、緩坡、小丘的灌木叢中。喜生於砂質土、向陽地方。南部地區多用作圍籬材料,或作花圃及賓館的點綴品,亦作盆景材料。
中文學名
九里香
拉丁學名
Murraya exotica L.
別 稱
石辣椒、九秋香、九樹香、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芸香目
亞 目
芸香亞目
科
芸香科
亞 科
柑橘亞科
屬
九里香屬
種
九里香
分布區域
中國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 海南等地。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環境
3分布范圍
4繁殖方法
5栽培技術
▪ 選地整地
▪ 養護管理
▪ 養護特點
▪ 盆景製作
▪ 病蟲防治
6性狀鑒別
7化學成份
8主要價值
▪ 葯用價值
▪ 各家論述
▪ 觀賞價值
1形態特徵編輯
小喬木,高可達8米。枝白灰或淡黃灰色,但當年生枝綠色。
九里香[1]
葉有小葉3—5—7片,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兩側常不對稱,長1—6厘米,寬0.5—3厘米,頂端圓或鈍,有時微凹,基部短尖,一側略偏斜,邊全緣,平展;小葉柄甚短。
花序通常頂生,或頂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傘狀,為短縮的圓錐狀聚傘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長約1.5毫米;花瓣5片,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盛花時反折;雄蕊10枚,長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絲白色,花葯背部有細油點2顆;花柱稍較子房纖細,與子房之間無明顯界限,均為淡綠色,柱頭黃色,粗大。果橙黃至朱紅色,闊卵形或橢圓形,頂部短尖,略歪斜,有時圓球形,長8—12毫米,橫徑6—10毫米,果肉有粘膠質液,種子有短的棉質毛。花期4—8月,也有秋後開花,果期9—12月。[2]
2生長環境編輯
開了花的九里香
九里香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2℃,不耐寒。是陽性樹種,宜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開花時可移至窗檯上,滿室芳香,花謝後仍需置於日照充足處,在半陰處生長不如向陽處健壯,花的香味也淡,過於蔭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常見於離海岸不遠的平地、緩坡、小丘的灌木叢中。喜生於砂質土、向陽地方。[2]
冬季當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移入低溫(5~10℃)室內越冬,過早不利於鍛煉其耐寒性。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低於0℃就可能凍死,而室溫過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內萌芽,出室時冷風一吹,芽又縮回,待再次發新芽,則影響當年的生長。冬季室溫過高,消耗植株營養,對翌年生長開花不利。生長期間切忌陽光直射,應放在疏蔭下培養,這樣才能使九里香花繁味濃。
九里香對土壤要求不嚴,宜選用含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剛栽種或翻盆的九里香,要澆透水,先置於蔽蔭處10天左右,然後再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養植。
3分布范圍編輯
九里香產於: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中國台灣等地,以及亞洲其他一些熱帶及亞熱帶地區。[2]
4繁殖方法編輯
1、種子繁殖,採摘飽滿成熟的朱紅色的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以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乾備用。春、秋均可播種。一般多採用春播,春播為3~4月,5月亦可,氣溫16~22℃時,播後25~35天發芽;秋播以9~10月上旬為宜。播種前,選擇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做苗圃,深翻,碎土,耙平作畦,畦寬1~1.2米。條播或撒播均可。條播按行距30厘米,撒播則將種子與細沙混勻,均勻地撒在苗床上,播後覆土1.2厘米厚,上面蓋草,灌水。出苗後及時揭去蓋草,當出現2~3片真葉時間苗,保留株距10~15厘米。並結合除草,追施人畜糞,苗高15~20厘米時定植。
2、壓條繁殖,在5-6月生長期中,採用環狀剝皮,包白色薄膜,50天左右生根,即可下樹假植。壓條生根容易,須根發達,效果很好。
3、嫁接繁殖,用九里香實生苗作砧木,在生長期中用腹接、切接、小芽接均可。嫁接時應注意:因九里香的皮層特別厚,一定要剝離皮層,現出黃白色的形成層,否則不易成活。[3]
5栽培技術編輯
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肥沃或向陽丘陵坡地,定植前需經整地、作畦和挖定植穴,也可利用宅旁、房前屋後,結合綠化栽植成綠籬。
定植
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可在春季進行定植,沒有條件的應在雨季進行定植。作為香料植物,為採花方便,宜集中栽培在土壤水肥條件好的地區。以來花為主時,可適當稀植,株行距為50厘米×50厘米;以收葉為目的並結合綠籬栽培時,則可密植,株行距25厘米x 30厘米。
養護管理
九里香的圖片(20張)
栽種時,盆底應放幾塊動物蹄角片為基肥。除栽種時施放基肥外,上盆或翻盆換土時,宜在培養土中摻些骨粉或氮磷鉀復合肥,在生長期,每月要施一次腐熟有機液肥。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不孕蕾,4~6月為促其花芽分化,每月可向葉面噴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剩的可淋根部。因九里香原產南方,喜微酸性土壤,一年之中最好間隔施兩次「礬肥水」。但在冬季休眠期內不要施肥。如果培育幼樹,肥水可適當大些,以促其加快生長發育;盡早達到造型所需要的高度和粗度。
九里香耐旱,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內不要積水,遇連續降雨天氣時,應把盆放倒或放置在避雨的地方。如澆水過多,常造成爛根,如樹葉卷縮,失去光澤,這就是爛根的信號,要引起注意,盡早採取補救措施。首先要控制澆水,觀察其變化,如2~3天後,不僅仍無好轉,反而更加嚴重,則應把植株從盆中扣出,用水沖去根部泥土,將其晾乾,再浸入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放到1:2000的萘乙酸生根素溶液中浸泡8小時再重新上盆。生長期間澆水不宜過多,只要能經常保持土壤稍濕潤即可。夏季高溫季節澆水不宜過多,但盆(桶)內不能積水,這時還需經常線枝葉上噴水,這樣既能起到降溫增濕作用,又有利於使枝葉油綠。冬季入室內後,應少澆水,只要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在春季應結合栽種或翻盆,進行一次修剪。對過密枝、陡長枝,應隨時進行短剪或疏剪。大的修剪應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進行。花期不要強剪,以免影響觀賞。[4]
養護特點
九里香不宜放室內,宜放在半蔭處,夏季必須注意防曝曬;冬季需放進溫室,溫度不可低於5℃。放置處宜經常噴水,保持空氣濕度。澆水九里香喜濕潤,但生長在盆缽里的九里香,因為盆土有限,很易乾燥,如不及時澆水,就會缺水而枯死。樹木盆景固然需要不斷澆水,但也不宜過多,水分過多會引起徒長,
九里香[1]
長期盆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導致死亡。
所以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一般夏季高溫期要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冬季可數日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可不澆水。
澆水可與施肥結合進行,施追肥後要及時澆水。自來水要貯放在水缸里一天後再用,澆水工具最好用帶蓮蓬頭的噴壺。施肥盆土的養分有限,為了供應盆景樹木生長的必須養分,應注意補充適當的肥料。但樹木盆景生長緩慢,不須施太多肥,以致徒長,影響其美觀。
施肥要適量,並掌握施肥的種類和養分的含量。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主要有肥可促進枝葉生長,可促進花果生長,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生長,所以選用肥料可根據九里香盆景的生長情況和不同生長期的需要而定。
修剪成型後的九里香還在不斷生長,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進側枝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捎嫩頭。[2]
盆景製作
加工:九里香適宜用修剪方法造型。從山野採掘的老樹樁,可適當進行雕鑿加工,使樹干與枝葉勻稱,但要注意不留人工切削的痕跡。自幼培養的苗木,也可對其主幹稍作攀扎造型,然後再作修剪。修剪時期以在春季4~5月進行為好。一般採用"蓄枝截干法",即將樹乾的主枝培養到適合的粗度時,每一根枝幹上剪掉一段,如將這些剪過的枝幹稱作"第一節枝",則以後在其上面生出的次枝就稱為"第二節枝"。當"第二節枝"長到適合的粗度時,再將其剪掉一段,使生出"第三節枝",以此類推,進行造型加工。通常每一節枝上僅留1~3個分枝,有長短之差。這樣經過多年修剪後,枝幹即能達到自然曲折蒼勁的效果。當然在修剪加工時還要根據造型的需要,作一些靈活處理,達到疏密有致,富有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