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花卉
㈠ 中國十大傳統花卉名稱,排列順序,美譽
指蘭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鵑、荷花、茶花、桂花、水仙十種名花
蘭花—花中君子
王者之香——蘭花
中國蘭在古代稱為「蕙」
,
「蕙」指中國蘭花的中心「蕙心」
,常
與傘科類白芷合名為「蕙芷」
,稱芷蘭為「王者之香」
、
「眾領群芳」
、
「天下第一香」等。
中國蘭蕙蘭是蘭蕙同心的代表,中國蘭花:春
蘭、建蘭、寒蘭、墨蘭同稱為蘭蕙。
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
「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
修道立德,
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還說過:
「與善人居,
如入芷蘭之
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
《琴操·猗蘭操》中記載:
「孔子
自衛返魯,
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
芝蘭當為王者香,
今獨
與眾草為伍」
,稱之為「王者之香」
。
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
梅花—花中魁首
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被譽為「花中之魁」
。
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別
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
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
愈精神,愈秀麗。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幾千年來,它那凌
霜傲雪,
迎寒飄香,
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
代中國人不畏艱險,
奮勇開拓,
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
有人認為,
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
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
「文學藝術史上,梅詩、
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
梅花高風亮節。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
冰枝嫩綠,
疏影清雅,
花美色麗,
幽香宜人花期獨早,
「萬花敢向雪中出,
一樹獨先天下春。
」
被譽為花魁。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
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
斗雪吐艷,
凌寒留香,
冰心玉骨,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
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牡丹—花中之王
牡丹觀賞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
色天香」
、
「花中之王」的美稱。有兩個傳統名種——姚黃、魏紫。
。
根皮入葯,花瓣可釀酒。
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它端麗嫵媚,雍容華貴,兼有色、香、韻
三者之美,讓人傾倒。歷史上不少詩人為它作詩贊美。如唐詩贊它:
「佳名喚作百花王」
。又宋詞「愛蓮說」中寫有:
「牡丹,花之富貴者
也」
,名句流傳至名。劉禹錫也曾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
京城」
的贊嘆。
「春來誰做韶華主,
總領群芳是牡丹。
」
——明馮琦
《牡
丹》
「百花之王」
、
「富貴花」亦因之成了贊美牡丹的別號。
菊花—高風亮世
凌霜綻妍——菊花
寒秋之魂—菊花
菊花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
紫、綠、橙、粉、
棕、雪青、
淡綠等。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
高雅傲霜的象徵,
代表著名士的斯文
與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
多有詩文加以贊美,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
南山」的名句。
月季—花中皇後
月月常開——月季
月季不但是我國傳統名花,而且是我國的特產、世界著名花卉,
世界各國廣為栽培。
被萊州市定為市花。
月季按花朵大小、
形態性狀,
可分為
:
現代月季、豐花月季、藤本月季和微型月季四類。月季顧名
思義,它是月月有花、
四季盛開。現代月季由中國月月紅小花月季與
歐洲大花薔薇雜交而成,
花期以
5
月和
9
月開花最盛。
月季花熱情如
火,姿容優美。象徵此花無日不春風的長期奉獻的品格。
繁花似錦——杜鵑
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或半常綠灌木,世界著名觀賞花
卉。杜鵑花可入葯,尤其是我國東北華北野生的映山紅,
療效十分顯
著。
繁花似錦,美麗可人。
杜鵑—花中西施
杜鵑花十分美麗。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
。當春
季杜鵑花開放時
,
滿山鮮艷,
像彩霞繞林,
被人們譽為
「花中西施」
。
五彩繽紛的杜鵑花,
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
它也象徵著
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荷花—水中芙蓉
清麗脫俗——荷花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是我國著名水生花卉,栽培歷史悠久。
荷花
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莖肥大、有節,俗稱「蓮藕」
,花
色有桃紅、黃色、白色,亦有復色品種。荷花花大色艷,清香遠溢,
凌波翠蓋,
是布置水景園的重要水生花卉,
它與睡蓮、水蔥、蒲草配
植,使水景園格外秀麗壯觀。清新脫俗,出塵離染。象徵清白純潔。
山茶—花中珍品
花中嬌客——茶花
茶花是「花中嬌客」
,四季常青,冬春之際開紅、粉、白花,花朵宛
如牡丹。花姿綽約,花色鮮艷,郭沫若同志盛贊曰:
"
茶花一樹早桃
紅,百朵彤雲嘯傲中。
"
對雲南山茶郭老也曾賦詩贊美:
"
艷說茶花是
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
茶花可以人工控制花期,一般情況下,在
25
℃溫度條件下,
40
天就
能開花,若需延期開花,可將苗盆放於
2
℃~
3
℃冷室。花中嬌客,
競相怒放。象徵雪裡看花到春曉的富麗堂皇的景象。
桂花—秋風送爽
十里飄香——桂花
金秋嬌子—桂花
桂花在國慶節前後開花,
「金風送爽,十里飄香」是吉祥如意的
象徵。桂花為木犀科常綠小喬木,南方地區多用於庭院綠化
;
北方均
室內盆栽。
桂花品種較多,
常見栽培有
4
種
:
金桂
(
花金黃色
)
、
銀桂
(
花
黃白色
)
、丹桂
(
橙紅色
)
和四季桂
(
花乳白色
)
。桂花經濟價值很高,花
可以提取香料,也可熏制花茶。十里飄香,金風送爽。象徵吉祥如意
和幽香十里,芳譽千鄉的光榮之感。
桂花以其清雅高潔,香飄四溢,被稱為「仙友」
;桂花又被稱為「仙
樹」
,
「花中月老」
。桂花通常生長在岩嶺上,也叫「岩
桂」
;桂花開
花時濃香致遠,其香氣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可盪滌,濃可致遠,
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稱;黃花細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
又稱為「仙客」
;花開於秋,舊說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稱「西香」
或「秋香」
;桂花的花朵很小,但香氣濃郁,被人稱為「金秋驕子」
水仙—凌波仙子
水仙素有「凌波仙子」的雅稱,是我國傳統名花。福建漳州水仙
最負盛名。
水仙是冬季觀賞花卉,可以用水泡養,亦能盆栽。常見栽
培品種有「金盞銀台」
(
單瓣花
)
和「玉玲瓏」
(
重瓣花
)
。
水仙莖葉清秀,
花香宜人可用於裝點書房、
客廳,
格外生機盎然。
水仙莖葉多汁有小毒。
凌波玉立,馥郁芳香。象徵翠袖黃冠白玉英的
身材之美。
寒冬仙女—水仙
因多為水養,且葉姿秀美,花香濃郁,亭亭玉立水中,故有
"
凌波仙
子
"
的雅號。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盞銀台、玉玲瓏、雅蒜等,原
產於我國浙江福建一帶,現已遍及全國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麗,
葉片青翠,花香撲鼻,
清秀典雅,已成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內陳設
的花卉之一
㈡ 中國具有代表性的花卉有哪些
菊花。它原產我國,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菊花,都是從我國引種的。菊花性喜溫涼的氣候,耐寒性強,需要在肥沃濕潤及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栽培。菊花品種繁多,色彩豐富,但以黃、白色為主。菊花開花時期,依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及品種不同而有所區別。雲南、廣西等地的一些品種,一年四季都能開花;其他地區的,一般只在秋季開花。
中國蘭花。它是我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性喜半陰潮濕、空氣流通和微酸性土壤。蘭花最大的特點是清雅,花開時,香氣四溢,因而有「王者之香」之譽。蘭花品種繁多,僅台灣一省就有100多種,其中的蝴蝶蘭馳名世界,曾在第三屆國際花卉展覽上被評為「群芳之冠」。蘭花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南方的雲南、四川、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山區。浙江錢塘江的蘭溪、姚江的惠水,都因歷史上盛產春蘭、惠蘭而得名。
蘭花芍葯。它原產於亞洲東部,我國亦盛產。芍葯耐寒性較強。在華北一帶,可以露地越冬,喜土層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芍葯花的直徑為12~15厘米,盛開於5月,色彩很鮮艷。
牡丹。它有「花王」之稱,原產於我國西北部,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花卉。河南洛陽栽培歷史最久,達1500多年,曾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稱,目前以山東菏澤栽培最盛。
水仙。它原產於我國,以上海崇明島和福建漳州生長的最有名。尤其是漳州產的,具有鱗莖大、形態美、開花多、香味濃的特點。
梅花。它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花卉之一,原產於我國,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以武昌東湖的梅嶺、蘇州的鄧尉、無錫的梅園、安徽的歙縣等地的梅花最著名。梅花可成片栽培或單株培植,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梅樁盆景更是我國的傳統技藝。
臘梅。原產於我國中部,因花色似蠟,並在農歷臘月開花而得名。性喜陽光,比較耐寒、耐旱。臘梅花瓣多片,外部為黃色,內部為紫褐色。寒冬臘月,百花凋謝,唯有臘梅獨放,並且花期較長,香味幽雅沁人,是花卉中的珍品。
月季。月季原產我國,性喜溫暖的氣候,要求肥沃疏鬆及微酸性土壤,對環境適應性強,我國南北地區均能栽培。
江蘇常州種植很多,有「月季城」之稱。月季花顏色多樣,香味芬芳,四季常開,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可以用它提制香精,因此在國外被譽為「觀賞皇後」。
丁香。原產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屬落葉灌本或喬木,是北方春季著名的園林庭院觀賞花木之一。性喜陽光,較耐蔭、耐寒。丁香花呈圓錐花序,適宜栽培在路邊或草地的角隅,也可盆栽觀賞。
山茶花。主要產於我國和日本。性喜溫暖潮濕,耐寒怕炎熱,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以雲南最為著稱。山茶花花大色艷,花型豐富,冬季開花,花期可以長達兩三個月,為我國珍貴的花卉之一。
桂花。原產我國西南部和南方各省,現在長江流域廣泛栽培,蘇州西部湖濱和杭州滿覺隴盛開桂花,廣西桂林的桂花更是聞名於世。桂花樹性喜溫暖,要求陽光充足,宜在通風的沙質土壤中栽培。它四季常青,花香馥郁,不僅是名貴的觀賞花卉,而且經濟價值較高。
木芙蓉。木芙蓉原產我國,是我國傳統名花。《木鏡》說木芙蓉「清姿雅質,獨殿群芳,乃秋色最佳者」。我國歷史上很多人推崇木芙蓉,它在秋天開花,氣質高雅、美觀大方、色澤鮮艷。在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外,其他地區都有分布。木芙蓉於10~11月開花,花期約一個月。在大地一片蕭條景象的深秋,而木芙蓉花卻越開越盛,無視霜侮風欺,表現出無畏的頑強精神,這正象徵著中國人民的骨氣,故人們贊美木芙蓉花,稱之為「拒霜花」。木芙蓉在中葯里,早有顯赫的名聲。治痛腫瘡癤的玉露散,是用木芙蓉葉的粉末製成的。治燒傷的芙蓉花油,是用木芙蓉鮮花浸麻油製成的。木芙蓉葉是民間廣泛應用的止血消炎的單方,現代醫葯工作者試驗,在多種止血葯中,芙蓉葉止血效果最好。
㈢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中國的國花是牡丹。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內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容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中國國花的意向。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牡丹勝出,得票高達79.71%。
(3)中國年花卉擴展閱讀:
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國花代表一個國家的氣質,人民的品格,反映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和濃郁的民族感情,是國民人格美德的精華,象徵著民族的團結精神,可增強民族凝聚力。
一個國家的國花應該與一個國家的文化、歷史和遺產相聯系。通過一個國家的國花也能看出該國的文化底蘊及歷史。國花對提升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維護國家的品質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㈣ 中國各地的花卉生產分布分析
花
卉業一直被看做朝陽產業和新的
經濟增長點。伴隨著改革開放後
經濟的飛速發展,
近三十年來,
一直呈現
出持續、
穩定、
高速的發展態勢。尤其是
近幾年,
更是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2008
年
11
月
14
日
農
業
部
發
布
的
2007
年全國花卉統計數據顯示,
2007
年
我國花卉生產總面積為
75
萬公頃,
比
2006
年的
72.2
萬公頃略有增加;
花卉銷
售總額
613.7
億元,
較
2006
年的
556.2
億
元增加了
10.3%,
增幅明顯。從數據中我
們可以看到中國花卉行業的飛速發展。
我國花卉業與世界發達國家,
甚至
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
還存在較大的差
距。我國素有
「園林之母」
的美稱,
是一
個花卉資源大國。雖然這些年我們的花
卉業在穩步發展,
但與此美稱相比還有
很大的發展空間,
與國內外巨大的市場
需求也相去甚遠。目前在全球花卉業競
爭十分激烈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
我國
的花卉業產業化程度低、
產品質量參差
不齊的現象尤為突出。可以說,
我國的
花卉產業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壓力,
又擁有機會。然而,
花卉業要進一步健
康發展,
真正成為
「三高」
產業,
目前還
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我國花卉業的發展現狀
花卉行業的產業化程度較低
1.
規模化生產程度低
近些年,
花卉的產銷情況一直處於
穩步上升階段,
但數量上的增加只是發
展的一個方面。和其他行業相比,
花卉
行業的經營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和個體
花農中,
還沒有形成一個產業鏈。大多
數的小規模企業和花農只是憑借著多年
的栽培經驗進行花卉生產,
同時由於設
施不齊備,
受氣候的影響較大,
高投入低
產出的情況較多。分散的小規模生產造
成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
難以形成
規模效益。
近年來,
花卉種植、
銷售的穩步發展
使我們看到了花卉產業光明的未來,
但
花卉產業不單包括這兩方面,
花卉行業
中的其它組成部分其實更是大有可為。
企業對於新品種、
盆器、
生產設備、
銷售
包裝、
養護產品所需的材料、
工具等的開
發,
在企業獲利的同時,
可以完善從研
發、
生產、
銷售到售後服務一系列的花卉
相關產業的發展,
擺脫我國花卉業發展
對國外的依賴,
促進中國花卉業的整體
提升。
2.
缺乏行業標准
我國還沒有啟動花卉質量管理體
系,
多數花卉種植者還沒有達標的意識,
管理部門沒有貫標的措施。在生產中,
缺乏技術規程;
流通中,
對儲存、
包裝、
運
輸等沒有嚴格的技術要求;
交易中,
沒有
市場准入制度。企業不掌握、
不熟悉質
量等級情況、
檢測技術和測試指標,
在對
外貿易時只能聽從進口國
(商)
的操縱,
經常遭到無理退貨或壓級壓價,
造成重
大的經濟損失。
3.
科技水平較低、
科技力量薄弱
花卉的種植曾經被認為是一個靠天
吃飯的行業,
和其他作物的種植沒有區
別。雖然它屬於農業范疇,
但要實現利
益最大化,
絕不是一塊肥沃的土地、
簡陋
的溫室和一群有經驗的花農就可以實現
的,
這是一種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如
果能夠實現流水線生產,
就可以節省人
力物力,
在產量大增的情況下實現標准
化生產。2009
年春天,
國內的八個省市
遭遇了重度乾旱,
種植花卉所需的水資
源極度缺乏。如果在生產中應用潮汐式
灌溉或滴灌技術,
就可以使耗水量大大
減少,
這也方便了濕度的調控,
將病蟲害
侵襲的危險降到了最低。
「科技興花」
是花卉產業發展的必由
之路。
世界花卉生產與貿易之間的競爭,
實質上是科技水平與人才的較量。大多
數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
對新品
種、
新技術的了解和應用能力較差。而
在花卉業發達國家,
不僅從業者普遍受
過中等專業教育,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
所佔的比例也較高。花卉人才匱乏的問
題直接影響到花卉產業的發展。
另外,
現階段我國花卉研究轉化率
低。新品種、
新技術是花卉產業發展的
基礎,
新的科研成果能否迅速轉化為生
產力直接影響著花卉產業的發展。一些
新產品、
新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多集中於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與實際生產應用
還有一定的距離。缺乏對新產品開發的
投入,
長此以往中國花卉產業就會沒有
自己的產品,
沒有自己的特色,
成為無根
產業,
更談不上今後的繁榮發展,
也不符
合國家提倡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對花卉資源的利用方式不佳
我國是世界花卉種質資源寶庫之
一,
但每逢節假日裝點城市的國產花卉
品種屈指可數,
一串紅、
三色堇、
矮牽牛、
萬壽菊等幾種花卉用遍大江南北,
淡化
了城市的個性。
而一些國外城市如倫敦、
華盛頓、
巴黎、
東京等地,
則分別配置應
用著
1500
3000
種觀賞植物。
相比之下,
我國對於資源的合理利用
就遜色了許多。開發量少不僅影響了城
市景觀,
更或多或少地挫敗了科研工作者
培育新品種的信心。許多珍貴的花卉種
質資源很容易就被外人通過各種方式
「盜
走」
,
成為他人的育種材料,
育出的新品種
再返銷回來。玫瑰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
子。玫瑰花由歐洲植物學家在
18
世紀
育種成功。而培育這些品種所用的
15
個原種中,
有
10
個原產中國。由於現代
月季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好,
如今我國產
銷所需的玫瑰切花、
種苗等均須進口,
使
「玫瑰之鄉」
的美名拱手讓人,
令人遺憾。
地域之間發展不平衡
改革開放
30
年來,
我國花卉業區域
布局明顯優化。
我國基本形成了以廣東、
雲南、
遼寧、
四川和江蘇為主的切花生產
區域;
以江蘇、
河南、
浙江、
山東、
湖南為
主的觀賞苗木生產區域;
以四川、
廣東、
福建、
浙江、
湖南為主的盆景生產區域。
一些我國特有的傳統花卉產區和產品,
如洛陽、
菏澤的牡丹,
大理、
金華的茶花,
漳州的水仙花,
鄢陵的蠟梅等,
得到了進
一步鞏固和發展。
各地找到自己在花卉產業中的產品
定位固然重要,
但再次審視這些產銷情況
排名前列的省市,
我們發現南方城市明顯
多於北方,
東部發展明顯好於西部,
特色
花卉產區數目屈指可數並且長年沒有增
加。國內花卉產業發展主要受氣候資源、
地理位置以及能源與勞動力成本的影響,
在激烈競爭中,
有的地區花卉業已經成為
支柱產業,
但有的地區發展較慢,
出現了
地域之間發展極不平衡的現象。但每個
地區都有適宜本地區生長的鄉土植物,
將
其開發為不同規格不同花色的系列商品,
做到人無我有、
人有我精,
提高本土花卉
的市場競爭力,
擴大生產規模銷往其他地
區,
不僅可以降低管理和維護成本,
還可
以讓更多的人通過植物認識一個企業、
甚
至一個城市,
建立又一張
「城市名片」
。
㈤ 中國有哪些珍貴花卉
中國十大名花分別是: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綻妍——菊內花、王者之香—容—蘭花、花中皇後——月季、繁花似錦——杜鵑、花中嬌客——茶花、君子之花——荷花、十里飄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這十種名貴又美麗的地方名花。梅花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這十種花分別蘊含著我國不同層面的精神文化底蘊,有著深厚而濃重的歷史內涵,各自在花卉界中獨樹一幟,標志著我國傳統文化的非凡意義。但在中國10大傳統名花中,中國僅享有梅花國際登錄權。
㈥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
不是牡丹,雖然曾經有人提議過,民間甚至國家機構都評選通過了「牡丹為國花」的建議。但是我國從來沒有將任何一種觀賞類植物設定為法定國花,也就是說,中國目前沒有國花。
以下是新浪愛問關於國花問題的回答,注意結果不是國家肯定的,只是群眾性的。
中國花卉資源十分豐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是世界多
種名貴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園林之母」的譽稱。中國傳
統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杜鵑花、山茶花等,早巳
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國內更影響深遠,與我國悠久而豐富燦爛
的文化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使歷代詩詞和繪畫出現了異彩紛呈、
群芳斗艷、奼紫嫣紅的燦爛局面,中國花卉文壇一派繁榮景象。
在眾多的名花中,究競哪—種或幾種花卉最能代表中華民族
的精神特色,作為國家安定、民族興旺的象徵,從而推動兩個文
明建設,振奮民族精神,樹立民族進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廣大人
民群眾認真思考、選擇。
回顧近代史中有所記載的,不論是大清帝國末年宣布以牡丹
為國花;抑或是1929年前後,國民政府內政部與教育部聯合通令
全國,宣告以梅花為國花的歷史,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動。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確定國花。黨的十一
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議論評選國花的呼聲悄然四
起。
回顧l981年秋冬之際,—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大力支持,倡議
全國開展國花問題的討論。為此,l982年《植物雜志》受中國植
物學會的委託開展了評選我國國花的討論。新華社、中央電視台、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相繼作了宣傳介紹,從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
起了強烈的反響。從兒童到老人為評選國花賦詩作畫,洋溢著深
厚的愛國主義熱忱和對追求美好未來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
國植物學會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會上,全體代表400餘位植物學
工作者,以熱愛祖國的激情,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
出建議,望能及早正式確定我國國花;並根據廣大群眾的要求,建
議當選國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種花卉中考慮。他
們還建議,在確定我國國花的同時,推動各省、市、自治區確定
省花、區花、市花,把愛國和愛家鄉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國家成
為鮮花絢麗的樂園。
十多年來,已知有140多個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樹,這
些城市把市花、市樹與城市經濟建設、環境保護和美化城市緊密
結合,促進了環境改造和經濟建設。各地以花為媒舉辦市花展覽、
國際性花節或學術會議,直接推動了綠化建設和花卉生產,從而
帶來了經濟的繁榮。
全國有3個直轄市,24個省,5個自治區,地級市有192個,
縣級市382個,地區(蒙)118個,自治州30個,縣1596個,自
治縣120,旗51個,自治旗3個,特區3個,台灣省7個地級市
16個縣。至今大多數市、縣還沒有確定代表當地特色的市花、市
樹。如果在今後幾年內所有市、縣、鎮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
樹,對美化祖國、綠化祖國,將具有何等重大意義。
近年來,群眾普遍希望中國植物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園
藝學會、中國花卉協會及有關報刊發起能進一步深入宣傳國花的
重要性,歌頌祖國的一草一木。萬眾齊心選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
為偉大祖國的國花。
1994年9月2日中國花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
布在全國開展評選國花活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作的題為
「讓國花盡早涎生」的講話中指出了通過評選國花的意義:
(1)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通過歌
頌祖國的花草樹木,選出心目中最喜愛的花卉,來表達自己對祖
國、對家鄉的熱愛。
(2)鼓舞人們投身於建設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事業中。花
卉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獨特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藉
這次評選國花活動,推動各個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樹確定
下來,對綠化祖國、美化家園的作用就會更大,我們的祖國就會
成為—個絢麗多彩的百花園。
(3)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花卉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花卉
在我國農業中是一項古老而新興的產業,我國花卉栽培歷史長達
3000年之久。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卉事業蓬勃發展,逐步成為
一項新興產業;花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生
活工作環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樣。但目前很多人對這
方面認識不足,需要進行大力宣傳,使各級領導、部門重視和支
持花卉業的發展。
(4)普及花卉知識,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提倡愛花、養花
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我國素有愛花、養花的優良傳統。經
過園藝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
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聞名世界,成為園藝領域的
瑰寶。通過開展評選國花,要讓人們對花卉有更多了解,培養愛
花、養花興趣,推動花卉進入幹家萬戶。
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
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中國花協即在全國有領導有組織地開展了廣泛深
入的評選國花活動。成立了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專家小組討論
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
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
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
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
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
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
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臘梅、迎春、桃
花、映山紅、君子蘭、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鴿子樹)、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
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根據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
(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
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
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
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
如此,蘭(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華主,
總領群芳是牡丹。國花與四季名花形成眾星捧月的態勢,豈不更
能反映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
上述評選結果及詳細情況,按程序由農業部上報。群眾性的
國花評選活動暫告一段落。
國花
中國國花--牡丹
智利國花--百合花
英國國花--玫瑰(月季)
義大利國花--雛菊
紐西蘭國花--桫欏、銀蕨
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
西班牙國花--石榴
坦尚尼亞國花--丁香花
泰國國花--睡蓮
孟加拉國花--睡蓮
埃及國花--睡蓮
日本國花--櫻花 墨西哥國花--仙人掌
美國國花--山植花玫瑰
肯亞國花--肯山蘭
荷蘭國花--鬱金香
土耳其國花--鬱金香
韓國國花--木植花
法國國花--鶯尾
俄羅斯國花--向日葵
德國國花--矢車菊
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
巴西國花--熱帶蘭、毛蟹爪蘭
其他更多……
阿富汗:鬱金香
阿爾及利亞:鳶尾、澳洲夾竹桃
阿拉伯聯合酉長國:孔雀草、百日草
阿根廷:象牙紅
奧地利:火絨草
阿扎尼亞:卜若地
比利時:杜鵑花、月季、虞美人
不丹:綠絨蒿
玻利維亞:坎塗花
保加利亞:突厥薔薇
緬甸:龍船花
哥倫比亞:三向卡特蘭
哥斯大黎加:卡特蘭
古巴:姜花
丹麥:木春菊
厄瓜多:麗卡斯特蘭
衣索比亞:馬蹄蓮
斐濟:扶桑
芬蘭:鈴蘭
希臘:香堇
宏都拉斯:香石竹
列支敦斯登:橙花珠芽百合
匈牙利:鬱金香
印度:荷花
印度尼西亞:毛茉莉
伊拉克:月季
伊朗:突厥薔薇、鍾花鬱金香
愛爾蘭:白車軸草 以色列:銀蓮花
柬埔寨:睡蓮
拉托維亞:牛眼菊
立陶宛:芸香
蓋亞那:睡蓮
利比亞:石榴
寮國:雞蛋花
盧森堡:月季
朝鮮:迎紅杜鵑
馬達加斯加:旅人蕉
馬來西亞:扶桑
馬爾他:矢車菊
摩洛哥:月季、香石竹
尼加拉瓜:姜花
尼泊爾:樹杜鵑
摩納哥:香石竹
巴基斯坦:素磬
秘魯:向日葵、坎塗花
菲律賓: 毛茉莉
波蘭: 三色堇
葡萄牙: 熏衣草
羅馬尼亞: 狗薔薇
瑞士: 火絨草
南非: 匍匐卜若地
瑞典: 鈴蘭
瓜地馬拉: 麗卡斯特蘭
辛巴威: 嘉蘭
市花
北京-------------菊花 三明-------------杜鵑
洛陽-------------牡丹 濟南-------------荷花
南京-------------梅花 紹興-------------蘭花
漳州-------------水仙 泉州-------------刺桐
杭州-------------桂花 香港-------------紫荊
栆庄-------------石榴 上海-------------玉蘭
天津-------------月季 武漢-------------梅花
徐州-------------紫薇 福州-------------茉莉
廣州-------------木棉 台北-------------杜鵑
昆明-------------山茶 沈陽-------------玫瑰
成都-------------木芙蓉 長春-------------君子蘭
廈門-------------三角花 湛江-------------洋紫荊
汕頭-------------鳳凰木 東川-------------白玉蘭
鎮江-------------臘梅花 岳陽-------------梔子花
㈦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
中國國國花 牡丹
中國花卉資源十分豐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是世界多種名貴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園林之母」的譽稱。中國傳統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杜鵑花、山茶花等,早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國內更影響深遠,與我國悠久而豐富燦爛的文化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使歷代詩詞和繪畫出現了異彩紛呈、群芳斗艷、奼紫嫣紅的燦爛局面,中國花卉文壇一派繁榮景象。
在眾多的名花中,究競哪—種或幾種花卉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色,作為國家安定、民族興旺的象徵,從而推動兩個文明建設,振奮民族精神,樹立民族進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廣大人民群眾認真思考、選擇。回顧近代史中有所記載的,不論是大清帝國末年宣布以牡丹為國花;抑或是1929年前後,國民政府內政部與教育部聯合通令全國,宣告以梅花為國花的歷史,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動。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確定國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議論評選國花的呼聲悄然四起。
回顧l981年秋冬之際,—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大力支持,倡議全國開展國花問題的討論。為此,l982年《植物雜志》受中國植物學會的委託開展了評選我國國花的討論。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相繼作了宣傳介紹,從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兒童到老人為評選國花賦詩作畫,洋溢著深厚的愛國主義熱忱和對追求美好未來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國植物學會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會上,全體代表400餘位植物學工作者,以熱愛祖國的激情,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建議,望能及早正式確定我國國花;並根據廣大群眾的要求,建議當選國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種花卉中考慮。他們還建議,在確定我國國花的同時,推動各省、市、自治區確定省花、區花、市花,把愛國和愛家鄉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國家成為鮮花絢麗的樂園。
十多年來,已知有140多個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樹,這些城市把市花、市樹與城市經濟建設、環境保護和美化城市緊密結合,促進了環境改造和經濟建設。各地以花為媒舉辦市花展覽、國際性花節或學術會議,直接推動了綠化建設和花卉生產,從而帶來了經濟的繁榮。
全國有3個直轄市,24個省,5個自治區,地級市有192個,縣級市382個,地區(蒙)118個,自治州30個,縣1596個,自治縣120,旗51個,自治旗3個,特區3個,台灣省7個地級市16個縣。至今大多數市、縣還沒有確定代表當地特色的市花、市樹。如果在今後幾年內所有市、縣、鎮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樹,對美化祖國、綠化祖國,將具有何等重大意義。
近年來,群眾普遍希望中國植物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園藝學會、中國花卉協會及有關報刊發起能進一步深入宣傳國花的重要性,歌頌祖國的一草一木。萬眾齊心選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為偉大祖國的國花。
1994年9月2日中國花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全國開展評選國花活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作的題為「讓國花盡早涎生」的講話中指出了通過評選國花的意義:
(1)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通過歌頌祖國的花草樹木,選出心目中最喜愛的花卉,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
(2)鼓舞人們投身於建設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事業中。花卉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獨特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藉這次評選國花活動,推動各個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樹確定下來,對綠化祖國、美化家園的作用就會更大,我們的祖國就會成為—個絢麗多彩的百花園。
(3)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花卉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花卉在我國農業中是一項古老而新興的產業,我國花卉栽培歷史長達3000年之久。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卉事業蓬勃發展,逐步成為一項新興產業;花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生活工作環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樣。但目前很多人對這方面認識不足,需要進行大力宣傳,使各級領導、部門重視和支持花卉業的發展。
(4)普及花卉知識,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提倡愛花、養花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我國素有愛花、養花的優良傳統。經過園藝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聞名世界,成為園藝領域的瑰寶。通過開展評選國花,要讓人們對花卉有更多了解,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推動花卉進入幹家萬戶。
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中國花協即在全國有領導有組織地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評選國花活動。成立了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臘梅、迎春、桃花、映山紅、君子蘭、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鴿子樹)、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根據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如此,蘭(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國花與四季名花形成眾星捧月的態勢,豈不更能反映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
㈧ 國內大型花卉產地有哪些
中國最主要的鮮花產地為昆明、廣州。
雲南昆明有兩個主要的鮮花市場,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鮮花產地,一是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二是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這兩個市場主要出產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滿天星、情人草、勿忘我等幾十種鮮花,大部分鮮花質量在國內屬於上乘,同時,兩個市場各有特色。
廣州的鮮花市場位於廣州芳村嶺南,是目前國內的第二大鮮花產地,主要優勢產品為菊花、劍蘭及部分切葉、玫瑰,廣州嶺南花卉市場內同樣有很多專業的鮮花代理商,為廣大花店省去了不少麻煩。
另外,其他各地分布有零散的鮮切花基地,種植適宜各自氣候的鮮花,如:海南是中國主要的切葉及熱帶花卉的產地,遼寧凌源出產優質百合、劍蘭,上海有非洲菊、康乃馨出產,甘肅產有百合,鬱金香等。
(8)中國年花卉擴展閱讀
雲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稱,雲南有寒、溫、熱3個氣候帶7種氣候類型,與非洲(肯亞)、南美洲(哥倫比亞、厄瓜多)並稱為世界三大最適宜花卉生產的地區。
2017年,雲南省花卉種植面積156.2萬畝,實現綜合產值503.2億元。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21.8萬畝,產量110.3億支,花農收入121.1億元。
雲南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地,鮮切花生產面積、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產值居全球第二。位於昆明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場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鮮花交易市場,在亞洲地區擁有產品定價權和市場話語權。
王平華補充說道: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是中國唯一一個產地型專業展會活動,在促進業界溝通交流、相互學習和貿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㈨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梅花。
梅(學名:ArmeniacamumeSieb.):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