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打頂技術

花卉打頂技術

發布時間: 2021-12-08 21:23:39

Ⅰ 怎樣預防花打頂現象發生

黃瓜植株頂端(生長點)著生多枚雌花,莖節縮短、變細,葉片明顯變小,植株矮化、停止生長,對這種現象瓜農稱之謂「花打頂」或「頂頭花」。

花打頂現象在節能溫室黃瓜栽培中發生極為頻繁。黃瓜植株一旦形成花打頂,因雌花數量過多,營養競爭激烈,大多數雌花都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難以生長成成齡瓜,既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影響了植株的生長發育,引起植株更加衰弱,同時還會引起大量化瓜,造成產量急劇下降,大幅度減產。如不能及時調整,恢復營養生長旺勢,不但產量上不去,而且植株的生命周期也會大大縮短。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1)溫室栽培黃瓜,多在9月底開始播種育苗,幼苗發育時期,處於短日照、低夜溫、晝夜溫差大的環境條件之下。這樣的外界環境極有利於黃瓜雌花芽的分化。進入冬季後,日照時間更短,夜溫更低,雌花數量越來越多,幾乎節節都有雌花,甚至每節多枚雌花。然而大量雌花的生長發育,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有機營養物質(光合產物),營養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就會供應不足,植株逐漸衰弱,最後形成花打頂。

(2)管理措施不當加速了花打頂的形成。不少菜農不了解黃瓜花芽分化的規律,為了追求高產,在晚秋或初冬期間,採用乙烯利處理黃瓜幼苗,促其多分化雌花,他們片面認為:分化雌花多就會結瓜多、產量高。結果適得其反,發生了花打頂,還不知是什麼原因。黃瓜植株花打頂之後,生長必然衰弱,病害隨之嚴重發生,防不勝防,只好拔秧。

對於這種現象的發生,多數瓜農認為是病害造成的,沒有認識到自己管理上的不當,結果年復一年,依然如故,重復著低產高投入的惡性循環。

(3)傳統的溫室「干、冷」型管理技術,必然促成花打頂!直到目前,絕大多數菜農在溫室黃瓜栽培的管理上,仍然採用傳統的「干、冷」型管理技術,他們按照露地環境條件下的栽培理論進行管理,室內溫度控制在28℃上下,25℃就開始通風。室內溫度控制在28℃以下,地溫提不起來,夜間室內溫度必然低,雌花必然多,長勢會越來越弱,其連鎖反應導致病害必然嚴重。為了控治病害發生,又更嚴格地控制室內濕度,極少澆水。黃瓜缺水,生長會更加衰弱,形成惡性循環。如此管理,豈有不花打頂之理?

預防花打頂的發生:

(1)應加強苗期管理,培育壯苗,注意苗齡不可過長,30~35天內移栽,嚴防育苗時間太長,造成秧苗老化。

(2)必須改變「干、冷」型管理方法,提高室內溫度,加強水肥管理,維持植株的健壯強旺的生長勢。

(3)黃瓜的生長發育主要在上半夜進行,因此,為促進營養生長壯旺,須適當提高前半夜的室內溫度,不論是苗期還是開花、結瓜期,前半夜的室內溫度都應維持在16~18℃之間,如果發現生長點雌花數量明顯增多時,要把上半夜室內溫度提高至18~20℃,以便促進植株營養生長壯旺。室內的夜間溫度主要依靠土壤散熱和室內保溫來維持,因此,提溫應該從提高白天溫度入手,白天室內溫度應提高至32~35℃,並要在溫室外面增設保溫層,盡力改善溫室的保溫性能。

(4)要提前采瓜,及時疏花疏瓜,減少植株負載量,促進營養生長健壯旺盛。疏花疏瓜,從根瓜坐住時開始,就要注意及時疏除過多雌花、幼瓜,一直堅持到拔秧。疏花要結合營養生長狀況靈活掌握,植株營養生長壯旺時,可適當多留雌花,每節留1個雌花,或每3節留2個雌花;營養生長開始轉弱時,立即減少留花數量,可每2~3節留1個雌花。疏除的雌花,要在其剛剛顯露時,用消過毒的竹簽抹除,盡量避免雌花已經膨大或已經發育成幼瓜時再去疏除,那樣做不但會造成營養物質的大量浪費,而且還會引起花打頂現象的發生。

(5)要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加澆水量和澆水次數,結合澆水,沖施5~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液和0.1%的尿素液,或500倍旱澇收液,或每667米2沖施100克天達2116壯苗靈液,促進發根,達到以根促秧,解除花打頂現象。要適當增加根外追施葉面肥次數,特別是發現植株開始轉弱時,要結合噴葯,連續噴施600倍天達2116(或5000倍康凱液)加0.7%的紅糖液加0.4%的尿素液,提高光合效率,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

(6)對於已經發生花打頂的植株,在加強以上管理措施的同時,結合噴葯,及時噴施一次、或100毫克/千克的920(赤黴素)+600倍天達2116液促秧拔頭。

花卉有哪些修剪方法

花卉的修剪包括剪梢摘心、抹芽、疏枝、剪根、立支架等措施。

(1)剪梢與摘心:剪梢與摘心是將正在生長的枝梢去掉頂部的工作。枝條已硬化需要用剪刀修剪的稱剪梢;枝條柔嫩,用手指即可摘去嫩稍的為摘心。剪梢與摘心的目的是為了抑制花卉向高處伸長,有利養分積累,使枝條組織充實,促使萌發側枝,增加開發枝數和朵數,或使植株矮化,株形圓滿,開花整齊等,如大立菊能在一株上開花3000餘朵,就是反復摘心的結果,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長,延遲花期。

(2)抹芽:抹芽是將花卉的腋芽,嫩枝或花蕾抹去,目的是為了集中養分,促使主幹通直健壯,花朵大而艷麗,果實豐碩飽滿。

(3)疏枝:為了調整樹姿,利於通風透光,一般常將枯枝,病蟲枝,纖細枝,平行枝,徒長枝,密生枝等剪除掉,疏枝時殘不能過長,也不能切入下一級枝幹,上切口在分枝點起,按45°斜角剪截,切口要平滑,萌芽力弱的花木,如廣玉蘭,白墳蘭等,疏枝量宜少。

(4)剪根: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換盆時進行,例如,苗木移植時,剪短過長的主根可以促使長出側根;花卉上盆或換盆時適度剪根,可抑制枝葉徒長,而促花蕾之形成。剪根一般在休眠期進行,但在植株過分徒長時,在生長期也可作切根處理。

(5)立支架:俗稱「綁拍子」,栽培爬蔓的盆栽花卉如蔓生洋綉球,凌宵,紫藤等,應用細竹桿,蘆葦桿或粗鉛絲綁扎支架,用經綁縛枝蔓,使其攀緣生長,增加觀賞效果。

Ⅲ 花卉打頂一天中哪個時間好

花卉打頂一天中早上和晚上比較好。
這兩個時間段相對氣溫較低。
適宜打頂後植株傷口癒合。

Ⅳ 家庭花卉的修剪的方法和技巧

網路知道【官方回收】該提問不適合精選。
主觀個性,回收。
修剪是養好花木的版重要手段之權一,所有花木如果任其自然生長都會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修剪不但可以創造良好的株形,還可以調節體內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和供應,防止枝葉徒長,有利於花芽分化和孕蕾;並能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Ⅳ 各種花卉的種植技術

1、玫瑰花:

定植前進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為主,無條件時可用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後,應多次深翻,以免葯害影響植株根系的發育。然後施入20厘米厚的農家肥,進行耕翻。栽植行距2-2.5米,株距1-1.5米,平原地可適當加大株行距。挖好栽植坑(長、寬、深各60厘米),放入苗木,填土踏實並澆水即可。

Ⅵ 露天花卉的整形修剪方法有哪些

盆花春天,盆花剛剛出芽,此時進行整形修剪,可使枝條分布均勻,調節樹勢,控制徒長,減少養分消耗,從而使盆花姿態優美,生長旺盛,促使多開花掛果。在發芽前修剪,花木萌發力強,可達到理想的樹形;萌發後修剪,不僅浪費養分,也較難成形。修剪前對盆花生長特性、著花部位要有充分了解,按其生理習性,進行修剪。在當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月季、石榴、扶桑、茉莉、金柑、桅子等可行重剪,使其多分枝、開花、掛果。在早春開花的迎春、梅花、杜鵑、碧桃等,它們的花芽是在頭一年的枝條上形成的,初春發芽前不可進行修剪,以免影響開花掛果。應在開花後1~2周內進行修剪,促使萌發新梢,又可形成來年的花枝。修剪要本著留外不留內,留直不留橫的原則。剪去病枯枝、細弱枝、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剪口外的芽,要留向外側生長的,剪口不能離芽太近,容易造成水分流失,阻止發芽。冬珊瑚、臘梅、石榴等易發枝的花木,若植株基部枝條過少,形成頭重腳輕的,可從主幹基部距盆土5~10厘米左右處短截,讓它重發新枝,可養成豐滿樹冠。五針松、茶花、白蘭等不易發枝的花木,不要隨便剪枝。迎春、金銀花等枝條柔軟牽藤的花木,一般不修剪,只剪除衰老過密的枝條,可將其綁扎,為其支上架子,使枝條分布均勻,通風透光,促進生長。

觀葉植物對於株身較大的大型觀葉植物,若經常進行修剪,可促進生長,使之強健美觀。如截頂可以使植株的葉片茂密,株形勻稱,防止徒長;剪去多餘側芽,可使植株直立而挺拔。

對於較小型的植物如冷水花、豆瓣綠、蘆苔等,則要通過修剪才顯得美觀和茂盛,因此,必須在新芽生長開始前,剪去不良的枝條,以保持優美的形狀。

為了減少觀葉植物徒長的枝條,要確定好一定的高度,固要經常對莖或枝的頂芽加以剪除,來抑制生長,使之矮化或叢生。這種方法完全不同於一般室外植物的修剪原則。

「T」式株形所謂「T」式標准株形,是指葉子只生長在主幹頂部,主幹其他部位(頂部以下)並無葉子生長,植株形成一種傘狀的生長勢,好似英文字母「T」的形狀。對於某些高大的木本類觀葉植物,修剪成「T」式株形裝飾效果更好,植株會顯得格外挺拔而瀟灑,比如巴西木、百葉絲蘭等。

「T」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為使植株的主幹筆直伸展,待植株長到適合的高度時,就要把主幹下部不必要的側枝和葉子剪去,留下頂部的枝葉,然後再把頂部生長過高、雜亂不齊的枝葉剪掉,最後根據確定下來的這個高度,邊生長邊修剪。這樣植株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以後,頂部的枝葉就會越來越繁茂,「T」式標准株形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總之,修剪時首先要確定好「T」形主幹的高度,而後再整枝整形。

喬木類花卉喬木類花卉具有較強的發枝能力,若任其隨意生長,將影響外形的美觀,如梅花、碧桃、白蘭、櫻花、竹桃、橡皮樹等。因此,喬木花卉在扦插或嫁接成活後,首先要培養一段粗壯的主幹,將30~50厘米以下萌發出來的側枝全部剪掉,兩年以後對主幹的先端進行截頂,防止它們長成一根獨桿,截頂的高度不要超過80厘米。截頂後,根系吸收上來的營養物質將集中在剪口附近,於是刺激腋芽萌發而抽生側枝。這時應選留3個分布均勻並向不同方向生長的側枝做一級側枝,將多餘的側枝從基部剪掉。

側主枝生長到80厘米左右時要進行短截,留枝的長度以60厘米左右為好,讓它們萌發出二級側枝,同樣保留3根並將多餘的側枝疏掉,這樣就形成了「三杈九頂」的基本樹形。以後再對這9根二級側技進行短截,讓它們繼續萌發小側枝來形成豐滿的樹冠,與此同時保留樹膛內的一些小枝,以增加著花部位。

花灌木灌木類花卉都沒有主幹,它們的枝條從地面叢生而出。在定植後的頭幾年可任其自然生長,待株叢過密時再將叢內的主杈從基部疏掉一半左右,否則因通風透光不利而不能正常開花。如薔薇、連翹、榆葉、迎春、丁香等。

臘梅、扶桑、月季、紅背桂、米蘭、含笑等都是灌木類花卉。它們的特點是根際上的萌率力弱,其叢生枝條集中著生在根頸部位。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特性把它們整成小喬木狀,從而提高它們的觀賞價值。

在春季首先應剔除多餘的枝條,只保留一根主枝,從而使主枝上的腋芽和根頸上的不定芽又能長出許多側枝。這時僅保留主枝先端的4根側枝,將下部的側枝全部剪掉,隨後在這4根側枝上又能長出二級側枝。然後,在主枝和主枝的基部還會萌發出一些側枝來,應當及時把它們剪掉。這樣就把一棵灌木整成了小喬木狀,讓花枝從側枝上抽生而出。

拍子綁扎拍子綁扎造型適用於如探春、迎春、常春藤、廣凌霄、仙人指等枝條柔軟而不能直立的盆花。每棵只能保留1根主枝,同時保持10厘米長的基部主幹。待側枝萌發後再均勻地把它們引牽或綁扎在拍子上。對仙人指等多肉植物,則應幫助多節的肉質莖越過拍子再自然下垂。

在綁扎拍子時,一般應在主枝上每隔6~10厘米保留一根側枝,將多餘的側芽及早剔除。如果側枝過多過密將會相互交織在一起而失去層次,在牽引時應力求做到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植株在拍子上生長多年以後,雖經年年疏剔,枝條也會逐年加粗,當支架負擔不住時,應進行換盆、換土,換用較大的支架來重新綁扎。

捏形和做彎為了抑制花卉的生長,使其長成小巧玲瓏的株形,可將它們的主幹在幼小時捏成「S」型彎。如碧桃、廣凌霄、梅花、九重葛等。對主幹做彎捏形時應在盆土內插設一根較粗的木棒,然後將枝條強扭呈彎,分段綁在木棒上。對它們的側枝以及一品紅的側枝,則應用繩拉法來做彎。從做彎的前一天應停止澆水,待枝條變軟後再動手操作,這樣便於彎曲。如果在做彎時將枝條捏劈,可用塑料條帶把折劈的部位纏繞起來,讓它們慢慢癒合。

催花坐果株形美觀、花繁葉茂、碩果累累、應時觀賞是賞花觀果類花卉的特點。這類花卉,除要進行栽培水肥管理外,還要用修剪的方法調節枝葉生長與花果發育的關系,以促進開花結果。首先要考慮到花果數量與葉片的面積,保持適當的比例,以充分進行光合作用,供應足夠的養分,滿足開花結果的需要。特別是觀果植物,更需注意留有足夠的葉片。

賞花觀果類花木因品種不同,開花結果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早春開花的,花芽大多在頭年生的枝條上形成,因此在入冬休眠期,不宜強修剪,如碧桃、梅花等,只能剪除無花芽的秋梢,但開花後,要做一次整形修剪。

當年開花的花卉,如紫薇、夾竹桃、月季、一品紅、金柑等,應在入冬休眠期進行強修剪,使營養集中,可促進第二年春季多發壯枝。有的花木一般不需要經常修剪,如杜鵑花、山茶花等。為了保持樹形美觀勻稱,也可適當剪除一部分枝條的頂端,而不能強修剪。藤本花卉一般不需要修剪,只需把過老枝、密生枝、病蟲枝,盲芽枝等剪除,保持通風透光。

還有如八仙花一類的花卉,應在入冬時就將其枝葉全部剪掉,使其莖繼續發枝芽,促進孕育花芽,並能使植株整齊茁壯。朱頂紅在秋後可將葉子全部剪掉,入室需放在向陽處,室溫保持在20℃左右,春節前後即可開花。一般如石竹一類的草花,6月開花以後,把地上部分剪掉,秋季還可再開一茬花。

Ⅶ 花卉摘心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防止植物的枝條盲目生長,把花草苗木控制在預期的高度,使植株的枝莖粗壯和加速果實的發育。摘心還可以促進植物分枝,達到多開花的目的。
給植物摘心的目的與注意事項

1.果實類植物夏季摘心時盡量避免天氣炎熱的正午,最好能在上午進行。最頂端的坐果花序前保留三四片葉片,這樣可以避免果實因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而曬傷,曬傷後的果實會生長緩慢。

2.經過摘心的花草要給予充分的光照,否則新萌發出的側枝會發生徒長現象。

3.如果打頂過早,花苗在4、5片真葉前後,它的旺盛生長才剛剛開始,此時摘心,等於給剛剛進入生長狀態的花苗,一個嚴重的打擊。打頂太早,有可能會影響根系的生長,會導致形成弱苗,不利後續生長。因此,給花苗打頂,寧可晚一些,讓它充分生長,也不要太早。

摘心主要還得根據不同植物的開花與結果時間來決定最後一次的摘心時間,摘心結束後應重點養護莖部的傷口,防止在此期間感染病菌。

Ⅷ 種花給花摘心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摘

摘心即打頂,是對預留的干枝、基本枝或側枝進行處理的工作。摘心是根據栽培目的和方法,以及品種生長類型等方面來決定的。當預留的主幹、基本枝、側枝長到一定果穗數、葉片數(長度)時,將其頂端生長點摘除(自封頂的主莖不必摘心)。摘心可控制加高和抽長生長,有利於加粗生長和加速果實發育。
對結果枝的摘心宜在拉秧前30~40天進行,即拉秧前40天左右的花蕾才有效。對留作輔養枝的側枝摘心,以不影響株間光照和達到計劃留葉數為標准。
摘心宜在上午進行。如果是果枝,則應在最前端的1個花序前留2~3片葉,既有利於果實生長,又可防止果實直接暴露在陽光下造成日灼。
摘心後會造成側枝旺盛生長,應加強打杈和側枝摘心處理,否則會影響正常結果。
摘心是指對當年萌發的新枝打去頂尖。摘心的作用有兩點:一是促進分枝,增加枝葉量,也能緩和幼樹的生長勢,避免「冒大條」:二是可促進盛果期樹腋花芽的形成。以上兩點作用不同,摘心時間也不同,第一種的摘心時間在新梢長到半木質化時,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進行,約摘掉打新梢的1/3,同時還要將摘心後的枝前端的1--3個葉片摘除,以利芽的萌發。摘心不能過早也不能太晚因為過早摘心,往往只在先端萌發一芽,仍然跑單條,達不到促進分枝的目的;太晚摘心,新梢已接近封頂階段,萌發力較弱,長出的枝也不理想。第二種的摘心時間,要掌握在新梢封頂前的7--10天進行,因為早了促進發枝,晚了形成腋花芽的作用又不大,這個作用主要應用於 盛果期樹,對幼樹基本沒有這個作用。

熱點內容
百合種芽 發布:2025-08-03 15:49:50 瀏覽:389
中式風格玄關綠植 發布:2025-08-03 15:48:25 瀏覽:721
薄圓盤盆景 發布:2025-08-03 15:39:30 瀏覽:800
lol盧錫安情人節限定 發布:2025-08-03 15:37:08 瀏覽:354
初次養小綠植 發布:2025-08-03 15:32:39 瀏覽:495
七夕宣傳牌 發布:2025-08-03 15:20:25 瀏覽:192
一朵龍 發布:2025-08-03 15:18:59 瀏覽:103
玫瑰炒肉絲片尾曲 發布:2025-08-03 15:13:36 瀏覽:957
流動的花卉 發布:2025-08-03 15:12:51 瀏覽:436
租盆栽養護 發布:2025-08-03 14:57:46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