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貴州插花師

貴州插花師

發布時間: 2021-12-08 10:31:14

Ⅰ 彝族的節日有那些

彝族節日一覽表

★彝族年

彝族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節。根據彝族的歷法,一年十個月,每月三十六天。年節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十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若來年為豐收年,則這一天可繼續沿用,否則。另擇吉日舉行。

節日早晨,青年們鳴槍放炮賀新禧,祝吉祥慶豐收。人們殺豬祭祖,「迎接」祖先回家過年。中年男子三五成群串戶拜年,用不同程度的吆喝聲喚取主人不同檔次的酒喝。若喝到好酒,則狂呼,以示贊美主人的大方。婦女不出門,留守在家招待客人。過年是姑娘、小夥子社交的最好時機。小夥子身著鑲著花邊的黑色窄袖斜襟上衣、多褶寬褲腳長褲,頭包數丈長的青、藍布帕,左前方扎一「英雄結」,左耳戴綴紅絲線的紅、黃大耳珠,修面無須,威武英俊。姑娘們穿鑲邊綉花大襟上衣和鑲有多層色布的白褶長裙,端莊秀麗。大家相聚,隨樂起舞,轉「磨秋」、「蹲斗」(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盡情盡興。。

★跳公節

跳公節,為期三天,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彝族村寨的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彝族首領九公率部出征,在一次戰爭中吃了敗仗,敵方乘勝追擊,無奈,九公鑽進一片金色竹林暫避。敵人用雨點般的亂箭射向林中,但金竹形成天然屏障,無法殺傷,惱怒之下,散人慾竹進軍。九公急中生智,點燃竹葉迷惑敵人。敵方誤以為九公在施妖術,不戰而退。九公不忘金竹救命之恩,率族人於農歷四月,在廣場中央種金竹一蔸以示紀念。世代相傳,形成那坡地區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屆時,人們穿著特定的服裝,姑娘穿白色短衣,青布褲,打著綁腿,佩戴項圈耳環,腰束綵帶。小夥子穿四件嶄新短衣,件件衣領外露,有九個小夥子手持長竿(象徵祖先使用的長茅),外披藍色長袍,聚在廣場上。「師公」率眾用豬頭祭祀祖先,並登上竹台正式宣布開始跳金竹舞。「麻公巴」 ——領舞者頭戴白高帽,身著長袍,腳穿新鞋襪,帶領眾人,踩著蘆笙、鑼鼓點翩翩起舞。舞蹈持續兩天,第三天中午,所有男女老少一同登上高山之巔,在「師公」主持下又祭祀祖先一次,然後紛紛離去。

插花

插花節,是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所特有的傳統節白,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

相傳很早以前,曇華山上有個能歌善舞、心靈手巧、嫵媚動人的彝家姑娘,名叫咪依魯。她在山上牧羊,遇到了凶惡的豺狼,豺狼露出猙獰面孔撲向羊群。

在這危急時刻,青年獵手朝列若趕到,擊斃豺狼,化險為夷,味依魯含情脈脈地親手採摘象徵純潔的白杜鵑花獻給他。青年又飽含真情地將無瑕的鮮花插在姑娘的頭上。從此,兩人相愛了,愛得那樣真摯、熱烈。當時,縣華山有一個兇殘的土司(元、明、清王朝在西北、西南地區設置的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的官職),是個驕奢淫逸的傢伙,謊稱在家中修了一座」天仙園「,請來了仙女織錦綉花,選擇各個村寨最美麗的姑娘侍奉仙女。

結果,很多不幸的彝家姑娘,從此失去了少女的純潔、天真。味依魯為了除積怨,拔禍根,在二月初八這天,頭戴有劇毒的妖艷鮮花,佯裝與土司成親。土司一見婀娜多姿的咪依魯,高興得手舞足蹈,得意忘形。

姑娘乘機將花泡在酒內,與土司共飲,荒淫無度的土司立即身亡,咪依魯也從此閉上了天真、無邪的眼睛。英雄的獵人朝列若得知心愛的姑娘隻身闖入火坑,便手提弓箭,身背快刀,沖進「天仙園」。

不堪忍睹的慘狀映入眼簾。朝對若抱著姑娘的屍體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流出來的一滴滴鮮血將漫山遍野的白杜鵑染成了血紅色。從此,當地彝族人民將這凝聚著忠貞愛情的紅杜鵑作為傳情的信物、吉祥的象徵。

★火把節

火把節是雲南、四川兩省的彝、白、佤、布朗、納西、拉枯等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由於語言和傳統習俗的不同,各民族的火把節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儀式和娛樂方式。

關於火把節的傳說很多,其中在彝族人民當中流傳最廣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個凶神叫斯熱阿比,奉天王安天古茲之命,經常來到人間派糧派款,收租催稅,敲榨勒索,激起了彝族人民的反抗。

為了戰勝凶神,大家推選了一位叫阿提拉巴的英雄同那個凶神作戰。拉巴和凶神鬥了九天九夜,終於殺死了凶神,為民除了害。天王聞訊大怒,就下「天蟲」吃莊稼,妄圖把人們餓死。此時正值彝歷「虎丹」時節,洋芋結薯,養麥開花,包穀「背地」的時候。鋪天蓋地的「天蟲」吃了三天三夜,眼看彝家的莊稼就要毀於上旦。此時大家又聚集在山頭開會,商量高舉火把,燒死「天蟲」的對策。

於是,彝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舉火把燒「天蟲」。火把舉了三天三夜,燒死了大部分「大蟲」,保護了莊稼,奪取了豐收。少部分「天蟲」躲進了莊稼地,為了預防它們再次遺害於民,每年「虎丹」時節彝族人民就高舉火把。這樣年復一年,形成了今天的火把節,也是彝族人民最為隆重的節日。

屆時,彝族、白族家家戶戶門前都要堅起一個火把。在廣場中央堆砌起一個寶塔形火矩。選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間,四周用乾柴分層堆砌成寶塔形,頂端放一根掛滿紅花、白餅、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隨鑼聲、號角聲匯集於廣場,將樹塔點燃。頓時火光沖天,乾柴烈火僻啪作響,與鑼鼓聲、歡呼聲匯成一片,震撼山嶽。

火把節的第一天,人們選擇又好又長的松木,劈成細條,中間加上易燃的松明,捆紮成火把。傍晚,各家門前的火把就點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節。第三天是火把節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裝飾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莊稼,消滅害蟲,預祝豐收。人們高舉火把,盡情歌舞,通宵達旦。

★二月八年節

農歷二月初八是雲南省哀牢山區彝族人民的年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節前,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牛祭祖,釀米酒,春粑粑,烹雞燉鴨歡慶家人團聚。飯後,人們走村串寨,探親訪友。到了晚上魁偉英俊的小夥子陪伴著婀娜多姿的彝族姑娘信步來到村寨的廣場,參加盛大的「踏歌」(亦稱「打歌」,即群眾性的歌舞活動)活動,邊歌邊舞,多色布的百褶裙有節奏地擺動,銀制領花與黃火交相輝映,頭頂的花布帕迎風飄揚,顯示出濃郁的民族特色。

相傳古時候,有個足智多謀的彝族首領,臨危不懼,在重兵壓境的關鍵時刻,率領眾將土圍著一堆堆篝火縱情歌舞,鑼鼓聲、歌聲、歡呼聲,猶如千軍萬馬,威震四方。敵軍誤判對方援軍已到,慌忙撤退。彝族人民乘勝追擊,獲得全勝。從此.彝家用「踏歌」形式紀念這次勝利。

屆時,山區彝族青年比賽盪鞦韆,用山上的野藤在兩山之間架起鞦韆,由這山盪到那山,飛越深澗,男女老少皆來祝興。姑娘們夾在觀看的人群中,尋求自己的意中人。勇敢的「盪者」受到姑娘們的青睞。活動多以村寨為單位。為保節日期間村寨的安寧,有「扎大路」的風俗,在每個人寨的港口,用樹枝、石頭等把路堵死,嚴禁外人進入。現在「扎大路」已逐漸變為象徵性的。

★都陽節流行於雷波縣一帶。

節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內容與漢族的端午節相近。節日這天,家家在門前掛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用雄黃酒擦臉,青年人帶上粽子、酒和砣砣肉到山間草坪唱歌跳舞、摔跤賽馬,盡情娛樂。

★補年節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歷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為「麻龍火」。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雲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後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會。

★「賽馬節」

時間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是日,數千匹馬江集在一起,開展競賽,小夥子往往藉此顯示其剽悍、頑強和騎術,老年人則以此顯耀自己自己飼養的經驗和高超的馴馬術。場上你追我趕,歡騰雀躍,熱鬧非常,最後由年長者給優勝者披紅發獎。

★「祭山節」

一般在農歷三月初三舉行,這天,停止勞動,准備酒飯,燃放鞭炮,一齊祭山,顯然,「祭山節」是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節日。

Ⅱ 中國著名的插畫師有哪些(附代表作,個人簡介)

1、張雯

張雯,青年畫家,國內知名插畫師。自幼學習繪畫,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版畫系水彩專業,遼寧省水彩協會會會員,自由插畫師,北京藝鳴盛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1997年參加迎香港回歸百米長卷活動,水粉畫《遊子歸來》入選百幅畫作,獲手工製作迎香港回歸賀卡一等獎。2001年參加遼寧省東北虎杯繪畫大賽,水粉畫《消逝的風景》獲銅獎,素描《天使的呼喚》獲優秀獎。2004年參加魯迅美術學院漫畫大賽二等獎。

2、康海

康海,原名何康海,上海80後知名商業廣告插畫藝術家。2007年畢業於東華大學,一直專注於插畫創作工作至今。作品涉及廣告、媒體、 出版社、實體壁畫等等。作品豐富風格多變且高產的商業插畫藝術家,作品多次收入國內頂尖插畫師作品年鑒。目前經營自己的個人藝術工作:K Fish。

代表作:多格漫畫《Nazime》、油畫系列《My Memory 記憶星球》、《Grow up》。

3、李金孺

李金孺,1983年11月2日出生於貴州普安,著作有理論、漫畫、繪本、教程等多部。

主要著作:《李金孺插畫漫談-理論·創意·觀念·表現》、《創意生活繪-手繪數碼插畫速成課堂》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果兒兔·風箏戀》(詩化情感繪本)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魔聖精靈斗魔》(漫畫)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手繪·數碼插畫創意寶典》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2)貴州插花師擴展閱讀:

插畫家介紹:

插畫家(Illustrator)定義:就是以繪畫插畫為職業的人,主要工作包括替書籍、雜志、報紙、說明書、小說、教科書等刊物繪制插畫、封面,也從事繪畫賀卡、海報、廣告、噴畫、幽默畫等。分為電子插畫和純手繪。

插畫師是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其中有針對媒體出版行業的插圖作者、兒童插畫作者,還有針對廣告行業的寫實插畫家;再就是卡通吉祥物設計師;游戲和影視插畫設計師更是需求量巨大,和游戲行業類似,每一部影視作品也會有大量的分鏡繪制、場景設計工作,這些無疑造就了游戲影視行業對插畫師大量的需求。

花藝培訓哪家好一般都是去哪裡學的人比較多

想學習的話,就到專業的學校,我校有專業的老師教學,可以來學校實地考察。

插花步驟
1,修剪: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殘枝敗葉,根據不同式樣,進行長短剪裁,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彎曲處理(為了延長水養時間,適合水中剪取,水中剪取是為了防止空氣進入花莖,以免影響花材的吸水性)。
修剪根據花材不同,選用的剪法也不同,如:木質部的花材,應採用十字剪枝法,花莖比較粗大的可選用平剪法,一般常用的剪法為斜剪莖法。
2,固定:為了讓花卉姿態按照你的設想進行,一般在花器的瓶口處,按照瓶口直徑長度,取兩段較粗枝幹,十字交叉於瓶口處進行固定。專業插花,還要彩花插、花泥、鋁絲等工具進行固定。
3,插序:一般容易先插花後插葉,這樣容易在插葉的時候將花的高度降低。正確的插序應該是選材、選插襯景葉、插擺花。

Ⅳ 貴州有插花培訓的嗎求解~~~~~~~

沒有 重慶和成都的很多家

Ⅳ 為什麼一有洪水,都是江西、湖南、廣西、貴州這些地方

成災洪水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長歷時、籠罩面積大、總雨量較大的暴雨,在大河幹流上形成大洪水,出現全省型洪水災害。

由於洪水總量較大,也相應在岩溶窪地或其他低窪地帶形成澇災,如1991年7月安順油菜河南山、羊腸片區窪地積水深15 m,持續歷時達37 d,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同時在暴雨中心地區引發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此類暴雨雖較少遇,但全省災情和經濟損失最大。

第二類是短歷時的強暴雨,在中小河流或局部地區形成大洪水和小流域山洪暴發成災。因貴州地形復雜,暴雨多是插花性呈分散的塊狀分布,此類暴雨發生次數最多,形成分散分布的插花型洪災。

第三類是歷時很長的霪雨,在岩溶窪地和城鎮、「壩子」的低窪地帶積澇成災。如1954年蒙江流域洪水和歷史上1896年的洪澇災害等。

(5)貴州插花師擴展閱讀:

因為江西、湖南、廣西、貴州這些地方地處雲貴高原東斜坡面上,地勢由西向東平壩佔7.5%。全省喀斯特(岩溶)出露區占總面積並由中部向南北傾斜,主要河流發源於西部和中部的61.9%。

復雜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影響雨量高地,分別向東、南、北面匯入毗鄰各省。分布,形成江河徑流特殊的產流和匯流條件。全省山地面積佔61.7%,丘陵面積佔30.8%,山間貴州位於東亞副熱帶季風區,季風活動頻繁,氣中心-般分布在大山體的東南面。

全年降雨量約有候溫和濕潤、雨量豐沛、但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70%集中在汛期(5 月~9月)。暴雨一-般出現在 4省內年降雨量一般都在1 200 mm左右,總的分布6月~10月,以6月出現的暴雨場次最多。

Ⅵ 海芋到底是花還是草

說的通俗點,海芋就是滴水觀音,很多家庭裡面都有養,部分人會對它滴下的液體過敏,這是分人而異的。不過在空氣乾燥的地區,海芋一般不會滴水。海芋會開出白色的花,和馬蹄蓮的花很像。

Ⅶ 貴州無基礎學插花,專業插花花藝培訓學校哪裡好

貴陽花心思培訓值得一看

Ⅷ 遵義哪裡有花藝培訓

我不清楚遵義的有什麼花藝培訓的,好像重慶的匯名國際花藝培訓學校還可以

熱點內容
盆栽地栽差別 發布:2025-08-03 10:22:25 瀏覽:491
綠白菊花語 發布:2025-08-03 10:15:50 瀏覽:863
荷花書寫 發布:2025-08-03 10:10:54 瀏覽:593
美姑蘭花 發布:2025-08-03 10:08:29 瀏覽:79
紅色盆栽植物圖片 發布:2025-08-03 10:02:51 瀏覽:551
喜光小盆栽 發布:2025-08-03 10:00:47 瀏覽:101
櫻花無霜 發布:2025-08-03 10:00:00 瀏覽:840
櫻花的指示性 發布:2025-08-03 09:58:42 瀏覽:94
曉作花藝學校 發布:2025-08-03 09:50:46 瀏覽:113
花語搞笑區 發布:2025-08-03 09:35:50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