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樹花語
A. 銀杏樹為什麼叫公孫樹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葯用等價值。
公孫樹一般指銀杏(銀杏科落葉喬木)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無毛。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葉脈形式為「二歧狀分叉葉脈」。在長枝上常2裂,基部寬楔形。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於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種皮肉質,被白粉,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葯用等價值。
B. 銀杏樹為什麼又叫公孫樹
園林三寶-----銀杏樹
www.yxmm.com 2003-7-13 中國銀杏花卉園藝網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並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我國園藝學家們也常常把銀杏與牡丹、蘭花相提並論,譽為"園林三寶",並把它尊崇為國樹。
銀杏樹為高大落葉喬木,軀干挺拔,樹形優美,抗病害力強、耐污染力高,壽齡綿長,幾達數千年。它以其蒼勁的體魄,獨特的性格,清奇的風骨,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受到世人的鍾愛和青睞。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作詩詠曰:「銀杏栽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雲,去做人間雨」。宋代大詩詞家蘇東坡有詩贊曰:「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撥、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
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葯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品味甘美,醫食俱佳。經過加工之後,可以製成色澤鮮艷,氣味濃郁,香甜可口的各種風味飲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銀杏的根、葉、皮也含多種葯物成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銀杏樹在丹東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據考證,丹東大孤山寺廟中的一棵銀杏樹樹齡達1300多年,樹高35,主幹需三個成年人張開雙臂合抱才可抱過來,夏季人在樹下仰視,白日不見天色,夜晚不見星光,秋季落葉時樹下能積有一尺厚黃燦燦的葉片,其果實每年都達數百公斤。在丹東市區的大街小巷和公園內,分布著相當數量的300-500年樹齡的銀杏樹,市區的主要街路,幾乎被百年以上的銀杏樹所覆蓋。 據統計,全市80年以上樹齡的大銀杏樹近千株,30年以上樹齡的4000餘株。目前,全市培育銀杏的圃地達1000餘畝,存畝150多萬株。
丹東人民喜愛銀杏樹,多年來一直對其進行精心栽植和保護,使銀杏樹在丹東這片邊城沃土上茁壯成長並快速發展。1984年3月, 經丹東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銀杏樹被正式命名為丹東市市樹。
原作者:禚寶龍
來 源:中國銀杏苗木網
共有344位讀者閱讀過此文
明朝以後,人們據銀杏的生長緩慢的特點,稱之為「公孫樹」。「公孫樹」始見於周文華(生卒不詳)的《汝南圃史》稱:「公種而孫得食」意思是你少年時種銀杏待到當爺爺時才能結果實,吃到白果。而佟屏亞《銀杏史話》(1983)則稱:「傳說中華民族祖先軒轅氏復姓公孫。銀杏的壽命可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相比,因而稱為『公孫樹』」。此名專指銀杏樹體而言。其被列為慢生樹種行列。一般裁種20年方能結實產白果。30年方進入豐收
最下面這段 是主要回答你的問題的:)
C. 公孫樹、歲寒三友、月下美人、花中皇後是哪些植物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 L.)是銀杏科、銀杏屬植物。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之皮呈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葉扇形,有長柄,淡綠色,無毛,有多數叉狀並列細脈,頂端寬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狀缺刻,在長枝上常2裂,基部寬楔形。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於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生於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朝鮮、日本及歐美各國庭園均有栽培。
銀杏為速生珍貴的用材樹種,邊材淡黃色,心材淡黃褐色,結構細,質輕軟,富彈性,易加工,有光澤,比重0.45-0.48,不易開裂,不反撓,為優良木材,供建築、傢具、室內裝飾、雕刻、繪圖版等用。種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葯用。葉可作葯用和制殺蟲劑,亦可作肥料。種子的肉質外種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樹皮含單寧。銀杏樹形優美,春夏季葉色嫩綠,秋季變成黃色,頗為美觀,可作庭園樹及行道樹。
(概述參考來源:[1])
中文名
銀杏
拉丁學名
Ginkgo biloba L.
別名
白果、公孫樹、鴨腳子、鴨掌樹
歲寒三友,漢語成語,拼音是suì hán sān yǒu,意思是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出自宋·林景熙《王雲梅舍記》。[1]
目錄
詞條推薦
月下美人
曇花的別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展開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趙丹寧
曇花的別名,多年生常綠灌木,莖直立,有分枝,主莖圓柱形,新枝扁平,為葉狀,綠色,長闊橢圓形,中肋堅厚而邊緣呈波緣狀,上有節,葉褪化,花著生於節處,較大,花冠筒很大,上有許多附屬物,為紫紅色,開放時花筒下垂,花朵翹起,花純白色,謝時顯淡紫紅色,花具香味。更稱月下美人為專情摯愛的化身。
中文學名
曇花
拉丁學名
Epiphyllum oxypetalum (DC.) Haw
別稱
月下美人 夜會草、鬼仔花、韋陀花
花中皇後是月季花,其一年四季都能開花,且花香濃郁,十分美艷大方,它主要以扦插作為繁殖方式,對土壤、氣候要求不嚴,只需做好高溫防護工作即可,其花語多為愛情的象徵,送給戀人是最合適不過的。
節選自網路
D. 銀杏樹為什麼又名公孫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述在西漢末年益州稱帝,益州在西方,西方屬金,其色為白,故公孫述自封白帝。白果樹也被稱為公孫樹。
E. 公孫樹是銀杏,雖然三友是竹梅松,我想知道的是月下美人和花中皇後是什麼花
曇花在夜間開放,因此有月下美人的雅稱,又由於開花時間很短,只持續數個小時,因此又有曇花一現的說法。
月季花也叫月月紅,由於它的花色多為紅色,鮮艷卻不失典雅,是很多園藝愛好者最喜歡的花卉之ー,而且在一年四季中均可開花,素有「花中皇後」的美譽,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花中皇後——月季
F. 為什麼稱銀杏樹是公孫樹
這是古人的叫法,因為銀杏樹生長緩慢,果子20年才結一次,意思就是你少年時種銀杏待到當爺爺時才能結果實,吃到白果。所以,懂了嗎
G. 銀杏為什麼叫公孫樹
銀杏樹很難結果。公公種樹,孫子才能夠吃到果實,所以叫公孫樹
H. 銀杏樹為什麼又叫公孫樹
銀杏又稱「公孫樹」,意為銀杏樹生長緩慢,其壽命卻很長,「公公種樹,孫子得果」。所以銀杏為又叫公孫樹。
明朝以後,人們據銀杏的生長緩慢的特點,稱之為「公孫樹」。「公孫樹」始見於周文華的《汝南圃史》稱:「公種而孫得食」意思是你少年時種銀杏待到當爺爺時才能結果實,吃到白果。
(8)公孫樹花語擴展閱讀:
而佟屏亞《銀杏史話》則稱:「傳說中華民族祖先軒轅氏復姓公孫。銀杏的壽命可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相比,因而稱為『公孫樹』」。此名專指銀杏樹體而言。其被列為慢生樹種行列。一般裁種20年方能結實產白果。30年方進入豐產期。
銀杏是地球一億七千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孓遺植物,所以,也被人們稱為珍貴的「活化石」。我國各地都有千年以上的銀杏,如北京大覺寺和潭柘寺的銀杏,均有一千二百多年。
I. 公孫樹是什麼樹的別稱
銀杏樹,因為銀杏樹結果要60年,一般就是爺爺種上孫子吃果實,所以就公孫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