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慶插花
A. 插花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尤為隆版重盛大,每年農歷二權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曇華山中歡聚一起唱歌跳舞,舉行祭花活動,並且互相插戴馬櫻花,表示美好祝願,祈禱人壽年豐。另外,布朗族插花節即潑水節。
布朗族插花節,即潑水節。農歷清明節後10天。節前,各家殺豬,炸「烤蚌」。節日當天早飯後,全寨青年男女穿戴—新,敲著蜂桶鼓、象腳鼓,排隊到江邊,姑娘們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場上堆放,插上鮮花。全村老幼圍著沙堆,跟在象腳鼓、蜂桶鼓隊後面跳舞,幾圈之後,由鼓隊引導,在全村各通道跳舞,慶祝活動要持續5~7天。插花節期間,還有「洗佛」的活動。關門節、開門節,與傣族同。春節,時間與漢族春節同,停止生產,打鞦韆,打陀螺。節日期間,製作豐盛的食品佳餚。
B. 插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簡介
彝族,農歷二月八日,人們摘來各色鮮花,編紮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內征吉祥如意;在房容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願美好;人們也互相插花,寄託和順安康,情長意遠的祝福。林下花間,男女老少和著蘆笙圍成圓圈「打歌」,青年情侶則相偎而歌,歡聲笑語。插花節的來歷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咪依魯傳說。相傳咪依魯是位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為使眾姐妹免遭惡霸凌辱,假意身許,在婚禮上與惡霸共飲放有馬纓花的毒酒,犧牲自己,為民除害。為此,每年馬纓花開花之時,彝族就要舉行盛大的插花節,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C. 中國插花的古典插花與歲朝清供
在插花藝術的影響下,中國繪畫產生了一種「清供」畫,此種類似西方靜物畫的清供圖,題材專豐屬富:四季花木、菜蔬瓜果、奇石盆景、節慶擺設、兒童玩具、文房四寶、吉祥工藝、茶具書幾,凡日常所見均能入畫,畫面大都以中置形式構圖,在疏密聚散、高低虛實中求變化,或白描,或賦彩,各施各法。畫的題材都有含意,特別是「歲朝清供圖」,多會選畫牡丹、梅、竹、水仙、石榴、佛手、壽石等來表達吉祥如意、富貴長壽之新春祝福,而「山家清供圖」則以香爐、野蔬、茶具為主,觀之令人寧心入禪。
宋代宣和博古圖共有卅三卷,是用印拓及臨描的方式繪制銅器鍾鼎的大型畫集,留給後世寶貴的藝術資料,清人任伯年所作「吉金清供圖中銅器及銘文,是用拓印方法繪制,再畫白梅、牡丹,花木的柔美與厚重的銅器,產生對比而統一的效果。清供圖和博古圖是中國繪畫之中的特別類別,是新春佳節最合時應景的。
D. 什麼節日應該送什麼樣的花各種花代表著什麼意思
節日送花 元旦 (公歷一月一日) 通常用滿天星、香石竹等增添歡樂吉祥氣氛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每年的一月一日是我國的元旦,也就是公歷的新年,此時可用蛇鞭菊、玫瑰、滿天星、香石竹、菊花及火鶴等花卉來表達萬事如意,好運常伴的希冀。此外還可用金魚草來表達鴻運當頭,喜慶有餘的吉祥、歡快的氣氛。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 通常用牡丹、蘭花等增添歡樂吉祥氣氛 中國的春節是民間傳統的盛大節慶,俗諺「過年要想發,客廳擺盆花」;此時也是擴展社交人際關系最佳的機會,企業員工、客戶、同事、上司、親朋好友等,都可把花當作饋贈的禮物,以花傳達情意,彼此增加感情。 農歷春節,時值早春,也剛好是花卉生產的旺季,各種花卉琳琅滿目,爭奇斗艷,選贈以賀新年、慶吉祥、添富貴的盆栽植物為佳,如四季橘、牡丹、桂花、杜鵑花、秋海棠、紅梅、水仙、報春花、狀元紅、發財樹、仙客來、及各種蘭花類、觀葉植物組合盆栽等,再裝飾一些鮮艷別致的緞帶、賀卡等,增添歡樂吉祥氣氛。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通常用火鶴來表達紅火,充滿喜慶的氣氛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無宵燈節,此時火樹銀花,喜慶祥和,用火鶴來表達紅火,吉祥,充滿喜慶、祥和與希望的氣氛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此外,還有炮仗花表示熱鬧喜慶。 情人節 (公歷二月十四) 通常用玫瑰、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 情人節定於每年的2月14日。相傳其起源是古羅馬青年基督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 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支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支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綠葉,然後裝在一個透明的單支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綵帶繫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形成一個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最佳禮。在情人節時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禮品花之一、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紅、粉紅、黃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種有伊里莎白女王(紅色)、初戀(黃色)等。情人節以送紅玫瑰的最多。給情人送玫瑰以幾枝為宜?當然是越多越好,一枝取情有獨鍾之意,三枝則代表「我愛你」。送6枝、8枝代表吉祥數,送11枝,是將10枝送給最心愛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至於送24枝則是國際性的常例,12枝為一打,代表一年中的12個月,有追求圓滿,年年月月獻愛心之意。(情人節送花,不單是熱戀情人的專利,針對變心、花心的人,也可以送花來表達內心的幽怨與不滿。透過「花語」的傳達,說不定負心的人還會因感動而回頭,夫妻之間誤會冰釋而破鏡重圓呢!可選之花的品種依次為:鬱金香、非洲菊、向日葵、康乃馨、紅花月桃、葵百合、彩色海芋。) 婦女節 (公歷三月八日) 通常用蘭花代表女性優雅高貴和慈祥溫馨 國際婦女節定在每年的三月八日,在這一天,所有的女性朋友都可以休息,玩樂。你也可以向你的奶奶、媽媽、阿姨、姐姐、妹妹、女朋友、女同事、女同學等送上束鮮花來表達下你對她們的敬愛之情。可選花材有:蘭花、康乃馨、滿天星、百合及銀蓮花等。代表女性優雅高貴和慈祥溫馨。願女性似那優雅高貴的蘭花,在三月春季里美麗、快樂。 清明節 (公歷四月五日) 通常會送一些素潔的花朵表達哀思之意 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清明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以掃墓、 祭祖等活動來表示對死者的思念及哀悼。可送的花卉有三色堇、松柏的枝條等,此外,在這一天通常會送一些素潔的花朵,不要送一些顏色鮮艷的花朵,因為白、黃等素色的花,表達了哀思之意。 母親節鮮花 (五月第二個星期天)通常用康乃馨、萱草來表達感激之情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為人子女,為感激母親平日的辛勞及養育之恩,總會買一些禮物或鮮花來送給母親感懷慈暉。 母親節通常以大朵粉色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用花。它象徵慈祥、真摯,母愛,因此有「母親之花」、「神聖之花」的美譽。據說是公元1907年,美國維吉尼亞的一位虔誠女性安娜.喬韋絲,在她的故母追悼會上奉獻一束康乃馨而開始流傳於全世界。在母親節這一天,紅色康乃馨用來祝願母親健康長壽;黃色康乃馨代表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粉色康乃馨祈祝母親永遠美麗;白色康乃馨是寄託對已故母親的哀悼思念之情,千萬別送錯喲! 除了康乃馨之外,在中國古代早有一種代表「母親之花」的植物,就是萱草(金針花),它的花語是「隱藏的愛,忘憂,療愁」,其意非常貼切地比喻偉大的母愛,象徵「媽媽您真偉大」,把它作為母親節的贈花,也很相宜。送花時既可送單支,也可送數支組成的花束,或插作成造型優美別致的插花。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通常用茉莉花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人民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賽龍舟,並把茉莉花,銀蓮花,鶴望蘭,唐菖蒲,蓬萊松,菊花等花扔進江中,來追懷愛國詩人屈原。這些花的花語是:唐菖蒲:葉形似劍可以避邪。 茉莉花:清凈純潔,樸素自然。 鶴望蘭:自由,幸福。 銀蓮花:吉祥如意。 兒童節 (公歷六月一日) 通常以送小石竹花為主 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一般用多頭的小石竹花作為兒童節用花,常挑選淺粉色和淡黃色的花朵,以充分體現兒童的稚嫩和天真爛漫的特點。用這樣的小石竹花插作成各種富有童趣的插花作品,是兒童節的最佳禮品。另外可選送的花卉還有金魚草、火鶴花、滿天星、非洲菊、飛燕草和玫瑰等,代錶快樂和無憂無慮的童年。 父親節 (六月第三個星期天) 通常以送秋石斛為主 每年的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父親是一家之主,除了有養育之恩外,終日為事業、家計奔波、忙碌,勞苦功高,這一天趁此佳節,不妨用鮮花來表達一下孝心。 秋石斛具有剛毅之美,花語是「父愛、能力、喜悅、歡迎」,代表「父親之花」,父親節這一天,成為大家最愛的首選。另外,其他如菊花、向日葵、百合、君子蘭、文心蘭等,其花語均有象徵「尊敬父親」、「平凡也偉大」的意義,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他是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家,最好送以代表健康、長壽的觀葉植物或小品盆栽,如松、竹、梅、楓、柏、人參榕、萬年青等。 情人節鮮花 (農歷七月初七) 通常用千日紅、睡蓮來表達愛慕之情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在中國,男女之間的愛情的表達,可能比西方人要含蓄,情侶、夫妻之間常常「愛你在心口難開」,此時此刻,若能以贈花傳情,透過花語來詮釋愛戀之情,當能一切盡在不言中。 七夕時正值夏季,可選之花非常之多,除玫瑰之外,還有千日紅、愛情花、雞冠花、星辰花、睡蓮、仙丹花、夢幻花、卡斯比亞、小紅鳥、天堂鳥等等,都是理想的可贈之花。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通常用蘭花來表達思念之情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大民間節日之一,「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們習以用月餅、禮盒來饋贈親友、聯絡感情;但近年來,有許多人把傳統的月餅、禮盒,改用「花卉」當贈禮,這已成為時尚、新潮之風。中秋花禮大多以蘭花為主,各種觀葉植物為次,蘭花可用花籃、古瓷或特殊的容器組合盆栽,花期長,姿色高貴典雅,頗受歡迎。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 通常用非洲菊來表達追求豐富多採的生活 九九重陽登高遠望,飲酒賞菊,撫今追昔。我國的重陽節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此時,應用菊花,非洲菊來做為走親訪友的花禮。因為菊花象徵高潔、長壽。非洲菊代表吉祥如意追求豐富多採的生活。 教師節鮮花速遞 (公歷九月十日) 通常用木蘭花、薔薇花、月桂樹來表感激之情 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老師傳道、授課、解惑,春風化雨,誨人不倦,是學生邁向人生光明前途的啟蒙者,培育英才,令人沒齒不忘。為感謝師恩,趁此佳節表達感恩、懷念之意,贈花是最高尚的選擇。教師節贈花通常都用簡單的花束,選擇的花材,當然能以花語詮釋「感謝、愛、懷念、祝福」者為最佳。如木蘭花代表靈魂高尚;薔薇花冠代表美德;月桂樹環代表功勞、榮譽;懸鈴木代表才華橫溢等。 聖誕節 (公歷十二月二十五日 ) 通常以一品紅作為聖誕花 12月25日,紀念耶酥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通慶祝的世俗節日。現在的聖誕節,通常以一品紅作為聖誕花,花色有紅、粉、白色,狀似星星,好象下凡的天使,含有祝福之意。在這個節日里,可用一品紅鮮花或人造花插做成各種形式的插花作品,伴以蠟燭,用來裝點環境,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E. 請問 插花節 三月三 聖紀節 踩花山 分別是哪些民族的節日
插花節:彝族;
三月三:壯族;
聖紀節:回族;
踩花山:苗族。
F. 最近有什麼中國民俗的好節慶呀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也叫「上元節」
清明節(4月4日或4月5日)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也叫「盂蘭盆節」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也是我國的老人節
另外,我國民間還把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作為節日,都有相關的民俗活動
中國民俗節日
春節 蒙古族那達慕和祭敖包
清明 苗族的鬥牛盛會
中秋 苗族斗馬節
七夕 羌族的年節
端午 彝族插花節
重陽 傣族的"潑水節"
元宵 藏族沐浴節
元旦 開齋節_
土家族八月中秋"偷瓜送子節" 鬼節
彝族的八月十五 火把節
花朝節日期:農歷每年二月十五日
路神生日
元月初五,「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
春龍節 (龍抬頭)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寒食節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立夏節
少有所聞,各家燒炒蠶豆而食,認為可兆豐年。
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農歷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節」外。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幹了,方才保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一天翻檢曝曬.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中元節
俗稱鬼節,盂蘭盆節.它是在每年農歷的七月十五.
一。正月拜年
二。立春祭農
三。元宵燈火
四。三月曲水
五。寒食禁火
六。清明上墳
七。四月佛誕
八。端午龍舟
九。七夕乞巧
十。中元鬼節
十一。中秋賞月
十二。重陽登高
十三。臘八煮粥
十四。除夕守歲
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來自日月時令交會的,或與之有關系的有16個: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已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kuang)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系;幾個表面與時氣無關的,比如端午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祭灶節(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節,細查古制,也有時令的講究。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回夭折,因此必須採取各種方法預防,避五毒乃是過「端午」之初衷。臘八,祭灶以及除夕節,都是春節的「伴節」,自然也是與時氣相關的,而其餘四節正月初七的「人勝節」,四月初八的「浴佛節」(釋家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鬼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水宮大帝誕辰)」則來源於傳說,神化和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