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
1.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組織機構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內設部門:
協會部門設置:辦公室、綜合業務部、行業信息部、科技質量部、企業發展部、市場發展部、戰略發展部七個部門。其職能如下:
1、辦公室:承擔協會行政、財務、人事、外事及後勤安保等相關工作;為協會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下屬機構做好後勤服務;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2、綜合業務部:承擔政府部門交辦事項;承擔與標准有關的業務;負責會員發展、聯絡、服務工作;負責聯系國資委、民政部及各地方食協;協調管理和聯系分支機構,做好服務工作;辦好簡報、協會網站工作;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3、行業信息部:執行行業統計制度,開展行業統計工作,發布食品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編寫食品工業年鑒;為政府、地方、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4、科技質量部:配合政府部門做好食品質量、安全檢查、產品鑒定、制定行規行約等工作;組織經驗交流、評價、推廣活動,提高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搭建科技服務平台,開展咨詢、評價論證,表彰先進,激勵引導食品工業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5、企業發展部:負責培育發展龍頭食品企業、食品工業強縣以及相關服務工作;開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負責食品安全師培訓工作;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6、市場發展部:負責組織和協調國內、國際性的行業展覽活動;研究分析國內外食品市場發展動態,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做好咨詢服務;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7、戰略發展部:調查研究食品工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組織制訂行業發展、區域發展等規劃;組織協調食品工業特色園區、基地建設相關工作;完成協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分支機構:
登記證號 分支機構名稱 成立時間
3510-1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啤酒專業委員會1984.11.3
3510-2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 1985.10.10
3510-3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1992.4.15
3510 -4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豆製品專業委員會2003.8.10
3510-5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大豆及植物蛋白專業委員會 1996.11.3
3510-6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食品專業委員會2006.3.22
3510-7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酵工程專業委員會 1988.8.8
3510-8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糖果專業委員會1992.10.10
3510-9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專業委員會2005.12.15
3510-10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2005.5.22
3510-11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委員會2005.1.24
3510-12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麵包糕餅專業委員會2006.7.14
3510-13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方便麵專業委員會 2006.7.14
3510-14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冷凍冷藏食品專業委員會 2013.9.5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與法規工作委員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內設機構: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粽子行業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粉絲行業工作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燕麥產業工作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萄酒專家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果酒專家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黃酒專家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調味品專家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肉、禽、水產製品專家委員會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下屬機構: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
中國食品工業雜志社
中國食品工業信息咨詢中心
中國食品工業年鑒編輯部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技術培訓中心
2. 關於花瓣食用的問題。
食用花卉
利用花的葉或花朵直接食用。如百合,既可作切花,又可食用;菊花腦、黃花菜既可用作綠化苗木,又可以食用。
不少食用花卉,不僅根、莖、葉、花以及果實可觀賞,還可供食用、制葯、釀酒和提取香精等。據不完全統計,可食用的花卉約97個科,100多個屬,180多種。真是種類繁多,內容豐富.花的蛋白質含量遠勝於牛肉、雞蛋,維生素C含量高於水果。菊花、玫瑰、紫羅蘭和南瓜科植物的花朵,對大腦發育有極大幫助。歐美一些國家興起食花熱,認為花食是現代人的最新膳食營養的搭配,日本把菊花視為「優質、無蟲害的花瓣蔬菜」。我國食花方式繁多,如槐花餅、菊花糕、黃花菜、五花菜、五花茶、梅花粥、桂花酸湯等百餘種鮮花盛宴;種植量最多的有玫瑰,月季、槐花、扶桑、紫蘇、芙蓉、晚香玉等,食用花卉加工出的油,被稱為「21世紀食用油」。
花卉中,花色變化最復雜的首推菊花。自古以來國內外人民都十分喜愛菊花。它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可食用和葯用。
我國古代早以菊花嫩芽當菜,用洗凈的花瓣拌蜜糖焙制糕點,口味清雅香甜。馳名中外的「菊花肉」,「菊花魚片」、「菊花粥」等色香味俱全,是席間上品。廣東的「蛇羹」是用蛇肉加白菊花瓣製成。「菊花鍋」是在美味的菜餚中摻以白菊花瓣烹煮。「菊花晶」是用杭菊加工而成。人們喜歡杭菊泡茶,可生津潤喉。菊花含有維生素、菊甙、氨基酸、腺膘吟等成份,有除外感風寒解毒清熱,醒腦明目之功能。可治高血壓、偏頭痛、急性結膜炎等。還有「菊花酒」可治頭風和頭暈病。
梅花不僅觀賞價值很高,為國內外人們所喜愛,它的果實不可制各種蜜淺,受人青睞,如青梅、話梅、烏梅和梅干,以及罐頭等。梅汁可做各種飲料和糖果,酸甜可口。「望梅止渴」是當年曹操帶兵妙計之一。酸梅膏、酸梅湯既可止渴,又可防治腸道傳染病。雲南大理地區煮肉、燒雞都用果梅做調味品,據說可增加口味鮮美。果梅去核搗爛成泥,是蘇州窯上大隊桂花保鮮的秘方。核仁可止咳潤肺。鮮花可提取香精。
早春,白玉蘭滿樹白玉似的香花,彷彿陽春白雪;花後生長茂盛,綠葉成蔭;人秋,樹上又紅果點點,真是美極了,實為美化、綠化、香化的優良樹種。白玉蘭的花瓣肥厚且大,若用濕麵粉裹著它和豆沙放在油鍋中炸,香甜可口,這就是馳名中外的「玉蘭片」。「玉蘭片」香甜又脆,十分可口。花還可提取香精。樹皮和花蕾,都可做葯,有解毒鎮痛之功能
玉蘭花炒肉片, 白玉蘭、玫瑰、月季花蕾,還可用來做蜜餞。 石斛花,做涼拌菜相當可口。 江淮民間常將紫葳花、刺槐、梨花過一下沸油,放糖來吃;或拌面入籠蒸,再添精鹽,麻油,食來清香宜人。
金銀花可炒肉片、肉絲或泡茶。
紫花地丁葉苦、花香,用水浸泡一日,再入沸水中浸燙後,做成咸米粥食用。
槐花用開水燙一下,製成餡,和面做餅,其清香宜人是其他菜不能相比的。
萱草:(又名黃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鮮花可煎食或作湯,亦可放入蒸籠內蒸至萎焉後,取出晾乾做成乾菜
百合:(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剝去皮後可煮食,也可晾乾日後煮粥用。
槐花:(屬豆科,落葉喬木):鮮花可以直接食用或與面和在一起放入蒸籠蒸著吃,鮮花還可以作出美味的湯品。
香椿:(屬楝科,落葉喬木):莖尖和嫩葉均可食用,可與辣椒涼拌,也可與雞蛋調和煎食。
雞冠花:(屬莧科,一年生草本):嫩葉煮熟涼拌食之,亦可與麵食同吃。
紫藤:(屬豆科,落葉攀援灌木):鮮花用糖浸漬之後,可做為致餅的原料。但萬不可生食有微毒。
鳳仙花:(俗稱指甲花,一年草本植物):嫩株和莖尖可炒食。
荷花:(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其根莖稱為藕,可涼拌著吃也可炒著吃或生吃均可。
玉蘭:(又名木蓮,木蘭科,落葉小喬木):鮮花與面和在一起煎著吃,或與白糖,蜂蜜一起做成蜜餞。現在在花茶專櫃上也可看到玉蘭花的蹤影。
木槿:(錦葵科,落葉灌木):鮮花可用來煎湯,嫩葉可代替茶葉。
食用花卉時的注意事項
應該明確的是,並不是所有花卉皆可入食,如一品紅、曼陀羅、五色梅、鈴蘭、夾竹桃等都有毒性,不可食用。另外,令人憂慮的是,與花粉食品熱相伴而來的「花粉症」(即花粉過敏) 呈上升趨勢,這與花粉原料的選擇有直接關系。目前市場上的花粉食品基本上是用蜂花粉加工而成,而蜜蜂採集花粉有很大隨意性,任何樹木、作物、牧草、雜草均可成為採集目標。因此,蜂花粉原料中也可能會混進有害花粉,如強致敏花粉、有毒花粉等。
3. 三台羊一鍋
好!
基本概況
三台縣人民政府駐潼川鎮,郵編:621100。代碼:510722。區號:0816。拼音:Santai Xian 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三台。三台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綿陽市東南部,北緯 30 度至 32 度之間,東經 104 至 105 度。東與鹽亭、梓潼交界,南與射洪、蓬溪縣相鄰,西與中江縣接壤,北與遊仙、涪城區相連,距綿陽市中區57公里,距成都市153公里,。境域南北長 81.1 公里,東西寬 56.2 公里,狀若艾葉,幅員面積2661平方公里,現有人口 147 萬,為四川百萬以上人口的農業大縣,人口密度553人/平方公里,有漢、回、藏、羌、彝、滿、白 、土、維吾兒、蒙古、苗等11個民族。境內沿江平川、淺丘綿延、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三台在歷史上享有「川北重鎮、劍南名都」之美譽。1992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亦是旅遊勝地。縣南的郪江流域為古郪國所在地;金鍾山漢墓群為全國四大漢墓群之一;雲台觀有清帝敕賜,乃四川第二大道觀 ;縣城保留有兩道古城樓和千餘米城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魯班水庫、團結水庫;融古典建築和現代園林於一體的牛頭山杜甫草堂、風景秀麗、素有「小西湖」之稱的「翠湖」;有省級鳳凰山森林公園和東山公園、蟠龍山大佛寶剎,都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歷為州、郡、府、路、治所,唐宋時就與成都齊名,被譽為「西南大都」既是交通「襟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及經濟文化中心,現在是四川歷史文化名城。
三台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文化工作先進縣,體育工作先進縣,首批市級文明衛生達表現,是四川省「足球之鄉」。
三台縣資源豐富,農業生態環境優越。糧食、蠶繭、油料、生豬、水果、水產、葯材等主要農產品總產量名列全省前茅,瘦肉型豬、麥冬、蠶繭、油橄欖、棉花皆為全國商品生產基地。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膨潤土、鹽井、石灰石、沙金、石英石、石油、天然氣等,極具規模開采價值。
三台縣工業體系完備。現已形成以電力、繭絲綢、五金機械、輕化工、食品加工為骨乾的門類眾多的工業生產格局,有30多萬種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業正逐步成為富民強縣的主體。
三台城市功能完備,商貿繁榮,名勝古跡眾多。市政設施配套完善,城區常住人口逾10餘萬;各類商貿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已形成開放式新型流通體系;一系列古跡文物、旅遊景點蘊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品位,食、宿、行、游、購、玩的一條龍旅遊服務到位,這里已成為都市人娛樂、休憩的後花園。 三台城是省級衛生縣城,這里街道寬闊,市容整潔,高樓林立,夜景流光溢彩,分外迷人。三台人民熱情好客,朴實勤勞。三台交通發達,近幾年建成綿三、三射一級公路,三中、三鹽二級公路,縣城有通往五十多個鎮鄉的柏油公路,三台緊靠綿陽、德陽、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省道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鎮享有路四通八達。信息通道已開通國際程式控制電話、圖文傳真、無線尋呼、行動電話、國際互聯網與計算機區域網。水、電、氣供給充裕。省級四川三台工業經濟開發區、民營經濟發展區已具規模。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各類服務日趨都市化。投資軟、硬環境優越,具有良好的投資開發前景。成綿高速公路的貫通,綿陽南郊機場、鐵路口岸的啟用,更為三台對外開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宋咸平四年(1001年)朝廷把四川設為川峽四路,其中之一就是梓州路[三台]. 梓州是四川與成都齊名的川北重鎮,八世紀的梓州,作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城郭雄偉,交通發達,在川北重要交通要道的涪江凱江上,來往船隻川流不息,這里有川北最大的碼頭。在這些碼頭上,曾旅居這里近兩年的大詩人杜甫多次送往迎來,吟詩作賦。且看:「無數涪江筏,鳴橈總發時」(《奉送崔都水翁下峽》)反映了交通樞紐梓州段涪江的繁忙;而梓州城美麗的夜色從「夜深露氣輕,江月滿江城。」(《玩月呈漢中王》)中可見一斑;梓州城的布局「路出雙林外,亭窺萬井中」(《望牛頭山亭子》)何等的規范。從這些詩句中,一幅中世紀恬靜美麗的都市圖畫展現在了我們面前。作為當時省一級行政機構---劍南東川節度使治所,梓州城的規模很大,城牆很高,城樓更高大,在杜甫留下的詩中,還有很多登梓州城樓的詩篇,如《九日登梓州城》,《春日梓州登樓二首》,《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等等,這些詩歌和其它登高詩歌一樣,除了抒發自己苦悶的心情外,更多的是對梓州山河的無盡贊美。可以想見幾百年前這里是如何的繁華,時過境遷,現在的成都已是我國西南最大的都市,而我們卻只能從這樣的殘破門樓中去尋覓和回味它當時的盛景了。
自然地理
三台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海拔高度307米至672米。北臨中國科技城綿陽58公里,西離省會成都130公里,東距重慶300多公里。屬川中丘陵地區,地勢北高南低。
地質地貌
三台縣地處四川盆地中西北部,大地構造分區為揚子准台之四川中褶皺帶旋扭構造。境內地質構造簡單,全部由褶皺構造組成。土地承載能力在2.5—2.8kg/cm之間,無地質斷層。
根據土壤內部水、熱、氣、肥與作物生長的協調程度,三台可劃分為五個地貌類型區:東部高丘中窄谷區、中部中丘中寬谷區、西部底丘寬谷區、沿江陡壁寬谷台地區。其中沿江平壩河谷區,分布於涪江、凱江、梓江、郪江兩岸,包括現代河漫灘在內的Ⅰ、Ⅱ級階地,呈寬窄不一的條帶狀沖積壩。試驗示範區屬於徑流緩慢,徑流系數0.22,排水容易,年沖刷土壤量120683.6噸,流失氮、磷、鉀養分10.59噸/年,土壤沙至中壤,土壤母質來源廣,成分復雜,光、熱、水條件優越,生產水平較高。
鳳凰山
鳳凰山森林公園佔地約520畝,地勢呈北高南低、東北一西南走向,最高海撥455.7米,最低海撥378.8米、高差76.9米。園中林木參天,枝葉交錯,綠波盪漾。綠化覆蓋率95.7%,森林郁閉度0.9,森林植被有50科80種,可謂良木嘉樹,鬱郁蔥蔥。山間小溪、石下清泉、流水潺潺。道路縱橫,蜿蜒通出,翠羽穿梭,百鳥爭鳴。整個山林綠方靄靄,瑞氣蔚然,恰似一隻展翅巨鳳。於鳳頂俯瞰梓州勝景、氣象萬千:凱涪江浩盪東去,千幢樓星羅棋布,使人心曠神怡。
三台縣資源豐富,農業生態環境優越。糧食、蠶繭、油料、生豬、水果、水產、葯材等主要農產品總產量名列全省前茅,瘦肉型豬、麥冬、蠶繭、油橄欖、棉花皆為全國商品生產基地。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膨潤土、鹽井、石灰石、沙金、石英石、石油、天然氣等,極具規模開采價值。
歷史沿革
三台縣以縣西三台山得名。
三台歷史悠久。三台古為郪縣、涪城縣地,以縣西三台山得名。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設有郪縣,南朝蕭梁時置涪城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涪城縣並入郪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縣入潼川州直轄,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三台縣,迄今共歷2198年。
民國元年廢府留縣,以縣西三台山得名而一直沿用至今。
經濟概況
農 業
三台縣歷來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棉花、花生、油菜籽等。民間飼養豬、牛、羊、雞、鴨、兔。栽桑養蠶,從事土紡、土織,成為民間農戶的主要家庭副業。2000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66868萬元,農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74元,糧食總產量達到74583.6萬公斤,棉花總產量達1267.6萬公斤,花生總產量1288.5萬公斤,油菜籽總產量5235.7萬公斤。黨和政府重視林業生產的發展,領導群眾積極植樹造林。1998年全縣實現了「全面綠化」,長防林工程竣工達標,綠化率達到99.3%,森林覆蓋率達到33.9%。由於農業、林業的發展,促進畜牧業和水產業的發展。農副土特名優產品主要有涪城壩的麥冬、建設巫家溝大蒜、永新鎮嶄山米棗、富順金光的「東山板栗」、菊河土煙、萋江「大紅袍」紅桔、蘆溪早熟「團圓果」柚桃等,各地正加速發展。先後被列為四川省和全國糧食、棉花、油料、生豬、蠶繭、柑桔、麻類、油橄欖、麥冬等的生產基地縣,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分別排名全省20強和全國100強縣之列。
三台有耕地面積124.5萬畝,林地119.68萬畝,有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2座,小一、二型水庫98座,可養魚總水面7萬多畝,宜於發展糧食和棉花、油料、桑、麻、糖料、水果、蔬菜、葯材等經濟作物,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中國麥冬之鄉,農業總產值和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列全省20強和全國100強,灌溉水、土壤符合DB51/3361-2003標准。年產小麥15.67萬噸,大麥2萬噸、花生和油菜籽9.47萬噸、玉米17萬噸、紅薯11萬噸、棉花1.26萬噸、水果5.82萬噸、水產品1.1萬噸、麥冬6000噸、蠶繭420萬公斤、原竹20萬噸,年出欄生豬186萬頭、家禽2180萬只,胡蘿卜、番茄、辣椒、大蒜、榨菜、土豆等蔬菜品種繁多,種植面積較大,並可根據需要調整種養結構,擴大種植面積和產量。這些農副產品,為大規模工業生產提供了豐富、優質、穩定的原材料。
2007年12月8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命名三台縣為「中國米棗之鄉」。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06年第73號公告,批准三台縣「涪城麥冬」實施地理標志保護。
工業
三台縣域工業發展勢頭良好。「劍南」牌水泵、「峨眉」牌扳手、「潼川」豆豉、凱河麵粉廠「魔芋掛面」、釀造廠的「香辣醬」、「萬壽大麴酒」、「新渡大麴酒」等7個企業產品獲國家部優產品,「潼川」牌大麴酒、「梓州板鴨」、「紫糯米酒」在全國「七五」科技星火成果博覽會獲金獎。西平、城郊絲綢廠的西蜀牌真絲系列和電力紡、七彩被面曾獲曼谷博覽會金獎,生絲出口日本、西歐、東南亞。形成了電力、繭絲綢、五金機械、輕化工、食品為骨幹,門類眾多的工業生產格局,有30多種產品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7年工業產值21.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比達6:4。工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的有力支撐,工業產值己超過農業產量。 三台現已初步形成了紡織絲綢、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機械製造四大產業集群。這些產業和產業集群縱向和橫向延伸配套空間很大。台虎鉗、扳手、車圈、水泵、黃磷、棉紗、絲綢、生活用紙、水晶電子等產品除滿足國內市場外,還遠銷西歐、北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行政區劃
2004年,三台縣轄41個鎮(潼川、蘆溪、景福、富順、劉營、西平、安居、塔山、樂安、金石、觀橋、新生、古井、中太、中新、石安、秋林、建設、三元、萬安、妻阝江、龍樹、魯班、紫河、建平、新魯、立新、靈興、八洞、凱河、花園、東塔、光輝、百頃、前鋒、柳池、永明、新德、北壩、永新、黎曙)、22個鄉(樂加、幸福、老馬、金鼓、里程、菊河、建中、斷石、下新、爭勝、雙勝、雙樂、忠孝、高堰、進都、寶泉、曙光、雲同、上新、廣利、協和、玉林)。
4. 三台在四川的那個城市
三台縣屬於綿陽管轄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鄰綿陽,南連射洪,西靠中江,東接鹽亭。省道綿(陽)渝(重慶)公路和成(都)南(充)公路橫貫全境。海拔高度307-672米。縣城北臨中國科技城綿陽市60公里,西距離成都150公里,東距重慶300多公里,是四川省2010年規劃建設的十大重點中等城市之一,已爭創為全國綜合治理和雙擁模範縣,科技、文化、體育工作先進縣,省文明和衛生縣城,是四川省丘區經濟試點縣。2009年1月20日,正式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首批「全國文明縣城」。三台歷史悠久,古稱梓州,歷為州、府、路治所。縣城在唐宋時與成都齊名,享有「川北重鎮,劍南名都」之美譽,是四川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12月8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命名三台縣為「中國米棗之鄉」。
5. 山東富硒標志怎麼申請
到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申請辦理。
第五條、依照第四條要求組織生產的富硒食品經營企業,產品達到相關國家標准,並符合《中國富硒食品標志行業管理規范》要求,可申請使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富硒食品標志,並受本行業規范的約束。
6. 黃花的其他相關
黃花之鄉:2007年12月6日,四川渠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該縣被譽名「中國黃花之鄉」新聞發布會,將渠縣黃花作為特色旅遊的王牌向全國人民進行推介。
黃花是百合科萱草屬(黃花菜屬)草本植物,俗稱「黃花菜」,亦稱「忘憂草」、「金針菜」、「健腦菜」,「觀為名 花、用為良葯、食為佳餚」,與蘑菇、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品」,是觀賞價值、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都很高的食用花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渠縣特殊的土壤、水質、氣候最適宜黃花生長。清咸豐、道光年間,該縣農民成片種植黃花,歷經數代農科人員艱苦細致的研究,選育出的「武坪早」等黃花品種獨具七蕊,單花體長9~12厘米,色澤鮮美、香氣濃馥、嫩脆爽口、營養豐富,是全國黃花之上品。1983年,在中商部組織的全國黃花產銷經驗交流會上,來自20個省市110多名代表、專家一致認為渠縣黃花是「中國黃花第一品」,成為中商部出口免檢產品。1993年,由農業部在泰國曼谷主辦的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博覽會上,渠縣黃花獲優質農產品金獎。2002年渠縣黃花基地被四川省農業廳授予「重點花卉基地縣」、「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05年獲第二屆西博會金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經過科學細致的評審,正式譽名渠縣為「中國黃花之鄉」,至此,中國黃花標准就依據渠縣黃花而制定。
黃花菜,始見載於《詩經》。《古今注》載「慾望人之憂, 則贈以丹棘(萱草)」,故名忘憂草。
《風土記》載「[萱]花曰宜男,妊婦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時候以其嫩芽葉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詠萱草者,大都屬意忘憂、宜男的含義。
宋明以後,中國海員出航必攜金針、木耳以代蔬菜;黃花菜還是出口商品,大量銷往印度等國,印巴人民常用其養生。
《群芳譜》、《野菜箋》、《遵生八箋》等載有加工、食用方法,並謂萱花「干而貨之,名為黃花菜」。
相傳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起義前,因家境貧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腫,可謂貧困交加,飢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黃姓好心老婦煮些萱草送給他吃,一段時間後,陳勝的全身浮腫慢慢消退,疾病痊癒,身體也強壯起來。後來他與吳廣組織農民起義,成為歷史上首開先河的農民領袖。陳為感謝黃婦女之恩而請她常住在家裡,並把萱草稱為忘憂草。
當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下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建都稱王時,士兵們在兵荒馬亂中,把生機盎然的黃花菜踐踏成不成樣子,當地有個名叫金針的姑娘,看到這種情形十分痛惜,於是就對其精心管理栽培,結果這些黃花菜死而復活。棵棵長的亭亭玉立,開滿迷人的鮮花。人們為紀念金針姑娘,便將黃花菜起名金針菜。
清朝年間,永州地方官員(當時祁東縣與祁陽縣未分設,屬永州府管轄)開始將黃花菜作為地方貢品向朝廷進貢。清朝朝廷要員、有鐵嘴銅牙之稱的風流才子紀曉嵐最愛吃黃花菜,用餐時一見到餐桌的黃花菜便手舞足蹈,興奮不能自已。贊美道:黃花菜可是個好菜,清爽香脆,其味無窮,常吃黃花菜的人聰明。
孫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湯」作為自己健身的食療食譜。「四物」即黃花菜、黑木耳、豆碗、豆芽、黃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湯」營養成分完備,是補血、養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價廉物美的珍餚。
7. 誰知道在那裡可以學到用鮮花菜餚
人類在尋求天然食品的實踐中,很早就發現了花卉菜餚芳香的美味、豐富的營養、食用的方便和葯食兼備的功能。早在2000多年前,大詩人屈原就在《離騷》中寫下了關於花卉菜餚的名句:「朝飲木蘭之晨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古代的醫書和食譜也都有大量花卉入饌的記載: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說:「菊服之輕身耐老」;明代的《本草綱目》有花卉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知識和方法;宋代的《山家清供》則收入了加入梅花的梅粥、加入菊花的廣寒糕、加入桂花的錦帶羹等花卉食譜;清代的《養小錄》還專立《餐芳譜》一章,詳細記錄了20多種花卉菜餚的製作方法。
花卉菜餚曾以不凡的身價擺上皇宮的餐桌。愛新覺羅·浩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胞弟傅傑的夫人,她在所著的《食在宮廷》一書里,專門記述了中國宮廷菜餚中的「花卉果蔬菜」。
古代的很多寺廟、庵觀,都採摘四季鮮花,用以製作素饌齋食。據清代的《清稗類鈔》記載,南京的雞鳴寺、鎮江的定慧寺、蘇州的寒山寺、杭州的煙霞洞,素食中都常有菊花、荷花、玉蘭花等花卉原料。
民間的花卉入饌,更是不勝枚舉。不僅有「紅花海參」、「月季花燒大蝦」、「益母草花燉雞」等高檔花卉菜餚,還有韭菜花、油菜花、洋槐花等家常花卉菜餚。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常吃的花卉菜餚有100多種。
花卉菜餚烹調
我國的廚師孜孜以求,把千變萬化的烹調技術,應用於萬紫千紅的花卉菜餚,讓鮮花在餐桌上「盛開」,而且一年四季常開常新。
春天,用玉蘭花炒肉片,用石斛花拌冷盤,用玫瑰花、月季花做蜜餞,用紫花做咸米粥,用槐花制餡烙餅。
夏天,用百合花炒魷魚,用茉莉花炒魚片,用珠蘭花做八寶飯的輔料,用薄荷花、綠豆、紅棗、白糖煮消暑粥。
秋天,用菊花、肉絲、海料做湯,用南瓜花、木槿花炒雞蛋,用玫瑰花制羹,用桂花做糕點。
冬天,用墨蘭花煨湯,用芙蓉花做琵琶茉莉豆腐,用牡丹花燉鹿肉,用梅花作鹹菜或湯的輔料。
那些賞心悅目的花卉菜餚、花卉小吃、花醬,令人口齒生香,回味無窮。但是,並不是什麼花都可以吃。有些花卉,有色有香也有毒。一品紅、水仙花、蝴蝶花、紅杜鵑花等,都是只可觀賞不可食用的花卉。
花卉菜餚重選料。精選無毒原料之後,面對奇異的花草、鮮嫩的花瓣、絢麗的花粉,施用煎炒烹炸等技法時,也需格外小心。司馬光曾在《晚食菊羹》的詩中寫道:「采擷授廚人,烹調甘酸。毋令薑桂多,失彼真味完。」他惟恐廚師放多了調料,破壞了菊花的「原滋原味」。有的花卉需要通過開水煮等技法,去除微量毒素和苦澀等異味;有的花卉則要講究合理配伍,防止食物相剋,破壞了固有的營養。
花卉入饌,既有古法今傳,又有發展創新。重慶市曾以花卉廚藝大賽的形式,交流烹調技藝,參賽廚師45名,製作菜餚90道。北京的台灣飯店霓裳宮中餐廳,則通過「花之味」花卉菜餚展,推出「菊花蟹黃魚翅」、「百合花燴鳳脯」、「玫瑰明蝦球」等20多道花卉菜餚,既集中促銷,又注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從而提高花卉菜餚的烹調質量。
花卉菜餚消費
餐飲市場的花卉菜餚呼聲日高,除了傳統飲食習慣使然,很大程度上在於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後,不滿足於大魚大肉,也不局限於土豆、蘿卜、白菜的「老三樣」,在天然食品的滾滾熱浪中,有更多的人想吃花卉菜餚。
於是,花農們瞄準了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提供的信息,目前我國種植花卉面積達30多萬畝,從事花卉食品生產的企業、事業單位20多萬個,花卉已經形成了一個較大規模的食品產業,年產值約50億元。遍及各地的蘆薈、香草、銀杏、植物花、仙人掌、萬壽菊、紅豆杉、矮生南瓜等,都已形成花卉食品系列。
這些信息,令人鼓舞。可是,剛剛成立的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也不無遺憾地指出,與發達國家的花卉食品相比,我國還有不小的差距。從事花卉種植、科研開發、加工生產、市場營銷的人員,來自不同行業,沒有與之相適應的行業協調和自律機制,有的盲目投資,有的惡性競爭,有的產品研發水平低。花卉食品作為一個新興的食品產業,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標准。花卉菜餚的烹調技術,也急需加強培訓和交流。
面對百花齊放的花卉食品,剛剛當選這個專業委員會理事的寥光明先生,是北京花時尚花卉食品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他這樣解釋他的「理事」:「專門『料理』這個『花事』,採取多種營銷方式,讓更多的花卉食品快步走進人們的飲食生活。」據他介紹,制定花卉食品行業標准、建立花卉食品行業自律機制、開展花卉食品安全認證、對花卉市場進行有效監控、引導人們科學消費花卉食品等,這個專業委員會的前進之路,並非布滿鮮花的坦途,而是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
http://p.iask.com/showzsou.php?n=0&keyword=%BB%A8%BB%DC%B2%CB%EB%C8&page=0&total=1&sinatotal=0
8. 全國高健委食品葯品安全專業委員會的委員會工作內容
委員會圍繞「引導、協調、服務、促進」的八字方針,本著促進發展、友好合作的原則,團結全國從事食品、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保健品等健康產業的團體和個人,共同努力推動食品葯品安全產業的發展,促進全國食品葯品安全產業進行國內和國際間的技術交流,加快食品葯品安全產業化的高速發展,為我國全民健康和國家的繁榮昌盛做出貢獻。為更好地開展食葯安全保障工作,切實做好防偽打假,凈化產品產場,保障企業、消費者的利益,做好食葯安全的宣傳,正確引導消費,委員會將全面開展產品防偽打假工作,同時開展食品葯品安全的宣傳、指導、培訓等工作,通過開展社會活動、論壇、各種會議開展宣傳和指導工作,進行食品葯品安全領域業務實施工作,推動、協調、促進產業化創新發展。以科學發展觀和高科技的健康理念,為提高全民的健康保護意識和普及食葯常識做出應有的貢獻。
9. 花卉食品有哪些
花粉被稱為高級營養品,它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及人體需要的氨基酸、礦物版質、維生素以及天然性酶權和激素等多種成份。
從古代食用腌韭菜花、面托玉蘭花、蘭花、玫瑰花、茉莉花、梔子花等記載來看,可供食用花卉的品種相當多,可以說花既可供觀賞,又可給人美味。
在我國蘇州,每年農歷2月12日為「花朝節」。以慶賀「百花生日」。其中有一個誘人的節目就是「吃花粥」。近年調查研究發現,我國雲南的少數民族,食用花的現象相當普遍,食用的花類達到上百種。在尋常人家餐桌上也少不了花卉美食,如用玉蘭花瓣製作玉蘭餅、芙蓉花炒豆腐、茉莉花炒雞絲等。
花卉食品在國外也備受歡迎。在美國,人們已普遍接受了鮮花食物,各種各式的花卉宴層出不窮。在日本,「鮮花當美食」更加流行。其他一些國家的人民也逐漸喜歡上了花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