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長日照花卉名詞解釋

長日照花卉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1-23 21:57:17

❶ 長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的定義是什麼

長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根據植物開花過程對日照長度反應的不同劃分。 長日照植物: 只有當日照長度超過臨界日長(14~17小時),或者說暗期必須短於某一時數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則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長日照植物有冬小麥、大麥、油菜、蘿卜等,緯度超過60°的地區,多數植物是長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只有當日照長度短於其臨界日長(少於12小時,但不少於8小時)時才能開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圍內,暗期越長,開花越早,如果在長日照下則只進行營養生長而不能開花。許多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春秋季開花的植物多屬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Viola chinensis )等。 分布和特點: 植物開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長度,這種特性與其原產地在生長季節里自然日照的長度有密切的關系,也是植物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對於所處的生態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短日照植物起源於低緯度地區(夏半年晝夜相差不大,但白晝比高緯度地區短),長日照植物則起源於高緯度地區(夏半年晝長夜短)。在臨近赤道的地帶,長日照植物一般不能開花結實,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緯地帶(緯度66.5°以上),夏季幾乎24小時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長發育,只有長日照植物分布﹔而在中緯度地帶,兼有長日照和短日照條件,所以長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都能生存,但長日照植物多在春末夏初開花,短日照植物多在秋季開花。 光周期對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較大影響。短日照植物大多數原產地是日照時間短的熱帶、亞熱帶;長日照植物大多數原產於溫帶和寒帶,在生長發育旺盛的夏季,一晝夜中光照時間長。如果把長日照植物栽培在熱帶,由於光照不足,就不會開花。同樣,短日照植物栽培在溫帶和寒帶也會因光照時間過長而不開花。這對植物的引種、育種工作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我國地處北半球,現以北緯的情況進行分析。不同緯度的日照長度有季節性變化。日照在夏至(22/6)最長,在冬至(22/12)最短,在春分(21/3)和秋分(23/9)各為12小時。春季和秋季有同樣的短日照,但是春季的短日照時期氣溫較低,一般與開花無關;秋季溫度較高,適於植物生長發育,所以,這時的日照就顯著地影響植物開花。自然的長日照時期,氣溫也合適,是植物生長發育的良好時期。在低緯度地區沒有長日條件,只有短日照,而在高緯度地區因為秋季天氣已冷,只有在較長的日照時期,植物才能生長發育。在中等緯度地區,則由於氣溫在夏季秋季都較合適,所以,適合植物生長發育的長日照和短日照都有。因此,短日植物和長且植物在北半球的分布是:在低緯度地區(如我國南方)沒有長日照植物,只有短日植物;在中等緯度地區(我國北方),長日照植物和短日植物都有;長日植物在春末夏初開花,而短日植物在秋季開花;在高緯度地區(如我國東北),由於短日時氣溫已低,所以,只能生存著一些要求日照較長的植物。

記得採納啊

花卉名詞解釋

1. 露地花卉:凡整個生長發育周期可以在露地進行,或主要生長發育時期能在露地進行的花卉均屬此類。2. 花卉裝飾: 花卉裝飾是利用切花或盆花及其藝術造型對室內和建築物環境所做的美化布置3. 光周期及光周期現象;植物通過感受晝夜長短變化而控制開花的現象稱為光周期現象。也有人給光周期現象下了個廣義的定義,植物通過感受晝夜長短而控制生理反應的現象4. 扦插: 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莖、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後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在農林業生產中,不同植物扦插時對條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順應它們的需求,才能獲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5. 花卉抑制栽培: 開花期比自然花期延遲的稱為抑制栽培。6. 春化作用及春化處理;春化作用:最初的定義只指為了促進花芽形成,對發芽種子給予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但其後不僅對發芽種子,還指對生長的植物給予低溫處理也能促進花芽形成。春化處理:有些花卉需要低溫條件,才能促進花芽形成和花器發育,這一過程叫做春化階段,而使花卉通過春化階段的這種低溫刺激和處理過程則叫做春化作用。7. 分生繁殖:將叢生的植株分離,或將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與母株分離,另行栽植而形成獨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8. 花卉促成栽培:利用技術措施,使花卉提早開花或推遲開花的栽培方法稱為促成栽培。例:春天開花的鬱金香,利用促成栽培,可提早在春節開放,這樣既增加了花的價值,也豐富了人民生活。促成栽培使多種花卉周年供應,也可使多種花卉在同一時期開放,不但增加收入,而且美化了室內外環境。9. 上盆和換盆:上盆;當播種的花長出4-5片嫩葉或者扦插的花苗已生根時,就要及時移栽到大小合適的花盆中,這個操作過程叫做上盆。換盆;花盆也叫翻盆,隨著花卉植株逐漸長大,需要將花卉有小盆移到較大的盆,這個過程叫做換盆。10. 長日照和短日照花卉:長日照花卉;這類植物要求較長時間的光照才能成花。否則在較短的日照下,便不能開花或延遲開花。短日照花卉;這類植物要求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短日照花卉每天需要12個小時以內的日照,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現蕾開花。如果日照時間過長,就不會現蕾開花。11. 一二年生花卉:在當地栽培條件下,春播後當年能完成整個生長發育過程的草本觀賞植物稱一年生花卉;秋播後次年完成整個生長發育過程的草本觀賞植物稱二年生花卉。12. 花期調控:花卉生產中,為配合 市場需要,經常使用人工的方法,控制花卉的開花時間和開花量。常採用控制溫度·光照·水分·養分等措施,計算好播種·扦插·修剪·打頂的時間,適當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以滿足花卉的開花和成花的要求,達到花期調控的目的。這是盆花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13. 無性繁殖:無性繁殖是指不經生殖細胞結合的受精過程,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產生子代的繁殖方法。在林業上常用樹木營養器官的一部分和花芽、花葯、雌配子體等材料進行無性繁殖。花葯、花芽、雌配子體常用組織培養法離體繁殖。生根後的植物與母株法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用此法繁育的苗木稱無性繁殖苗。14. 花卉學:花卉的定義包括狹義與廣義兩個方面,狹義概念:「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本植物的總稱,狹義的花卉,僅指草本的觀花植物和觀葉植物。15. 花芽分化階段:花芽分化:植物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過程。

❸ 什麼是長日照,短日照和日中性花卉

長日照花卉要求日照時間長於12小時才會長出花蕾,短日照花卉要求日照時間短於12小時,日中性花卉中間,沒有特別要求。

❹ 什麼是長日照植物

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有一段時期,如果每天光照時數超過一定限度(14小時以上)形成花芽更快,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早,凡具有這種特性的植物即稱為長日照植物。在自然界里,當日照比較長的時候,花芽便行分化。例如菠菜、天仙子、蒔蘿、高雪輪、小麥等。

❺ 長日照花卉的長日照植物

長日照植物亦稱長日性植物。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有一段時期,如果每天回光照時數答超過一定限度(14小時以上)才能形成花芽,日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早,凡具有這種特性的植物即稱為長日照植物。反之,長日照植物如果給予比臨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長的連續暗期的光周期,花芽便不能形成,或花芽形成受到阻抑。植緯度超過60°地區的多數植物即屬此類。農作物中如冬小麥、大麥、油菜、菠菜、蘿卜等均是。
在自然界里,當日照比較長的時候,花芽便進行分化。例如菠菜、天仙子、蒔蘿、高雪輪、小麥等。若暗期較短,隨之而來的光期也短,花芽仍進行分化,即使給予長的暗期,如在暗期的適當時刻進行短時間的光照射花芽也能分化。臨界暗期的長短因植物而異,多為10—14小時。長日照處理前,多數植物需要低溫處理。

❻ 什麼是短日照植物什麼是長日照植物

長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根據植物開花過程對日照長度反應的不同劃分。
長日照植物:
只有當日照長度超過臨界日長(14~17小時),或者說暗期必須短於某一時數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則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長日照植物有冬小麥、大麥、油菜、蘿卜等,緯度超過60°的地區,多數植物是長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只有當日照長度短於其臨界日長(少於12小時,但不少於8小時)時才能開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圍內,暗期越長,開花越早,如果在長日照下則只進行營養生長而不能開花。許多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春秋季開花的植物多屬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Viola
chinensis
)等。
分布和特點:
植物開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長度,這種特性與其原產地在生長季節里自然日照的長度有密切的關系,也是植物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對於所處的生態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短日照植物起源於低緯度地區(夏半年晝夜相差不大,但白晝比高緯度地區短),長日照植物則起源於高緯度地區(夏半年晝長夜短)。在臨近赤道的地帶,長日照植物一般不能開花結實,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緯地帶(緯度66.5°以上),夏季幾乎24小時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長發育,只有長日照植物分布﹔而在中緯度地帶,兼有長日照和短日照條件,所以長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都能生存,但長日照植物多在春末夏初開花,短日照植物多在秋季開花。
光周期對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較大影響。短日照植物大多數原產地是日照時間短的熱帶、亞熱帶;長日照植物大多數原產於溫帶和寒帶,在生長發育旺盛的夏季,一晝夜中光照時間長。如果把長日照植物栽培在熱帶,由於光照不足,就不會開花。同樣,短日照植物栽培在溫帶和寒帶也會因光照時間過長而不開花。這對植物的引種、育種工作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我國地處北半球,現以北緯的情況進行分析。不同緯度的日照長度有季節性變化。日照在夏至(22/6)最長,在冬至(22/12)最短,在春分(21/3)和秋分(23/9)各為12小時。春季和秋季有同樣的短日照,但是春季的短日照時期氣溫較低,一般與開花無關;秋季溫度較高,適於植物生長發育,所以,這時的日照就顯著地影響植物開花。自然的長日照時期,氣溫也合適,是植物生長發育的良好時期。在低緯度地區沒有長日條件,只有短日照,而在高緯度地區因為秋季天氣已冷,只有在較長的日照時期,植物才能生長發育。在中等緯度地區,則由於氣溫在夏季秋季都較合適,所以,適合植物生長發育的長日照和短日照都有。因此,短日植物和長且植物在北半球的分布是:在低緯度地區(如我國南方)沒有長日照植物,只有短日植物;在中等緯度地區(我國北方),長日照植物和短日植物都有;長日植物在春末夏初開花,而短日植物在秋季開花;在高緯度地區(如我國東北),由於短日時氣溫已低,所以,只能生存著一些要求日照較長的植物。

❼ 短日照植物名詞解釋

短日照植物(short day plant)指只有當日照長度短於其臨界日長時才能開花的植物,否則只進行營養生長。常見的有蒼耳、牽牛、菊花等;作物中有水稻、大豆、玉米、煙草、麻和棉等。這類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開花。

短日照植物 short-day plant
是指給與比臨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長的連續黑暗下的光周期時,花芽才能形成或促進花芽形成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較短的季節里,花芽才能分化。例如菊花、水稻、牽牛花、蒼耳、大豆等,都是屬於短日照植物,即使日照較短,假如隨後的暗期短於臨界暗期,花芽仍不能形成,或即使給與足夠的暗期,但在中途適當的時間進行短時間的光照(光中斷)時,花芽也不能分化。

❽ 長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

如果每天光照時數超過一定限度(14小時以上)才能形成花芽,日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早,凡具有這種特性的植物即稱為長日照植物。

❾ 名詞解釋:耐寒性花卉 半耐寒性花卉 不耐寒性花卉 短日照花卉 長日照花卉 中日照花卉

耐寒性花卉:-15度或以下溫度能生長的植物
半耐寒性花卉:-5度~10度能生長的植物專
不耐寒性屬花卉:15度以上能生長的植物
短日照花卉:每天3~6小時日照
長日照花卉:12個小時日照
中日照花卉:7~10個小時日照

❿ 什麼是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性花卉

1.長日照花卉
長日照花卉每天日照時間要在12個小時以上,如果不能
滿足這一特專定要求.就不會現屬蕾開花。如八仙花、瓜葉菊等o
2.短日照花卉
短日照花齊每天需要12個小時以內的日照,經過一段時
間後,就能現蕾開花。如果日照時間過長,就不會現莆開花。
如菊花、一串紅等。
3.中性花卉
中性花卉對每天日照的時間長短並不敏感,不論是長B
照或短日照,都會正常現蕾開花。如天望葵、石竹花、四季海
棠、月季花等。

熱點內容
芙蕖的花語 發布:2025-07-19 05:17:06 瀏覽:489
海棠木原木色 發布:2025-07-19 04:49:06 瀏覽:338
馬蘭花國畫 發布:2025-07-19 04:15:58 瀏覽:691
病嬌百合漫 發布:2025-07-19 03:58:46 瀏覽:856
佛山市百合網 發布:2025-07-19 03:47:57 瀏覽:142
七夕svg 發布:2025-07-19 03:17:24 瀏覽:697
惜顏花語 發布:2025-07-19 03:06:05 瀏覽:819
花卉和人畫 發布:2025-07-19 02:53:18 瀏覽:884
百合漫畫交 發布:2025-07-19 02:53:07 瀏覽:666
茶花女字數 發布:2025-07-19 02:52:56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