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第一天

插花第一天

發布時間: 2021-11-23 05:04:38

㈠ 如何學習插花

一、如何確定插花作品的用途:

我們要確定好插花用途之後,就要選擇用什麼樣的花材,才能搭配設計整體的色彩和構圖,還要跟具體用途場地環境相配。例如:愛丁堡插花婚慶培訓中心的學員做的插花花藝作品是要送給前輩,我們學員就可以用一些康乃馨、松柏類、菊花、百合之類的。更能體現後輩的孝心!至於多少朵,就你自己合理搭配一下比較好。

二、如何選擇插花成品大小:

我們要根據插花用途,來確定插花具體的放置環境,才可以製作插花作品的大小體積。

三、如何確定插花主題意境:

插花花藝也是有意境的。例如,用其傳統的象徵意義來表達插花的主題。如康乃馨表示的是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

四、如何選擇容器和插花的材料:

插花容器(血器)的形狀和顏色搭配都是要注意的。插花盛放容器(血器)顏色不可壓過插花花材料的色彩。也可以選用透明或白色的容器,這樣為比較容易搭配插花作品。製作插花也要注意製作過程的花材顏色搭配,我們選擇好要製作插花花材料後,就可以跟自己的想法插入了。


五、如何進行插花外觀修剪:

插花作品製作好之後,我們還要對整體外觀進行修剪整理一下。要注意的就是插花高度合不適合,如果不合適我們就要通過修剪來處理補救。


六、如何插共作品起名字:

我們好不容易製作好的作品就要給起個好聽的名字。起的名字要表達突出主題意境,還要使觀賞者有情感上認可。

內容來源:愛丁堡插花婚慶培訓中心

㈡ 求關於插花滴洗潔精和滴其它東西的對比試驗,急急急!!!!!回答好的加懸賞

一、問題的提出
有一天,我看見媽媽插了一瓶姜花,整個屋子都彌漫著它的香味,不過經驗告訴我,這種花過兩天就會枯萎,真的太可惜了。可是過了兩天,我發現本該枯萎的插花卻依然盛開,而且香味依舊。於是我問媽媽:「插姜花的瓶子里的是用的是什麼溶液?」媽媽說:「洗潔精呀!」突然,我起了疑惑,洗潔精溶液能讓插花的花期延長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其它的洗潔劑也能延長花期嗎?於是我決定通過研究來解決我的這個疑惑。
二、探究目標
洗潔精溶液能讓插花的花期延長,那麼肥皂溶液、洗衣粉溶液……等其它洗潔劑溶液也同樣可以嗎?如果可以的話,用這些水重復利用來澆插花即可以減輕水污染,也可以為插花愛好者們省下一筆錢呀!
三、活動設計
1、實驗一:把濃度相同的洗潔精溶液、肥皂溶液、洗手液溶液、洗衣粉溶液、柔順劑溶液、洗衣液溶液進行比較,找出能讓插花花期延長效果最好的是哪一種?
2、實驗二:從實驗一中找出能讓插花花期延長效果最好的那種溶液,再比較用這種溶液去插不同品種的花,看看這些花的花期是否都能延長。
3、實驗三:從實驗一中找出能讓插花花期延長效果最好的那種溶液,再比較這種溶液的不同牌子,看一看哪一種牌子的效果最好?
4、實驗四:從實驗三中找出效果最好的一種牌子溶液,再比較它的不同濃度對插花花期的影響。
四、探究過程
實驗一:找出哪種溶液能讓花期延長效果最好。
我將六枝同樣大小、同時開放的蟛蜞菊花分別插入等量、等濃度的洗潔精溶液、肥皂溶液、洗手液溶液、洗衣粉溶液、柔順劑溶液、洗衣液溶液中進行比較,找出能讓插花花期延長效果最好的一種溶液。
另外,再用一枝蟛蜞菊插入等量的清水作為對照實驗組,進行對比實驗觀察,而且實驗確保在時間、空氣、光照、溫度條件相同下進行的。
以下是我在做此實驗期間的記錄表:
六種溶液插花的對比表










洗潔精 溶液
洗衣粉 溶液
肥皂溶液
洗衣液溶液

洗手液溶液

柔順劑溶液

清水
第一天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二天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三天上午
沒變化
開始枯萎
開始枯萎
開始枯萎
沒變化
開始枯萎
開始枯萎
第三天下午
葉子有點乾枯
凋謝
凋謝
凋謝
開始枯萎
凋謝
凋謝
第四天上午
花開始枯萎

凋謝

第四天下午
慢慢凋謝

結論:在這些增加了洗潔劑的溶液中洗手液溶液和洗潔精溶液都有讓花期延長的效果,其中洗潔精溶液對花期的延長效果最好。
實驗二:洗潔精溶液是否能讓不同品種的花的花期延長。
從實驗一中找出能讓插花花期延長效果最好的那種溶液,再比較用這種溶液去插不同品種的花,看看這些花的花期是否都能延長。
洗潔精溶液:洗潔精與水配成5%的溶液
清水:自來水
以下是我在做此實驗的記錄表:
花溶









蟛蜞菊
與洗潔精溶液
蟛蜞菊與清水
姜花與洗潔精溶液
姜花與水

康乃馨與洗潔精溶液

康乃馨與水
第一天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二天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開始枯萎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三天上午
沒變化
開始枯萎
開始枯萎
開始凋謝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三天下午
葉子有點乾枯
凋謝了
慢慢凋謝
凋謝了
沒變化
沒變化
第四天上午
花開始枯萎

凋謝了

沒變化
沒變化
第四天下午
慢慢凋謝

葉子有點乾枯
花開始枯萎
第五天上午
凋謝了

花開始枯萎
凋謝了
第五天下午

慢慢凋謝

第六天上午

凋謝了

結論:從以上實驗得知,三種不同品種的花插在洗潔精溶液中比插在清水中的花期均有延長。
實驗三:哪種牌子的洗潔精溶液對花期的延長效果最好
從實驗一中找出能讓插花花期延長效果最好的那種溶液(即洗潔精溶液),再比較這種溶液的不同牌子,看一看哪一種牌子的溶液對花期的延長效果最好。
三種牌子洗潔精溶液的對比表


潔衣









雕牌洗潔精溶液
立白洗潔精溶液
汰漬洗潔精溶液
第一天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二天

沒變化
沒變化
開始枯萎
第三天

沒變化
開始枯萎
凋謝
第四天

開始枯萎
凋謝

結論:從實驗中發現雕牌洗潔精溶液延長花期的效果最好。

實驗四:找出哪種濃度的雕牌洗潔精溶液對延長花期的效果最好。
從實驗三中,我已經發現在3種不同的洗潔精的牌子中,雕牌洗潔精溶液對延長花期的效果最好,因此我在此基礎上,再看一看不同的濃度對插花花期的影響 。

雕牌洗潔精溶液濃度的對比表








洗潔精與水配成5%的溶液
洗潔精與水配成25%的溶液
洗潔精與水配成50%的溶液
第一天
沒變化
沒變化
沒變化
第二天
沒變化
沒變化
開始枯萎
第三天
沒變化
開始枯萎
凋謝
結論:當用雕牌洗潔精與水配成5%的溶液時,延長花期的效果更好。
五、 探究結果總結
通過了以上4個的探究實驗,我最後發現雕牌洗潔精與水配成5%的溶液延長插花花期的效果最好。後來,我通過網上查找資料得知,洗潔精中有一種叫做酶的東西起了殺菌的作用,能殺滅水中的細菌,消除污染。洗潔精溶液酸鹼度呈中性,能溶解插花材料切口流出的果膠,保持其維管束細胞的暢通,使之能充分吸水,以保持水質清鮮。

六、我的反思和收獲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驗,我懂得了以後可以用洗潔精溶液來插花,可以達到既經濟又更加環保並減少水污染。但我在實驗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考慮問題不周全。

㈢ 小王第一天插花IO朵,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插3朵,二天一共插花多少朵

10-3+10=17(朵)
答:兩天一共插花17朵。

㈣ 花藝師大概要學多久

花藝師大概要學1到3個月。因為花藝師進入門檻相對校低,但終歸是一個孰能生巧的手藝活兒。入門的話,建議選擇起點高一點的花藝學校或者老師,一般基礎課程脫產半個月,上手了之後就是一點點熟悉一點點了解的過程了。不建議去花店實習,學習的過程會很慢而且會限制思路。

主要通過花材的排列組合讓花變得更加的賞心悅目,更可以體現花種蘊含的微妙心思,小到插花、造型、植物的擺放,大到酒店大堂、大樓中庭、小型庭院的設計,無不體現著自然與人的完美結合,形成花藝的獨特語言,讓欣賞者解讀與感悟的花藝設計者。

(4)插花第一天擴展閱讀

適合花藝工作的人:

1、花藝師對花藝熱愛、能夠通過花藝的設計表達愛情、感恩與相互的慰藉。

2、能夠通過花藝中色彩與質感的設計,讓人們記住這一難忘的時刻——婚禮。

3、花藝師能夠與客戶打成一片、與客戶能夠敞開心扉。

4、花藝師需要時刻保持對於花藝和設計的激情。

5、管理能力、花藝師不僅是設計師,還需要管理設計中的時間,資金和資源等。

㈤ 瓶插花陶冶情操,應該如何延長瓶插花壽命

花放到瓶子裡面以後,一定不可以放到陽光特別強的地方,也可以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不然花朵是會提早乾枯的。此外,插花不應放在成熟果實附近,否則會加速花瓣脫落,如玫瑰、康乃馨、水仙、小蒼蘭、百合、滿天星等。對水果散發的氣體很敏感。稍不注意的話,第一天還是美麗的綻放,第二天的時候,就已經蔫死了。但是這並不能表示所有的植物都對水果敏感。

有些花梗是中空的,容易失水。水可以用水槍或注射器注入花梗,然後用棉花塞住以延長花期。要是家裡的花兒是整株失水萎蔫的話,這還是能採取一些急救措施的,就是當花枝開始枯萎的時候,剪去花枝末端三到六厘米,然後放到盛滿冷水的容器中,僅露出花頭,約1~2個小時就會恢復,這個方法對玫瑰特別適用。

㈥ 漢朝婚嫁習俗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客家風俗-生產風俗來賓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們走訪親友後,都要舉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團聚,由年紀較老、生產經驗豐富的家庭成員,根據歷年和來年的情況進行分析、估計,作出一年的生產安排,較年輕的家庭成員則在旁補充。然後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種玉米,完成這些工作後,迎來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灶」(農歷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們(主要是婦女)爭先恐後擔著蠟燭、香、葷菜、糯飯去祭拜「灶王」,祈求神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生產豐收。嗣後,種下甘蔗,撒播水稻種子。待秧苗長均,抓緊時間進行春耕工作。由於春耕工作較繁重、緊張,人們多是互相幫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則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將成熟的時候,一般由老人決定什麼時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時,各種家畜、家禽業已長大,塘里也可以捕撈,客家人歡歡喜喜擺上一桌最豐盛的飯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過後,人們又忙乎秋種秋收,其後,集中力量把種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飼養的豬、鴨、鵝、魚上市。 [編輯本段]客家風俗-生活風俗廣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風俗上保持了勤儉節約、聚族而居的特點。來賓的客家人仍兩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飯。主食大米飯、大米粥,由婦女在早上煮好,涼冷,放進櫥櫃,粥白天吃,飯晚上吃。飯是倒出米湯後干燜而成。他們不喜歡吃爛飯,故用此法煮飯。吃粥時,喜歡熟鹽拌粥。其副食是豬肉及各類蔬菜,不定時吃牛肉及其他肉類。一般豬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熱後,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蔥、醬、五香粉、味精。他們的傳統名菜是扣肉、白斬雞、醋排骨、醋大腸以及炒醋醬鴨。風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曬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壇,鮮黃即可打開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節,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綠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餡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醬、鹽制好。裹粽用粽葉。農歷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飯,放入糖,再用樹葉染成不同顏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餡製成的水煮饃。他們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湯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釀的米酒。
來賓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傳統的房屋為平房,廳堂分為上廳、下廳,中間為天井,上廳後面是儲藏室,上廳正宗擺八仙桌、掛鏡屏,鏡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飯在下廳,冬天烤火也在下廳。上廳兩側是大寢室,為老人和已婚夫婦使用,下廳一側為小寢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側為廚房,豬牛圈則在房屋的左右兩側。照傳統俗規,舊房多留給長子住用。 [編輯本段]客家風俗-家庭風俗由於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房活動,往往一個姓有若干宗房。整個姓氏,傳統有不成文的族規。凡是出現有損姓氏聲譽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決。如果出現與外姓斗毆的事情,則每戶出人前往解決,目的是防止吃虧。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動手,有理則據理相爭,無理則和氣解決,如果誰敢冒犯族規,勢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豬,客家人都要設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戶請一人,大村的則是請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裡有人考上中專、大學,或參軍、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宗房兄弟。為了維持宗房的團結,女方過房後,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還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須隨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時間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須承擔贍養老人、撫養弟妹的義務。否則被視為逆子。分灶以後,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挾一份菜給老人。
由於重家族,所以老人極受尊重。來賓客家人俗規,吃飯時,老人座位面向大門,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兩旁,小孩只能坐在對著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裡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飯時,小孩要主動幫老人挾菜,小孩幫老人添飯時,接碗、遞碗必須是雙手伺候。老人講話,小孩不能隨便插嘴,或在旁喧囂。吃完飯,小孩得講一聲「慢吃」。
在家庭風俗中,小孩的出生極受重視。來賓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嬸(弟媳)和已婚婦女用竹蘿裝雞蛋,來到新產婦家做「三朝」。半月後,外婆邀更多的婦女,擔甜酒、雞蛋、米、母雞、背帶給外甥做「半月」,俗稱「吃薑酒」,這次酒席最熱鬧。小孩滿月後,外婆又邀婦女給外甥做「滿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歲。
伏波廟、大人廟、女廟,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參拜的,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三令五申嚴禁搞迷信活動,客家人還是暗中參拜。伏波廟,即為紀念漢朝將軍馬援南征而建的廟,廟會時間是正月初六。大人廟是紀念清朝丞相(大學士)陳洪謀為廣西民眾請命免交錢糧而建的,廟會時間是正月十九。女廟是紀念劉三姐建的廟,廟址是在一個山洞裡,正月二十九日舉行廟會。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時,整個姓氏都熱鬧起來,聯合到祖墳去搞祭祖活動,良江鄉內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賓陽進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場參加。每逢節氣或歲終,客家人都是先用葷菜祭祖後,方才進餐。正月的時候,供品必須擺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豬頭肉(整塊)、米花糖之類。
客家人過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後以及秋收後集中於祠堂,一來聽文化程度較高的人解釋家譜,續寫家譜;二來商量姓氏內需要解決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糾紛、建築、生產等。
補充回答: 客家風俗-客家婚嫁風俗惠州民間傳統的婚嫁禮俗,以封建禮教諸俗為基礎,大多顯得繁文縟節,勞民傷財,可說是頗多陋俗。儒家經典《禮記?昏儀》說:「夫權,始於冠,本於昏(婚),重於喪祭,專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昏(婚)禮者,禮之本也。」可見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禮俗。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儒家思想,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五彩繽紛、禮制頗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傳統婚俗,大抵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個地方的具體表現。
封建社會的幾種婚姻形式,如「包辦婚姻」、「買賣婚姻」、「聘請婚姻」、「指腹婚姻」、「童養媳婚姻」、「荒婚」、「望門婚」、「冪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禮、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見其遺風。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歷史。光緒《惠州府志》記曰:「婚姻,俗用檳榔為聘,以多為貴……其聘儀妝奩則稱家之豐約為之」。「俗用檳榔為聘」中的檳榔,舊時中葯鋪有售,在聘禮中,它多具象徵意義,而真正的聘禮傳統都是以銀錢、食用之物為主的。「府志」說聘禮「稱家之豐約為之」,實際上,即始「約」者,聘禮的數量也是相可觀的。
惠州傳統的聘娶婚姻的禮儀十分繁鎖復雜,從開始的媒人提親,到最後的三朝回門之俗,其間經歷卜吉、過禮落定、報日、過大禮等婚前諸禮及鋪房、親迎、拜堂、滯新娘等盛大的聯姻儀式。
惠州民間的繁雜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禮儀的「六禮」演變而來的。「六禮」起源於周朝。《禮記》記述當時應循的婚姻程序為「納采」(媒人提親)、「問名」、「納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認婚)、「納證」(下禮落訂)、「請期」(婚期的商定)、「親迎」(迎親接新娘)。這6個環節就是所謂的「六禮」,是封建禮教中最早的婚姻禮儀。其後兩千餘年,六禮雖有變異,但萬變不離其宗,今日各地的婚儀中都依然可見其影子。
惠州傳統的婚嫁禮俗,大抵按如下幾種程式進行。
(一)提親
惠州傳統聘娶婚姻之始,首為提親。一般是男家請媒人到女家說合。提親為六禮中「納采」的一種變化形式。《儀禮?士昏禮》中記曰:「昏(婚)禮下達,納採用雁。」就是說,秦漢以前的提親一般是以提活雁作為禮物的。這是取其順乎陰陽往來之義。到了秦漢以後,送禮又採用糕羊、合歡、嘉禾、膠漆等物,到了後來竟發展到了30餘種,這些禮品一般都象徵著夫婦牢固和睦。惠州傳統婚儀中的提親攜禮多是活雞或花布妝奩類用物。這種雞,民間稱「帶路雞」,寓意吉祥。
在提親中,媒人受男家之託,憑三寸不爛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為女性,故惠州習慣稱之為媒人婆。
媒人在中國古已有之,《詩經》中就有「匪我愆期,子無良媒」的詩句。惠州傳統婚儀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職業的和非職業的兩種,職業媒人婆以做媒為生,唯利是圖,所以不惜搖唇鼓舌,講假話,講瞎話,誇大對方家庭對個人的優越條件,隱瞞對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為如此,在人們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給人一 種「哄神騙鬼、謀人錢財」的丑惡形象。
(二)過大禮
婚前諸禮最為隆重和至為重要的莫過於親迎前夕的「過大禮」了。在傳統聘娶婚姻中,兩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禮、嫁妝在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將預先備好的各種聘禮裝滿食格、盒籮,貼紅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盪盪地送往女家。男方在「過大禮」中送全豬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謠里有「行豬過大禮」的唱詞。餅食也是必備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備「大餅」,大餅的種類達十幾種,依各家的條件和講究鋪張的程度備一種至數種大餅不等,不過,十數種餅全部備齊的並不鮮見。除此外,必備的還有燒豬肉、雞、鵝、鴨、魚、發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禮品時,立即將原先預定的嫁妝送往男家。惠州傳統婚俗中常備的嫁妝,主要為生活用品,比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帳之類,還有諸如衣櫃、梳妝台、皮箱、八仙台等傢具。現在嫁妝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還見有縫紉機、電冰箱、電視機、電飯煲等。
「過大禮」一般在迎親的前一日,喜慶的氣氛十分濃厚,那些送禮品的姑嫂姐妹們,一般都著盛裝,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搖過市。惠州風俗,送禮的隊伍專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過大禮」之俗,近於傳統「六禮」中的「納征」。《儀禮》說:「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也就是說,下了彩禮,送了嫁妝,才可以把女子娶過來。古代的納征也是至為重要的一環,所用的彩禮各代不盡相同,秦以前多採用名貴的玄熏、束帛、儷皮;漢代多用金銀。其後,風俗日盛,禮物日重,歷代有識之士多視為時弊而欲杜絕,但此風卻歷代盛而不衰。「六禮」中,「納征」是在「請期」「報日」之前,而惠俗卻是在報日之後,兩者在時間上有些差異。「大禮」過後,即時婚娶,尤顯得熱鬧,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間依然盛行的一個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傳統「六禮」中的「親迎」。親迎為「六禮」之尾,是「六禮」的歸結。現代人所說的婚禮或古人所說的婚禮大典就是以接新娘儀式為標志。
古時候所說的婚禮大典,一般包括鋪房或暖房、親迎、回門三個環節,時間持續三天。第一天鋪房或暖房,第二天親迎,第三天回門。惠州的習慣不盡相同,所說的婚禮基本上是指親迎和滯新娘兩個環節,至於迎親(也就是接新娘),則主要包括了鋪房、花轎迎親、撒鹽米、跨火、踏凹欄等主要的幾項風俗。
1.鋪房:鋪房是一種舊風俗,一直延續至今。鋪房是女家送嫁妝到男家後,女家的姑嫂姐妹幫忙擺設新房的一種風俗。按惠州習慣,鋪房講究兩點,一是擺設的床、櫃、梳妝台等要注意方位、風水,至為講究的是衣櫃鏡不能向床。惠州習俗中,鏡與照妖同義,而照妖鏡向床,顯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鋪房之人要「命好」,民間認為命好的標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婦、無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婦女是不能參加鋪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鋪房的主要參與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選所謂命好之人)要專門為新娘梳妝打扮穿衣,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插花」,這一夜,民間風俗又稱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項很為莊重的儀式。行此禮時,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時新娘面臨人生的重大轉折關頭,一般都十分動情,而舊俗中規定新娘插花後要在閣中靜坐哭唱至天明,謂「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徹夜不眠,更顯出一種傳統婚嫁「喜亦悲」的氛圍。
3.花轎迎新:惠州傳統用花轎迎親,五十年代尚有專門出租花轎的花轎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轎,綉「鳳鸞牡丹」 ,「福祿鴛鴦」,飾「四彩花燈」,披「大紅花綢」,故謂「花轎」。接新娘之時,由媒人領路,新娘領花轎,一路鼓樂。至女家後,女家姐妹拒之於門外,新郎趕忙派「利是」,過眾姐妹一關後,便可將新娘接出。新娘哭賴不走,男家眾人軟硬兼施,哄出閨房,又哄其(硬推)上轎,新郎還要給轎夫封「利是」,方才起轎。幾翻「拼搏」後,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盡。
4、撒鹽米:接新娘時,舊時惠州有些地方有撒鹽米的習慣,預先用器皿盛好一些鹽、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謂祭橋神;而沿路撒的,是為祭祀路神,這就是惠州傳統婚姻禮俗的撒鹽米之俗。撒鹽米之俗其實為我國傳統婚姻禮俗中「撒谷豆」之習的一個變種。「撒谷豆」出現在西漢,兩宋時北方盛行,其傳統的說法是為了「禳三煞」,亦即驅鬼避邪,這和惠州民間「撒鹽米」差別不大。只是「撒谷豆」多為北方遺俗,南方並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見惠州習俗的淵源是甚為久遠的。
5、遮頭、踩凹欄與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樂聲中眾親扶新娘下轎,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剋,她們必須用蓋(竹編的盛器)、篩等物遮擋不與新娘直接見面。民間認為,新娘紅運當頭,殺氣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謂「弱其殺氣」,人避開不見,謂「避其殺氣」。有的地方,新娘下轎時,新郎用凹欄(主編的一種盛器)擋住新娘後腦地方。這一風俗,惠州流傳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腳踏轎門郎晾遮,郎晾遮頭遮女死,我比(給)什麼功勞來謝爺。」看來,新娘是頗怕這一「遮」的。按民間的說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轎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頭,而新郎的那個凹欄,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斷回頭的視線,很名顯,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專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著娘家.除遮頭這個風俗外,同時還有踩欄之習,新娘一下轎,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腳前鋪就一個凹欄,讓新娘腳踩而過,民間謂「腳踏凹欄隨窩(凹)轉」,很名顯,這是要讓新娘過門之後,能專心致志地在男家這個「窩」里做牛做馬。踩過凹欄准備入屋時,惠俗中習慣要讓新娘跨火而過。即便是不置專門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燒在門口,讓新娘跨過。此俗北方稱「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種比較悠久的民間習俗。他有兩個用意。一個是取「旺」字,新娘跨過旺火把之後,來日就給夫家帶來「旺火」。另一個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間人為有兩個「邪」源,一個是婚嫁之時,觀者如雲,其中難免夾雜一些家中有喪、病之事的人,民間認為他們身上帶有邪崇,惠州則稱這些人身上帶有「煨(諱)」;另一個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帶有「臟」,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舊觀念。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雖取「旺火」之義,但主要是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絲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國傳統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間稱其為「抹葯」,是惠州穿統「去煨(諱)的專用葯,在出生婚嫁禮儀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們用以避邪的護身葯。
6、捧蠟燭:「捧蠟燭」為惠州傳統婚嫁迎親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歸後,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蠟燭至洞房安放。此俗惠州最為講究,民謠亦唱雲:「捧蠟燭,捧到新娘房間篤(盡頭的意思,或最裡面之意)。」按習慣的做法,要首選童男一人(一般為族中親戚中兄弟多者),隨迎親隊伍接新娘(此時已捧好蠟燭),接歸或直接將蠟燭捧至洞房內安放。此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為引子,為新娘佳人點燃香火,便引來子孫滿堂。
7、迎親鼓樂:惠州舊俗中「接新娘」的整個過程一般都鼓樂不停,光緒《惠州府志》所記的「鼓樂迎親」即是。蘇東坡寓惠時曾稱:惠州「鍾鼓不分哀樂事」,看來惠州傳統的迎親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惠州婚事的鼓樂稱「鑼鼓櫃」,以鑼鼓、鑔、鈸為主,配以嗩吶。鼓樂隊隨迎親隊伍來回吹奏,渲染了喜慶氣氛。光緒《惠州府志》說惠州的民間婚禮「鼓樂竟日」,亦即民間所稱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錢人家婚事鼓樂,實際上是「二日鼓」、「三日鼓」。舊時,惠州有專門的鼓樂店,有職業鼓樂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銀錢便可雇專門的鼓樂班子,因而舊時婚禮請鼓樂班子捧場是普遍的。
(四)滯新娘
新娘到家後,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並依次向男家長輩敬茶,此謂「飲新娘茶」;而諸長輩要回封「利是」包,以祝願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禮畢,就是大開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舊俗婚宴時新娘並不露面,一般要餓著肚子獨坐閨房,不能抬頭,不能言笑,不能輕易走動,獨聽正廳中傳出的嘻鬧狂歡之聲。此時新娘內心一般都憂慮不安,因為她知道,那些狂漢醉鬼們,一會兒宴畢之後,便要沖入新房中「鬧」她了。這就是惠州婚禮中一個最為狂歡的場面——滯新娘。
滯新娘即習慣說的鬧新房,「滯」是惠州方言,即戲弄之意,滯新娘即戲弄新娘。其實還在拜堂之時,滯新娘便已開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動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後腳彎上猛蹬一腳,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陣起鬨,人疊人地把新娘壓在下面。此前,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等人總是事先作些准備,如在堂前鋪一塊草席,使新娘倒下時不致於弄得滿身灰塵。但是,男家客人總是想辦法把新娘弄得狼狽一些。
婚後宴畢,人們迫不及待地湧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煙」。按規矩新娘要逐一給每位倒茶點煙,這時,人們往往讓滾燙的茶水倒得滿滿的,故意讓新娘燙著;又故意將新娘點煙的火種吹熄,讓新娘無所適從;爾後,又讓新娘在幾寸寬的長條木凳上走過,謂「過天橋」。板凳兩頭易翹,中間僅一個巴掌寬,人走在上面搖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還故意把凳腳事先弄壞,好讓新娘從凳子上摔下來。至於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對新娘講猥褻的話之類,則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亂。有的偷偷拿松毛針之類帶刺的東西刺新娘的頸背,或向新娘的臉上噴撒胡椒粉,並左推右搡。女家同來的姑嫂姐妹盡力勸護扶持,也無濟於事。新娘也強顏作笑,但臉上流趟著汗和淚。這種捉弄新娘的行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對一個剛出嫁的新娘來說,是近乎殘忍的。
鬧新房古以有之,漢代已十分流行。因鬧新房是以戲謔新娘為主,因而此習也稱作「謔親」、「戲婦」。時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禮以趣之情慾。宣淫佚於廣眾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說明當時鬧新房十分放縱,而且人們行為有違「禮教」,污穢視聽,故此作者以「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漢書》亦雲:「新婚之夕,於窗前竊聽新婦言語及其動止,以為笑樂。」此為傳統的「聽房」之習,也屬鬧新房。惠州以上兩者皆有,而且頗具「污風詭俗,生淫長奸」的特徵。但人們並不認為這是傷風敗俗,世代相襲,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見這種婚俗的遺風。
(五)三朝回門
娶親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間迎接串門探訪的親朋鄰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點禮物同新郎一齊回娘家看望父母,這就是惠州習慣所稱的「三朝回門」。它是惠州傳統婚嫁禮俗之中甚為講究的一項禮儀。如果說提親、卜吉、落定、報日、過大禮為婚前禮,迎親、滯新娘為婚時禮的話,那麼,三朝回門便是婚後禮了。
三朝回門和古時候的「打婿」風俗有著密切關系。《西陽雜俎》一書在記述南北朝「打婿」風俗時說:「婿拜閣(女子住的屋)日,婦家親賓婦女畢集,各以杖『打婿』為樂,至大委頓者。」
廣東近現代文獻中亦有「戲郎婿」的記述。按廣東的舊俗:郎婿回門之時,岳家以盛饌,謂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時,岳家的姐妹群起而戲之,或出難題使新郎難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諸物。
惠州的三朝回門,又稱「滯新郎」,從形式到內容都和「打婿」、「戲婿」之習有相似之處。按惠州的習慣,新人到岳家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見岳父母大人,而後逐一拜見族中諸親。在拜見族中的姐妹時,往往就已開始「滯新郎」了。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這時姐妹便於一旁起鬨,或讓新郎多拜幾次,不讓其起身;或讓新朗頻頻下跪,不讓其間歇;有些好事之人,還會拉新郎到雞窩或豬圈旁,明說是要新郎拜雞籠神或豬舍神,實際上是戲弄新郎。如新郎不從,眾姐妹就回強行「執法」,使新郎不得不從。
拜畢,岳家宴請郎婿。席間,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對子和難題讓新郎解答,說是測試新郎的才能,實際上是為難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這時便照搬「滯新娘」的做法去戲弄新郎,使新郎狼狽不堪。
「滯新郎」盡管在程度上不如「滯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頭始終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對新娘在男家受到戲弄的一種「回敬」。新婚三朝回門是惠州傳統婚嫁的一個定俗,故禮儀頗為講究。回門時備的禮物,首要為雞,民間謂「帶路雞」,這是必備的吉祥之物。其餘的禮物,如魚、肉、鵝、海味、山珍、餅食等各聽其便。這些禮物,男家一般都多備一份,如肉、備兩塊,女家接禮後,按俗要回男家一塊。其餘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無大桔,即須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禮後。還要回給男家大桔(吉)。
除遠道聯姻者外,市內及近郊聯姻,三朝回門一般是岳家請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後打點回禮,當日返歸。
回禮賓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紅發糕和紅斂糕,「帶路雞」不可或缺。惠州還有新婚一月回門的習俗,回禮時岳母蒸大籠糕(一中糯米甜糕),娘家娘嬸蒸斂糕。 [編輯本段]客家風俗-客家喪葬禮俗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庄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於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一些地方至今舊俗猶存。
病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病人穿上,稱"著壽衣"。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褲子。
客家風俗重視送終。出門在外的千方百計趕回家,以求在臨終前見最後一面,顯得孝順。人斷氣後,馬上燒轎,焚紙,眷屬、兒女悲哭成叫。是為「送終」。
報喪:病人斷氣後即刻報喪。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親伯叔家報喪,在門前或附近路口還出訃告。
擺孝堂:在遺體前掛白布,擺香桌,放靈位牌或遺像。早晚哭靈,登記親友送來的禮物或「代燭」,帳布按序掛在孝堂兩旁。
落枕:移動遺體,在廳堂地上鋪一白布,將遺體放在上面,頭新瓦,瓦上墊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擇日定時將遺體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親友來弔唁時,喪家女眷在帳內棺旁舉哀。晚上親友參加孝堂守靈,俗稱「陪夜」。
發喪要擇時,常在早晨。舊時在頭一天要「鬧喪」,通宵達旦,鼓樂喧天。發喪先舉行祭奠,再起柩出殯。講究排場,以顯示兒女孝順。
安葬:將靈柩放入墓地。墓地選擇講究「風水」。墳墓外觀很似客家人的圍龍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種表現。埋葬後第三天,親屬穿孝衣到墳上哭拜祭奠,燒紙錢,謂「醮三朝」。
做七:人死後,每逢「七」日,要舉行祭奠,俗稱「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後舉行祭奠,焚化靈屋(紙屋),叫「完七」,以示喪事的結束。以後,周年舉行祭禮,叫開小孝;三年舉行祭禮,叫開大孝。開大孝時,門前、廳堂換上紅聯,一切恢復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後(常為十年),挖開墓穴,將遺骸用炭火烘烤,按人體結構屈肢裝入特製的陶瓮內,謂「檢金」,然後重新安葬,這才是永久、真正的墳墓。
對於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別的喪葬禮俗,如比較注重請僧道打醮念經,超度亡魂等。

㈦ 朋友第一天上班送什麼花

康乃馨是送媽媽永恆的禮物,這款紅色康乃馨12支、多色康乃馨12支,配滿天星、綠葉。紅色、粉紅色皺紋紙,精美包裝成單面花束,白色緞帶打結的快樂媽咪花束,象徵著祝福媽媽永遠年輕,永遠健康。
答案補充
人參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葯用保健歷史,是保健品之王。為了您的親人、朋友、領導的健康,我們當然選「葯王之稱」的人參了
Che Guevara 回答採納率:41.6% 2009-03-07 14:37 檢舉
你媽媽最喜歡什麼花呢?你應該比我們誰都清楚的。送她喜歡的花,媽媽知道你那麼了解她,知道你是用心去送她這份禮物,媽媽會很開心的。
國際策劃師 回答採納率:32.7% 2009-03-08 00:22
檢舉其他答案 生日花:茼蒿11世紀的修女,聖裘妮孔德之花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屬於菊科的茼蒿就是被選來祭祀11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後,後來成為貝納狄克修道院修女的聖裘妮孔德。茼蒿生長的地方遍及地中海一帶,包括榖類田及為開發的土地。花語:豐富關於茼蒿的栽培,在亞洲地區是為了食用;在歐美是為了觀賞。一到春天,地中海沿岸盡被一片黃金色的美麗花朵所淹沒。因此它的花語是「豐富」。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備多項才能,可稱得上多才多藝。因此人生似乎是一帆風順,但有時反倒會陷於恃才傲物。注意言行舉止,別惹戀人討厭呵!誕生石:珊瑚所謂Coral,指的就是珊瑚。在羅馬,它是用來保護兒童,使他們免於遭受各種疾病的侵害;在中國或印度,也是用它來預防各種疾病。被視為寶石,而且價格相當高的珊瑚,它的顏色有紅色、粉紅色和白色,而介在這三種顏色之間的,稱為膚色。歐美人是把它視為天使的顏色,格外的珍惜。紅海的黑珊瑚在十八世紀絕跡後,大約在卅五年前才又在夏威夷海域附近被發現,引起世人的注目。珊瑚的傳說珊瑚身受希臘、羅馬、近東地區等國家的喜愛。

㈧ 臘梅花枝怎樣插在花瓶里存活久一點

工具/原料

鮮花、花瓶、清水、營養液。

1、拆開鮮花,取下保鮮棉。將鮮花分類擺放好。

熱點內容
宜春綠植 發布:2025-07-20 06:47:02 瀏覽:394
暴風城情人節運箱子任務在哪 發布:2025-07-20 06:46:25 瀏覽:961
收不到海棠 發布:2025-07-20 06:37:14 瀏覽:155
祝願的花語 發布:2025-07-20 06:32:11 瀏覽:417
荷花酒52度 發布:2025-07-20 06:32:06 瀏覽:267
木莓花花語 發布:2025-07-20 06:20:58 瀏覽:306
玫瑰純露價位 發布:2025-07-20 06:10:44 瀏覽:25
我們生活中的情人節 發布:2025-07-20 06:09:27 瀏覽:37
用藤心插花 發布:2025-07-20 06:03:41 瀏覽:544
第一朵雪花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20 06:00:33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