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佛手果花語

佛手果花語

發布時間: 2021-11-16 05:15:08

Ⅰ 新年裡各地的習俗有那些!!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歷來為千家萬戶所重視。
廣 東
年宵花市 桔言花語祝新年
金燦燦的年桔擺上街頭的時候,也是春節到來的時候。
過年期間,廣州的街邊悄悄擺上了一盆盆金黃的年桔,小到可以放上桌面的小盆栽,大到需要一輛小貨車才能運回家的二三米高的「巨盆」年桔,碩果累累、金光燦燦,青枝綠葉相扶,逗人喜愛。
沒有買一盆黃澄澄的年桔,沒有扛回去一棵粉嘟嘟的桃樹,彷彿就沒有過年氣氛。每逢春節,家門里外擺上一盆年桔,是珠三角地區老百姓的傳統習俗。
金桔的發音,在粵語里頗近「吉祥」,除夕夜把桔子放在家中,有「大吉大利、吉到運到」的寓意,新年裡給人們帶來好運氣。
這些「大吉大利」的盆栽被小心培植好幾個月,就是為了在年宵花市上一展風采。

「十里長街花成海,春色滿園關不住」,說的就是廣東的年宵花市(見右圖)。每年春節,主要街道就會搭建起牌樓、花棚,花農、商販沿街設攤展賣,十里長廊,燈火輝煌、遊人如織、鮮花如海。
「逛花街、行大運」的民俗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家家買年桔成為古今一景。據說是因為年桔成熟期正值春節,故得名「年桔」。
花市一般是在春節前3天舉行,除夕夜是花市的高潮,祈求來年鴻運當頭的願景。大街小巷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各地花市搭起綵樓,支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直到正月初一凌晨,花市人潮才逐漸散去。
有意思的是,因為這個習慣,使得年桔年花價格一夜之間可以充滿起伏,除夕傍晚逛花街高峰時段只能買一枝百合花的錢,到了初一凌晨花市散場的時候,可以買上一大束。
與金桔一同上市的還有四季桔、金蛋果、硃砂桔多個品種;百合、水仙、康乃馨也是年宵花市上的搶手花卉;象徵世代同堂的代代果,吉祥虔誠的佛手果,粉白靚麗的桃樹,從尋常百姓家,到酒樓食肆,「一樹桃花滿庭春」,簡直是嶺南年節的「聖誕樹」。
南國暖洋洋的冬天,年宵花市是最熱鬧喜慶的「廟會」,桔言花語成為最好的新年祝福。

河 南
熬年守歲 舉家圍坐夜長明
河南延續中原根脈,過年頗有講究。過臘月二十三就進了小年,民謠里唱詞分明: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花花(對聯);二十九,去灌酒;三十兒,捏鼻兒(餃子);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方天地里,歲歲年年遵循著這段章程,綿延無窮。
臘月底幾天,主婦上陣,忙不過來時,男主人也得掌勺,和面蒸饃、包餡過油、殺魚燉肉……個個不亦樂乎。麵食,不同以往。花捲、油卷、棗花饃,上面都要用胭脂點上紅點,以示吉慶。更有別致者,做成壽桃、刺蝟等等,不一而足。
年三十兒除夕,年味兒最足。河南鄉下管餃子叫扁食,扁食里興包枚銅錢硬幣,使之成為「幸運果」。這是傳統的「抽獎」活動,誰吃到硬幣,象徵新的一年必有福氣。河南人講究守歲,又名「熬年兒」,大門外點燈,長明一夜,全家圍坐,閑話一年。過了子時,鞭炮燃放既畢,依長幼為序祭祖跪拜,孩子們再向長輩叩頭,討取壓歲錢。
河南俗語「三天戲,五天年」。唱大戲要三天整,年要過五天。大年初一正式過大年,既有樂趣,也頗多規矩,嘴上多說吉利話,忌觸霉頭。五天內不準吃面條,不攪面湯稀飯,吃饅頭不準剩。新年開門頭件事,放掛萬字頭鞭炮,爆竹聲中驅邪迎新。隨後,便要出門,逢人作揖拜年。
走親戚是過年主要內容,規矩多,歷時長,貫穿年節。一些地方講「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晚輩帶禮,要到長輩家「走親戚」,長輩則要安排酒菜,等客到來。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這天還要吃餃子,取意捏住「小人嘴」。大年初六,生意便要開業了,這叫「初六大開市」。
除夕之前,叫做拜早年,正月十六之後,叫做拜晚年,過了二月二,這年才算最後過完。

安 徽
龍船起舞 祝福送到家門口
安徽地跨長江、淮河南北,南北地區過年習俗也有著較大的差異。
黃山人在小年夜的前一天深夜,有祭灶的習俗,也稱「送灶」,目的是祈求和保佑平安。從小年開始,家家戶戶清洗傢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乾乾凈凈迎接新年。
在滁州市全椒縣,則流行著「走太平」的傳統民俗(見左圖),並已延續了近2000年。「走太平」時,全椒人都扶老攜幼、傾家出動、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群眾自發地進行健身走、看花燈、放煙花、游縣城、燒香燭等活動,以此祝福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節日的氛圍非常濃厚。」王慶霞大姐說。
每到新春時節,在池州市許多山村和田間地頭,都能觀賞到古老而又神奇的儺祭及表演。村莊家族祠堂中,鞭炮、鑼鼓喧天,村民們戴上彩繪面具,舉行莊重的儺儀,跳起粗獷的儺舞,演著精彩的儺戲,蘊有驅邪納福之意。池州儺戲有「儺儀」「儺舞」和「儺戲」等表現形式。鑼鼓伴奏,節奏明快,這種東方古典雕塑藝術的自然美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舞龍船是宣城春節期間常見的民俗項目,又叫舞旱船。龍船用竹子做成船的形狀,帶有船蓋,重量不重;上面畫著五顏六色的圖案,很漂亮。撐船人一般是皮膚白凈的男生裝扮成女生的模樣,穿著花花綠綠的服裝,化裝成戲曲里的女旦一般。
每到一戶人家門口,首先將鑼鼓敲起來,龍船前面有一個人拿著彎彎的細竹,引導著龍船跟他轉,鑼鼓敲得越響,龍船就舞得越快,然後有人敲快板,眾人跟著唱,歌詞似皖南花鼓戲。

吉林伊通
白山黑水 年息花枝滿屋香
「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吉林省滿族聚居的村屯,進入臘月,年味就一天天變濃,這樣的歌謠又會被家裡的老人反復念叨起來。
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吉林省長春、四平、吉林和通化等地就有許多滿族聚居的鄉鎮村落。
在吉林省伊通縣,滿族仍較多地保留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伊通滿族男子仍普遍穿坎肩,姑娘嫻於刺綉,在衣邊、門簾、幔帳上綉制優美的圖案和「喜慶話」字樣。這些地方的春節習俗,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一到臘月初七,滿族的姑娘們會上山撅「年息花」枝,回家插入裝滿水的瓶子里。20多天後適逢過年,枝上的花苞正好開花,冰雪覆蓋的滿族人家,伴隨著新年的鞭炮聲,滿屋飄香。
傳統的滿族婦女在臘月里「忙年」,要淘黃米、磨黃面、做餑餑等,凍好放入大缸里,留著正月里吃。姑娘和老太太則開始剪窗花、棚花,什麼龍鳳呈祥、喜鵲登梅、吉慶有餘、人壽年豐等主題都可以通過剪紙表現出來,成為春節的傳統習俗。關雲德的滿族剪紙是當地的著名品牌,他可以把滿族傳說中的300多位女神作為題材,用剪紙表現出來。
祭祖是滿族人大年三十的重要活動。「在祭祀中,滿族人用優美的神歌,惟妙惟肖的薩滿舞蹈,表達對祖先的懷念。」長春師范大學滿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呂萍說。
滿族人的祭祀可以分為家祭和族祭,特別是當家族中遇到金榜題名、續家譜等重大事項的年份,祭祖儀式會非常盛大隆重。
滿族人的傳統在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衍生品」。比如,為了准備祭祀,要殺年豬。如今,這在東北農村成了過年的普遍習俗。
年夜飯,滿族人的飯桌上往往會多擺放一副碗筷,紀念「姑姑媽媽」。"姑姑媽媽』是滿族傳說中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了傳播醫術救死扶傷,終身未嫁」,呂萍說。
而在大年初一煮餃子時,男主人還要吆喝:「起來了嗎?」女主人回答:「起來了!」連續三遍。據說,滿族人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反復吆喝只為求得一年的好兆頭。
滿族春節民俗非常重視祈福、講究禮節,從大年三十的「抱柴火」、「踩芝麻稈」,到初一拜年的「碰肩禮」、「抱腰禮」等等,都透露出喜慶和對新年的期盼。春節,在「白山黑水」的滿鄉,處處都有濃濃的年味和傳承已久的滿族風情。

熱點內容
車頂盆栽 發布:2025-07-24 06:48:26 瀏覽:273
粉黃玫瑰 發布:2025-07-24 06:47:42 瀏覽:227
香水百合圖 發布:2025-07-24 06:46:07 瀏覽:63
茶花身體乳 發布:2025-07-24 06:46:06 瀏覽:779
玫瑰泡蜂蜜 發布:2025-07-24 06:39:37 瀏覽:60
插花景區 發布:2025-07-24 06:17:17 瀏覽:480
石龍村櫻花谷 發布:2025-07-24 06:16:20 瀏覽:361
什麼盆栽喝水 發布:2025-07-24 06:04:27 瀏覽:237
情人節玫瑰多少錢一朵 發布:2025-07-24 06:04:23 瀏覽:897
盆景透氣管 發布:2025-07-24 06:00:00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