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池花卉
⑴ 景天科的主要價值
屋頂綠化
由於屋頂覆土厚度及屋頂負荷有限,屋頂綠化可選植物的品種受限,屋頂綠化植物應具備體量小、喜光、淺根性、抗寒、耐瘠、耐旱以及抗風力強、生長緩慢等特點。景天科植物為屋頂綠化首選植物,具有植株低矮、生長整齊、色彩亮綠、花朵繁茂、綠期長、綜合抗性強、易管理等優點。屋頂綠化中多選用品種為佛甲草、地被景天、反曲景天、八寶景天、六棱景天、「遍地黃金」等。
廣場地被綠化
在廣場、城市休閑廣場等各種類型的城市廣場綠化中,應用景天屬植物作為地被形成一定的幾何圖形,中間再圍以色彩鮮艷的紅葉景天或其他植物組成花壇,形成層次分明、內外有別的觀賞效果,簡潔明快,如垂盆草等。既有效地利用了空間,擴大了綠化面積,又發揮了它們作為地被植物的作用,增強了環保功能。還可以用同一種作單純的種植或兩種以上混交的配置,使鮮活的植物材料與硬質的建築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地面綠化和邊坡防護
地被植物是城市綠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中應用極為廣泛,在樹木下、溪水邊、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態景觀效果。但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允許也不可能做到精細養護,只能以粗放管理,要求植被具有植株低矮、枝葉繁密、枝蔓匍匐、根莖發達、繁殖容易等特點。尤其是在邊坡綠化時,既要考慮到植物材料應繁殖容易,生長快,覆蓋能力強,防止水土流失;還要考慮其耐貧瘠,無需精細養護等,所以一般都會選擇景天屬植物,如佛甲草、德景天、垂盆草,既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吸附塵土、消除污染的生態功能,還具有一定觀賞和經濟價值。
用於花壇、花鏡、吊籃、樹池
景天科部分植物的株型豐滿,花色艷麗,花期長,可與其他各種花卉搭配,布置花壇、花鏡,也可獨立做鑲邊植物,種植花帶、花籬等。株型直立、生長整齊的景天三七、八寶景天、玫紅八寶,不僅可做鑲邊植物和種植花帶、花籬,還可在草坪中布置大型圖案,亦可點綴岩石園,或進行行道容器裝飾和庭院向陽處的容器裝飾。還可用株型矮小、葉形奇特的反曲景天等作為盆栽置於室內或案頭供觀莖、觀葉和觀花,凈化室內空氣,又可以陶冶情操。 景天科植物大多被用作民間葯材,垂盆草全草入葯可清熱解毒,治療慢性病毒肝炎,有垂盆草膠囊上市。它還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勞,抗輻射,延緩機體衰老,防治老年疾病等功能,如紅景天素可抑制體外人喉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和分裂能力,促進糖原合成;佛甲草具有明顯減慢或阻斷心腦缺氧、缺血的病理過程的作用這W大腦記憶受損、心肌缺血缺氧等功能康復有臨床開發價值。
⑵ 行道樹種植方式有哪些
行道樹種植方式有多種,常用的有樹帶式、樹池式兩種。
1.樹池式
在人行道狹窄或行人過多的街道上經常採用樹池種植行道樹,形狀可方可圓,其邊長或直徑不得小於1.5m,長方形樹池的短邊不得小於1.2m,長短邊之比不超過1:2,方形和長方形樹池易於和道路及其兩側建築物取得協調,故應用較多,圓形常用於道路圓弧轉彎處。
行道樹的栽植位置應位於樹池的幾何中心,對於圓形樹池更為重要,方形或長形樹池雖然允許偏於一側,但也要符合技術規定,從樹干到靠近車行道一側的樹池邊緣不小於0.5m,距車行道緣石不小於1m。
為了防止行人踩踏池土,影響水分滲透和土壤空氣流通,可以把樹池周邊做得高出人行道6-10cm,但因有影響雨水流入池內這一缺點,因此在不能保證按時澆水或缺雨地區,常把樹池做得和人行道相平,池土應稍低於路面,一方面便於雨水流人,另一方面避免池土流出污染路面,如能在樹池上鋪設透空的保護池蓋則更為理想。如北京天安門廣場一帶即為如此。
池蓋一般由金屬或水泥預制板做成,經久耐用,式樣美觀,為了便於清除池內雜草、屑物和翻鬆土壤時拿取方便,常用兩扇或三扇合成,放在擱架上,既有利於保護池土不被池蓋壓實,又可避免土壤受熱灼炙樹木根系。
池蓋屬於人行道路面鋪裝材料的一部分,可以增加人行道的有效寬度,減少裸露土壤,有利於環境衛生和管理,同時可以美化街景。
樹池營養面積有限,影響樹木生長,增加了鋪裝面積,提高了造價,利用效率不高,而且要經常翻鬆土壤,增加管理費用,衛生防護效果也差,故在可能條件下應盡量採用種植帶式。
2.樹帶式
種植帶是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一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種植帶在人行橫道處或人流比較集中的公共建築前面中斷。
近年來一些城市除在車行道兩側種植行道樹外,還在人行道的縱向軸線上設置種植帶。把人行道一分為二,一條供附近居民和進出商店的顧客使用,一條為過往行人和上下車的乘客服務。種植帶可以種植草皮、花卉、灌木、防護綠籬,還可以種植喬木與行道樹共同形成林蔭小徑,但行距不能小於5m。這種處理形式從衛生防護和保證安全方面都有一定優點。
種植帶的寬度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朝鮮平壤市在主幹道兩側的種植帶寬度達lOm左右。我國常見種植帶寬度的最低限度為1.5m,除種一行喬木用來遮蔭外,在行道樹株距之間還可種綠籬,以增強防護效果;寬度為2.5m的種植帶可種一行喬木,並在靠近車行道的一側再種一行綠籬;5m寬的種植帶就可交錯種植兩行喬木,或一行喬木兩排綠籬,靠車行道一側以防護為主,近人行道的一側以觀賞為主,中間空地還可種些開花灌木,花卉或草皮。
很顯然,種植帶式對樹木的生長發育比樹池式有利,而且藝術造型和防護效果上也遠比樹池式優越。
⑶ 想在農村的院落中養一些花草,應該如何配土比較好
過去農民家庭,收獲後的糧食都會貯存進大缸里,現在很少有囤一大些糧食的人家。所以這糧缸也閑了下來,我們可以利用這大缸種上荷花,當然要先在缸中放上一些從水庫里挖來的淤泥最好在水泥地板上是栽不了深根性強的大樹類的植物,而只能選擇一些淺根性、根系發達、耐旱性強、耐貧瘠的小型灌木和花卉之類的植物作為水泥庭院的人工綠化造景。
⑷ 這是什麼花草
紫竹梅
又名紫鴨跖草作為一年生草花或地被植物來綠化花壇、樹池、喬灌木樹叢之間的空地或大草坪中點綴幾團,綠、紫相間的葉片觀賞期比一、二年生草花長,管理粗放,不需剪,耐陰耐濕,抗污染,僅施點稀薄的餅肥水。因其莖葉茂密,莖節處很容易生根,具有一定的護坡功能,所以,栽於樹叢間的緩坡地既實用又有觀賞效果。可布置客廳、書房、辦公室和卧室,秋季可作為花壇的配色植物。
⑸ 這是什麼植物
紫竹梅,鴨跖草科,被子植物門,鴨跖草屬,鴨跖草亞綱,原產墨西哥,別稱紫鴨跖草,紫錦草,喜溫暖、濕潤,不耐寒,忌陽光暴曬,喜半蔭。對乾旱有較強的適應能力,適宜肥沃、濕潤的土壤。
紫鴨跖草一般作為盆栽擺設,家庭種植更為普遍。紫鴨跖草作為一年生草花或地被植物來綠化花壇、樹池、喬灌木樹叢之間的空地或大草坪中點綴幾團,綠、紫相間的葉片觀賞期比一、二年生草花長,管理粗放,不需剪,耐陰耐濕,抗污染,僅施點稀薄的餅肥水。因其莖葉茂密,莖節處很容易生根,具有一定的護坡功能,所以,栽於樹叢間的緩坡地既實用又有觀賞效果。可布置客廳、書房、辦公室和卧室,秋季可作為花壇的配色植物。
⑹ 樹池的資料
當在有鋪裝的地面上栽種樹木時,應在樹木的周圍保留一塊沒有鋪裝的土地,通常把它叫樹池或樹穴。
做樹池需要有園林工藝的人員一起,選好做樹池的地方,然後准備工具,例如你要如何做好綠化的准備,比如用花卉、草坪來裝飾,需要根據自己的意見來製作,
⑺ 著急!公路旁種植的花草品種有哪些
公路邊種植的花草,最適宜的,是各種品種的夾竹桃科植物,對吸回收廢氣、凈化環境有特答佳效果;適合各種溫度條件下生長,抗性非常好;四季常綠,花朵艷麗;價格挺便宜,因為生長迅速,又屬於常見花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C%D0%D6%F1%CC%D2&z=0
⑻ 行道樹種植方法有哪些
行道樹種植方式有多種,常用的有樹帶式、樹池式兩種。
1.樹池式在人行道狹窄或行人過多的街道上經常採用樹池種植行道樹,形狀可方可圓,其邊長或直徑不得小於1.5m,長方形樹池的短邊不得小於1.2m,長短邊之比不超過1:2,方形和長方形樹池易於和道路及其兩側建築物取得協調,故應用較多,圓形常用於道路圓弧轉彎處。行道樹的栽植位置應位於樹池的幾何中心,對於圓形樹池更為重要,方形或長形樹池雖然允許偏於一側,但也要符合技術規定,從樹干到靠近車行道一側的樹池邊緣不小於0.5m,距車行道緣石不小於1m。
為了防止行人踩踏池土,影響水分滲透和土壤空氣流通,可以把樹池周邊做得高出人行道6-10cm,但因有影響雨水流入池內這一缺點,因此在不能保證按時澆水或缺雨地區,常把樹池做得和人行道相平,池土應稍低於路面,一方面便於雨水流人,另一方面避免池土流出污染路面,如能在樹池上鋪設透空的保護池蓋則更為理想。如北京天安門廣場一帶即為如此。
池蓋一般由金屬或水泥預制板做成,經久耐用,式樣美觀,為了便於清除池內雜草、屑物和翻鬆土壤時拿取方便,常用兩扇或三扇合成,放在擱架上,既有利於保護池土不被池蓋壓實,又可避免土壤受熱灼炙樹木根系。
池蓋屬於人行道路面鋪裝材料的一部分,可以增加人行道的有效寬度,減少裸露土壤,有利於環境衛生和管理,同時可以美化街景。
樹池營養面積有限,影響樹木生長,增加了鋪裝面積,提高了造價,利用效率不高,而且要經常翻鬆土壤,增加管理費用,衛生防護效果也差,故在可能條件下應盡量採用種植帶式。
2.樹帶式種植帶是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一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種植帶在人行橫道處或人流比較集中的公共建築前面中斷。
近年來一些城市除在車行道兩側種植行道樹外,還在人行道的縱向軸線上設置種植帶。把人行道一分為二,一條供附近居民和進出商店的顧客使用,一條為過往行人和上下車的乘客服務。種植帶可以種植草皮、花卉、灌木、防護綠籬,還可以種植喬木與行道樹共同形成林蔭小徑,但行距不能小於5m。這種處理形式從衛生防護和保證安全方面都有一定優點。
種植帶的寬度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朝鮮平壤市在主幹道兩側的種植帶寬度達lOm左右。我國常見種植帶寬度的最低限度為1.5m,除種一行喬木用來遮蔭外,在行道樹株距之間還可種綠籬,以增強防護效果;寬度為2.5m的種植帶可種一行喬木,並在靠近車行道的一側再種一行綠籬;5m寬的種植帶就可交錯種植兩行喬木,或一行喬木兩排綠籬,靠車行道一側以防護為主,近人行道的一側以觀賞為主,中間空地還可種些開花灌木,花卉或草皮。很顯然,種植帶式對樹木的生長發育比樹池式有利,而且藝術造型和防護效果上也遠比樹池式優越。
⑼ 園林\道路綠化有哪些植物
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主要考慮藝術效果和功能效果。 1.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幹;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於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於集中清掃;(4)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於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5)繁殖容易,移植後易於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7)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目前應用 較多的有雪松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1%A9%CB%C9、法桐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7%A8%CD%A9&z=0、國槐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FA%BB%B1&z=0、合歡、欒樹、垂柳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B9%C1%F8&z=0、饅頭柳、杜仲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C5%D6%D9&z=0、白蠟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0%D7%C0%AF&z=0等。 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於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築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雜訊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於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F3%D2%B6%BB%C6%D1%EE&z=0、金葉女貞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D%F0%D2%B6%C5%AE%D5%EA&z=0、紫葉小櫱、月季、紫蔽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7%CF%DE%B1&z=0、丁香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A1%CF%E3&z=0、紫荊、連翹等。 3.地被植物的選擇。目前,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棣棠等。 4. 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道路綠化中行道樹種植設計形式 (1)樹帶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一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一般寬不小於1.5米,植一行大喬木和樹籬,如寬度適宜,則可分別植兩行或多行喬木與樹籬;樹下鋪設草皮,留出鋪裝過道,以便人流或汽車停站。 (2)樹池式。在交通量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設計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空地,種植花草樹木,形成池式綠地。正方形以邊長1.5米較合適,長方形長、寬分別以2米、1.5米為宜,圓形樹池以直徑不小於1.5米為好;行道樹的栽植點位於幾何形的中心,池邊緣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踐踏,如果樹池略低於路面,應加與路面同高的池牆,這樣可增加人行道的寬度,又避免踐踏,同時還可使雨水滲入池內;池牆可用鑄鐵或鋼筋混凝土做成,設計時應當簡單大方。 行道樹種植時,應充分考慮株距與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據樹冠大小決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種植干徑為5厘米以上的樹苗,株距應定為6米--8米為宜;從車行道邊緣至建築紅線之間的綠化地段,統稱為人行道綠化帶,為了保證車輛在車行道上行駛時,車中人能夠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築,在人行道綠化帶上種植樹木,必須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來說,株距不應小於樹冠的2倍。 城市幹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幹道具有實現交通、組織街景、改善小氣候的三大功能,並以豐富的景觀效果、多樣的綠地形式和多變的季相色彩影響著城市景觀空間和景觀視線。城市幹道分為一般城市幹道、景觀遊憩型幹道、防護型幹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類型。各種類型城市幹道的綠化設計都應該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根據美學特徵和人的行為遊憩學原理來進行植物配置,體現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應視地點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點。 (1)景觀遊憩型幹道的植物配置 景觀遊憩型幹道的植物配置應兼顧其觀賞和遊憩功能,從人的需求出發,兼顧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統性來設計可供遊人參與游賞的道路。有「城市林蔭道」之稱的肇嘉浜路中間有寬21米的綠化帶,種植了大量的香樟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F%E3%D5%C1&z=0、雪松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1%A9%CB%C9&z=0、水杉、女貞等高大的喬木,林下配置了各種灌木和花草,同時綠地內設置了遊憩步道,其間點綴各種雕塑和園林小品,發揮其觀賞和休閑功能。 (2)防護型幹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與街道兩側的高層建築形成了城市大氣下墊面內的狹長低谷,不利於汽車尾氣的排放,直接危害兩側的行人和建築內的居民,對人的危害相當嚴重。基於隔離防護主導功能的道路綠化主要發揮其隔離有害有毒氣體、噪音的功能,兼顧觀賞功能。綠化設計選擇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滯塵、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圓柏、桂花、珊瑚樹、夾竹桃等,採用由喬木群落向小喬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過渡的形式,形成立體層次感,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和景觀效果。 (3)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減輕駕駛員的疲勞,豐富的植物景觀也為旅客帶來了輕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綠化由中央隔離帶綠化、邊坡綠化和互通綠化組成。中央隔離帶內一般不成行種植喬木,避免投影到車道上的樹影干擾司機的視線,樹冠太大的樹種也不宜選用。隔離帶內可種植修剪整齊、具有豐富視覺韻律感的大色塊模紋綠帶,綠帶中選擇的植物品種不宜過多,色彩搭配不宜過艷,重復頻率不宜太高,節奏感也不宜太強烈,一般可以根據分隔帶寬度每隔30~70米距離重復一段,色塊灌木品種選用3~6種,中間可以間植多種形態的開花或常綠植物使景觀富於變化。 邊坡綠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沖刷,其植物配置應盡量不破壞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選擇根系發達、易於成活、便於管理、兼顧景觀效果的樹種。 互通綠化位於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為人們視覺上的焦點,其綠化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的模紋圖案,花灌木根據不同的線條造型種植,形成大氣簡潔的植物景觀。另一種是苗圃景觀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喬、灌、草的種植形式種植,密度相對較高,在發揮其生態和景觀功能的同時,還兼顧了經濟功能,為城市綠化發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園林綠地內道路的植物配置 園林道路是全園的骨架,具有發揮組織游覽路線、連接景觀區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無論從植物品種的選擇上還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層次高低、大小面積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豐富多樣,更加自由生動。 園林道路分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綠化常常代表綠地的形象和風格,植物配置應該引人入勝,形成與其定位一致的氣勢和氛圍。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種植較大規格的高大喬木如懸鈴木、香樟、杜英、櫸樹等,其下種植杜鵑、紅花木、龍柏等整形灌木,節奏明快富有韻律,形成壯美的主路景觀。次路是園中各區內的主要道路,一般寬2~3米;小路則是供遊人在寧靜的休息區中漫步,一般寬僅1~1.5米。綠地的次幹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應以自然式為宜。沿路在視覺上應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叢、灌叢、樹叢、孤植樹等,遊人沿路散步可經過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叢中賞花。竹徑通幽是中國傳統園林中經常應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常綠,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內涵,至今仍可在現代綠地見到。 城市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 城市道路綠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斷面布置形式是規劃設計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綠化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一板二帶式。這是道路綠化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即在車行道兩側人行道分隔線上種植行道樹。此法操作簡單、用地經濟、管理方便。但當車行道過寬時行道樹的遮蔭效果較差,不利於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混合行駛時的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帶式。在分隔單向行駛的兩條車行道中間綠化,並在道路兩側布置行道樹。這種形式適於寬闊道路,綠帶數量較大、生態效益較顯著,多用於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綠化。 (3)三板四帶式。利用兩條分隔帶把車行道分成三塊,中間為機動車道,兩側為非機動車道,連同車道兩側的行道樹共為四條綠帶。此法雖然佔地面積較大,但其綠化量大,夏季蔽蔭效果好,組織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決了各種車輛混合互相干擾的矛盾。 (4) 四板五帶式。利用三條分隔帶將車道分為四條而規劃為五條綠化帶,以便各種車輛上行、下行互不幹擾,利於限定車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積不宜布置五帶,則可用欄桿分隔,以節約用地。 (5)其它形式。按道路所處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特點,因地制宜地設置綠帶,如山坡、水道的綠化設計。 道路綠化作為城市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綠化也直接關繫到一個城市的精神內涵,因此,城市的道路綠化是應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點問題,相信只要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多努力,我國的城市道路建設將出現新的面貌,城市景觀得以發展,城市內涵也會得到提升。
⑽ 著急,公路旁種植的花草品種有哪些
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主要考慮藝術效果和功能效果。
1.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幹;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於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於集中清掃;(4)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於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5)繁殖容易,移植後易於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7)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目前應用 較多的有雪松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1%A9%CB%C9、法桐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7%A8%CD%A9&z=0、國槐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FA%BB%B1&z=0、合歡、欒樹、垂柳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B9%C1%F8&z=0、饅頭柳、杜仲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C5%D6%D9&z=0、白蠟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0%D7%C0%AF&z=0等。
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於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築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雜訊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於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F3%D2%B6%BB%C6%D1%EE&z=0、金葉女貞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D%F0%D2%B6%C5%AE%D5%EA&z=0、紫葉小櫱、月季、紫蔽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7%CF%DE%B1&z=0、丁香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A1%CF%E3&z=0、紫荊、連翹等。
3.地被植物的選擇。目前,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棣棠等。
4. 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道路綠化中行道樹種植設計形式
(1)樹帶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留出一條不加鋪裝的種植帶,一般寬不小於1.5米,植一行大喬木和樹籬,如寬度適宜,則可分別植兩行或多行喬木與樹籬;樹下鋪設草皮,留出鋪裝過道,以便人流或汽車停站。
(2)樹池式。在交通量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