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簪花卉
❶ 白玉簪的花卉白玉簪
1)紫萼(H.ventricosa),葉柄邊緣有翅,葉柄上的溝槽較玉簪淺,葉質薄。花多而小,色淡紫色。
2)白萼(H.unlata),又名花葉玉簪,為日本培育的雜交種。葉面上具黃白色縱斑紋,花淡紫色 1.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極易成活。玉簪栽植一年後,一般可萌發3至4個芽,即可進行分株。玉簪同荷蘭菊一樣在北方多於春季3至4月萌芽前進行分株,分株時將老株挖出,可以晾曬1至2天,使其失水,免得太脆切時易折,用快刀切分,切口塗木炭粉後栽植。根據根狀莖生長情況,可分成1株1個芽,也可分成每叢帶有3至4個芽和較多的根系為一墩。分根後澆一次透水,以後澆水不宜過多,以免爛根。分株後另行栽植,一般當年即可開花。玉簪的母株,隔2至3年一定要進行分株,否則生長不茂盛。
2.播種繁殖:播種繁殖可在9月份於室內盆播,在20℃條件下約30天可發芽出苗,春季將小苗移栽露地,培養2至3年就可開花。也可將種子晾乾貯存於乾燥、冷涼處,翌年3至4月份再播種。
❷ 玉簪花的主要種類有哪些
玉簪花的主要種類:
玉簪(Hosta)
別名玉春棒,白萼,白鶴仙。根狀莖粗大,有多數須根。葉基生成叢,卵形至心臟狀卵形,長14~25厘米,寬8~16厘米,先端近漸尖,基部心形或圓形,葉緣波狀,兩側具6~10對弧形脈;葉柄長15~3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頂生總狀花序高出葉面,著花9~15朵;苞片膜質,白色,外苞片卵形或披針形,內苞片很小;花白色,管狀漏斗形,筒長約13厘米,平展或稍下垂,有濃香,夜間開放。花期7~9月。果熟期10月。
變種有重瓣玉簪(var.pleno)原產中國及日本,分布於我國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和四川等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中國自漢代起有玉簪應用的記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歐美各國已栽培150多年。20世紀中期掀起了培育新品種的高潮,培育出許多花葉品種,80年代中國引進該品種,並利用組織培養方法獲得花葉重瓣品種「花葉仙女」(cv.Fairy Variegata)。玉簪分株、播種繁殖均可,以分株繁殖為主,特別花葉品種只能用分株繁殖。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葉枯黃前,將過密株叢挖起,每2~3芽帶根切開,另行栽植。實生苗第一年生長緩慢,第二年生長加快,通常第三年開花。種植穴應施基肥,生長初期至開花前追施2次氮肥和磷肥。生長期少雨地區,要經常澆水,疏鬆土壤。夏季若過於乾旱或被陽光直射,則葉面變黃,葉緣枯焦。寒冷地區冬季應稍加覆蓋。 園林應用:葉叢色澤光亮,姿態豐滿,尤以香、翠、素、雅著稱,是觀賞價值極高的觀葉、觀花園林花卉。園林中可用於布置花境,作為高1米以下的中排花卉材料;或在岩石旁配植;宜可作蔭處的基礎栽植或林下地被;也可作切葉、切花材料和用於盆栽觀賞。
此外,玉簪可吸硫,葉含硫量2~3毫克/克,對SO2抗性強。對氟化物很敏感,在氟化氫日平均濃度為0.034毫克/克的環境中出現受害症狀:先在葉緣和葉尖出現乳黃色至淺棕褐色傷斑,後向葉片中心擴展;在受害組織和健康組織之間有一棕褐色條帶。傷區失水後漸成薄膜狀,易破碎殘落,在葉緣成為缺刻狀。可作為大氣氟污染的指示和監測植物.
白粉玉簪(Hosta albofarinosa)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粉。葉基生,4~5枚;簇生;卵形或狹卵形,長13~20厘米,寬6~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下延成楔狀;被白粉,葉背尤甚;葉脈每側5~7條,葉柄長14~20厘米。花葶高40~44厘米。總狀花序,具花10朵左右。總苞1~2枚,葉狀,基部抱莖,苞片綠白色,有白粉,卵形或披針形。花不俯垂,排列緊密,無香味,花梗長約1厘米;花被白色;每裂片有5條紫色條紋,花被管內有18條紫色條紋;雄蕊6,與花被等長或略長,離生,花絲纖細,向花序軸彎曲,白色,花葯長約0.3厘米,2室,黃色,丁字著生,背面有凹穴;雌蕊長約6厘米,子房無柄,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外伸,彎曲上翅,柱頭小,頂端平略擴大,有白色乳突。
相似於紫萼。區別在於全株有白粉,尤以葉背為甚,葉卵形或狹卵形。比紫萼更為耐旱分布於安徽省。
❸ 玉簪花在盆栽上怎麼栽培管理
玉簪作室內花卉也能生長良好。
1、盆栽土栽植玉簪宜用大盆,底部排水孔要適當大。上盆用肥沃、排水暢通的沙質壤土,施入基肥。
2、管理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澆水不可過多,否則易引起爛根,葉子發黃。經常向葉面噴水,防止空氣乾燥致使葉片干尖。6~8月每月追施1次腐熟好的稀薄液肥,施肥過量或施用了濃肥、生肥,容易造成葉片發黃脫落。盆栽玉簪要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煙塵污染。這樣才能生長茁壯,葉色碧綠,開花潔白芳香。秋季玉簪落葉後,原盆置於不結冰的低溫處,休眠越冬。盆栽的一般2~3年分根1次,分根後的植株得以復壯,生長更好。如長久不分則不茂。早春分根的當年即可開花。
❹ 玉簪的種類有哪些
玉簪屬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花卉。有粗壯的根狀莖,葉叢基生,葉卵狀心臟形,具長柄,淺綠色有光。總狀花序頂生,花潔白如發簪,花被筒長約13厘米,濃香,可置窗前案頭,醒腦安神。同屬植物有40種,栽培常見的有:
1.狹葉玉簪
產日本,葉披針形,花淡紫色,較小,有白色與斑紋變種。
2.波葉玉簪
葉緣微波狀,葉上有乳黃或白色縱紋,花紫色,較小。
3.紫萼
葉柄邊緣下延呈翅狀,花紫色,花期8~9月,有花葉紫萼變種。
❺ 大綠葉花卉玉暫圖片及名稱大全
你好朋友,這個你可以去查一些相關的網路就可以了解到啊,而且很詳細的一些知識之類的。
❻ 落葉宿根草本花卉玉簪(玉春棒、白鶴花)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百合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根狀莖。株叢高60~80厘米,葉基生,卵圓形具很長的葉柄;長15~30厘米,寬10~15厘米。花葶自葉叢中抽生而出,上面著花7~15朵,具很長的花筒,花被先端6裂,盛開後展開呈漏斗狀,白色,具濃香。蒴果圓柱狀,種子黑色,頂端有翅。花期6~7月,夜間開放,白天閉合(圖33)。
2.變種和品種主要有重,瓣玉簪,香味較淡。同屬的植物還有紫萼玉簪和狹葉玉簪。
3。習性原產於我國。為典型的陰性植物,在直射陽光下葉片枯焦,更不能正常開花,耐寒能力強,在我國北方露地越冬。要求濕潤、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瘠薄和輕鹼。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每隔4年應分栽一次,春、秋兩季均可分栽,在生長季節分栽也能成活。大量繁殖時也可在早春於室內播種,然後分苗栽入小盆,蔽蔭養護;播種苗生長緩慢,需培養一年後於來年早春脫盆定植。
5.栽培和養護在庭院中應栽在樹下或房屋北側,株距不小於80厘米。定植穴應盡量挖大,然後施入有機肥料,栽後充分灌水。花謝後如不採種應剪掉花葶,以防結實而消耗營養。每年秋末應在株叢周圍開挖環形小溝,施些肥料,來年開花會更加繁茂。入冬前應灌足冬水,保持宿根安全越冬。
❼ 玉簪花的盆栽管理要點有哪些
玉簪的盆栽:玉簪作室內花卉也能生長良好。
(1)盆栽土:栽植玉簪宜用大盆專,底部排水孔要適當大。屬上盆用肥沃、排水暢通的沙質壤土,施入基肥。
(2)管理: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澆水不可過多,否則易引起爛根,葉子發黃。經常向葉面噴水,防止空氣乾燥致使葉片干尖。6~8月每月追施1次腐熟好的稀薄液肥,施肥過量或施用了濃肥、生肥,容易造成葉片發黃脫落。
盆栽玉簪要置於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煙塵污染。這樣才能生長茁壯,葉色碧綠,開花潔白芳香。秋季玉簪落葉後,原盆置於不結冰的低溫處,休眠越冬。
盆栽的一般2~3年分根1次,分根後的植株得以復壯,生長更好。如長久不分則不茂。早春分根的當年即可開花。
❽ 玉簪有哪些優良的品種,如何養護
又名玉春棒、白鶴花、白玉簪、玉泡花,百合科玉簪屬多年宿根草本。根狀莖粗壯,葉基生成叢,具長柄,卵形或心狀卵形,總狀花序頂生,花梗高出葉面,著花9~15朵,花一般白色,管狀漏斗形,有芳香,花期6~9月,蒴果三棱狀圓柱形。
品種有法蘭西、藍色皺紋、滿溢酒杯、櫻桃漿果(花紫色)火與水(紫)、擊倒(淺紫)、愛國者(淡紫)、總禾、太陽能(淡紫)、寬邊(紫)等。
性強健、耐寒、喜陰濕、忌烈日,喜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分株或播種繁殖。
盆栽選通透性好的土陶盆,盆底填一層碎瓦片,用腐葉土與菜園土混合作基質。喜濕怕澇肥適度,生長期常澆水和噴水,春秋季薄肥勤施,20天一次復合肥。
玉簪是陰性花卉,遮陽度要85%以上,以早晚能見花太陽為好。不耐寒,北方要入室過冬。
❾ 玉簪花有哪些品種
玉簪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於玉簪花的花色潔白如玉,沒有開花的時候就好像簪子,非常特別。玉簪花一般在夏季到秋季時開花,有芳香,常作觀賞用。
玉簪花
玉簪花的根狀莖粗狀,有多數須根。葉莖生成叢,心狀卵圓形,臉具長柄,葉脈弧形。花向葉叢中抽出,高出葉面,著花9-15朵,組成總狀花序。花白色或紫色,有香氣,具細長的花被筒,先端6裂,呈漏斗狀,花期7-9月。蒴果圓柱形,成熟時3裂,種子黑色,頂端有翅。
中文學名:玉簪
拉丁學名: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
別稱:玉春棒、白鶴花、玉泡花、白玉簪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百合目 Liliales
科:百合科 Liliaceae
屬:玉簪屬 Hosta
種:玉簪種 H. plantaginea Aschers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