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神似

插花神似

發布時間: 2021-03-16 09:49:18

⑴ 這個頭像很像的情頭有沒有

這是百瀬たろう,住在東京的自由插畫師的作品,這是一個系列的,木有情頭,找了幾個相似的插花

⑵ 有一種草,長得很像松樹,叫什麼名字啊

您說的那種草,指的應該是文竹吧!看看像下圖嗎。 文竹 拉丁名: Asparagus plumosus 英文名: - 別名: 雲片竹、山草 科: 百合科 屬: 天門冬屬 產地分布>>> 原產於非洲南部 生態分類>>>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觀賞分類>>> 觀葉類 高度范圍>>> - 形態特徵>>> 多年生蔓性草本,根部稍肉南,莖細柔,伸長呈攀援狀,葉狀枝密生如羽片狀,秋季在羽毛狀細枝上開黃綠色小花,果實為漿果,成熟時呈紫黑色。 生長習性>>> 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怕強光和低溫,冬季越冬溫度不低於5℃,不耐乾旱,但忌積水,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為最佳。 園林用途>>> 作為溫室盆栽觀葉植物,擺設盆花時作陪襯用,也可作室內觀葉植物布置,或作為切花材料,作插花之陪襯。 繁殖培育>>> 以播種繁殖為主,也要用分株繁殖。播種須種子採收後立即播種,多以盆播,播後加蓋玻璃,保持20-25℃,且盆土需保持濕潤,約1個月左右可發芽,發芽勢不太強,有的種子需較長時間才能發芽整齊,苗高10 cm左右可定植,分株可結合翻

記得採納啊

⑶ 有一個長的很像初音的黑發女孩,一隻眼睛有藍色的火焰,她的名字是什麼

日文: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

英文:Black★RockShooter

算是作者的原創人物吧....不是V家的人。
生活在特殊閉鎖空間(裡面全是馬賽克的地面和牆壁...),有一個束雙馬尾卷發的宿敵....總之就是完全靠插花和初始的一個視頻存在的人物。

(視頻在nico上有,或是上期的《動感新勢力》里有)

⑷ 中國插花的風格

1. 師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國明代園藝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說:「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句話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是中國插花的最高境界,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藝術家畢生追求的理想目標。插花作品是人們利用自然界植物的花、枝、葉、果、根等為素材,經過巧妙的構思,遵循構圖原理而創作出來的花卉藝術品。它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是人工美與自然美的有機結合,是「天人合一」的結晶。因此。中國插花力求表現花材自然的形態美和色彩美,反對人為地刻意造作,盡量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中國插花自然多變、既有形式,又不拘泥於形式,既有規范,又不規范化,給插花作者以極大的自由創作空間,一切以順乎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態、飽含自然之情、富有自然之趣為原則。
2.講究詩情畫意,注重意境美的創設
中國插花講究「外師造化,內發心源」。「外師造化」就是師法自然;「內發心源」是講插花創作中要注入作者濃烈的思想感情。要以「情」寫「景」,情景交融;以「景」寫「神」,形神兼備。這種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插花作品,不只外在的造型,優美動人;其內在的富有詩情畫意的意境,更傳達出無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使人們在欣賞了作品外在的形態美和色彩美並得到視覺的美感享受之後,進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在作品內涵的廣闊天地里遨遊,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詮釋作品,實際是參與了作品的再創作,與插花作者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溝通。從而產生「文己盡而意無窮」,「神似勝形似,無聲勝有聲」的感嘆。所以中國插花講究含蓄,認為「藏之愈深,其境愈大」,會加強與加深意境的感染力。這與西方插花豁然率直的風格是全然不同的。在意境美的創設中,作品的標題和花材的寓意起著重要的作用。
3. 採用不對稱式自然構圖形式
東方式插花作品的造型常採用不對稱式構圖形式。雖然有直立式、傾斜式、水平式(或稱平展式)、下垂式等四類基本構圖形式,但是,沒有不變的格式,通過高低錯落、動勢呼應、俯仰顧盼、剛柔曲直,各得自然之妙趣,正像袁宏道在《瓶史·宜稱》中說的「參差不倫,意態天然」,在這四個基本構圖形式的基礎上,構成變化萬千的不對稱式自然構圖。這類作品清新自然、秀麗多姿,不受任何形式和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據環境布置和主題的需要,充分發揮作者的藝術創作才能。這正是中國插花引人入勝、獨樹一幟的突出特色。
有人說,日本古典插花有嚴格而固定的構圖形式,各流派有各自獨有的構圖形式,這是日本古典插花的重要特色。日本現代插花對形式則沒有什麼嚴格限制。
4. 線條造型,追求花材個體的線條美,多用木本花材
中國國畫採用線條造型為主要表現手法,在插花創作中,花枝就像繪畫中的線條,以優美自然、姿態多變的花材勾勒出插花作品的輪廓和造型,這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線條的粗細、平斜、曲直、張弛、高下等變化和這些線條的組合,能表現豐富多彩的畫面;能反映深厚的情感和誘人的意趣。可以展現人間百態;可以描繪自然萬象,人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都可表現入神;自然的風雨雷電,春夏秋冬都可展現在眼前,其表現力是無窮的!所以中國插花十分考究花材的選擇,它不以量取勝,注重花材的姿態和質量。由於木本花材具有優美多變的姿態,易於人為加工成有畫意的線條,水養壽命長,所以在東方插花中多見應用。常用於作品外形輪廓的構成,可欣賞到作品中花材個體的線條美。
5. 強調花材的寓意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是熱愛真、善、美的民族,寄情樹木花草之風代代盛行,在愛花、賞花、育花、用花的過程中,對之產生深厚的感情。以花為伴,將花當成有生命、有靈性的知心朋友,相知甚深!流傳下來很多動人的故事,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酷愛菊花的陶淵明;如退隱山林,妻梅鶴子的林和靖;蘇東坡與牡丹結緣等。中國在隋唐以後,樹木花草多被人格化,根據樹木花草的習性、形態、開花季節等,被賦予種種美好的寓意,以花喻人,表達人們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和期盼,用自然之理推及社會之理和人生之理。如荷花,根生長在污泥里,花和葉卻高高挺立水面之上,視為「出污泥而不染」,稱之為「凈友」,是清凈聖潔、品格高尚的化身。常用於佛教用花。牡丹,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被尊為「花中之王」,稱為「貴客」,是富有顯貴、興旺發達的象徵。曾作為唐代宮廷插花的主要花材。梅花,以「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為特徵,「零落成灰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被稱為「清客」,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特徵。另有一些品高韻勝的花材,根據開花習性或品格特徵等,組合一起,賦予一定的寓意。如玉蘭、海棠和牡丹組合一起,合稱「玉堂富貴」;冬季開花或常綠的松、竹、梅組合一起,名為「歲寒三友」;品格高雅的梅花、蘭花、竹、菊花組合一起,合稱「四君子」;還有一種「諧音花」,以花材名稱組合的諧音,構成吉祥的意義。如銅錢、拂塵、萬年青、李子組合一起,諧音名為「前程萬里」,是提職宴會的佳品;柏枝、萬年青、荷花、百合的組合,諧音名為「前程萬里」,是新婚插花的良好花材組合等。這些為中國插花意境美的創設和發揮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6. 季節特色的表現
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花材在開花,經過人們一代代的追尋和遴選,每一個季節都確認了其代表性花材。如蘭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護秋、梅竹斗寒。表現什麼季節的主題,就要用那個季節的花材來創作,這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這種特色使作品富有鮮明的現實感和即時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該季節的動人景象。相反,若表現某季節的主題,而使用其它季節的花材,就被認為是用錯了。
7. 重視作品與環境的統一
插花作品是為美化環境服務的,東方式插花特別重視插花作品與環境的完美統一。講究環境、音樂、詩、書、畫、配件與插花作品的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是追求多感官美感享受的高雅藝術。我們把環境陳設包括在整個插花創作的過程中,是插花創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在進行插花創作時就要清楚陳設環境的具體情況,將它考慮在插花設計之中,作品完成後,陳設在設計好的環境中,必然會起到最好的藝術效果。達到插花創作的目的,這時,才算全面完成了插花作品創作的任務。

⑸ 寫景狀物作文

雲南看雲

有一種雲,讓你震撼,讓你感動,讓你憧憬;有一種雲,讓你敬畏,讓你熱愛,讓你贊美。這就是雲南的雲。
如果說雲南是孔雀公主,那麼雲南的雲就是孔雀那輕盈、綽約、柔和的羽毛。
寧靜安然的滇池畔,有座秀麗的西山,那是我心中的「西子」。西山有江南的氣韻,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都是那麼溫馨、多情。我在西山消夏的時候,總喜歡倚著朱紅的大柱子,看雲。那雲有時在滇池上飄來飄去,好像在照鏡子似的;有時在西山的角角落落徘徊;有時雲的周圍有彩色的光環,它輕輕地映在滇池中;有時大雨過後,人們熙熙攘攘地來西山看雲、看彩虹,那潮濕的山路上留下了一個個或深或淺的腳印。
玉龍雪山的雲別有一番情趣。玉龍雪山聳立在紅土地上,高插青冥。遠望,有王者之尊;近觀,如沉魚落雁之美。在山腳,百花齊放,花香襲人;在山頂,大雪嚴嚴實實地蓋著,像一張大棉絮。天空很乾凈,陽光很充足,顯得很透明。雲兒在跳舞,在高歌,融入玉龍雪山的氣魄。雲在山間游盪,把玉龍雪山擦拭得更加純潔,更加神聖。這里的雲有一顆冰心,你站在玉龍雪山的臂膀上,讓它透過你的身軀,撫摸你的肌膚,耳邊回盪著瓔珞敲冰的聲音。
茫茫哀牢山,綿延、壯觀。這兒的雲凝重,在山與山之間、在森林與森林之間滾動,像巨龍一般,吞吐日月。為哀牢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雲兒訴說著那一個個古老的傳說,風兒呼嘯著,它是雲兒唯一的聽眾。 虎跳峽很深很窄,是雲貴高原的傷痕。急湍似箭,猛浪若奔,但是十分清冽。暮色中,雲把夕陽的影投到了這個深邃的大峽谷之中。
雲愛山,也愛水。瀾滄江上的雲堪稱一絕。瀾滄江兩岸是西雙版納。清晨,雲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在風中飄揚。伴著小象的銅鈴聲和傣家少女們甜甜的歌聲,雲漸漸散開,像玻璃片一樣。金沙江的雲則很堅毅,江水拍岸,似乎要把當年紅軍的精神傳誦。滾滾紅河水,粗獷、豪邁。雲也一樣,敢怒敢言敢愛敢恨。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霎時間卻又是烏雲密布,大雨傾盆。
再讓我們來泛舟撫仙湖,安逸地躺著,盪漾在山水之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那天空中的雲兒,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另外,我們還可以到洱海,領略風花雪月的美妙,感受輕雲淡影的微妙。
雲南是雲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⑹ 什麼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國藝術插花的意境 

插花藝術從其特點和藝術形式上通常分為東方插花藝術和西方插花藝術兩種。西方插花側重於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裝飾效果好的圖案式,突出人為的理性的整齊的造型。

東方插花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其風格主要以體現花材的自然美、線條美和意境美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創作是中國插花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於中國古老的文化藝術,體現了中國哲學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國詩、畫的文化內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國插花藝術對世界插花藝術的貢獻,也是中國插花設計創作中的難點。意境的深淺又是衡量中國插花藝術水平的最重要的標准。   

一、意境的詮釋 

中國藝術插花的重點就是意境的創作,按照現代《辭海》的解釋,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因此,可以將藝術插花中的意境理解為:插花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與按照主題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構成藝術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為,而作品的效果卻千差萬別。在我們所能欣賞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讓人看了印象深刻,流連忘返;而有的作品卻不能給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實,簡單、素雅,卻能讓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雖然五彩繽紛,卻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也即意境的差別所為。

一件優秀的插花作品,必須有創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藝術家鍾玉冰所說的插一盆好看的花並不難,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將一些沒有艷麗色彩或特殊形態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則須花更多心思。

做到這一點還只能算插花造型的優秀設計,更深層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題引導下讓人產生與作者思想感情共鳴的東西,甚至受到啟迪,產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兩者有機地結合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

正如《瓶史》中論及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劃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對藝術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詮釋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愛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國藝術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須了解其誕生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插花較早的國家之一,六朝時的史書已有關於佛前供花的記載,也是中國最早的插花記錄,在隨後的歷史長河中,插花隨著時代的變遷形成了不同的類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間插花,之後的宮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義,結合清雅優美的線條造型,確立了它在中國插花藝術中的主導地位,並成為東方插花藝術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單把花材看成是表現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讓花成為表達情感意趣的傳遞者。插花作品也不僅是一件裝飾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觸時突然的領悟。 

中國歷史上許多的詩人、畫家都涉獵過插花領域,如南齊的畫家謝赫、唐代詩人李白,宋代詩人楊萬里、陸游,明代造園家計成等都留下有關的詩句、繪畫及理論著作。

對東方插花形成作出傑出貢獻的、有名的插花專著《瓶花三說》《瓶花譜》《瓶史》則分別由明代的戲曲家高濂、畫家張謙德和文學家袁宏道完成,書中對花的含義、花的養護、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詳細的說明,並由此奠定了中國插花早期較系統的理論基礎。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的介入,中國插花一開始即按詩、書、畫的創作原則行事,並刻意追求詩情畫意般的藝術境界。   

三、意境的創作 

意境,是藝術家審美的再現,是與生活形象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達無限而深遠的內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創作被稱之為藝術創作,就是因為作品內涵之深遠,意境之深邃。

中國的藝術插花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並高於自然,善於利用自然花材的美來娛人、感人。不僅重視花材的形態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耐人尋味和遐想。 

中國文學中直接與花有關的內容很豐富,古人常賦予花一定的精神含義。如用菊花臨秋獨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徵著毫無畏懼的品格;蘭花高潔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徵名士的高風亮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純潔無邪;松柏挺拔堅強,代表一種堅貞不屈、頑強向上的精神;報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滿園,春光明媚;君子蘭代表君子之交,友誼萬古長青等等。

如將梅、竹、菊、蘭組合用到插花中藉以表達內心不畏嚴寒、高風亮節、潔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現代人賦予花的一定的語言,通過合理組合或諧音表達意境,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中國民俗常喜歡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萬事如意;水仙為水中仙子,神聖高潔;桃花預示好運將至,有大展宏圖之意;大麗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義;萬壽菊象徵健康長壽;常春藤寓意白頭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種;萬年青比擬青春常駐;富貴竹為大富大、貴好運不斷等等。 

藝術的境界在於美,所以中國藝術插花創作時,在確定了創作方向後,插出美的造型才能體現出美,表達出完美的意境。

創作者在確定了創作方向後基本上應對將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雛形在頭腦中有個初步的形象,此時可再經過細致的形象思維,運用繪畫原理在大腦中構圖,調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後定形整個作品的細部,然後可將具體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畫到紙上,也可直接插做。 

藝術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藝術修養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創作的內容方向,不需要過多考慮環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現什麼,能夠表現什麼,能夠表現得多深,從而決定所能創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淺。

所以對於有一定插花技藝的創作者而言,創作方向的准確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終決定作者是否能創作出意境奇、高、遠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據中國藝術插花意境的內涵,創作方向的確定可以主要從文學所包含的內容里、現實中的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里及構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慮,通過對它們的運用或從中得到的啟發激發創作的靈感。

(6)插花神似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插花

⑺ 一種小果,用於插花藝術,長得跟山茱萸很像,請問是叫什麼果

這個有點像山歸來,一般聖誕到過年花店才有賣。模擬花裡面也有這種果子。

⑻ 請大家幫幫我看看這是什麼植物,居然開花了,這花跟滴水觀音的花很像

這是銀皇後萬年青 學名:Aglaonema commulatum cv.Silvcr Queen 別名:銀後粗肋草、銀後亮絲草 科屬:天南星科,廣東萬年青屬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節間明顯。葉互生,葉柄長,基部擴大成鞘狀,葉狹長,淺綠色,葉面有灰綠條斑,面積較大。 生境分布: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普遍栽培。 生態習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曝曬,不耐旱。生長適溫為20-27℃,3-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冬季溫度不低於12℃。以肥沃的腐葉土和河沙各半的混合土為宜。 繁殖方法:扦插或分株繁殖。扦插於春末初夏,將植株的莖用利刀切成帶一二個節的小段,插於滅菌消毒過的素砂、蛭石、珍珠岩之中。可將插穗橫插於介質,但注意一定要將芽頭向上;也可以豎插,但切忌插倒。插後適當遮蔭,晴天中午揭膜噴霧。每7~10天噴一次滅菌葯液(用0.1%的多菌靈、托布津、退菌特稀釋液均可),一般20~25天可生根。根長至2cm左右即可移栽定植。也可分株繁殖,常在春季將其基部萌發的櫱芽剝下另植。 栽培管理:盆栽用疏鬆的泥炭土、草炭土最佳.亦可用腐葉土、砂質壤土混合,並用少量的硫酸亞鐵稀釋後酸化土壤。喜散光,尤其怕夏季陽光直射。在室外,需用65%~75%的遮陽網遮陽,在室內要存放在光強處,以使葉片色澤鮮艷。長期放在陰暗處;葉面色澤暗淡,葉片發軟而不挺,影響觀賞效果。不耐寒,溫度降到10℃就得採取保溫措施。受凍後,整株潰爛,冬天不可低於15℃。冬春雨季少澆水,冬春兩季要盆土干透後,同時最低溫度要達到15℃以上才能澆適當的溫水。夏季生長旺盛,可以大量供水。春末夏初可少施一些酸性氮肥,夏季增旋氮肥,初秋、中秋可施些復合肥,秋末初冬停肥。肥料充足莖干粗壯,分櫱多,葉片肥大。 園林用途:銀皇後萬年青葉色美麗,特別耐陰,盆栽點綴廳室,效果明顯,特別明亮舒適。目前,剪葉作插花配葉或裝飾室外環境已屬時尚。

⑼ 日本花道與中國花道的異同

2009年伊始,有幸認識了來自台灣的陳春珍老師,(國際花藝文教基金會董事,日本花藝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日本花藝設計師協會講師,日本池坊華道講師正教授一級。)她給我們帶來了日本古老的池坊華道,讓我領略了日本插花藝術的魅力,感悟著日本花道的精神。我學習日本花道,並非崇洋媚外,旨在領略日本的插花藝術,拓展自己的插花技藝。在學習過程中,我常常思考這樣的問題:日本花道,與中國傳統式插花又有何淵源?為什麼日本花道發展得如此系統有為?中國傳統插花的發展之道在哪裡?經過學習和大量資料閱讀之後,在日本花道與中國傳統插花之差異方面,我有一些心得,與大家共討。一、歷史淵源在500年前的唐朝,日本的聖德太子把中國佛教插花帶入日本,並由小野妹子潛心研究、積極傳播,形成了日本的第一個插花流派——池坊華道。自此,日本的插花藝術(日本稱之為「花道」)開始繁盛起來,並形成了如今的3000多個派系。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羅虯的《花九錫》、袁宏道的《瓶史》、沈復的《浮生記》更是中國插花的歷史力證。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插花,是日本花道之父,從日本花道技藝中,可窺得中國傳統插花的神似之處。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不斷的戰亂,使得中國插花藝術在後來的發展中並未一帆風順。而日本,倒是興興旺旺,使插花藝術在全日本成為了一種全民普及性的技藝,與茶道同為日本婦女的必學之道。二、從民族性來思考兩者的發展在看到日本花道與中國插花不同的發展之路後,我更多考慮的,不是歷史原因,而是民族性的問題。為什麼日本能把拿來的文化發展起來,並且很好地發展起來了呢?而中國的插花藝術,蠻可以是世界插花界的龍頭老大,可如今,卻讓人排在了日本之後,為什麼?排除我們的民族情緒,不去討論日本民族的殘忍、殺氣騰騰、性急而度量小之缺陷。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有一種獨特的精農主義,它使日本人重視教育,崇尚科學,並不斷革新,精益求精。它使日本人性格中有一種永不服輸的傾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就在於不斷完善自我, 充分發揮意志力的作用。日本人在這方面幾乎做到了極致。這就不難看出,日本花道何以發展得如此系統和廣泛了。而中國呢?近年來,我看到全民性的關於民族性的大討論,聽到的大多是貶詞。首先是中國的天然主義,這種天然主義形成了中國文人的儒雅,而這份儒雅又創造了中國插花的藝術性,使中國插花充滿了靈氣和情感。然而,又是這種天然主義,讓中國人信命由天,從而讓歷史蒙上了恥辱,也讓花藝發展受到了阻礙。其次是中國的個人主義,輕視知識,輕視努力,輕視文化,輕視群眾與團體生活,這也讓插花藝術的發展受到了阻礙。三、花藝特點之異同同:日本花道與中國傳統插花都以線條為主,講究意境,崇尚自然,兩者同屬於東方式插花。異:日本花道更系統。如今的3000多流派,雖源於池坊,卻各有特點。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將流派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下來。而中國插花藝術,重新發展的歷史不長,現如今依舊派系不明,分類混雜。但是經過幾代花藝人的努力,中國插花,也正以不容忽視的姿態重振著中國藝術在世界上的地位。四、一些想法在接觸了日本花道之後,令我有不少感觸。1、 我們應該放棄自己「父」之尊,努力學習日本花道,從中挖掘東方插花之精髓,豐富中國傳統插花之意蘊。2、 索源。從中國現存的文獻資料出發,發掘中國傳統插花的歷史。從源頭上分析中國插花的特點,注意整理和分析,讓中國插花更系統更豐富。3、 增加交流。這里的交流,並不僅僅是指與日本花道的交流,也包括與國際插花界的交流,融匯東西方的藝術精華,再創輝煌的中國插花藝術。但,更重要的交流,我認為是國內插花界的交流。也許是我在插花界的了解不深,總感覺中國插花界地域感很強,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搞自己的培訓和商業發展,使得插花藝術更滑向了商業化,淡薄了藝術性。最後,我想說,我更喜歡中國傳統插花,不僅因為她是日本3000多流派的花道之「父」,更因為她擁有天然的高貴與沉穩氣質,擁有中國傳統文化崇尚自然、師法自然又高於自然的精神。雖然自己微不足道,但我也希望能夠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中國插花藝術的發展唱傳承與創新之歌。

⑽ 福州評話的藝術形式

福州評話音樂唱腔無嚴格曲說,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誦調,道具有醒木、摺扇、加一片鐃鈸(配以斑指、竹箸),作為間奏擊節樂器。評話講究說、吟、做、花。唱詞多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 醒木:以硬木做成,用以押座,渲染氣勢,並起區分段落的作用。
摺扇:習慣用棕木扇骨的黑扇 ,與南北評話用的白扇不同。四季皆用,起擴大手勢、幫助表情的作用,兼作道上人,比擬刀槍棍棒、書、信札、托盤等。
鐃鈸:形同佛教法器中的鐃,而暗合商代青銅鐃的三個特點:單個;以桿擊其邊沿,執而鳴之。在福州評話中有特殊打法,如逗鈸、敲鈸。 說白:用於正話中,為說故事的最主要的表現手段。又分表白、對白、評白和內心白。
吟誦:在評話家庭中,只有福州評話繼承古風,採取夾說夾吟的方式以表述故事。吟誦分序頭、吟句和訴牌三種:
1. 序頭 用於壓座和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書名。
2. 吟句 分表唱、人物獨唱及對唱。有高山流水、浪淘沙、連珠、英雄調、淚嗓、半淚嗓及垛句等腔調。
3. 訴牌 用於表白身世,傾訴冤情。整段訴牌節奏由慢到快,並變換鐃鈸,使之逐漸激烈。
做工:福州評話以吟說為主,做工手面(表情)為輔。表情注重眼神和面風,次及手勢和形體動作。取摹擬指意態勢,側重神似,力求神似與形似的統一。
花:即笑料,噱頭,也是福州評話不可缺少的藝術手段。分「夾骨花」與「插花」兩種。「夾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突出笑料。「插花」則是說書人穿插些與故事無關的小笑話。
福州市評話的傳統演出排場:打一個小平台,台上置一直兒、條凳。幾上擺放香花、鮮果、糕餅,鳴炮接送演員登台,在直幾後落座。一般為單檔說唱,也有雙檔對口者。

熱點內容
丁香魚花生 發布:2025-07-27 15:17:28 瀏覽:926
白丁香木 發布:2025-07-27 15:14:49 瀏覽:209
櫻花蓄電池 發布:2025-07-27 15:14:44 瀏覽:219
茶花紅磚 發布:2025-07-27 15:13:06 瀏覽:755
海棠灣到三亞灣有多遠 發布:2025-07-27 15:12:31 瀏覽:302
花卉長快激素 發布:2025-07-27 15:12:25 瀏覽:266
七夕瑜伽 發布:2025-07-27 15:03:04 瀏覽:155
單拌茶花 發布:2025-07-27 14:55:44 瀏覽:23
梅花嶺飯店 發布:2025-07-27 14:54:50 瀏覽:816
七夕調侃說 發布:2025-07-27 14:54:00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