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石畫
『壹』 什麼是草花石
花草石:天然中國畫石又名花草石,埋藏於地下的樹木經過上億年的變遷後,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變成了花草石,產於廣西入... 草花石又稱廣西國畫石,古生石畫。自1996年9月在廣西柳州地區發掘出來,以獨特的畫面和色彩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喜愛
『貳』 有關臨摹油畫花卉的具體步驟
1、准備好油畫的工具: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版刷,細筆刷。權
『叄』 當代花鳥畫家中,誰畫石頭最厲害
國畫大家吳蓬先生畫石頭有一百餘種,形狀各異,神態出奇。吳蓬先生為什麼能畫出這么多湖石?因為先生喜歡石頭,對石頭品質好壞的判斷,有自己的標准,對賞石的審美情趣,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當然,我只是列舉一位畫石頭的畫家,藝術沒有誰最厲害,只有欣賞和被欣賞。
『肆』 花卉簡筆畫怎麼畫
所需材料:彩筆、白紙。
具體步驟:
1、首先給花朵畫一個笑臉,圍版繞著圓形畫花瓣。
『伍』 國畫顏色的石青石綠石黃是什麼
傳統的中國畫顏料,它一般分成礦物顏料與植物顏料兩大類,從使用歷史上講,應先有礦物、後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煙、後有油煙。遠古時的岩畫上留下的鮮艷色澤,據化驗後,發現是用了礦物顏料(如硃砂),礦物顏料的顯著特點是不易退色、色彩鮮艷,看過張大千晚年潑彩畫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積的石青、石綠、硃砂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植物顏料主要是從樹木花卉中提煉出來的。
主要色彩有以下幾種
一、礦物顏料
1、硃砂
2、朱膘(硃砂中提煉、最上面的一層)
3、銀朱
4、石黃
5、雄黃(又稱雄精)
6、石青(分頭、二、三、四青)
7、石綠(分頭、二、三、四綠)
8、赭石(分深赭、淺赭)
9、蛤粉(貝殼磨製、雖非礦物但歸在此類)
10、鉛粉(易變黑,常用鈦白粉代替)
11、泥金
12、泥銀
二、植物顏料
1、花青
2、藤黃(有毒)
3、胭脂
4、洋紅(進口,胭脂蟲中提取,雖非植物但歸於此類)
三、化工顏料(不同於盒裝軟管的,也為塊狀,姜思序堂生產)
1、曙紅
2、深紅
3、大紅
4、鉻黃
5、天藍
第一、二類為純天然製作,除洋紅外(它最初從墨西哥引進),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國畫顏料。三類為現代的化工合成顏料,用起來尚可。
我們現在用得最多的當數上海馬利實業畫材有限公司生產的「馬利牌」中國畫顏料,使用方便、但易退色。
一般來說一類為粉狀,用時須加明膠,二、三類直接在水中浸泡一會就可,使用比較方便。
粉紅,即淺紅色。別稱:妃色 楊妃色 湘妃色 妃紅色
妃色 妃紅色:古同「緋」,粉紅色。楊妃色 湘妃色 粉紅皆同義。
品紅:比大紅淺的紅色 (quester註:這里的「品紅」估計是指的「一品紅」,是基於大紅色系的,和現在我們印刷用色的「品紅M100」不是一個概念)
桃紅,桃花的顏色,比粉紅略鮮潤的顏色。 (quester註:不大於M70的色彩,有時可加入適量黃色)
海棠紅,淡紫紅色、較桃紅色深一些,是非常嫵媚嬌艷的顏色。
石榴紅:石榴花的顏色,高色度和純度的紅色。
櫻桃色:鮮紅色
銀紅:銀朱和粉紅色顏料配成的顏色。多用來形容有光澤的各種紅色,尤指有光澤淺紅。
大紅:正紅色,三原色中的紅,傳統的中國紅,又稱絳色 (quester註:RGB 色中的 R255 系列明度)
絳紫:紫中略帶紅的顏色
緋紅:艷麗的深紅
胭脂:1,女子裝扮時用的胭脂的顏色。2,國畫暗紅色顏料
朱紅:硃砂的顏色,比大紅活潑,也稱鉛朱 硃色 丹色 (quester註:在YM對等的情況下,適量減少紅色的成分就是該色的色彩系列感覺)
丹:丹砂的鮮艷紅色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紅色
火紅:火焰的紅色,赤色
赫赤:深紅,火紅。泛指赤色、火紅色。
嫣紅:鮮艷的紅色
洋紅:色橘紅 (quester註:這個色彩方向不太對,通常洋紅指的是傾向於M100系列的紅色,應該削弱黃色成分。)
炎:引申為紅色。
赤:本義火的顏色,即紅色
綰:絳色;淺絳色。
棗紅:即深紅 (quester註:色相不變,是深淺變化)
檀:淺紅色,淺絳色。
殷紅:發黑的紅色。
酡紅:像飲酒後臉上泛現的紅色,泛指臉紅
酡顏:飲酒臉紅的樣子。亦泛指臉紅色
鵝黃:淡黃色 (quester註:鵝嘴的顏色,高明度微偏紅黃色)
鴨黃:小鴨毛的黃色
櫻草色:淡黃色
杏黃:成熟杏子的黃色 (quester註:Y100 M20~30 感覺的色彩,比較常用且有濃郁中國味道)
杏紅:成熟杏子偏紅色的一種顏色
橘黃:柑橘的黃色。
橙黃:同上。 (quester註:Y100 M50 感覺的色彩,現代感比較強。廣告上用得較多)
橘紅:柑橘皮所呈現的紅色。
姜黃:中葯名。別名黃姜。為姜科植物姜黃的根莖。又指人臉色不正,呈黃白色
緗色:淺黃色。
橙色:界於紅色和黃色之間的混合色。
茶色:一種比栗色稍紅的棕橙色至淺棕色
駝色:一種比咔嘰色稍紅而微淡、比肉桂色黃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黃而暗的淺黃棕色
昏黃:形容天色、燈光等呈幽暗的黃色
栗色:栗殼的顏色。即紫黑色
棕色:棕毛的顏色,即褐色。1,在紅色和黃色之間的任何一種顏色2,適中的暗淡和適度的淺黑。
棕綠:綠中泛棕色的一種顏色。
棕黑:深棕色。
棕紅:紅褐色。
棕黃:淺褐色。
赭:赤紅如赭土的顏料,古人用以飾面
赭色:紅色、赤紅色。
琥珀:
褐色: 黃黑色
枯黃:乾枯焦黃
黃櫨:一種落葉灌木,花黃綠色,葉子秋天變成紅色。木材黃色可做染料。
秋色:1,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2,古以秋為金,其色白,故代指白色。
秋香色:淺橄欖色 淺黃綠色。 (quester註:直接在Y中摻入k10~30可得到不同濃淡的該類色彩)
嫩綠:像剛長出的嫩葉的淺綠色
柳黃:像柳樹芽那樣的淺黃色
『陸』 什麼是國畫石
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
國畫石
國畫石,又稱太古石畫。以其形成年代久遠,畫面圖像變化豐富,有著濃郁的中國畫筆墨情趣而得名。「泰山國畫石」則是得自泰山山脈的一個新石種,形成於五億年前的寒武紀時代,其畫面主題鮮明,變化萬千,盡顯北方山水豪邁氣質,為奇石界的一朵奇葩。 中華 國畫石 草花石 簡介 紫氣東來 中華國畫石,形成於四億七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故而又稱古生石畫,1996年發現於廣西境內 國畫石圖片
。人們用勤勞和智慧賦予了石頭新的生命,發覺出她那傳神的美,打磨拋光後的石頭自然呈現出細膩古樸、景觀綺麗、豐姿艷彩、層次分明的畫面,濃墨山水、奇花異草、古樹松林、溪流瀑布、高山湖泊無奇不有,惟妙惟肖,既有輕描淡抹、清雅絕俗;也有濃筆重彩、抽象寫意,縱是國畫大師亦難以描摹,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藝術品,每一方都是不可仿製的孤品,因而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喜愛,曾被中國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總統柯林頓,香港特首董建華也將一枚國畫石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紐約州政府。 中華國畫石的美麗風景,氣勢磅礴讓人心潮澎湃。愛她的收藏者們心動於她的嬌艷欲滴,感慨於她的大器晚成,與她結下一生的姻緣,如今我們從上百噸原料中挑出收藏級的傳世精品,把她的天姿國色展示在您的面前,希望她能憑借自身的美麗神韻,打動您的心,成為您珍愛的藝術收藏品。 中華國畫石精品目前售價遠低於石頭本身的藝術欣賞價值,精品資源越來越少,已近枯竭,升值空間巨大,很多精品流失海外,我們要讓國畫石精品在中國的大地上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成為中國藝術收藏界的一朵奇葩,期望能在國內幫她們找到真心愛她們的有緣人,期待您的相遇、相識、相知、相伴。 國畫石國畫
『柒』 你看過哪些描繪花卉的圖畫呢
描繪花卉的圖畫一般是在國畫上面才會有,所以如果你喜歡花卉圖畫呢,就可以去欣賞一些國畫,了解國畫。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人類早期對花鳥的關注,是孕育花鳥畫的溫床。史書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獨立的花鳥畫作品,其中有顧愷之的《鳧雁水鳥圖》、史道碩的《鵝圖》、陸探微的《半鵝圖》、顧景秀的《蟬雀圖》、袁倩的《蒼梧圖》、丁光的《蟬雀圖》、蕭繹的《鹿圖》,如此等等可以說明這一時期的花鳥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雖然如今看不到這些原作,但是通過其他人物畫的背景可以了解到當時的花鳥畫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飛鳥等。
『捌』 花卉裝飾畫與花卉原形有什麼不同
薰衣草裝飾畫屬於花卉裝飾畫系列,花卉裝飾畫適合掛在客廳、卧室、走廊,回商業區。如果畫面答是黑白系列的花卉,可以掛在客廳,而不建議掛在卧室了。你可以去uhkart看看,裡面有很多裝飾畫的軟裝搭配,應該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玖』 中國國畫石頭有哪些畫法
有很多種畫法,以下面為例:
准備材料:毛筆、紙、墨。
1、畫石頭首先要勾勒石頭的外觀形狀,勾勒時,毛筆上的水分要少,用筆澀一些,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