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八角金盤
A. 八角金盤與無花果的區別
八角金盤是花卉,葉片大,是革質的,有八個裂刻。無花果是果樹,葉片裂刻不如八角金盤多,葉片是紙質的。
B. 中草葯八角金盤是什麼作用
【拼音名】Bā Jiǎo Jīn Pán
【英文名】Japanese Fatsia
【別名】手樹、金剛纂
【性味】味辛;苦;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散風除濕;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風濕痹痛;痛風;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台灣葯用植物志》:葉及根白,治跌打損傷,祛瘀血。
【摘錄】《中華本草》
【葯 材 名】八角金盤【拉 丁 名】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 et Planch
【別名】手樹,金剛纂
【名稱考證】手樹、金剛纂(《台灣葯用植物志》)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葯五加科植物
【葯用部位】八角金盤的根皮。
【性味歸經】辛,微溫;入肝、腎二經。
【功效分類】活血化瘀葯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外用:煎水洗。
【資源分布】日本、琉球群島
【化學成分】根、葉、花和果中含多種五環三萜皂甙,甙原分別為齊墩果酸、常春藤甙元和刺囊酸。
【參考出處】《台灣葯用植物志八角金盤|八角金盤功效|八角金盤作用
【出處】始載於《台灣葯用植物志》。
C. 八角金盤葉子上面有黑色的斑點,是生什麼病了
黑霉病
黑霉病:危害常綠木本花卉。最初葉片現出暗褐色霉斑,以後擴大形成黑色煤煙狀霉層,影響花卉的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長衰弱並影響美觀,嚴重時造成全株死亡。
防治措施 主要加強通風透光,降低室內濕度,根除危害的介殼蟲、蚜蟲,杜絕黴菌發生的條件,對發病的植株可噴布等量式波爾多液。
D. 花卉 八面金盤和鴨掌木哪個叫八方來財
八角金盤,鴨掌木有人叫發財樹
E. 八角金盤該怎麼養護
花卉介紹
八角金盤為株形開展的常綠灌木,因其棕櫚狀的大型具光澤綠色葉片而被種植。開放著乳白色花朵的圓形頭狀花序所構成的直立圓錐狀花簇於秋季抽生。
栽培
可種植在任何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喜日光充足,但在蔭蔽之地也能生長。要防止植株受到寒風與嚴霜的侵襲,特別對幼株更應如此。除在春季時要剪掉雜亂枝與受損枝外,稍做修剪也是必要的。
光照條件
全日照。
光照條件
全蔭
土壤參數
土壤排水良好。
所獲獎項
皇家園藝協會園藝共享獎。
耐寒級別
花卉為十分耐寒的植物。
株高冠幅
株高1.5~4米冠幅1.5~4米。
八角金盤
F. 常綠木本和藤本花卉八角金盤(手樹)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五加科常綠小喬木,因干莖的分枝力強,常長成叢生灌木狀。在原產地株高可達5米,莖上有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片大,掌狀深裂,互生或輪生,橫徑約25厘米,共有7~9裂,葉柄粗壯。花型小,由多花組成傘形花序著生在枝頂的節部,長30~40厘米。果實小球形,直徑約0.8厘米,成熟後黑色。11月開花,翌年3月果實成熟(圖85)。
2.種類和品種八角全盤為室內觀葉植物,常見的名貴品種有白邊八角全盤、白斑八角全盤、黃斑八角全盤、波緣八角全盤、黃網紋八角全盤和分裂葉八角金盤等。
3.習性原產於日本南部。為強陰性植物,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怕直射陽光,也怕夏季酷暑,在陽光下1~2個小時葉片就會枯黃;當氣溫升到35℃時葉緣也會焦邊。冬季能忍耐短時間-5℃的低溫,生長適溫為18~25℃。在濕潤的空氣中生長良好,怕干風。喜濕潤肥沃和保水力強的腐殖土,不耐乾旱而耐水濕,在輕鹼土中也能生長。
4.繁殖方法可播種,但實生苗生長緩慢,不便管理,故多進行扦插。可切取主幹基部滋生出來的小側枝做插穗,也可剪取側枝先端帶有頂芽的枝梢做插穗,插條長10~12厘米,只保留生長點部位的捲曲小葉,按照嫩枝扦插方法插入泥炭或素沙,蔽蔭保濕,在25℃左右的室溫下40天左右生根。
5.栽培和養護優良品種應進行盆栽,可常年在光亮的室內陳設。用盆不要太小,最好用腐殖培養土上盆,盆土應寧濕勿干,加強通風。5月上旬到7月上旬半個月追施一次液肥,冬季可放在居室越冬。秋、冬兩季不要追肥,以防徒長;並應及時剪取干莖上滋生出來的小側枝,保持一段光禿的主幹,從而整成小喬木狀。
G. 八角金盤
文名稱: 八角金盤
別稱: 八金盤、八手、手樹;手樹、金剛纂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傘形目 Apiales
科: 五加科 Araliaceae
屬: 八角金盤屬 Fatsia
種: (日本)八角金盤F. aponica
域: 真核域 Eukarya
其他種1: Fatsia oligocarpella
其他種2: Fatsia polyca
描述一
常綠灌木。葉大,掌狀,5-7深裂,厚,有光澤,邊緣有鋸齒或呈波狀綠色有時邊緣金黃色,葉柄長,基部肥厚。傘形花序集生成頂生圓錐花序,花白色。花期10月-11月。漿果球表,紫黑色,外被白粉。翌折5月成熟[2]。
描述二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莖光滑無刺。葉柄長10-30cm;葉片大,革質,近圓形,直徑12-30cm,掌狀7-9深裂,裂片長橢圓狀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疏離粗鋸齒,上表面暗亮綠以,下面色較淺,有粒狀突起,邊緣有時呈金黃色;側脈搏在兩面隆起,網脈在下面稍顯著。圓錐花序頂生,長20-40cm;傘形花序直徑3-5cm,花序軸被褐色絨毛;花萼近全緣,無毛;花瓣5,卵狀三角形,長2.5-3mm,黃白色,無毛;雄蕊5,花絲與花瓣等長;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1胚球;花柱5,分離;花盤凸起半圓形。果產近球形,直徑5mm,熟時黑色。花期10-11月,果熟期翌年4月。
[編輯本段]地理分布
原產於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引種栽培,現全世界溫暖地區已廣泛栽培。考證:始載於《台灣葯用植物志
栽培技術
八角金盤為五加科常綠灌木,其葉近圓形,5—9裂,葉大而光亮,因其葉多為8裂,且有時邊緣呈金黃色而得名。花黃白或淡綠色。集生成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10一11月開放,花雖不艷麗,卻很雅緻,常作為盆栽觀葉花卉。
此花原產日本和台灣等地,喜溫暖濕潤環境,耐陰性強,也較耐寒;喜濕怕旱,適宜生長於肥沃疏鬆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八角金盤地栽以林緣、溝邊等半陰濕潤處生長最佳,盆栽管理也方便。盆土可用園土3份加1份礱糠灰混合使用,加點基肥更好。上盆宜在春季萌發前進行,在植株較高時,可適當短截,以適合盆栽觀賞。平時養護要避免烈日直射,放置在建築物北側等半陰處通風良好的環境比較適合。在新葉生長期,澆水要適當多些,保持土壤濕潤;以後澆水要掌握間干間濕。氣候乾燥時,還應向植株及周圍噴水增濕。5—9月時,每月施餅肥水2次。花後不留種子的,要剪去殘花梗,以免消耗養分。冬季在長江以南地區露地過冬基本無恙,盆栽的花苗,以放入冷室較為安全。
八角金盤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播種或分株法繁殖。扦插以梅雨季節最宜,取莖基部萌發的小側枝長10厘米左右,扦入砂或蛭石中,注意遮蔭保濕,半個月就能生根。播種可於5月種子成熟後採收洗凈,播下後半個月就能出苗,小苗很適合盆栽觀賞。
[生物學特性]八角金盤又名八手、手樹,為五加科八角金盤屬常綠灌木。高1-2米,根基分干叢生。葉掌狀5—9裂,葉柄長20—30厘米。花白色,圓錐狀聚傘花序。漿果熟時黑色。
[繁殖與栽培]播種、扦插和分株均可繁殖。極耐陰,陽光直射下葉片易萎縮,蔽蔭處則生長良好。八角金盤喜溫暖濕潤氣候,忌酷熱,喜歡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
[特色與用途]八角金盤在長江流域栽培四季常綠,冬季未發生凍害。葉形奇特,姿態壯麗,葉色濃綠,覆蓋率高,是極良好的常綠觀葉地被植物。其極耐陰,適宜於3—5株叢植,栽種於林下、路邊、草坪角落。
生物學行性
喜濕暖濕潤的氣候,耐陰,不耐乾旱,有一定耐寒力。宜種植有排水良好和濕潤的砂質壤土中。
栽培技術
用扦插、播種和分株繁殖。通常多採用扦插繁殖,春播於第年3-4朋,秋插在8月,選二年生硬枝,剪成15cm長的插穗,斜插入沙床2/3,保濕,並用塑料拱棚封閉,遮蔭。夏季5-7月用嫩枝扦插,保持溫度及遮蔭,並適當通風,生根後拆去拱棚,保留蔭棚。播種,4月采種,堆放後熟,洗凈種子,陰干即可播種或拌沙層積,放地窖內貯藏,翌春播各。播後蓋草保濕,1個月左右發芽出土,去草後噴水保濕,秋後防寒,留床1年便可移栽。分株,春季發芽前,挖取成苗根部萌櫱苗,帶土移栽。
田間管理
幼苗移栽在3-4月進行,栽後搭設蔭棚,並保濕,每年追施肥4-5次。地栽設暖棚越冬。
H. 八角金盤葉子蔫有紅絨毛小白蟲是什麼病蟲害
感覺紅銹正常,黑斑是紅蜘蛛導致的,把病葉子摘除可以。
用一點殺蟎蟲的葯,或者滅蚊劑。
長的很好,感覺問題不大。
I. 適宜室外種植的花卉有哪些
采隨播的觀賞植物有:扶郎花、文竹、報春花、冬珊瑚、八角金盤和乳茄等。其中八角金盤可於4月底採摘已發黑、泛白變軟的果實,搓洗出種粒後,將其播種於肥沃的苗床上,也可先行沙藏種子至裂口露白,再行播種,覆草保濕。一般經過兩周時間,約有70%的種粒出苗後,就要及時揭去覆草,同時搭棚遮蔭;栽培乳茄則可將採摘的金黃色果實剝去外皮,洗出種粒後,用溫水浸泡種子24小時,播種於肥沃的沙土中,10天後種粒即可發芽出土,待其苗子長出6至8片真葉、株高達15厘米時,可進行移栽,既可盆栽觀果,也可地栽作特殊切花材料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