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業效益
㈠ 花卉產業化的前景
花卉產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和最穩定的產業之一。 目前世界花卉年消費額已超專過2500億美元,一些屬有一定基 礎和實力的國家,如荷蘭、肯亞、哥倫比亞、以色列等 都制定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快發展。眾所周知,國土面積只有4.2萬平方公里的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貿易 國,荷蘭花卉的種子、種苗和種球遍及世界所有的花卉生 產國家。荷蘭的花卉質量上乘,品種繁多,價格合理,深 受各國消費者的青睞,花卉業已經成為荷蘭農業的支柱產 業。目前荷蘭有花木生產企業1.2萬多家,種植面積1.1 萬多公頃,從業人員7.2萬人,花卉業年產值73億歐元左右,產品80%銷往國外,為世界第一大花卉出口國。
㈡ 花卉苗木市場前景.經濟效益如何
從最近幾年的形勢來看,苗木產業在銷售上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整體形勢良好,多數種類與品種受到市場認可。如垂柳、金絲柳、紅葉石楠、香樟、紅葉小檗、欒樹、法桐、銀杏、蜀檜、龍柏球、紅葉李、百日紅、碧桃、紫荊、小葉女貞球、刺柏、蜀檜、田槐及小規格垂柳、雪松,價格相對平穩或略有下降,但市場銷售依然流暢。香樟、紅葉石楠、合歡、銀杏、國槐等苗木一直價格堅挺。價格略有下滑的品種主要是前幾年由於價格上升快,各地蜂擁而上大量栽植。柳杉種植和管理技術但各地大規格優質苗木與貨源緊缺的種類價格一直是堅挺上漲,如紅葉李、國槐、杜英、龍爪槐等苗木仍處在市場高價位上。二是容器苗銷路看好。如容器側柏、柑橘、油松、白皮鬆、金葉女貞及用於綠化的果樹苗等,以及部分使用控根設施(包括盆栽)的苗木花卉。蔬菜、果樹、食用菌等盆景苗木,也深受市場青睞。三是本地自育苗木受歡迎,調入苗木銷售能力有所下降。自育苗木因具有較多的選擇性和較強適應性,銷售快而且售價高。
從苗木產業發展趨勢看,有以下幾點:一是綠化大苗依舊是供不應求。隨著城鎮化建設和各類工業園區建設速度加快,綠地美化環境的大齡苗木供不應求,如湖南的酸橙,因四季常青,冬季有果,已成為長江流域城鎮綠化的緊俏樹種,生長10年以上,胸徑15~20厘米的銷售價在1500~3000元左右。此外如龍爪槐、雪松、黃楊、金絲柳、側柏和香樟,培植胸徑在5厘米以上的苗木,至少需時5年以上,在市場上還是銷售需求量大,成搶手貨。二是高速路和高等級公路用苗量劇增。主要樹種有紅葉李、蜀檜、大葉女貞、檜柏、刺柏、藤本月季、小葉女貞球,以及適宜於邊坡綠化的小葉爬山虎、地錦、凌霄、迎春、紫藤、金銀花、長春藤等需求量大。三是城市綠化以灌木、彩葉樹種和長青樹種為主,如紫荊、百日紅、連翹、榆葉梅、美人梅、國槐、杜英。彩葉樹種在各省區的需求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如黃櫨、火炬樹、槭樹類、橡櫟等彩葉樹種。一些抗逆性強的苗木銷售明顯上升,樹木移植技術在城市綠化中首選種類有丁香、垂柳、紅葉樹、桂花、合歡、絲棉木等。四是立體綠化日益受到重視。一些藤架品種、攀援植物熱銷。如紫藤、凌霄、地錦、常青藤、三角梅等,已成為立體綠化中的首選品種。五是高檔花木市場已打開。如紅楓、紫玉蘭、日本櫻花、馬褂木、七葉樹等,以及適宜溫室生長的橡皮樹、山茶花、紅掌、一品紅、扶桑等花卉,市場潛力依舊。適於華東地區種植的海濱木槿、醉香含笑、金合歡、木荷、樂東擬單性木蘭等苗木已嶄露頭角,流蘇、黃連木、七葉樹、枸骨、異形槐、矮紫杉、灑金柏、白鵑梅、紫葉矮櫻、金焰綉線菊等已在我國華北地區綠化美化中的佔有量呈增加之勢。五是造型苗木銷路在拓展。目前一些苗木生產者將苗木通過先進技術,製作成各式各樣的造型,如利用松柏製成寶塔型、亭台樓閣型;利用苗木培植成馬、牛、羊、狗、象等多種動物的造型,這些都是自主開發市場的好辦法。如用立體綠化植物的扶芳藤,以前只用於依附牆體綠化生長達到綠化效果,現在一些苗木基地將其製成扶芳藤球,扶芳藤綠牆,各種動物和建築造型等,其銷售量明顯擴展。因整型、造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術,所以短期內不會出現過度的市場競爭,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㈢ 種植花卉經濟效益怎樣樣
花卉生產經營者的回答,效益不怎麼樣。特別是十八以來。還不如去賣花,其實錢都讓零售商掙去了。。。
㈣ 種植花卉能給周邊環境帶來哪些經濟效益
據我了解植物的環境效益有,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農田;吸煙除塵,過濾空氣;降低雜訊;同樣的,室內的植物也是有這樣的環境效益的
㈤ 種植花卉效益怎樣,風險怎樣
專家解答 答:胡漢高同志: 您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近幾十年,花卉業在世界范圍內開始迅速崛起,現已成為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花卉的主要生產國為荷蘭、義大利、以色列、美國、德國、日本等。而近幾年來花卉業的發展趨勢是生產和消費重心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的花卉業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起步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經形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花卉業以其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獨特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吸引了眾多部門的涉足。全國出現了多方位、多層次、多行業發展花卉業的新局面。據統計,中國花卉種植面積現已超過25萬公頃,成為世界花卉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鮮切花年產量超過37億枝,盆花超過11億盆,年銷售額逾220億元,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並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全國有花卉生產企業2萬多個,花卉批發市場2000多個,其中上海花卉生產面積已增至2萬畝,年鮮切花銷量為4.5億支,海南花卉種植面積超出2萬畝,北京鮮切花年需求量為3億支左右,盆花近3000萬盆。到目前為止,花卉品種的多樣化、生產的批量化、規模化業已形成。中國已躋身世界花卉生產和消費大國行列。 我國花卉種植面積雖然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鮮花總量僅占國際花卉市場的3%。主要原因是我國花卉科技含量低,品種少。目前我國缺乏完善的標准化生產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國產花卉產品品種落後,質量低,檔次不高,符合出口標準的產品更少,出口能力差,難以打入國際市場。雖然花卉種植面積是花卉之國荷蘭的近10倍,但產值極低,只有荷蘭的1/60。荷蘭的花卉出口佔世界花卉市場的70%以上,而我國僅佔到0.5%,出口額是荷蘭的幾十分之一。在我國,由於種植花卉具有比其他植物效益高的特點,目前全國有二十幾個省將花卉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但有的地方花卉生產盲目性較大,低水平重復,對花卉的長遠發展不利。同時在我國現有的2萬多個花卉企業中,花農42萬人,從業人員146萬人,從業人員中僅有4.6萬名技術人員,只佔從業人員總數的3%。由於專業水平低,生產效率低下,新品種很難產生和推廣,這種狀況根本無法滿足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在國際上也沒有競爭力。 綜合當前國內國際花卉產業的實際情況,我國花卉企業應立足於提高栽培技術水平,增加科技含量,特別是要開發新品種,重點解決花卉的品種和質量問題。 更多內容,請您關注本網農技網路、市場信息類欄目等。 以上內容和建議,僅供參考。
㈥ 哪些花卉苗木種植有前景經濟效益高
今年的市場行情表現:
1、 大規格精品喬木市場緊缺,價格堅挺
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大規格精品喬木需求一片旺盛,但存圃不多,很多地區出現了斷貨的現象。如12~20公分的精品國槐、香樟、欒樹、櫸樹、無患子、朴樹、風鈴木、藍花楹、秋楓等,銷量和價格均漲,目前市場較為緊缺。胸徑15公分品相好點的國槐、白蠟、櫸樹的均價大約是1200、1600、2000,而12~16公分的黃山欒基本處於脫銷狀態。
2、 部分亞喬木行情漸好
經過兩年的市場調整,多數行情低迷的亞喬木,今年總算「蘇醒」了。如紫薇、杜仲、大葉女貞、暴馬丁香、碧桃等走量有所上升,8~15公分的白玉蘭、櫻花、紫葉李、西府海棠等觀花亞喬木迎來了難得的好行情,而金葉國槐、金葉榆、金葉白蠟、金葉復葉槭等彩葉喬木由於需求量大、存圃不足,也是十分搶手。
3、 一半以上的地被、花灌木價格有所增漲
受工程項目的拉動,上半年的地被、花灌木行情漸熱。蕭山一帶60%的綠化小苗價格普遍上漲,銷量也是穩中有升。北方的色塊小苗、花灌木、觀花類宿根花卉上半年價格也大多有所上漲,部分種類銷量暴漲。如紫葉矮櫻、黃刺玫、金銀木、丁香等花灌木,鼠尾草、射乾等地被,在新疆、內蒙古、寧夏等地區走量較大。
4、 多功能樹種漸受歡迎
多功能樹種增加了綠化苗木的附加值,是未來園林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如這兩年颳起的果樹熱,已在今春的苗市中充分表現出來,杏樹、海棠、楊梅、柚子等果樹苗銷量緊俏。與此同時,一些具有中葯價值的苗木也漸入人們的視野,如皂角、射干、玉竹等,需求逐漸旺盛。
5、 造型苗木異軍突起
如球灌木,紅葉石楠球、紫葉小檗、瓜子黃楊球等銷量上漲,有些地區甚至出現出現了只要是個「球」就不愁賣的節奏。另一方面,一些造型新穎的苗木也十分緊俏,樹狀月季和獨干金銀木是今年早春造型苗木市場的兩大亮點。
㈦ 請問玫瑰花種植效益如何那些花卉種植經濟效益高
(一)據來業內人士源稱,開發玫瑰尤其是開發葯用玫瑰勢在必行。我國入世後葯用玫瑰極具商機,出口范圍將擴大,渠道將拓寬,是出口創匯的好商品。同時,國內市場急需,是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好項目。目前在我國剛剛起步的組合盆栽,在各地花市越來越受歡迎,專家分析,單一品種的盆栽花卉因為傳統及色彩單調,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而組合盆栽因其色彩組合較為豐富,有望成為今後花卉業的主流產品。(二)如今組合盆栽的流行趨勢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架構種花。架構運用於組合盆栽,除了好看和起到固定作用外,還可以當作種花的裝飾品。水草替代土:一般組合盆栽的盆幾乎都沒有排水孔,而很多容器又比較深,這樣就必須先墊一些東西才能開始種植植物。為了讓植物能夠長久生長,在鏤空的架構中放入水草,這將是組合盆栽介質的一大發展趨勢。適當的植物組合:目前比較流行的是使用線條性強而且是多年生的植物組合,如各種形狀的鳳梨、下垂性的多肉植物以及花朵優美的蝴蝶蘭等。另外饋贈花卉、食用花卉、香料花卉、葯用花卉等花卉市場前景也看好。
㈧ 花卉產業前景上海
據報道,目前國際花木市場相當活躍,近幾年行業產值(包括鮮切花、盆花、盆景、綠化苗木、草皮等)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全球聞名的花卉大國荷蘭花卉生產與銷售在其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花卉產業可創造50億歐元的價值,約占荷蘭園藝總產值的一半。目前,荷蘭生產的花卉至少有70%用於出口,其花卉插條和種苗遍及世界所有花卉生產國家,並且成為世界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生產原材料中心。受惠於近30年的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中國花卉業發展勢頭亦十分強勁。據了解,近10年來,中國花卉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在雲南這個花卉業大省95172006年的花卉業總產值接近72億元,出口創匯65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0%,花農收入達15億元。當年,雲南省花卉種植總面積增至26萬畝,鮮切花產量則從36億枝增加到41億枝,連續13年名列全國第一739很顯然,花卉業正成為一項被廣泛看好的朝陽產業。也許是因此之故,花卉業被不少地方當作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加以大力培育。比如,2007年通過評審的《海南省花卉產業發展規劃》確定,海南省花卉產業的中遠期目標,即到2010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總產值達到15億元。另據了解,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都把花卉作為重點產業或支柱產業,地方政府的花卉建設項目更是呈遍地開花之勢。曾經有不少地方廣泛看好重化工業,不顧自身條件、一擁而上地立項建設,結果帶來重復建設、能耗過大、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不少地方看好花卉業前景而盲目跟風,似有重蹈覆轍之隱憂。有相關統計顯示,世界人均鮮切花年消費額為3美元,西歐、北美等發達地區則達到100美元左右。目前中國城鎮人口平均消費鮮切花3枝,個人消費人均不到3元,如果人均鮮花消費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僅國內個人消費總值就能增加37億元以上。不過,花卉業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市場規律,前景好並非意味著一切。目前,中國花卉消費絕大多數是節假日消費、團體消費,日常消費、個人消費尚未成為常態;上海、北京、廣州等大中城市則是花卉消費的重點地區如果地處偏遠,自身消費能力有限又遠離重點市場,顯然不宜發展花卉業。與一些花卉大國如荷蘭相比,國內花卉業效益還不高。據稱,國內花卉栽培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鮮花總量占國際市場比例約為3%——不少消費者從國內市場上充斥的「洋花」就不難感受到這點。國產鮮花顯然尚需大大提高競爭力。此外,開拓市場需要經驗積累、規模效應。「雲花」能在國內外闖出市場甚至創出品牌,與當地企業、政府多年來努力的經驗積累、同心協力營造的規模效應有關95沒有規模效應也就沒有規模效益。無論如何,花卉業發展不能盲目跟風,一擁而上、遍地開花不是花卉業發展的正常格局。
㈨ 花卉業的成本和利潤是怎樣核算的
1.成本核算的意義
現代的花卉生產已經成為了一種商品化生產,它必然要遵循商品生產的規律,如果停留在一種愛好的水平上,必然會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在進行菊花生產以前,必須進行成本核算,只有進行了成本核算,才能夠科學地准備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生產資料,既不會因為某種生產資料的短缺影響正常的工作,也不會造成某種生產資料的過剩而造成浪費,並且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合理地分配各種生產資料;進行成本核算才能夠對生產、經營、管理的水平進行衡量,便於橫向對比,從而找出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不足和潛力,提高效益。進行成本核算才能合理地制定價格,確保在價格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進行成本核算才能根據市場供求關系適時調節生產規模,既避免盲目擴大、又防止坐失良機。
2.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響菊花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生產資料,包括土地的租金、種苗、農葯和肥料,人工費、材料費(保鮮材料、包裝材料等)、運輸費等也佔一定比例。此外,在計算成本時要充分考慮到市場信息把握是否准確、產品質量是否有保證,因為花卉生產要求花卉質量較高、時間性較強,如果一批花卉不能實現銷售,往往造成很大的損失,一次性加大了全年的經營成本。
菊花的種類很多,有適合不同氣溫的品系。由於菊花對日照時間、溫度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周年安排生產時,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品種,也可以在溫室中進行栽培,通過控制光照和溫度,對秋菊進行周年生產,但溫室生產成本相對於大田生產要高,優點是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菊花種苗選擇合適,可以周年不間斷生產,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設施等生產資料,是降低成本的捷徑。
土地的投入是主要的成本項之一,選擇土地的原則是既考慮到土地的價格又要考慮到交通、水源、排水、遠離病蟲害多發區,大田種植還要考慮到土質,因為菊花大多需要電照,還要考慮到電源。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花木場,一般在銷售旺地設立一個窗口,同時在較偏僻的山區建立苗圃,或者在城郊以相對低廉的租金建立基地。
我國花卉運輸網路目前還不健全。作為長距離運輸的花卉空運,國家沒有優先、優惠政策,價格較高。特別是空運過程中,機艙內沒有專用的降溫、保溫設備,機場也沒有降溫設施,極易造成花卉受損,增大產品的消耗。
表4 附:切花菊生產成本(元/米)
註:表中價格指人民幣
荷蘭和日本的統計數據分別是1986年和1985年的,由於兩國的花卉價格相對比較穩定,即使是現在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3.利潤折算與浮動變化
計算出菊花生產的成本以後,就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計算出生產的利潤。簡單表示為:利潤=市場價格-成本-稅金
在國際市場上,鮮切花的價格相對比較穩定,而國內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在大型的節慶、傳統的節日,花卉需求量較大、價格也較高,而花卉自然花期到來時容易造成產品相對過剩,引起花價暴跌。如果能夠控制好花期,適時銷售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