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春化好處

花卉春化好處

發布時間: 2021-03-07 09:14:36

Ⅰ 春化作用的相關作用

球根花卉的春化作用是球根花卉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有些植物的種子或幼苗版需經過一定權的低溫處理才會開花結實,此現象叫做春化作用。某些球根植物必須在第一年時進行營養生長,等儲存了足夠的養分與經過冬天的低溫以後,在第二年春天才會開花結果。其實,春化作用的出現和休眠一樣,也是植物應付惡劣環境的一種策略,植物在開花期是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不幸遇上低溫,則很容易無法抵抗而導致不開花或死亡。所以經過長久的演化,植物本身便發展出一個適應的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過去後再開花結實(即春化作用),以確保繁衍後代的目的。
有時可以利用人工的低溫處理,來滿足植物分化花芽所需要的低溫,而取得過冬的效果,這種處理方式叫做春化處理。經過春化處理,即使是春天,也會像秋天播種時一樣地開花。相反的,未經過低溫處理(人工或自然)的球根,則即使葉片繁茂也不會開花。所以,在購買球根時,需特別詢問球根是否已預先低溫處理,如果沒有,可以購回自行處理。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將球根以報紙包裹打濕,再套上網袋,放入冰箱貯存1~3個月即可。不過,為避免麻煩建議還是購買已冷藏處理過的球根為佳。

Ⅱ 什麼植物有春化作用

冬小麥、蘿卜、甜菜等。

感受春化(低溫)的器官通常為莖端分生組織或吸漲的種子,進而由其產生一種稱為「春化素」的物質促進花器官的分化,但該物質具體的產生、運輸、信號傳導通路還不清楚,一些植物激素如赤黴素可模擬春化作用。

許多二年生植物(如甜菜、蘿卜、胡蘿卜、天仙子等)必需經一定天數的低溫才能成花,否則一直處於營養狀態。而許多一年生植物成花對低溫的要求則不是絕對的。例如黑麥濕種子經幾周低溫處理,於7周後開花;而不經低溫處理也能開花,只是開花時間延至14周以後。

(2)花卉春化好處擴展閱讀:

溫度和時間

低溫是春化作用的主導因子,通常春化作用的溫度為0~15℃,並需要持續一定時間,不同作物春化作用所需要的不同,如冬小麥、蘿卜、油菜等為0~5℃,春小麥為5~15℃。一般的講,植物春化作用需要的溫度越低,需求的時間也越長。

中國北緯33°以北的冬性小麥,要求0~7℃的低溫,持續36~51天,才能通過春化,而北緯33°以南的品種,在0~12℃,經過12~26天,就可通過春化作用。

冬性一年生植物(如冬小麥)對低溫是一種相對需要,一般適當降低或延長春化作用時間,可縮短種子萌發至開花的時間。如不經歷低溫,延遲開花,而一些二年生植物對低溫的要求是絕對的,不經歷低溫就不能開花,如甜菜。

Ⅲ 什麼是春化作用有哪些植物需要低溫催花

有些花卉需要低溫條件,才能促進花芽形成和花器發育,這一過程叫做春化階段版,而使花卉通過春化權階段的這種低溫刺激和處理過程則叫做春化作用。許多二年生植物(如甜菜、蘿卜、胡蘿卜、天仙子等)必需經一定天數的低溫才能成花,否則一直處於營養狀態。

Ⅳ 什麼是植物的春化作用

有些花卉需要低溫條件,才能促進花芽形成和花器發育,這一過程叫做春化階段,這種低溫誘導植物開花的效應叫做春化作用。

Ⅳ 植物學中,春化作用是什麼

較長的冬季和適復度嚴寒,能更制好的滿足其春化階段對低溫的要求。低溫處理對花卉促進開花的作用春化低溫對越冬植物成花的誘導和促進作用。
一般是指單子葉植物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才能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階段生長的現象,我們把這一現象稱為春化作用。
例如來自溫帶地區的耐寒花卉

Ⅵ 花卉學里的,春化是什麼意思

春化作用是指植物的種子或幼苗需經過一定的低溫處理才會開花結實回的現象。
許多植物必須在第答一年時進行營養生長,等儲存了足夠的養分與經過冬天的低溫以後,在第二年春天才會開花結果。其實,春化作用的出現和休眠一樣,也是植物應付惡劣環境的一種策略,植物在開花期是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不幸遇上低溫,則很容易無法抵抗而導致不開花或死亡。所以經過長久的演化,植物本身便發展出一個適應的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過去後再開花結實(即春化作用),以確保繁衍後代的目的

Ⅶ 什麼是春化作用

紫羅蘭為十字花科早春開花的草花之一,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一個低溫變化內才能促使花芽形成,栽培容學上稱為春化作用。通常於秋播分株後,入低溫溫室或陽畦越冬,能良好開花。春播應在1月於溫室進行,分苗後置冷室接受春化作用也能開花,但長勢不如秋播健壯。

如4~5月播種,不能接受春化作用,當年便無花,但若繼續栽培下去,次年可有較大植株,開花繁多。

家庭栽培可於降霜前置陽台下邊,蓋薄膜小棚越冬。至於同株種子有單瓣與重瓣之分,是種子的一種分離現象。單瓣為正常花型,能結實收種;重瓣為變態花型,植物學稱雌雄蕊瓣化,多不能結實,只能採用扦插繁殖。

Ⅷ 春化作用包括哪些類型

春化作用的定義:
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的作用稱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很多自然界的植物由營養生長轉變到生殖生長(開花和結實)是需要一個低溫(指冬季)過程,在經歷冬季低溫天氣歷練之後與第二年春季重新萌發生長,並且在夏季到來前開花乃至結實,這是一些植物花卉對於自然生態系統氣候特點物競天擇選擇的結果。我們常見很多植物花卉都是屬於需要春化作用才能開花的品種:
羽衣甘藍
風鈴草
大花飛燕草
冬小麥等等。
春化作用的類型:
對於春化作用一般可以簡單劃分為兩類:絕對春化植物和相對春化植物絕對春化植物:這類植物花卉對於低溫期的要求是絕對的,必須經歷一個低溫過程才能在第二年開花結實。如果沒有經歷低溫過程就是維持營養生長,不可能開花。
相對春化植物:這類植物對於低溫期的要求是相對的,及時沒有經歷一個低溫期的過程這類植物也是可以開花,但是時間上要比經歷低溫期的晚很多。這類植物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隨著低溫期的處理時間的增加,在以後的正常季節生長發育到開花抽穗速度也是會增加。
這里稍微提及下大花飛燕草,大話飛燕草的低溫期處理時間相對越久,期花穗的小花朵數量越多,而且第二年的植株高度也會比冷處理時間短的要高一些。大部分常見的園藝花卉品種都是這種相對春化植物。而且現在由於廣泛的雜交,各種植物花卉其本來生物學遺傳特性已經逐漸弱化,很多植物對於低溫春化作用的依賴性越來越低,現在已經有很多不需要春化處理的植物花卉可以供冬季溫度不夠低的種植者選擇。
其實春化作用是植物適應其原產地自然氣候特點一種表現,一般需要春化作用開花的植物大都是原產於溫帶至寒帶地區的物種植物,
春化作用的處理方法:
很多花友對於低溫處理的概念是模糊,簡單的說大家都知道春化處理的就是低溫期養護,但是需要處理多久和多少溫度可能大家就比較不能確定。常規來說一般低溫期處理有效平均溫度是1——2攝氏度,但是據相關學者大量試驗統計觀察-5——10攝氏度都是有效的。這里講的溫度是指平均溫度,植物對於溫度的感受是一個模糊的相對的區間,不是嚴格的定性絕對要求,也就是說對於這種低溫期處理還可以跟植物的積溫效應相關聯,植物對於低溫要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累積效應。
低溫期處理期越久後面由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的時間越短,一般來說3-4周的低溫期是比較穩妥的,個別花卉植物及時2周冷處理也是可以開花的。最佳的低溫處理平均溫度是0-7攝氏度,這個階段的溫度處理的效果是最有效的。
春化作用的打破的手段:
植物感受低溫效用的部位其實在每一個植物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葉片,有的是莖尖頂端。這種春化作用的打破其實是通過植物體內的合成某種物質帶來的一系列反應達成的,現在很多植物學專家也在爭議到底是植物合成什麼東西來打破這種春化作用,現在已經知道具有打破春化作用的物質有:春化素(vernalin)赤黴素(GA)玉米赤霉烯酮(zearaienone)。
目前來說春化素(vernalin)是一種概念性的東西,現在沒有人能提煉分離或是合成這種物質,但是很多試驗已經證實這種物質的存在。
赤黴素其實處理植物由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不同赤黴素的對於植物的影響也是不盡相同的。現在園藝栽培上對於一些需要長日照和低溫處理的植物進行赤黴素相關處理已經收到很好效果,常見的低溫處理植物毛地黃
紫羅蘭
羽衣甘藍
雛菊
都是可以,還有一些長日照植物經過赤黴素處理也是可以在短日照環境開花,比如說:矮牽牛
金光菊
高雪輪
罌粟
等等。

如果有花友感興趣可以嘗試用GA打破需要春化處理的花卉。
增加花友補充內容:
宿根花卉開花機制
宿根花卉有不同的開花機制,不同的種和品種間的開花機制也經常不同。一般地說,宿根花卉需要光周期(日照長短),春化(低溫)或兩者都要。理解宿根花卉特殊的開花機制是影響成功生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周期(日照長短)宿根花卉經常需要光周期以刺激開花。長日照植物開花需14小時或更長日照,中日照植物無論日照長短都開花,但某些種或品種在長日照時開花更多。短日照植物開花則需短日照(一般低於12至14小時)。長日照植物能在其非自然開花季節通過人工補光刺激開花。一個簡單易行的人工創造長日照的方法是夜間補光—從夜間10點到次日凌晨2點補充4小時光照
(事實上是短夜晚刺激長日照植物開花)。
照明度為5-10 尺燭光([光學單位] 1尺燭光≈ 10.764勒克斯[照明度的國際單位])的白熾光即可。HID(高強度氣體放電)燈光也可以用於補光,只是成本更高些。補光有時會導致陡長,特別是用白熾光時。因此一但出現花蕾就關掉光源。
某些長日照植物(比較顯著的如指頂花Digitalis purpurea,某些天人菊品種)還是光儲藏器型。象帶狀天竺葵一樣,它們在強光時開花更快。僅僅夜間補光並不能有效地刺激大量開花,而導致花期不統一或花量不足。所以用HID光源夜間補光對光儲藏器型宿根花卉效果更佳。
春化(低溫)大量的宿根花卉供應商直接提供春化過的株系。成功春化有3個關鍵要素,缺一不可:
1)
准備春化的植株必須充分成熟(非少女期)。
2)適宜的低溫(一般不能高於3.3-5°C)。
3)適當的低溫處理時間(一般至少6至10周)。
少女期(或苗期)是春化時典型的困擾。對少女期的宿根花卉低溫處理效果很糟,但少女期的長短對很多宿根花卉來說很難斷定,同種內不同品種間少女期也可能不一。少女期宿根花卉對低溫處理的反應不同。某些種的植株花量少,而另些種則根本就不開花。對某些種春化不是必須的,但春化能明顯減少移植後的開花時間和改善花期統一。如羽扇豆需長 10-12葉時低溫2-6處理8-12天才開花。
雖然大多數宿根花卉需要延長低溫處理時間以達到春化目的,但那些對春化要求不是很嚴格的宿根花卉則大大簡化了春化程序。如雛菊,某些櫻草種和耬斗菜(特別是天鵝)等在7-10°C即可完成春花。近年來很多育種公司和科研機構從遺傳學和種子處理的角度而使春化過程簡化甚至完全不用春化即可開花。如班納利的多年生快車道技術(perennialsFastraX)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Ⅸ 什麼叫花卉的春化作用

植物經過低溫的階段,成為春化,如大蒜需經歷低溫過程,不經歷這一過程,生長過程中不會分瓣。

熱點內容
二月七夕 發布:2025-08-16 10:13:11 瀏覽:656
江西花語薈 發布:2025-08-16 09:59:50 瀏覽:603
臨潼櫻花園 發布:2025-08-16 09:54:57 瀏覽:957
楊大個花卉 發布:2025-08-16 09:39:57 瀏覽:658
記憶草盆栽 發布:2025-08-16 09:39:13 瀏覽:955
天價字形盆景 發布:2025-08-16 09:28:47 瀏覽:33
綾月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8:06 瀏覽:367
天花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4:24 瀏覽:222
巴西地毯盆栽 發布:2025-08-16 09:23:51 瀏覽:432
盆栽大盆栽 發布:2025-08-16 09:23:42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