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阿花卉
① 水溶性48色彩鉛,輝柏嘉紅盒和馬克雷諾阿哪個疊色更好
馬可雷諾阿比較來軟,雷諾源阿硬一些,馬可雷諾阿的色彩雖然比紅盒輝柏嘉鮮艷,但是色不太正,特別是綠色系,48色的綠色系嚴重不足,花卉植物都沒辦法好好畫,那個綠總是泛著詭異的熒光調。
紅盒輝柏嘉雖然硬,不過畫細節還是不錯,顏色也比較正,雖然沒有馬可雷諾阿鮮艷,但是等你稍有基礎時候,再回頭看,還是紅盒輝柏嘉好。個人感覺硬點的鉛筆,更好上色和疊色,也更好刻畫細節。如果是軟點的彩鉛,適合打底色用。但是非常容易成塊狀,所以下筆要非常非常輕,等要更飽滿的顏色的話,感覺還是水溶性的更飽滿些。
② 撐傘的女人的畫家簡介
奧古斯特·雷諾阿出生於利摩目( Limoges )的一個裁縫家庭,在巴黎長大。從十三歲起,他就以學徒畫家的身份工作,在瓷盤上繪制花卉,早期的學徒經歷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某些烙印。在彩色制陶設備引入後,他不得不轉向扇子和屏風的裝飾。在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他於 1862 年進入巴黎的 Gleyre 工作室,在那裡結識了莫奈( Monet )、西斯萊( Sisley )、巴齊依( Bazille )以及後來的畢沙羅( Pissarro )和塞尚( Cézanne )。
1874年雷諾阿以《包廂》一畫參加首次印象派畫展,這標志著雷諾阿風格的成熟。1876年,他又在《紅磨坊的舞會》一畫中,用這種方法表現規模宏大的場面,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的光與色變化的高度敏感。1876年以後,他的風格臻於成熟。作為這種風格的代表的《遊艇上的午餐》、 《愛爾·潘蒂埃夫人和孩子們的肖像》,都以明朗、艷麗、令人眩目的光彩,受到評論界和官方沙龍的贊美。
隨著雷諾阿在繪畫上的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於是他決定走出法國去東方尋找新的創作題材和靈感。他去了阿爾及利亞又取道英國,1881年又赴義大利游歷藝術名勝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當他在羅馬看了拉斐爾·桑西的畫時感嘆道:「真是妙極了,我早該看到它們。」這時他的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他說:「在油畫方面我更喜歡安格爾(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這是他藝術道路上的一次危機。但就在這危機時代,他的印象主義精神仍始終保存在他的風景畫中。
雷諾阿被看成印象派,是他在印象派畫展上展出過幾幅畫。其實,他在21歲進格萊爾畫室時,是拜倒在古典主義的腳下的。1874年,從他參加首屆印象派聯展後,才決定了他的基本傾向。不久,他又脫離了印象派,轉靠沙龍並獲得成功。在雷諾阿的全部人體作品中(估計大約有4000幅),沒有絲毫陰暗和不安的調子。由於他作為印象派畫家而受到政治上的攻擊,並給他的道路設置了許多障礙,使他早年的經歷充滿著苦難。
雷諾阿從41歲起就經常生病。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中,他受關節炎病痛的折磨,幾乎離不開輪車。他得把畫筆捆紮在變硬了的手上才能畫畫。令人驚異的是,他這時的作品中沒有留下一絲個人痛苦的痕跡。他的藝術總是肯定著生活的美。他本能地選擇他所熟悉的那些快樂事物:街道生活、鄉村景色的恬美、鮮花或水果、鋼琴前的消遣性演奏家、健康而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女人體。他對於小孩似花一般的嬌嫩特別敏感。他對周圍的生活有非凡的鑒別力。陰影和悲痛是全部被他排除在外的。
晚年,病魔使他不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從而在畫人體的題材上進入了一個死胡同里。盡管如此,對他的探索作輕率的評語是不適宜的。雷諾阿不是一個輕浮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始終讓人們看到生活的快樂和甜美的一面。
雷諾阿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阿把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還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③ 有關臨摹油畫花卉的具體步驟
1、准備好油畫的工具: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版刷,細筆刷。權
④ 水溶性彩鉛是紅輝好用還是馬克雷諾阿好用
馬可雷諾阿好一點。
無論是加水濕畫還是干畫,馬可雷諾阿的顏色都比內紅輝要艷麗,由於馬可雷諾阿容的筆芯較粗,筆芯較軟,所以更容易上色,很適合畫植物花卉等顏色艷麗的繪畫。當然,紅輝也有優點,紅輝筆芯偏硬,適合畫細節。
⑤ 請問油性彩鉛馬克雷諾阿和輝柏嘉紅盒,哪個性價比更好,更適合新手呢。
新手的話,建議使用紅盒輝柏嘉。
馬可雷諾阿的色彩雖然比紅盒輝柏內嘉鮮艷,但是色不容太正,特別是綠色系,48色的綠色系嚴重不足,花卉植物都沒辦法好好畫,那個綠總是泛著詭異的熒光調。
紅盒輝柏嘉雖然硬,不過畫細節還是不錯,顏色也比較正,雖然沒有馬可雷諾阿鮮艷,但是等你稍有基礎時候,再回頭看,還是紅盒輝柏嘉好。
⑥ 急急急!!~馬可雷諾阿油性彩色鉛筆48色與72色的區別
隨意,有些顏色技術好疊加也可以畫出來,質量應該都是一樣的。
啊啊啊!你要畫飛回鳥樂的那答個啊!!握爪!!我現在就正在畫,48色的顏色極其不像,其中有幾個顏色按照書上提示畫出來極其不好看,所以買48色的話就試著自己調顏色吧,我在花卉那本書上畫了一朵玉蘭花,按照書上的步驟那個粉色畫到紙上難看的慘不忍睹(其實也沒太難看,就是那個顏色太熒光了),後來我自己調了調顏色,看起來就好多了。
總之,我覺得花卉那本書上的顏色定位暖色系(尤其是紅,粉色)你自己劃到紙上和書上印的完全不像,所以我覺得那本書上的顏色定位暖色系有點淺,你可以買48的回來自己調,我沒買過72色的,抱歉給不了你意見。如果你想買也可以,雖然顏色都是可以調出來的,但至少多一種色彩就多一分發揮的空間,自己隨意。
(我本人覺得如果畫飛鳥樂的書的話48就可以了)
⑦ 雷諾阿 的油畫《金發少女》,它的拍賣價是多少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編輯本段節日慶典
天安門廣場夜景
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National Day)。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毛澤東主席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廣場聚集了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右下圖為擺放花卉慶祝國慶的天安門廣場。 gq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遊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2009年10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活動。 遊行結束,人們經常聚在公園或公共場所共同歡度節日,盡情歡歌暢飲。
編輯本段國慶節日
2008年國慶節
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最偉大的轉變
1949年9月的政協第一屆第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並親自升起了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廣播。 人們在過國慶節
史海回眸:開國大典即景
⑧ 馬可的普通彩鉛和馬可雷諾阿的色彩有差別嗎
有,還挺大。普抄通的馬可筆芯比較襲硬,顏色很淺,蠟質較多,塗三層基本就不上色了;雷諾阿的筆芯軟一點,顏色比普通馬可鮮艷很多,能塗4-5層,新手使用還行。
不過馬可顏色不正,是通病,特別是畫植物花卉用的綠色系,簡直無法下筆。
⑨ 名畫藝術分析
《羅曼•拉科》
1864年
畫布油畫,81.30 x 65.00厘米
Gift of the Hanna Fund
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法國, 1841–1919年)
雷諾阿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受大眾喜愛的一位。他性格內向,和藹可親,平時總是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不斷遭受病痛折磨的畫家,其筆下的作品卻總是散發出歡樂與溫情的美感。
剛滿23歲的雷諾阿創作了這幅漂亮的肖像作品。因為不滿學院派老師查爾斯•格萊爾的教授方法,他與另外三名學生——莫奈、巴齊依和西斯萊開始去楓丹白露森林裡直接面對自然寫生。剛好在森林裡度假的拉科一家,為他們的女兒預訂了這幅肖像。急於嘗試新手法的雷諾阿放棄了暗調子,轉而使用明亮的色調,他甚至銷毀了許多早年的繪畫作品,因此這幅畫成了畫家存世最早的一幅有簽名和創作日期的作品。當時,雷諾阿還是一個學生,他在畫面上嘗試不同的風格手法:女孩的頭發模仿魯本斯,輪廓清晰的面孔和花邊則來自安格爾,白色有著庫爾貝的感覺,柔和的花卉背景可以追溯到柯羅。雷諾阿將所有這些不同因素完美的組合在一起,創作了一件雷諾阿式的風格獨特的油畫作品,透露出其特有的明媚歡愉之情。
二.<<包廂>> 1874年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法國 80cm×63cm 布 油彩 倫敦 科陶德學院美術館藏
畫家依據在劇院里得到的印象,創作了包廂中的盛裝女性。有趣的是,這是在室內完成的印象派繪畫。畫家成功地表現了劇院中包廂里的氣氛,雖然只畫了兩個人,但畫家明顯地突出了那個貴婦人的形象,化了妝的貴婦人與身後的紳士形成鮮明對比。《包廂》的色調是溫馨的,它由玫瑰、黑、白三色組成,貴婦人身上黑條紋衣服非常醒目,粗闊的黑條與白色相間的淺色,使她顯得光彩照人。以細小的筆觸體現黑色,產生了一種豐富、渾厚的層次,使畫面增加了視覺美感。
⑩ 求水粉風景或水粉花卉圖片
我覺得雷諾阿的花卉很好。去找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