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工筆花卉教案
① 《畫工筆花卉如何點花蕊》
——點花蕊——點花蕊:工筆花卉雌蕊勾線後可以黃草綠和胭脂接染。雌蕊外薄膜內上可勾勒胭脂或容淺紅色筋,荷花雌蕊用淡藤黃、白粉平染,用赭黃分染,藤黃加白粉染蓮子,尖上點一點赭黃。花開時間長些雌蕊用淡黃綠染。百合、萱草、什樣錦的雌蕊為長柱形的多以濃白粉勾花柱,用濃白粉或少加黃綠色點柱頭。 花的雄蕊花絲多為白色的,如在深色底子上均用濃白粉勾花絲,如在淺白色底子上,可參照固有色用草綠、淡紅、赭墨等勾。花葯多用立粉方法點,多數花葯為米黃色或中黃、深黃色或其它顏色,也要用白粉調合後用立粉法點成。
② 工筆花鳥畫作品中筆墨運用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繪畫中的一支奇葩,在世界畫壇上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不但為中國人民喜聞樂見,也為世界人民所喜愛。近十年來工筆花鳥畫創作正在逐漸繁榮發展起來,許多中青年畫家和廣大業余作者都在努力從事工筆花鳥畫的研習和創作,這是過去幾十年來沒有過的大好形勢。金鴻鈞編寫的這部工筆花鳥畫技法書,我覺得很好,很及時,在內容上比較完整、系統,並且圖文對照易於理解。本書對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優秀傳統,如深入生活、醞釀意境、構圖法則及筆墨技巧等等都有較深入的論述,既適合做為廣大業余愛好者的入門向導,也可以做工筆花鳥畫教學的輔助資料。
金鴻鈞是我五十年代的學生,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科的第一屆畢業生。那時候花鳥畫不受重視,我曾擔心青年學生畢業就改行,而他當時堅定地說,您放心,即使挨餓,我也不會改行。果如其言,從那時起他一直潛心於工筆花鳥畫的學習、研究和創作,孜孜不倦、勤勤懇懇,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金鴻鈞學習上很謙虛,他不僅經常向國畫界著名的老畫家學習求教,還經常與同代畫友切磋技藝,從而多方面吸取別人的寶貴經驗,這樣他比較全面地掌握了傳統遺產的精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又很重視觀察生活,勤奮地到生活中去寫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因此他在創作中能把繼承傳統與推陳出新較好地結合起來。從他的創作《遺愛》、《無瑕》、《萬紫千紅》、《雨》、《晨》、《早春》、《蘆塘野趣》、《牽牛》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創作中追求新的題材、新的意境,探索新的技法。如雙鉤與沒骨的結合;花鳥與山水的結合;工筆與寫意的結合;色彩上的豐富變化與統一和諧的色調等等;作品面貌不斷地變化,他在探索一條自己的創作道路,我祝願他繼續努力,期待他有更多的好作品問世。
金鴻鈞不僅是一位有成就的畫家,還是一個富有經驗的美術教育家,在學院畢業後他一直從事教學工作至今已近三十年。由於他熱愛教育事業,所以對學生誠懇熱情,認真負責,嚴格要求,循循善誘。多年來他教了不少學生,既培養出不少人才,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這本書的編寫看來,正是他多年教學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內容上系統、全面,文字深入淺出,插圖詳盡,一目瞭然,圖例中還針對初學者容易犯的毛病,作了正誤的對比,很能解決實際問題。書中既集中整理了前輩畫家的寶貴經驗,也有許多他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新的經驗總結。我相信這本書的出版會給廣大學習工筆花鳥畫的人們以切實的幫助,在促進工筆花鳥畫創作的繁榮和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
我國繪畫遺產非常豐富,歷代畫家為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創作經驗和筆墨技法,只有通過臨摹的過程才能深入地體會前人在創作中的立意、構思、構圖、造型、用筆、用色等方面的技巧,通過臨摹領會祖國繪畫特有的形式和風格,培養民族的審美觀念,以便於我們在傳統已達到的高度上繼續前進,有沒有對傳統的學習和借鑒在創作上有著文野之分、粗細之分和快慢之分,不從事臨摹很難領會我國傳統繪畫的精華。所以歷代畫師授徒都把臨摹做為學習的重要手段,當做入門的基本功。
但臨摹本身不是學畫的目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習生活,通過寫生、速寫、默寫等手段打好造型基礎,學習創作,把臨摹學到的傳統經過消化變成自己從事創作的營養,進一步發揮創造。過去有些人專門從事臨摹,一輩子跟在古人後面摹仿,喪失了創作能力,這種道路是走不通的。臨摹的方式和方法臨摹方法基本上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復製法」,這種方法多為古代優秀作品臨摹副本以供博物館展覽的需要。復製法要求使用材料的質地、技法、色彩都酷似原作。為了這個目的一般要將作品「做舊」,在勾好墨線後,把新紙或新絹染成舊的色調。舊色的調法:前人多用梔子、槐花、紅茶等泡水加上花青、赭石、墨等,按原作色調調試而成。復製法在畫完後還要對照原作把畫面上的一些殘缺和剝蝕的痕跡也依樣「做」出來。我國有一批復制古畫的專家,他們在這方面有許多經驗和特殊技法。我們一般為學習傳統而臨摹古畫,大多採取「還原法」,為了接近原作效果,有時也可少許染一下底色,但不要求處處做出舊畫效果。
臨摹古代作品有「對臨」和「摹寫」兩種方式:對臨要求將原作擺在面前,憑自己眼力用鉛筆在白紙上起稿,對臨前必須對畫面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摹寫是用透明紙鋪在原作上或在燈光拷貝台上用鉛筆把原作上的形象直接勾摹下來。後者方法簡便,速度快,適於臨摹形象復雜的大畫,形象也較准確。但是經常摹寫貪快而忽略對原作的研究和分析,減弱造型能力的鍛煉。在可能的條件下應多進行對臨,盡量做到可以背默出原作的部分或整體,因為這樣做動了腦筋,收獲比摹寫大得多。
--------------------------------------------------------------------------------
③ 工筆花卉追求以形寫神神形兼備在工整細膩中追求靈動活潑但最基礎的追求是什麼
工筆花卉最基礎的追求是線條的力感、快感、勾每條線都必須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工筆花卉以線為造型基礎,運用毛筆勾線,對線條有嚴格的要求,講究用筆,追求線條的力感、快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3)美術工筆花卉教案擴展閱讀:
1、點:在繪畫中點的用途極廣,視所打處可為花草野卉、可為苔點、也可不計何物僅為畫面的裝飾用。點是小點,是擴大了的點,斯法在畫作中常用。用點時一般求用筆的一致統一。
2、撞水撞粉:些畫法靈活多變,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筆畫出對象的形結構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發生變化,活潑生動。
3、褪色法:以層層積色方式,一層層上色時退出一部分,設色越多層次越多,畫花鳥及草類雜物中常用。
4、分染:除單獨使用,還常用於為罩染打底色,為平塗開醒。方法是用兩支筆,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筆從最深部位開始染起,接著用水筆輕刷使顏色逐步向外暈開,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跡。
5、罩染:罩染時,不能急於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筆上含色要飽,用筆直要輕,不可來回塗抹,以免把底色攪起。
④ 如何營造工筆花鳥畫的意境美術教案
工筆花鳥畫作為我國民族繪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形成於唐,成熟於五代,興盛於兩宋,發版展歷程已經權上千年。它經過歷代工筆畫家的繼承與創新,從萌芽、發展到成熟,在技法上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具有東方文明的獨特性和鮮明的藝術特點,並以其精工細膩、形神逼肖的描繪、鮮明的色彩、裝飾性的風格,具有雅俗共賞的審美品格,深得人們的喜愛。它為花寫照,為鳥傳神,極盡花姿鳥態的變化,並在生動展現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中引發觀者的聯想與想像,使之由具體的動植物形象進而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興盛與衰微,喚起人生的某種精微的情思與深刻的體驗。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⑤ 幾種常見的工筆花卉的著色方法
今天准備工筆畫范畫,在這與大家分享一下工筆畫幾種染法染法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筆蘸色,另一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一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一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採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調出二至三種圖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為同類色或類似色,分幾枝筆將各色鋪於紙上,迅速以偏乾的清水筆將各色接起刷勻。或將兩個在一個范圍的顏色用清水銜接起來,產生自然過渡的效果。先豎後橫,迅速准確,使之不露筆痕,色暈勻和。工藝繪畫圖案亦用此法
⑥ 工筆花鳥中喜鵲的畫法
喜鵲是工筆花鳥畫中常見的題材,有關喜鵲的工筆畫法應該注意的問題解釋如下:
一、工筆花鳥畫綜述:
鳥是花鳥畫中主要的描繪對象之一。學習工筆花鳥畫的設色方法,不但要學工筆花卉的設色方法,還必須要學工筆鳥的設色方法。要學習鳥的畫法,應先了解鳥的結構、習性、常見形態及鳥體各部位的名稱等基本知識,再學習畫法。鳥體各部位的名稱,按照科學的稱謂,比較詳細但很繁瑣,非專業人士較難分清和記住。今把相關部位的稱謂合並,略簡單點,便於學習。從嘴開始,眼、頭、背(含上背、下背、腰、尾)、尾羽、翅的前端(含小復羽、中復羽)、翅的硬羽(含大復羽、小翼羽、三級飛羽、次級飛羽和初級飛羽)喉(含頷)、胸、腹、腿、腳(含趾)尾下。
工筆鳥的設色,先要根據鳥各部位的設色安排,用濃淡不同的墨色勾畫出鳥的輪廓和形態,再進行設色。勾畫白描工筆鳥的順序一般是:先畫嘴,接畫眼,後畫頭,再畫背、翅、尾羽;喉、胸、腹、腿、尾下、腳。給工筆鳥設色的方法、習慣、喜好盡管各不相同,但大都以鳥的本色為參照,進行提煉和藝術加工,把鳥描繪的更生動,更美麗。我給工筆鳥設色常用「梳染」或「開片」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按照「打底、分染、罩染」三步進行。「梳染法」適合體型中小的鳥。如:白頭翁、藍山鵲、喜鵲等。「開片法」適合體型較大的禽鳥:如:鴛鴦、鴿子、鸚鵡、丹頂鶴等。「梳染法」又分為(1)先染後梳再罩(表面效果較明顯),(2)先梳後染再罩(較和順,見厚重)。只染不梳是可以的,只梳不染基本上是不可以的。所謂「開片」畫法,就是在翅的前端和背部畫出像魚鱗樣呈半圓形的羽片(也有在胸、腹部位都畫的)。「開片法」又分為「硬開」和「軟開」兩類。「硬開」就是在「開片」的輪廓線後端,隨其弧形留水路後著色,用清水筆往前拉淡或全部平塗。「軟開」就是在開片的輪廓線前端著色,用清水筆往後拉淡。
二、詳解工筆喜鵲的畫法:
在花鳥畫中描繪喜鵲的題材較多,如:《喜上眉梢》,喜報平安》,《喜迎新春》等。
喜鵲,體長約520毫米,肩羽、兩肋及腹部均白,腰部混以灰色和白色,其餘體羽大都黑色。翅的硬羽和尾羽皆黑,並有金屬藍綠色光澤。眼暗褐,嘴和腳黑色。棲息於庭院,原野及山區,性兇猛,食物主要是昆蟲和穀物、果實。分布於我國東部地區。
1、喜鵲的白描
兩只喜鵲,形態不同,眼光一致,在注視著什麼。因喜鵲通體以黑色為主,勾畫到熟宣紙上時墨色可略深一點。勾畫嘴、眼眶(暫時不畫眼珠),翅外輪廓、翅的硬羽和尾羽及腳時,可用實線;勾畫頭、背、喉、胸、腹、尾下時要用虛線。
2、喜鵲的打底
用破筆蘸墨,在喜鵲的頭、背部位按絲縷、呈弧狀、由淡到深、多次梳毛,做出明暗,要有體積感。一次梳好後,需待干透再梳後一次。在梳毛過程中要自然穿插,不要出現清晰的環狀。翅的硬羽和尾羽用墨打底,每片要留水路。方法和「藍鳥」相同。喉、胸、腹可用淡墨打底。在下嘴和喉連接處及喉與胸連接處著淡墨,用清水筆往後拉淡、留白。嘴和腿用淡墨打底,注意體積感,腳用墨畫出一節一節來。
3、喜鵲的分染
用稍深一點的墨分染喜鵲的「頭和背」部位。頭的前端和頭與背相連接處墨色稍濃,成放射狀往後拉淡。喉、胸部用淡一點的墨分染,面積大於「打底」,要做出鳥體感來。翅的硬羽和尾羽上,用勾線筆一根一根地畫出羽片中的細毛,按其生長規律畫並與每片的外輪廓線相連。腳用墨勾勒一下,腿用墨分染,強化圓柱體。
4、喜鵲的罩染
頭、背、翅的硬羽、尾羽和腳、喉等部位可用墨青色罩染,色著在暗部,要從強化鳥的整體感來考慮著色面積的的大小,吃掉水路。嘴用淡墨青色罩染;喉的後部、翅的硬羽外側一片及肋部、胸、腹部用白色倒拖,用清水筆拉淡,讓黑白連接處和順過渡。腿用墨強化體積感。眼眶內、前用汁綠,後用藤黃接染,干透後「點睛」。最後用曙紅色補上「舌」,喜鵲的設色就完成了。
⑦ 工筆花卉最基礎的追求是什麼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⑧ 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美術教案速寫工筆花卉
這個你可以在網上搜搜,是可以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