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佛堂插花

佛堂插花

發布時間: 2021-02-28 14:25:47

⑴ 日本花道與東方插花的關系是什麼

日本花道屬於東方插花的范疇內。
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回花,傳到日本後答,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各流派其特色和規模雖各有千秋,但基本點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插花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
東純花藝學校整理

⑵ 中國插花的歷史

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文明剛剛開始發芽的時候,花就與祖先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史前出土的陶器玉器青銅器等等,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紋飾雕刻在上面。中國戰國時期的詩集《離騷》中有這樣的話「紉秋蘭以為佩」「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說明當時有採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時尚。以花傳情,以花、朋志,賦予花卉以某種寓意,可見花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進入了文化領域
秦漢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進步,插花藝術有了極大的發展,插花的雛形已經初步體現。據史書記載,西漢惠帝時,孝惠皇後將四時植花羅致室內,並安排於寢榻、幾案上。可想而知,這些「四時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東漢古墓墓道壁畫中繪有一個陶質圓盆,盆內均勻地插著6支小紅花並置於方形幾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幾架三位一體的形象,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唯一的早期中圍插花。
到了南北朝時期,插花主要被用於佛堂前的供花。人們為了保持花朵的新鮮,開始嘗試將花插入水中養殖。《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罵,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以花獻佛,祈求醫病,霍然痊癒。」這是史書中關於用容器描花水養的文字記載。當時佛前供花以荷花與柳枝為主要花材,不講究插花藝術造型。
在此時,人造假花開始出現。《南齊書》載:「沙門於殿戶前誦經,世祖為:感,夢見優曇缽華,……宣旨使御府以銅為華,插御床四角。」這是我國人造花出現的最早記錄。
隋唐時代是我國插花藝術發展史上的興旺時期。插花開始在宮廷中盛行。這時中國的插花藝術開始有了系統的技術手法和規定。比如說牡丹插花,每年牡丹花盛開時節,宮廷中都要舉行牡丹插花會,有嚴格的程序和非常講究的排場。如羅虯的《花九錫》中說:「重頂幃(障風)、金錯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貯)、雕文台座(安置)、畫圖、翻曲、美醑(欣賞)、新詩(詠)。」「九錫」就是九個程序。對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場所、養護水質、幾架形狀以及掛畫都有嚴格規定,還要譜曲、詠詩謳歌,再飲美酒方能盡興。從而達到視覺、聽覺多方面欣賞的效果。
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五花朝節在唐朝是個很盛大的節日,傳說是百花之神誕生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要去郊外踏青賞花,市集上也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飾品,舉行大規模的賞花盛會。在此時期,人造花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束人造絹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組合,製作精細,花色艷麗,模擬程度很高。
五代十國時期,插花開始了藝術高雅化,從莊重講排場變成不拘一格,開始追去自然美。由於政局動盪不穩,許多文人雅士避亂隱居,吟詩潑墨,插花藝術也變成他們表達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開始不局限於花朵,而是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由銅或瓷的盤盆容器,擴展到竹筒、漆器。而且插花作品不一定要擺放在桌子上,出現了壁掛,吊掛。南唐後主李煜對插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錦洞天」是李後主的獨創。每年春盛時節,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掛上橫幅「錦洞天」。猶如大型插花展覽會,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當時還出現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盤」,既做容器,又當花插。總之,這時的插花追求自然情趣,朴實而又不失灑脫。
進入宋代,插花藝術發展到極盛時期。受理學觀念影響,此時的插花藝術不只追求怡情娛樂,還特別注重構思的理性意念,以表現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節操等。花材也選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蘭、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構圖突破了唐代的富麗堂皇,以「清」、「疏」的風格追求線條美。所以有人把當時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 宋代的藍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韻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籃圖,花籃造型製作精緻美觀,有優美的花紋、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開或盛開,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姿態飄逸,生機勃勃。
從此開始,插花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倫教化的插花形式,插花藝術上升到了一種對待自然的態度,體現人的操守。這也就是花道
元代插花風格逐漸擺脫宋代理學的影響,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諧音來表達作品的主題,也就產生了有人所說的「心象花」。錢選繪的吊籃式插花,在吊籃上放兩個瓷罐,罐里分別裝滿金桂和銀桂,上飄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條,暗示金貴、銀貴,不如自在如意貴。反映人們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願望。
明代是插花藝術復興、繁榮、昌盛和成熟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形成了完備的系統的體系。初期受宋代理學影響,以中立式廳堂插花為主,造型豐滿,寓意深邃。中期插花追求簡潔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點,朴實生動,不喜豪華富貴,常用如意、靈芝、珊瑚等裝點插花。
到了明代晚期,花道發展到了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這時的插花藝術追求參差不倫,意態天然。講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構圖嚴謹,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關系。這一時期中國插花理論日臻完善、成熟,有許多插花藝術專著相繼問世。其中以袁宏道的《瓶史》影響最大,書中對構圖、採花、保養、品第、花器、配置、環境、修養、欣賞、花性等諸多方面,在理論上和技術上作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還有張謙德的《瓶花譜》、高濂的《遵生八盞.燕閑清賞》、何仙郎的《花案》等,對花材的選擇、處理藝術,保養方法,插花風格,花性認識,構圖技巧,色彩和體量的協調,品賞情趣等均有深入的論述。
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襲明代傳統風格,流行寫景式插花、組合插花和諧音式插花。但是縱觀清朝三百年,插花藝術始終處於一個下坡時期,得不到重視。花道在此時開始衰落。

⑶ 觀音櫃上插花插多少技

歡迎櫃上插花插多少?知不知道差多少只?

⑷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是花卉藝術的簡稱。花藝指通過一定技術手法,花材的排列組合讓花變得更加的賞心悅目,表現一種思想,體現自然與人的完美結合,形成花的獨特語言,讓欣賞者解讀與感悟。日本插花界認為,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庭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是非常注重的。佛教供花主要有三種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插花」,即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源於古代漢族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

「花道」,指適當地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並能給人以藝術和美的享受。花道的由來可以從觀賞及宗教兩方面看。據文獻,平安時代就有室內擺設櫻花的記載。到了十四世紀室町時代的前期還有舉行花會的記載。花會是由公卿貴族,僧侶等分成兩組將自己的插花擺出,評定優劣,進行比賽的一種娛樂性聚會。

簡單來講:插花和花道都屬於花藝,只是各自的側重點不同。插花重於形,花道重於心。


⑸ 花道是什麼意思

花道(ikebana),又稱華道、日式插花,日本傳統的插花藝術,它是『活植物花材』 造型的回藝術。答
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修養身心的重要環節。
花道在中國也可稱為插花藝術; 插花(術)或者花卉藝術,指適當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藝術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
通過插花感受自然、生命的變化,在創作美麗的作品和欣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審美,這種以插花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養為目的的學習生活方式,稱作花道。

⑹ 中國花道的特點是什麼

用花量少,四平八穩,線性構圖

⑺ 什麼是花道

通過插花感受自然、生命的變化,在創作與欣賞美麗作品的同時,提高自版我的審美與藝術權鑒賞力,培養專注於當下的能力,不斷提升自我認知,追求精神世界的豐盈,這種以插花為媒介的修身養性之方式,我們稱之為花道。
花道來源於中國(最早的插花形式「佛堂供花」流行於佛教盛行的南朝都城建康),隋唐時期由日本小野妹子(飛鳥時代的外交官、日本第一批遺隋使)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各流派其特色和規模雖各有千秋,但基本點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 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插花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

⑻ 新家要布置一間佛堂,哪裡有專業做家庭佛堂裝修的

凈土家庭佛堂布置 1、准備 設置佛堂的環境選擇應注意些什麼?要看風水方位嗎?應掌握的原則為何?身為佛弟子,平時除了常到寺院禮佛、聽經聞法及參與法會共修以外,如果因緣具足,亦可在家中設置佛堂。設立佛堂時,宜選擇整潔清新、空氣流動、光線充足、安靜不吵鬧的地方為原則。不須特別選擇吉日吉時,也不必看地理方位,只要心存誠敬,便「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一般來說,若空間配置上許可,佛像可以朝向大門。如果是與家人或同事、同學等共住一處時,應先徵得大家同意再設置佛堂;若是他人不同意,可以收藏方便的佛像代替於課誦時請出,課誦後再收藏,不宜勉強設立佛堂,以免引起他人困擾。 若住宅空間有限,佛堂無法單獨成為一間時,如何設置合宜的佛堂?以現代住宅高樓化,在室內空間有限的情形下,若沒有單獨的空間可供作為佛堂的使用,可與客廳規劃在一起,以較高處的空間或櫃子來做佛堂的擺設,簡單的佛像輔以香爐或卧香,再搭配鮮花即顯庄嚴肅穆。最好卧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間房子,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凈心來做到肅穆、庄嚴的程度為原則。 設立佛堂應該准備哪些東西?到哪裡可以准備這些東西?可以佛堂的大小來准備佛堂中的物品,包括佛菩薩像、法物、佛龕、拜墊、經書、花器、香爐或卧香、燭台(或電燈燈台)、無盡燈、凈水杯、供果盤等,物品可增可減,只要對稱、庄嚴即可。等佛像歸位後,還應在佛像的右手邊,放置一本佛經(如:大般若經、地藏經、葯師經等),在佛像的左手邊,放置一座舍利塔,這樣可以得到佛陀身、語、意功德的加持。此外,供桌前方也可以圍上桌圍,置掛庄嚴布;供桌旁亦可掛幢幡。2、設施有人說西方接引佛和地藏菩薩不能放在家中供養,因為那是接引亡者的,是這樣的嗎?一般佛堂上所供養的佛像有那些?選擇掛軸、立塑像或坐像的原則是什麼?供奉的佛像或菩薩像,可以與自己本身修持相應的為主。佛像供奉於中央,並與佛堂或佛桌的大小配合。佛在心中,只要誠心,佛菩薩像都可供奉在家中。一般佛堂有釋迦牟尼佛、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等。依空間的大小以及佛桌到天花板的高度來衡量(以不頂到天花板為原則),供奉佛菩薩聖像可用紙繪、木刻、銅鑄等,宜簡單庄嚴,不論是坐像、立像、卧像皆可,可依各人的喜好相契來選擇。切忌紛然雜供,有失庄嚴。供器:供桌上可擺設花瓶、燭台、燈台,凈水杯一個或三個,香爐放中間(不移動為佳)。法器:可准備木魚、大磬(或引磬),課誦時欲司犍槌,亦當如法,聲音宜小,切莫擾亂他人。經書:課誦本可整齊放置佛前,保持佛堂的潔凈庄嚴,亦可收藏,課誦時再請出。假若佛堂有空間,最好能設一個經櫥,凡佛經、佛書、佛教雜志等,都可陳設其中,供人閱讀。佛堂對聯(參考用)橫批:蓮池海會右:人天缺陷不念彌陀更念誰左:吾佛慈悲廣度眾生當度我 橫批:智慧如海右:蓮花座下禮能仁左:貝葉行間修福慧 橫批:佛光普照右: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左: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橫批:佛光普照右:凈土蓮花已待君左:家庭親屬皆歸佛 佛堂上可以置放道教的神明嗎?佛堂設置後,祖先牌位應放置何處?正信的佛教徒在設立佛堂時,應以供奉佛菩薩像為原則,佛堂不宜作扶乩問卜之用。我們擺佛像,供養三寶,擺佛堂要很如法。釋迦牟尼佛一定是在正中間;跟著是佛陀,葯師佛,阿彌陀佛;之後旁邊擺菩薩;再旁邊師擺護法神、財神、其他的關公啊。這樣擺,才是如法的。有些不知道啦,把毛澤東的像擺很高很高的地方,或者釋迦牟尼佛擺很低。你錯了,你哪裡有福報呢?你看佛像都不會擺,佛像怎樣如法供奉你都不懂。有些人甚至擺一些我們不需要供奉的,有些人是佛道不分。有的供奉,這邊坐著觀世音菩薩,那邊坐著一個北帝,你是信佛還是信道呢?你不了解啊。有些呢,甚至觀世音菩薩坐旁邊,那邊就坐一個齊天大聖,還說齊天大聖很靈感的。其實你明白嗎?齊天大聖是《西遊記》上面,小說里講的。佛像的左邊或右邊均可供奉祖先牌位,可另設一小桌,亦可一同擺設在佛桌上,以親位卑,若置中恐損亡親之福,或恐亡靈不敢來棲。供台上置兩香爐,一奉佛、一奉祖先,立、環、卧爐皆可。但佛之爐應高大,祖先之爐須低小,以示恭敬三寶。平日各上一炷,一或三杯清水。周日節慶時,可視條件因緣供奉鮮花、水果及各種供品。供佛菩薩之供品中午後可撤而分食;供祖先之祭品,則宜待夜後,方撤,或隔數日撤亦可。佛弟子既供佛像,每日至少須供香、供水,並不忘禮拜及唱念三皈依。供台上應保持清凈庄嚴,除經典、香燭及各種供養具外,不宜置他物,且應常擦抹、清潔之。 佛堂上的佛像以及香爐等器物應如何清潔、維護?佛堂、供桌、香爐、燭台,應經常清潔庄嚴為要。清理時,應用專用的布、水桶等,不可與其它處共享清掃用具。佛桌上不可亂放雜物。佛桌上平時應當擦拭清潔,除放置佛像、香爐、佛燈、燭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萬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則就犯了不敬三寶之罪!有的在家居士的佛堂內,擺設雜亂,桌上放置火柴、衣、帽、鎖匙、道符、進香令旗、整束的香、茶杯、玩具、外道書本等物,將佛桌當作陳列桌,雜陳紊亂,不堪目睹。香爐上的「香腳」,即燃燒完的香枝,每天早上擦凈佛桌時要予拔掉,並收集成袋後,再拿到寺院的金紙爐內燒掉,以示尊敬!佛前供花,要每天澆水一次,若花已謝了,不可再擺設,應拿掉曬干,再丟棄於干凈的大河溝內,或埋或放於山上,勿讓人踐踏,不可丟棄於垃圾堆上。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動它,任其瓶內水臭了、花謝了又不換,等臭氣沖鼻,花朵全部凋落,才要換洗。如此相當不敬!本是香花供佛,最後卻犯了污染三寶之罪,實得不償失。既然發心供佛,定要時常保持佛桌上干凈無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則反具業障。供花的時候,如果是玫瑰花有刺的話,應先把刺剝掉,否則容易招感口角是非。供水時,必須先將供杯仔細地拭擦乾凈,杯中水線應低於杯口約一粒麥子的距離,如果水太多溢出杯外,將導致破戒;反之,如果水太少,又將使受用減少(空的盛器放在供桌上會減少我們的福德)。供花,比如插花的花籃,這種花有一面是葉子的,另外一面是花的,應該將有花的那一面對著佛陀,將有葉的一面對著自己,這樣才是如法的真心的供養佛陀,供養三寶。最好插一個圓的,你自己看到,佛陀也看到,這樣就好了。點蠟燭,有些人點蠟燭的時候,那個蠟燭造成一個塔一樣的,然後再點著,一點之後就變成怎麼樣呢?你破壞兩座塔,那就是破壞佛塔,這個過失是很大的。所以供奉的東西要很如法,有一些支香,一支一支的,那個包裝上面有的印著一尊觀世音菩薩。這些要很注意,將這些印有觀世音菩薩像的包裝紙收集在一起,之後如法地燒了它。有些經書很殘舊,真的不可用,都不可以隨便亂放,應該念一遍《心經》、三遍往生咒,然後如法地燒掉,那個干凈的灰倒進大江大河大海裡面,這樣就比較如法。不可以隨便地扔到垃圾桶里,這樣就減少自己的福報啦。大家要注意,供水杯,如果是空杯,不可以擺在佛台前面,最好是反扣過來,放在佛台上面就可以。空的東西不要擺在上面,而且那個花瓶插了花,如果花枯萎了,謝了,花拿走以後,空花瓶要不就收起來,要不用紅紙皮來把它蓋好,不要擺一個空瓶在那裡。在夏天我見到很多人家裡電視機旁邊擺了兩個高高的花瓶,空的,這是不好的。如果你是座北向南的住宅,夏天你在西邊擺一個空的花瓶的話,很快你的先生在外面就有女人了,就有外遇了。這個緣起就是這樣的,所以最好不要擺一個空的花瓶。佛堂前面一定要很乾凈才行。佛堂要很清凈,如果很清凈的話,而且你整天用鮮花來供佛,你就會身有香氣,你不用灑香水了,都不用打扮了,你走出去自然有香氣。但是如果你佛堂很臟,你要注意,很快,或者下輩子你就會有狐臭。因為連三寶的福田,你自己都不會去恭敬,都不會如法地去把清潔搞好。而現在的人,造香爐造得不太好,上面大大的一個佛字,其實這個不好,有個佛字的香爐上面插香,這個是不太如法。當然如果我們請了,怎麼辦呢?都沒問題,你就不要把它擺在地上。佛堂一定要有開光、灑凈或安座的儀式嗎?開光、灑凈、安座的儀式是個人對宗教信仰的認識與體驗,視個人需求而定。設立了佛堂之後就要永久供奉嗎?若是居家環境是長久的,只要有心,自可以長期供奉。若是居家環境改變,或是遇到人事變遷,是否繼續設置佛堂供奉,則以不自惱為考量原則。3、禮儀家中既已設立佛堂,應視同在寺院的殿堂,應遵守佛堂的禮儀。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宜,身心清凈輕松,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外出前、回家時,應到佛前禮拜,如同向家中父母長輩稟告、請安,以示對佛菩薩的感謝、恭敬、繫念之心。我們知道是真實的佛菩薩的時候,我們心心念念能夠憶念三寶,這樣子能夠很快地增長福德、智慧,能夠成就我們的福德。如果你懂得這樣去做的話,你出門一定會很安全的啦,不用擔心,你當真正的佛菩薩住在你家裡,佛菩薩整天都照著你,所以要有這個恭敬心,要稟告三寶。你有什麼重大的事情,應該首先要祈禱三寶,稟告三寶,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夫妻同房,她喜歡戴著一個佛像,玉的觀世音菩薩或者玉的彌勒佛,這樣戴在身上。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夫妻同房的時候一定要拿走,拿出來擺在佛堂,你不可以擺在主人房。夫妻同房你如果戴著它的話,這個就是犯了邪淫,你雖然是夫妻還是犯了邪淫,為什麼呢?因為你在三寶面前啦,戴著佛像進去,所以這些一定要非常謹慎。這些是很微細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則的話,有些人以為我供養佛菩薩供了很多年,為什麼好像沒什麼靈感。其實你知道嗎?你往往不知不覺地在三寶面前種下很多的惡因,反而會不好的,你怎麼說三寶不加持你呢?你自己不懂得如法去修福報。 佛堂每天都要奉茶、供果及上香嗎?設置佛堂後,可隨各人修持做早晚課誦,或早晚上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輟,持之以恆。供花供果不一定要天天更換,凡遇到佛菩薩的紀念日或逢初一、十五再行供花果即可。獻供時,應親自雙手奉獻。供品的品類,質料是以各人的財力可能負擔的范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但供品應美觀、庄嚴,端嚴陳設供品是自己將來成佛時所具相好的因。供養以動機純正最珍貴,因為其實三寶是不需要這些供養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能累積資糧而來做的,而供養也以發心廣大的前行、思惟三輪體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結行三清凈為關鍵。佛堂上應點油燈、蠟燭嗎?一般點燈或點佛前燈的原則為何?油燈、蠟燭的點燃需依環境及個人習慣來定,一般來說,不是每個居家環境都適合點燈,在安全無虞的前題下點燈即可。(燈油不論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乾凈,而燈心要格外潔凈,根部直穩,表戒律清凈。中部厚實,表禪定力佳。末梢心尖易點著,表智能力。酥油燈應該十分明亮,燃燒應盡可能地持久。)初一、十五要上供菜嗎?若放供菜,以幾項、幾碗為宜?凡遇佛菩薩紀念日或初一、十五時可准備鮮花、水果供養。若要放供菜,可以六樣,初碗,加一碗飯為宜。如果自己飲食十分充足的話,食物的「薦新」應該選擇最好的素食(忌用葷腥)來供。家中有人往生時,佛堂應該要遮蓋起來嗎?因人往生時尤須諸佛接引,佛像無須遮蓋。因事出國或多日不在家,佛堂無人照料時,應如何處理?若是因事外出多日,家中佛堂無人可以照料,行前需將佛堂整理干凈,並注意用火、用電的安全,待事畢返家後,再行處理即可。 四、更新、遷移、安全舊佛堂更新時,舊佛堂以及原來設置的佛像、器物應如何處理?舊佛堂更新時,若是原來的器物可以使用,最好繼續在新佛堂使用,非不得已,則可以燃燒處理的器物都要用干凈的爐焚燒處理為要。搬家時,佛堂的搬遷應注意哪些事項?若是佛堂需要搬遷,行前可以先上香告知佛祖,亦可以自行誦經或念佛。搬遷時要注意佛像及器物的包裝,避免因搬動造成的損毀。佛堂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佛堂因使用香燭,室內應保持光線明亮、空氣流動。外出前,應將油燈、香燭之火熄滅。佛堂是清凈庄嚴之處,作為禮拜、課誦、禪修、研讀經書等修持所用,不宜於中嬉鬧談笑、宴客飲食、不可穿內衣褲走來走去及做不凈之事等,以免有失對佛菩薩的恭敬。設置佛堂對居家生活會有什麼影響?(設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課修持,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薩常隨我們左右,給予我們加被與依怙,能帶給全家人靜心安定的力量,並作為家庭的精神中心,親友來訪時,亦可以適時接引,而有弘法與度眾的教化功能。)佛堂在佛法中為像法布施,設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課修持,而且具有如下幾點殊勝的意義與功用: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設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處,也說明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與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薩常隨我們左右,給予加被,給予我們依怙,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具有弘法度眾之用:家中有了佛堂,這是非常榮耀的事,若遇到親朋好友來訪時,可以引領參觀佛堂。若有信仰者,可以請他們上香禮拜,彼此在佛法上有思想的交流;若是尚未起信者,可藉此機緣詳細解說佛前的庄嚴及法物的名稱和用途,並稱贊諸佛菩薩的功德、佛陀的偉大及信佛的好處等,使其對佛教有初步的認識,留下美好印象,待因緣成熟時,自能得度。提供課誦自修之所:佛堂可以提供我們早晚課誦、禮拜、禪修、研讀經書等修持的功能,藉由在佛堂的修持,可以去除煩惱,改變氣質,增長福慧,凈化身心。令不忘失修行之心:佛弟子若因忙於事業或因住家遠離寺院等因素,無法常到寺院共修,則可能會漸漸與三寶疏遠而忘失菩提心,正如人言:"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如果家中有了佛堂,則時時刻刻與佛同住,提醒我們不忘初心,精進不懈。

⑼ 日本式插花源始於中國的什麼

日本花道復最早來源於制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各流派其特色和規模雖各有千秋,但基本點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插花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

<摘自.東純花藝學校.》

⑽ 怎樣布置家庭佛堂

凈土家庭佛堂布置
1、准備 設置佛堂的環境選擇應注意些什麼?要看風水方位嗎?應掌握的原則為何?身為佛弟子,平時除了常到寺院禮佛、聽經聞法及參與法會共修以外,如果因緣具足,亦可在家中設置佛堂。設立佛堂時,宜選擇整潔清新、空氣流動、光線充足、安靜不吵鬧的地方為原則。不須特別選擇吉日吉時,也不必看地理方位,只要心存誠敬,便「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一般來說,若空間配置上許可,佛像可以朝向大門。如果是與家人或同事、同學等共住一處時,應先徵得大家同意再設置佛堂;若是他人不同意,可以收藏方便的佛像代替於課誦時請出,課誦後再收藏,不宜勉強設立佛堂,以免引起他人困擾。 若住宅空間有限,佛堂無法單獨成為一間時,如何設置合宜的佛堂?以現代住宅高樓化,在室內空間有限的情形下,若沒有單獨的空間可供作為佛堂的使用,可與客廳規劃在一起,以較高處的空間或櫃子來做佛堂的擺設,簡單的佛像輔以香爐或卧香,再搭配鮮花即顯庄嚴肅穆。最好卧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間房子,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凈心來做到肅穆、庄嚴的程度為原則。 設立佛堂應該准備哪些東西?到哪裡可以准備這些東西?可以佛堂的大小來准備佛堂中的物品,包括佛菩薩像、法物、佛龕、拜墊、經書、花器、香爐或卧香、燭台(或電燈燈台)、無盡燈、凈水杯、供果盤等,物品可增可減,只要對稱、庄嚴即可。等佛像歸位後,還應在佛像的右手邊,放置一本佛經(如:大般若經、地藏經、葯師經等),在佛像的左手邊,放置一座舍利塔,這樣可以得到佛陀身、語、意功德的加持。此外,供桌前方也可以圍上桌圍,置掛庄嚴布;供桌旁亦可掛幢幡。2、設施有人說西方接引佛和地藏菩薩不能放在家中供養,因為那是接引亡者的,是這樣的嗎?一般佛堂上所供養的佛像有那些?選擇掛軸、立塑像或坐像的原則是什麼?供奉的佛像或菩薩像,可以與自己本身修持相應的為主。佛像供奉於中央,並與佛堂或佛桌的大小配合。佛在心中,只要誠心,佛菩薩像都可供奉在家中。一般佛堂有釋迦牟尼佛、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等。依空間的大小以及佛桌到天花板的高度來衡量(以不頂到天花板為原則),供奉佛菩薩聖像可用紙繪、木刻、銅鑄等,宜簡單庄嚴,不論是坐像、立像、卧像皆可,可依各人的喜好相契來選擇。切忌紛然雜供,有失庄嚴。供器:供桌上可擺設花瓶、燭台、燈台,凈水杯一個或三個,香爐放中間(不移動為佳)。法器:可准備木魚、大磬(或引磬),課誦時欲司犍槌,亦當如法,聲音宜小,切莫擾亂他人。經書:課誦本可整齊放置佛前,保持佛堂的潔凈庄嚴,亦可收藏,課誦時再請出。假若佛堂有空間,最好能設一個經櫥,凡佛經、佛書、佛教雜志等,都可陳設其中,供人閱讀。佛堂對聯(參考用)橫批:蓮池海會右:人天缺陷不念彌陀更念誰左:吾佛慈悲廣度眾生當度我 橫批:智慧如海右:蓮花座下禮能仁左:貝葉行間修福慧 橫批:佛光普照右: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左: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橫批:佛光普照右:凈土蓮花已待君左:家庭親屬皆歸佛 佛堂上可以置放道教的神明嗎?佛堂設置後,祖先牌位應放置何處?正信的佛教徒在設立佛堂時,應以供奉佛菩薩像為原則,佛堂不宜作扶乩問卜之用。我們擺佛像,供養三寶,擺佛堂要很如法。釋迦牟尼佛一定是在正中間;跟著是佛陀,葯師佛,阿彌陀佛;之後旁邊擺菩薩;再旁邊師擺護法神、財神、其他的關公啊。這樣擺,才是如法的。有些不知道啦,把毛澤東的像擺很高很高的地方,或者釋迦牟尼佛擺很低。你錯了,你哪裡有福報呢?你看佛像都不會擺,佛像怎樣如法供奉你都不懂。有些人甚至擺一些我們不需要供奉的,有些人是佛道不分。有的供奉,這邊坐著觀世音菩薩,那邊坐著一個北帝,你是信佛還是信道呢?你不了解啊。有些呢,甚至觀世音菩薩坐旁邊,那邊就坐一個齊天大聖,還說齊天大聖很靈感的。其實你明白嗎?齊天大聖是《西遊記》上面,小說里講的。佛像的左邊或右邊均可供奉祖先牌位,可另設一小桌,亦可一同擺設在佛桌上,以親位卑,若置中恐損亡親之福,或恐亡靈不敢來棲。供台上置兩香爐,一奉佛、一奉祖先,立、環、卧爐皆可。但佛之爐應高大,祖先之爐須低小,以示恭敬三寶。平日各上一炷,一或三杯清水。周日節慶時,可視條件因緣供奉鮮花、水果及各種供品。供佛菩薩之供品中午後可撤而分食;供祖先之祭品,則宜待夜後,方撤,或隔數日撤亦可。佛弟子既供佛像,每日至少須供香、供水,並不忘禮拜及唱念三皈依。供台上應保持清凈庄嚴,除經典、香燭及各種供養具外,不宜置他物,且應常擦抹、清潔之。 佛堂上的佛像以及香爐等器物應如何清潔、維護?佛堂、供桌、香爐、燭台,應經常清潔庄嚴為要。清理時,應用專用的布、水桶等,不可與其它處共享清掃用具。佛桌上不可亂放雜物。佛桌上平時應當擦拭清潔,除放置佛像、香爐、佛燈、燭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萬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則就犯了不敬三寶之罪!有的在家居士的佛堂內,擺設雜亂,桌上放置火柴、衣、帽、鎖匙、道符、進香令旗、整束的香、茶杯、玩具、外道書本等物,將佛桌當作陳列桌,雜陳紊亂,不堪目睹。香爐上的「香腳」,即燃燒完的香枝,每天早上擦凈佛桌時要予拔掉,並收集成袋後,再拿到寺院的金紙爐內燒掉,以示尊敬!佛前供花,要每天澆水一次,若花已謝了,不可再擺設,應拿掉曬干,再丟棄於干凈的大河溝內,或埋或放於山上,勿讓人踐踏,不可丟棄於垃圾堆上。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動它,任其瓶內水臭了、花謝了又不換,等臭氣沖鼻,花朵全部凋落,才要換洗。如此相當不敬!本是香花供佛,最後卻犯了污染三寶之罪,實得不償失。既然發心供佛,定要時常保持佛桌上干凈無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則反具業障。供花的時候,如果是玫瑰花有刺的話,應先把刺剝掉,否則容易招感口角是非。供水時,必須先將供杯仔細地拭擦乾凈,杯中水線應低於杯口約一粒麥子的距離,如果水太多溢出杯外,將導致破戒;反之,如果水太少,又將使受用減少(空的盛器放在供桌上會減少我們的福德)。供花,比如插花的花籃,這種花有一面是葉子的,另外一面是花的,應該將有花的那一面對著佛陀,將有葉的一面對著自己,這樣才是如法的真心的供養佛陀,供養三寶。最好插一個圓的,你自己看到,佛陀也看到,這樣就好了。點蠟燭,有些人點蠟燭的時候,那個蠟燭造成一個塔一樣的,然後再點著,一點之後就變成怎麼樣呢?你破壞兩座塔,那就是破壞佛塔,這個過失是很大的。所以供奉的東西要很如法,有一些支香,一支一支的,那個包裝上面有的印著一尊觀世音菩薩。這些要很注意,將這些印有觀世音菩薩像的包裝紙收集在一起,之後如法地燒了它。有些經書很殘舊,真的不可用,都不可以隨便亂放,應該念一遍《心經》、三遍往生咒,然後如法地燒掉,那個干凈的灰倒進大江大河大海裡面,這樣就比較如法。不可以隨便地扔到垃圾桶里,這樣就減少自己的福報啦。大家要注意,供水杯,如果是空杯,不可以擺在佛台前面,最好是反扣過來,放在佛台上面就可以。空的東西不要擺在上面,而且那個花瓶插了花,如果花枯萎了,謝了,花拿走以後,空花瓶要不就收起來,要不用紅紙皮來把它蓋好,不要擺一個空瓶在那裡。在夏天我見到很多人家裡電視機旁邊擺了兩個高高的花瓶,空的,這是不好的。如果你是座北向南的住宅,夏天你在西邊擺一個空的花瓶的話,很快你的先生在外面就有女人了,就有外遇了。這個緣起就是這樣的,所以最好不要擺一個空的花瓶。佛堂前面一定要很乾凈才行。佛堂要很清凈,如果很清凈的話,而且你整天用鮮花來供佛,你就會身有香氣,你不用灑香水了,都不用打扮了,你走出去自然有香氣。但是如果你佛堂很臟,你要注意,很快,或者下輩子你就會有狐臭。因為連三寶的福田,你自己都不會去恭敬,都不會如法地去把清潔搞好。而現在的人,造香爐造得不太好,上面大大的一個佛字,其實這個不好,有個佛字的香爐上面插香,這個是不太如法。當然如果我們請了,怎麼辦呢?都沒問題,你就不要把它擺在地上。佛堂一定要有開光、灑凈或安座的儀式嗎?開光、灑凈、安座的儀式是個人對宗教信仰的認識與體驗,視個人需求而定。設立了佛堂之後就要永久供奉嗎?若是居家環境是長久的,只要有心,自可以長期供奉。若是居家環境改變,或是遇到人事變遷,是否繼續設置佛堂供奉,則以不自惱為考量原則。3、禮儀家中既已設立佛堂,應視同在寺院的殿堂,應遵守佛堂的禮儀。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宜,身心清凈輕松,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外出前、回家時,應到佛前禮拜,如同向家中父母長輩稟告、請安,以示對佛菩薩的感謝、恭敬、繫念之心。我們知道是真實的佛菩薩的時候,我們心心念念能夠憶念三寶,這樣子能夠很快地增長福德、智慧,能夠成就我們的福德。如果你懂得這樣去做的話,你出門一定會很安全的啦,不用擔心,你當真正的佛菩薩住在你家裡,佛菩薩整天都照著你,所以要有這個恭敬心,要稟告三寶。你有什麼重大的事情,應該首先要祈禱三寶,稟告三寶,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夫妻同房,她喜歡戴著一個佛像,玉的觀世音菩薩或者玉的彌勒佛,這樣戴在身上。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夫妻同房的時候一定要拿走,拿出來擺在佛堂,你不可以擺在主人房。夫妻同房你如果戴著它的話,這個就是犯了邪淫,你雖然是夫妻還是犯了邪淫,為什麼呢?因為你在三寶面前啦,戴著佛像進去,所以這些一定要非常謹慎。這些是很微細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則的話,有些人以為我供養佛菩薩供了很多年,為什麼好像沒什麼靈感。其實你知道嗎?你往往不知不覺地在三寶面前種下很多的惡因,反而會不好的,你怎麼說三寶不加持你呢?你自己不懂得如法去修福報。 佛堂每天都要奉茶、供果及上香嗎?設置佛堂後,可隨各人修持做早晚課誦,或早晚上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輟,持之以恆。供花供果不一定要天天更換,凡遇到佛菩薩的紀念日或逢初一、十五再行供花果即可。獻供時,應親自雙手奉獻。供品的品類,質料是以各人的財力可能負擔的范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但供品應美觀、庄嚴,端嚴陳設供品是自己將來成佛時所具相好的因。供養以動機純正最珍貴,因為其實三寶是不需要這些供養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能累積資糧而來做的,而供養也以發心廣大的前行、思惟三輪體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結行三清凈為關鍵。佛堂上應點油燈、蠟燭嗎?一般點燈或點佛前燈的原則為何?油燈、蠟燭的點燃需依環境及個人習慣來定,一般來說,不是每個居家環境都適合點燈,在安全無虞的前題下點燈即可。(燈油不論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乾凈,而燈心要格外潔凈,根部直穩,表戒律清凈。中部厚實,表禪定力佳。末梢心尖易點著,表智能力。酥油燈應該十分明亮,燃燒應盡可能地持久。)初一、十五要上供菜嗎?若放供菜,以幾項、幾碗為宜?凡遇佛菩薩紀念日或初一、十五時可准備鮮花、水果供養。若要放供菜,可以六樣,初碗,加一碗飯為宜。如果自己飲食十分充足的話,食物的「薦新」應該選擇最好的素食(忌用葷腥)來供。家中有人往生時,佛堂應該要遮蓋起來嗎?因人往生時尤須諸佛接引,佛像無須遮蓋。因事出國或多日不在家,佛堂無人照料時,應如何處理?若是因事外出多日,家中佛堂無人可以照料,行前需將佛堂整理干凈,並注意用火、用電的安全,待事畢返家後,再行處理即可。 四、更新、遷移、安全舊佛堂更新時,舊佛堂以及原來設置的佛像、器物應如何處理?舊佛堂更新時,若是原來的器物可以使用,最好繼續在新佛堂使用,非不得已,則可以燃燒處理的器物都要用干凈的爐焚燒處理為要。搬家時,佛堂的搬遷應注意哪些事項?若是佛堂需要搬遷,行前可以先上香告知佛祖,亦可以自行誦經或念佛。搬遷時要注意佛像及器物的包裝,避免因搬動造成的損毀。佛堂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佛堂因使用香燭,室內應保持光線明亮、空氣流動。外出前,應將油燈、香燭之火熄滅。佛堂是清凈庄嚴之處,作為禮拜、課誦、禪修、研讀經書等修持所用,不宜於中嬉鬧談笑、宴客飲食、不可穿內衣褲走來走去及做不凈之事等,以免有失對佛菩薩的恭敬。設置佛堂對居家生活會有什麼影響?(設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課修持,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薩常隨我們左右,給予我們加被與依怙,能帶給全家人靜心安定的力量,並作為家庭的精神中心,親友來訪時,亦可以適時接引,而有弘法與度眾的教化功能。)佛堂在佛法中為像法布施,設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課修持,而且具有如下幾點殊勝的意義與功用: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設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處,也說明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與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薩常隨我們左右,給予加被,給予我們依怙,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具有弘法度眾之用:家中有了佛堂,這是非常榮耀的事,若遇到親朋好友來訪時,可以引領參觀佛堂。若有信仰者,可以請他們上香禮拜,彼此在佛法上有思想的交流;若是尚未起信者,可藉此機緣詳細解說佛前的庄嚴及法物的名稱和用途,並稱贊諸佛菩薩的功德、佛陀的偉大及信佛的好處等,使其對佛教有初步的認識,留下美好印象,待因緣成熟時,自能得度。提供課誦自修之所:佛堂可以提供我們早晚課誦、禮拜、禪修、研讀經書等修持的功能,藉由在佛堂的修持,可以去除煩惱,改變氣質,增長福慧,凈化身心。令不忘失修行之心:佛弟子若因忙於事業或因住家遠離寺院等因素,無法常到寺院共修,則可能會漸漸與三寶疏遠而忘失菩提心,正如人言:"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如果家中有了佛堂,則時時刻刻與佛同住,提醒我們不忘初心,精進不懈。

熱點內容
蘭州插花課 發布:2025-08-11 04:08:55 瀏覽:114
斗南花卉市場晚上 發布:2025-08-11 04:07:00 瀏覽:960
七夕體驗服 發布:2025-08-11 03:56:58 瀏覽:898
盆里養荷花 發布:2025-08-11 03:56:18 瀏覽:88
一朵桃花幾天 發布:2025-08-11 03:40:07 瀏覽:513
畫花卉的畫家 發布:2025-08-11 03:40:07 瀏覽:729
荷葉荷花簡 發布:2025-08-11 03:24:24 瀏覽:901
七夕微信搞笑段子 發布:2025-08-11 03:18:01 瀏覽:592
來當花藝師 發布:2025-08-11 03:07:20 瀏覽:336
櫻花校園模擬器之更新版 發布:2025-08-11 03:05:0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