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藝術課件
㈠ 鑒賞插花藝術
中國古代對插花藝術的鑒賞獨具特色,別有風趣。概括起來有三大特點:其一是講究排場及整體環境的協調統一;其二是追求多層次的美。上面概括的是歷代插花作品鑒賞共有的特點,但各朝代又有其獨自的審美情趣。隋唐時期的插花,講究在容器下置以精美的幾座、幾架,並在作品背後懸掛名人字畫,形成花畫合一的「圖花」特色,其風格或清新高雅,或富麗華貴。欣賞時邊飲美酒,邊聽音樂,還不是即興詠詩、鼓曲,融插花、生活與娛樂於一體,達到多層次、多趣味的美的享受。這種鑒賞方式稱為「酒賞」。唐代詩人、插花藝術家羅虯所著的《花九錫》中記載:「重頂帷(障風)、金剪刀(剪折)、甘泉(浸)、玉缸(貯)、雕文台座(安置)、書畫、翻曲、美醑(賞)、新詩(詠)」,簡要地描述了當時插作牡丹的程序過程、陳設擺放及鑒賞情況。到五代時期,則由「酒賞」發展成「香賞」,即把對插花作品的欣賞與焚香結合在一起。南唐進士韓熙載在《五宜說》中寫道:「對花焚香,有風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樨宜龍腦,酴糜宜沉水,蘭宜四絕,含笑宜麝,綱葡宜檀。」要求插作不同花材時選用不同香料焚燃,形成花香相和的「香花」風格。這種鑒賞方式稱為「香賞」,注重追求嗅覺之美。到明朝時,對插花的審美要求更高一層,將插花與品茗相結合,謂之「茗賞」。這與前代大異其趣,它注重品味,賞花花品兼得兩者清香幽美之情趣和韻味;認為「酒賞」、「香賞」均不如「茗賞」高雅。正如袁宏道在《瓶吏》中所言:「昔韓熙載謂木樨宜龍腦、酴糜宜沉水……此無異筍中夾肉,官庖排當所為,非雅士事也。」又雲「茗賞者上也,香賞者次也,酒賞者下也。」綜上所述,無論是「酒賞」、「香賞」還是「茗賞」,都說明了中國古代對插花藝術鑒賞獨具特色,也十分文明、高雅。
㈡ 關於插花藝術
中國的唐朝
㈢ 插花藝術
一般玫瑰是紅色的話應該於茉莉一起搭配,加上綠葉,太陽花與康乃馨一起搭配會很好。在花器選擇上,避免使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因為它們很難掩飾花莖基部而顯得雜亂無章。另外,高瓶插花固定技巧高,初學者應從淺盆開始練習,盡量使用以本色為主的竹、木、藤、草、石質 等花器。花材選擇也很重要,如果花器是紅色,花材宜選用黃色和藍(紫)色的矢車菊和橙色的康乃馨加上綠葉。與此同時,學習插花還應學習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家居的情況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的自然美,又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 、塑料花 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真實感較差,缺乏生命力。
其次,要掌握插花的基本技能,練好「修剪、變曲、固定」三個基本功。一要練好「修剪功」。基本要求是:順其自然,留最優美的枝條,其餘剪除;同方向 平行枝條只留一枝,枝條長短視環境與花器大小和構圖而定;凡有礙構圖、創意表達的枝條一律剪去。二要練好「彎曲功」。可用手彎曲,放入熱水中(可加醋)浸漬;還可用大頭針、釘書針或透明膠 加以固定或撕裂成各種形狀。三要練好「固定功」。要掌握好折枝固定、瓶口插架固定、集中捆紮固定、花泥固定等方法。
㈣ 有關插花PPT背景音樂
建議使用久石讓的,輕緩動聽,很適合插花,下面推薦十首,
1天空之城
2風之甬專道
3Ashitaka Sekki
4無限屬的愛A Journey West
5 summer
6鄰居家的龍貓
7 魔女宅急便
8空中散步
9初戀
10火花
很多古典音樂都合適,ppt的背景音樂是點綴,用得好會加很多分
㈤ 插花藝術 課件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㈠、自然之「真」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 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袁宏道:使觀者疑花叢生於碗底方妙 ㈡、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 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 ㈢、藝術之「美」 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 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 布局講求畫理書法,如「畫苑布置為妙」 。 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艷而不俗、雅而不淡 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 追求整體藝術美四、「聖」潔之尊 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 。 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二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㈠、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 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攏,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 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 ㈡、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 1:重視線條的應用 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2:高低錯落,參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 。 3:虛實結合,剛柔相濟 A.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間不可密不透風,也不要平均間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濃淡適宜 花色太濃時宜用淺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質太硬太重時,則宜加些輕柔的枝葉使之柔和。 C.留空白 如盆景式插花,一側布置插花,另一側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觀賞和想像的餘地 。空白出余韻 。 4:呼應關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從而生機勃勃,開合自如。 5:對比關系 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有對比才能使構圖顯得生動活潑,不致平鋪直敘。對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虛實、色彩的對比等等。 6賓主關系 插花時要確立賓主關系,可使主題更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內容。而賓則處於襯托的地位,無論從色彩、趨向,都是把主擺在顯要的地位為目的。 ㈢、講求意境,寓意於花,更賦命題 1:意境 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內涵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思,表現詩情畫意,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見長,這是西方插花乃至於其他插花中所沒有的。 2:寓意於花 人們賦予花木象徵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發情懷,寓教於花。故有所謂花意與花語。花木象徵含義的由來有 : 1.以花名的諧音定意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3.以花木的生長習性定意 4.按傳說、時令定意 3:作品的命名與意境的表達 命名對插花作品的意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引導欣賞者對作品的聯想,與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鳴。 命名方式有兩種: 1.規定命題命名 先命名,然後再根據命名進行創作 2.自由命題命名 創作完成之後,根據其表現的題材、主題及意境等內容再命名 以花材的象徵含義和特性來取名 如以竹、松、蘭、菊、桂花等花材創作的「君子之尊」 羅寧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2》 藉助植物的季相景觀變化來命名 如作品「秋色正酣」 薛立新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以插花作品的造型命名 如作品「騰飛」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自然界山水風光來命名 如「灕江春色」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作品以一種情愫和情感來命名 如「水結同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抽象的手法來表現,命名的自由度更大 如右圖,有如蜻蜓點水,讓人聯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三節寫景式插花的表現技法 1、布局的要求 寫景式插花講求遠景、中景、近景的安排。運用透視的角度用「遠近法」來布置景物。多株布景時要分組處理,四株要三株密集,一株分開,五株時按三株二株分組,三株也按二株一株分開。高矮各異,不可平齊,也不排列於同一直線上,且姿態變化,相互呼應,生動有趣。 2、花材的選配 寫實景基本忠實於自然景象,用景中之花材;寫意景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來表現湖光山色、雪雨風霜等自然景象。 選材廣泛,可用山花野草配以清奇枝杈,或選用有代表性的植物來表現大自然的無窮變化。 3、容器和配件的陪襯 寫景式插花使用的容器多是深度較淺而寬大的廣口淺盆。寫景時往往選用一些恰當的配件來烘托氣氛、渲染景觀 4、寫意寫景的表現技法 除了寫實寫景之外,還可以用概括的、抽象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自然,如用粗放的線條模糊地勾勒出景觀的大致輪廓,似像非像,以引起人們的聯想,這種寫意的手法往往比實際景觀更加感人 四 東方傳統插花基本花型 1、基本花型的結構 東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三個主枝構成骨架,然後再在各主枝的周圍,插些長度不同的輔助枝條以填補空間,使花型豐滿並有層次感第一主枝決定花型的基本形態,如直立、傾斜或下垂,其長度取花器高度與直徑之和的1.5-2倍。 第二主枝一般與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種花材,以彌補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傾斜的空間伸展,使花型具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呈現立體感。其長度應為第一主枝的1/2或3/4。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與第一、第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他花材,若第一、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時,則第三主枝可選草本花材,以求形體和色彩有所變化,它的長度應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 從枝是陪襯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條,其長度應比它所陪襯的枝條短,輔助於各個主枝的周圍,數量根據需要而定,能達效果即可。一般選用與主枝相同的花材,若三主枝都選擇了木本的花材,則輔助枝應選草本花材。 各枝條的相互位置和插枝角度不同,則花型就有所不同,可以變換出許多花型,增加作品的變化性。 2、東方式常見基本花型 A.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現剛勁挺拔或亭亭玉立的姿態,給人以端莊穩重的藝術美。宜平視觀賞。 「和順團圓」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賞析》 B.傾斜型 將主要花枝向外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彎曲或傾斜生長的枝條,表現其生動活潑、富有動態的美感。宜平視觀賞。總體輪廓應呈傾斜的長方形,即橫向尺寸大於高度,才能顯示出傾斜之美。 右圖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C.平展型 平展型是將主要花枝橫向斜伸或平伸於容器中,著重表現其橫斜的線條美或橫向展開的色帶美,第一主枝下斜成80o-90o左右,基本上與花器成水平狀造型。 「醉世第一嬌」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D:下垂型 將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韌易彎曲的植物,表現其修長飄逸、彎曲流暢的線條美,畫面生動而富裝飾性。 右圖引自黎佩霞著《實用插花要領與實例》 E.合並花型(組景式插花) 合並花型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花型組合為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造型作品 。 「春」 謝曉榮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1》 F.寫景式插花 寫景式插花是在盆內的方寸之間表現自然景色的一種插花形式 「幽靜」 王路昌作 引自蔡仲娟主編《中外現代花藝——花之韻作品精選》 以上是文字介紹,如要下載,您可到以下網址: http://www.gz2168.cn/Courseware/qita/down5335.html http://www.0668e.com/soft/7/48/2008/2008090854940.htm http://www.rgzj.com/jxzy/Soft/ShowSoft.asp?SoftID=268 http://manage.800e.net/down_view_50367.html http://www.k167.com/data/1164672/ http://www.jgxfw.com/kj/xxkj/sort0220/kjdown-19133.html
㈥ 插花講課的草稿
導讀:插花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插花藝術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文明的需求。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從小培養起來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感受和理解著存在於自然、社會中的美。無論是幼兒園環境的變化,還是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都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審美情感,使他們受到美的陶治。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參加美術實踐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的發展。因為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藝術的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過美術手段具體表現出來,這不僅能加深幼兒對美的理解,而且能使其不斷追求美,探究美和表現美。
一、說目標
《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保育教育目標中明確指出美育的目標是「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感」。依據《規程》中指出的美育目標,結合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確立了本次藝術活動的目標為:
目標一是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欣賞插花藝術,感受插花藝術的色彩美、造型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目標二是能力目標,讓幼兒嘗試插花,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表現出插花藝術的美。
二、說選材
插花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插花藝術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文明的需求。而幼兒也非常愛花、愛草、愛葉,經常畫它、唱它、撫摸它,擺弄它,這是幼兒「愛美」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受花店里藝術插花的啟發,何不把這些美麗的插花「搬」到我們的教育中來,從而美化我們的環境,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表現美的情趣。因此,我就選擇了插花藝術活動。
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礎,讓幼兒嘗試插花,能使幼兒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得到發展,滿足幼兒嘗試的慾望。
三、說教學方法
在活動設計中我主要運用了邱學華先生提出的根據濃度教學法「先練後講」的嘗試原則組織教學。先練――是讓幼通過看看,試一試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知識技能。後講――是教師給予幼兒操作者的正確指導、啟發、評價與鼓勵。
第一.激發幼兒主動嘗試的願望
運用創設嘗試環境的方法,讓幼兒觀察各種插花,激發幼兒願意嘗試的積極情感。
第二.給幼兒各種嘗試材料
豐富的嘗試材料是幼兒進行嘗試的物質基礎,我讓幼兒根據觀。
察後的感受嘗試插花,鼓勵幼兒想一想,試一試,讓幼兒自己選擇、操作。幼兒嘗試後,讓幼兒自己比較、討論、講述。
第三.教師講解
幫助幼兒解決難點,幫助幼兒歸納整理,也就是嘗試教學理論中的「先練後講」,經過我的講解示範,總結出正確的插花方法,幼兒在正確方法指導下再進行嘗試。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設置豐富的插花藝術環境,讓幼兒觀察插花的造型、顏色。
等感受其藝術美,懂得怎樣插花才好看,從中體味大自然可以創造美,人們通過勞動也能創造美。其次在幼兒觀察認識的基礎上,我提供插花的材料與工具,介紹其功用。讓幼兒嘗試插花,從中了解幼兒感受和理解插花的程度,在操作中,我提醒幼兒有秩序,互相謙讓,按需要選取材料。幼兒操作完畢,我從幼兒的作品中挑出幾盆,對照范樣討論,怎樣才更好看?幼兒通過觀察對比,尋找答案。然後教師示範,知道花朵顏色有深和淺,大花插在下,小花要偏上,選三個主枝為宜,三主枝插法不一,或直或斜,或高或低,並選擇合適草,葉類搭配襯托。
㈦ 插花藝術的認識理解
插花藝術,即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的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製完美、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插花藝術對中國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視為一個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為主要素材,在瓶、盤、碗、缸、筒、籃、盆等七大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的一種盆景類的花卉藝術,其表現方式頗為雅緻,令人把玩,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