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江門市花卉

江門市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23 22:43:03

① 江門市和盛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門市和盛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是2017-03-14在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回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答),注冊地址位於江門市蓬江區甘化路82號107室自編A2。

江門市和盛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703MA4WA9Q40D,企業法人聶趣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門市和盛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承接:園林綠化工程,建築工程,市政工程,古建築工程;銷售:花卉苗木;綠化管理、養護;清潔服務、病蟲防治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江門市和盛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門市和盛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江門市三大產業發展狀況

新會作為珠江口西岸重要地區,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例如產業發展的導向性不強,產業布局分散,產業集聚不明顯,產業綜合競爭力不強等。2008年底,國家發布了《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賦予珠三角發展更大的自主權。同時,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仍低位運行,新會的經濟運行困難加大,一些處於產業鏈低端的行業受到很大的沖擊,新會產業發展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一步顯現。編制《新會區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年)》對於更好地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精神,明確新會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搶抓機遇,先行先試,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推動全區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規劃是指導新會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是推進新會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依據。

(一)工業
1、重點發展三大主導產業
--臨港裝備製造產業
發展現狀:新會具備發展臨港裝備工業基礎,銀洲湖其中船舶產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機械裝備及電子設備製造業已初見規模。新會船舶產業發展迅猛,是中國船舶拆解基地,在雙水、古井、沙堆南部地區已形成造船、修船、拆船以及船務配套的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全區已引入造船項目19個,擁有全省最大民營造船企業南洋船舶。2009年新會船舶產業實現規模以工業總產值67.73億元。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方面,新會中集具有年產干貨箱15萬TEU、集裝箱用木地板15萬立方的生產能力,2009年產值達17.54億人民幣。機械裝備及電子設備製造業在江裕集團、日本松下、新會ABB、福斯特惠勒等龍頭企業影響下,產業集聚日益明顯,產業規模日益壯大。臨港裝備製造產業2009年產值208.55億元,增長24.25%,占我區工業總產值22.19%,規模以上企業135家。當前我區裝備製造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方面較為缺乏,是裝備製造業發展需要突破的制約因素。而新會擁有銀洲湖的水域優勢,並處於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交匯處,西部沿海高速鐵路也規劃在新會設站,加上廣珠鐵路、港珠澳大橋的動工建設,交通區域優勢日益明顯,機車、船舶等裝備製造業在我區的發展前景良好。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360億元,年均增長20%;2015年目標產值570億元,年均增長17%;2020年產值1050億元,年均增長13%。到2015年新會南車項目產值超100億元。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會城、經濟開發區、古井、沙堆、雙水、大鰲。依託鐵路、輕軌以及銀洲湖航運優勢,重點打造臨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主要包括:機車修造產業區(會城東部)、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開發區)、船舶修造產業帶(雙水、古井、沙堆南部地區)。
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港口優勢,打造臨港先進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與維修業、船舶產業、和機械裝備及電子設備製造業。全力推進中國南車新會基地建設,打造南車集團城際動車組最大的生產基地、南車集團的出口基地,全球城際動車組的重要生產基地。爭取與中國南車配套項目落戶,推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以金太陽項目為龍頭,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以建設廣東中小型船舶基地為突破口,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為原則,以健全產業鏈體系為著力點,統籌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綜合運用市場配置和政府引導等多種手段,增強造船能力和配套能力,發展中小型船舶集群、船舶配套集群、遊艇集群,建設船舶及海洋工程製造區、船舶配套工業園、中高檔遊艇產業園、船舶修拆基地,把新會船舶產業建成為我國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之一。圍繞新會中集,發展集裝箱配套產業,打造集裝箱專業基地,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種箱、折疊箱、開頂箱、房屋箱等產品,逐漸形成以特種箱為主打產品、其他產品乘勢推進的經營格局。以福斯特惠勒為龍頭,重點發展重大技術裝備本地化和高技術化,積極承接裝備製造產業轉移。
--精細化工產業
發展現狀: 2009年新會精細化工產業工業總產值62.06億元,下降7.2%,佔全區工業總產值6.6%,規模以上企業47家。我區化工產業發展較晚,目前區內多為倉儲企業,缺乏生產性企業,產業鏈比較短缺。同時,發展石油化工所需的大宗原料、燃料等都必須外購,資源相對貧乏。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130億元,年均增長25%;2015年實現產值230億元,年均增長23%;2020年產值實現650億元,年均增長23%。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古井、三江、沙堆。充分發揮古井和沙堆作為江門市危化專區的定位優勢,重點打造總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位於古井北部和三江南部的石化產業基地。
發展思路:以宏川化工項目為切入點,高起點加快建設精細化工基地,大力發展中下游低污染、高技術石化產品、精細化工以及危險化學品的倉儲和物流產業。要利用銀洲湖港口優勢,建立長期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緩解外購基礎原料造成的成本壓力。結合廣東省大煉油、大乙烯項目的延伸,充分利用茂名等石化基地的產業輻射作用,吸引生產性項目落戶,利用其原料資源深加工一批國內市場短缺精細化工產品。
--紙及紙製品產業
發展現狀:2009年紙及紙製品產業產值65.01億元,增長19.41%,佔全區工業總產值6.92%。位於雙水的廣東銀洲湖紙業基地以雙水電廠為中心,是廣東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園區內規劃年產1040萬噸紙和紙板能力,計劃總投資981億元。基地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引進企業11家,匯集了振隆造紙、維達紙業、中順紙業、華泰紙業等國內外知名造紙企業,全部達產後產能累計達297萬噸。2009年銀洲湖紙業基地實現產值19.73億元,增長23.5%。當前節能減排任務非常重,紙及紙製品產業對SO2和COD排放量的需求量較大,環保指標的硬性約束對紙及紙製品產業的發展影響尤為明顯。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110億元,年均增長20%;2015年實現產值210億元,年均增長25%;2020年產值達到650億元,年均增長25%。到2015年維達紙業產值達50億元。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雙水。主要是做大做強廣東省銀洲湖紙業基地。銀洲湖紙業基地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已開發1.3平方公里。
發展思路:進一步完善紙業基地的基礎設施配套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產業基地循環鏈,完善公用工程島建設,由公用工程島向紙業基地集中供熱、供電、供冷、供水和集中治污、廢棄物綜合利用,形成能源系統的循環經濟鏈。重點發展附加值高、稅收貢獻大的紙類品種和終端產品,提高產業效益和資源利用率,促進華泰紙業、亞太紙業等已引進項目早日投產,爭取將銀洲湖紙業基地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品牌。
2、優化提升四大傳統產業
--食品產業
發展現狀:2009年食品產業產值97.83億元,增長40.32%,佔全區工業總產值10.41%,規模以上企業30家,新會是中國食品工業生產基地,會城也是廣東省食品專業鎮。我區的食品產業呈現李錦記集團一枝獨秀的局面,其他食品加工企業還沒有形成具規模的產業集群,食品工業生產基地的品牌效應還不明顯。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200億元,年均增長25%;2015年目標產值320億元,年均增長17%;2020年產值目標500億元,年均增長10%。到2015年李錦記集團產值達200億元。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會城七堡。以新會被評定為中國食品工業生產基地為契機,發揮李錦記集團作為食品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不斷豐富和延伸食品產業鏈,在會城七堡打造全國食品產業基地。
發展思路:以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確保質量安全為目標,加強會城作為省食品專業鎮建設,加快壯大產業規模,抓好招商引資,吸引更多項目落戶。加快編制食品產業規劃和七堡片區控制性規劃。重點扶持李錦記集團增資擴產,加快李錦記集團亞洲最大調味品和保健品生產基地建設。
--金屬製品產業
發展現狀:新會是中國不銹鋼製品生產基地,司前鎮是廣東省五金不銹鋼專業鎮。2009年,全區金屬製品產業工業總產值174.21億元,增長6.87%,佔全區工業總產值18.54%,規模以上企業190家,是新會產值比重最大、規模以上企業數最多的產業。目前我區金屬製品產業的生產以定製加工模式為主,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附加值不高,企業經營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大。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270億元,年均增長10%;2015年實現產值350億元,年均增長9%;2020年產值500億元,年均增長8%。到2015年日新不銹鋼產值超40億元。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大澤、司前、睦洲、崖門。西部:建立大澤的中小企業創業園區,打造緊固件生產基地;壯大司前的不銹鋼製品生產基地。東部:緊緊抓住新中公路復工的機遇,構建東部產業轉移園,主動承接中山、珠海等地的金屬製品產業轉移。同時,在崖門建立電鍍基地,配套延伸金屬製品產業鏈。
發展思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產業升級改造,積極應用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五金不銹鋼產業,通過創新創優,擺脫定製加工模式,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打造自主品牌,促進現有企業擴大規模。准確定位特色產業園,加強創利來工業園、前鋒民營科技園和新沙工業園等工業園區建設,發揮園區集聚能力,提高產業承接轉移能力。充分發揮交通和區位優勢,利用現有工業園區,積極承接珠三角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主要承接室內裝修材料產業轉移,以華恆燈飾等龍頭企業為示範,通過以商引商、產業招商,主動承接中山燈飾產業的擴張轉移,聚集傢具、燈飾、家居建材等相關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重點扶持室內裝修材料產品深加工和物流等配套產業的發展,與中山燈飾產業形成網路,互相聯動。整合現有電鍍企業、提高電鍍工藝技術,創建統一治理、集約發展的生態型電鍍工業園區,承接金屬電鍍及後加工等產業轉移,規劃面積2000畝,力爭到2020年產值超過50億元以上,打造成廣東省西部沿海地區重要的電鍍產業基地。
--紡織服裝產業
發展現狀:紡織服裝是新會的傳統優勢產業,新會被命名為「中國化纖產業名城」,羅坑鎮是廣東省紡織專業鎮。2009年,紡織服裝產業工業總產值101.52億元,增長4.28%,佔全區工業總產值10.8%,規模以上企業91家。我區紡織服裝業中,大部分企業長期以來研發投入少,品牌的發展基礎薄弱,在產業鏈中處於低端,而且受國家出口關稅、匯率等宏觀政策影響較大,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150億元,年均增長11%;2015年實現產值190億元,年均增長8%;2020年產值達270億元,年均增長7%。到2015年,冠華針織產值達100億元,美達錦綸產值達80億元,彩艷集團產值達20億元。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會城、羅坑。充分發揮會城地區在紡織服裝方面的產業基礎和人才資源的優勢,逐步打造高新技術化纖服裝生產基地。羅坑以冠華集團為龍頭,帶動形成紡織制衣產業集聚,壯大廣東省紡織專業鎮的規模。
發展思路:實施改造提升、名牌帶動、以質取勝、轉型升級戰略,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產品質量,增強整體競爭力。打造紡織工業區域特色經濟和品牌優勢,下大力氣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增長方式從數量主導型向品牌效益型轉變,實現從產品優勢向品牌優勢的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全球范圍內實現銷售、研發、生產各個環節的優化配置,提高紡織工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積極引導、支持紡織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對行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進行攻關,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創新優勢。引導企業科研項目積極爭取資金扶持,推進紡織服裝產品的開發升級。
--建築材料產業
發展現狀:建築材料產業2009年產值115.84億元,下降0.01%,占我區工業總產值12.33%,規模以上企業家62家。建築材料產業涉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品,被國家確定為產能過剩、重復建設調控的重點,建築材料產業要繼續壯大發展面臨著產業政策的制約。
發展目標:2012年產值達180億元,年均增長7%;2015年實現產值220億元,年均增長7%;2020年產值280億元,年均增長5%。到2015年華冠鋼鐵產值達100億元。
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古井、崖門。依託現有建築材料產業的基礎,建成輻射力強的建材生產基地。
發展思路:以海螺水泥、裕大管樁、中交四航預構件、耀皮玻璃為龍頭,加快發展新型建築材料。以質量、效益、節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重點,抓緊淘汰我區落後產能,提高能源消耗、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門檻,走高效低耗優質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服務業
--現代物流業
發展現狀:2009年物流業增加值54億元,增長2.5%,佔GDP比重14.3%。貨運周轉量11.51億噸公里,港口貨物吞吐量1711萬噸。我區近年現代物流業發展亮點較多,但港口運輸建設滯後,增加物流業的經營成本。水果、廚具、摩托車等專業市場初具規模,但從功能、模式、分布、信息化等指標來衡量,我區物流業專業市場的設施還比較落後。物流企業實力不強,缺乏提供全球性物流服務網路的龍頭企業。
發展目標:2012年物流業增加達8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2015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30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佔GDP比重達到17%;2020年物流業增加值目標280億元,年均增長16%,佔GDP比重達到21%以上。
發展區域:重點發展銀洲湖現代物流基地和江會路商貿中心。
發展思路:藉助港口、鐵路、輕軌、高速公路等區域優勢,重點打造水道物流、軌道物流和通道物流。水道物流方面。完善天馬港區配套,加快二期萬噸級泊位建設;加快紙業基地萬噸級碼頭建設,形成東西響應的格局;啟動古井深水港區的立項前期工作,配套石化基地建設,實現江海聯運,使銀洲湖成為珠三角西部乃至廣西部分地區的物流配送發展重地。推動崖門乘潮5萬噸級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將銀洲湖出海航道的等級提高到全潮3萬噸、乘潮5萬噸。軌道物流板塊。依託廣珠輕軌和廣珠鐵路,及早研究制定控制規劃,為今後的發展預留發展空間。規劃好廣珠鐵路站場與新會港各港區的交通對接,形成海鐵聯運貨物集聚區。通道物流方面。以構建江會路商貿軸為抓手,完善水果食品、古典傢具、機電五金、汽貿等專業市場建設,打造充滿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商貿走廊,建成江門市產品展示中心。
--旅遊業
發展現狀: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旅遊名城,2009年全區旅遊總收入27億元,增長15.1%;接待遊客550萬人次,增長15%。目前我區尚未充分挖掘圭峰山等自然景區的潛力,景區建設規模和水平普通不高,制約了我區旅遊業的發展。
發展目標:2012年旅遊總收入45億元,年均增長18%;2015年實現旅遊總收入70億元,年均增長17%;2020年旅遊總收入160億元,年均增長18%。
發展區域:以圭峰為主的名勝風景區,以小鳥天堂為主的生態旅遊區,以銀湖灣、古兜溫泉度假村為主的休閑度假區。
發展思路:建立以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為主體,具有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娛樂健身、美食購物等多功能的旅遊目的地,建成內涵豐富、人文薈萃、設施一流的區域旅遊中心。以僑鄉風情文化為主題,充分挖掘文化旅遊資源。走生態保護和旅遊業協調發展道路,在空間上重點構建三大旅遊休閑區。北部以構建圭峰路生態軸為抓手,創建AAAAA級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集觀光游覽、森林生態、宗教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名勝風景區;中部整合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南坦葵林等資源,實現以鷺鳥和榕樹生態環境為主體的綜合大型賞鳥樂園和歷史名人文化游覽區;南部以古兜溫泉度假村和銀湖灣遊艇休閑度假區為龍頭,發展濱海休閑度假旅遊和會議休閑經濟,整合古兜溫泉、銀湖灣濕地公園、崖門炮台、崖門古戰場、崖門大橋、橋梁博物館、蔡李佛始祖館、張將軍家廟等自然歷史資源,建成集「山、水、泉、林、文、古」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房地產業
發展現狀:2009年,全區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2.68億元,增長32.75%;全區房地產開發企業95家,其中三級企業5家,四級企業73家(其中中外合資合作企業10家),暫定資質企業(項目開發)17家。我區現有的房地產住宅小區規劃建設質量不高,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教育、衛生、文化等生活配套設施十分滯後,影響我區的房地產項目的規模及檔次。
發展目標:2010年完成投資開發21億元,年均增長20%;2015年完成投資開發35億元,年均增長20%;2020年完成投資開發70億元,年均增長15%。
發展區域:以江會路復線沿線區域、南新區作為房地產重點發展區域,提供優質的生活居住和服務配套功能。
發展思路: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大力發展園林住宅小區,有計劃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提高住房整體水平,促進房地產發展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建設功能完善的宜居、宜業、宜游城鎮體系。
繼續實施「東連、南進」方針。加快城市「東連」步伐,以構建江會路復線宜居軸為抓手,整合周邊地塊,搬遷現有建築物和單位,引進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商,連片開發,將該區域打造成新會乃至江門規模最大、環境最好、檔次最高的房地產小區,帶動周邊土地升值;加快「南進」進程,重點推進南新區的開發建設,將南新區建設成為集商業、居住、文化為一體的具有時代性、標志性的現代化綜合性生態新區。
加快「三舊」改造的步伐和速度,促進城鄉面貌改善,優化土地資源配置。進一步拓展舊城空間、降低密度、提高品位、提升形象,切實改變舊城區人口密度高、住房擁擠、綠地不足、環境偏差等問題。適度推進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緩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
(三)農業
--現代農業
發展現狀:2009年農業總產值45.62億元,增長3.74%。其中,海洋產業總產值40億元,增長14.3%。糧經面積比例調整到57.3:42.7。水稻、蔬菜、水果良種覆蓋率96%以上。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市級8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2個、產地認定24個、綠色食品認證6個及有機食品認證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家。近年我區在農業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農田基本建設滯後,農產品加工水平不高,農產品流通渠道還比較缺乏等問題。
發展目標: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服務支撐體系得到完善,由農業發展大區成為農業強區。
發展區域:一是沙堆、古井、睦洲、大鰲一帶的淡水養殖產業帶和加工區;二是崖門、雙水丘陵地區禽鳥養殖區;三是會城、大澤、三江、雙水以蔬菜、花卉、觀賞魚為主的休閑農業產業區;四是三江和銀湖灣的觀光農業產業區。
發展思路:突出區域特點,科學合理安排生產,立足新會現有生產特色,確定主導品種和發展目標,推進優勢產業區域化集聚發展。逐步擴大陳皮、南美白對蝦、珍禽等生產規模,促進特色優勢農產品、水產品上規模。大力發展水果、蔬菜、花卉、珍貴苗木等園藝產業,逐步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生產新格局。大力發展冬種生產,提高農業復種水平和生產效益。積極爭取將我區香蕉種植列入國家重點產業發展帶。加快林產工業發展,建設高效商品林基地,增加木材及林產品的有效供給。加大崖門漁港建設力度,將崖門漁港建設成為國家一級漁港,鼓勵有條件的海洋捕撈從業者向遠洋發展。
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切實抓好沿海防護林、綠色通道、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涵養林、紅樹林、人工漁噍、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建設農業生態園區,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監督與管理,切實解決農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加快農村沼氣等可再生能源建設,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推進旅遊農業發展。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通過科學設計開辟活動場所,為遊客提供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間情趣等活動,並提供住宿、度假、游樂等服務,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閑旅遊功能,建設新型生態旅遊業。

③ 我想在江門市開一個盆景花卉店,請問該去哪裡進貨呢哪位可以共享一下資源。

公交線來路:南站快線4號線自 → 地鐵1號線,全程約19.3公里
1、從廣州南站步行約790米,到達廣州火車南站總站
2、乘坐南站快線4號線,經過1站, 到達芳村客運站
3、步行約70米,到達坑口站
4、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2站, 到達芳村站

④ 全國各省市的代表花卉是什麼

我國部分城市的市花 :
北京市花 月季
上海市花 玉蘭
天津市花 月季
重慶市花 山茶
香港市花 紫荊
鄭州市花 月季
濟南市花 荷花
太原市花 菊花
沈陽市花 玫瑰
杭州市花 桂花
南京市花 梅花
武漢市花 山茶
合肥市花 石榴
福州市花 茉莉
廣州市花 木棉
南寧市花 扶桑
貴陽市花 蘭花
西安市花 石榴
拉薩市花 玫瑰
蘭州市花 玫瑰
銀川市花 玫瑰
泉州市花 刺桐
芫湖市花 茉莉
南通市花 菊花
湘潭市花 菊花
中山市花 菊花
洛陽市花 牡丹
玉溪市花 扶桑
許昌市花 荷花
徐州市花 紫薇
安陽市花 紫薇
荷澤市花 牡丹
延安市花 牡丹
青島市花 月季
蚌埠市花 月季
宜昌市花 月季
商丘市花 月季
焦作市花 月季
淮陰市花 月季
常州市花 月季
衡陽市花 月季
鷹潭市花 月季
大連市花 月季
威海市花 月季
安慶市花 月季
西昌市花 月季
德陽市花 月季
淮南市花 月季
邯鄲市花 月季
錦州市花 月季
廊坊市花 月季
隨州市花 月季
新鄉市花 月季
吉安市花 月季
濟寧市花 月季
滄州市花 月季
宿遷市花 月季
沙市市花 月季
紹興市花 蘭花
鎮江市花 臘梅
揚州市花 瓊花
咸陽市花 紫薇
自貢市花 紫薇
奎屯市花 玫瑰
佛山市花 玫瑰
衡陽市花 月季
開封市花 月季
寧波市花 山茶
溫州市花 山茶
承德市花 玫瑰
瀘州市花 桂花
桂林市花 桂花
梅州市花 梅花
鄂州市花 梅花
蘇州市花 桂花
南陽市花 桂花
黃石市花 石榴
十堰市花 石榴
西寧市花 丁香
信陽市花 月季
長沙市花 杜鵑
丹東市花 杜鵑
九江市花 杜鵑
三明市花 杜鵑
巢湖市花 杜鵑
台北市花 杜鵑
新竹市花 杜鵑
嘉興市花 杜鵑
無錫市花 杜鵑
成都 木芙蓉
長春 君子蘭
岳陽 桅子花
常德 桅子花
漢中 桅子花
深圳 三角花
廈門 三角花
惠州 三角花
珠海 三角花
湛江 洋紫荊
包頭 大麗花
汕頭 鳳凰木
大理 高山杜鵑
昆明 雲南山茶
南昌 金邊瑞香
張家口 大麗花
井岡山 杜鵑花
丹江口 梅花
景德鎮 山茶
三門峽 月季
平*山 月季
駐馬店 月季
馬鞍山 桂花
連雲港 石榴
佳木斯 玫瑰
哈爾濱 紫丁香
烏魯木齊 玫瑰

⑤ 江門江海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海區環境優美,是辛亥革命先驅陳少白先生的故鄉,區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風景區、體育公園以及佛教名寺茶菴寺等旅遊景點。
南泉花園
南泉花園位於江門市江海區東海路以東,江翠路以南,五邑路以北,德泉路以西。南面與江海區政府遙相對望,北靠江門市高尚半山別墅區。
南泉花園以營造「有山有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水繞人家」的人造自然景觀,戶戶有景觀,有著「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景觀空間意境。
茶庵公園
茶庵寺是江門市郊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跡,坐落於江海區外海鎮的五馬歸槽山麓,距市區約十公里,是一處風景幽美的好去處。相傳唐朝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禪師游嶺南一帶時,來到此地觀察天象,繪制星圖,在此結一小茅廬居住,以種茶度日,草廬名為「茶庵」。
一行高僧俗名張遂(公元682一727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天文學家,與祖沖之、張衡、李時珍齊名於世。一行高僧畢生致力於研究天文地理,漫遊全國各地。唐中宗神龍初年,他到過新會縣,喜愛外海的五馬歸槽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居留下來,晚上觀測天象、繪制星圖,對天文地理氣象作深入研究。
茶庵附近一帶的民眾,十分敬仰一行高僧的學識與為人。明朝萬曆年間,外海地方有一位名叫陳吾德的進士,非常敬慕一行高僧的名望和功德,他倡議建造一座磚瓦結構的寺廟作為永久的紀念,此寺廟以一行高僧的小居「茶庵」為名。從此「茶庵寺」得名並流傳現在。
茶庵寺前面不遠,立著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刻有「小朱明洞」四個大字。原來「朱明洞」是羅浮山的一著名景點,人們認為此地可與羅浮山的「朱明洞」相比美,並具有自己清靜幽雅的特色,因此稱為「小朱明洞」。牌坊的背面刻有「佛境」兩個大字,遊人到此,頓感已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了。
「小朱明洞」牌坊往前不遠有一水井,井旁立一石碑,刻有「龍溪第一泉」字樣,此乃著名的「無葉井」。相傳此井為一行高僧所開鑿,井徑一尺多,井深五尺余,泉水清冽甘美,用此水泡茶,甘醇可口,別具風味。此井還有一個獨特之處:井的上面周圍都覆蓋著濃密的樹丫,但始終沒有一 片枯葉能夠飄進井裡,因此名為「無葉井」。再往前拾級而上,就是「茶庵寺」,寺門兩旁有一對聯,聯曰:「無樹悟真詮記三乘法,種茶遺舊跡開一洞天」。門櫥正中刻有「茶庵」二字,字跡秀麗端莊。從正門進寺,右出園門有槌聯曰:「人座春風三徑竹,客來今雨一杯茶」。寺左側前面的台階上樹立一座似真人一般的一行高僧全身像,供遊人瞻仰。寺前右坡上有「渴思亭」,是紀念一行高僧種茶遣跡之處,亭邊有一石碑刻有「唐一行禪師種茶處」字樣。再往前還建有「望月亭」,這是當年一行高僧夜夜觀察天象之處。1983年,江門市人民政府將茶庵寺開闢建設成為頗具規模的「茶庵公園」。公園門前有塊近十噸的巨岩,下面刻有「茶庵」二字作為勝跡的標記。
外海五大祠
外海鎮多姓陳,自元至正十年(1350年),陳氏先祖遷到外海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陳氏家族人丁繁衍,歷代人才輩出,外海的別名「龍溪」也是陳姓人為紀念曾避難於福建漳州龍溪深山而命名的。
從前外海的祠堂,星羅棋布,最宏偉的是「外海鎮陳氏五大祠」,五大祠位於外海東部的赤泥山下,因而鄉下人多稱其為「東頭祠堂」。
陳氏五大祠是外海陳氏宗親的祖祠,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五間祠堂緊密相連,橫列成排,氣勢不凡。始祖朝列大夫莘隱陳公祠坐落在赤泥山下,泉石祖祠和筠軒祖祠在其右側,桃溪祖祠和定息祖祠在其左側。
外海五大祠
祠堂佔地約4100平方米,為三進並列而建,採用單檐布瓦硬山頂,藍琉璃瓦剪邊,抬梁與穿斗相結合梁架結構,保有鮮明的清代建築藝術風格,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壯麗,布局嚴謹,結構精密考究,以莘隱陳公祠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祠堂內外石牌坊林立,巨型大柱上掛著長聯,記錄先祖功德。祠堂雕梁畫棟,裝飾華美,無不體現出清代建築的精美繁復和藝術風格。
文革期間,五大祠曾遭破壞,但令人高興的是,它的整體建築風格得以較好保留。2000年,市政府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區政府將五大祠交由外海鎮政府管理、使用。為保護文物、並將五大祠建成一個文化陣地、旅遊景點,外海鎮委、鎮政府多次進行修葺,使其逐步恢復原貌。新修的五大祠門前廣場如今已成為外海人休閑玩樂的好去處。
陳少白故居
陳少白故居位於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由陳少白自行設計。故居分兩處,隔河相望,以自橋連為一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於1929年,1931年落成,佔地面積兩畝許。自少白逝世後,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漸顯頹敗。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撥出巨款,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雲台」等建築,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一一進行了修復,並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跡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煥發青春。
禮樂向東花卉
禮樂向東村種植桃花、菊花已有20多年的歷史,大概是1980年左右,由一戶陳姓的幾兄弟從廣州芳村引進桃花、菊花種苗回來,初時發動親戚試種,後來其他村民學樣種植,現在發展到家家戶戶都種花。當時市區還很少鮮花賣,由於向東花卉的種植,供應市區的花就逐漸多了,插花的市民不斷增多。起初村民賣花要到江門幾大市場、由於人民的生活不斷提高,花卉的供需求也不斷增大,政府為方便市民,建成迎春花市,經歷了中心市場花市(現時的人民醫院後面市場)、蓬萊迎春花市(現時的兒童公園到體育館對面路口)等等。勤勞的向東村民,不斷拓寬花卉的銷路,從新會、開平、恩平、台山到中山、珠海等,銷售網路不斷擴大,花卉產銷省、港、澳,成為享譽五邑的桃花村。
由於禮樂地處流溪河畔的平原,土地肥沃松軟,宜於桃樹生長,故桃花越種越艷麗,逐步成為迎春花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向東村的桃花,色彩鮮、花期長、花朵大,含蕊多、花瓣重疊,非常漂亮。每近春節,買一株蓄勢待發的桃花,把盎然的春意帶回家,並借它表達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圖,愛情甜甜蜜蜜的美好祝願,已成為市民的一種習俗。
釜山公園
釜山公園是集生態、景觀和休閑於一體的濱江公園,位於美麗的蓬江河東南岸,倚鄰秀美的白水帶風景區,從江門大橋至白水帶公園入口處,規劃面積為10.34公頃。
釜山公園建築格調為開放式的休閑性公園,內設園林小景、濱江走廊、親水平台、噴泉步道、景觀廊、休息廊、花架等;配備了高級的音響和路燈燈飾;成為休閑、婦幼兒童活動中心,公園由釜山景觀瀑布、景觀平台、中心廣場、航模基地、濱江大道及「七大星月」等組成。

⑥ 全國各地的代表花卉

這是我國各市市花,你要找得應該是這個吧。 直轄市 北京市--月季、菊花 上海市--玉蘭 天津市--月季 山東省 濟南市--荷花 青島市--耐冬、月季 威海市--月季 濟寧市--雞蛋花 菏澤市--牡丹 棗庄市--石榴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丁香 伊春市--興安杜鵑 佳木斯市--玫瑰 吉林省 長春市--君子蘭 延吉市--杜鵑花 遼寧省 沈陽市--玫瑰 大連市--月季 丹東市--杜鵑花 阜新市--黃刺玫 山西省 太原市--菊花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丁香 包頭市--小麗花 河北省 石家莊市--月季 邯鄲市--月季 邢台市--月季 保定市--蘭花 張家口市--大麗花 承德市--玫瑰 滄州市--月季 河南省 鄭州市--月季 開封市--菊花 平頂山市--月季 洛陽市--牡丹 焦作市--月季 鶴壁市--迎春 新鄉市--石榴 安陽市--紫薇 商丘市--月季 許昌市--荷花 漯河市--月季 駐馬店市--月季、石榴 信陽市--月季、桂花 南陽市--桂花 三門峽市--月季 鄢陵--蠟梅 浙江省 杭州市--桂花 寧波市--山茶 溫州市--山茶 紹興市--蘭花 金華市--山茶 福建省 福州市--茉莉 廈門市--葉子花 三明市--杜鵑花 泉州市--刺桐 漳州市--水仙 江西省 南昌市--金邊瑞香 景德鎮市--山茶 新余市--桂花、月季、玉蘭 九江市--雲錦杜鵑 鷹潭市--月季 吉安市--杜鵑花 景崗山市--杜鵑花 安徽省 合肥市--桂花、石榴 淮陰市--月季 蚌埠市--月季 馬鞍山市--桂花 安慶市--月季 阜陽市--月季 巢湖市--杜鵑花 蕪湖市--月季 江蘇省 南京市--梅花 徐州市--紫薇 淮陰市--月季 揚州市--瓊花 南通市--桂花 鎮江市--蠟梅 常州市--月季 無錫市--梅花、杜鵑花 蘇州市--桂花 連雲港市--石榴 秦州市--月季 宿遷市--月季 四川省 成都市--木芙蓉 重慶市--山茶 自貢市--紫薇 攀枝花市--木棉 瀘州市--桂花 德陽市--月季 廣元市--桂花 內江市--梔子花 樂山市--海棠花 萬縣市--山茶 西昌市--月季 湖南省 長沙市--杜鵑花 株州市--紅木 湘潭市--菊花 衡陽市--月季、山茶 邵陽市--月季 岳陽市--梔子花 常德市--梔子花 湖北省 武漢市--梅花 黃石市--石榴 襄陽市--紫薇 老河口市--桂花 十堰市--石榴、月季 沙市市--月季 宜昌市--月季 荊門市--石榴 丹江市--梅花 恩思市--月季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玫瑰 貴州省 貴陽市--蘭花 陝西省 西安市--石榴 咸陽市--紫薇、月季 漢中市--梔子花 青海省 西寧市--丁香 格爾木市--紅柳 甘肅省 蘭州市--玫瑰 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玫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市--玫瑰 奎屯市--玫瑰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朱槿 桂林市--桂花 雲南省 昆明市--雲南山茶 東川市--白蘭花 玉溪市--朱槿 大理市--杜鵑花 台灣省 台北市--杜鵑花 高雄市--朱槿 基隆市--紫薇 台中市--木棉 台南市--鳳凰木 新竹市--杜鵑花 嘉義市--玉蘭 宜蘭市--蘭花 桃園市--桃花 彰化市--菊花 南投市--梅花 屏東市--葉子花 台東市--蝴蝶蘭 花連市 --荷花 廣東省 廣州市--木棉 韶關市--杜鵑花 深圳市--葉子花 珠海市--葉子花 汕頭市--鳳凰木 佛山市--月季 中山市--菊花 江門市--葉子花 湛江市--紫荊 惠州市--葉子花 肇慶市--荷花、雞蛋花

⑦ 江門市蓬江區鮮花最低價的蔓蔓鮮花店鮮花批發花束送貨上門嗎

一德路。鮮花的在滘口站旁邊那裡有個市場。

熱點內容
櫻花團子 發布:2025-08-18 05:27:46 瀏覽:458
齊魯牡丹香 發布:2025-08-18 05:22:16 瀏覽:917
桌上的盆景 發布:2025-08-18 05:16:47 瀏覽:471
99朵玫瑰包裝 發布:2025-08-18 05:07:16 瀏覽:258
麥藍菜花語 發布:2025-08-18 05:00:31 瀏覽:195
百合新城戶型 發布:2025-08-18 04:59:11 瀏覽:393
算盤子盆景 發布:2025-08-18 04:56:17 瀏覽:165
蘭花盆刻 發布:2025-08-18 04:56:08 瀏覽:990
夜蘭花清肝 發布:2025-08-18 04:54:41 瀏覽:11
床上擺玫瑰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18 04:46:31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