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瓶插花
⑴ 清明河上圖大件落花瓶需要插花嗎
像這種大花瓶都是不需要插花的,只需要擺在室內就可以了。
⑵ 瓶式插花瓶插花怎樣才能保持長久
尤其是象鬱金香這樣的鮮花兩天左右就會凋謝。怎樣能使鮮花保持的時間長一些呢?專1)首先鮮花的根部屬要斜著剪口,這樣吸水的部位大,能夠更多地吸收水分;2)其次,要每天剪去一些,保證能夠更好的吸收水分;3)還有,花的葉子不要泡在水裡,這樣葉子會爛掉,所以一定要把浸在水裡的葉子摘掉;4)每天要換水。如果是夏天,為了保持水溫不升高,還可以往花瓶里放幾塊冰;同時,花瓶里的水最好放滿,這樣不僅能使水的溫度保持得長久些,還可以增加花瓶底部的重量,保證花瓶的穩定性。5)為了使鮮花開的時間長一些,還可以往花瓶里放少許啤酒,或者將兩片阿司匹林研成末放進去。可延長鮮花的壽命。6)在一般家庭常買的幾種鮮花中,鬱金香的壽命最短,康乃馨的壽命最長。如果你的主人是又想漂亮又比較節約的人,你就要少買鬱金香,多買康乃馨。尤其是夏天,鬱金香很快就會枯萎。7)還要注意一點,家庭中一般不要買菊花。因為菊花一般是用來上供的。8)買幾支絹花,與鮮花混合插入花瓶中,會使鮮花顯得多而豪華。不同的絹花可與不同的鮮花相配反復使用。
⑶ 瓶插花怎樣才能保持長久
1)首先鮮花的根部要斜著剪口,這樣吸水的部位大,能夠更多地吸收水分;2)其次,要內每天容剪去一些,保證能夠更好的吸收水分;3)還有,花的葉子不要泡在水裡,這樣葉子會爛掉,所以一定要把浸在水裡的葉子摘掉;4)每天要換水。如果是夏天,為了保持水溫不升高,還可以往花瓶里放幾塊冰;同時,花瓶里的水最好放滿,這樣不僅能使水的溫度保持得長久些,還可以增加花瓶底部的重量,保證花瓶的穩定性。5)為了使鮮花開的時間長一些,還可以往花瓶里放少許啤酒,或者將兩片阿司匹林研成末放進去。可延長鮮花的壽命。6)在一般家庭常買的幾種鮮花中,鬱金香的壽命最短,康乃馨的壽命最長。如果你的主人是又想漂亮又比較節約的人,你就要少買鬱金香,多買康乃馨。尤其是夏天,鬱金香很快就會枯萎。7)還要注意一點,家庭中一般不要買菊花。因為菊花一般是用來上供的。8)買幾支絹花,與鮮花混合插入花瓶中,會使鮮花顯得多而豪華。不同的絹花可與不同的鮮花相配反復使用。
⑷ 給菩薩供什麼花/給菩薩供什麼花
除了燃香,還有一種更文明、更文化的供佛方式,鮮花供佛。其實,經論里有很多的鮮花供佛而獲大功德大利益的依據,《蘇悉地羯羅經供花品》、《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大智度論》、《文殊菩薩問事經》、《中阿含經》、《大方廣不思議境界經》、《法句經華香品》、《百緣經》、《大品般若經》等均有非常精確的記載、描述。
在北方,過去供佛一般用人造假花,原因可能是由於氣候原因,鮮花較少,難以做到四季不斷。
南傳佛教國家,氣候不同,四季鮮花常開,很多信眾喜歡每天採摘鮮花供佛。
佛經記載,供養佛陀共有五十二種,其中供花最普遍。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交通的便利,種植業的發達,南北幾無差距,北方的鮮花也是四季常有。
還是鮮花供佛似乎更好一些。香火也很好,但是會受場地、消防、環保等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在一些風景區,煙火太大,確實有煞風景。
鮮花,細香,一盞心燈,幽靜典雅,更能讓人的心安靜下來。似乎更符合修行的本意。
也不是什麼花都可以供佛,《蘇悉地羯羅經供花品》卷上,明確列舉了許多花不能供佛。例如臭花、刺樹所生花、苦辛味花或無名之花等,不得作供花。因此類花難以令見者喜悅、吉祥。
作為供佛之花必俱「色好、多香、柔軟、細滑」等特性。《大智度論》卷上說,「如是諸天光明,見佛身清凈大光明,各持天華來諸佛所。以此諸華色好多香柔軟細滑,是故以此為供養」。
佛法是心法,鮮花美麗,但終歸是表法的手段,無論是南傳還是北傳佛教,供花的外在方式都是一樣的。
但供花如果能引伸到我們日常生活中,藉以此手段提高文化修養、心靈境界就更為殊勝。依照佛陀的本懷,以平常心,以鮮花供佛的形式來體悟佛法之真諦、義理。反觀自心的是非、真偽、善惡及丑美等。
介紹幾種供花的作意和觀想方法,以報答信眾一片虔誠。
一、擇善法觀
插花、選花時用心挑選經論里講的「色好、多香、柔軟、細滑」特徵的花,用心選擇,搭配,擺放。
二、相好庄嚴觀
鮮花庄嚴、美麗,香味潔凈、吉祥,觀想諸佛菩薩相好光明,生起歡喜心和稀求心。
三、無常觀
如果前兩個忘記掉的話,這個千萬不要忘記,佛陀不需要凡夫的鮮花供養,我們供養鮮花是為了庄嚴我們的內心,庄嚴道場,利益大眾。
定睛細看正在盛開的美麗鮮花,但卻好景不常,無論多麼燦爛妙香的鮮花都會頃間凋謝、枯萎。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風華正茂的時候,多少憧憬、夢想、期待,不甘心,僥幸心,富貴、健康、名利。然而所有這一切都猶如這些鮮花一樣,瞬息即逝。人生就是如此形色匆匆地過一遭,從生到死,長大、衰老,綻放然後殘敗。
這一條,太重要了,多少人道理都懂,但就是不甘心,就是覺得自己還能活上個幾百年,還有時間和資本在世間撈幾票,還有僥幸心,對世間的五欲的貪著的賊心就是沒有死盡。不知道生命就如同這些鮮花,再漂亮,過幾個夜,就徹底完蛋。
四、功德觀
鮮花供佛可獲無量功德。《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記載,凡誠心、歡喜供養佛者,必得安樂、大福等,並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關於佛前供花而獲無量功德之事,很多經典都有記載,根據《百緣經》卷六,以華奉迦葉塔,依其功德可生於天道、得金色身。《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記載,釋迦牟尼佛於前世修菩薩行時,嘗求五莖青蓮花供養燃燈佛,而受來世成道之記。
五、戒香之觀
香花供佛時,鮮花的香味隨風飄逸,自然令供花人思維起修行者發出之戒德馨香。所以信徒們供花時常作如此觀想:世間之花雖有花色之美與花香之芬芳,卻比不上一個由修行近道、守戒而煥發出來的戒德馨香。
鮮花供佛真正用意不僅在那些外在之美,更在於深觀法要。庄嚴佛殿,以獲功德;通過思維、作意、觀想至人生之苦、空、無常教法,進而令供花者理解「花香不如戒香,德花勝於色花」,從而激發修行者勇猛精進,嚴持戒律,廣修福慧。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新明法師《鮮花供佛》。九華山半出美宿主人逸墨編輯整理。
⑸ 插花用白色花盆插放佛桌可以嗎
可以的,佛法是活學活用,沒有那麼死板。是心是佛,是佛是心。用恭敬心的去獻花,必得一份真實利益。
⑹ 拜佛獻什麼花好是插花還是鮮花
根據自身的條件,沒有說必須是插花或者鮮花,要知道我們供花是表法的 :供花表版權 "因",供果是表 "果 " 佛教講究 "因果"。
原則上,只要是沒有特殊異味的新鮮花朵,都可以用做佛前的供花。
如果供養的是香花盤碟,可將花朵承裝在干凈的小盤碟內。如果所供養的是瓶花,為了避免佛桌的桌面凌亂,在選擇花材時,不妨挑選花瓣較不易掉落。荷花最好,文殊蘭其次 .......
⑺ 佛前獻花獻什麼花是花籃還是花束
誠心即可。
佛前獻花人指的就是在佛前供養鮮花的人。佛教認為供養鮮花於佛前可得相貌庄嚴果報,在大乘佛法裡面,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叫六度之花。
有花才會有果。佛教講花開見果種善因得善果因此佛前供養鮮花的意義很重要。
花代表因,所謂「花開結子」,是以佛前供花來提醒眾生播種成佛之因、求成佛之果——以一切利他善行、自凈提升、發露懺悔、大願精進等等,鋪就轉凡成聖之路,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好因、修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報。
(7)供佛瓶插花擴展閱讀:
八供 一般面對佛壇的八供是由左到右(水、水、花、香、燈、塗香、食子、音樂)
佛 前八供養獻供是佛法修習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傳統方式獻供的。
這些獻供不僅僅是儀軌的一部分,而是發願服務眾生的延長。 獻供是執與貪的對治方法。
獻供有其物質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獻出他所有的有價值的物品。或者,某些人可能象徵性地獻出所有財物,想像眾生因此獲益,一切睏乏 獲得補償,圓滿布施波羅蜜。
從前迦那迦牟尼佛在世間應化時,許多比丘在城中托缽,富貴人家以美食供養,而一貧窮人什麼也沒何,但他對比丘生起無比信心, 恭敬地在草地上摘了不同顏色的各種花朵,以很清凈虔誠的心來頂禮,供養。他後來在釋迦牟尼佛的祇園精舍投生為一富貴人家之子,相貌庄嚴美好。
出生時,天降 花雨,得到「花神」之名,這位「花神」後來長大,在佛前受比丘戒得到羅漢之果位。可見供花時,最重要的是以虔誠清凈的心,發願眾生皆能得到佛陀究竟果位, 即使是小小的花朵,也因發心廣大而會有極廣大的功德利益。
⑻ 中國明代插花最具代表意義的「十全瓶花」中採用的十種花材及寓意
十種花材、佛教供花以蓮花為主,宮廷插花以牡丹、芍葯為主,文人插花有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為「四君子」;梅花、蠟梅、水仙、山茶為「雪中四友」等。瓶花十全使枝直立長10,須有二叢或三叢,屈曲且回心為妙;心為5應插得正,二支或三支插於極點,切勿綁成一株再插。注意整體的平衡感與色彩的分配。錯綜八方、色體壯厚、架構分明才有氣勢與格局。
翠竹昂揚,蒼松卓然,高枝參差之間插以百合、小菊,輔以綠葉,表現虛心向上、正氣常青,是德之和,是雅之美,亦是至美十全。小的青瓷梅花瓶中,百合挺秀,細葉舒展,自有拈花一笑的趣味。與瓶花有些形似的竹筒插花,更有草木類花器插花所特有的一種質朴感,山藤懸垂,山花爛漫,喚起了人們對山川自然的嚮往。
十全瓶花,寓意,用十種花材,象徵十全十美。
1.定枝以井字撒為正宗。使枝可插於屋漏點(宧點)或北點,視使枝的生態而定。
2.層次空間的安排是經驗體證的累積,技巧亦同;多看多插之外無非用心體會。
3.理念花端莊嚴謹,枝條須先整理,允許加架鐵絲以駕馭枝幹走向。
4.盤主體主花長為3,南面而王,傾斜角度之投影長度勿大於瓶高之半。注意三朵主花的表情安排與高低層次。
⑼ 中國古代插花做什麼
在古時的中國,插花是用來禮佛的,其後經僧侶傳至日本後更被發揚光大,應用到不同階層的不同角落。遠在日本的江戶時代,花藝已經十分流行,在當時的社會里,花藝的工作者,幾乎全部都是男性。時移世易,今時今日的香港社會里,女性的工作者比較多,不過花藝工作者當中,男女老少比比皆是,在國際舞台上,不少有名的花藝設計師更是男性。如果你到日本觀光,遇到一個穿著傳統禮服的年邁老伯,不吸煙,不喝酒,他說他是研究花道的;一般日本人一定會想到,他可能是一位大有來頭的花道老前輩。如果視花藝為一種學問或藝術,花藝的作品視為一件作品,的確是適合任何人士的。
插花
插花,也叫花藝,和茶道一樣,也是沒落於本土,興盛於他鄉的傳統藝術之一。中國插花藝術萌芽於先秦,於魏晉南北朝小有氣象,此時,這項藝術還多是「借花獻佛」——在六朝的南史中:「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窯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唐宋以後,插花漸盛。唐人羅虯在《花九錫》中,較詳細地記述了當時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和花台等。唐朝李後主(李煜)每到春天,便將宮中的梁棟窗壁、柱拱階砌,都密布插花作品,稱其為「錦洞天」。如果說唐代插花還僅僅是宮廷和寺廟的高雅藝術,到了宋代,插花藝術在民間已經蔚然成風。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寫道:「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至明朝,已有插花專著問世,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有《瓶史》,此書曾1696年被譯為日文,對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被日本插花藝術家們奉若圭臬,被推崇為「宏道流」。袁宏道在一首《戲題黃道元瓶花齋》詩中雲,「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雖淺淡,幸可托貧家。一枝兩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鬥奢。傍拂楊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顏君齋.一倍添妍華。」僅用了寥寥數筆,就把插花描繪得淋漓盡致。清朝關於插花的記載有:鄺璠著的《便民國纂》中的「養花法」,陳淏子著的《花鏡》中的「養花插瓶法」和「香壚花瓶」.沈復著的《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以及汪灝著的《廣群勞譜》,《紅樓夢》中對插花的描述也不少。到了近代,戰亂頻仍,民生凋敝,花藝自然就荒蕪了。
中國傳統的插花藝術與西方花藝最大的區別在於:西方重造型,中國重意態。中國花藝強調: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態,依據季節造型;人文之善——重視其敦睦人倫的社會效益;宗教之聖——花是有助悟道的聖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藝術之美——從選材到搭配,講究和諧、清雅、明秀。
日本的插花藝術已有一千多年歷史,6世紀時,一位名為小野妹子的遣唐史將很多中國傳統技藝帶回日本:字畫、雕刻、文學、戲劇、園藝……還有就是供佛的「瓶花」。從中國回來後,小野妹子開辦了日本的插花學校。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學校「池坊」現在已經傳到了第四十五代。
⑽ 瓶插花怎樣才可以活得久
瓶插花得勤換水,這樣可以獲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