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蝶彩花卉園

蝶彩花卉園

發布時間: 2021-02-23 00:42:35

1. 清代粉彩花卉蝴蝶大盤什麼時期最精美,請問這是什麼時期的。

清代粉彩花卉蝴蝶大盤以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時期最精美
至於你圖中的大盤,建議找相關專家鑒定一下較好

2. 從成都到天府花海怎麼走最近

在華陽上天府大道南延線行駛26公里,走到現在路的盡頭,右轉進入成黑旅遊快速公路5分鍾左右就到了,4月中旬到蝶彩花卉就有玫瑰花看了,還可以在清見園現在摘清見吃

3. 如果你有一個花園,夏天你會種些什麼花

醉蝶花姿態輕盈飄逸,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鮮艷且生動。夏秋兩季,是醉蝶花的花期,遠遠望去,紅白相映,濃淡適宜的模樣,正好迎合了時下最in的溫柔色。有意思的是,醉蝶花會在傍晚開放,因此又名夏夜之花。
醉蝶花性喜溫暖,半陰且通風的生長環境。夏季是醉蝶花的花期,在高溫天氣下,醉蝶花更能迅速成長。到了生長期,要給醉蝶花施加足夠的水肥(最好每天澆一次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好讓花卉嬌妍盛放。
洋桔梗
花期:4月-12月
洋桔梗花色豐富,是理想的夏日花卉。洋桔梗植株輕盈瀟灑,有單色,復色,雙瓣,單瓣之分。這么多的洋桔梗,總有一款深得你心。作為國際上十分流行的盆花,清新淡雅的標志面孔,讓居室一下子變得高雅文靜了許多。花藝師常常將紫色洋桔梗與白色百合花組成CP,這種簡約但不簡單的夏日花卉,能能殘忍say no呢。
洋桔梗喜歡在溫暖,光線充足的環境中生長,較耐高溫。到夏日花期,只要適當遮蔭就行。
無盡夏
花期:6月-9月
無盡夏是綉球花一個品種,因在整個夏季都能綻放美麗的花朵,由此而得名。無盡夏花球很大,直徑最少有18㎝左右。頗為有趣的是,在酸性土壤中,無盡夏能開出淡藍色花球,而在中性土壤中,無盡夏能開出淡藍色和粉色兩種花色。
無盡夏是種短日照植物,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每天接受的光照時間不應少於2-3小時。隨著光照時間的推移,無盡夏花球和花色會不斷膨大和加深,看起來更有觀賞價值。
風鈴草
花期:6月-9月
風鈴草原產於歐亞大陸,株型粗壯,朵如風鈴的它,深度演繹了俏皮與清麗於一身。風鈴草花色呈淡紫色,從上而下依次加深,靠近根部的花色略微有些白,但越往上,顏色越顯眼好看。
風鈴草性喜通風,涼爽,光照充足的環境。養護環境過於低溫潮濕,會讓植株產生病害。到了花期,除了看盆土澆水外,也要時不時給植株補充光照,好讓風鈴草長勢更好。
荷花
花期:6月-10月
嚴格點來說,姜荷花是種佛教花卉,在泰國等重佛禮的國家很是常見。從歸屬上來說,姜荷花為多年生草本熱帶球根花卉,因花序亭亭玉立而得名。姜荷花花色層次分明,清麗婉約,在夏日很有看頭。又因姜荷花形似鬱金香,因此又有熱帶鬱金香之美稱。
姜荷花性喜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生長期必須保持濕潤的養護環境,但盆內切忌積水。
除了上述幾種花卉外,合歡花,西番蓮,藿香,龍船花,小木槿,唐菖蒲,曇花等多彩花卉,都為夏日增色不少。

4. 仁壽有哪些鎮

仁壽有35個鎮,如下圖:

仁壽縣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內市,地處眉山市東坡區東容南方向34.32公里,縣城北距成都50公里,南距樂山80公里,東距資陽70公里。 管轄32個鎮、28個鄉162萬人,幅員面積2606.36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人口大縣。

仁壽是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丘陵經濟十強縣、工業強縣示範縣、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縣、四川天府新區重點輻射縣。

仁壽是成都向南發展「第一城」。縣域全境納入天府新區核心區、輻射區和影響區。仁壽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70公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30公里。180米寬的世界級城市中軸——天府大道直達縣城,遂資眉高速、成都三繞橫貫全境。成赤高速、天府仁壽大道、國道213線和即將實施的紅星路南延線、站華路南延線五條干線公路直達成都。

2016年,全縣GDP實現36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億元。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參考鏈接:仁壽縣_網路鄉鎮統計_仁壽縣人民政府官網



5. 清代制瓷名家排名

第一代:
程門 王少維 金品卿 王鳳池
汪藩 周子善 俞子明 吳少萍
江永源羅允夔 任煥章 余煥文
萬子銘蔣玉卿
第二代:
朱少泉王岐山 陳子常 汪章
許品衡方家珍 周筱松 汪照藜
方少溪張雲 徐善琴 高心田
汪友棠黃銘光 許達生。
第三代:
王子卿松石 戴裕成 梅春
高恆生安少山 胡獻瑞 仙槎。
第四代為進入民國時期的畫淺絳瓷的作者,如:
段生茂胡仲貞 吳飛麟 王琦
潘陶宇徐仲南。
(六)畫師們一些個人資料亦具史料價值。
光緒15年(1889年)以後,未出現過程門的作品,是否在光緒中期程門便去世了(有待證實)。
汪藩的下限作品是光緒16年(1890年);
王少維的下限作品是光緒21年(1895年);
王鳳池的下限作品是光緒22年(1896年);
金品卿的下限作品是光緒27年(1901年);
程次笠的下限作品是光緒34年(1908年
三 畫

廣國華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以花鳥瓷畫見長。
萬 泰 光緒年間
萬 興 光緒年間
萬雲岩 約1910—1950年又名石山,長人物
萬子銘 光緒年間
萬輔廷 光緒年間
子 雲 光緒年間
子 珍 光緒年間
子 環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清光緒晚期,以畫花鳥瓷畫見長。
子 良 民國年間
義 茂 光緒年間
義 隆 光緒年間
義 興 光緒年間
義太和 光緒年間
馬慶雲 生卒時間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一起咸豐-同治年間。擅長人物瓷畫,設色淺淡,人物衣飾具有水墨寫意畫的風采。畫娃娃,大頭,細小身軀,烏黑的頭發反襯出人物暈染的臉頰的潤澤。
馬復興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至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
於家爵 民國年間
大吉生做

四 畫

少 山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到民國前期,以花鳥畫見長。少山的花鳥瓷畫,花朵碩大,枝條細如線條。
王少維(1862——1908年),名廷佐,字少維,安徽涇縣人。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同治-光緒年間。多以淺絳彩技法描寫人物、山水,又以畫猴見稱。清末供職御廠,淺絳派
王恩懷 王步第三子
王聲懷 王聲懷(1930-1992)王步長子,長青花。
王希懷 王希懷(1932-1982)王步次子,長青花。
王雪如 民國末
王歧山 光緒年間
王 琦 江西新建人,號碧珍,又號陶迷道人,齋名「 萄萄齋」。生於1884年,卒於1937年。1922年當選為浮梁縣瓷業美術研究社副社長。珠山八友成員。擅草書,寫意人物,號稱「西法頭子」,齋名:陶陶齋,用印:西昌王琦.(1884--1937)民國新粉彩派

王大凡,名堃,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長工筆人物,創落地粉彩,齋名希平草廬.(1888--1961)以人物仕女畫見長,師從改七薌、沙山春、費曉樓,後集諸家之大成,畫風工細逸麗。創「落地設色彩」工藝,即彩畫人物時,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將色料平塗於瓷胎,再罩雪白、水綠。人物形象生動,畫面賞心悅目。1915年創作的「富貴壽考」人物畫瓷瓶,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金獎。民國新粉彩派
王 震 字一亭,號白龍山人。1867年生,1938年卒。
王 步 字元仁,號竹溪道人,晚年號陶青老人。1869年生,1968年卒。豐城縣長湖竹溪人。畫路較寬,藝術創作涉獵釉上、釉下瓷畫和堆雕、刻花、作品較多,尤精於青花分水技法。長花鳥.「青花大王」,用寫實點染技法,直追康乾.(1898--1968)
王炳榮 同治光緒,長花鳥。生卒年不詳,以瓷雕藝術著稱,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清光緒年間,與晚清著名瓷雕家陳國治齊名。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對此有所記載:「雕瓷之巧者有陳國治、王炳榮諸人,所作作品,精細中饒有畫意,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極神似。」
王錫良 1922年生,王大凡之侄,號桃源山人.原籍安徽黟縣,出生於景德鎮。室名:陶源山人、五尺園。十二歲隨叔父王大凡學繪瓷畫,擅長人物瓷畫,1970年獲「中國工藝術美術大師」稱號。
王鳳池 光緒年間,字丹臣,常與金品卿合作。
王子卿 光緒年間
王榮順 民國時期
王 品 民國時期
王羨陽 民國時期,擅長人物瓷畫。
王一枝 民國時期,善畫猴。
王筱蘭:王大凡之女.
王順發 生卒時間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至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王順發筆下的鳥雀,多作歡嗚躍動狀。
王大屏 民國時期
王一亭 1916-1993年,擅長粉彩仕女瓷畫。
王雲泉 1913年生,1939年畢業於浮梁縣立初級陶瓷職業學校,以粉彩山水瓷畫見長。1961年獲「景德鎮陶瓷美術家」稱號。
王 璞 民國時期
王倚之 民國時期
王東石 清末曾與任伯年合作制「瓢壺」。
王炳榮:同治--光緒間瓷雕藝師,長山水,花鳥,人物,用方形刻款「王炳榮作」(篆書陽文)
元泰主人 生卒年不詳。期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清光緒年間,擅長人物瓷畫。
王曉帆 王大凡之子。
王鳳池:字丹臣,常與金品卿合作.淺絳派
文 晃 民國時期
文紹武 民國時期
方雲峰 號「佩霞」,別號「惜花軒主」。1897生,1957年卒。江西浮梁縣人。早年在浙江龍泉瓷業工場任繪瓷技師。先後任教於江西省立陶業學校和浮梁陶瓷職業學校。擅長粉彩仕女,用筆纖麗。中年喜繪貓和牡丹。曾與珠山八友配瓷版畫。
方家珍 光緒年間
方少溪 光緒-民國年間
方廷輝 生卒年不詳,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年間,以魚藻瓷畫見長。
方伯卿 民國時期,安徽祁門人,擅長圖案裝飾。
毛龍極 建國初
毛子榮 民國前期
孔 圭 民國前期
長庚氏 光緒年間
鄧碧珊 1874年生,1930年卒。字辟寰(辟宇),號鐵肩子,江西余干縣人。珠山八友成員。擅長粉彩魚藻瓷畫,構圖虛實相生,黑白相映,用濕筆染墨,充實魚的體積感和質感,善於表現魚的翻波掉尾的動態,畫風洗練雅緻,行書題銘兼有草情隸意,蒼郁遒勁。齋名:晴窗讀書樓.(1874--1930)
鄧錫齡 鄧碧山之子,長人物。
鄧碧孫 民國時期,鄧碧珊的兒子,以粉彩魚藻瓷畫見長,但成就不及其父
鄧必詔 民國時期,善畫人物,王琦之徒,長花鳥人物.
鄧重明 民國時期
鄧 奎 瞿子冶之友,常與紫砂藝人合作,自己設計、監制、自撰銘文。活躍於道光-同治年間。
鄧肖禹 鄧碧珊之孫,名雲耕,長花鳥。
鄧必潔 長雪景山水,民國

五 畫

馮桂林 1907-1945年,宜興宜城人。江蘇省立陶器工廠「陶工傳習所」第一批藝徒,其師為程壽珍、范大生。後受雇於「汪裕泰茶莊「制壺,以「卷翁」作印章款。又曾受聘於「吳德盛陶器公司「,所制紫砂,器底有「金鼎 」商標。
馮啟順 光緒年間
馮大陀 江西都昌人,室名「陶然軒」。民國晚期瓷畫家,擅長人物瓷畫。馮大駝筆下的人物,比例合度,神態較為生動,面部以淡赭暈染。
田鶴仙 原名田世青,後改為田青,字鶴仙,號「荒園老梅」,齋名:「古石」。1894年出生,1952年卒。浙江紹興人。長梅花山水,曾為江西省瓷業公司夜校教員。珠山八友成員。田鶴仙初畫山水,筆意在董源,巨然之間,後專攻粉彩梅花瓷畫,深得元人王冕筆意,寫繁花,千緒萬簇,風神綽約,強健有力。
田 宣 民國時期,醴陵燒制釉下五彩名家
葉巽齋 光緒年間
葉懷清 光緒年間
葉振(震)嘉 民國時期,善畫人物。創設骨彩。
仙 槎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
於光緒後期至民國時期,是一位多產瓷畫家。所繪作品,底款多署「映蓮軒造「。畫路較寬,山水、人物、花鳥瓷畫都有作品傳世。早期畫青花,後期轉向粉彩。
卉 園 民國時期
半園主人 光緒-民國年間
玉 庭 同治年間
石奇峰 民國時期
石宇初 劉雨岑的徒弟,擅長花鳥瓷畫,活躍於民國時期,建國後曾任景德鎮陶瓷學院實習教師。

六 畫

劉芳谷 光緒年間
劉仲卿 1889年生,1969年卒。字錫祖,江西蓮塘縣人。二十紀四十年代到景德鎮繪瓷,9歲學畫,青年時臨摹了故宮大量名畫 ,中年後專攻粉彩花鳥,蟲草,自創一套獨特的點線技法,使畫面流暢自然,細膩生動,花卉、蝴蝶最為突出,頗具雍正時期粉彩風格。
劉 平 劉雨岑之子
劉雨岑 原名玉成,後改雨成(雨城),別號澹糊漁(澹湖魚),又號巧翁,長花鳥,創水點桃花,齋名:飲冰齋,覺庵.(1904--1969)生於1904年,卒於1969年。安徽太平人。珠山八友成員。擅長粉彩翎毛花卉,布局簡潔,用筆纖秀,設色清雅,柔美見長。.所創作的粉彩雄雞,為世所重。後創作彩水點桃花技法,點花頭時,先打一玻璃白底子,再用紅彩去點,粉在下,紅在上,以水洗開,發色鮮艷。
劉希任 1906年生,1967年卒。江西南昌縣人,室名:再思軒。永華堂。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南昌開「中南瓷庄」。擅長粉彩人物、花鳥與雪景。
劉少軒 宣統年間
劉順太
劉森泰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年間。劉森泰的博古瓷畫,以瓶花為主體。
劉吾展 民國年間,善畫瓷畫動物,以畫猴見長。
劉勝記 民國時期,石灣陶塑藝人
劉佐韓 劉勝記之子,民國晚期石灣陶塑藝人。
江棲梧 光緒年間
江福昌 民國時期
江永源 光緒年間
江潮宗 光緒年間
江 春 光緒年間
江祥發 光緒年間
江和豐 民國時期
江金白 民國時期
江重鎮 民國時期
江源茂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到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
許達生 光緒年間
許發(友)生 王步之師
許進勇 字友義,號雲麟,生於光緒十三年(1897年),卒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其祖父許良西、父親許起容,均系德化佛像雕塑名家。許進勇畢生從事瓷雕藝術,並經營「裕源」商號。其得意之作的背面蓋有「許裕源制」和「許雲麟制」四字方形陰文篆體印記。當年曾為香港「玉成軒」、「源源」等古玩商特製成不少仿明清瓷塑製品。
許世華 許進勇之長子,生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解放前出境,後與其弟許世南留居香港,從事瓷雕藝術。許世華、許世南兄弟都繼承父業,民國期間在家鄉從事瓷雕製作,「聯誼軒」是當時兄弟合作的堂號。
許尚禮 民國時期,安徽石埭人,擅長花卉、翎毛瓷畫。
許子成 光緒年間
許品衡 光緒-民國年間
湯有光 字成卿,1877年生,1970年卒。原籍安徽太平。1903年就讀兩江師范學堂美術音樂專業,曾任江西省立乙種窯業學校監學和浮梁縣立初級陶瓷職業學校校長。
閔丹臣 生卒時間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以山水畫見長。閔丹臣畫山水,以留白的釉面來象徵江河,旨在造成水天一色的藝術效果。
朱少泉 光緒年間
朱榮記 朱榮記是店號還是人名,以及朱榮記在世的具體時間,相關史料均無記載。晚清和民國前期的瓷塑精品,都往往鈐陶藝家的印記。
朱磊青 民國時期
朱 明 民國時期
朱秋霞 民國時期,劉雨岑之妻,善畫鹿。
全 廷 光緒年間
任煥章 光緒-民國年間,長人物、山水。淺絳派
任逢瑞 民國時期
達 山 光緒年間
安少山 光緒-民國年間
孫福昌 民國時期
孫玉卿 光緒年間
孫月軒 民國時期,擅長花鳥瓷畫。
孫明泉 光緒年間
孫茂盛 光緒年間
行吾素 民國時期
同和氏 光緒年間
堯臣氏 光緒年間
畢伯濤 1885生,1960年卒。名達,別號「黃山樵子」,安徽歙縣人。與珠山八友齊名,長花鳥擅長粉彩花卉翎毛瓷畫。其子畢淵明也系著名瓷畫家,善畫虎。
畢淵明:1907年生,安徽人,擅老虎,動物。
伍義順 民國時期
呂尚文 光緒年間
吉 人 光緒年間

七 畫

宋謙成 民國時期
汪小初 同治年間
汪東榮 民國時期,安徽休寧人,擅長古彩工筆人物和花鳥瓷畫見長。
汪友棠 各汪棣,字柳村,長山水、花鳥人物俱佳。汪友棠,生卒年不詳,安徽黟縣人,室名「修竹軒」。從其傳世作品來看,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民國前期,屬高產瓷畫家,畫路較寬,既畫人物、山水、也畫花鳥。淺絳派
汪曉棠,又名汪棣王琦之師,長人物,齋名:彤雲山房.名棣,號:「龍山樵子」。1885生,1924年卒。江西婺源人。擅長粉彩人物,畫風秀麗輕盈。民國前期,曾當選為浮梁縣陶瓷美術研究社副社長。
汪 章 光緒—民國初期
汪照藜 光緒年間
汪永泰 光緒—宣統年間
汪野亭名平,號元鑒,又號傳芳居士,創青綠山水,齋名平山草堂,(1884--1942)汪野亭創作的山水瓷畫,採用粉彩青綠山水技法,用純鈷繪山水,以大綠、水綠、或雪白罩填,落筆奔放,煙雲滿幅,有類潑墨,風格深厚蒼勁。民國新粉彩派
汪小亭 汪野亭的次子,1970年卒。擅長粉彩山水瓷畫。號平山草堂主人。
汪少平 汪野亭的長子,擅長粉彩山水瓷畫。號傳芳居士
汪桂英:汪野亭之女,長山水.
汪家珍 民國時期,擅長人物瓷畫。
汪 潘 同治—光緒年間,字介眉,長山水花鳥。汪藩:字介眉,長山水花鳥,字佳. 淺絳派
汪祥發 民國時期
汪昆榮 民國時期
汪雲章 民國時期
汪以俊 長山水花鳥,民末。
汪廷至 光緒年間
汪綽章 光緒年間
汪淦泉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以人物瓷畫見長。汪淦泉畫仕女,重在五官,且面頰渾圓。
汪義順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民國時期,以花鳥瓷畫見長。汪義順的花卉瓷畫,趨於圖案畫。
汪 洋 民國時期
汪太滄 號「一粟」,別號「桃源老農」。1901年生,1953年卒。安徽黟縣人。早年畢業於浮梁乙種工業窯業學校,並於該校任教。擅長粉彩山水,用筆簡練沉著,妙到毫巔。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享有盛名。
汪雲山 民國時期
汪釋興 民國時期
汪新平 民國時期
汪乃斌 民國時期
汪寶根 宜興蜀山人,與旭齋。民國時期在「吳德盛陶器公司」和上海「鐵畫軒公司」當技師。

李新生(祈生):長紅梅.
李銓昌 咸豐年間
李友梅 光緒—民國年間
李盛春 建國初民國時期
李蘊輝 光緒年間
李荏輝 民國時期
李維翰 光緒年間
李子祥 汪野亭之徒
李裕元 擅長素胎雕瓷,活躍於光緒年間。同治--光緒間瓷雕藝師,長雕反瓷
李裕成 同治-光緒雕瓷家,長花鳥,款篆書陰文:用方形刻款「李裕成作」(篆書陽文)
李山東 民國雕瓷師
李明亮 民國年間,擅長粉彩草蟲瓷畫。
李友松 光緒年間
李松如 光緒年間
李子齊 民國時期
李之衡 民國初期
李夢丹 光緒年間
李端山 光緒年間
李永興 建國初
吟香主人 光緒年間,羅仲林的藝名。
吳龍發 民國時期
吳zheng 字待秋,別號「鷺鷥灣人」、「春暉外史」,室名南樵書屋。1878生,1949卒。
吳芝生 民國時期,鄧肖禹之師。
吳寄甄 民國時期,擅長人物瓷畫。
吳 康 民國後期,長畫像。
吳靄生 1886生,1926年卒。1909年到景德鎮從事色釉研究,創辦合興瓷庄,曾任浮梁縣瓷業美術研究社社長。
吳少峰
吳少萍 同治年間
吳印恆 民國時期
吳海峰 民國時期
吳飛麟 民國時期
吳 俊 民國時期
吳成仁 民國時期,安徽祁門人,擅長圖案裝飾。
吳德祖 民國
吳德盛 「吳德盛陶器公司」成立於1916年,由吳漢文創辦。其商標為「金鼎」。
吳壽棋 民國時期,醴陵燒制釉下五彩名家
何許人 字德達(字德建),又名何處,乳名花子,後改為華滋,號許人。1882年生,1941年卒。安徽南陵人。民國時期,先後在景德鎮和九江開辦彩瓷作坊。長雪景山水,用印擅長粉彩雪景,布局疏密有致,構圖簡練明快,景物傳神,畫風雍雅細麗。
何明谷 光緒年間
何傑一 民國時期,以粉彩魚藻瓷畫見長。
何子林 光緒年間
余 釗 光緒-民國年間
余翰青 1902年生,1987年卒。號拙翁,室名:清平畫室。江西樂平人。早年拜陳德明為師,民國中期成名,為民國時期著名瓷畫家之一,擅長粉彩花鳥。建國後,任教於景德鎮陶瓷美術學院。
余文襄 1910-1993年,又名恂松,別號華舜,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鎮。1913年就讀於江西省立乙種工業學校,後從何許人學藝。擅長粉彩雪景。中年畫風精細傳神,筆墨秀潤。晚年風格雄峻,豪放粗曠,「稱雪景大王」。
余竹青:民國繪瓷名家,擅山水。活躍於三、四十年代。
余玉田 活躍於光緒年間,善畫淺洚人物花鳥
余磊青 民國時期
余華生 民國前期
余榮華 民國時期
余立成 民國時期
余立卿 光緒-民國年間
余慈仁 民國時期
余鑫盛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余鑫盛善於用色,所創作的瓷畫,畫面艷而不俗,和諧、亮麗。窯釉色。曾在景德鎮創作瓷雕人像,其衣褶又具德化風格。
鄒文候 南昌人,館名:潯陽畫館。二十世紀三二年代受聘於南昌麗澤軒瓷店。擅長花卉、翎毛、走獸、草蟲瓷畫。1951年去世。
鄒金龍 民國時期,汪野亭的妻子,汪野亭的瓷畫曾托其名。
鄒國鈞 字金監,號鴻軒,江西樂平人,汪野亭的學生,擅長粉彩山水。1913年生,1997年卒。鄒國鈞:汪野亭之徒,長山水
鄒嶺:民國繪瓷名家,擅山水
鄒潔:民國繪瓷名家,擅山水。
鄒振欽 民國
鄒文候:長花鳥.(?--1951
邵美之 同治-光緒年間
陳子良 民國時期
陳國治 道光至同治,長山水人物。陳國治的「彩畫雕鏤」,是用瓷泥在坯體上填堆出紋樣,然後上釉入窯燒成,整個畫面凸現於器面之上,具有淺浮雕藝術效果。道光--同治間瓷雕藝師,長山水人物,用刻款「陳國治作」(楷書陰文)
陳山東 清末-民國初,瓷雕家。
陳光明 字匡廬,名潤寶,清末-民國初時的紫砂藝人。
陳子常 光緒年間
陳映珍 民國時期
陳華珍 民國時期
陳德明 又名香生,慚時期,擅長花鳥瓷畫。陳德明:又名陳香生,余翰青之師
陳書人 清末-民國初年,廣彩瓷畫家。
陳雪娟 民國時期
陳雪岩 民國時期
陳渭岩 又名惠南,主要活躍於清光緒-民國前期,1928年去民。陳渭岩創作的陶塑,多仿古代名窯釉色。曾在景德鎮創作瓷雕人像,其衣褶又具德化風格。
陳寶齋 民國時期
陳耕生 田鶴仙之徒
陳耀星 建國初、長山水。
陳善模 民國時期
陳善樵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擅長花鳥瓷畫。陳善樵畫荷花,突出花朵盛放之美。
陳義寶 民國時期
陳盤根 民國時期
啟 明 光緒年間
佐 卿 民國時期
時幻影 1908-1968年,安徽黟縣人,以粉彩魚畫著稱。
楊棗卿 同治年間
楊海生 1915-1969年,豐城人。擅長捏雕、鏤雕。 雕瓷派
楊鳴皋 民國時期
楊慕掏 民國時期
楊紫卿 民國時期
楊錦華 民國時期
楊學義 民國時期
楊青山 民國時期
揚厚興:長肖像
陸山雲(陸雲山)1901-1974年,江西省豐城人,1932 年在九江畫瓷,1937年留居景德鎮從事瓷畫藝術。
張筱耕 一作小耕,又名逢年,江西萍鄉人,民國時期的江西省陶業學校圖畫教師。擅長花鳥瓷畫。
張 熊 字子祥,1803年生,1886年卒。嘉興人,海派畫家,擅長花鳥瓷畫。
張志揚(湯) 1893年生,1971年卒。江西婺源人,齋名「亦陶」,創筆峰點染山水。1901年入景德鎮余立卿紅店學粉彩,1935年任教於浮梁縣陶瓷職業學校,1945年後任教於江西省立陶業專科學校,建國後為景德鎮陶瓷學院教師。前期多繪彩山水瓷畫,工細嚴謹,氣勢磅勃,後期則參郎世寧技法,專工駿馬瓷畫,運筆設色,形神生動。
張沛軒 約1900年生,1950年卒。江西余幹人,以鄧碧珊為師,以粉彩魚藻瓷畫見長。張沛軒畫魚藻往往參照師法,以靜態的瓷器白釉,來反襯水藻的飄拂和游魚的動感。
張榮順 民國前期
張榮明 民國時期
張洛山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善繪魚藻,畫風與鄧碧珊接近。但是,鄧氏畫魚藻,多以留白來象徵水面;張氏畫魚藻,不僅畫水面漣漪,而且還畫水中的日影。
張 雲 子子英,活躍於光緒年間,長山水。張子英
張舍雲 光緒年間
張德生 民國時期,江西波陽人,劉雨岑之徒,擅長粉彩瓷畫填色,子張松茂為當代著名瓷畫家。
張曉根 王琦、程意亭之師
張 浩 字犀候,汪野亭之師
張品三 光緒善人物
張松濤 張德生之子,長花鳥,號「芝山龍竹」 號「芝山友竹

6. 仁壽縣女兵體檢時間及地點

仁壽縣
編輯
仁壽縣隸屬於眉山市,東南距市區34.32km。仁壽縣管轄32個鎮、28個鄉,幅員面積2606.36k㎡。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成渝經濟區核心縣、天府新區重點縣。[1]
仁壽縣城北距成都50公里,南距樂山80公里,東距資陽70公里。[2]
中文名稱
仁壽縣
外文名稱
Renshou County
別 名
陵州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眉山市
下轄地區
32個鎮、28個鄉
政府駐地
文林鎮
電話區號
028
郵政區碼
620500
面 積
2606.36k㎡
人 口
1601095人
方 言
四川話灌赤片仁富小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黑龍灘、奎星閣
車牌代碼
川Z
行政代碼
511421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民政事業
3 地理環境
▪ 地質構造
▪ 地貌
▪ 水文
▪ 氣候特點
4 自然資源
▪ 生物資源
▪ 水資源
▪ 礦產資源
5 交通
▪ 高速公路
▪ 鐵路
▪ 大道
6 經濟
▪ 概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7 人口民族
8 社會
▪ 教育現狀
▪ 醫療衛生
9 旅遊景點
10 名人

歷史沿革
編輯
周朝時,系蜀國地。
秦朝,為蜀郡地。
漢時,分屬犍為郡武陽縣部分和蜀郡廣都縣部分。

仁壽縣城(6張)

蜀漢時,系犍為郡武陽縣東境。
南朝,屬懷仁郡所轄一縣的懷仁縣,治所在今文林橋附近。
北朝西魏,屬陵州懷仁郡普寧縣。
隋開皇3年(公元583年)屬罷郡後轄五縣的陵州,名普寧縣,為州治所在地。
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改普寧為仁壽,縣名沿用至今1400多年。
北宋熙寧6年至民國14年(公元1073-1925)仁壽先後屬成都府路、成都府、四川省政府管轄。
1936年屬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資中)。
1949年12月16日仁壽解放。
1950年1月1日成立縣人民政府,屬川南行政區內江專區。
1958年改屬樂山專區,境內汪洋區、回龍區11個公社劃歸威遠。
1976年境內籍田區劃歸雙流縣。
1985年樂山撤區建市,仁壽仍屬樂山市管轄。
1997年劃歸新建的由樂山市分出的眉山地區管轄。
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仁壽為眉山市轄縣。[3]

民政事業
編輯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仁壽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6〕1號)精神:
一、撤銷中崗鄉,設立中崗鎮,鎮人民政府駐地徹底村,轄原中崗鄉所屬行政區域。
二、撤銷向家鄉,設立向家鎮,鎮人民政府駐地向榮社區,轄原向家鄉所屬行政區域。
三、撤銷識經鄉,設立識經鎮,鎮人民政府駐地中勝社區,轄原識經鄉所屬行政區域。
四、撤銷曲江鄉,設立曲江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蟠溪社區,轄原曲江鄉所屬行政區域。
五、撤銷玉龍鄉,設立玉龍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興隆社區,轄原玉龍鄉所屬行政區域。[4]
截至2016年4月30日,仁壽縣管轄32個鎮、28個鄉。
文林鎮 汪洋鎮 黑龍灘鎮
富加鎮 視高鎮 滿井鎮
鍾祥鎮 彰加鎮 北斗鎮
珠嘉鎮 祿加鎮 大化鎮
始建鎮 文宮鎮 龍正鎮
清水鎮 寶飛鎮 龍馬鎮
禾加鎮 方家鎮 高家鎮
中農鎮 寶馬鎮 慈航鎮
興盛鎮 四公鎮 觀寺鎮
農旺鄉 曹家鄉 曲江鎮
天峨鄉 中崗鎮 元通鄉
玉龍鎮 虞丞鄉 鴨池鄉
新店鄉 謝安鄉 向家鎮
塗家鄉 松峰鄉 識經鎮
石咀鄉 青崗鄉 藕塘鄉
龍橋鄉 里仁鄉 景賢鄉
洪峰鄉 河口鄉 合興鄉
古佛鄉 鳳陵鄉 促進鄉
兆嘉鄉 城堰鄉 板燕鄉
雙堡鄉 板橋鄉 鰲陵鄉[5]

地理環境
編輯

地質構造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975px; top: 176px; z-index: -5997172;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 2016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仁壽縣
仁壽縣境內地質構造單元處於川西台陷龍泉褶皺車與川中台拱、威遠穹隆的接合部位。龍泉山自東北向西南斜貫縣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屬川西台陷熊坡——鹽井溝雁行帶,東南廣大地域屬川中台拱、南端為威遠穹隆構造。[6]

地貌
仁壽縣境地貌以丘陵為主,境內地勢西北高東部低。[6]

水文
越溪河發源於仁壽縣,流經榮縣、宜賓縣,是岷江一大支流,全長300餘公里。仁壽縣地表水沿龍泉山脈東西分流,椰江、越溪河與龍水河、通江河、清水河匯入岷、沱二江。流域面積2222平方公里,總長2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9.89億立方米。[6]

氣候特點
仁壽縣境內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1009.4㎜,年均日照1196.6小時,無霜期312天。

自然資源
編輯

生物資源
2013年仁壽野生動物100餘種,野生植物130餘種,中草葯種類達558餘種。空氣質量和水質量均達國家Ⅱ級標准。[6]

水資源
2013年仁壽縣有蓄水3.6億立方米,地表水沿龍泉山脈東西分流,1972年在龍泉山西麓建成的省內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黑龍灘水庫。[6]

礦產資源
2013年仁壽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石灰石、膨潤土、頁岩等。煤炭儲量約1億噸,主要分布於汪洋鎮、祿加兩區;膨潤土儲量1000萬噸,分布於大十、兆加一帶;石灰石、頁岩儲量豐富,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汪洋鎮、禾加、祿加一帶,頁岩儲量遍布於仁壽縣各區鄉。已探明並利用石英砂5000萬噸,粘土礦約300萬噸,開發潛力巨大。[6]

交通
編輯
仁壽縣城北距成都50公里,南距樂山80公里,西距眉山38公里,東距資陽70公里。
縣內建成的成自瀘赤高速公路、遂資眉高速公路和正在抓緊建設的仁沐高速公路、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天府仁壽大道、站華路延伸線、紅星路延伸線,國道213線和省道106線,連汪燕鐵路。[1]

高速公路
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北起四川省成都,途經眉山、內江、自貢、瀘州四市,南接貴州省遵義至赤水高速公路。全長約293公里,分段採用雙向6車道和4車道高速公路標准建設,設計行車時速80至100公里,2012年9月10日通車。[7]
遂資眉高速公路:起於遂寧羅家灣附近,接遂渝高速公路,止於眉山洪雅縣止戈鎮唐埃山,接在建的樂雅高速公路遂寧-資陽段,已於2014年11月通車。
成都第三繞城高速公路:全長437.7公里,已開工建設。該高速將經過蒲江、眉山、仁壽、簡陽、中江、德陽、什邡、都江堰、大邑、邛崍再接蒲江,串聯整個成都經濟區。[8]
仁沐新高速公路:四川省在建的一條由仁壽經沐川至屏山新市鎮的高速公路。
簡陽新機場高速:全長96公里,其中成都境內34.235公里。

鐵路
連汪燕鐵路(連樂鐵路):連接成渝、成昆2條鐵路的重要連接線是四川省2013年9個重要交通項目之一由已建成的成渝鐵路資中歸德站-連界站從威遠連界接軌-仁壽汪洋鎮-樂山井研-成昆鐵路峨眉燕崗站由於是經幾個市縣的工業重鎮所修建鐵路簡稱連汪燕鐵路該項目預計建成通車時間為2016年。
雅眉資遂鐵路:途經雅安、眉山、資陽、遂寧四市,全長300公里,設計時速不低於200公里。[9]
成自宜城際鐵路:預計從仁壽經過。

大道
天府仁壽大道:一條直線起於天府大道南延線,然後繼續向南延伸,穿越二峨山,經仁壽北部視高、清水、大化、文林等鄉鎮,到達仁壽縣城,全長31.3公里。大道總投資70億元。已延生到清水鎮。[10]

經濟
編輯

概述
2015年1—6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1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1億元,同比增長1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0.37億元,同比增長10.4%;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8億元,同比增長12.6%;旅遊總收入實現26.2億元,同比增長51.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7.3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50.98%。
預計2015年1—6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0元,同比增長8.6%,比全市平均增速高0.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2元,同比增長11.4%,比全市平均增速高0.9個百分點。[11]

第一產業
2015年1—6月,增加值21.1億元,同比2014年1—6月增長3.5%。[11]

第二產業
2015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97億元,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增速高於一季度1.2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拉動經濟增長4.75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5.5億元,同比增長11.1%。[11]

第三產業
2015年1—6月,增加值36.16億元,同比2014年1—6月增長9.5%。
接待縣內外遊客35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51.8%。「天府農耕·響水六坊」接待遊客10餘萬人次,日均車輛達到3000輛以上;特色花卉農業觀光園——蝶彩花卉基地日均接待遊客達1000人次以上;「仁壽鄉村文化旅遊節」期間,全縣共接待遊客12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億元。[11]

人口民族
編輯
2014年仁壽縣總人口162萬人。
仁壽縣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社會
編輯

教育現狀
仁壽縣境內有軍校一所: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仁壽校區,本科學校一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天府校區,專科院校一所:四川科技職業學院。[12] 仁壽縣擁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國家級發展改革示範校各一所,分別是:仁壽縣第一中學和仁壽縣職業教育中心;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一所:仁壽縣鏵強中學。
高等院校

學校名稱
類別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仁壽校區 軍校
四川科技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
成都信息大學天府校區 本科院校
四川航空海峽兩岸飛行大學 本科院校

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新校區[13] 高職院校

中等院校

學校名稱
類別

仁壽縣第一中學 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仁壽縣鏵強中學 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仁壽中學 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仁壽縣華興中學 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仁壽縣清水中學 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仁壽縣第二中學 縣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仁壽縣職業教育中心 國家級發展改革示範校

望採納

7. 四川省的眉山市和都江堰哪個更好

你好我個人認為四川省的眉山市比都江堰要好一些。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