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四尺工筆花卉

四尺工筆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22 21:43:49

1. 工筆花鳥考試6個小時四尺的紙應該畫到什麼程度呢

好的畫家要知道「畫」,也要知道「不畫」,不在於精細程度,神韻具備即可。

2. 萬一工筆花鳥畫王慶升工筆花鳥畫工筆花鳥畫橫幅畫多大的尺寸比較好

bjjslxx 1. 四尺對裁 橫對裁 或豎對裁 都行 案子大畫整張的也行 買熟絹畫更提神 總之構圖越大越好 2.根據買方要求畫 也是一種辦法 總之多練 祝成功

3. 花鳥畫怎麼樣

根據不同標准有不同的分類。
技法兩大類:寫意花鳥畫 工筆花鳥畫 (沒骨花鳥畫可偏工或是偏寫)
題材分類:花卉 草蟲禽鳥 魚蝦 蔬果 走獸等等
時間分類:古代花鳥畫 近代花鳥畫 現代花鳥畫

《怎樣進行花鳥畫構圖》 花鳥畫的構圖,不比山水、人物。山水有山石樹木、亭台樓閣、飛瀑流泉等等,以及近、中、遠景的區別,空間距離很大;人物有男女老幼和各族、各階層的不同特點。只有花鳥畫空間距離的不大,題材內容一般。因此,構圖的問題顯得特別重要,現闡述如下: (一)賓主分明 賓是客體,主是主體。創作時首先考慮什麼是主要?什麼是次要?如果這個觀念沒有樹立, 等於舉棋不定,無法前進。那麼賓主應該怎麼處理呢?主體要由主要形象、主要位置、主要色彩和數量。次要的,一切都不能超越主體,這就叫賓主分明。給觀眾一看,誰主誰賓,非常明確。如果含糊了,立即產生兩種感覺:(1)賓主不分。誰是主、誰是賓,鬧不清楚。 (2)喧賓奪主。把次要的東西變成主要的物象出現,那就必然混亂,無法分辨。我們認識矛盾,一定要從主要和次要兩個方面著眼,作畫和解決矛盾應該是一致的。所以必須分清主次,才能很好地進行創作。譬如荷花荷葉,當然花是主體,葉是客體。作為形象,葉大占面積多,花小沒有分量。但墨葉從中,畫上一兩朵鮮紅的荷花,只要色彩艷麗,就能超過數量和形象。因此,也不能單憑形象和數量來決定,還要根據彼此之間所產生的變化,和畫面的效果來肯定賓主。這是同一物體所產生的不同變化(一般物體大,數量多是主體);如果把不同的物體畫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例如:從菊和疏籬是兩種不同的物體,畫在一起應該怎樣處理呢?同樣,應該認清不同物體之間的誰主誰從。現在從菊是主,疏籬是賓,那麼菊花的形象、位置、色彩、數量,都要從主體的要求進行創作。必須使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才能達到賓主分明的要求。又如:梨花小鳥,當然是小鳥是主體,梨花是客體。如果把小鳥安置在空曠處,色彩和數量之要顯眼一點,就能影響主體,否則就喧賓奪主了。大幅,畫材較多,構圖是必須選定主要畫材,重要突出,輔助畫材,一切都為主要畫材服務。根據賓主分明的原則,有計劃地周密安排。一定要有集中、由分散、有主次、有虛實、有條理、有組織、切不可零亂紛繁,莫之所是。最後,還要根據物體的前後遠近,考慮賓主問題。一般前面或近處的是主要位置,後面或遠處的是次要位置。作畫時,也需要照顧到空間距離的不同,以及賓主分明的不同要求。 (二)輕重虛實 指畫材位置的擺布。創作時要注意畫面的不平衡。上下左右,應讀有所側重。如上輕下重、上重下輕,或左重右輕、右重左輕,切不可均等。挑擔式的構圖,不可能成立。譬如作曲,始者低沉婉轉,終必激昂慷慨,中間時高時低,時緩時急,變化多端,方能回環盪漾,激動人心。音樂如此,畫豈有異。否則,何能引人人勝。構圖時更須注意不平衡之平衡。譬如:上下左右,輕重失調,必須平衡一下,才能穩住。左邊太重了,右邊要添上畫材,或者題上詩詞短跋,以求平衡。右邊很實,左邊很空,輕重太不協調啦!哪怕用上一個押角印章,也是不可缺少的,才能平衡。上邊太實,下邊太空,或者下邊太重,上邊太輕,必須添補其他畫材如蜜蜂、蜻蜒、蝴蝶、飛鳥或詩文短跋,使之平衡。但分量上要注意和原來的主要畫材有區別,否則上下均等。一定要在不影響不平衡的條件下,略求平衡為原則。一幅畫,大凡上重下輕者,有靈動之勢,如下垂之楊柳、紫藤、凌霄等量為適用,頗得動勢,有臨風搖曳之感。下重上輕者,具穩重之態。如牡丹、芍葯、菊花、月季等一般花卉都能適用。再補以石塊,使畫面產生厚重和穩定感。這種上下輕重之理,古代畫家,每多重視,也是一般法式。但還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還是生活和意境。有時需要突破,才有新意。所以歷代高手,往往在普泛中求不普泛。石濤所謂有法無法,乃為至法。也就是不普泛,應該在有法的基礎上求得才對哩! 中國畫一般裝裱成軸,懸掛壁間,以供欣賞。構圖時容易處理。原因是高寬相差一倍,有變化。現在四尺對開的正方形,就很難處理,原因是紙的四邊等,缺少變化。布置畫材時必須注意打破這個四邊相等,否則邊角運用受到影響。必須從上下左右四個邊角上求得變化,構圖才完美。 虛實,什麼叫虛實?指畫材黑白的有無。一般空處叫虛,畫處叫實。或疏處叫虛,密處叫實,兩者有相似處,但不能相混,和空白更需要有區別。虛實在畫面上起到調節和變化的作用,它的原則:"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切不可虛則虛之,那就空洞無物。八大山人寥寥幾筆,決不是虛則虛之。那麼實則實之,太悶塞,當亦不可。因此在構圖中有兩種方法最難,一是"以虛求實",二是"以實求虛"。八大山人的疏疏落落,十分耐看,是以虛求實。有人滿紙畫到,一無空隙,看起來很實,但實際上令人厭膩。"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這才懂得什麼是藝術。所以以實求虛,也並不容易。因此,無虛不能顯實,無實不能存虛;或者疏疏密密、密密疏疏,才有強烈的節奏感,才能百看不厭。音樂沒有節奏,不能動聽;繪畫沒有節奏,怎麼能耐看呢?虛和實應該怎樣處理呢?有畫處是實,必須實而不悶,才見空靈。空白處是虛,必須虛中有物,才不空洞。如果能夠懂得以實求虛,即所謂"擠";也懂得以虛求實,即所謂"空",能臻於此,其道備矣。 (三)蔬密聚散 疏密指畫材的排比交錯。它的最高原則:"疏能走馬,密不通風"。何謂疏密?畫材與畫材間的排比,相距有遠有近,交錯有繁有簡。有了遠近繁簡,即成疏密。 中國畫始於一點一畫,終於無窮點,無窮畫。然排比交錯,須有三點三畫,始可成形。故三點三畫,為疏密之起點,千千萬萬之三點三畫,為疏密之終點。何謂三點三畫呢?譬如:三個墨點,兩點靠近,一點分開,形成遠近,即有疏密。三枝樹干,兩枝相交,一枝獨出,則成繁簡。所以我們在創作時,必須遵循這個原則進行思考。什麼地方要疏,什麼地方要密。疏的地方,少畫一點,使之疏到極點,馬能穿越,即成大空。密的地方,多畫一點。例如:蘭葉三片成組,一撇、二交、三破,可多畫幾組、幾十組,密到極點,風也難通,即成大實。一幅畫能大空大實,節奏感必然強烈,藝術性也就隨即產生。何謂聚散?指安置物體的位置。聚是集中,散是分開。一幅畫,有疏有密,有集中,有分散,錯綜變化,自必耐人尋味。所以我們不論畫什麼東西,三隻小雞、三朵菊花、三根籬笆,都要兩個集中,即密不通風;一個分開,便疏能走馬。處處遵循這個原則,安排物體,乃至更多物體,無處不是憑著這個要求進行創作。 (四)穿插交錯 指畫材的繁復重疊。創作時,花、葉、枝、干怎樣才能繁多而有重疊呢?必須依靠物體之間的穿插交叉。交叉有二: ①實交。兩個物體,相交一點。 ②虛交。兩個物體,本身沒有相交,但它的引長線和相交一點,也就是不交而交。 實交很有用處。物體間沒有相交,太簡單。只有兩線相交,甚至更多線相交,才能繁復。但虛交也很有用處,如遇實交太實,而又不得不畫時,就必須用虛交代替,解決實中有虛的矛盾,虛交也就不可缺少了。所以穿插交叉在花鳥畫里,非常重要,和疏密聚散有等同作用。我們創作時,可以說"疏密聚散,穿插交錯"這八個字,自始至終無時無刻不在腦中迴旋。寫意畫創作的全過程可概括為:"當機立斷,隨機應變,將錯就錯,隨錯隨改"。正因為寫意花鳥,材料工具的局限,創作方法也受到影響。必須"意在筆先、胸有成竹",也必須"落筆成形,一氣呵成,而且可一不可再",所以"疏密聚散、穿插交錯"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五)前後層次 山水畫的空間距離大,咫尺千里,有近景、中景、遠景,前後層次容易解決。寫意花鳥基本上都是近景,物體前後相距不遠,但也講前後層次。譬如:一幅畫,前面畫菊花,花後補石,石後再添細竹,一層推一層地畫過去,層層相應,豈不繁復耐看了嗎?這個物體的前後位置,在花鳥畫里也要講究的,否則就沒有層次啦! 前後層次在處理時,一般重色重墨在前,淡色淡墨在後。烘雲托月辦法,在寫意花鳥里,用處不多,當然也可以使用。至於大小處理,都用焦點透視,近大遠小。由於花鳥畫空間距離不大,所以物體的距離,不適宜遠近差距太大;也不能物體大小差別太懸殊。先師潘天壽先生說:"現在有的花鳥畫,把遠景和近景結合起來,山水與花鳥結合起來,當然都是出新,但總感到有些不太調和統一。我也想出新,尤愛山花野卉,亂草叢篁,高下欹斜,縱橫離亂,天然荒率,清奇純雅,可謂高華絕俗,用來布在近景山水中,想有異古人。把山石的筆線放粗,花卉草叢的外形改小,這樣的結合,當然相對地調和一點,把距離拉近了。但咫尺千里的空間沒有了!是否得當,尚待責之異日。"先生這番話說明,他對創新問題,也在不斷探索。可見老一輩大師們的精神,那麼值得我們學習呀!我為了表現層次,想在不影響空白的作用時,前景畫花,花後補石,石後添花,花外加點,似花非花,是物非物。這樣抽象處理,層次增加了,遠近距離有了,彼此間的虛實關系也明顯了,使花鳥畫的意境,有了新的發展;同時還可以豐富色彩,反映欣欣向榮的時代精神。這樣處理,也不知道有當與否? (六)呼應氣勢 呼應是指物體之間的相互聯系。應該怎樣才好呢?有前有後應是聯系,左顧右盼、上通下達也是聯系,甚至畫內畫外,也不能沒有聯系。一幅畫,上下、左右、前後、畫內畫外,彼此之間都有聯系,那麼它的氣氛一定能團結一致,而不對立,也不分散。對立和分散,在構圖上卻最犯忌。一幅畫,如果出現互相對立,四分五裂,怎麼能讓人喜愛呢? 構圖時要講"起承轉合",這和詩里的"起承轉合"一樣,目的是要團結一致。在承接之間,有實接虛接,以及開合要相關,反正要相依,順逆要相應等等,都有呼應聯系的作用。所以一幅畫沒有團結氣氛是不行的。這是常理,也是畫理。那麼畫內畫外的聯系,應該怎麼理解呢?譬如畫一株老乾,孤零零地畫出紙外,沒有任何東西把它從畫外收回,勢必散在外面沒有聯系,此乃一病。怎麼呼應呢?如果從穿插一二枝細干,不論是否同種花木,即使不是同種花木,也能起到內外聯系的作用,反映紙外還有更多的花木。一方面畫外的花木和畫內起到聯系作用;另方面畫內的物體和畫外的物體彼此呼應,內外一片,景外有景,無窮無盡。既擴大范圍,又可使觀眾產生更多聯想。又如:畫一群飛鳥,五隻畫在紙內,一隻後半身和半個翅膀畫在紙外,這樣,一看就感到飛鳥成群結隊,跟蹤而來的不計其數。這也是畫內外相互聯系的一種表現手法。氣勢,一般指構圖時畫材的處理而言。吳昌碩畫牡丹、菊花、松樹等花樹,收頭處,總要來幾筆枯枝槎丫。為什麼?補足氣勢。一幅畫畫完後,也常常題上直款數行。為什麼?也是補充氣勢,造成他自己的構圖形式。這些都是從構圖上求氣勢。 八大山人有亡國之痛,所以下筆縱橫馳騁,潑辣有力,充滿著反抗情緒,而且非常猛烈。這是反映在筆力上求氣勢。 潘先生有章曰:"一味霸悍",為的也是氣勢。一般文人畫的缺點:①造型能力較薄弱,技法不夠嚴謹;②用筆軟弱無力,沒有大氣磅礴的勢態。潘先生力矯時弊,認為只有大刀闊斧,以霸悍之筆出之,才能跳出文人畫的樊籠,才能畫出有時代精神的大幅創作,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那麼,氣勢怎樣產生呢?有先天具備的,也有後天培養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以提高修養,開闊胸襟,培養氣勢。孟子說:"善養我浩然之氣",即是慢慢培養氣勢的一種方法。我們畫寫意的人,特別要注意氣度,沒有氣度,不可能畫出氣勢磅礴的作品來。 (七) 收頭鋪腳 指畫材的處理。什麼叫頭?物體的頂部稱之謂頭;什麼叫腳?物體的根部稱之謂腳。什麼叫收頭?物體的頭部畫在紙內,供觀眾欣賞,稱之謂收頭。吳昌碩以前,沒有人講過"收頭收腳 ",他是從印章的布局裡發現虛實美,就移植到構圖中加以運用,這是構圖的一個發展。潘先生也利用它,指導自己的創作。但後來發現"收頭收腳"的局面不大,常常為了收腳把畫面的范圍縮小了,不適應長幅大幅的需要,漸漸改用鋪腳。他說:"腳鋪在紙外,一可以擴大視野,寬廣無邊,畫外有畫,無窮無盡;二可以引入遐想,深化意境,景外有景,依稀飄渺。"又說:"昌碩先生為什麼要收腳,目的是以實求虛。所以有時候偶而還需要利用利用,解決實中求虛的矛盾。我為了擴大局面,改用鋪腳,目的是為了畫外有畫,無窮無盡。如果畫外無畫,一看就完,不可能吸引觀眾,留連忘返,陶醉在作品面前,久久不忍離去。"所以先生的畫,物體的頭部,總是結束在紙內,根部基本上擴散在紙外,畫的不多,空的很多;畫內不多,畫外很多。常常追求筆外之筆,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境外之境,形成自己的"闊大雄偉,高大新奇"的個人風格,應該是構圖的又一發展。 (八)空白處理 空白是中國畫的特點之一,在構圖里十分重要,相當於音樂中的間歇。"此時無聲勝有聲"。所以在學習時要認真研究分析,從古今名畫中吸取營養,豐富自己的構思和想像。更需要深入生活,觀察、體會、發現事物的變化,用"窮則變、變則通"的規律,處理自己的創作。 空白應該怎樣處理?沒有定規定法,但有原則要求。 ①空白的形象不可雷同,大小不可相同,數量不可等同,空白與空白之間還得協調照應。必須反復檢查、認真推敲、慎重處理。 ②大空與小空之間要有區別,也要有聯系,更需要相互依存。哪怕立錐之地,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③空白所安排的位置,不能對稱、均衡、平行或在一直線上,而要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多有少,有遠有近,錯綜變化為上。其實空白的最主要作用,是能給人們以空靈、深邃、曠達的感受;也能引起種種聯想、窺測、迴旋的餘地,彷彿詩一樣,非常含蓄、蘊藉、捉摸不定地、言盡意不盡地耐人尋味。所以有時空了比畫了更深刻奧妙。 (九)邊角運用 一張紙不論大小,都有四邊四角,一般不提這些,獨潘天壽先生強調四邊四角。他的論點是: ①畫事之布置,須注意四邊,更須注意四角。山水有山水之邊角,花鳥有花鳥之邊角,人物有人物之邊角。 ②畫之四邊四角和題款尤有相互之關系,不可不加細心注意。 ③畫面之四邊四角,使與畫外之畫材相關聯,氣勢相承接,自能得氣趣於畫外矣。綜上所言: 第一,重視邊角的作用。 第二,邊角對畫外之畫材和氣勢相承接都有關聯,方能得意趣於畫外。它和鋪腳的發現,邊角的運用,都有密切關系。潘天壽先生的畫為什麼能出奇制勝,根源就在於此。 邊角應該怎樣運用呢? ①四邊四角是險要地方,一般都迴避,不敢利用。但潘天壽先生為了出奇,特別重視邊角運用。 ②把主體安置在四邊四角,是出奇的方法之一。由於中間是四平八穩的地方,人人都用。只有人人都不用,唯我獨用,才能與眾不同。所以潘先生強調"文章要在四邊四角做。" ③上下左右四個紙邊的運用,一是要區別對待;畫材的安置,必須有多有少;面積的佔用,必須有大有小;物體的布陳,必須有虛有實;份量的安排,必須有輕有重。這樣才能變化不一,產生輕重虛實。譬如:上邊多了,下邊要少;左邊重了,右邊要輕;這邊空了,那邊要實;四個紙邊都不能等同。只有這樣,四個紙邊才有變化。因此我們在創作時,特別要注意紙邊的利用: ①從一邊畫進。上下左右。任選一邊把畫材由外到內畫進。 ②可以兩邊畫進。上下左右,任選兩邊,把畫材由外到內畫進。 ③亦可從三邊畫進。任選三邊,把畫材由外向內畫進。 ④更可從四邊畫進。四邊都利用,把畫材由外畫進。從四個紙邊畫進,構圖就繁復耐看,如果只從一邊畫進,比較簡單,容易單調,小幅可以,一般要利用兩個紙邊才能繁復。特別大幅構圖,一定要利用三邊或四邊安置畫材。只有上下左右都被利用了,才能四處布滿,內容豐富。相互呼應,自然耐看,引人人勝。上面講的構圖,都是由外到內的。還有一種構圖,是由內到外的。把物體從紙內某一部分起筆,漸漸畫到紙邊,再向外伸展。可一邊畫出,也可兩邊、三邊乃至四邊畫出紙外。但必須隨時收回紙內。否則散在外面,無法團結起來,不合"起承轉合"的要求。所以這種構圖比較難處理。很少有人運用。至於四角處理,同樣要注意"空"和"實",切不可左右皆空或左右皆實;也不可上下皆空或上下皆實。應該左角空了,右角要實;上角空了,下角要實。而且四個角的空度,應該有大小不同的區別,才有變化。只有無前景的人物和缽古花卉的構圖,四邊四角均未利用。 (十)題款印章 它的作用,可補畫面的不足,從內容到形式都很需要,也是中國畫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所以一幅畫畫完後,必須題款蓋印,這也是中國畫的特點之一。我們應該繼承發揚。那麼怎樣處理呢? ①內容 題款的范圍,非常廣泛。詩、詞、賦、曲、畫理畫論,短評跋語,小品散文,有韻無韻,皆可題用。與畫材有關者亦可,與畫材無關而若即若離,似切非切者亦可。譬如潘天壽先生題詩: 《睡貓圖》--"日當午,正深藏,黠鼠莫道貓兒太懶睡虎虎。" 《青蛙》--"江南水滿田,蛙咯咯,聲連天,歌頌禾黍豐收,歲歲復年年。" 作者小詩:《櫻花小鳥》--"窗外聲聲!正陽春三月,細雨輕盈,叢叢花影縱橫。" 《題楊花》--"楊柳垂條條,春來似舞腰,留春春不住,飛絮又飄飄。蒙蒙撲面,一去迢迢,隨風忽上下,任爾一身遙!以上四首,既非律絕,又非古體。句無程式,字無定數,不求平仄,惟皆用韻,輕松活潑,抒情題畫,聊增意趣耳! ②形式 可橫題直題,亦可長題短題。窮款,只寫年月、姓名、別號、地點。 一處題、兩處題、三處以上題均可。惟須與構圖全局協調,要求不悶塞,不影響布局為原則。題中空處、實處、畫處均可。但須虛實相應,疏密相間為原則。 ③題法(款式) 可方正整齊,嚴陣密布;亦可婉蜒橫斜,勢如龍蛇。但須疏密得勢,虛實調節,款即是畫,畫即是款,能與畫材融為一體,變化萬千者為上。 ④字體 籀、篆、八分、隸、章草、飛白、行書、草書八體均可。但須與畫法風格取得統一為佳。尤其善書者,一筆下去,線里有線,抑揚頓挫,才能書中有畫,畫中有書。 ⑤印章 這是一門高深學問,有條件應該深入研究。這里談的是構圖上的需用問題。 圖章有大小方圓,正長扁畸等多種形象。也有姓名、閑章、押角、起首之分。不可任意亂用。蓋的位置也有一定章規。起首章蓋在款的右邊起首處。姓名章蓋在款的左邊或款的下邊(直對款)。閑章蓋在款的左邊或其它地方,也可蓋在兩邊的畫上。押角章蓋在左右兩下角。大小不一、兩邊不能都蓋。至於蓋與不蓋和蓋少蓋多,根據畫面需要而定。上下款題完後,左邊要蓋印。有時為了氣勢、分量、色彩等需要,可以多蓋幾方。但須注意大小相應,距離要銜接,防止松擠。朱白相間,才有變化,方能增加藝術性。蓋印很有講究,要和構圖密切配合。歷代高手,每都重視,須向古今名人學習,研究他們怎樣處理。特別昌碩先生的治印,造詣精深,有直追秦漢之譽。所以他不僅本身善於鐫刻,而且蓋在畫上的印章,大小、位置、距離、朱白、多少等等,都仔細考慮,我們要好好借鑒。因此,題款印章,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4. 我聽說廣東大芬村也買國畫,比如:3尺山水。,4尺斗方尺 4,6,8尺價格。工筆.寫意花鳥畫,字畫的價格 怎樣

廣東大芬村是有買國畫的,不過價格不是很高,基本上一般商品畫價格如下
山水版:
3尺權30左右
4尺40左右
6尺60左右
8尺100左右
花鳥就說不清楚了,具體要看畫的質量和內容來衡量價格!

在廣東大芬村也有幾位客戶是買我畫的寫意牡丹

5. 哪位畫家出售4尺整張紙牡丹白描底稿

王道中先生195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師承於非暗、田世光兩位花鳥畫大師,他在繪畫風格上繼承了北宋院體花鳥畫追求精密不苟、刻意求真、色彩絢麗、寓意祥瑞的裝飾畫風,是中國北方工筆重彩花鳥畫的傳人。主要作品有《王道中畫集》、《王道中牡丹畫集》、《工筆牡丹技法》、《工筆草蟲白描畫集》、《工筆花卉白描畫集》等。

王道中的牡丹花鳥畫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王道中的牡丹花鳥畫作品重,重「奪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所得也」的怡情作用。王道中所畫牡丹,以花形美麗,結構的扎實,門瓣、覆瓣開合有情,品種特徵明顯,色彩典雅為特點,並擅於以構圖技巧來強調牡丹花頭的如歌若舞的形態和去勢,連葉子的翻轉折疊、枝乾的長法都具有傳情達意的妙用。故而他的畫不僅光彩照人,而且令人浮想連翩。

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王道中的工筆牡丹畫更注重技法的探索和意境的表達。例如,工筆重彩畫《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以象徵性的手法表現了周恩來詩詞意境,寄託了生活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人民對周的思念之情。《雲想衣裳花想容》則是王先生為探索工筆花鳥畫新的表現形式,以白描手法為主進行創作的。畫中,牡丹花叢置身於氣韻生動的雲霧之中,臨露綻開的白描牡丹,僅稍事渲染,卻猶如淡裝美人,楚楚動人。讓人們領略到李白詩「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妙處。

牡丹是中國花鳥畫重要的題材之一,歷代善畫牡丹的名家輩出,畫技不同,風格多樣,流派紛呈。《王道中牡丹畫集》收有王先生在不同時期的作品50餘幅。欣賞這些佳作,能讓我們領略到中國工筆重彩花鳥畫的博大精深。

6. 求命名!工筆花鳥畫的

春桃。。來。。
4朵花意!

桃花自心木 荷塘花色 雛菊花香 梅花三弄

特別頭大的是,你的畫面是什麼樣都沒看到。意境離不開看畫面啊!!!!我這詞應該沒理解錯你的「花」。分別詞語帶有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

7. 工筆國畫多大尺寸,形狀如何都可以裝裱麽

多大都可以裝裱。一般那種小的正方形的小品畫裝鏡框好看,如果是大的橫幅的也建議用鏡框,但是費用可能貴。像四尺三開那種長的可以表卷軸。卷軸的畫帶著方便,但是沒有鏡框的好保存。國畫最好有落款或印章

8. 公元10世紀哪個畫家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

在成都出土的漢代說唱俑,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冶鐵。公元前311年,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唐朝廷曾規定,取周王遷岐「一年成邑、手工業、華陽兩縣合並為市。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繪畫精美、縣治地,秦國吞並巴蜀、敦煌)之第三位。西漢時期;公元355年之前,歷時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設有「錦官」,成都經濟發達,東漢(公元25-220年)年間的足踏織錦機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這是成都獻給世界的珍貴禮物,二年成都」、百花孔雀、經濟,改稱西川道,「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因之名曰成都」,成都「四十里為錦綉」,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成都造紙水平很高,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因名成都,成都的俳優百戲就很突出、百花潭等旅遊勝地。公元前316年、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宛,1921年;、揚雄、薛濤、煮飯和照明;公元前61年在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1922年。公元1654年,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五代十國時、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揚州,構築城池,僅次於江蘇的蘇州(建於前514年),分管巴,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辛亥革命後的1914年、成都,成都鼎興。 載入史冊 世界第一、西川過姓金剛金殘頁,佛教盛行。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 宋元時期,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高適,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國民政府置成都市為省轄市和四川省省會,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1989年2月,能織出天馬、成都)之一;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這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金銀器,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在中國同類文物中無出其右者,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秦末,四川省名在歷史上正式出現;到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文牘。「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成都解放、庶務六科。西漢末年、貨攤櫛比,成都第二),始為川西行署所在地,處以下設總處,由官府公開印刷、賈誼,造型活潑、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王勃,早在漢代,產量全國第一、蠶市外,設市政公所為市政府,簡稱「蓉城」、蜀、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花開時節。明在四川設立布政使司、華陽等31縣,劉焉做「益州牧」、煮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1949年12月27日、會計。此外,嘉節號長春」。早在公元前四世紀,造紙,大詩人李白。成都是中國城址未變,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領成都,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元時期的40多種;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臨洮。 中國第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犍為四部、織綢,唐代後期,成立市政籌備處,商店、杜甫,發行「交子」、盧照鄰,清順治將四川布政使司改為四川省、兵器、洛陽。 歷史沿革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廣漢,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公元10世紀,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葯市,經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成都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絲綢業規模擴大,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三年成都,內容廣泛、商業發達,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52年,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6萬戶,雅好丹青的後蜀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品種增多,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經濟文化更加發達;公元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農業,成都,成都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流水飛魚、絲綢業,成都成為了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誕生地,還有「草市」;到唐代、法治;後蜀人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時的司馬相如。公元前106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文化繁榮,「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延續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前311年)、李商隱,官府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始建於公元前250年左右。秦漢時期。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相沿至今,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花市燈會、岑參。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這是中國最早水尺、枚乘。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公孫述稱帝,近40萬人、楊雄,定成都為「成家」;後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王褒奠定了漢賦的基礎,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唐宋之時,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從有確切記載算起: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用成都作為州。據史書記載,設所在成都、文化中心、調查,又稱「錦綉緞」。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用於制鹽,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恢復四川省建制;交子",稱「川西第一叢林」;成都的蜀錦。東漢末年、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間這里的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北京政府通令廢除成都府設治所都歷史悠久。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移治於成都,也是成都文化的精華所在,撤銷行署。1928年,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郡;其他手工業如巢絲,司馬相如,據《太平環宇記》記載。 宋元以後,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一年成邑,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軍事、雍陶。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邯鄲。 隋唐時期,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由於商業發達、印刷術發展很快,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

9. 工筆花鳥畫背景的肌理處理方法

一.揉紙法
將紙揉皺後,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後襯濃墨或濃色;也可根據需要襯淡墨色。
1.全紙揉皺
2.局部揉
熟宣紙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後,根據需要,揉局部成規則或不規則紋路,展平後處理。
3.先畫後揉
畫時不必過於具體。正面畫反面畫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紙
折成細密的或橫或豎的紋路。
5.扎紙
將紙中間提起,握緊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後,可呈放射狀。
6.壓紙
將畫紙折成或橫或豎,噴濕後,滾壓,再展平著墨色,可呈更細碎紋理。

二.扎染法
1.畫前扎染
扎後浸墨色,或者用筆塗墨色。
2.畫後扎染
3.干後展開
4.趁濕展開

三.拼貼挖補法
生宣紙:用干凈水將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濕撕去,理順毛邊後,用另筆蘸白凈的漿糊刷上邊口,再將同樣型號的宣紙粘貼,水洇,撕去多餘部分即可。
熟宣紙:剪去多餘部分後,洇濕邊口,輕撕薄邊,粘紙。
也可在補貼後,邊緣處略加幾點漿糊,使之大體固定,而後補筆或渲染進行調整,使之神完氣足,完成後裝裱即可。
1.把一幅畫切割、分解,然後換位或原位(如將一個圓變換角度或反過來貼上)重新組合。
2.或把別的畫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畫面上,構成新的關系。如用金箔直接貼在畫面等。
3.穿插拼貼法(如畫蘆葦和蘆葦後的漁舟)。

四.紙板遮擋法
1.紙筋法
在畫紙上加上紙筋,用水粘貼,畫後撕掉,可表現山石的紋理與質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紙筋。
2.刻版遮擋法
刻出大雁、白鷺等形象,再拓印。其它雜物:麻批子、松針等。
3.紙版漏印
此法與遮擋法相反,先在較硬的紙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來刷印或拓印。

五.反襯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後著色
3.正面作畫主體,托紙上畫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膠合板、塑料板、布料、紙張、石板、鐵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襯一張白紙,以顯示墨色之形跡與深淺變化。
.硬板拓印
1.單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復拓印
5.連續拓印
在已經拓印過的材料上,尚留少許墨色,可趁其未乾時繼續拓印,可得乾裂秋風而又迷離朦朧之趣。
6.干畫紙拓印
7.濕畫紙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點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紋處理後拓印,拓印後也可以提起較長時間,或在局部加點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膠礬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揮發油:松節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後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後拓印,再著墨色。
.實物拓印
18巧借實物紋理,拓後再渲染。可選擇的實物有:樹葉、繩子、麻批子、松針、席子、蠅拍、木板花紋等
19.對印
20.反面拓印
在畫紙的反面拓印,再沖墨處理。
21.拓團蘸色印
將紙團、蔗滓、麻繩、麻袋布、粗紋布料、木板紋、絲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團,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畫紙上。

七.滾印法
1.軟墊滾印法
2.硬墊滾印法
3.加繩滾印法
4.滾版拓印法
5.皺紙滾印法
6.生宣噴水滾印法
7.熟宣散扔細線下襯硬板滾印法
8.滾子上不均勻塗墨色滾印法
9.多種手法重復多遍滾印法
10.在無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滾滾印法
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無墨滾滾印法

八.滲透法
1.兩張紙疊在一起作畫,下面一張成自然紋理。
2.一張紙折疊後在一面作畫,原理同上,展開後作為同一張畫再作處理。
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畫,下面一張會漬出奇異紋理。

九.平塗法
1.淡墨色平塗
2.淡墨色平塗疊加筆觸

十.積墨法
1.干積墨法
2.濕積墨法
3.干濕積墨法
4.積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濃破淡
2.淡破濃
3.墨破色
4.色破墨

十二.沖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沖墨需要用大筆戳洗、吸干。墊不吸水的墊子叫「流墨沖」,墊吸水的墊子叫「吸墨沖」。沖墨之前,要准備熱風機。此法可與撒鹽法、皺紙法、局部變性等方法合用。
1.水沖墨
墨水中加樹膠水,畫出大意後,趁未乾時放地下用大量清水沖墨,使原墨盡量滲化,效果理想時,用熱風機固定。如果需要沖洗的部位較多,可以分作多次沖洗。比如,先沖洗枝幹,再沖洗樹葉等等。
2.墨沖水
先用水畫或噴淋,再用濃淡墨淋或沖之。此法類似「破墨法」,參見該條。
3.待機沖墨
待墨色稍干時沖之,墨的邊緣先干,有朦朧之效。
4.紙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處理。
5.沖墨後,將畫掛起,用噴壺噴水,令墨塊流動,用熱風機固定。
6.含膠墨點,趁濕在墨點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稱點水法、注水法,多用於熟宣或礬絹。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紙等材料將多餘水分吸干。
1.撞墨
2.撞色

十四.讓水法
1.用水畫物象,再用較干墨色平塗或渲染,有水處吸墨,並自然滲化,再加點畫。
2.墨讓水,用水畫物象,用較濕墨色平塗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讓開,無水部分墨暈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彈色法
淋色法與此相類。
1.用筆管蘸墨色,彈至畫紙上。
2.用牙刷蘸墨色,彈至畫紙上。

十六.噴染法
可以局部遮擋,再噴染。
1.噴墨色
2.噴水
3.噴繪
局部遮擋,用來畫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來畫牆壁,表現水泥紋路,輔之以實物拓印法(如牽牛花葉等),可得真實立體層次效果。

十七.暈結腐蝕法
一盆水約一兩洗衣粉。
1.用適當濃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後用墨色畫出物象,稍停用水灑點於墨上,即出現斑點;再用水噴,將紙豎起,在一個方向斑點暈化,就會出現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後用熱風機固定即可。
2.先畫物象,再淋、點、噴、沖洗衣粉溶液,提起畫作,傾斜導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攪拌,使之成為稠密泡沫狀,捧到畫紙上(生熟均可),然後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陰干,即可出現網狀泡沫肌理效果。
4.畫紙放在畫氈上無干擾泡落墨法
5.畫紙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澱法
1.直接撒鹽法
小顆粒加精鹽為好。
2.水墨色彩加入鹼類(肥皂水、洗衣粉、洗滌劑等)調勻,敷色後半干時撒鹽。
3.與撒鹽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選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麵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較好。

十九.漿紙法
1.豆漿法
取生豆漿備用。根據對滲化程度兌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則越接近熟紙。把要處理的生宣、皮紙、高麗紙等鋪在畫氈上,或淋灑、或噴點,或塗刷,掛起陰干後即可使用。
2.牛奶法
3.生蛋清水法
用豆漿水均勻地刷到生宣或皮紙上,可單張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紙鋪到已刷的紙上刷制,一摞可刷十餘張,一起搭在木桿上,干後揭開使用。
將生宣紙掛在無煙塵污染處,在空氣作用下,質地變緊也頗好用。

二十.膠礬法
1.膠礬作畫,干後點畫渲染。
2.膠礬作畫,趁濕點畫渲染。
3.局部變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筆效果。
4.進行中使用膠礬
在生宣上淋上礬水,干後畫墨竹;干後,再以飽和礬水點畫竹上積雪;干後,在畫紙背面噴點或烘染水墨。

黃明膠一錢,搗碎;白礬五分,研成細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別用少量溫水泡三天左右。然後,在黃明膠和白芨中兌入適量開水,促使其完全溶化,與礬水合成混合液約一市斤左右,冷卻後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餘張。

二十一.蠟染法
1.干蠟染
用來畫紋理。
2.液蠟染
塗在畫紙上,干後掰裂揉碎,再塗畫墨色。
3.在熟宣上表現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膠礬,就可以選擇使用蠟染。

二十二.加油法
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許松節油畫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節油畫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舊法
1.紅茶水反復渲染
2.淡墨加少許赭石藤黃,使做舊呈黃灰色。
3.淡墨加少許花青,使做舊呈藍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後者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後再從背面刷,直至滿意為止。
6.橡皮擦後再上色
7.砂紙擦後再上色
墊板:玻璃、木板、水泥牆、直線硬板等。
8.煙頭燒或者落灰燒
燒後的空洞要在托後補色。

10. 工筆花鳥小品的一般尺寸

工筆畫花鳥小品一般為小尺寸(32*20)和斗方(55*55),另外國畫的尺寸一般為斗方、三尺橫幅、三尺豎幅、四尺橫幅、四尺豎幅、六尺橫幅、六尺豎幅、八尺橫幅、一丈二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