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菖蒲插花瓶

菖蒲插花瓶

發布時間: 2021-02-22 15:39:19

❶ 端午為什麼要插菖蒲

端午節在門口插菖蒲即是民間傳說的驅邪壁障之功效,實際上也有防病的作用。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菖蒲是代表端午節氣的花,端午節有家家戶戶門上插菖蒲、艾葉之俗,可以辟邪驅痛.利用它直線的葉片,表現出初夏的清涼感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雲:「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與采葯、采艾蒲等相聯系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游戲,是古人往野外游藝之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等裝飾藝術。

❷ 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菖蒲,其葉片狹長而筆直,好似一把寶劍,因而又稱「水劍草」,常常被人當做辟邪之用物,菖蒲的葯用價值不小,其葯用功效方面和艾葉一樣。

因菖蒲草具有奇特芳香,不但不招蚊蟲,反而有可驅蚊殺蟲之功效。在葯理方面因其辛苦味香,能化濕和胃,可用於治療夏季濕熱所致的,胃脹、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可能正是因為菖蒲的這些功效,故而,菖蒲草它才能夠在古代和現代長期擁有崇高的地位,深受文人墨客們的喜愛。並且在我國的江南地區每逢端午時節,江南人家都有懸菖蒲、艾葉在門窗上,飲菖蒲酒,象徵祛避邪疫的做法。

總之,菖蒲草真是因為其特殊的功效,所以在其身上凝聚了很多有趣的傳統文化因素,譬如辟邪、明目等。成為了中國人所喜愛的唯一一種不開花的象徵風雅的草本植物,並且歷經千年卻不失其地位。

❸ 花菖蒲和菖蒲有何區別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抄植物。
花菖蒲(學名:Iris ensata var. 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是玉蟬花的變種。多年生宿根挺水型水生花卉。根狀莖短而粗,須根多並有纖維狀枯葉梢,葉基生,線形,葉中脈凸起,兩側脈較平整。花葶直立並伴有退化葉1-3枚。花大直徑可達15厘米。外輪三片花瓣呈橢圓形至倒卵形,中部有黃斑和紫紋,立瓣狹倒披針形。花柱分枝三條,花瓣狀,頂端二裂。蒴果長圓形,有棱,種皮褐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以日本栽培最盛,己育出一百多個品種。
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

❹ 花菖蒲的日常養護方法詳解 和菖蒲的區別

通常我們見到的花菖蒲有兩種,一種是種植在水中,一種種在高於水面的土中。正常情況下土中的花菖蒲不如水中的花菖蒲,栽培通常選擇濕地進行。
花菖蒲喜歡是濕潤的環境,生長對水的需求量較大,種植過程中保證充足的光照,光照時間控制在6小時以上;足夠的空氣濕度及土壤濕度,適時施肥。
花菖蒲的繁殖主要有播種、分株及組培三種方式。
播種主要在春秋季節進行。分株可以在春、秋、花後進行,組培可以在任意時間進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肩膀側芽、葉片、莖尖,經過消毒後,進行分化培養,這樣可以培養出大量的植株。
花菖蒲需要適當的澆水施肥,盆栽植株管理要細致一點,施肥不要過濃,以免燒根。地栽植株管理相對粗放,春季和花後各施一次肥即可。
花後,要及時剪除病葉,殘根以及花莖。換盆移栽時,將植株上部分的葉片剪掉,留下20cm進行移栽,對於一些引進品種,栽種前用生根劑浸根。
花菖蒲定植後,周圍會長出許多雜草,要及時鬆土除草。除草在土壤較干時。人工拔出。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稍扁,分枝,直徑5-10毫米,外皮黃褐色,芳香,肉質根多數,長5-6厘米,具毛發狀須根。葉基生,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4-5毫米,向上漸狹,至葉長1/3處漸行消失、脫落。葉片劍狀線形,長90-100(-150)厘米,中部寬1-2(-3)厘米,基部寬、對褶,中部以上漸狹,草質,綠色,光亮;中肋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側脈3-5對,平行,纖弱,大都伸延至葉尖。花序柄三棱形,長(15-)40-50厘米;葉狀佛焰苞劍狀線形,長30-40厘米;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狹錐狀圓柱形,長4.5-6.5(-8)厘米,直徑6-12毫米。花黃綠色,花被片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花絲長2.5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長圓柱形,長3毫米,粗1.25毫米。漿果長圓形,紅色。花期(2-)6-9月。
花菖蒲:是玉蟬花的變種。多年生宿根挺水型水生花卉。根狀莖短而粗,須根多並有纖維狀枯葉梢,葉基生,線形,葉中脈凸起,兩側脈較平整。花葶直立並伴有退化葉1-3枚。花大直徑可達15厘米。外輪三片花瓣呈橢圓形至倒卵形,中部有黃斑和紫紋,立瓣狹倒披針形。花柱分枝三條,花瓣狀,頂端二裂。蒴果長圓形,有棱,種皮褐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以日本栽培最盛,己育出一百多個品種。

❺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菖蒲所用為何意呢

菖蒲是在我國是非常容易見到的一種植物,它特有的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散蚊子毒蟲,在古代的時候被視為靈草,用來辟邪,祈求平安。

菖蒲這種植物它的葉是翠綠色的,看起來非常的生機盎然,有種飄逸瀟灑的韻味,從古至今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是多年的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葉子細長,就像劍的形狀一樣,一般在初夏季節開花,花色常為淡黃色。菖蒲草能提取芳香油、它也是澱粉和纖維的原料,最主要的是它的根莖可入葯。


在中國植物圖譜中可以看到菖蒲葉形似寶劍,所以人們常認為其可驅邪,菖蒲開花是花朵由下往上依次開放,意喻節節高升。

❻ 菖蒲的根長什麼樣子的

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版劍形,中權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

❼ 請問端午節插艾草菖蒲有何傳說

艾葉插於門庭、懸於堂中,用以驅瘴避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袪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針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
起源:
相傳很久以前,按常規瘟神在端午節要降災,天帝產生惻隱之心,便派人下凡體察民情。五月五日,天帝的使臣扮成賣油翁吆喝道:「一葫蘆二斤,二葫蘆三斤。」大家爭先搶購,只有一個老頭不僅不買,還告訴老翁賬算錯了。等油賣完,老翁尾隨那個不買油的老頭,說:「你是天下的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災,你在屋檐下插上艾蒿、菖蒲,就可以躲過瘟災。」老頭聽說後就挨家挨戶告訴了所有的人,於是,家家插上艾蒿、菖蒲,瘟神無法降瘟災,人們都平安得救了。後來世代相傳,習以為俗。關於菖蒲艾葉的避邪之說,這里有一段具有人文意義的傳說。

❽ 菖蒲花是什麼花

水生植物。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信仰者的幸福/仰慕的信。原產我國及日本,前蘇聯至北美也有分布。

❾ 一到端午節,將菖蒲、艾葉插於門楣,為什麼菖蒲和艾草可以驅走蚊蟲

端午節在門口插菖蒲即是民間傳說的驅邪壁障之功效,實際上也有防病的作用。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與采葯、采艾蒲等相聯系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游戲,是古人往野外游藝之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等裝飾藝術。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