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荷花插花
㈠ 日本式插花源始於中國的什麼
中國的傳統插花和日本的花道
特點:
重視插花花枝的姿態及神韻,造型注重線條、瀟灑自然,多為不對稱的均衡構圖,清閑淡雅,超凡脫俗。
一、歷史悠久的中國插花:
中國插花特別注意表現植物的自然形態,模擬植物的自然生長姿勢,運用花朵、葉片、枝條等花材,使線條有曲直、高低、長短、粗細、橫斜、俯仰、疏密等差異,是一種不對稱的均衡,從而造就各種造型的插花。中國插花講究神韻、崇尚自然、色彩淡雅,主張清疏、注重意境、追求詩情畫意。按方式不同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A、自然式插花:
根據植物本身固有的性狀、屬性,人為地賦於各種品質、性格,以表達人們的追求和嚮往。如:梅的傲雪凌霜,蘭的高潔自如,竹的高風亮節,皆是寄情於物。
進行自然式插花,要根據居室環境,室內傢具的色彩,選擇與室內裝飾相適應的容器,如:陶瓷花瓶、景泰藍花瓶、玻璃花瓶等。
自然式插花十分講究意境,意境要通過花材的種類、姿勢、形態、色彩以及構圖、配置、器皿、配飾物件等具體的東西體現出來。
花材的選擇十分廣泛,以春夏秋冬各個季節的特點,使用不同的花材。例:白玉蘭、海棠、牡丹組合成一個插花體,象徵著玉堂富貴;牡丹花與竹類相配置,象徵著富貴平安;松、竹、梅互為伴侶,頌揚君子之風;淺盆水景用一枝荷花、幾片蓮葉,意味著一塵不染、潔身自好;單用蒼松翠枝插置,表示剛直不阿、不畏強暴、堅貞不屈的可貴精神;黃澄澄的臘梅與紅果累累的南天竹相配插,則象徵著新年吉祥如意;以南天竹為主枝旁邊擺放爆竹及蘋果,稱之為「竹報平安 」。 自然式插花很講究有一個貼切的題名,這是根據插花者所選定的主題、題棧及意境地等內容而定名的。題名對一件插花作品能否得到人們的喜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盆景式插花:
盆景式插花是模仿盆景式布局的一種插花形式。花材多半選用蒼勁虯廳的枝幹或野草山花,輔以山石及飾物配件,綴以青苔小草,藉助於切花的姿態依山傍水,構成一幅美妙的自然風光縮影。一拳石形同一座山,一株樹如同一片林,小中見大,以假亂真,可以說是一盆現實的詩與畫。盆景式插花講究「景」和「意」的相融,兩者互相滲透,互相轉化,使人們觀其景而浮想連篇,悟其意而情趣盎然!
C、野趣式插花:
此式插花要突出一個「野」字來,以反映自然風情,富於野趣為特色。它以自然界的荒草、山花、枝葉、藤蔓、野果以及園圃果蔬作為插花的主體花材,如狗尾草、蘆葦、茅草、蓼、桔梗、野菊、菖蒲、枸杞、馬藺、野杜鵑、蕨類植物、水生植物等。使用的器皿以簡單、古樸、粗獷的陶罐、盆缽、竹筐、竹籃、竹筒、及富於生活氣息的水壺、茶杯、飯碗、酒瓶、等為好。天然的石質器皿,或椰殼、貝殼、葫蘆瓢等為插具,則野味更濃,效果更佳噢!野趣式插花崇尚荒草、山花的自然姿態,無需特殊的藝術加工和造型,務使插花保持大自然的情景。能做出「荒」而有章,「野」而有序,的插花才算上品!我們的好徒弟「日本花道」
日本插花又名「花道」,起源於中國。在隋唐時代,由日本人小野妹子傳入日本,後人尊稱他為池坊派插花鼻祖。
日本插花流派眾多,但都強調植物莖、葉、花、果的自然美,崇尚自然,不對稱構圖,給人以均衡的穩定感。
它不像西方插花那樣注重花材色彩的艷麗和幾何形式的構圖,而是講究線條注重清疏,追求詩情畫意。所有流派均以三主枝為中心,對各主枝的長度有嚴格的規定。最長最粗壯的花枝為第一花枝(中心枝),它處於插花的中心地位,傾斜10度左右;次長的花枝為第二花枝(配飾枝),居於第一花枝之旁,傾斜45度左右;;最短的花枝為第三花枝(根飾枝),作75度傾斜,向外飄逸,以保持插花的均衡。日本花道的幾個主要流派:
1、池坊流插花:池坊流技工花的主要內容有:立花、生花、盛花、投入花、自由花等。
2、草月流插花、3、小原流插花、4、未生流插花、5、桂古流(松濤派)插花、6、遠州流插花等。
三、東方插花的類型
東方式插花的基本類型:東方式插花從花器上可分為兩大類型,即瓶花及盆花。
瓶是指高身窄口的花瓶,插入花枝後一般不易倒伏,可以不用花插。
盆是指矮身廣口的盆盎,要用花插(或花泥)固定,造型變化較多。
從插花的花型來分,有直立型、傾斜型、下垂型、直上型和對稱型等
㈡ 荷花乾花製作方法
荷花不宜製作成乾花。
因為製作乾花的時候,需要讓它的花瓣失水,但是荷花的花瓣失水之回後就會變得枯黃答,這樣會失去觀賞價值,所以最好將其作為鮮切花養護。荷花是聯科蓮屬的水生植物,喜歡生長在平靜淺水和池塘等地。
不過可以插花,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2)日式荷花插花擴展閱讀:
蓮蓬乾花:
蓮蓬摘取時要保留較長的枝幹,並且枝幹要保持完整沒有折斷。
護色處理:如果擔心風干後會脫色,可以在採摘後用紅外線照射10至20分鍾,可加快乾燥,達到一定的護色和防腐的作用。
製作過程:把蓮蓬成捆紮好,蓮蓬朝下,倒掛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風干,隔2至3天觀察一次,如果感覺枝幹如紙質一樣乾燥,證明風幹完成。 在枝幹徹底乾燥了,最好噴上抗蒸騰劑,如若對顏色不滿意,可用染色劑進行染色。
㈢ 插花中什麼是主花什麼是點綴花
主花就是比較大的、常用的,比如玫瑰、月季、百合、牡丹、荷花、茶花。點綴花就那些小的,一般花簇較多的。比如:綉球花、滿天星等,起點綴,填補空隙作用。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國插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插花源於古代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
(3)日式荷花插花擴展閱讀
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要有一個與之相協調的環境,插花作品與環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插花裝飾需依環境及場合的性質而定,不同場合和對象要用不同的花材。
如集會商廈、酒樓開業,以及宴會廳等隆重場合的喜慶用花,花材色彩要鮮艷奪目,花形碩大,以展示熱鬧、有氣派:反之,哀悼場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凈如白色、黃色花材,籍以寄託哀思。應用插花來烘托氣氛、渲染環境,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㈣ 日本插花道有什麼流派,插花道有什麼特點
掛花、吊花瓶插花
池坊流
日本室町時期的掛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師傅中風行一時。在這個基礎上,日本元祿時代又推出了一種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種花道流派。提倡盡量保存花的自然樣式。隨著花道藝術的興起,茶室內也講究用鮮花裝飾。多裝飾茶室服務的投入花強調花枝彎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於投入花較立花省工、省錢,所以很快在中、下層町民中間普及開來,並很快從茶道中分離出來,自成一體。
投入花
日本明和、安永年間以投入花為基礎,相繼涌現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較有名的是一種流儀花。根據它的流儀和理論,起名為生花(把帶枝的花藝術地插在瓶里或盤里的一種插花藝術),亦稱正花、活花。生花技術講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態,強調體、用、留、真、副、體的調和,體現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調和的思想。由於以上原因,插花時花形整體必須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儀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統的流派。
池坊花
十五世紀由立花名家專慶創造的池坊花是當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頂法寺),當年六角堂內的許多僧人都擅長專慶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詞。 日本寬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術的開山祖專慶應邀為武將佐佐木高秀插花。幾十枝鮮花插入金瓶內,綺麗無比,頃刻專慶的池坊插花術在立花界獲得很高的聲譽。十六世紀專應創作了《池坊專應口傳》、專榮創作了《池坊專榮傳書》。通過專應、專榮的努力,池坊立花成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別是戰後建立了池坊學園。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養花道人材。與此同時,也開展對花道理論、技藝的研究。
未生流派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戶初期由未生齋一莆(1761-1824)創立的另一個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發展成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於花道知識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內又相繼出現了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會、真養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雲派、都未生派、洛陽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將儒家的天地人合作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為體現天圓、地方統一體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內,未生流派進行多種多樣的創造發揮。其作品的特點是明快、簡潔。
小原流派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雲心(1861-1916)創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雲心自幼隨父學習池坊的插花技術。後來雲心發現池坊派插花術重心過高,不夠安穩。便創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術。接受自然影響的小原插花術以新穎的花型,為插花技藝增添了時代感。小原插花術的誕生是日本人學習西方文學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試一直受到正統派的指責。雲心不同於其他流派逐個收弟子學藝,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進行集體教授。這種教學法在當時可謂劃時代的創舉。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義插花術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愛。
草月流派
由使節河原蒼風(1900- )創立的草月流派是戰後興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樣。使節河原蒼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傳統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處理素材的新理論。草月流派著眼於現實生活,組織造形,將西方的藝術觀點糅合於插花藝術之中。鐵絲、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輔助材料。今天盡管日本人對草月流派的評價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實力的花道流派之一。
花道並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因此, 日本花道
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來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從深處看,花道首先是一種道意,它逐步培養從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諧、有禮。其次花道又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採用園藝、美術、雕塑、文學等人文藝術手段。花道還是一種技藝,可用來服務於家庭和社會。最後花道是一種易於為大眾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淺出的文化活動。 插花並不講究花材的數量和花的華麗。在古代和現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輪向日葵等簡單的花草就能營造一種幽雅、返樸歸真的氛圍。另外插花的優劣還取決於插花的形態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現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薔薇花象徵美麗與純潔,百合花代表聖潔與純真。梅花象徵高潔與堅毅,蘭花高雅,被譽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華貴,杜鵑花婀娜多姿,桃花嫵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徵高尚品德。而熱愛大自然的日本人最愛的還是櫻花,因為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㈤ 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有什麼區別
表現力極強是東方插話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而起該藝術形式經過了長時間的錘煉和鍛版造,文化底蘊及其深厚,權歷史悠久,早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豐富的插花藝術生活,而且,日本的插花在世界上也是遠近聞名的,而且,日本花藝流派極多,更是以花道命名。
東方式插花分為中國式和日本式插花兩種,其發源為中國佛教的供花,後流傳於日本,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東方插花中兩種分支的藝術形式。中國式插花自清末期戰亂開始,藝術形式進入停滯、倒退的階段,直至新中國成立,社會經濟復甦後,隨著人民物質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才使得中國式插花再次煥發生機。
日本式式插花講究「師法自然」,雖插花技藝為人所用,但造型多追求構圖完美、線條流暢、抽象概括、底蘊深厚、不含匠氣,突出其萬法自然的意味。故而欣賞東方式插花,多能感悟生命與自然的美好,激發人們對「生」的思考,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
㈥ 日本人人為什麼不喜歡用荷花茶具
您好,這個問題還是得看荷花在日本有哪些說法,之前有過此類討論,稍作回整理。
荷花在日本的忌諱:荷花在日本有用於祭奠,不能為禮尚往來的花。
但這並不影響日本人植蓮,賞蓮,也不會談荷色變。插花也是有的。尤其作為裝飾佛教美術的花。
每年7月24日,東京都上野公園都有觀蓮會。雖祭奠也用,但寓意著聖潔,庄嚴,清正。荷答花沒有不詳的意思,更不能叫死亡之花。荷花是佛教之花。
㈦ 荷花要怎麼插花
插花在我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我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今天,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㈧ 做一盆荷花插花,都有哪些主題可以定
漁趣~ 采蓮~~
主題自己定,沒有固定模式的!
㈨ 日本插花的材料有哪些用設么固定
材料就是各種花材,春季可供選擇的花木很多,如迎春、玉蘭、桃花、櫻花、丁香、杜版鵑花、4尾、芍葯權、鬱金香、紫羅蘭等。愛季可用的花卉有荷花、睡蓮、夜來香、酉蘭、大麗花、扶郎花、百合花等;秋季可用桂花、木香、月季、紅楓、菊花、石榴、柑擂等。冬季應選用康乃璐、一品紅、臘梅、山茶、銀柳、水仙、南天竹、火棘等。用淺盆花器和插花器(古典一點用青銅花瓶、祭壇器皿)插置。花型設計的必需品花器的種類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編、化學樹脂等在材質、形態上有很多種類。
㈩ 日本花道常用花以及流派
日本花道常用花:櫻花、薔薇、百合、梅花、蘭花、桃花、杜鵑花、牡丹花、荷花等。花道中使用的材料也包括樹枝、葡萄藤、樹葉、草、漿果、水果、種子和花,當然也包括乾枯的植物。 日本室町時期的掛花、吊花瓶插花法以及使用日常生活用具插花的技法在立花師傅中風行一時。在這個基礎上,日本元祿時代又推出了一種新的插花法「投入花」。「投入花」是一種花道流派。提倡盡量保存花的自然樣式。隨著花道藝術的興起,茶室內也講究用鮮花裝飾。多裝飾茶室服務的投入花強調花枝彎折,向外伸展的插花格式。由於投入花較立花省工、省錢,所以很快在中、下層町民中間普及開來,並很快從茶道中分離出來,自成一體。
日本明和、安永年間以投入花為基礎,相繼涌現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較有名的是一種流儀花。根據它的流儀和理論,起名為生花(把帶枝的花藝術地插在瓶里或盤里的一種插花藝術),亦稱正花、活花。生花技術講究保持草木的自然姿態,強調體、用、留、真、副、體的調和,體現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調和的思想。由於以上原因,插花時花形整體必須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儀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統的流派。
十五世紀由立花名家專慶創造的池坊花是當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頂法寺),當年六角堂內的許多僧人都擅長專慶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詞。
日本寬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術的開山祖專慶應邀為武將佐佐木高秀插花。幾十枝鮮花插入金瓶內,綺麗無比,頃刻專慶的池坊插花術在立花界獲得很高的聲譽。十六世紀專應創作了《池坊專應口傳》、專榮創作了《池坊專榮傳書》。通過專應、專榮的努力,池坊立花成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別是戰後建立了池坊學園。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養花道人材。與此同時,也開展對花道理論、技藝的研究。
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戶初期由未生齋一莆(1761-1824)創立的另一個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發展成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於花道知識的普及工作。如今未生流派內又相繼出現了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嵯峨未生派、未生派中山文莆會、真養未生派、平安未生派、本能寺未生派、未生箢、大坂未生派、未生方雲派、都未生派、洛陽未生派等等。未生派將儒家的天地人合作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為體現天圓、地方統一體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內,未生流派進行多種多樣的創造發揮。其作品的特點是明快、簡潔。
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雲心(1861-1916)創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雲心自幼隨父學習池坊的插花技術。後來雲心發現池坊派插花術重心過高,不夠安穩。便創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術。接受自然影響的小原插花術以新穎的花型,為插花技藝增添了時代感。小原插花術的誕生是日本人學習西方文學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試一直受到正統派的指責。雲心不同於其他流派逐個收弟子學藝,而是招收弟子在自己家進行集體教授。這種教學法在當時可謂劃時代的創舉。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義插花術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愛。
由使節河原蒼風(1900- )創立的草月流派是戰後興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樣。使節河原蒼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傳統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處理素材的新理論。草月流派著眼於現實生活,組織造形,將西方的藝術觀點糅合於插花藝術之中。鐵絲、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輔助材料。今天盡管日本人對草月流派的評價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實力的花道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