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花卉
Ⅰ 拍花的話用什麼鏡頭比較好
對於攝影人來說,大多數相機和鏡頭都可以用在花卉攝影上,不論是135相機還是120相機,以至大畫幅相機都可以,就是35毫米全自動輕便相機一樣可用來拍攝花卉。
使用輕便相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傻瓜相機,在拍攝花卉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輕便相機都是旁軸取景相機,取景器和鏡頭的光軸不在一條直線上,在1米左右近距離拍攝時取景器中會有視差。因此在近距離拍攝時,一定要根據取景器中的近攝視差補償線來取景。否則拍攝的照片,花卉會大大地偏離預定的位置。其次,自動調焦輕便相機在近距離拍攝時,一定要注意取景目鏡旁的合焦指示燈。如果指示燈閃動,可能是拍攝距離太近,已經超過相機的最近拍攝距離不能合焦了。這時就要向後移動一下拍攝位置,直到合焦指示燈不再閃動再拍攝,確保能夠得到清晰的照片。使用120旁軸取景相機,如馬米雅7、勃朗尼卡645RF等,拍攝花卉時也要注意同樣的問題。
35毫米單反相機是大家最常用的器材,也是拍攝花卉的得力工具。JIN金—典建議您如果你想拍攝好花卉照片,單反相機是首選。單反相機沒有視差,可以很直觀地在取景器中看到拍攝的物體。但是也要注意,除了專業級單反相機的取景范圍能夠達到100%外,其他的單反相機取景器中的可視范圍都小於實際拍攝的范圍。尤其是使用彩色反轉片拍攝時,更要注意這個問題。因為一般說來反轉片就是最後的成品,不像負片在後期製作時,還可以進行剪裁。
35毫米單反相機的最大特點,就是有極為豐富的配套鏡頭群。用什麼鏡頭拍攝花卉更合適?應該說,大多數常用鏡頭都可以用來拍攝花卉。我在用35毫米相機拍攝花卉時,從20毫米左右的超廣角,一直到400毫米的超長焦距鏡頭都用過,各有各的表現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用。超廣角鏡頭有很大的視角,並且景深也很大,可以獲得較大的清晰范圍。從而營造出一種很大的場面,拍攝到的效果很是壯觀。最常運用超長焦距鏡頭的地方,就是拍攝遠處夠不著的少數或單朵的花卉。另外,利用長焦鏡頭景深范圍小的特點,可以很方便地在花卉密集的地方,突出某一朵花,虛化其他的花。
變焦鏡頭是廣大影友常設裝備,帶近攝功能的變焦鏡頭特別適合拍攝花卉。變焦鏡頭近攝功能的放大倍率不盡相同,最大的放大倍率可以達到1∶2,放大倍率能夠達到1∶3左右的變焦鏡頭也很多。鏡頭的放大倍率達到1∶2,被攝物體在底片上的成像,將是物體原大的1/2;同理,放大倍率1∶3,即底片上物體的成像,是物體原大的1/3。舉例說明,如果某一朵花高3厘米。用1∶2的放大倍率拍攝,在底片上花的成像則高1.5厘米;用1∶3放大倍率拍攝,花在底片上的成像高1厘米。專用的微距鏡頭放大倍率可達到1∶1,也就是說,物體在底片上的成像和原物的大小一樣。
帶近攝功能的變焦鏡頭,既能適合常規攝影,又很適合花卉攝影。24毫米或28毫米的廣角能夠拍攝大片密集的花卉;85、105或300毫米的中長焦,又可以拍攝選中的個別花朵;較大放大倍率的近攝功能,又可以拍攝花卉的特寫和局部。如果嫌變焦鏡頭的放大倍率還不夠的話,一個簡便的方法就是添購一隻合適的近攝鏡片。優質的近攝鏡片價錢也不貴,還能得到更大的放大倍率。另外,使用增倍鏡也可以提高放大倍率。
微距鏡頭也很適合拍攝花卉,更適合拍攝花卉特寫。微距鏡頭都是定焦鏡頭,具有優秀的成像質量和1∶1的放大倍率,只是相對價格較高。一般同一品牌的35毫米單反相機微距鏡頭都有50毫米(含60毫米)、100毫米(含90和105毫米)和200毫米(含180毫米)三種規格的產品。這三種微距鏡頭的焦距不同,最近拍攝距離也不同。50毫米微距鏡頭最近,約在十幾厘米左右;100毫米微距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約在30厘米左右;200毫米微距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約在50厘米左右。最近拍攝距離是指被攝物體到相機焦平面的距離,不是由鏡頭前端到被攝物體的工作距離。50毫米微距鏡頭適合於翻拍,拍攝花卉時,需要最大放大倍率拍攝時,花卉稍遠就顯得無能為力了。中焦微距鏡頭是通用性最好的,翻拍、拍攝實物、拍攝花卉都很合適,價格也是適中的。長焦微距鏡頭最近拍攝距離遠,不適合翻拍,但是可以在較遠的距離上獲得較大的放大倍率。只是長焦微距鏡頭的價格昂貴,原廠長焦微距鏡頭的價格都在萬元以上。選擇專業鏡頭廠生產的長焦微距鏡頭,如騰龍和適馬鏡頭價格會便宜一些。
Ⅱ 花卉攝影構圖有什麼技巧
一、小樹葉尋找有韻律感的畫面花朵雖美,也要綠葉襯托,所以在拍攝花卉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葉。利用綠葉自身獨具韻味的特點選擇構圖的重點,會很自然地在畫面中構成一種渾然天成的形式美。
(適當增加曝光補償,得到亮色背景,使花朵看起來更加純凈,使畫面更加簡潔)
Ⅲ 攝影技巧:拍攝一張好的花卉照片幾乎沒有技巧嗎
你好拍攝花卉是要有一定的技術了,以下是拍攝花卉六大策略
拍攝花卉人群太多,並且能拍攝花卉的種類並不多,在這里建議大家: 盡量避免環境的干擾,盡量找到一個真正喜歡的地點進行拍攝。百微鏡頭,虛化背景,強化細節這是一幅微距鏡頭拍攝的乾草,比較有趣的是在這幅作品中有一隻小蜜蜂飛在空中。使用微距鏡頭拍攝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微距鏡頭的景深在大光圈的情況下很窄,而且在野外拍攝的時候,一切事物都隨風起舞,所以拍攝速度要求比較快。例如微距拍攝時,採取1/1000S以上的拍攝時間,把光圈開到最大,這樣可以保證背景虛化的最大化。
至今不知道這幅作品的花朵叫什麼名字,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拍攝花卉植物的手機APP:花伴侶,對准植物拍攝時,這個軟體可以自動識別花卉的名稱、科屬。我在花卉拍攝的時候,比較喜歡採用黑白的拍攝方式。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花都適合黑白方式,因為有些花的亮度變化並沒有那麼豐富。花的邊緣並沒有那麼獨特。並且在拍攝花卉過程中,我更喜歡去觀察它的光影變化。這張組圖拍攝的其中一張作品,採用了100的微距鏡頭,對花蕊的尖端部分進行聚焦,所以它的聚焦范圍特別窄。此時比較考驗攝影師對焦點的選擇,拍攝時還要保證花朵不要在風中大幅度顫動仔細觀察花蕊的中心,會發現花中有花,裡面有很多絲狀物、花粉等,微距鏡頭下你會發現一個與平時大不一樣的世界。突出前景,突出細節
這幅作品是在室內拍攝的,但採用的是室外光。拍攝室內的花卉對光線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有一個比較寬敞的窗口加上自然的光線射入室內就很完美了。拍攝花卉用光方式和拍攝人像是比較相似的,一種是採用逆光方式,展示了最大范圍的形態和輪廓,逆光拍攝能充分突出花卉細小毛狀邊緣。逆光稍微做一點變化就變成側逆光,花瓶本身就具有一定形態的美感,再加上外採的野花,因此花、花瓶、桌子這三個層面的東西都能被表達出來。但只有在逆光的時候,花瓣的色彩才會被渲染得最好看;在順光的時候,花瓣的部分很難產生通透感。同一束花,這幅作品採用黑色的背景,但並沒有採用黑布,而是由相對亮度來決定的。如果有足夠的光照射在花和花瓶上的時候,相對於遠一點的暗區背景,它自然就變成了深顏色或者深灰色。
而且這是背景對前景不會造成任何干擾,還能襯托出前景的內容。所以我在測光的時候會採用高光點進行測光,高光點有可能出現在最右側,如果捕到到一定既不過曝,同時讓花的色彩和形態得到完美呈現以後,基本上這張照片的曝光就不需要操心了。設法理解光和你所需要拍攝的物體之間的聯系。這幅作品由幾片花瓣和一片芭蕉葉組成。我在家裡拍攝的這張作品,在家拍攝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風,無需考慮因為風造成的畫面抖動,也可以不用三腳架。窗口光和人工光作為最常見的光源進行曝光。利用鏡頭優勢,在細節中找天地
尋找細節的能力非常重要,大多數人看花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細節,而是產生了批量的形態。例如五公里內一眼望去全都是同一種花卉,然而真正個性的東西只有在細節中才能被體現出來。真正有個性的東西都是在長焦段完成的,若想讓自己的作品變得有識別度,需要逐漸從廣角過渡到長焦的范圍,這是一個審視成長的過程。拍攝細節的時候,需要觀察花卉的形態。在我自己拍攝花卉的時候,我比較喜歡將自己局限在某個有限的范圍內,我不需要太多的內容。我需要做的是關注同一朵花,然後對它的形態、特點進行分析觀察。像拍攝人像那樣拍攝花卉
這樣一朵單獨的花在一個干凈的背景下進行拍攝的話,可以發現光線從它的右上方打過來,對花瓣的表面進行曝光,同時背景部分只有中心區域有點亮度,這是一個干凈的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和拍攝人像是一樣的操作方式。如果換一種角度,想辦法將花卉參照人像那般拍攝,你會開始去考慮到底是拍攝花卉的半身、小半身還是全身。並且還可以喧賓奪主去拍攝已經開過花的枯枝丫朵,甚至去拍攝一個小小的尖端,當你用微距或者顯微來拍攝的話,一些像皮膚一樣的微小細節都可以被拍攝出來,就會感覺好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大門。
風景和花卉結合拍攝
在拍攝花海的時候,我會帶上兩個鏡頭,其中一個鏡頭是廣角鏡頭,為了把整個場面給拍攝下來,採用了一種環境和花卉相結合的拍攝方式,這樣花卉在畫面裡面起到一個很好的點綴。
每種花卉都有自己的線條
倒掛金鍾花卉,垂落下來。我希望把花蕊的部分放置在亮部,讓亮的背景去襯托花蕊。而花的亮部恰巧就處於圓亮光的區域部分,暗區部分是一個冷色調和花的暖色相間,所以在一幅作品之中,亮度、色彩、形態,三者互相作用。
單獨拍攝一朵花的沖擊力一定是要比拍攝一堆雜亂無序的花卉效果要好很多,所以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設法找到干凈的背景。使用大光圈背景虛化自然是能使拍攝背景變得簡潔,但如若想追求極致的簡潔,那麼就要尋找更簡潔的背景了。
如何才能找到簡潔背景呢?
自己製造干凈的背景,可以自己帶一件純色衣服或者找一面干凈的牆。
去尋找天空作為拍攝背景,天空不會呈現太多顏色。我這幅作品是在牆邊找到的一枝玉蘭垂枝,它有比較干凈的形態,並且處於橫畫面 。牆後面有一些明暗陰影的變化,它構成了背景上的變化。光影加上前景的花,做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入,並且還呈現出一定的畫意在裡面。
Ⅳ 拍攝花卉用什麼鏡頭
1、用微距復鏡頭(如百微)或者長焦鏡頭制拍攝特寫,可以拍到單體花卉的細節 ,不過這樣的拍攝比較單調。
2、使用廣角大光圈鏡頭拍攝,一方面廣角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比較短可以近攝,另一方面由於視角比較廣可以帶入背景,依靠大光圈的淺景深可以拍攝花卉間的錯落層次,很有氛圍感。
Ⅳ 能拍近距花草和遠距花草特寫需要那種鏡頭
如果來進行花草特寫,想反映花草自的細節。那你需要入一個微距鏡頭。
像通常的35mm微距,50mm微距,都能近距離進行拍攝。
而100mm微距則能進行遠距特寫。
如果只是想把花草拍的大一點,大多數廠家最近對焦距離都在40mm距離,一般如18-55鏡頭開到廣角端,在40mm這距離進行拍攝,回去剪裁一下也能得到你想要的圖像。
Ⅵ 18.6 廣角鏡頭如何拍攝花卉
拍單只不太好吧?拍花園還好。
Ⅶ 廣角鏡頭拍花卉
通常拍花海會用到,注意顏色層次搭配。
Ⅷ 超廣鏡頭拍花草,大家看行不行
超廣角鏡頭畸變較重,一般20mm以下都是超廣角,使用起來要特別注意,電影電視劇等都是很少用到超廣角 在風光攝影、新聞攝制、紀錄片中較常用到。適合紀實類、風光類題材,或者是影視劇中鏡頭中要素較多且分散
Ⅸ 如何拍好花卉照片
拍攝花卉照片,首先要對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和開放時間進行細致地研究了解,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差別很大,各地生長的花卉也不盡相同。只有掌握各地花卉的生長習性、開放時間等,做到心中有數什麼時間拍攝什麼花卉,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拍攝花卉應圍繞主題來突出主體,要選擇造型優美、姿態各異、各有不同神韻的花卉作為主體加以突出,再輔以相應的枝葉作為襯托,組成構圖精美的畫面。必要時,還可做些園藝修整,把干擾主體的枯枝敗葉修剪掉,使構圖更加精美、主體更加突出。只有突出了主體,才能更好的表現主題。
為了突出主體,還要凈化背景,就是消除掉與主體無關的畫面背景中的枝枝葉葉,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消除:一是利用技術手段來消除,就是把鏡頭的光圈開大,這樣就能把背景虛化,主體得以突出;二是利用絨布、KT板做背景。要想把花的色彩表現好,除曝光正確之外,還要考慮背景顏色的選擇。根據花卉的色彩來選用背景的顏色,如白、粉、黃、黑、藍等顏色。背景選用對比色,花的色彩分外鮮艷;背景選用類似色,花的色彩顯得和諧。無論是哪一種顏色,背景都宜簡練、淡雅;三就是遇到花朵高、枝幹大,人為背景無法設置時,就要利用自然條件做背景,如拍攝玉蘭花、紫玉蘭、木棉花等,樹大花高,就要利用藍色的天空做背景。也可利用房檐下的暗色牆壁做背景,拍攝時將光圈開大使背景模糊,突出花朵,陽光照射下的花朵由深暗的背景做襯托,逆光效果更為突出,將會使作品增加非凡的魅力。
拍攝花卉要講究用光。無論是在室外用日光拍攝,還是在室內用燈光拍攝,都忌諱用順光,用順光拍出來的花卉,平淡無奇、缺乏神韻。最好用逆光、側逆光或側光來拍攝,使拍出來的花朵、花瓣、枝、葉都能產生清晰的結構、透明的質感,表現出多層次的立體效果。在布光時如發現某部位光線暗淡,可用反光板、白色KT板、白紙、閃光燈等做輔助光,以增加陰暗部位的亮度。
為了能使拍出的花卉栩栩如生、更加艷麗,可在花上噴灑適量的水,以形成露珠狀為宜,這樣拍出的花更加晶瑩剔透、生機盎然。也可在鏡頭前加用星光鏡,使水珠上的日光或燈光形成的光點呈現出光芒四射的特殊效果。
拍攝花卉應盡量使用大光圈,開大光圈能使景深減小,這樣才能突出主體。開大光圈,還能使快門時間相應加快,避免了在室外拍攝時,由於風吹花動所造成的模糊影像。有時為了創意的需要,也要縮小光圈拍攝,快門時間相應放慢。為防止慢門產生的振動,提高照片質量,應該使用三腳架,以保證影像的清晰度。
拍攝花卉,使用什麼鏡頭依各人經濟條件所定,如果有條件,用微距鏡頭、近攝皮腔或延長接筒最好,能把花朵的細節特徵拍攝下來。再有就是長焦鏡頭、變焦鏡頭,對拍攝不便靠近的高處、遠處的花卉十分有利,如高處的玉蘭、水中的荷。還有值得一提的折反鏡頭,這種鏡頭雖然只有一擋光圈,但拍攝出的照片別有韻味,在畫面以外的高光點會形成一隻只美麗的光環!產生的藝術效果不可小覷。
鏡頭不同,效果自然不同,風格也就各異。什麼鏡頭都能拍攝好花卉,只要使用的好,標准鏡頭、廣角鏡頭也可以拍攝花卉。
拍攝花卉不僅可以拍彩色片,也可以拍黑白片,拍黑白片時,用好光照角度、配用好濾光鏡、掌握好曝光量,一樣能拍攝出效果獨特的花卉照片。
總之,想拍攝好花卉照片,就要把握好三個要點:一是要表現好花的質感;二是要再現好花的色彩;三是要安排好花的構圖。
攝苑網 69066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