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設色技法

花卉設色技法

發布時間: 2021-02-22 05:00:46

『壹』 國畫有哪些技法

古代中國的技法可以概括為:勾、皴、點、擦、染。
然而現代中國畫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吳冠中所說「筆墨等於零」,便一石激起千層浪,搞到很多著名畫家極不舒服。

『貳』 李長白的人物簡介

李長白(1916-2005)浙江蘭溪夏李村人(李漁第九代嫡孫)。1933年考入國立杭州藝專繪畫回系,其西答畫師從林風眠、吳大羽、李超士;國畫得潘天壽、李苦禪、張紅薇、吳茀之指教,畫藝益進。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早在1937年學生時期,他的《雙棲圖》就被入選「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擅長人物、山水、花鳥,兼工詩詞、書法,尤以工筆花鳥著稱。是20世紀中國工筆花鳥畫重要的代表人物。結合教學,編寫出版了《花卉寫生構圖上下冊》、《花卉設色技法》、《鳥禽工筆寫生設色技法》、等三部教學專著,為教育界、學術界所重視。

『叄』 海上畫派的風格

明末清初,上海和廣州等沿海城市開埠通商,吸引著各方畫家雲集。他們最先接受維新思想和外來文化,對傳統中國畫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作品體現時代生活氣息,融合外來藝術技法因素,在「正統派」外別樹旗幟,形成「海上畫派」和「嶺南畫派」。
「海上畫派」的主要畫家有:「清末海派四傑」:虛谷、任伯年、吳昌碩和蒲華。趙之謙的作品,善於將篆隸書法功力融入畫面,風格渾朴秀勁,花卉設色濃艷,宏偉富麗,以象徵吉祥。吳昌碩也以書法、篆刻入畫,作品金石味濃郁,風格沉著雄肆。他除花卉外,兼長人物、山水,畫面題詩文以吐泄豪情,即使意境豐富。吳昌碩治印也很出名,他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創始人。「四任」中以任頤(字伯年)最著,他善於畫人物、花鳥,所作受陳洪受影響,略作誇張,線紋堅勁凝練;而又吸收民間設色技法,色彩明麗。任頤好民間故事、歷史人物入畫,如《鍾馗》、《鳧荷圖》、《風塵三俠》、《呂布與貂蟬》等,雅俗共賞。
兩個畫派皆有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特點,而嶺南畫派吸收西畫與日本畫的元素更多一些,更注重實景寫生,較之傳承性強的海上畫派,其繪畫作品的真實感和生動感更為強烈。
金石畫派者
融書法寫意為主,雖也具文人畫意或形式,更為重要的也是使中國畫形式化的開端。作者計有虛谷,畫作以寫意為主,將自然景物變形、簡化、書寫化。

『肆』 水墨、設色、墨筆、潑墨、白描有什麼分別

水墨,即「水墨畫」,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畫。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表現物象,有獨到的藝術效果。
白描,是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有單勾和復勾兩種。以線一次勾成為單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復勾則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據情況復勾部分或白描作品全部,其線並非依原路刻板復迭一次,其目的是為加重質感和濃淡變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復勾線必須流暢自然,否則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均以線條表現,難度很大。因白描作品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關系刻意對比,故而白描有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中國古代有許多白描大師,如顧愷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見於人物畫和花鳥畫。
設色,1. 敷彩;著色。 唐 柳宗元 《省試觀慶雲圖》詩:「設色初成象,卿雲示國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人家端午日畫的 鍾馗 ,不過是用朱筆大寫意,鉤兩筆罷了;他又偏是要設色的。」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七:「記那畫面上的景物呢,記那幅畫的布局和設色的技巧呢,還是景物和技巧都記?」 2. 比喻以詞藻文采渲染。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黃少司馬》:「[其奏牘]情辭懇摯,不必以設色為工。」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一:「游山詩有時地之異宜,隨時隨地,設色布景。」 繪畫時敷色,是運用色彩的效果,表達物象的情境變化和韻味。古人稱為「隨類賦彩」、「活色生香」。 工筆花卉設色,注重物象的固有色及固有色明度的變化,不追求光影效果。設色是在熟宣或絹上進行。從配彩類別上可分為:墨彩、淡彩、粉彩、重彩。具體著色方法有:渲染(又分單色渲染、淡彩渲染、重彩渲染)、平塗、罩染、統染、立粉、積水、沒骨點寫、烘托等。
墨筆,1.濡墨於筆。
2.毛筆。
潑墨,1. 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揮灑在紙上或絹上,隨其形狀進行繪畫,筆勢豪放,墨如潑出。潑墨 唐 陸龜蒙 《和五貺詩·華頂杖》:「拄訪譚玄客,持看潑墨圖。」《宣和畫譜·王洽》:「 王洽 不知何許人,善能潑墨成畫,時人皆號為 王潑墨 。」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畫油畫,他搞素描;你長青綠,他擅潑墨;你雕版畫,他鑿大理石。」 2. 比喻天氣或景物所呈現的暗黑色。 宋 陸游 《雪中》詩:「暮雲如潑墨,春雪不成花。」 清 黃景仁 《真珠簾·花朝雨》詞:「春陰潑墨人愁坐,把雨絲、牽下春雪如磨。」 吳組緗 《山洪》十:「近處山上茂密的樹林蔚成大塊大塊的重色潑墨。」

『伍』 工筆步驟是怎樣的

一般工筆畫需要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
一、草稿:使用鉛筆打草稿,紙張不內要求。
二、過容稿:將草稿放置在拷貝台上,上面覆一層熟宣,使用勾線筆(花枝俏、小葉筋等均可)將畫稿勾在宣紙上,這樣的做品稱為白描。
三、渲:在畫好的草稿上用墨來表現畫面的明暗,方法是:使用兩支較大的筆(一般為大白雲)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點墨,在墨沒干之前用水渲開,造成一個自然的過渡。
四、染:方法和渲的步驟差不多,不過使用的是國畫顏料,這一步較為麻煩。為了讓色彩更加均勻厚實,一般要進行多次,有「三礬九染」之說。
五、勾線:在渲和染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原來的線條被色彩覆蓋,要重新勾一次線。
用墨技巧:墨分五色,干黑濃淡濕。古人說運墨而五色具矣。陰陽明暗,凹凸遠近,蒼翠秀潤,動靜巨微,盡在五色之妙。
工筆畫的過程和技法非常復雜多樣,這只是基本的過程。

『陸』 中國畫的技法有哪些

中國畫技法主要:勾、皴、點、染。強調用筆、用墨,設色則重視隨類賦彩。
《古畫品錄》說六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唯陸探微、衛協備該之矣。
用筆。指國畫鉤線、點戳,用筆應有動物的「骨力」,以比擬用筆的功力。《筆陣圖》:「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赭;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2)中國古代品評人物畫的標准之一。《古畫品錄》所舉「六法」將「骨法用筆」列為第二。
用墨:墨色有焦枯濃淡干濕之分,作書使毫行筆燥潤相間的技法稱為「用墨」。《續書譜》稱:「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竹草則燥潤相雜,潤以取妍,燥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元代趙孟頫稱:「古人作字,多不用濃墨,太濃則失筆意。」明代李君實則認為:「羲之書,墨嘗積三分,何也?東坡真跡墨濃如漆,隱起楮素之上,山谷亦謂其用墨太豐,而風韻有餘,然則松雪所雲,特楷書耳,行書則不然。」明代董其昌對用墨獨多心得,曾稱:「凡強紙用墨,使墨有餘,濃墨用筆,使筆勿竭。飲墨如貪,吐墨如吝,不貪則不贍,不吝則不清。」又稱:「磨墨須奢,用墨須儉,漬墨須塗,用墨須淺。」其作書濃淡互用頗得用墨之秘,清代王澍評董曰:「始以畫法用墨,初覺氣韻鮮妍,久便黯黮無光,然其著意書究未有不濃用墨者,觀者未之察耳。」用墨作風,往往因人而異,如劉墉喜用濃墨,王文治專尚淡墨,故時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說。近人吳昌碩則善用焦墨,另具一格。
設色,是運用色彩的效果,表達物象的情境變化和韻味。古人稱為「隨類賦彩」、「活色生香」。
工筆花卉設色,注重物象的固有色及固有色明度的變化,不追求光影效果。設色是在熟宣或絹上進行。從配彩類別上可分為:墨彩、淡彩、粉彩、重彩。具體著色方法有:渲染(又分單色渲染、淡彩渲染、重彩渲染)、平塗、罩染、統染、立粉、積水、沒骨點寫、烘托等。

『柒』 李長白的人物年表

1916年(民國5年丙辰)1歲。5月1日(農歷三月廿九)出生於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鎮下李村(1610年李漁出生於該村)。起名「輔臣」(小學用名),又名「壽青」(上大學時用名)。後抗戰爆發因仰慕長白山抗日誌士而自己改名為「長白」。父親李松林,母親劉氏,皆務農。
1923年(民國12年癸亥)7歲入下李龍門小學學習。
1927年(民國16年丁卯)11歲入邰家村私塾讀詩書。母親劉氏病故。
1928年(民國17年戊辰)12歲入浙江蘭溪著存高小學習。該年3月1日林風眠被任命為國立藝術院院長。
1929年(民國18年己巳)13歲繼續在蘭溪著存高小學習。10月國立藝術院該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制由五年制縮短為三年制),林風眠為校長。
1930年(民國19年庚午)14歲入浙江金華中學學習。
1933年(民國22年癸酉)17歲1月浙江金華中學畢業。2月在浙江巨州崢嶸小學任圖畫教員。8月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因只有初中文憑,所以考的是選科生,學制六年。在預科上了三年基礎課後升入本科繪畫系。選科一年級主科(素描、油畫)教師是吳大羽,二年級是方干民,三年級是李超士。本科一年級主科(油畫)教師是林風眠,副科(國畫寫意)教師是潘天壽,工筆教師是張光。
1934年(民國23年甲戌)18歲參加由潘天壽領導的國畫研究會,作品《松樹李鐵拐》刊登於《藝風》雜志。又參加張光老師組織的「羅苑工筆畫社」,有張枕江、程尚仁等會員十多人,在杭州湖濱開過一次主要是花鳥畫的展覽會。
1935年(民國24年乙亥)19歲由國立藝專助教邱璽介紹加入浙江中國青年勵志會。
1936年(民國25年丙子)19歲作品《二隻小鳥》參加第二屆全國美展,並刊登於第二次全國美展畫刊。參加抗日遊行,在日本領事館前呼口號。夏天,參加浙江省大專院校軍訓三個月。
1937年(民國26年丁丑)21歲抗日戰爭爆發。9月參加浙江中國青年勵志會抗日宣傳隊,其中的隊員有張枕江、程尚仁、黃世華、章西厓等。畫宣傳畫,內容有「打倒日寇」、「抗日去」、「皇軍的暴行」及抗日故事等;唱歌,內容有「大刀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歌」、「工農兵學商」等;演戲有「張家店」、「放下你的鞭子」等。
1938年(民國27年戊寅)22歲1月浙江中國青年勵志會抗日宣傳隊改為浙江省抗敵後援會抗日第二宣傳隊,隊長盧炘,副隊長張枕江,5月由金華出發到青田、所水、溫州、平陽一帶的縣城和鄉下做抗日宣傳工作,7月到溫州。8月任浙江省文化教育委員會藝術幹事。小詩《別了故鄉》刊登於金華《東南日報》副刊。10月接學校來信說「凡是在外參加抗日工作的時間都可以算學籍」(國立杭州藝專已於2月遷赴湖南沅陵,3月與北京國立藝專合並,改稱「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由於遷校經費及學潮等問題,林風眠辭職返上海。約6月聘滕固為校長),即赴湖南沅陵。11月到湖南沅陵學習。因當時日寇轟炸了常德、桃源,有向沅陵來的趨向,而學校決定搬遷昆明。搬遷途中在貴陽,參與張枕江等人組織的「高原」文學社,並出版社刊,所編社歌由集體填詞、魯野譜曲,歌詞為:「高原高,高原好,高原上的朋友肯向前跑;生活是痛苦和動搖,但我們要笑。誰能說黑暗永遠不去,光明永遠不到?我們憑著熱血斗爭呼號,要追逐失去了的自由,只有向前跑。」
1939年(民國28年己卯)23歲初春,背著行李從貴陽走到昆明,同行的有李霖燦、夏明。不久,學校開學,入國畫專業學習。老師是潘天壽、吳茀之,課余跟潘天壽學詩詞、學下圍棋。9月在國立藝專畢業。因昆明工作難找,就向潘天壽借了50元錢到重慶。在重慶「一心花園」看望從上海來後方的原杭州藝專校長林風眠。10月至12月任中華民國「教育部第四巡迴戲劇教育隊」隊員兼研究組長。臨摹北宋郭熙、許道寧及南宋劉松年、馬遠筆意的山水畫,臨摹元代任仁發《秋水鳧翳圖》。創作了人物作品《胡人牽馬圖》、《臨古圖·白馬》、《臨宋人畫<鬥茶圖>》。
1940年(民國29年庚辰)24歲。3月任「重慶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藝術幹事(會長是邵力子),主要畫反侵略戰爭的宣傳畫。因日寇轟炸重慶而寫了詩作《炸》,刊於「重慶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會刊。7月為中華民國教育部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成員兼研究組長。9月任四川成都南虹藝職教員。11月任四川成都西南美專教員。臨摹北宋郭熙、許道寧及南宋劉松年、馬遠筆意的山水畫,臨摹古畫《芭蕉仙鶴》。創作人物畫《觀音像》、《仙女飛天》。
1941年(民國30年辛巳)25歲2月任「眉山師資訓練班」圖畫、體育課教員。9月任四川彭縣成都女中圖畫、勞作課教員。創作人物畫《訪趙孟頫》。
1942年(民國31年壬午)26歲2月任成都師范圖畫課教員。6月任「華陽中學」圖畫課教員。10月任空軍士校教育處繪圖員,在關山月介紹下,為了飯碗參加了國民黨。年底,因父親重病而辭職。
1943年(民國32年癸未)27歲3月任重慶楊公橋婦女工藝社設計員。9月任重慶絡績國立女師圖畫課教員。父親李松林病故。
1944年(民國33年甲申)28歲潘天壽在重慶接任國立藝專校長。9月被潘天壽聘為國畫講師,教工筆花鳥課。在重慶的國立藝專期間每周除上課外就是畫畫,常住在當時在沙坪壩的重慶大學任教的吳冠中那裡。
1945年(民國34年乙酉)29歲3月在重慶開第一次個人展覽會,共有40多張畫,題材是工筆仕女、花鳥、山水。因出售了一批作品而堅定了繼續創作的信心。又在成都、西安和張枕江一起舉辦了兩次聯展。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第二次重慶個展,內容為山水、人物、工筆花鳥。
1946年(民國35年丙戌)30歲在昆明開個展,內容為山水、人物、工筆花鳥。國立藝專遷回杭州,8月初飛回南京而去杭州。回到杭州後,住在丁家埠郭庄國立藝專的教職員宿舍,同住的有鄧白、程尚仁等六、七人。除了上課教工筆花鳥外,就是畫畫或下棋。創作工筆花鳥《青蓮》。
1947年(民國36年丁亥)31歲9月在杭州與汪采鸞結為伉儷。裝飾畫《簫聲群鳥》刊於杭州《東南日報》的副刊版。潘天壽辭去國立藝專校長職務。
1948年(民國37年戊子)32歲汪日章來接任國立藝專校長的職務。等到潘天壽發的聘書期滿,離開國立藝專。8月到蘇州岳母家,開始醞釀「孓民藝術研究所」成立事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年己丑)33歲1月回杭州,建立「杭州孓民藝術研究所」。自任導師兼教務,同事者有連枝、俞乃大、鄭邁、沈濤、張伯安、金秋、張君川等12人。設立西畫、國畫、圖案、音樂、語言文學五個系,總幹事和總務由連枝擔任,西畫由連枝負責,國畫由李長白負責,圖案由金秋負責,音樂由俞復堂負責,語言文學由張君川負責。國畫系聘請潘天壽等為名譽導師,學生最多時近3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開過一次實習畫展,建國後,歷史改變了,「杭州孓民藝術研究所」結束。8月參加杭州市中等學校教師學習班。9月在杭州初級中學任圖畫課教員。11月21日長子李小白出生。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年庚寅)34歲在杭州初級中學任圖畫教員。12月次子李采白出生。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年辛卯)35歲3月在「浙江幹部學校」第五期學習班學習。8月在杭州初級中學圖畫教員的任職結束。9月在杭州女中任制圖、圖畫課教員。創作人物畫《幸福》。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年壬辰)36歲住上海高陽路進行繪畫創作。時與林風眠往來。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年癸巳)37歲住上海高陽路進行繪畫創作。時與林風眠往來。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6年甲午)38歲2月任無錫華東藝專國畫講師。3月女兒李莉白出生。創作人物作品《女人坐像》。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7年乙未)38歲參加「反胡風」學習。創作人物畫《海邊小憩》、《男人白描》、《戲劇人生》、《收獲》。
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8年丙申)40歲擔任無錫華東藝專國畫教研組組長。創作工筆花鳥畫《鴿子牡丹》,人物畫《打漁簾》、《男子頭像》、《西廂記系列一至十一》。
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9年丁酉)41歲教育部決定無錫華東藝專遷往西安,因大多數教職員工不願意去西安而沒有遷成。人物畫《喂小雞》刊登於《江蘇文藝》。創作工筆花鳥畫《水仙》。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0年戊戌)42歲2月無錫華東藝專搬遷南京,改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學校籌辦了染織專業,任代理教研組長,辦印染工廠,並在專修科織綉專業教課。作品《曇花》刊登於新華日報。任教工筆花鳥畫課,開始醞釀工筆花鳥畫教材的編寫思路。創作工筆花鳥畫《牡丹飛碟》、《月季》,人物畫《老農》。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1年乙亥)43歲任織綉專業教研組長。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2年庚子)44歲在織綉專業教工筆花鳥。作品《山茶壽帶》(又名《祝壽圖》)被江蘇省立美術館收藏。創作工筆花鳥《牡丹綬帶》、《水仙》、《玉蘭》、《牽牛花》、《舞春風》、《櫻花小鳥》,其中《牡丹綬帶》、《舞春風》個人風格開始顯現。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3年辛丑)45歲在織綉專業教工筆花鳥。創作工筆花鳥《牽牛螳螂》、《碧桃花》、《斜爪蘭》,畫白描《盆菊》。跟廣陵派琴家劉少春先生學琴。
19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4年壬寅)46歲在織綉專業教工筆花鳥。創作工筆花鳥《兩只黃鸝》、《牡丹》、《玉簪花》、《松鶴圖》、《仙鶴朝陽》等,畫白描《大麗菊》、《曼佗羅》、《盆菊》等。指導助教朱修立進修工筆花鳥,至1964年結束。
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5年癸卯)47歲受浙江美術學院潘天壽院長邀請去浙美主持工筆花鳥畫教學。浙江美術學院想調李長白去任教,南藝未同意。創作工筆花鳥《綉球花》、《月季(春意鬧)》,白描《雞》等。
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6年甲辰)48歲6月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10月起參加農村「四清」運動,被分配在陳師公社劉洪大隊胡庄生產隊,具體負責生產方面的事情。創作工筆花鳥《綉球花》。
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7年乙巳)49歲7月結束農村「四清」運動回到南京藝術學院。
創作工筆花鳥《蝶戀花》。初步寫出《花卉寫生處理》、《花卉設色》、《翎毛表現》、《工筆花鳥畫創作》四方面的論述,並積累了一定的寫生圖稿;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遺失了很多。
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8年丙午)50歲文化大革命開始。接受政治審查,被造反派誣為牛鬼蛇神並強制勞動;與張道一一起做木工。
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2年庚戌)54歲創作工筆花鳥《芍葯》。臨摹傅抱石山水《雨花頌》等數幅,臨摹宋人花鳥《八哥》、《枇杷小鳥》、《蘋果小鳥》、《小雞》、《杏花雙鳥》、《竹子白頭》、《魚》等作品。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3年辛亥)55歲臨摹宋人花鳥作品《荷塘清趣》。創作工筆花鳥《春暖》、《浪里飛燕》、《盆花》、《蜻蜓》、《絲瓜蟈蟈》。9月5日潘天壽辭世。
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4年壬子)56歲創作工筆花鳥《石竹花(墨彩)》、《烘暈》,白描《大理菊》、《菊花》、《月季》。接受文化部的國禮任務創作《風竹錦雞》、《牡丹綬帶》,作為鄧穎超第一次出訪日本的國家禮品送給日本首相。後應國家博物館要求復制《風竹錦雞》一幅被收藏。
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5年癸丑)57歲創作工筆花鳥《流雲弄月》、《昆蟲畫法》,白描《菊花》,山水畫《黃山松石圖》。出席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師代表會。
197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6年甲寅)58歲再次進行《花卉寫生處理》等工筆花鳥教材的文字編寫工作。創作工筆花鳥《玉蘭小鳥》,山水畫《猴子觀海》、《黃山》、《黃山雲海》。
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7年乙卯)59歲創作工筆花鳥《茶花》、《燈花》、《鬱金香》、《月季》,山水畫《散花煙雨》。
197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8年丙辰)60歲《白描花卉寫生》由南京藝術學院、南通工藝美術公司出版。創作工筆花鳥《石蠟紅》、《月季》、《墨荷》、《粉蛾》、《百合花》、《白紫藤花》、《蝴蝶染法》、《平塗(紅葉)》、《石竹花(接染)》,山水畫《黃山》。
197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29年丁巳)61歲感文化大革命結束而創作工筆花鳥《晴空》、《山茶壽帶》,白描《月季》。其《晴空》自題:「晴空一鶴排雲上」。創作山水畫《黃山(春光雲影)》、《黃山(石上清流)》、《雨雪霏霏》、《雲間送客》。
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0年戊午)62歲5月起指導助教李小白,10月起指導助教張曉星、江宏偉、蘇州絲綢工學院的助教張桂貞進修工筆花鳥;至1979年2月結束。創作工筆花鳥《芙蓉》、《茶花》、《綠梅》、《水仙》、《石竹花》、《先鋪後染》和山水畫《壯志凌雲》、《秋林》、《黃山》、《黃山秋》。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1年己未)63歲創作工筆花鳥《白茶》、《大理花》、《杜鵑》、《臘梅》、《芍葯》,白描《水仙》。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2年庚申)64歲6月擔任工筆花鳥班導師,這是新中國以來全國藝術院校開設的第一個工筆花鳥班,學生七人:徐利明、孔六慶、徐南、曹建寧、胡承華、康衛東、張承志。7月8月放大臨摹《八十七神仙卷》。9月作品《壯志凌雲》編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江蘇國畫選》。新華日報刊登作品《秋林》、《新晴》。創作工筆花鳥畫《白牡丹》、《百合花》、《春風》、《石蠟紅》、《蝶戀花》、《茶花》、《黃杜鵑》、《秋菊》、《荷包牡丹與熱帶魚》、《月季》、《杏花小鳥》。重畫1960年創作的《山茶壽帶》。創作寫意花鳥畫《秋色》。10月至12月給工筆花鳥班上課。
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3年辛酉)65歲3月至5月給工筆花鳥班上課。指導湖北輕工業學院講師璇風、蘇州刺綉研究所設計員黃河、丁一萍進修工筆花鳥。10月至12月給工筆花鳥班上課。創作工筆花鳥《燈籠花》、《金鍾花》、《春蘭》、《牡丹》、《荷包牡丹》、《茶花》、《墨竹》。《山茶綬帶》發表於《金陵書畫》。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4年壬戌)66歲3月至5月間帶領工筆花鳥班赴廣州華南植物園寫生進行畢業創作。7月起指導助教孔六慶、張承志進行工筆花鳥畫備課與上課,至1984年結束。創作工筆花鳥《白荷》、《映山紅》。創作寫意花鳥《艷陽》、《幽香帶路開》。編寫完成《花卉設色圖譜》的文字。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5年癸亥)67歲2月指導蘇州絲綢工學院助教李采白進修工筆花鳥畫備課,至1984年結束。3月《花卉設色圖譜》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該書兩次印刷發行了4萬冊。4月帶領助教孔六慶、張承志赴山東荷澤寫生牡丹;李小白帶領的中國畫專業學生同行寫生。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6年甲子)68歲作品《白荷》刊於《中國畫》第1期,《墨荷》為北京出版社出版。指導助教孔六慶、張承志的工作結束。創作山水畫《武夷月色》及寫意花鳥畫《幽香度竹來》。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7年乙丑)69歲作品《綬帶茶花》、《曇花》被香港美術出版社出版。8月16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李長白藝術人生」為題作了專訪廣播。8月21日—23日江蘇人民廣播電台以「李長白藝術人生」為題作了專訪廣播。山水作品《又一峰》、《飛瀑》、《雨霽》、《雲濤》、《驟雨》刊登於香港《美術家》第四十七期。創作工筆花鳥《風竹錦雞》、《牡丹》。創作山水畫《黃山(雲漫天都)》、《山在虛無飄渺間》、《松鼠跳天都》、《黃山松》。創作寫意花鳥畫《芭蕉櫻桃》、《畫到淡處方賞味》、《映日荷花別樣紅》。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8年丙寅)70歲評為教授。創作工筆花鳥《白玉蘭》、《二月春風》、《蝶戀花(月季)》,山水畫《雙龍入海》、《武夷山》,寫意花鳥畫《風霜不改春》、《千年柏樹系列》、《竹》,與李小白合作《金魚》。作品《綬帶月季》被蘇州刺綉研究所綉出。進行《翎毛表現》的編寫工作。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39年丁卯)71歲8月退休。創作工筆花鳥《蝶戀花》。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0年戊辰)72歲創作寫意花鳥《竹林風雨色》。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1年己巳)73歲1月在英國的格拉斯歌舉辦「李長白、李莉白父女國畫展」。創作山水畫《觀海圖》、《西海雲峰》,個人山水畫特色初見形成。創作寫意花鳥《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夜濃春雨》、《雨雪飛飛》。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2年庚午)74歲3月《荷花》刊於「當代著名中國畫家作品精選」。4月在英國的格拉斯歌舉辦「李長白、李莉白父女國畫展」。創作四尺五聯屏工筆花鳥《風動綠荷香滿溪》及與汪采鸞合作《蝶戀花》。創作山水畫《雙剪晨姿》、《雨後黃山》。創作寫意花鳥《春風》、《蘭竹》、《月傳神》、《蘭》、《幽香度竹來》、《月光曲》、《春風和煦》、《春蘭》。創作人物畫《觀自在菩薩》、《濟公活佛》。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3年辛未)75歲繼續創作四尺五聯屏《風動綠荷香滿溪》,創作工筆花鳥《白牡丹》,創作山水畫《黃山(浩波盪漾)》、《松映祥雲》、《千山雲起》、《雨霽》、《宿雨初收水繞灘》,創作寫意花鳥《皓月淡竹影》、《一夜濃春雨》、《秋聲》、《喜雨》等,創作人物畫《布袋和尚》。8月12日林風眠辭世。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4年壬申)76歲創作工筆花鳥《白荷》、《春韻》、《紅梅白頭》、《樹梅壽帶》、《雙棲》、《野趣》。創作山水畫《風回雲轉》、《觀海圖》、《清涼雲變》、《山走雲飛》、《雲海茫茫》、《雲濤一》、《松映祥雲》、《幽谷風雲》、《玉屏月冷》、《雲飛谷底》、《雲濤二》、《風雲幻變》、《灕水清清齊月明》、《灕江月》。創作寫意花鳥《風竹》、《蘭竹圖》、《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喜雨》、《學步》、《竹系列》、《竹花風雨色》、《竹雀圖》、《幽蘭》、《竹蔭聽鳥聲》等,人物畫《晨》、《濟公圖》、《夢蝶》、《生與死》、《坐看雲起時》。
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5年癸酉)77歲1月底赴美國。2月6日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中正美術館舉辦「李長白、李小白、李采白父子三人聯展」。4月2日美國紐約黃河畫廊舉辦「李長白山水近作展」。《白牡丹》等10幅作品在紐約被私人收藏。7月赴台灣。「李長白、李小白父子畫展」在台灣台北遠東畫廊、台中文化藝術中心展出。與蔣緯國、郎靜山等聚會一堂。《山茶壽帶》等8幅作品在台灣被私人收藏。10月台灣出版《李長白、李小白、山水、工筆花鳥、人物》畫集。創作工筆花鳥《並蒂蓮》、《牡丹雙飛圖》,山水畫《彩浪滔天》、《風回雲轉》、《觀海圖》、《雲蒸霞蔚》、《山雨欲來風滿樓》、《煙雨蓬萊》、《艷陽》、《雲飛天都》、《雲涌蓮台》、《大黃峰日出》、《天籟》。創作寫意花鳥《綠竹助秋聲》、《秋興搖蒼翠》、《竹》等。創作書法作品《墨雲翻天》,人物作品《看你橫行到幾時》。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6年。甲戌)78歲《花卉寫生構圖》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作品《風竹錦雞》編入《江蘇花鳥畫集》。7月在英國愛丁堡舉辦「李長白、李莉白父女國畫展」。10月「李長白、李小白父子畫展」在台灣高雄文化藝術中心展出。創作工筆花鳥《母與子》,山水畫《風起雲涌》、《觀海圖》、《晨曲》、《落日奇觀》、《迷茫的山谷迷人的太陽》、《蓬萊三島》、《神龜渡海》、《雨後林間》、《雲海》、《雲漫千山》、《排山倒海》、《千山雲起》、《雲涌峰浮》、《桂林山色》、《江風拂面送歸鳥》、《桂林山水(細雨蒙蒙)》、《山山畫秀輝》。創作寫意花鳥《山禽枝上樂》、《喜雨》、《雪竹》、《一夜濃春雨》、《雪竹》、《風竹系列》等,人物畫《空山松子落》、《鍾馗圖》、《醉仙圖》、《頑石點頭》。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7年乙亥)79歲《華山》等10多幅作品被香港私人收藏。作品《浪卷放飛任自由》為江蘇電視台收藏。4月《花卉設色技法》為台灣雄獅美術出版(在1983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花卉設色圖譜》書稿基礎上增加了圖例)。5月《雲之外——李長白水墨畫展》在香港一畫廊展出並出版畫集。創作工筆花鳥《春暖》(又名「桃花斑鳩」)、《松鷹圖》,山水畫《飛來石》、《晨》、《黃山雲海》、《月光曲》,寫意花鳥《墨竹》、《百草乾花日夜新(蘭竹)》、《春風和煦》、《春江水暖》、《翠竹》、《滿林秋露香》、《清品(蘭竹)》、《竹》等,書法作品《林景熙·詠荷花》、《難得糊塗》、《水一重》、《知足常樂》、《宋徐積詠白荷》,人物畫《不可一日不此君》、《海蟾圖》、《寒山拾得》、《南海觀音》、《偶來松樹人》、《拾得圖》。
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8年丙子)80歲7月23日蘭溪電視台首播「蘭溪籍著名藝術家李長白山水畫作品欣賞」。創作工筆花鳥《綠牡丹》、《魚樂圖》、《舞長空》,與李小白合作《荷花雙魚圖》、與李采白合作《香滿溪》。創作山水畫《彩浪滔天》、《飛瀑》、《觀海圖》、《黃山雲海之奇觀》、《黃山雲霧一》、《黃山雲霧二》、《黃山雲霧三》、《黃山雲霧四》、《黃山雲霧五》、《夢筆生花》、《山色空濛雨亦奇》、《山在虛無縹緲間》、《松下問童子》、《雲涌峰浮》、《雲霧玉屏》,創作《火山風雲》與《雪山風情》,並開始創作《高原風情組畫》。創作寫意花鳥畫《風竹系列》、《蘭竹圖》、《細雨含香送風暖》,書法作品《孟浩然·春曉》等,創作人物畫《傲子御風》、《但願人長久》、《布袋和尚》、《一葉渡江》、《一落葉》、《醉仙圖》。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49年丁丑)81歲作品《白牡丹》入選5月現代中國畫名家研究論集。創作工筆花鳥《春趣》、《葉硬經霜綠花肥映雪紅》,山水畫《雲霧》和《高原風情組畫》,寫意花鳥畫《風竹》、《蘭竹(亭亭月下)》。12月定居蘇州。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戊寅)82歲7月22幅白描入選《當代中國線畫》。《蓮花峰》、《水仙圖》入選「江蘇當代國畫賞析」。作品《黃山飛來石》入選《金華書畫作品選集》。12月《山茶壽帶》於入選《周積寅美術文集》。創作工筆花鳥《白牡丹》,與李小白合作《山茶綬帶》。創作山水畫《高原風情組畫》十五幅,這是山水畫達到高峰的標志;又創作《春到武夷》。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1年己卯)83歲9月《山茶綬帶》編入《江蘇美術五十周年》。12月《黃山煙雲》於入選澳門《「99回歸」中國名家書畫集》。創作工筆花鳥《荷花鷺鷥》。
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2年庚辰)84歲6月「李長白父子畫展」在美國紐約法拉勝美術館展出。與李小白合作工筆花鳥《玉蘭綬帶》。創作寫意花鳥畫《清風》。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3年辛巳)85歲構思巨幅工筆畫《風動綠荷香滿溪》,創作寫意花鳥《墨竹》。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4年壬午)86歲全家合作巨幅工筆畫《風動綠荷香滿溪》。創作寫意花鳥《墨竹》。
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5年癸未)87歲全家合作巨幅工筆畫《風動綠荷香滿溪》。10月《花卉設色技法》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在前二次出版基礎上增加了部分新作品)。創作《荷塘清趣》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6年甲申)88歲全家合作的巨幅工筆畫《風動綠荷香滿溪》完成。12月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成立「李長白中國畫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吳冠中、張道一、李小白,所長李采白,副所長黃艾;學術委員會主任張道一,副主任廖軍,委員周積寅、黃惇、黃鴻儀、孔六慶、諸葛鎧、張朋川。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57年乙酉)89歲5月21日在蘇州辭世。7月「李長白個人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黃牡丹》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捌』 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

1、「s」線構圖法

此種構圖屬傳統構圖。它與中國古代美術構圖學中的「之」這構內圖法方向正好相容反,具有強烈的動感特徵,能創造成出優美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效果。構圖時,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後摭擋、相互響應、協調統一。

2、自由式構圖法

自由式構圖法如同中國畫里運用的散點透視構圖法,自由而靈活,豐富且有變化。構圖時,要體現疏密有致,大小錯落和整體協調。要避免形象之間的距離相等。

3、疊層式構圖法

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遠近之分,大小之別。在視野上無限展開,前景不擋後景,相互連接,互有穿插和對比。

(8)花卉設色技法擴展閱讀:

水墨畫: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

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墨水畫。線條中鋒筆,側鋒筆,順鋒和逆鋒,點染,擦,破墨,撥墨的枝法。墨於水的變化分為五色。畫成作品,題款,蓋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畫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國畫

『玖』 國畫學習方法,詳細的,能不能給出一些圖呢謝了。

上海儒鴻書院國學培訓班老師的意見:無論學習哪一種,素描、色彩都是基礎,國畫練的是筆法,素描練的是繪畫基本功,國畫雖然講究的是意境,但是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素描是屬於對形體感受的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對於把握對象的體量及其明暗關系的分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素描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簡單靜物,逐步開始畫一些石膏頭像,然後到真人頭像(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練習素描對國畫起的作用:1:空間關系,也就是繪畫中常說的「近實遠虛」「近大遠小」2: 造型能力,在創作或者寫生當中能夠很好的把握型的能力。色彩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可以從開始訓練小的色稿(16開就行)訓練小色稿能夠更好的提高一個人在繪畫當中的色彩整體把握能力。然後逐步的簡單的靜物到多個靜物。到人像寫生~~練習色彩對國畫起的作用:1:純度在國畫中做到「近純遠灰」補充一點還有就是明度上的關系。也就是黑白關系一定要拉開~~速寫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過鍛煉你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素描 色彩 速寫3著之間有著不可分的練習。以我多年學習繪畫的經驗,在學習一段時間的色彩之後會多素描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速寫也是,畫的多了,素描也就進步了。書法學過了,你學國畫的話,會比較得心應手,因為你大概的空白關系,章法,和對毛筆的使用方法都會比叫順手,學得自然要比直接學國畫來的快,效果好. 只是國畫當中多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入「意蘊」「氣息貫通」「誇張」「寫意」之類的畫的多了這些都是在以後繪畫國畫當中逐漸慢慢領悟到的~~~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