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阿房宮花卉

阿房宮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21 11:02:40

『壹』 五年級上冊古詩詞六首

25課望江南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又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武陵春【宋】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年代:宋作者:辛棄疾作品:破陣子內容: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1.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莊稼人很少空閑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昨夜間一場南風吹過,那小麥鋪滿隴溝焦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婦女們擔著竹筩粟飯,孩童們提著瓦罐漿湯。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前行後攆去送晌到田裡,小夥子們正操勞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兩腳蒸騰著暑天的土氣,脊樑灼烤著火般的太陽。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力氣耗盡了也不覺得熱,只是貪圖這夏日好天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更有那些窮苦的婆娘,抱著嬰兒在他們一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右手去撿那丟掉的麥穗,左臂懸挎著破爛的扁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聽她們相互間三言兩語,禁不住引起我無限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俺家的收成全繳了稅,拾這點漏兒壓壓飢荒。」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如今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從來也不從事農耕蠶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從九品吃祿米足三百石,成年價到頭來還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想到這些好不暗自慚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遺忘。2.月夜·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譯文:夜半更深明月西掛照亮半邊人家,北斗七星橫卧南斗六星也已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題解: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這類詩是詩人對外界自然事物、氣候加以精細體察而萌發於心的一種敏感、靈感凝成的景象。詩的首二句是寫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後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構思新穎別致,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然生趣。3.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1〕,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2〕。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3〕。譯文: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叮當作響,出門人踏上旅途,還一心想念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凌亂,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驛站的泥牆。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鳧雁,正嬉戲在明凈的池塘。【注釋】〔1〕征鐸:行車鈴。〔2〕槲、枳:皆樹名。是山中野生灌木或喬木。〔3〕杜陵:在長安城南,見前注,此處代指長安。回塘:曲折的池塘,可能是指曲江。也是代指長安。【解題】商山,在今陝西省商縣東南,亦稱楚山。傳說漢初「四皓」隱居此處。詩約作於唐宣宗大中未年詩人離開長安時。【簡析】此詩抒發了詩人的羈旅之愁。詩人選取寒秋時早行時於驛站中的所見所感。表達了愁旅而思鄉的情感,章法構思皆是標準的律詩模式。此詩成名主要在於第二聯的成功。詩人選材典型,抓住了最能表現羈旅之思景物組合成一個意境,有聲有形,形象感極強。詩人將十個名詞,一一對應,一氣排開,形成一聯。句式新奇。而從總體看,這一聯在詩中,又不是詩人刻意為之所致,而是自然而然的直書所見,它是行人對景物的一種條件反射,而這也只能是愁旅者的反應,因而,它又體現了詩人苦旅旅之感。在這一幅山中早行圖中,行人之心與路途之景交匯在一起。4.卜運算元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注釋][驛]驛站。[更著]又加上。[一任]任憑,不在乎。[群芳]普通的花卉,此處喻指政界中的群小。[碾]軋碎。[譯文]驛站外的斷橋邊,寂寞地開放。已是黃昏時刻,她獨自愁思,更加還有風雨摧殘。她花開在百花之先,並非有意苦苦地爭奪春光,聽憑著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卻如故。[簡要評析]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詞章。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節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質,抒發自己請纓無路、壯志難酬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感,其實也正是作者一生標格孤高,絕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不渝的錚錚傲骨的真實寫照,故歷來為後人稱頌。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得多麼冷落凄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化為塵泥,依舊保持著清香。這首詞上片寫梅花在風雨交加的寒冬黃昏中孤獨地開放著,這正是詩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全詞用清俊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寫出梅的品格、姿態,隱喻表達了詩人矢志不移,堅持理想的高尚品質。。陸游特別喜歡梅花,《劍南詩稿》中詠梅的詩很多,筆者未作精確的統計,憑印象也在百首以上。故他對梅的精神氣質有深刻的理解。本詞遺貌取神。並未對梅花作正面的描繪,只寫了她的一種神韻,一種品格。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作主。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刮風下雨。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春,一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5.破陣子·晏殊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破陣子譯文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後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在採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正驚疑著昨晚的春宵美夢,原來是今朝發現田中土肥草盛,不由得臉上生笑6.浣溪沙蘇軾籟籟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譯文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7.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黃昏後,在賞菊的東籬飲酒,只覺陣陣幽香飄漾在衣袖。不要以為飲酒賞菊就可以解憂,你看那西風卷動簾腳,露出個人兒來,比菊花還瘦。【今譯】薄霧濃雲籠罩著淡淡的哀愁,瑞腦香煙燎繞在金獸爐口,又度過了一個漫長的白晝。百無聊賴中又是重陽佳節,玉枕紗帳,半夜時候,已覺涼意浸透。稀薄的霧氣濃密的雲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龍腦的香料早已燒完了在爐金獸。美好的節日又到重陽,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昨日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忱紗廚,半夜涼初透。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捲起是由於被受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8.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9、《朝天子》詠喇叭喇叭,鎖哪,吹出的曲調短小,可是聲音很大。宦官們坐的官船來來往往,多得像亂麻,全都倚仗著你來抬高名聲身價。士兵聽了士兵發愁,老百姓聽了老百姓害怕,哪裡去分辨什麼是真和假?眼看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幹了,鵝也飛光了!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辨甚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南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作者簡介: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濟南(今山東省歷城縣)人,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詞人。創作背景:北固亭在鎮江北固山頭,下臨長江,形勢險峻。作者晚年任鎮江知府時,登北固山,感慨歷史的興衰,因寫此詞。內容評析:詞的上片寫作者在這里的山巔登樓遠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復的中原之地,卻全然望而不見。見到的只是北固樓前的滿眼風光。南北的交爭,列朝的興亡,這種永無休止的變化,正如奔騰東流的長江之水一般。這是作者囊括了時間和空間的全局,從宏觀上發出的一種感慨。京口是三國孫吳一度建都之地,吳主孫權年輕時便已做了統帥。他並不滿足佔有東南半壁江山,而還在不停地出戰爭雄。與他對陣的盡管是曹操、劉備那樣的一世之雄,他也滿不在乎。終令曹操也不能不贊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如今南宋也佔有東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軍政大權的人物中,可曾有一個能與孫權相比的呢?本篇寫景與抒情密切結合,大處落筆,視野開闊,氣勢宏偉。三問三答,自相呼應。用典自如,貼切無痕。難詞注釋:兜鍪:戰士的頭盔,詞中指代戰士。10.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譯文:在驪山上四處看看,阿房宮已經被一把火燒沒了,當時的奢侈,現在在哪裡?只看見了蕭疏的草,水縈紆,到現在遺留的仇恨象煙霧一樣.列國的周齊秦漢楚,這些國家,贏了的,都變成里頭土;輸了的,都變成了土.

『貳』 關於陶瓷的資料

中國陶瓷發展史
夏、商、周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虛的遺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種款式,有灰陶、黑陶、紅陶、彩陶、白陶,以及帶釉的硬陶,這些陶器上的紋飾、符號、文字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關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為貴族享用,廣大民眾的各種生活器皿只能採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藝也得到普遍的發展,帶釉的硬陶在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了,釉色青綠而帶褐黃,胎質比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時已經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應用范圍較廣,大略可分為日用品類、建築類、殉葬類、祭祀禮器類。朝廷對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視。
秦漢時期陶瓷文化
秦漢-古代的建築多採用木料來架構,不易久存,所以一些偉大的建築,如秦代的阿房宮和漢代的未央宮,都無法完整保存下來,但仍可在殘存的廢墟中發現瓦當及漢磚等遺物,藉以略窺古代建築的規模。
隋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楊堅篡北周並南陳,統一中原,改國號為隋,隋的朝代雖短,但在瓷器燒制上,卻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燒造,白瓷也有很好的發展,另外此時在裝飾手法上也有了創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貼花,就是一例。
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製作可為以蛻變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時代。因為陶與瓷的分野,在乎質白堅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關鍵在於火燒溫度。漢代雖有瓷器,但溫度不高,質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發展到唐代,不但釉葯發展成熟,火燒溫度能達到攝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們說唐代是真正進入瓷器的時代。唐代最著名的窯為越窯與邢窯。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文化
這個時期較為有名的是後周世宗的柴窯,以天青色為主,世宗評為「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所以有「雨過天晴青」的美稱。陶路上記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可略知其製作精美。
越窯到了五代,一度成為吳越王錢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當時又稱為「秘色窯」,皆屬於青瓷的製造。
宋朝時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後周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國的鼎盛時期,「宋瓷」也是聞名世界。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為五大名窯,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
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業較宋代為衰落,然而這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如青花和釉里紅的興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帶動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明朝時期陶瓷文化
我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永樂軒德時期為青花瓷器的早期,雖然比不上甜白、脫胎的精緻,但由於蘇泥渤青鈷料的輸入使用,使這時期的青花大放異彩;畫工的藝術修養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暈,作末骨花卉的筆法,產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線條上不同濃淡,產生活潑的變化,顯得更為生動有力。元代以來回教的輸入也給此時帶來豐富的圖案,加上中國繪畫的運用,布局內容清晰明朗,感覺出他的雄渾古樸。
成化、正德為青花瓷的中期,此時蘇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蘇青的濃郁,更無散暈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細致的表現方面發展,繪畫手法力求精練,細描勻染,加上白瓷薄胎,達到精緻的目標。
嘉靖、萬曆年間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給嘉靖諸窯帶來盛況,色彩濃艷而強烈。此時產量較大,並由荷蘭船運往歐洲。
萬曆年間有名的五彩、鬥彩、成為後世彩瓷發展的基礎,甚至日本伊萬里古瓷也是根據這時期的鬥彩發展出來,「萬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時又有紅地黃彩、藍地黃花、紅地青花、黃地青花五彩、描紅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窯之大成,圖案更是千變萬化、增加許多。
明代開始,窯址都趨於集中在景德鎮,無論官窯或民窯都偏向於彩繪瓷器,宋瓷前都以單色釉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繪世界,瓷胎也趨向薄、細、白的 求,在坯身上記住款式也從此開始,年代、堂號、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據有更確實的辨認。
清朝時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福建省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佛像相當有名。清代中期,外銷陶瓷發展出來的廣彩,艷麗照人。

『叄』 查字典,舉。的字義

基本字義

1. 向上抬,向上托:~頭。~手。~重。~棋不定。
2. 動作行為:~止。輕而易~。
3. 發起,興辦:~義。~辦。創~。
4. 提出:~要。~例。
5. 推選,推薦:推~。薦~。
6. 全:~國。~世。~家。
7. 古代指科舉取士:科~。~人。一~成名。
8. 攻克:「一戰而~鄢、郢」。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小篆字形,從手,舉( yǔ)聲。本義:雙手托物)
2. 同本義 [raise;lift up]
舉,對舉也。——《說文》
舉,擎也。——《廣韻》
其堅不能自舉也。——《莊子·逍遙游》
舉所佩玉玦。——《史記·項羽本紀》
3. 又如:舉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舉案(舉起托盤以進奉食品)
4. 拿起;提起 [hold up]
舉全吳之地。——《資治通鑒》
舉以予人。——宋· 蘇洵《六國論》
5. 又如:舉白(舉杯喝盡。乾杯);舉踵(舉起腳跟。比喻切望);舉綱持領(提起網的總繩,網眼就張開了;提起皮衣領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順了。比喻辦事要抓關鍵部分)
6. 飛,飛起;飄動 [fly]
九萬里風鵬正舉。——李清照《漁家傲》
7. 又如:舉翮(展翅起飛);風舉(隨風飄動)
8. 升起;聳起 [lift]
叔籔,火烈具舉。——《詩·鄭風》
中江舉帆。——《資治通鑒》
9. 仰起;抬起 [face upward;raise]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 李白《靜夜思》
10. 又如:舉眼無親(人地生疏,孤單無依);舉手加額(把手舉上額頭敬禮)
11. 發問;動問 [question]
主人不問,客不先舉。——《禮記》。孔穎達疏:「舉亦問也。客從外來,宜問路中寒熱無恙,若主人未問,則客不可先問也。」
12. 推薦;選用 [recommend;choose]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左傳·襄公三年》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孟子·告子下》
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管夷吾舉於士。
孫叔敖舉於海。
舉孝廉不行。——《後漢書·張衡傳》
13. 又如:舉孝廉(薦舉孝子和廉潔之士);舉保(推薦,舉薦);舉主(古時推舉賢者做官或參加考試,被薦者稱薦者為舉主)
14. 提出;列舉 [enumerate]
舉類邇而見義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舉數人以訓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15. 又如:舉似(指點,告訴);舉案(列出罪狀並加以查證);舉正(列舉其罪而正之以法);舉陳(列舉陳述);舉駁(提出理由,予以駁回);舉類(舉例)
16. 興起;發動 [start]
舉事必循法。——《呂氏春秋·察今》
舉大計亦死。——《史記·陳涉世家》
並舉而爭起。——《漢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17. 又如:舉大事(指發動奪取政權的武裝起義);舉大計(舉大事)
18. 施行;辦理 [carry out]
舉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19. 攻克;佔領 [occupy]
一戰而舉鄢郢。——《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西舉巴蜀。—— 漢· 賈誼《過秦論》
戊卒叫,函谷舉。—— 唐· 杜牧《阿房宮賦》
且秦舉 咸陽而棄之,何但 越也。——《漢書》
20. 成就;成功 [become famous]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史記·陳涉世家》
21. 參加科舉考試 [examine]
應舉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傳》
島初赴舉。——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乙先得舉。——清· 周容《芋老人傳》
舉鄉試。——《明史》
22. 又如:舉進士;舉首(科舉考試的第一名)
23. 指摘;檢舉 [censure;report to the authorities]。如:舉罰(揭發並處罰);舉劾(檢舉揭發)
24. 撫養;生育 [nourish;give birth to]。如:舉子(生育小孩);舉息(生育子女);舉乳(哺乳)
25. 放;發 [put;break out]。如:舉音(放音喧呼;為悼死者而放聲哀哭);舉跡(發跡);舉閣(放置,存放)
26. 點燃 [fire]。如:舉燭(點起燭火);舉炊(生火做飯);舉烽(燃點烽火);舉燧(燃起火把;燃起告警烽煙)
27. 取;拾取 [pick up]
財務之遺者,民莫之舉。——《呂氏春秋》。高誘注:「舉,取也。」
28. 借貸 [borrow]。如:舉債;舉假(借貸);舉貸(放債)
29. 攀援 [climb]
木熙者,舉梧檟。——《淮南子》
30. 張開 [口] [open]。如:舉口(開口,張口)
31. 帶動;率領 [lead]。如:舉眾鬧事;舉眾出迎
32. 聳立,突起 [tower]
河水翼岸夾山,巍峰峻舉。——《水經注》
33. 成立,站得住腳 [stand]
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晉· 陸機《文賦》
34. 記錄;登記 [register]
舉口數,生者著,死民者削。——《商君書》
35. 談論;稱引 [talk]
不惟舉之於其口,而又筆之於其書。——唐· 韓愈《原道》
36. 贊許;表彰 [praise]。如:舉名(稱揚其名);舉顯(表彰)
37. 復興 [revive]
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禮記》
38. 祭祀 [offer sacrifice]
靡神不舉,靡愛斯牲。——《詩·大雅》
山川神袛有不舉者為不敬。——《禮記》
39. 沒收 [confiscate]
凡貨不出於關者,舉其貨,罰其人。——《周禮》
40. 吃豐盛的飲食 [have a square meal]
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周禮》
41. 輕手診脈 [feel the pulse lightly]
舉,輕手診脈之法。——《中國醫學大辭典》
42. 總括 [summary]。如:舉凡(凡是;所有);舉籍(統計人口、田畝等以登記成冊)

〈名〉

1. 言行;舉動 [act;deed]。如:舉止失措(舉動失常);舉指(猶舉止,行動);舉趾(指舉動);舉休(舉止;舉動);舉以喪名(有所舉動而喪失名譽)
2. 科舉考試 [examination]。如:舉監(明清時以舉人資格入國子監讀書的人);舉場(科舉考場);舉選(指科舉)
3. 舉人的簡稱 [Juren]。如:中了舉了
4. 櫸柳 [beech]
5. 肺脊;骨體正脊 [vertra]
佐食受牢舉如儐。——《儀禮》
6. 古代詞性術語之一,相當於現在的名詞 [noun]
7. 姓

〈量〉

1. 古代重量單位,一舉重三兩 [three ounce]

〈形〉

1. 全 [entire;whole]
舉家錦衣玉食。——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舉天下所貢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一切異狀。——《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舉門(滿門,全家);舉時(舉世);舉族(全族)

〈副〉

1. 皆,都 [entirely;completely]
舉疾首蹙頞。——《孟子·梁惠王下》
舉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殺人如不能舉。——《史記·項羽本紀》

常用片語

1. 舉哀 jǔ』āi

(1) [wail in mourning]∶指辦喪事時高聲號哭,表示哀悼
(2) [go into mourning]∶戴孝
2. 舉案齊眉 jǔ』àn-qíméi
[man and wife respect with each other] 指後漢梁鴻之妻把食具抬舉到眉眼那樣的高度遞給丈夫,極言夫妻相互敬愛之至
3. 舉辦 jǔbàn

(1) [conct]∶開辦
舉辦訓練班
(2) [hold]∶舉行
舉辦展覽會
4. 舉兵 jǔbīng
[dispatch troops] 出兵;起兵
舉兵出征
舉兵北上
5. 舉不勝舉 jǔbùshèngjǔ
[be too numerous to list] 舉也舉不盡,形容極其多
公開告密,賣友求榮,賣身投靠的勾當,舉不勝舉。——魯迅《偽自由書》
6. 舉步 jǔbù
[step forward] 邁步;走路
7. 舉措 jǔcuò
[act] 舉動;行為
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後漢書·王霸妻傳》
舉措失當
8. 舉動 jǔdòng

(1) [comportment]∶舉止
(2) [act;movement]∶行動
舉動自專由。——《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輕率的舉動
9. 舉發 jǔfā
[expose, denounce] 檢舉揭發 [壞人、壞事]
10. 舉凡 jǔfán
[ranging from…to] 表示總括;凡是(下文大多列舉);列舉其大要
11. 舉高 jǔgāo
[rear] 特別是為了要高高地伸上去;使升高,舉起
12. 舉國 jǔguó
[the whole nation] 整個國家
舉國歡慶
13. 舉劾 jǔhé
[impeach sb. by listing crimes] 列舉罪行、過失加以彈劾
14. 舉火 jǔhuǒ

(1) [light a kitchen fire]∶生火做飯
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莊子·讓王》
(2) [light a fire]∶點火
舉火示警
15. 舉家 jǔjiā
[the whole family] 整個家庭;全家
大喜,籠歸,舉家慶賀。——《聊齋志異·促織》
16. 舉薦 jǔjiàn
[recommend] 作為值得信賴或關注而推薦;作為值得注意或惠顧而提出
舉薦人才
17. 舉借 jǔjiè
[borrow (large sums) money] 借貸;借進 [巨額款項]
舉借外債
18. 舉力 jǔlì
[lift] 使物體上升的力
19. 舉例 jǔlì
[sample] 舉出例子
從中舉例
20. 舉目 jǔmù
[raise the eyes] 抬眼看
舉目四望
21. 舉棋不定 jǔqí-bùdìng
[hesitate about(or over)what move to make] 手舉棋子,斷定不了往哪兒走。比喻遇事無主見,決斷能力差
22. 舉人 jǔrén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漢代取士人不用考試,令郡國的守相推薦到中央;明清兩代稱鄉試考取的人
23. 舉身 jǔshēn
[jump;leap] 縱身一跳
舉身赴清池。——《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4. 舉世 jǔshì
[throughout the world] 整個人世;全世界
舉世聞名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5. 舉世聞名 jǔshì-wénmíng
[of world renown] 全世界都知道,聲名遠播
中國的象牙雕刻是傑出的, 北京的山水人物和 廣州的花卉動物牙雕,尤其舉世聞名。—— 秦牧《高高翹起的象鼻子》
26. 舉世無雙 jǔshì-wúshuāng

(1) [unrivalled]∶全世界只有一個。形容極為罕見
(2) [unequaled]∶無與倫比
一種舉世無雙的職業
27. 舉事 jǔshì

(1) [stage an uprising]∶指發動武裝起義
約期舉事
(2) [recommend]∶舉用人才
(3) [do]∶作事情
凡舉事必循法以動。——《呂氏春秋·察今》
28. 舉手之勞 jǔshǒuzhīláo
[hand's turn] 指輕微的勞動
29. 舉賢使能,舉賢任能 jǔxián-shǐnéng,jǔxián-rènnéng
[promote able men] 推舉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眾的人
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演義》
30. 舉行 jǔxíng

(1) [hold]∶進行 [某事]
大學生隊今天下午舉行比賽
(2) [perform]∶正式地做或依據規定的儀式做
舉行結婚儀式
(3) [give]
(4) 主持辦理
每周舉行茶會
(5) 演出
這管弦樂隊每季舉行十次演奏會
31. 舉言 jǔyán
[speak] 發言,開口講話
舉言謂新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舉言謂阿妹。
32. 舉眼 jǔyǎn
[raise the eyes] 抬起眼睛(看);舉目
舉眼一看,遍山紅葉
33. 舉眼無親,舉目無親 jǔyǎn-wúqīn,jǔmù-wúqīn
[have no one to turn to (for help)] 人地生疏,無親友故舊
中艙只剩得趙不了一個,舉目無親,好不凄涼可慘!——《官場現形記》
34. 舉要 jǔyào
[list main points] 列舉主旨、要點;選出主要部分,多用做書名
唐宋文舉要
35. 舉業 jǔyè
[works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舉時代指專為應試的詩文、學業、課業、文字。也指八股文
36. 舉一反三 jǔyī-fǎnsān
[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37. 舉義 jǔyì
[rise in revolt] 起義;武裝暴動
38. 舉止 jǔzhǐ
[bearing;manner;mien] 指姿態和風度
觀其言語舉止,非庸人也。——《後漢書·馮異傳》
注意你的舉止
察其舉止。——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39. 舉止大方 jǔzhǐ dàfāng
[have poise] 言行舉動得宜、不拘束,待人接物不吝嗇
若是正經的女子,見了人一樣,不見人也是一樣,舉止大方,不輕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礙甚麼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40. 舉踵 jǔzhǒng
[be on tiptoe] 踮起腳後跟
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1. 舉重 jǔzhòng
[weight lifting] 做為比賽或練習的舉杠鈴運動
42. 舉子 jǔzǐ
[a candidate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舉時代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
43. 舉足輕重 jǔzú-qīngzhòng
[hold the balance] 以一人向背,可以影響兩方面的安危成敗。比喻能起到影響全局的關鍵作用
舉足輕重的人物
44. 舉坐,舉座 jǔzuò,jǔzuò
[all those present] 指所有在座的人
舉坐皆驚
舉坐嘩然

『肆』 中國有一種很有名的十種花是什麼花

中國十大名花分別是: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綻妍——菊花、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皇後——月季、繁花似錦——杜鵑、花中嬌客——茶花、君子之花——蘭花、十里飄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這十種名貴又美麗的地方名花。梅花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梅花為軍,有花魁之稱,總領群芳;牡丹為亞軍,花中之王,國色天香;菊花為季軍,高潔豐麗,傲霜怒放,蘭花為第四,花中君子,天下第一香;月季為第五,花中皇後,世界名花;杜鵑為第六,花中西施,風姿卓絕;山茶為第七,花中珍品,富麗堂皇;荷花為第八,水中芙蓉,磊落大方;桂花為第九,秋風送爽,十里飄香;水仙為第十,凌波仙子,清新淡雅。

拓展資料:1986年11月20日開始至1987年4月5日結束的,由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上海電視台、上海文化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活動共參評名花22種。

這次評選標准以栽培歷史悠久,觀賞價值特高,富有民族特色為三個基本條件,參評人群涵蓋了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以及國際人士的關注。共收到選票149018張,其中有效票144334張,廢票4684張,這些選票與全國114位園林花卉學專家一起組成的評委會選票(標准答案),得出10大名花。

『伍』 鮮花洗腳成語是什麼

筆下生花bǐxiàshēnghuā
[釋義]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語出回] 《花城》1980年第7期:「你們這答些筆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調查只不過是為現成觀點抓例子罷了。」
[近義] 妙筆生花
[用法] 補充式;作定語;指能寫好文章
[例句] 晚唐詩人杜牧才氣過人,~,創作了許多詩文佳品,尤以《阿房宮賦》傳誦千古。

『陸』 西安哪有好吃,好玩的,求推薦!!

一 市內景點 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建於明1384年,高36米,外部重檐3層,但內部僅上下兩層,是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一個巨大的鍾被裝置在樓上原用於報警報時。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距鍾樓不到1公里,建於1380年明洪武13年,高33米,一個巨大的鼓被裝置在樓上,當夜降臨時人們擊鼓以報時間,它和鍾樓被認為是姐妹樓,在其上敲鍾擊鼓,被稱為「晨鍾暮鼓」。
大雁塔:(國家AAAA景區)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我國佛教名塔之一,創建於唐652年,唐代高僧玄奘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為了供奉和貯藏,經玄奘上表請求建造此塔。其特點是磚結構體現出木結構的斗拱風格。
乘車路線:乘21路、22路、24路、601路、610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01、503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小雁塔:位於西安城南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建於唐707年,共15層,約45米高,據傳為當時宮人捐錢,興建的佛塔。
乘車路線:乘46路、29路、21路、204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08路、707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明城牆:(國家AAAA景區)明代城牆是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里,整個牆體高大宏偉,環繞在現今西安市中心區周圍,是古都西安的標志性建築,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堡。
碑林:(國家AAAA景區)位於西安三學街孔廟舊址,碑林現收藏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餘件,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
乘車路線:乘14路、402路、309路、239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12路、704路、710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家AAAA景區)位於大雁塔西北1公里處,是國家級現代化大型博物館,館內珍藏了陝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萬件(組),展現出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歷史,其館藏是全國之最。
乘車路線:乘610路、521路、27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701路、827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西安半坡博物館:位於西安以東的產河和灞河之間,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仰韶文化,1958年建立,是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
乘車路線:乘401路、433路、406路、301路、11路、233路、42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及507路、511路中巴交通線路車可到達。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北院門化覺巷內,是西安六萬多穆斯林過宗教生活的主要場所,是中國建築最早,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清真寺之一.
乘車路線:市中心鍾樓下車向西徒步5分鍾可到達。
秦阿房宮:位於西安市西郊4公里處,展現當年秦阿房宮雄偉的建築,是秦阿房宮遺址興建的藝術再現。
乘車路線:乘521路、604路、302路、901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可到達。
興慶宮公園: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外東南處,興慶宮是唐玄宗李隆基修建的宮殿,屬唐長安三大宮殿之一,興慶宮公園是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公園,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公園。
乘車路線:乘7路、8路、27路、43路、28路、228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可到達。
秦始皇陵、秦兵馬俑(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位於臨潼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兵馬俑是始皇陵的從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處,發現於1974年,規模宏大,場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華清池(國家AAAA級旅遊點):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距西安30公里。是唐代華清宮殿再現,優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風光使其備受歷代帝王垂青。如今,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游覽沐浴勝地。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臨潼博物館:位於臨潼縣城東側,是一座以陳列該縣出土文物為主的地方性博物館,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文物共1萬余件,其中有從唐慶山寺遺址出土的金棺銀尊、釋迦如來舍利寶帳等。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驪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景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城南,距西安市東約25公里。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餘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相傳這里曾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也發生於此。這里風景秀麗,其中「驪山晚照」系長安八景之一。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鴻門宴舊址:位於臨潼縣新豐鎮鴻門堡村,是驪山風景中最北的旅遊點。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處潼關通長安之要道, 相傳,著名典故「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就發生在這里。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黃巢堡森林公園:地處西安市霸橋區洪慶山上,與臨潼、藍田相鄰,屬驪山支脈。景區內山水俱佳、風景秀麗,匆匆翠竹、鬱郁松柏使人心曠神怡。
乘車路線:乘213路、231路、507路至洪慶下車。
二 短途旅行1 東線
輞川溶洞:位於藍田縣城東南10多公里處。洞內有許多頂天立地的鍾乳石柱,鍾乳石瀑,石筍等,參觀溶洞既能欣賞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又能對岩溶地貌的發育過程有感性認識。
乘車路線:三府灣或金花路乘高速車至藍田汽車站下車,轉乘101路公交車
輞河峽谷漂流:位於西安市藍田縣輞川景區內,距西安市28公里。漂流河段全程約4公里,公路直達。乘皮舟順河漂劃而下,不僅有回腸九轉,驚濤拍岸之感,同時悠閑自在情趣妙趣也猶然而生。
乘車路線:尚德門外乘西安—藍田中巴,下車換乘藍田——輞川或藍田——葛牌中巴到薛家村下車。
王順山:位於藍田縣城東南10公里,距西安市區60公里。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順擔土」里的王順葬母於此,因而得名。
水陸庵:位於王順山腳下,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
乘車路線:西安火車站廣場乘開往商州、丹鳳方向的車,在藍橋站下車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西安東南面的藍田縣,距西安市區約50公里。1964年,這里發現的猿人頭骨化石距今約有100萬年的歷史,這一發現,為研究人類文明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乘車路線:乘從西安—商州的班車,在九間房站下車後南行1公里可到達2 西線
黑河森林公園:位於黑河源頭,秦嶺北坡中部,太白山主峰東南坡,據西安市區80公里,108國道橫貫其中,林間道路四通八達。公園總面積4941.2公頃,森林覆蓋率95%。共分三大景區,100多個景點,這里既有黑河源頭綺麗壯觀的勝景,又有太白山南坡眾多的湖泊。
乘車路線:豐慶路汽車站乘車經周至,沿108國道在61公里處西安黑河森林公園管理處下車。
樓觀台旅遊風景區:位於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公里,在我國道教上稱為「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等。
乘車路線:西安市汽車站(水司)乘車至周至縣城,再轉乘301路公交車至
楊貴妃墓:位於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
乘車路線:可從玉祥門汽車站乘坐開往咸陽的旅遊車。
茂陵:位於咸陽市興平縣東北,距西安市約45公里,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乘車路線:可從玉祥門汽車站乘坐開往咸陽的旅遊車。
昭陵:位於咸陽市禮泉縣東北20多公里處,距西安約80公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建制雄偉。開創了唐代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
乘車路線: 西安火車站或玉祥門車場乘西安—禮泉方向的車,下車後轉乘禮泉—北屯的汽車可到達。
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風縣城北法門鎮,距西安約12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家名剎。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
乘車路線:西安玉祥門外的潘家村汽車站乘西安—扶風的旅遊車可直達。
楊凌農科城(昆蟲博物館、人工降雨模擬大廳、農業科技示範園等)
乘車路線:城西客運站乘車至楊凌或西安火車站乘西安—寶雞高速楊凌下車
漢陽陵:位於咸陽市東部渭城區正陽鄉張家灣北,距西安20公里處,系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後合葬的陵園。
乘車路線:鍾樓乘310路公交車直達陽陵,西安火車站廣場乘至陽陵的旅遊班車。3 南線
翠華山 :(國家AAAA景區)位於西安城南20公里處秦嶺北麓,山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奇峰異洞,溪水淙淙。山崩分布面積5.2平方公里,是我國地質史上最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展覽地。於2002年開發的新景區翳芳湲,景區內原始質朴,自然生態良好,水質清純,流水潺湲。
乘車路線 :西安市大南門外體育路、長安路、韋曲沿途均可乘西安至翠華山旅遊專線車。
興教寺:位於西安市南20餘公里,建於公元669年,因唐肅宗李享題塔額「興教」二字而得名。唐代高僧玄奘與弟子窺基、園測安葬於此,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
乘車路線:乘57路市區公交線路車可抵達,或(南門起點)乘215路、219路車抵長安縣轉車可抵達。
香積寺:位於長安縣郭杜鄉香積寺村,距西安城約17.6公里,建於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是凈土宗二世祖善導法師的衣缽第子懷惲為祭祀善導而營建的。被國內外人士公認為漢傳佛教凈土宗祖庭。
乘車路線:西安市體育館乘西安—韋曲中巴下車後轉至。
豐德寺與凈業寺;位於西安城南30公里的灃峪口,是中國佛教律宗祖庭。
乘車路線:吉祥村乘西安—豐裕口下車即到
華嚴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塬畔,建於公元803年,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該寺在國內外頗有影響,信徒朝聖絡繹不絕。
嘉午台:隋唐時就為佛教勝地。群山連綿,景異石奇,林木茂盛,流水潺潺,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清代著名文人高鶴年都在此游覽居住。
乘車路線:大南門外車站乘西安——胡留中巴車,下車後胡留——白道峪
南五台:位於秦嶺北麓中段的西安市長安區五台鄉境內,距市區25公里,因山上有觀音、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台(山峰)而得名,是我國佛教聖地之一,景區內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廟宇庄嚴,藝術精巧。
乘車路線:南門外汽車站或南稍門什字西乘往終南山的旅遊專線車。
太興山: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庫峪十里廟,供奉真武大帝,為道教的洞天福地,山頂岩石上矗立了一近千年的太興鐵廟,使太興山的超凡與神秘帶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
乘車路線:大南門外車站乘西安—庫峪中巴車,下車換乘至十里廟
青華山:海拔1678米,形若蓮花卧佛,自古以「清秀華美」而得其名,山上有寺廟12處,古為達官貴人郊遊進香之地。
乘車路線:南關汽車站乘到灃峪方向青華村下車向南一里
草堂寺:位於西安市戶縣東南的圭峰山北麓,唐代中葉,名僧宗密主持修葺了這個寺院,這里的獨特景色「草堂煙霧」成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
乘車路線:在西安汽車站(水司)乘西安至戶縣汽車轉至。
重陽宮:位於戶縣城西10公里的祖庵鎮,是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修道和葬骨之地,是我國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歷來享有「全真聖地」之盛名。
乘車路線:西安市汽車站(水司)乘西安至戶縣汽車抵達
阿姑泉牡丹苑:位於戶縣城南十公里的終南山北麓,佔地三百餘畝,以牡丹品種多,種植面積大而著稱,苑內還有隨時令而開的各色花卉,是集花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山林公園。
乘車路線:朱雀門汽車站或豐慶路汽車站乘坐西安—戶縣班車,戶縣南關汽車站換乘戶縣至牡丹苑班車
東韓農民畫庄:位於西安市戶縣,交通便利。素以繪畫享譽海內外,優秀的農民畫作品,精緻的民間工藝品,被受海內外人士的青睞。
乘車路線:朱雀門汽車站或豐慶路汽車站乘坐西安—戶縣班車,畫庄位於縣城北部。
陝西太平森林公園:戶縣太平峪內,據西安市區30公里。這里有我國最大的瀑布群,共有大小瀑布12處,瀑布最大落差百餘米,景區峭壁林立、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多瀑布、急流、險灘,被遊人稱為「北方的九寨溝」。
乘車路線:遊客可與公園接待站聯系,接待站設在戶縣林業局樓下,也可在戶縣三球儀車站乘戶縣——煤場班車前往。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戶縣南部,秦嶺北坡中段,地處萬頃森林腹地,總面積2621公頃,有五大景區105個景點,以冰河翠之雄、龍潭子之奇、奇秀峰之險、蘆花河之秀、秦嶺梁之幽各顯特色,夏季最高溫度27℃。
乘車路線:由西安朱雀門或水司汽車站、乘車到戶縣朱雀森林公園接待站(人民路什字100米)乘車去公園。3 北線
玉華宮景區:位於銅川市西北部的玉華山,是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的油松次生林。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天然的「氧吧」。
乘車路線:火車站乘發往銅川大巴,到銅川印台區政府門前改乘3路旅遊專線車或中巴車到玉華宮。
黃帝陵:位於黃陵縣以北1公里的橋山之巔,距西安北約200公里處,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
乘車路線:在西安火車站乘中、大巴直達,或乘西安延安班車即可抵達。
葯王山石刻 :位於陝西耀縣城東1.5公里處,是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明隆慶六年(1572年),人們把孫思邈所著的葯書,刻於五通碑石,立於山上,「葯王山石刻」因此傳名。現存有歷代碑石100餘通,大都與孫思邈有關。
乘車路線:火車站乘發往銅川大巴,耀縣下車。
三 推薦景點1 華山(全國AAAA級旅遊區):位於華陰市南,距西安120餘公里,是我國名山「五嶽」中海拔最高的山峰,以險峻稱雄於世,自古以來就是負有盛名的旅遊勝地。
乘車路線:在火車站乘旅遊專線車抵達,或乘西安-華山火車可抵達。
2 合陽洽川濕地:位於合陽縣城東23公里,風景優美,素有「小江南」之稱。
乘車路線:西安市城東汽車站發往合陽方向的班車換車抵達。
3 韓城黨家村民居:位於韓城東北9公里處,村中有建於600年前的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等建築以及族譜村史,專家譽為「東方人類傳統民居的活化石」。
乘車路線:城東客運站乘西安—韓城班車,韓城有班車通往各景點。
4 南湖:位於漢中市西南17公里的漢山腳下,湖水遷回於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乘車路線:乘西安—漢中火車可抵達或在城南汽車站乘西安—漢中班車換車抵達。
5 香溪洞風景區:位於安康市南郊,距市區3公里。景區周圍山峰環繞,溪流潺潺,山谷間野草花香,色彩絢麗。
乘車路線:西安火車站乘發往安康方向的火車或在南門車站、西安汽車站乘汽車前往
6 關山牧場:位於陝西省寶雞市西北百餘公里處,是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唯一以山地草原為主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乘車路線:先從西安汽車站乘汽車到寶雞,然後從寶雞汽車站乘去甘肅張家川的班車在關山下車。
7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宜川縣工業區48公里的壺口鄉境內,壺口瀑布為黃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國僅次於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乘車路線:在西安、延安乘車抵達宜川後換車可抵達。
8 榆林紅石峽:位於榆林城北3000米處。峽谷長350米,東西對峙,峭拔雄偉。溪流清澈,岸邊垂柳青翠。這里有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
乘車路線:火車站廣場乘西安—榆林,下車後在西包公路口搭乘中巴。其他度假休閑游
新桃花源休閑山莊:位於西安市北郊草灘鎮,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就餐、住宿、娛樂、垂釣、體育健身為一體多功能的休閑娛樂場所。
乘車路線:在市區乘18路、600路、602路、509路、3—10公交車到新桃花源山莊站下車。
東晉桃花源:位於西安市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上稷路中段1號,優美的田園風光、菜花飄香、麥浪滾滾、白花爭艷、活靈活現的豬、狗、牛、羊、馬、鴕鳥、魚、鴿等,為你增添了無限樂趣。
乘車路線:在市區乘18路、600路、602路、238路、901路公交車在東晉桃源站下車。
渭水圓溫泉度假村:位於西安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原草灘農場場部),是西安市目前最大的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種植養殖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場所。
乘車路線:鍾樓乘238路公交車。
西安鯨魚湖休閑山莊:位於白鹿塬上鯨魚溝中段,山莊是集客房、餐飲、娛樂和遊船為一體的休閑場所。
乘車路線:南門亞童夢園對面乘西安至安村中巴車到狄寨鎮政府下車或西京醫院對面乘240路公交車到終點下車後退50米對面有鯨魚湖山莊接待站,由工作人員安排免費車送至山莊。
西安市東大娛樂園度假村:是集垂釣、觀光、吃、住、娛為一體的旅遊度假村。坐落在西安城南30公里的長安東大旅遊溫泉開發區,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乘車路線:從市水司乘西安—東大的中巴車到東大溫泉開發區。
白馬河生態區:位於西安市藍田縣城東,距西安市38公里,歐式建築,環境優美,典雅明麗,水庫垂釣、登山、燒烤,功能齊全。
乘車路線:在體育場、火車站乘西安—藍田中巴車到縣城後,轉乘藍田—金山的小巴在白馬河生態圓下車。
常寧宮休閑山莊:位於長安城區正南5公里,關中四大名塬之一的神河源半崖之上,南望終南山,北鄰古長安,風景秀麗,交通便捷,集餐飲、娛樂、住宿、休閑、旅遊觀光於一體。
乘車路線:南門體育館停車廠乘215、229路公交車農業生態觀光
灞橋葡萄科技園:地處西安市東郊,紡渭路南段,距西安市中心12公里,佔地面積100畝,主要從事以鮮食大粒葡萄為主,大櫻桃為輔的科技實驗、示範工作。還栽有水蜜桃、甜柿、李子、梨、棗等多種時令水果。
乘車路線:北大街乘301路或南門乘213路至34中下車
紅旗生態農業觀賞示範園: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高橋村,交通便利。目前栽植了葡萄、草莓、櫻桃、桃、杏等特色水果和銀杏、女貞、洋槐、龍柳、側柏、紅楓等珍貴樹木50000餘株。
乘車路線:輕工乘406—高橋下車
戶縣農業生態園:位於戶縣北部渭河岸邊,風光宜人,現建有設施農業區、特色養殖區、苗木花卉區、濕地牧草區,是郊外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乘車路線:在南門乘西安—周至中巴在戶縣南北四號路天馬食品廠下車向北3公里
楊凌農業觀光:是我省最大的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園內連棟溫室四座,雙拱日光溫棚七座,共計36.2畝。採用自控溫室、無土栽培,引進並培育國外優良品種。
乘車路線:城西客運站乘車至楊凌或西安火車站乘西安—寶雞高速楊凌下車科普旅遊
陝西天文台:位於西安臨潼區驪山上,它採用高精度長波授時發出時頻信號,能覆蓋我國全部陸地和近海海域。
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乘306路旅遊專線車可到達。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管理機構,擔負著為我國發射的所有衛星測量控制的任務。
乘車路線:鍾樓乘8路公交車可到達。
陝西廣播電視塔:高245米,是西北地區最高的建築物。塔體呈銀灰色,塔身呈八角形,遊人可乘坐高速電梯登上塔樓,盡情觀賞古城勝景。
乘車路線:乘603路、600路電視塔下。
楊凌農科城
昆蟲博物館,位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內,始建於1987年,是亞洲展覽面積最大、展出昆蟲種類最多、展覽檔次最高的昆蟲科普基地。

『柒』 西安及周邊有哪些適合情侶一起去旅行的地方

西安旅遊景點很多
適合情侶的也不少
我簡單說下吧
01西安漢城湖景區版
02西安大唐西市文化景區
03西安桃花權潭景區
04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05西安博物院
06西安回民街
07陝西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08西安市黑河旅遊景區
09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
10西安綠葉庄園
這些就是西安及周邊適合情侶一起去旅行的地方

熱點內容
荷花梅香 發布:2025-05-19 20:20:29 瀏覽:847
盆栽怎樣露根 發布:2025-05-19 20:11:19 瀏覽:302
梅花國畫提字 發布:2025-05-19 20:11:09 瀏覽:581
玫瑰酒詩句 發布:2025-05-19 20:11:06 瀏覽:783
綠植常見病圖 發布:2025-05-19 19:32:28 瀏覽:130
長沙花藝公司 發布:2025-05-19 19:30:05 瀏覽:805
情人節快樂祝福詞 發布:2025-05-19 19:28:24 瀏覽:516
水平行花藝 發布:2025-05-19 19:18:59 瀏覽:595
金花卉大全 發布:2025-05-19 19:15:03 瀏覽:877
茶花說語 發布:2025-05-19 19:00:04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