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如何分技
1. 花卉按生物學特性如何分類
按生物學特性分類不同的花卉,其生物特性各不相同。它們對光照、溫度、水分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同,習慣上常根據這些不同,把花卉人以下四種類型。
一、喜陽性和耐陰性花卉
(一)喜陽性花卉 象月季、茉莉、石榴等大多數花卉,它們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這種花卉叫做喜陽花卉。如果光照不足,就會生長發育不良,開發晚或不能開發,且花色不鮮,香氣不濃。
(二)耐陰性花卉 象玉簪花、綉球花、杜鵑花等,只需要軟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長,叫做耐陰性花卉。如果把它們放在陽光下經常暴曬,反而不能政黨地生長發育。
二、耐寒性和喜溫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 象月季花、金盞花、石竹花、石榴等花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時間低溫影響,冬季它們能在室外越冬。 (二)喜溫性花卉 象大麗花、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花卉,一般要在15-30°C的濕度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以育,它們不耐低溫,冬季需要在溫度較高的室內越冬。
三、長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
(一)長日照花卉 象八仙花、瓜葉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叫做長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滿足這一特定條件的要求,就不會現蕾開發。
(二)短日照花卉 象菊花、一串紅等,每天需要12個小時以內的日照,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現蕾開發。如果日照時間過長,就不會現蕾開發。
(三)中性花卉 象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對每天日照的時間長短並不敏感,不論是長日照或短日照情況下,都會正常現蕾開發,叫做中性花卉。
◆水生、旱生和潤土類花卉
(一)水生花卉 象睡蓮,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長以育,叫做水生花卉。 但因為科技的發展水培花卉出現在在中國市場正在發展,水培花卉是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手段,對普通的植物、花卉進行馴化,使其能在水中長期生長,而形成的新一代高科技農業項目。水培花卉,上面花香滿室,下面魚兒暢游,衛生、環保、省事,所以水培花卉又被稱為懶人花卉。
(二)旱生花卉 象仙人掌類、景天類等,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長以育,叫做旱生花卉。
(三)潤土花卉 象月季花、梔子花、桂花、大麗花、石竹花等大多數花卉,要求生長在濕度較大,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潤土花卉。潤土花卉在生長季節里,每天消耗水分較多,必須注意及時向土壤里補充水分,保持溫潤狀態。
2. 家庭花卉的修剪的方法和技巧
網路知道【官方回收】該提問不適合精選。
主觀個性,回收。
修剪是養好花木的版重要手段之權一,所有花木如果任其自然生長都會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修剪不但可以創造良好的株形,還可以調節體內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和供應,防止枝葉徒長,有利於花芽分化和孕蕾;並能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 怎麼學習花卉盆景的種植技術
盆景大都是通過把一些花卉苗木通過藝術加工,改制一些特殊的造型,種植在花版盆內,放在室內、庭院、陽權台等處,襯托處家庭的溫馨氣氛,同時在室內擺放一些花卉、盆景也有益於保證室內空氣的新鮮,對人體健康特別有益。種植技術如下:
1.花卉盆景無土栽培技術,是在花盆內放人珍珠岩、蛭石或其他輕質石子(不要用植物殘腐體,象鋸末、棉子殼之類有機腐殖質做栽培基質),再加入無機鹽營養液栽培花卉的一項新技術。
4. 花卉苗木是如何分類的可以分為幾類可分多少門類
按生長習性和形態特徵分類 一般可分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多肉花卉和水生花卉。 莖干質地柔軟的謂之草本花卉。 莖干木質堅硬的謂之木本花卉。 草本花卉按其生長發育周期等的不同,又可分為一年生草花、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以及草坪植物等。 多肉花卉,具有肉質肥厚的莖葉,體內貯存豐富的水分,有的葉片退化成針刺狀,形態奇特,因此在園藝栽培中自成一類。 水生花卉,終年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帶,大多數屬於多年生植物。 按觀賞部分分類 可將花卉分為觀花類(以觀賞花色、花形為主,如菊花、月季等)、觀葉類(以觀賞葉色、葉形為主,如變葉木、花葉芋等)、觀果類(以觀賞果實為主,如金橘、乳茄等)、觀莖類(以觀賞枝莖為主,如光棍樹、山影拳等)和觀芽類(以觀賞芽為主,如銀柳)。 按用途分類 可將花卉分為切花花卉(如香石竹、馬蹄蓮等)、室內花卉(如君子蘭、龜背竹等)、庭院花卉(如月季、菊花等)、葯用花卉(如牡丹、金銀花等)、香料花卉(如白蘭、茉莉、玫瑰等)、食用花卉(如百合、金針菜、石榴等)以及環境保護用花卉(如夾竹桃、唐菖蒲等)。 按栽培方式分類 可將花卉分為露地栽培花卉和溫室栽培花卉。 露地栽培花卉:此類花卉在自然條件下全為露地栽培,多半是一些氣候適應范圍較廣的花卉,如金盞菊、一串紅、蜀葵、芍葯等。 溫室栽培花卉:均為不耐寒的喜溫花卉植物,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南部地區,因而在溫帶寒冷地區不能露地越冬,必須有溫室設備才能栽培。溫室花卉種類繁多,對溫度的要求各有不同,根據溫度的高低,又可分為低溫溫室花卉、中溫溫室花卉和高溫溫室花卉。 此外,還有以花卉原產地的氣候條件為依據,按照自然分布,將花卉分為熱帶花卉、亞熱帶花卉、暖溫帶花卉、溫帶花卉、亞寒帶花卉、高山花卉等。這種分類法能反映出各種花卉的習性和在栽培時需要滿足其生長發育的條件。 一、植物系統分類法。目前我國較常用的兩個系統是:1、恩格勒系統;2、哈欽松系統。 二、人為分類法。 1、按生長習性的分類。(1)喬木類:針葉喬木、闊葉喬木。(2)灌木類。(3)藤蔓類。 2、按主要的觀賞性狀分類。(1)觀葉樹木。(2)觀形樹木。(3)觀花樹木。(4)觀果樹木。(5)觀枝幹樹木。(6)其他。 3、按園林用途的分類。(1)風景林木類。(2)防護林類。防污染類、防噪音類、防火類、防風類、保持水土類、其他防護類。(3)行道樹類。(4)孤散植類。(5)垂直綠化類。(6)綠籬類。(7)造型類及樹樁盆景、盆栽類。(8)木本地被類。 4、按形態、習性、分類學地位的綜合分類。(1)針葉型樹類。(2)棕櫚型樹類。(3)竹類。(4)闊葉型樹類。常綠喬木類、落葉喬木類、常綠灌木類、落葉灌木類、藤蔓樹類。
5. 花卉學中的科類是怎麼分辨的
花卉的種類 (一)一、二年生花卉 這類植物從種子到種子的生命周期在1年之內,春季播種秋季采種,或於秋季播種至翌年春末采種。根據其耐寒性,可分為耐寒、半耐寒及不耐寒三類。不耐寒者在北方多為春播,但在南方多作秋播或冬播。耐寒及半耐寒者在北方多作秋播,但在南方多作春播。如百日草、鳳仙花、半支蓮、三色堇、金盞菊等。另外有些多年生草本花卉,如雛菊、金魚草、石竹等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二)宿根花卉 本類包括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系在土壤中宿存、來年春暖後重新萌發生長的多年生落葉草本花卉,如菊花、芍葯、蜀葵、耬斗菜、落新婦等。 (三)球根花卉 本類包括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狀或塊狀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按形態特徵又將其分為五類。即: 球莖類 地下莖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革質外皮,內部實心,質地堅硬,頂部有肥大頂芽,側芽不發達,如唐菖蒲、仙客來、小蒼蘭等。 鱗莖類 地下部分的莖部極短縮,形成鱗莖盤。外被紙質外皮的叫有皮鱗莖,如水仙、朱頂紅、鬱金香等。在鱗片的外面沒有外皮包被的叫無皮鱗莖,如百合等。 塊莖類 地下莖呈不規則的塊狀或條狀,新芽著生在塊莖的芽眼上,須根著生無規律,如馬蹄蓮、大岩桐、花葉芋等。 根莖類 地下莖肥大呈根狀,肉質有分枝,具明顯的節,每節有側芽和根,每個分枝的頂端為生長點,須根自節部簇生而出,如美人蕉、德國鳶尾、玉簪等。 塊根類 主根膨大呈塊狀,外被革質厚皮,新芽著生在根頸部分,根系從塊根的末端生出,如大麗花等。 (四)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 本類草本植物無明顯的休眠期,四季長青,地下為肉質須根系,南方多露地栽培,在北方均作為溫室花卉培養,如吊蘭、萬年青、君子蘭、文竹等。 (五)木本花卉 1 落葉木本植物 本類植物大多原產於暖溫帶、溫帶和亞寒帶地區,按其性狀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1) 落葉喬木類 地上有明顯的主幹,側枝從主幹上發出,植株直立高大,如鵝掌楸、懸鈴木、紫薇、櫻花、海棠、梅花等。再分細一點,還可根據其樹體大小分為大喬木、中喬木和小喬木。 (2) 落葉灌木類 地上部無明顯主幹和側主枝,多呈叢狀生長,如月季、牡丹、迎春、綉線菊類等。亦可將其分為大灌木、中灌木和小灌木。 (3) 落葉藤本類 地上部不能直立生長,莖蔓攀援在其它物體上,如葡萄、紫藤、凌霄、木香等。 2 常綠木本植物 本類植物多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有一小部分原產於暖溫帶地區,有的呈半常綠狀態。在我國華南、西南部分地區可露地越冬,有的在華東、華中也能露地栽培。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則多數作溫室栽培。按其性狀又可分為以下四類: (1) 常綠喬木類 四季常青,樹體高大。其中又分闊葉常綠喬木和針葉常綠喬木。闊葉類多為暖溫帶或亞熱帶樹種,針葉類中在溫帶及寒溫帶亦有廣泛分布。前者如雲南山茶、白蘭花、橡皮樹、棕櫚、廣玉蘭、桂花等,後者有白皮鬆、華山松、雪松、五針松、柳杉等。 (2) 常綠灌木類 地上莖叢生,或沒有明顯的主幹,多數為暖地原產,不少還需酸性土壤,如杜鵑、山茶、含笑、梔子、茉莉、黃楊等。 (3) 常綠亞灌木類 地上主枝半木質化,髓部常中空,壽命較短,株形介於草本與灌木之間,如八仙花、天竺葵、倒掛金鍾等。 (1) 常綠藤本類 株叢多不能自然直立生長,莖蔓需攀援在其它物體上或匍匐在地面上,如常春藤、絡石、非洲凌霄、龍吐珠等。 3 竹類 竹類是園林植物中特殊分支,它在形態特徵、生長繁殖等方面與樹木不同,其在園林綠化中的地位及其在造園中的作用,也非樹木所能取代。根據其地下莖的生長特性,又有叢生竹、散生竹、混生竹之分。常見栽培的有佛肚竹、鳳尾竹、孝順竹、茶稈竹、紫竹、剛竹等。 (七)蘭科花卉 本類按其性狀原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種類多,在栽培中有其獨特的要求,為了應用方便,將其單獨列出。蘭科植物因其性狀和生態習性不同,又可分成以下兩類。 (1) 中國蘭花 原產於我國亞熱帶及暖溫帶地區,為草本叢生性植物,屬地生類型,如墨蘭、建蘭、春蘭、蕙蘭、台蘭等。 (2) 西洋蘭花 又稱洋蘭,原產於熱帶雨林中,植株呈攀援狀,多為氣生根,附生在其它物體上生長,屬附生類型,如卡特蘭、兜蘭、石斛、貝母蘭等。 (八)仙人掌及多肉植物 這類植物多原產於熱帶半荒漠地區,它們的莖部多變態成扇狀、片狀、球狀或多形柱狀,葉則變態成針刺狀。莖內多汁並能貯存大量水分,以適應乾旱的環境條件,按照植物學的分類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個類型。 1. 仙人掌類 均屬於仙人掌科植物,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仙人柱屬、仙人掌屬、曇花屬、蟹爪屬等21個屬的植物。 2. 多肉植物類 除仙人掌之外的其它科的多肉植物之統稱,分別屬於十幾個科。從廣義上來講,仙人掌和仙人球也是多肉植物,但在花卉栽培中,常僅把仙人掌科的植物列為仙人掌類。 (九)水生花卉 本類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多肥大呈根莖狀,除王蓮外,均為落葉。它們都是生長在淺水或沼澤地上,在栽培技術上有明顯的獨特性,如荷花、睡蓮、石菖蒲、鳳眼蓮等。 (十)蕨類植物 本類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為常綠,其生活史分有性和無性世代,不開花,也不產生種子,依靠孢子進行繁殖,如腎蕨、鐵線草等。 (十一)草坪與地被植物 從廣義的概念上講,草坪植物也屬於地被植物的范疇。但按照習慣,把草坪單獨列為一類。隨著園藝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園林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草坪和地被植物已成為現代園林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綠化、美化城市、保護和改善環境、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草坪植物 草坪植物按其形態特徵分為: (1) 寬葉類 莖粗葉寬,生長健壯,適應性強,多在大面積草坪地上使用,如結縷草、假儉草等。 (2) 狹葉類 莖葉纖細,呈絨毯狀,可形成緻密的草坪,要求良好的土壤條件,不耐陰,如紅頂草、早熟禾、野牛草等。 草坪植物根據其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分為: (1) 冷地型草坪 又叫寒季型或冬綠型草坪植物,主要分布在寒溫帶、溫帶地區。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5~24℃。冷地型草坪的主要特徵是:耐寒冷,喜濕潤冷涼氣候,抗熱性差,春秋兩季生長旺盛,夏季生長緩慢,呈半休眠狀態,生長主要受季節炎熱強度和持續時間,以及乾旱環境的制約。這類草坪莖葉幼嫩時抗熱、抗寒能力均比較強。因此,通過修剪、澆水,可提高其適應環境的能力。如匍莖剪股穎、草地早熟禾、小羊鬍子草等。 (2) 暖地型草坪 又稱夏綠型草坪,生長最適溫度為26~33℃。主要分布於亞熱帶、熱帶。其主要特徵是:早春開始返青,入夏後生長旺盛,進入晚秋,一經霜打,莖葉枯萎褪綠。性喜溫暖、空氣濕潤的氣候,耐寒能力差,如結縷草、馬尼拉草、細葉結縷草(天鵝絨草)、野牛草等。 2. 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是指覆蓋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其中包括草木、低矮匐匍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按生態型可分為: (1) 木本地被植物 包括矮生藤本類,這類植物一般枝葉茂密,叢生性強,觀賞效果好。如鋪地柏、鹿角柏、爬行衛矛等;攀援藤本類,這類植物具有攀援習性,主要用於垂直綠化,覆蓋牆面、假山、岩石等。如爬山虎、扶芳藤、凌霄、蔓性薔薇等;矮竹類,竹類中有些莖稈低矮、耐陰,是極好的地被植物,如菲白竹、箬竹、倭竹等。 (2) 草本地被植物 這類植物在實際中應用最為廣泛。其中又以多年生宿根、球根最受歡迎。一、二年生地被植物繁殖容易,自播能力強,如紫茉莉、二月蘭等,球宿根地被植物如鳶尾、麥冬、吉祥草、玉簪、鈴蘭等。 (3) 蕨類 自然界中,蕨類植物常在林下附地生長,如貫眾、鐵線蕨、鳳尾蕨等,是園林綠地下地被的好材料。 按應用范圍可分為: (1) 空曠地被植物; (2) 岩石地被植物; (3) 坡地地被植物; (4) 林緣及林下地被植物。
6. 花卉花期調控常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1、修剪法,用摘心,修剪,摘蕾,剝芽,摘葉,環剝等措施,調節植物生長速度。依植物種類及摘取量的多少和季節有所不同。
2、葯控法,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控制花卉生長的一種有效方法。目前常用葯劑有赤黴素,乙烯利,矮壯素,多效唑,縮節胺和細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除了能誘導花卉開花外,還能使植物矮化,促進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催熟果實及田間除草等。
3、溫控法是在如溫室,冷庫等進行花期調控。人為的創造出滿足花卉植物花芽分化,和花蕾發育對溫度需求,達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6)花卉如何分技擴展閱讀:
部分花卉的花期控制:
1、荷花
荷花大多在6-8月開花,為使在國慶節開花,可利用栽培到開花只要50天左右的早花品種。於7月中旬第二次翻缸栽植,這樣就可在國慶節開花。晚花品種的新藕要在9月初形成,再將其栽在22℃以上室溫的溫室中,則荷花可在冬季開花。
2、茶花
可以用調節溫度的方法來促進或延遲開花。為延遲開花,應選晚花品種,入庫前整個植株要加苫包紮防寒,放到2℃-3℃的冷庫中,每天應見約6小時的弱光,處理時間約1個月左右,可達到延遲開花的目的。春季開花品種,滿足低溫要求後。只要加溫就可捉早開花。
3、牡丹
要提前到春節開花,應選玉粉、玉樓春、桃花紅等開花早而勤的品種。5-6年生、植株長勢強的,落葉後,將牡丹上盆,盡量不傷根系,放在溫度不高的地方,施肥一次,以後移入室溫25℃左右的溫室。
每天在植株上噴水5-6次,出葉後只噴枝幹。當花蕾現色時,轉入低溫溫室,這樣花期可保持20天左右。若要將牡丹的正常花期推遲,則可採用冷藏的方法延長其休眠期。溫度保持0℃以上,室內要有弱光,每天照射3-4小時。
7. 各種花卉的種植技術
1、玫瑰花:
定植前進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為主,無條件時可用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後,應多次深翻,以免葯害影響植株根系的發育。然後施入20厘米厚的農家肥,進行耕翻。栽植行距2-2.5米,株距1-1.5米,平原地可適當加大株行距。挖好栽植坑(長、寬、深各60厘米),放入苗木,填土踏實並澆水即可。
8. 花卉花期調控常用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一、調節溫度
1.增加溫度
主要用於促進開花,提供花卉繼續生長發育的溫度,以便提前開花。特別是在冬春季節,天氣寒冷,氣溫下降,大部分花卉生長變緩,在5℃以下,大部分花卉停止生長,進人休眠狀態,部分熱帶花卉受到凍害。因此,增加溫度阻止花卉進入休眠,防止熱帶花卉受凍害,是提早開花的主要措施。如瓜葉菊、牡丹、杜鵑、綉球花、金邊瑞香等經過加溫處理後,都能夠提前花期。牡丹提前在春節開放,主要是採用加溫的方法,利用經過足夠低溫處理打破休眠的牡丹,在高溫下栽培2個多月,即可在春節開花。
2.降低溫度
許多秋植球根花卉的種球,在完成營養生長和球根發育過程中,花芽分化已經完成,但這時把球根從土壤里起出晾乾,如不經低溫處理,這些種球不開花或者開花質量差,難與經過低溫處理的球根開花相媲美。可以說,秋植球根花卉,除了少數幾個種可以不用低溫處理能夠正常開花外,絕大多數種類在花芽發育階段必須經低溫處理才能開花。這種低溫處理種球的方法,常稱為冷藏處理。在進行低溫處理時,必須根據球根花卉種類和處理目的,選擇最適低溫。確定冷藏溫度之後,除了在冷藏期間連續保持同一溫度外,還要注意放入和取出時逐漸降低溫度,或者逐漸提升溫度。如果在4℃低溫條件下冷藏了2個月的種球,取出後立即放到25℃的高溫環境中或立即種到高溫地里,由於溫度條件急劇變化,引起種球內部生理紊亂,會嚴重影響其開花質量和開花期。所以低溫處理時,冷藏溫度一般要經過4-7天逐步降溫(一天降低3-4℃),直至所需低溫;在把已經完成低溫處理的種球從冷藏庫取出之前,也需要經過3-5天的逐步升溫過程,才能保證低溫處理種球的質量。
一些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芽的形成需要低溫春化,花芽的發育也要求在低溫環境中完成,然後在高溫環境中開花。對這樣的植物,進冷庫之前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危害、已達到需要接受春化作用階段的植株進行低溫處理,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目的。冷庫處理的花卉植株,每隔幾天要檢查一次干濕情況,發現土壤乾燥時要適當澆水。花卉在冷庫中長時間沒有光照,不能迸行光合作用,勢必會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因此冷庫中必須要安裝照明設備。在冷庫中接受低溫處理的花卉植株,每天應當給予幾小時的光照,盡可能減少長期黑暗給花卉帶來的不良影響。初出冷庫時,要將植株放在避風、避光、涼爽處,噴些水,使處理後的植株有一個過渡期,然後再逐漸加光照,澆水,精心管理,直至開花。
3.利用高海拔山地
除了用冷庫冷藏處理球根類花卉的種球外,在南方的高溫地區,建立高海拔(800 -1200m以上)花卉生產基地,利用暖地高海拔山區的冷涼環境進行花期調控,無疑是一種低成本、易操作、能進行大規模批量調控花期的理想之地。由於大多數花卉在最適溫度范圍,生長發育要求的晝夜溫差較大,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花卉生長迅速,病蟲危害相對較少,有利於花芽分化、花芽發育以及休眠的打破,為花期調控降低大量的能耗,大大加強了花卉商品的競爭力。大規模的花卉生產企業,都十分重視高海拔花卉生產基地的選擇。
4.低溫誘導休眠,延緩生長
利用低溫誘導休眠的特性,一般用2-4℃的低溫冷藏處理球根花卉,大多數球根花卉的種球可長期貯藏,推遲花期,在需要開花前取出進行促成栽培,即可達到目的。在低溫環境條件下,花卉生長變緩慢,延長了發育期與花芽成熟過程,也就延遲了花期。
二、調節光照
1.短日照處理
在長日照季節里,要使長日照花卉延遲開花,需要遮光;使短日照花卉提前開花也同樣需要遮光。具體的遮光方法是,在日落前開始遮光,一直到次日日出後一段時間為止,用黑布或黑色塑料膜將光遮擋住,在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過程中,人為地滿足植物所需的日照時數,或者人為的減少植物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時數。由於遮光處理一般在夏季高溫期,而短日植物開花被高溫抑制的佔多數,在高溫下花的品質較差,因此短日照處理時,一定要控制暗室內的溫度。遮光處理所需要的天數,因植物不同而異。如菊花(秋菊和寒菊)、一品紅在17:.00至第二天上午8:00,置於黑暗中,一品紅經40多天處理即能開花;菊花經50-70天才能開花。採用短日照處理的植株要生長健壯,營養生長達到一定的狀態,一般遮光處理前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在日照反應上,植物對光強弱的感受程度因植物種類而異,通常植物能夠感應10lx以上的光強,而且上部的幼葉比下部的老葉對光敏感,因此遮光的時候上部漏光比下部漏光對花芽的發育影響大。短日照處理時,光期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lh左右最為適宜。
2.長日照處理
在短日照季節,要使長日照花卉提前開花,就需要加人工輔助照明;要使短日照花卉延遲開花,也需要採取人工輔助光照。長日照處理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3種:①明期延長法:在日落前或日出前開始補光,延長光照5-6h;②暗期中斷照明:在半夜用輔助燈光照1-2h,以中斷暗期長度,達到調控花期的目的;③終夜照明法:整夜都照明。照明的光強需要100x以上才能完全阻止花芽的分化。
秋菊是對光照時數非常敏感的短日照花卉,在9月上旬開始用電燈給予光照,在11月上、中旬停止人工輔助光照,在春節前,菊花即可開放。利用增加光照或遮光處理,可以使菊花一年之中任何時候都能開花,滿足人們周年對菊花切花的需要。
實驗中注意到,給大多數短日花卉延長光照時熒光燈的效果優於白熾燈;給一些長日花卉延長光照時白熾燈效果更好,如宿根霞草的加光。
3.顛倒晝夜處理
有些花卉植物的開花時間在夜晚,給人們的觀賞帶來很大的不便。例如曇花在晚上開放,從綻開到凋謝最多3-4h,所以只有少數人能夠觀賞到曇花的艷麗豐姿。為了改變這種現象,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曇花開放,可以採取顛倒晝夜的處理方法,把花蕾已長至6 - 9cm的植株,白天放在暗室中不見光,19:00至翌日6:00用100W的強光給予充足的光照,一般經過4-5天的晝夜顛倒處理後,就能夠改變曇花夜間開花的習性,使之白天開花,並可以延長開花時間。
4.遮蔭延長開花時間
部分花卉不能適應強烈的太陽光照,特別是在含苞待放之時.用遮蔭網進行適當的遮光,或者把植株移到光線較弱的地方,均可延長開花時間。如把盛開的比利時杜鵑暴曬幾個小時,就會萎蔫;但放在半蔭的環境下,每一朵花和整株植株的開花時間均大大延長。牡丹、月季花、康乃馨等適應較強光照的花卉,開花期適當遮光,也可使每朵花的觀賞期延長1-3天。
三、應用繁殖栽培技術
1、調節播種期
在花卉花期調控措旋中,播種期除了指種子的播撒時間外,還包括了球根花卉種植時間及部分花卉扦插繁殖時間。一、二年生花卉大部分是以播種繁殖為主,用調節播種時間來控制開花時間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花期控制技術,關鍵問題是什麼品種的花卉在什麼時期播種,從播種至開花需要多少天。這個問題解決了,只要在預期開花時間之前,提前播種即可。如天竺葵從播種到開花大約是120 -150天,如果希望天竺葵在春節前(2月中旬)開花,那麼,在9月上旬開始播種,即可按時開花。球根花卉的種球大部分是在冷庫中貯存,冷藏時間達到花芽完全成熟後或需要打破休眠時,從冷庫中取出種球,放到高溫環境中進行促成栽培。在較短的時間里,冷藏處理過的種球就會開花。如鬱金香、風信子、百合花、唐菖蒲等。從冷庫取出種球在高溫環境中栽培至開花的天數,是進行球根花卉控制花期所要掌握的重要依據。有一部分草本花卉是以扦插繁殖為主要繁殖手段,扦插繁殖開始到扦插苗開花就是需要掌握的花期控制依據。如四季海棠、一串紅、菊花等。
2、使用摘心、修剪技術
一串紅、天竺葵、金盞菊等都可以在開花後修剪,然後再施以水肥,加強管理,使其重新抽枝、發葉、開花。不斷地剪除月季花的殘花,就可以讓月季花不斷開花。摘心處理還有利於植株整形、多發側枝。例如菊花一般要摘心3-4次,一串紅也要摘心2-3次(最後一次摘心的時間依預定開花期而定),不僅可以控制花期,還能使株形豐滿,開花繁茂。
四、應用植物生長調節物質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的使用方式有根際施用:例如用8000μl/L的矮壯素澆灌唐菖蒲,分別於種植初、種植後第4周、開花前25天進行,可使花量增多,准時開放。葉面噴施:用丁醯肼噴石楠的葉面,可使幼齡植株分化花芽。局部噴施:例如用100μl/L的赤黴素噴施花梗部位,能促進花梗伸長,從而加速開花。用乙烯利滴於葉腋或葉面噴施鳳梨,不久就能分化花芽。
使用植物生長調節物質要注意配製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否則會影響使用效果。如常用的赤黴素溶液,要先用95%的酒精溶解,配成20%的酒精溶液,然後倒入水中,配成所需的濃度。應該指出,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生產上的應用效果是多方面的,除了能夠誘導花卉植物開花外,它還能使植物矮化、促進扦插條生根、防止落花等等。由於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的種類或濃度可以起到不同的調節效果,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物質調控花卉植物的花期時,首先要清楚該物質的作用和施用濃度,才能著手處理。雖然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效果明顯,但如果施用不當,不僅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還會造成生產上的損失。
在園林花卉花期調控實際應用中,一、二年生花卉主要是通過栽培措施,如調整播種期、修剪和摘心,並配合環境中溫度、光照、養分和水分管理實現花期控制。多年生宿根花卉和花木類如菊花、一品紅等,依據具體情況綜合使用上述手段。球根花卉主要是使用溫度處理種球、栽植期選擇,栽培管理相結合實現花期控制。
9. 花卉如何剪枝
包括疏枝和短截。
為了調整樹姿,利於通風透光,一般常將枯枝、病專蟲枝、纖細校、平行屬技、徒長核、密生枝等剪除掉,即為疏技。
疏枝時殘樁不能過長,也不能切入下一級枝幹,上切口在分枝點起,接45°斜角剪裁,切口要平滑,萌芽力弱的花木,如廣玉蘭、白玉蘭等,疏枝量宜少。
短截指將枝條失端剪去一部分,剪時要充分了解植物的開花習性,注意留芽的方向。
10. 如何區分花卉到底屬於那一類
在那工作?
建議使用<養花寶典>軟體,下載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36033.htm
裡面的花卉可根據各種分類查詢,誰有注冊專碼發我一個.
<<養花寶典>>採用圖屬文並茂的方式,詳細介紹了幾百種常見花卉和珍稀保護植物的形態特徵,生物特性,栽培和繁殖方法。 既能為養花愛花的朋友提供專業的花卉栽培指導,又能幫助小朋友們觀花識草、認識大自然。希望你能喜歡!新版本增加了近百種花卉資料,增強了查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