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明洪武青花纏枝花卉

明洪武青花纏枝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19 15:34:42

『壹』 明洪武時期的民窯青花瓷具備什麼樣的特點

洪武民窯青花的特徵時代為以下幾點:
胎骨——早期瓷化程度差,中期以專後瓷化程度較好。屬胎色早期的白中含灰、含黃或含紅,中期的以白為主,後期均為白胎。早期產品見僵胎和窯裂。
釉層——早期薄亮,灰青或灰黃。中期起釉質瑩潤、淡卵靑色,少數灰青色。大多無片紋。細瓷口沿塗醬釉。
青花——用淘煉欠精的國產鈷料,青料積聚處有黑褐色斑點。有些見暈散,晚期作品趨向明麗。
紋飾——採用粗筆勾勒點染方法,線條遒勁起伏,多用圓弧形線條。
碗心——早期見草書「福」、「壽」字,另有單枝水草、靈芝、菊瓣、龍形、海螺等;中期見山石、松竹梅、動物等後期見隸體「福」字、梵文等。碗心紋飾外一般有雙圈。
外壁——主題紋飾有纏枝花、雲氣、梅蘭、芝草、花果、荷花等。
造型——民間青花瓷中多見盤及碗。
盤早期的較深,圈足小而厚,底足兩面斜削,砂底,有明顯乳突,露胎處似沾有黑色鐵屑和窯紅。盤後期的較淺,口沿外撇,折腰圓柔,內底下陷,圏足稍大,底心乳突細小,足內和底面釉薄。
盤和碗的底足由元末至洪武晚期呈規律性變化:圏足由小到大、由厚到薄。挖足由淺到深,足壁由斜到直。底面由砂底到釉底,乳突由大到小。

『貳』 大清五彩青花瓷器現在市場價是多少

近幾年對明代青花瓷抄器市場價格襲分析估價: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折沿棱口----價格:RMB5,820,000
明洪武青花「歲寒三友」圖玉----價格:RMB2,330,000
明歷青花五彩嬰戲碗------------價格:RMB3,710,000
明洪武青花龍紋纏枝蓮紋梅瓶----價格:RMB1,130,000
明洪武青花鵲鵡圖五葫蘆瓶------價格:RMB2,450,000
明永樂青花花卉龍紋扁壺--------價格:RMB2,920,000
明洪武青花龍紋纏枝蓮紋梅瓶----價格:RMB5,290,000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執壺--------價格:RMB2,680,000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執壺--------價格:RMB2,570,000
明洪武青花龍紋纏枝蓮紋梅瓶----價格:RMB3,110,000

『叄』 明代青花瓷價格及簡單介紹

周傑倫的《青花瓷》讓人們對於青花瓷這種瓷器開始有了更多的認識,青花瓷也是元明清三代運用比較多的瓷器之一,外形優美,即使在當代,也有極佳的觀賞價值與意義。目前市面上的青花瓷大多是收藏用,在價格上也有高有低。有些人偏愛明代的青花瓷,就想要了解青花瓷的價格。下面是小編針對相關知識的詳細介紹。

明代青花瓷價格誰也說不知道,主要要根據明代青花瓷本身的情況來規定。想要了解明代青花瓷價格的人,可以根據近些年來明代青花瓷在拍賣市場上成交的價格來做個估計: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2億2千400萬元。
明洪武青花四季花卉紋石榴尊:1億九千萬港幣。
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1億4千萬港幣。
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1億2千多萬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嬰戲圖蓋罐:3千萬元。
明隆慶青花團龍紋大缸:2千1百萬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嬰戲圖蓋罐:3千萬元。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明代青花瓷都能夠賣到上面的這么高價,主要是要看明代青花瓷本身的質量和是不是官窯。明代青花瓷主要分官窯和民窯。官窯青花瓷做工精細、完整,講究精神文化,一般都能賣到比較高的價格;民窯青花瓷粗誑豪放,價格沒有官窯那麼高。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明代青花瓷大多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是洪武、宣德(1368-1435年)年間;中期是正統、正德(1436-1521年)年間;晚期是嘉靖、崇禎(1525-1643年)年間。時期的不同對於青花瓷價格也會受到影響,早期青花瓷的價格自然比較高。

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在呈色與紋飾上、青料與胎釉結合等情況下都會隨著加工工藝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差異,而且有些瓷器工藝、燒法的改變等,導致青花瓷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在眾多時期青花瓷的評價上,宣德為上、成化次之、永樂最差是比較公道和標准。所以宣德年間出產的青花瓷,價格一般比較昂貴。
明代青花瓷價格與介紹就到這里,提醒大家明代青花瓷價格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是比較大,如果是官窯的話,品質又非常不錯,價格一般只會上升不會低。市面上也有不少假冒明代青花瓷,在收藏明代青花瓷的時候要能夠留個心眼,多認識一下明代青花瓷,避免買到假的產品。

『肆』 玉壺春瓶的洪武青花

纏枝牡丹
明洪武青花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瓶撇口,長頸,垂腹,圈足外撇。回通體青花紋飾,里口沿繪答忍冬紋一周,頸環蕉葉紋、回紋及卷草紋,肩飾垂雲紋,腹繪四朵盛開的牡丹花,近足處飾蓮瓣紋一周,足牆環飾忍冬紋,與口沿內紋飾互相呼應。此器造型端莊穩重,紋飾布局疏朗,繁而不亂,承元朝之遺風,把象徵富貴的牡丹紋延續在明朝瓷器上。
傳世的洪武青花瓷器比釉里紅器更為珍罕,如此瓶品相完美者絕無僅有。洪武官窯青花主要使用含鐵量低、含錳量高且淘煉欠精的國產青料,呈色青中帶有灰色調,發色也欠穩定,要燒制出如此器一樣發色均勻亮麗,紋飾清晰的瓷器也甚為難得。
從景德鎮出土的洪武朝青花瓷器的數據對比來看,青花瓷的器型與釉里紅的器型雷同。2006年春季賭場大亨史提芬永利(SteveWynn)於香港佳士得投得之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與此器造型、紋飾及尺寸雷同,並創下了成交價最高明初瓷器的世界記錄。

『伍』 明洪武青花纏枝牡丹紋龍耳瓶拍賣拍賣北京保利能拍嗎

拍賣公司徵集拍品要求十分嚴格,首先保利是一家大型的國際拍賣公司,她們只針對高端的。雖然洪武瓷很有代表性,但還無法進保利。發個圖片給我,我先幫你看看真假。

『陸』 青花瓷有哪些代表作

中國最早的青花瓷器是從宋代的一種著名白瓷――影青瓷發展而來。當時的影青瓷胎薄而半透明,罩以一種呈淡青色的清澈釉。後來的青花瓷器也是,將青料在未燒成瓷的坯鷥胎上繪製成畫,然後罩以透明的釉,入窯燒成,出窯後會呈現出一種美麗而幽雅,沉靜卻清新的青藍色花紋,具有那種在一色中創造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的特徵。
青花瓷在元代開始成熟,當時主要用於外銷,大多銷往中亞地區,其器型豐富多樣,既有精巧的小件器,也有碩大厚重的大件器,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飽滿、厚重、氣質非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無青花瓷的裝飾,有細致繁密和粗放簡約兩大類。題材也各式各樣,如人物故事,纏技花卉,海水龍紋,蓮池魚藻等,多以紋飾簡約,氣勢雄放為主。
過渡到宣德時期,此時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被稱為我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到明未時,民間青花瓷器的圖案裝飾題材更加多彩,完全突破了歷來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各種大小動物如虎、牛、貓、蝦、鸚鵡、鷺等全都入畫,寫意山水也較盛行,並且在畫上配詩。
直到清代,青花瓷也是主流產品。民窯青花風格上表現出紋飾自然、淳樸、流利、富於藝術氣質,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官窯青花最能反映出當時的制瓷工藝水平,風格上表現為器形規整,裝飾技術極其細膩。
想到青花瓷,就會想到景德鎮,這個中國青花瓷的製造中心,它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源源不斷的供應著優質原料――高嶺土,用它製成的胎體,燒出的是白色半透明的瓷器,著色施釉後,可以清楚的看到青花。最上乘的青花瓷,胎體表面質地平滑,光亮度極高,是陶瓷領域里的一朵奇葩。

青花海水龍紋盤 明弘治年制。高度4厘米,口徑20厘米,足徑12.5厘米。此盤撇口,淺式,圈足。盤心繪滿海水,中有一行龍。盤外也是海水龍紋。

青花嬰戲紋長頸瓶 明萬曆年制。高14.8厘米,江西新干縣出土。此瓶為直口,長頸,圓鼓腹。除繪纏枝葉紋外,還有一裸童作奔跑狀。

還有個說法 中新社成都二月十二日電:中國最早的能確認年款的青花瓷器在四川雅安出土十二年之後,日前其價值終於為人所識,經專家證實為元代至正七年(公元一三四七年)時生產,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這件青花瓷器的「鼻祖」現陳列於四川省博物館內。該瓷器為青瓷雙耳蓋罐,高約三十厘米,罐體最寬處直徑約為二十厘米,造型精美,色澤光潔透明,白里閃青,釉質細膩如玉,估計是用來盛酒的器皿。在罐體正面,有用藍色顏料書寫的「 至正七年置」字樣。經科學驗證,此顏料含有金屬鈷成分,正是青花顏料。而「至正」為元代晚期年號(至正七年為公元一三四七年),與史載的青花瓷器的誕生時期相當。

另從罐體腰部明顯凸現的接痕分析,因元代制瓷工藝水平所限,小口徑的罐體皆由上下兩部分粘接而成,該罐的製作工藝為典型的元代產品。

據介紹,這件稀世珍品早在一九八七年就在四川雅安地區的一個窯藏中出土,但因研究人員的忽略,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使其長久被封存在雅安地區文管庫房中。直到去年下半年,由於四川省博物館要舉辦相關展覽,博物館人員在庫房中見到了這件珍品,才將之調到成都參展,使其能為世人所知。

『柒』 明朝崇禎時期青花瓷有什麼特點

明朝崇禎時期青花瓷特點
1、擅長以人物故事題材入畫是崇禎青花瓷器裝飾的最大特點。崇禎以前雖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裝飾,但題材大多局限於八仙、仕女、嬰戲、高士等,而崇禎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題材較前更為廣泛,所見題材有十八羅漢、蘇武牧羊、水淹七軍、仙人乘槎、劉海戲金蟾、對弈圖、兄弟聯芳、仕女伎樂、庭院仕女嬰戲、夢境圖、加冠進爵圖、進戟圖、鍾馗出獵圖、東方朔偷桃、浴象圖、攜琴訪友圖、月宮圖等。崇禎青花瓷所繪人物除了題材豐富以外,還有兩大特點,一是此時開始大量出現帶有祈求官爵升遷和吉祥平安的內容。如畫面中繪一人物雙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盤獻給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繪兩人分別捧一官帽、爵杯獻與主人,意寓加冠進爵。也有的繪一人物雙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獻給主人,意寓平生三級。還有的繪浴象圖,繪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獻給騎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其次,受晚明高度發達的版畫業的影響,出現大量取材於版畫和小說插圖的有關歷史、戲劇故事的題材,如故宮博物院藏崇禎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筆筒即取材於戰國時期須賈向張祿贈綈袍的故事。此外,揚州文物商店藏青花人物故事蓮子罐則是取材於三國演義中水淹七軍的故事。
2、在筆筒、蓮子罐、筒瓶等琢器的近口沿或肩部一周和近足際一周裝飾釉下暗刻花紋,有的僅為簡單的旋紋,系崇禎青花瓷器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3、人物故事的背景都繪有太陽或月亮,畫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陽,意寓指日高升。這種畫法一直影響到清代順治、康熙,我們在康熙十年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紅盆中仍能看到這種畫法。
4、筒瓶、蓮子罐等器物的口沿一周多裝飾倒垂的蕉葉紋或倒垂的花枝,也有的為倒垂的城垛紋。筒觚等器物則多於中腹以下繪一周倒垂的蕉葉紋。倒垂的蕉紋最早見於萬曆年間,萬曆的倒垂蕉葉紋比較寫實,見於筒瓶的口部。崇禎的倒垂蕉葉比較簡潔,多為大小相
間的形式,大蕉葉中間留白,為崇禎輔助紋飾中具有時代特點的裝飾手法。
5、此類器物的畫面中幾乎無一例外地畫有萱草和合歡樹。為什麼此時人們喜用萱草和合歡樹作為裝飾呢?我們從嵇康所著《養生論》一書中找到緣由。康書日:「合歡蠲(免除)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崇禎、順治年間社會動盪,人們以合歡、萱草為飾、籍此來免除他們心中因戰亂、天災而來的煩悶和憂慮。所繪萱草為魚鱗狀,合歡樹的葉很小很密,由細小的葉子左右對稱組成一小枝,再由若干小枝以放射狀組成圓形,頗具特色。
6、在筆筒、筒瓶、蓮子罐、凈水碗、香爐等琢器的器身所繪畫面中,往往繪有左右回繞盤旋的雲紋,有的在器身一周留出一段繪以左右飄盪的括弧狀雲,極富時代特徵,這種括弧狀雲一直延續至順治,從上海博物館藏順治十四年青花人物凈水碗中仍能看到這一特點。
7、畫面中常以洞石芭蕉、洞石花卉作襯景,也有的以麒麟芭蕉、花鳥、博石花卉作為主題圖案。傳說麒麟有角不用,故被人視為仁獸並以之象徵祥瑞。崇禎、順治之際,社會動盪,百姓苦於戰亂天災,故此時瓷器常以麒麟為裝飾,籍此企求吉祥平安。有的則於一件器物上同時描繪麒麟和大象(大象寓意吉祥),藉以表達祈求吉祥平安的願望,如《金明集瓷選錄》中的青花麒麟芭蕉筆筒和《翰海95秋季拍賣會中國古董珍玩》中的青花大象麒麟缸。
8、受繪畫的影響,此類青瓷器往往於畫面空白處以隸書題寫干支紀年、作者字型大小和摹繪的印記,個別還題寫詩句,開創了瓷器裝飾藝術中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先河。如上海博物館藏崇禎十六年青花羅漢圖筆筒畫面空白處青花隸書題寫「飛鳥遺址」蟬退亡殼。垂露成帷,張宵成幄。沆瀣當餐,九陽代燭。至心能變,違士拔俗。癸未夏日述古律,書為爾濟詞文輕政」並於款識末端摹繪圓形「竹」字、方形「景」字圖章各一方。
9、崇禎青花瓷所繪人物的衣飾上大多繪有「*」形花紋,這種「*」的衣飾,廣泛見於明代繪畫、版畫等其他藝術領域,具鮮明的時代特徵。

『捌』 明代青花合理拍賣價格是多少

明代青花近幾年來市場行情價格源:
明永樂青花折枝蟠桃紋小盌-----價格:236萬
明嘉靖青花通景「劉海祝壽」---價格:284萬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棱---價格:149萬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執壺-------價格:137萬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執壺-------價格:386萬
明嘉靖青花趕珠雲龍紋「江山---價格:319萬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執壺-------價格:479萬

『玖』 為什麼明洪武青花瓷顏色暗黑

上圖為藏於首都博物館的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罐,從圖中可以看出其青花顏色明顯發黑。我參觀過元青花文化展後,那靚藍濃翠的青色早已深深刻在腦海里。而洪武之後的永宣青花,也在元青花的基礎上日臻完美,青翠的顏色如寶石般鮮艷亮澤。為什麼唯獨過渡階段的洪武青花卻偏於暗黑呢。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猜測可能是元末戰亂造成青花燒造水平的倒退。不想最近看了高阿申先生的《明洪武青花瓷的呈色研究》才覺恍然大悟、茅塞頓開,原來如此啊。
根據作者的觀點「明洪武青花瓷的色澤偏於暗黑,其實是人們刻意追求的,反映了當時的意識形態與審美取向」。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對瓷器有廣泛興趣的皇帝,洪武二年即在景德鎮設立了御窯廠,他把瓷器看作中國國粹。在御窯廠創立後馬上對流行於元青花上的常規圖案予以大刀闊斧的修改,諸如牡丹、菊花以及蕉葉、回紋等圖案紋飾較元代變化很多,從而使洪武青花在裝飾圖案上截然有別於元青花。以明太祖為代表的中原統治者滅元奪天下之初便提出了「同討夷狄,以安中國」、「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等主張。建御窯廠,樹本朝紋飾其宗旨就是要「破」元青花,「立」明青花。而一改元青花湛藍的顏色,讓其發黑發灰與立明青花這一方略是一脈相承的。青料發黑,可讓畫面更像一幅傳統的中國水墨畫,使瓷器更具有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洪武御窯廠奉命燒造的官窯器,是以青花是否「偏於暗黑」為質量標準的。也正是因為料色呈黑色或灰色的青花瓷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寵愛,才會深藏於故宮內,由皇家代代相傳。
事實上洪武青花瓷依舊使用低錳高鐵的進口鈷料,而要讓明明發藍的青花料變成黑色,只有在溫度偏低、窯內還原氣氛不足造成偏氧化的情況下才能出現。而偏氧化系火候失控所致,屬燒造缺陷,要故意為之是十分困難的。與呈色穩定的鈷藍相反,以銅紅料為著色劑的釉里紅,呈色極不穩定,窯內溫度和氣氛稍有不當,釉色便向黑或灰色轉化。而傳世的洪武釉里紅典型器全部為黑灰色,可以想見御窯廠正是利用了銅紅釉易向黑灰色轉化的特點,以釉里紅替代青花來生產和製作「釉里黑」瓷器。無論是偏於暗黑的青花,還是釉里黑瓷器,都證實了洪武時期「尚黑」的審美情趣。
我想對於作者拋出的這一論點,專家們看後一定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作為一個古瓷器的業余愛好者,我只想通過廣泛的學習來豐富自己,實在沒有資格來討論對與錯的問題。我以為這個觀點非常新穎也很有說服力,同時我更佩服作者思考問題的獨到方法。當眾多專家學者還在就事論事地從分析洪武青花的鈷料等方面入手來解釋青花發黑的成因時,作者卻選擇了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把洪武青花瓷放到中國大歷史的背景下,從朝代更迭、文化回歸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這個讓人耳目一新的結論。人們常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道理雖然簡單,但真能走出來其實很難。想看到森林、見識廬山需要更淵博的知識,更寬廣的胸懷。大概只有熟讀歷史、飽覽文化典籍,才會鑒賞古典藝術之美,才能讀懂藝術中凝聚的文化精髓吧。我今天學到的不僅僅是洪武青花瓷,還有治學的方法呀。明洪武
青花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明洪武青花纏枝花紋碗明洪武
青花菊花四季花紋盤明洪武青花竹石靈芝紋盤
1994年被評為國寶級文物的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梅瓶

熱點內容
雨櫻花翻唱 發布:2025-08-25 18:22:05 瀏覽:456
吉安荷花節 發布:2025-08-25 18:21:52 瀏覽:97
給你一朵大紅花 發布:2025-08-25 18:16:24 瀏覽:874
紫色薰衣草花語 發布:2025-08-25 17:55:02 瀏覽:301
盆栽慈姑 發布:2025-08-25 17:52:42 瀏覽:715
躥出一朵花 發布:2025-08-25 17:47:30 瀏覽:993
切西蘭花視頻 發布:2025-08-25 17:42:56 瀏覽:925
x香的梅花 發布:2025-08-25 17:25:29 瀏覽:405
文人黃荊盆景 發布:2025-08-25 17:19:25 瀏覽:682
榆樹盆景脫皮 發布:2025-08-25 17:18:49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