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需要
盆土要濕潤,但又不能積水,既通氣透水,又保水保肥。
『貳』 要建立一個花卉市場,都需要些什麼
可以的,我從來事花卉生意多年,家自族經營花卉的,根據你的要求有意向的話,可以幫你做一個預算報告,等於扣除480萬,建房連水電管道費用摺合為700萬左右,應該可以實現一個現代化為一體化的一個大型花卉市場,呵呵我要是有資金也早去搞了,其實建議你用簡易房作為建房更合算,造價又便宜,成本低而且房屋空間又不會有限制感,你是在哪投資,有意向我可以幫你參考建議一下,因為本人也經營花卉了解這方面的市場,本人姓韓,13588539590
『叄』 盆栽花卉需要什麼樣的土壤
盆栽花卉常用抄的土壤:
1、園土(菜園土、田園土):普通的栽培土,因經常施肥耕作,肥力較高,團粒結構好,是配製培養土的主要原料。缺點是干時表層易板結,濕時通氣透水性差。不要單獨使用。
2、腐葉土:利用各種植物葉子、雜草等摻入園土發酵而成,PH值呈酸性。充分發酵後,在陽光下曬干即可使用。
3、山泥:天然帶腐殖質的黃土,土質疏鬆,呈酸性。常用作山茶、蘭花、杜鵑等喜酸性的花卉。
4、河沙:河沙透氣性好,摻入粘土中可改良土壤,增加排水通氣性。缺點是毫無肥力。
5、用松葉配製培養土:在落葉松樹下,每年秋冬都會積有一層落葉,落葉松的葉細小、質輕、柔軟、易粉碎,這種落葉堆積一段時間後,可作配製培養土的材料,用其栽培杜鵑尤為理想。落葉松還可作為配製酸性、微酸性,及提高疏鬆、通透性的培養土材料。
『肆』 花卉生長需要哪些營養元素
一、氮
氮主要以銨態或硝態的形式為植物所吸收,有些可溶性有機氮化物如尿素等亦能為植物所利用。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份,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可促進花卉營養生長,促進葉綠素的形成,使花朵增大,種子充實,但如果超過花卉生長需要,就會推遲開花,使莖徒長,降低對病害的抵抗力。
一年生花卉在幼苗期對氮肥需要量較少,隨著植株生長,需要量逐漸增多。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在春季生長初期要求較多氮肥,應適當增加施肥量,以滿足其生長要求。
觀花花卉與觀葉花卉對氮肥的需要量不同,觀葉花卉在整個生長期都需要較多氮肥,以使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葉色美觀;對於觀花類花卉,在營養生長期要求較多氮肥,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應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否則將延遲開花。
植物缺氮生長受抑制,生長量大幅度降低。缺氮的另一症狀是葉子缺綠,起初葉色變淺,然後發黃並脫落,但一般不出現壞死現象,幼葉常常直立而不大鋪開,並由於側芽的繼續休眠,分支與分櫱均受抑制。另外植物缺氮時花青素大量積累,莖與葉脈、葉柄變成紫紅色。
二、磷
磷主要以HPO42-和H2PO4-形式被植物所吸收,被稱為生命元素。是細胞質和細胞核的主要成份。磷素能促進種子發芽,提早開花結實期,使莖發育堅韌,不易倒伏,增強根系發育,並能部分抵消氮肥施用過多造成的影響,增強植株對不良環境和病蟲害的抵禦能力。因此,花卉在幼苗生長階段需要施入適量磷肥,進入開花期以後,磷肥需要量更多。
缺磷症狀首先表現在老葉上,葉片呈暗綠色,莖和葉脈變成紫紅色,嚴重時植物各部分還會出現壞死區。缺磷也會抑制植物生長,但對地上部分的抑制不如缺氮嚴重,但對根部的抑制甚於缺氮。
三、鉀
鉀在植物體內不形成任何形式的結構物質,可能起著某些酶的活化劑的作用。鉀肥能使花卉生長強健,增進莖的堅韌性,不易倒伏,促進葉綠素的形成與光合作用的進行。在冬季溫室中當光線不足時應適當多施鉀肥。鉀素還能促進根系擴大,對球根花卉如大麗花的發育極有好處。另外鉀肥還能使花色鮮艷,提高花卉抗寒、抗旱及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過量鉀肥能使植株低矮,節間縮短,葉子變黃,繼而呈褐色並皺縮,使植株在短時間內枯萎。
鉀在植物體內有高度移動性,缺鉀症狀通常首先從老葉開始並最為嚴重。缺鉀時葉片出現斑駁的缺綠區,然後沿著葉緣和葉尖產生壞死區,葉片捲曲,最後發黑枯焦。植物缺鉀還會導致莖生長減小,莖干變弱和抗病性降低。
四、鈣
鈣有助於細胞壁、原生質及蛋白質的形成,能促進根系發育。鈣可以降低土壤酸度,在我國南方酸性土地區是重要的肥料之一。可改進土壤物理性質,粘重土壤施用石灰後可使其變得疏鬆。土壤中的鈣可被植株根系直接吸收,使植株組織堅固。鈣在植物體內完全不能移動,所以缺鈣症狀首先出現於新葉。缺鈣的典型症狀是幼葉的葉尖和葉緣壞死,然後芽壞死。嚴重時根尖也停止生長、變色、死亡。
五、硫
硫為蛋白質成份之一,能促進根系生長,並與葉綠素形成有關。土壤中的硫能促進微生物(如根瘤菌)的增殖,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植物缺硫時葉片均勻缺綠、變黃,花青素的形成和植株生長受抑制。植物缺硫症狀通常從幼葉開始,並且程度較輕。
六、鐵
鐵在葉綠素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植物缺鐵時,葉綠素不能形成,從而妨礙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通常情況下,一般不會發生缺鐵現象,但在石灰質土或鹼土中,由於鐵與氫氧根離子形成沉澱,無法為植物根系吸收,故雖然土壤中有大量鐵元素,仍能發生缺鐵現象。植物缺鐵幼嫩葉片失綠,整個葉片呈黃白色。鐵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固缺鐵時老葉仍保持綠色。
七、鎂
鎂是葉綠素分子的中心元素,植物體缺鎂時,無法正常合成葉綠素。鎂能夠使構成核糖體的亞基連接在一起,以維持核糖體結構的穩定。鎂還是許多重要酶類的活化劑,同時鎂對磷素的可利用性有很大影響。因此雖然植物對鎂的需要量較少,但卻是必不可少的。缺鎂的典型症狀是脈間缺綠,有時出現紅、橙、黃、紫等鮮明顏色,嚴重時,出現小面積壞死。由於鎂在植物體內易於移動,缺鎂症狀首先在老葉出現。
八、硼
土壤中的硼以BO32- 的狀態被植物吸收。硼能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植物柱頭和花柱中含有較多的硼,因此硼與植物的生殖過程有密切關系,有促進開花結實的作用。另外,硼能改善氧氣的供應,促進根系的發育和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硼的作用機理,迄今尚無定論,目前在植物體內尚未發現特殊含硼化合物,有人認為硼能與游離狀態的糖形成絡合物,使糖容易輸導,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充分的實驗依據。植物缺硼時根系不發達,頂端停止生長並逐漸死亡,葉色暗綠,葉片肥厚、皺縮,植株矮化,莖及葉柄易開裂。
九、錳
錳是許多酶的活化劑,主要以M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錳也直接參與光合作用,在水的光解與氧的釋放中起作用。錳供應充足,對種子發芽、幼苗生長及開花結實均有良好作用。植株缺錳時,症狀從新葉開始,葉片脈間失綠,但葉脈仍為綠色,葉片上出現褐色和灰色斑點,並逐漸連成條狀,嚴重時葉片壞死。
十、鋅
鋅直接參與生長素的合成,缺鋅時植物體內吲哚乙酸含量降低,從而出現一系列病症。鋅也是許多重要酶類的活化劑,這些酶類包括乳酸脫氨酶、谷氨酸脫氫酶、乙醇脫氫酶和嘧啶核苷酸脫氫酶。鋅還與蛋白質的合成有關。植物缺鋅時,葉小簇生、中下部葉片失綠,主脈兩側有不規則的棕色斑點,植株矮化,生長緩慢。
十一、鉬
鉬通常以MoO42-的形式為植物吸收,其生理作用集中在氮素代謝方面。鉬又是硝酸還原酶的金屬組分,在由NADH或ADPH轉運電子給NO2的過程中,起著傳遞電子的作用。植物缺鉬的共同症狀是植株矮小,生長受抑制,葉片失綠、枯萎以致壞死。豆科植物缺鉬根瘤發育不良,固氮能力弱和不能固氮。
『伍』 花卉盆景種植需要具備那些條件
植物的生存環境是土、水、光、溫。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
土:土是每一種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礎,特別是盆栽的絕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土壤。
一般來講,土有三大類型:即酸性土(PH值小於7)、中性土(PH值等於7)、鹼性土(PH值大於7)。南方花卉多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鹼性土的花卉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間較適宜,花卉長勢好。
下面介紹幾種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鬆、透氣、保水、保肥、不積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發育的山砂質紅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幾種。其它兩種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質土和砂質紅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龜背竹、綠蘿、綠巨人、鵝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紅、綠寶石)等,稱為雙性土。又如:人工菌廢料(必須是玉米桿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紅、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鐵(香龍血樹),多種蘭花、天鵝絨、竹芋等。含有氮(N)磷(P)鉀(K)鈉(Na)鈣(Ca)等多種無機鹽、殺菌劑、植物纖維等多種花卉所需的養料,一次性栽培可長時間不需要施追肥換土,是理想的室內花卉栽培土。
(2)
溫度和光照:各種植物因海拔各異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種植物的適生區域(小區環境),小區環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時數也各異。從熱帶引至亞熱帶種的假檳榔、斑瑪、曼綠絨、發財樹等,在熱帶地區適於室內外栽培,移至亞熱帶,由於紫外錢的照射強烈,夏季易灼傷;冬季易被霜凍凍壞,無法在野外越冬,必須移入大棚或室內。
(3)
水:水是植物的命脈,每種植物對水需求各異。如:蘭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幾種植物需水相似,但從大科來講又各有不同。蘭科植物是陰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陰性,這兩個科的花卉對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絕大多數呈陽性花卉,科內不同品種的花卉植物對水份要求也不盡相同。
在滇中地區,花卉的水份供給,隨季節的變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這一段時間,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增,澆水應選擇早晚,避免灼傷。室內花卉由於這段時間空氣濕度大,室內葉面的蒸騰量較小,10天左右才需澆一次透水。從初霜冰到來之時至翌年春來(即倒春寒)這段時間,空氣乾燥,溫度低,水溫相對較低,澆水應盡量選擇晴天下午。室內觀葉植物的澆水要特別小心,澆室內花卉的水溫必須在25℃-38℃之間,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1)
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受精)過程得到種子,用於繁殖新個體。要得到優良種子必須有優良的雙親植株,並對優株採集到的種子進行合理的貯藏。有的必須隨采隨播。如:八角茴香、黃蘭、樹蕨雪松、臭椿等。貯藏的種子必須放在蔭涼、通風、乾燥的房內。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貯藏以一年為限。球根花卉的種球以半年為限,如香雪蘭、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2)
無性繁殖: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組培等,使其成為一個新植物。三角梅(葉子花),多種木瓜海棠、櫻桃、五色梅(3種)、夾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黃楊、薔薇、梔子花、竹類、紫薇等。無性繁殖花卉品種,會因季節變化而影響成活率。竹類、本報特約記者科、三角梅、夾竹桃、迎春花、紫騰、紫薇等春季成活離較高,秋後至立立前以薔薇科、楊柳科成活率較高,三角梅到秋後繁育成活率就很低。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長延緩劑等。
『陸』 花卉種植應該注意什麼
花卉種植應該注意什麼?應該怎樣種植?
小編平常就喜歡種些花花草草,還特別喜歡買種子自己培植,那麼小編今天來說說自己種植花卉需要注意哪些?
種植花卉需要怎麼做?
土壤:要想使栽植的花卉茁壯生長,選擇好培養土十分重要。培養土要根據花卉的種類去進行配製。如首先要了解所養的花卉之原產地土壤特點再去選土,也可用一種相對來說通用的培養土,它是由腐葉土、細砂、園土各一份的比例混勻配成,這種培養土栽培效果比較好,多數花卉使用它都生長得非常茁壯。
澆水:澆水操作對花卉栽培來說至關重要,很多人往往由於掌握不好這項技能而影響了花卉栽培的效果。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也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離不開水,多肉植物每周澆水一次反而有益,而觀葉植物大多需要經常保持土壤處於微潮狀態;通常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較耐旱;擺放在露天的花卉需水較多,擺放在溫室的花卉需水較少;夏季乾燥炎熱,花卉需水較多,冬季低溫,花卉生長慢,蒸騰量小,澆水就要少一些;對於處在生長狀態中的花卉,無論是地栽者還是盆栽者,土壤變干就要澆水。
光照:光照是花卉必備生長條件之一。在不同花卉中有著對光照不一樣的要求。有的花喜歡陰,而有的花喜歡陽,有的花陰陽都喜歡。所謂陰陽都喜歡的花就有月季喜歡陽的有太陽花陽牡丹喜歡陰的有吊蘭花。所以在花的要求下有著不同的習性,陰的就必須放陰處而陽的就必須要光照,陰陽之花那就選擇隨便。
溫度:溫度是適合花卉生長發育的范圍,當溫度過低過高都會造成花卉生長發育不良,甚至不能及時開花結果或枯萎。要是培育熱帶花卉,室內溫度就要在五至十度之間。種植抗寒花卉不需要防寒,像梅花臘梅等就不怕霜寒。
肥料:肥料有兩種,一種是有機肥,另一種是無機肥。而在施肥上有兩種,一種是底肥,另一種是追肥。當使用栽植或換盆的時候我們要搞些底肥,在生長中時可用化肥或有機肥做追肥。施肥的時候肥料要腐熟,不要在花開了後在施,也不要直接澆在葉片上跟根頸上,追肥必須要稀的。
通風:在通風環境中可以滿足花卉對二氧化碳的需要,這樣就可以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更多的養分營造植株自身器官,屬於這一類的花卉有:大麗花、扶桑、荷蘭菊、瓜葉菊、茉莉、葡萄、石榴、天竺葵、一品紅、月季等。
換盆:春末夏初,是給盆栽花卉換盆比較集中的階段。在准備換盆的前兩天,先給需要換盆的花卉澆些稀薄的肥水。這樣植株易從花盆裡磕出,緩苗的時間大大縮短。爾後,把所用的花盆、基肥、栽培土壤等陸續准備好。在換盆時,左手扶盆土,右手托盆底把花盆翻過來在土板或台階上輕磕花盆盆沿,並根據情況變換著磕擊位置,這樣就能把土坨從花盆中取出。如果土坨表面布滿了老根,要用快刀適當切去一些,並削去一部分肩土、腳土。在整個操作中切忌肥土坨弄散。往准備好的花盆裡放一薄層栽培土壤,再放少量基肥。用一些栽培土壤把基肥蓋住後將修整好的土坨放到花盆裡扶正,填上栽培土壤。
在室內養花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宜養的花。有些花?S不宜放置在室內,如丁香、夜來香在夜間能散播刺激嗅覺的微粒,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不利影響;夾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降低;洋綉球散發的微粒會使人皮膚過敏發生瘙癢;鬱金香的花朵有毒鹼,過多接觸易使毛發脫落;松柏類花木散發出的油香,會影響食慾等。(2)不養「相剋」花。有些花卉一旦生長在一起,就會相互制約,影響生長。如玫瑰和木犀草在一起,木犀草就會凋謝,但木犀草在凋謝前後會放出一種物質,使玫瑰中毒死亡。虞美人、蘭花、石竹花、紫羅蘭、百合花等草花和別的花卉難以共處,造成植株傷亡。(3)病人室內不宜養花。因花盆中的泥土會產生真菌孢子,真菌孢子擴散到室內空氣中,會引起人體表面或深部感染,還可能侵人人的皮膚、呼吸道、外耳道、腦膜及大腦等部位。這對原本就患有疾病,體質不好的患者來說,如雪上加霜,特別是對白血病患者和器官移植者危害將更大一花一世界,一世一雙人,美麗的花朵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享受,愛種花的美眉可以學起來哦~
『柒』 花卉開花需要哪些條件
植物所以會開花,從其本身來講,是經過一定營養生長階段之後,即轉入生殖專生長階段,此時屬部分頂芽或腋芽分化成花或花序原基,並逐步進行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時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就能順利進行,分化完成後即可開花。換句話說,植物開花必須以正常的代謝為基礎,體內積累了一定營養物質,達到一定的生理狀態後,並在某些激素的作用下,才能使植物的開花基因活化,改變生長點的代謝類型,使之形成生殖器官而進入開花期。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植物達到一定生理狀態後,只有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才能開花。
這是因為花芽分化除需要有充足的養分、水分外,並對日照、溫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滿足這些特殊要求,花芽才能進行分化,否則花芽不能進行分化和形成,也就不能開花。
從上面的簡要敘述中可以看出,植物花的發育、形成和開放,一方面是受植物內部遺傳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兩者缺一不可。正是因為如此,自然界的植物,幾乎同一地區的每一種植物在一年中總是在固定的季節里開花。如在北方地區迎春花在初春開花,荷花在盛夏開花,秋菊在深秋開花……當然,如果人為地控制某種花卉花芽分化所需要的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也可以讓花隨人意而開放。
『捌』 花卉生活需要哪些條件
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必要的養分、流通的空氣與及時的日常管理等。
『玖』 花卉對環境有哪些要求
任何花卉的生長和發育都與周圍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要養好花卉,必須了解和掌握各類花卉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便在栽培過程中人為地調整環境因素,為其創造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使之茁壯生長。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主要有光照、溫度、空氣、水分、土壤、肥料等。
光照對花卉的影響及控制
光照是花卉植物生長發育的物質來源。沒有陽光,光合作用就不能進行,花卉的生育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1.光照強度
它是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並進而影響到植物的觀賞壽命。例如綠寶石柱擺放在向陽窗檯和陽台上等光線充足處,可周年欣賞;擺放在光照強度1500~2000的地方,欣賞的時間約300天;而在光照較弱、光照強度幾乎等於0的環境下,欣賞時間只有20天左右。根據對光照度要求的不同,可將花卉分為強陰性花卉、陰性花卉、中性花卉、陽性花卉。強陰性
花卉忌陽光直射,需庇陰,如果置於強光照射下會引起枝葉枯黃,生長不良。文竹、蘭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蕨類植物等屬此類植物。陰性
花卉如各種秋海棠、山茶、杜鵑、君子蘭、文竹、倒掛金鍾、萬年青、棕竹、蒲葵、竹芋類等,一般要求陰蔽度為50%左右。這類花卉在夏季大都處於半休眠狀態需濃陰養護,否則葉片易焦黃枯萎。中性
花卉也叫半陰性或半陽性花卉,如扶桑、白蘭、茉莉、紅背桂、八仙花、桂花、含笑、吊蘭、蟹爪蘭、觀音竹等屬此類植物。這類植物通常在冬季需陽光充足,在盛夏卻不能忍耐強烈的陽光直射,應適當庇蔭或放在室內有散射光的地方加以養護。陽性
花卉需充足的光照,不耐庇蔭,否則會造成枝葉徒長,葉色變暗、發黃,花小色淡或不開花,並易造成病蟲危害。露地一、兩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和落葉花木類均屬於陽性花卉。大部分觀果、觀花植物如月季、石榴、梅花、玉蘭、菊花、一串紅、金魚草、一品紅、桃花、仙客來、瓜葉菊、萱草、大麗花等屬陽性花卉,一部分觀葉植物如蘇鐵、棕櫚、橡皮樹等也屬於陽性花卉。2.光照時間
在一定的光照強度下,光照時間短,植物光合作用的時間短,光合生產量較少,進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一般植物要求每天有8~12小時的光照,強度高於其光補償點。根據對光照時間長短的需求,可分為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和中日照花卉。長日照
花卉每天光照時數需要在12小時以上才能形成花芽,日照時數越長,開花越早。如果光照時間過短,則植物可能不開花。多數春、夏季開花的植物屬於長日照花卉,如鳶尾、翠菊、鳳仙花、唐菖蒲等。短日照
花卉每天的日照長度應少於12小時數才能開花的植物。多數早春和深秋開花的植物屬於短日照花卉。一品紅和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它們在夏季長日照的環境下只能生長,不能進行花芽分化;入秋之後,當光照減少到10~11小時以後才開始進行花芽分化。中日照
花卉對日照長度不敏感的花卉,只要溫度適宜,在任何季節均可開花,如馬蹄蓮、香石竹、矮牽牛、百日草、月季、扶桑、美人蕉等。3.光質
不同波長的光對花卉的影響是不同的,如日光中的紫光和紫外線有促進植物分櫱、抑制花卉枝條伸長的作用,同時可促進花卉色素形成;而紅光具有較高的光合效率,可促進種子萌發和花卉枝條伸長的作用。在室內養護的花卉,由於紫外線受玻璃阻擋進入室內的數量極有限,而紅外線進入較多,因而室內養護的植物經常會出現葉色較淡、花色不艷、枝條細長等現象。另外,室內如果光照不足,需要人工補光時,應盡量選擇那些與太陽光具有相似光譜的光源,以滿足植物對自然光照的需要。在室內,一般可選用熒光燈進行人工補光。
4.室內光照的特點
不同的室內和室內的不同區域,其光照強度相差很大:南窗和向南的陽台可直接透入陽光,窗內光照較強;北窗以散射光為主,光照較弱;東窗僅上午有3~4小時陽光直接射入,其他時間為散射光;西窗在下午有3~4小時陽光直接射入;高層建築不臨窗的走廊、過道及朝向天井開窗的室內,其光照強度較弱;同一室內臨窗的位置光照較強,偏離窗口越遠的位置,光照越弱。
根據光照強度的不同,可將室內或室內的不同區域劃分為三個等級:
一是光照好、通風好的高光區,主要是陽台、天井,可種一些觀花為主的月季、石榴、菊花,也可選種觀葉為主的松、柏、杉樹。
二是光照不夠好,但還能經常曬到太陽的中光區,如南窗、陽面的房間等。可選種一些喜陽耐陰的植物,如鐵樹、萬年青、黃楊、常春藤等。
三是很少有或沒有日照的低光區,如陰面、朝東的房間、廚房、衛生間等。應選種喜陰的植物,如龜背竹、棕竹、文竹、君子蘭等。
植物不放置在適宜的地方就會生長不良。如喜陽的花卉,長期置於室內蔭蔽處,會使枝條細長、稀疏,葉片大而薄,生長瘦弱,嚴重時不能開花。喜陰的花卉,若放在陽光充足處,葉片就會枯尖或焦邊。
5.光照的調節
首先要合理安排盆花的擺放位置,高大的喜陽花卉,如桂花、石榴、扶桑、夾竹桃、橡皮樹等,可放在敞亮見光的地方,以接受較強的光照。在這些喜光植物下面或後面可擺放些喜陰花卉,如龜背竹、文竹、八仙花和蕨類植物。一些矮小的喜陽花卉,如盆栽月季、茉莉、矮牽牛等,可以放在高大花卉的前面。
其次要注意對陰性花卉適當庇蔭,盛夏將喜陰花卉放在陰棚下或樹陰下庇蔭,避免強光直射。也可將耐陰花卉放在陰面陽台或門後及過道處度夏。如秋海棠類、蕨類、觀葉類。
再次要調節光照時間的長短。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增加光照;另一種是遮光。加光目前主要是用燈光,增加光照的強度和時間,可根據花卉種類不同有所區別,如冬季栽培長日性的唐菖浦,在滿足生長溫度的同時,必須增加光照才能不斷開花。縮短光照主要是進行遮光處理,少數花卉可用黑塑料布或其他黑色物做成不同形狀的罩子,將需遮光的花卉按一定的時間,不間斷地進行遮光處理。如要使菊花和一品紅在國慶節開花,需要在8月上旬開始遮光,每天日照時數為8~10小時,連續處理45~60天即可陸續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