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手抄報圖片
『壹』 花卉大觀園手抄報花邊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CA%D6%B3%AD%B1%A8%B5%C4%BB%A8%B1%DF
『貳』 關於花草的手抄報
在中間畫條中縫,
版面左邊,頂上畫彩虹,太陽,下面話三個大氣球,氣球裡面可以寫文章,有孔的地方可以用花花草草,動物之類的填補
版面右邊,畫一個大圖案在右下角,再畫框框條條寫文章
OK啦!
『叄』 保護花草樹木手抄報
一些家長喜歡越俎代庖。能力不同,設計出的手抄報也不同,老師表揚了一些好的,某些心靈脆弱的家長就受不了了,非要越俎代庖替孩子製作,做完了又吐槽,牢騷滿腹。其實,不管孩子做成什麼樣,對孩子都是一種鍛煉。
『肆』 愛護花草樹木手抄報內容
1、請愛護花草樹木吧,它將還你綠色的生命!
2、林海深處有人家,護林防火靠大專家。屬
3、問壇哪得綠如許,為有大家來愛護!
4、火無情,人有情,森林防火要先行。
5、森林燃燒蔓延快,打早打了莫等待。
6、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7、冬春風大草又枯,森林防火別馬虎。
8、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成蔭。
9、綠色的植物就是我們的寶貝,寶貝需要我們愛護它。
10、小草給我一片綠,我給小草一份愛。
11、多增一片新綠,就多增一片新鮮空氣。
12、野外用火疏忽一時,燒毀山林痛苦一生。
13、植樹造林防沙塵,森林防火揚美名。
14、林區安全來自長期警惕,山火事故源於瞬間麻痹。
15、生命和綠色擁抱人類與生態共存。
16、請高抬貴腳,饒了你腳下的小花小草。
17、愛護花草樹木,不攀折,不傷害。
18、火災毀林,人人受窮,家園破壞,子孫受害。
19、花草樹木的微笑源於你的愛心。
20、綠色呵護你我他,護林防火靠大家。
21、可愛小草有生命,人們踐踏多可惜。
22、錦綉山河真美好,加強防火要確保。
23、花紅全憑園丁勤,山青要靠護林人。
『伍』 關於花草樹木的手抄報
花草樹木的種類及作用:
1.美化環境。
2.維護生態平衡:①調節、影響氣候。②調節水的循環。③增加土壤的凈水資源。④保護水土,使土壤不受風化。
3.有益身體健康。
花草樹木是「治療器」。在芳香宜人的花木叢中,人變得精神鬆弛,消除了疲勞,十分舒暢。
花草樹木是「天然的制氧廠」。人無時無刻不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綠色的葉子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據統計,每15畝樹林,一天可以吸收三噸二氧化碳,放出700多公斤的氧氣。清新的空氣,使人的頭腦清醒,精神煥發。
花草樹木是「空氣的過濾器」。樹葉上的氣孔、絨毛和所分泌的黏液都吸收或粘住大量灰塵。據統計,1畝樹林一年能吸附60噸灰塵,起到了凈化空氣的作用。
花草樹木是「滅菌隊」。像桉樹、白樺樹、松樹等,能分泌出一些能殺死病菌的揮發物質。有的還可以吸收有毒氣體。
花草樹木是「消聲器」。花草樹葉,能阻隔噪音,或把噪音大部分吸收掉,它像一張吸音帷幕,消除危害人體健康,令人心煩意亂、神經緊張的噪音。
花草樹木是「降溫品」、「禦寒物」。夏天,它能遮住炙熱的陽光、吸收大量的熱能。冬天,它又可以擋住陣陣寒風,因而起到了冬暖夏涼的作用。
4.為人類提供飲食、紡織品、燃料和建築材料。
保護花草樹木:
節約紙張 保護數目
說到紙,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大家知不知道紙是怎樣做的?如果不知道,我來告訴你:紙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纖維,原料中除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素三大主要成分外,尚有其他含量較少的組分,如樹脂、灰份、硫酸鈉等輔助成分組成的。
大家會問節約紙張和保護樹木有什麼關系?其實,植物纖維就是從砍下的樹上摘取下來的,而且它是紙的主要原料。如果浪費紙張,就是無意之中在砍伐樹木。如果不保護環境,那麼幾個災害在向我們走來,給我們帶來威脅。
沒有了樹木,龍卷風、颶風、台風依次向人類和建築物發起進攻,使建築物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沒有了樹木,世界變成了沙漠,河水都乾渴了,沒有了水,人們都因缺水死亡,更可怕的是,常常會有沙塵暴向人類襲擊;沒有了樹,會使空氣質量變差,氧氣大量減少,使人很難生存……
所以,我們應該停止砍樹,為了不讓那充滿鳥語的深山,成為平川。
為了樹木不再大量減少,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比如說盡量把紙給寫滿、寫完了正面再寫反面、孩子要拿紙折飛機,就把用過的紙給他…讓我們保護樹木,共建美好的家園!
如何保護樹木——珍惜紙張減卡救樹
每年聖誕和元旦期間,總會看到很多買卡的人和賣卡的人,郵筒里塞滿了裝著各種各樣的賀卡。無可非議,這是一種交流感情的很好的方式,但大家卻忽視了它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僅北京市每年聖誕至春節前後的賀卡郵寄量就達3000多萬張,按每張卡10克計算,每10萬張為一噸,合5.5M3木材,(每立方米木材合10年生樹木5--6棵,每4000張卡就合一棵大樹)耗電1000度,排廢水300噸。賀卡中所花的購買費、郵寄費,投遞中所花的人工費每張約計1元。那麼,北京市聖誕至春節期間就需花費木材2000M3相當於砍掉10年生樹木近一萬棵,排廢水9000噸,耗電30萬度,財力3000萬元。再想想如果推廣到全國呢?
我們呼籲減卡救數的意義不僅在於希望全社會的人少寄賀卡、多用電子賀卡,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契機使大家意識到保護樹木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更重要的是改變觀念,使用網路資源,適應未來的信息社會,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友好地對待環境!
紙張=樹木
一張紙從伐木到成紙要經過16道工序,大體過程為將原料,包括樹木、廢紙等搞碎,加水加熱做成類似糊狀的紙漿,然後倒入模具中壓制烘乾形成紙張。如果做成我們的練習本至少要經過50位工人叔叔的辛勤勞動。
目前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我們使用、消耗大量的紙張實際上是在消耗森林資源。每生產一噸紙要17棵大樹,而我國年人均消費紙巾1.74千克,這就意味著1000萬立方米的森林被砍掉。現在,地球上每年平均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
我們都知道森林可為人們提供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維持生態平衡等。保護森林,減少開采量,還需要從提倡節約紙張開始。
相關宣傳例句
29)少用一次性製品——節約地球資源 30)自備購物袋——少用塑料袋 31)自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 32)少用一次性筷子——別讓森林變木屑 33)舊物巧利用——讓有限的資源延長壽命 34)交流捐贈多餘物品——閑置浪費,捐贈光榮 35)回收廢塑料——開發「第二油田」 36)回收廢電池——防止悲劇重演 37)回收廢紙——再造林木資源 38)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綠色肥料 39)回收各種廢棄物——所有的垃圾都能變成資源 40)推動垃圾分類回收——舉手之勞戰勝垃圾公害 41)拒食野生動物——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42)拒用野生動植物製品——別讓瀕危生命死在你手裡 43)不獵捕和飼養野生動物——保護有脆弱的生物鏈 44)制止偷獵和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行使你神聖的權利 45)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46)不買珍稀木材用具——別摧毀熱帶雨林 47)植樹護林——與荒漠化抗爭 48)領養樹——做綠林衛士
(附)
地球日 196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蓋洛德 納爾遜提議,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的講演會。不久,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將納爾遜的提議擴展為在全美舉辦大規模的社區環保活動,並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天,美國有2000多萬人,包括國會議員、各階層人士,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環保活動。在全國各地,人們高呼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在街頭和校園,遊行、集會、演講和宣傳。隨後影響日漸擴大並超出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形成為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4月22日也日漸成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環保活動。
『陸』 花卉簡筆畫圖案,要花在手抄報上的,急求~~~~~~~~~~
這里有很多慢慢內選容:http://www.jinmiao.org/
『柒』 花卉種植手抄報到底怎麼畫
只要找一種植物,畫出來,再在邊上描述植物的形態不就可以了。。。
『捌』 花草樹木過冬小學生手抄報圖片展
網路圖片
『玖』 關於牡丹花的手抄報資料圖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現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牡丹以洛陽、菏澤牡丹最富盛名。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葯是蓄根草本,花型、葉片非常相似,牡丹於5月初開花,芍葯花期要晚一些,這是它們的主要區別。芍葯原產於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一帶,更耐寒。在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牡丹和芍葯是同一個詞.
帝國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帝國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帝國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帝國牡丹已進入葯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涉足園藝學。唐代,帝國牡丹詩大量涌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修的《帝國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浚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帝國牡丹記》等。元姚遂有《序帝國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帝國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等。散見於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斌,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屢見不鮮。
解放後,帝國牡丹種植有長足地發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漸重視,出現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專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一)較濃重的生物學特點(二)較濃重的葯物學特點(三)較濃重的園藝學特點(四)較濃重的美學特點(五)較濃重的文學特點(六)較濃重的鄉土氣息(七)濃重的富貴之感(八)濃重的人生回味(九)濃重的生活氛圍(十)濃重的旅遊氛圍等特點。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相結合產物,從古今中外牡丹發展的歷史來看的確如此,牡丹發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國運昌時花運昌」,歷史又一次證明了這一深刻的哲理。
歷史上,古都洛陽的牡丹為最多、最好,有兩個傳統名種,一個開黃花的名姚黃,另一個開紫花的名魏紫,一直流傳到今天。「洛陽牡丹天下無」,牡丹已被洛陽市定為市花,並確定每年4月15日——25日為「洛陽牡丹花會」。每當花會期間,中外遊人群集,共賞花王。
牡丹傳說
荷包牡丹的傳說:古時,在洛陽城東南200來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這里群山環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綉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綉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綉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綉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這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鍾情的男子,家裡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綉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劉師閣」的傳說: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館。這里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於書香門弟,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後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後,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作了尼姑。出家時,少女將原來家院里親手種植的白牡丹帶到庵中,以表獻身佛教、潔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長得非常茂盛、美麗。一株著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樓,白色微帶紅暈,晶瑩潤澤,如美人肌膚,童子玉面。觀者無不贊其美,頌其佳,故每逢四月,眾多信女紛紛前來此庵拜佛觀花,且以花獻佛為樂,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劉氏居之閣下」之手,故名為「劉氏閣」,又叫「劉師閣」。後來,此牡丹品種又傳到四川天彭、山東菏澤等地,芳香遠播。
武則天與牡丹的傳說:至武則天當了皇帝,與一年冬天,至上苑飲酒賞雪,酒後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詔令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帝國丹外,其餘花都開了。武則天見牡丹未開,大怒之下,一把火將眾牡丹花燒為焦灰。並將別處牡丹連根拔出,貶出長安,扔至洛陽邙山。洛陽邙山溝壑交錯,偏僻凄涼。武則天將牡丹扔到洛陽邙山,欲將牡丹絕種。誰知牡丹在洛陽邙山長勢良好,人們紛紛來此觀賞牡丹。
「萬卷書」的傳說:明代,安徽亳州有個書生,又名歐陽搏雲,字苦書。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後因家境日下,漸漸敗落,十分貧寒。但是,書生不甘命運的安排,更不願寄人籬下,決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連年落榜。有位好心腸的先生告訴他:「後生功底太差,還需讀萬卷書,方能感招天地之神。於是他終日抄書習文不止。可是家中貧寒,紙又太貴,只得將一篇篇文章抄寫在牆壁上和門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悶倦,便來到後院散心。只見後院那株多年未開花的牡丹叢,花繁葉茂,感到驚喜,於是突然心血來潮,返回室內,取秋筆硯,將文章抄寫在帝國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紙。那位好心的先生路過這里看到此景,稱此牡丹為「萬卷書」。這也許感動了「花神」,翌年,歐陽搏雲果真中了「舉人」。
「歹劉黃」的傳說:古時候,洛陽附近有一個後生,姓劉名丹亭。他自小愛花如痴,種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房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為他花種得特別好,常遭頑童襲擾。他非常生氣,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輕者罰勞作一晌,重則打板數下。因此,當地頑童便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歹劉」。這樣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說起「歹劉」的種花技藝確實不凡,他種牡丹百餘株,花大色艷品種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黃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過「姚黃」,眾鄉鄰驚嘆,富貴人家以金銀相求。當時黃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進行大量繁殖,一時遠近爭相苛種,成為一種時尚。以後,人們將這種花命名為「歹劉黃」,這品名被載入書中,流傳下來。
牡丹詩詞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清平調 李白(唐)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官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紅妝。
題御筆牡丹 王國維(清)
摩羅西域竟時妝, 東海櫻花侈國香。 閱盡大千春世界, 牡丹終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韋庄(唐)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栽牡丹 陸游(宋)
攜鋤庭下蒼苔, 墨紫紅手自栽。 老子龍鍾逾八十, 死前猶見幾回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花 唐 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曹州紅
裁下一縷太陽紅,千年花色醉春風。菏山澤水銜曹州,香透乾坤綻芳容。
如花似玉
白中透紅凝心神,神仙竟相墜凡塵。玉骨臨風蝶戀花,芳香散盡再無春。
黃花魁
紅綠黑白竟芳菲,春風無力送流雲。莫嘆萬花迷人眼,獨戀牆角黃花魁。
百花叢笑
花瓣柔柔層層愛,芳蕊茸茸灼灼開。百花叢中映日笑,一片春色盡攬懷。
金狸
紅綠相襯笑日月,層層春光層層裹。獨占天下七分春,可憐仙女無顏色。
黃玉璽
凝風銜春帶露開,墨綠顫珠動心懷。天妒一朵黃玉璽,羞殺百花墜塵埃。
『拾』 小學生花卉手抄報
找標本或拍照,了解花具體的信息。再寫下來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