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草花卉
① 家裡屬龍養什麼花草好處多
屬龍適合養仙人掌和萬年青
屬龍的人天生財運就是比較旺盛的,一般都能專有穩定且不錯的收入屬入賬。但是正直的屬龍人身邊也容易有小人作祟,從中妨礙他們的賺錢道路。屬龍的人可以在自家的客廳西北方向擺一盆仙人掌,有化煞和犯小人的作用。在家中的東南方位擺萬年青,也有利於屬龍人的財運。
屬龍適合養天竺葵
天竺葵的生長對陽光的要求很高,需要有充足的陽光才能生長。而屬龍的人有著開朗外向的性格,積極向上的精神,充滿活力和充沛的精力,喜歡敞開天窗說亮話,不喜歡拐彎抹角,不喜歡遮遮掩掩。所以屬龍的人和這種植物的特點正好相符合。此外,天竺葵的葯用價值也很高,能夠造福人類,這一點和屬龍的人也很像。
屬龍適合養發財樹
對於天生財運旺,重視事業的屬龍人來說,養一盆發財樹再合適不過了。人們之所以喜歡發財樹,主要就是因為發財樹那吉祥的寓意,希望這些有著好寓意的植物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和財氣,讓自己的財運興隆。發財樹不僅具有好兆頭,而且能凈化室內空氣。並且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容易載重,能讓人擁有好的睡眠質量。
② 花卉龍吐珠和采雀草的圖片及價格
80元/盆
③ 龍爪花是什麼花代表什麼意思
龍爪花是彼岸花,曼珠沙華(manjusaka)
【學名】
Lycorisradiata紅花石蒜 白花石蒜
Lycoris一詞是來自與希臘神話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則表示輻射狀的意思,用來形容花的外型。
【科屬】
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屬。
石蒜類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總梗)開花,花末期或花謝後出葉;還有另一些種類是先抽葉,在葉枯以後抽葶開花,所以石蒜類花開時看不到葉子。
【開花時間】
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
【其他標准名稱】
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Shorttube Lycoris,日文名マンジュシャゲ、
【別名】
彼岸花、無義草、龍爪花、蟑螂花、老鴉蒜、蒜頭草、鬼擎火、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生死之花、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狼花、頭痛花等
【原產地和主要分布】
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相關記載最早見於宋代,被稱作「無義草」、「龍爪花」,目前廣泛分布於東亞各地,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有分布。日本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到北九州島的,
彼岸花 【形態特徵】
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花如龍爪。具鱗莖,形如洋蔥頭;葉叢生,細長尖端,狀似蒜葉,肉質、帶形、青綠色具白粉;花萼單生,頂生傘形花序。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除紅色外還有白色、黃色等品種),花瓣反卷如龍爪。先開花後長葉,冬天葉子不落,夏天葉落休眠。由於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石蒜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
【生長習性】
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其著生地為紅壤,因此耐寒性強,喜陰,能忍受的高溫極限為日平均溫度24℃;喜濕潤,也耐乾旱,習慣於偏酸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最好。有夏季休眠習性。
【栽培】
一般在開花後分球栽培為宜,栽培時施以足夠基肥,以土蓋沒球莖,澆透水即可。石蒜的黑色花球極易養活,保持濕潤一年都不會死。
【主要應用】
紅花石蒜是東亞常見的園林觀賞植物,冬賞其葉,秋賞其花。此花多用於別墅花園種植,一般成百上千隻一起種,秋季會大批開放,景觀效果極佳。此外,由於石蒜的根莖與水仙十分相似,都是球狀莖。有些黑心花販會用它冒充水仙來賣錢,所以買花時要仔細甄別,以防上當。
石蒜雖觀賞性較強,但根莖有毒,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不可隨意食用,但可用於鎮靜、抑制葯物代謝及抗癌作用。雖有毒性,但是球根經過處理可以食用,也作為葯材來使用。 從石蒜的根莖中提取「加蘭他敏」可用以治療小兒麻痹症,國外已開始利用,我國專家也在深入開展研究,開發葯物造福人類。
葯用鱗莖:含有多種生物鹼,如石蒜鹼、石蒜胺鹼、加蘭他敏等。具有祛風消腫、解毒抗癌作用。用於治療胃癌、食管癌、肝癌,並試治肺癌、卵巢癌、宮頸癌、淋巴癌。
【葯理學】
根據中醫典籍記載,紅花石蒜鱗莖性溫,味辛、苦,有毒,入葯有催吐、祛痰、消腫、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誤食,可能會導致中毒,輕者嘔吐、腹瀉,重者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有生命危險。
根據葯理學研究,紅花石蒜鱗莖的主要葯用成分是各種石蒜鹼和加蘭他敏。石蒜鹼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並能抗炎、解熱、鎮靜及催吐,對阿米巴痢疾亦有療效。加蘭他敏為可逆性膽鹼酯酶抑制劑,用於脊髓灰質炎等中樞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癱瘓、重症肌無力等。目前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業規模提取。
【觀賞勝地】
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彼岸花來歷】
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 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
彼岸花,花開開彼岸,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她們構成火紅色的花徑指引人們走向三岔河的彼岸,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其實彼岸花,原意為天上之花,紅色,天降吉兆四華之一。
【相關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在彼岸花身邊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無法親眼見到對方……因為花開時看不見葉子;而有葉子時卻看不花。花葉之間,始終不能相見,生生相錯。可是,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並被這種痛苦深深地折磨著。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
那一年,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可是,這件事情卻被神怪罪了下來。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曼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從此,這種花只開在黃泉路上的,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輪回轉世時,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再分開,卻又會再次跌入詛咒的輪回……
【相關傳說2】
傳說,看到彼岸花的人,將回憶起前世的記憶,各種花語都體現了它的妖嬈,它,謎一般的令人著迷.......
④ 花草品種有哪些
荷包花復又叫蒲包花,制外形非常特別,其花冠分為二唇狀,上唇瓣直立較小,下唇瓣膨大似蒲包狀,現在被很多花友所喜愛,並且在1882年被傳入歐洲後就打開了新的市場。
荷包花
當荷包花最初出生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時,當地的老鄉們對它並不好感,認為它是一個不願與人溝通的「鼓氣袋」,除了孩子們從野外摘來玩耍外,多數成年人對它均不屑一顧。誰料後來有人把它形容為「荷包」之後,當地土人的觀念就徹底更新了。
中文學名:荷包花
拉丁學名:slipper wort;Pocketbook Plant
別稱:元寶花、狀元花、蒲包花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玄參目
科:玄參科
屬:玄參科蒲包花屬
分布區域:於南美洲墨西哥、秘魯、智利一帶
英文名:Calceolaria
⑤ 我想在辦公室種花草
1、蔦蘿有何特性? 蔦蘿,又名羽葉蔦蘿、密蘿松、游龍草、蔦蘿松、錦屏封等,俗稱五角星花、獅子草,屬旋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 蔦蘿,單葉互生,葉的裂片細長如絲,花從葉腋下生出,花梗長約寸余,上著數朵五象星狀小花,顏色深紅鮮艷,除紅色外,還有白色的。花期從7月上旬至9月下旬,每天開放一批,晨開午後即蔫。蔦蘿的細長光滑的蔓生莖,長可達4-5米,柔軟,極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綠籬植物。 與蔦蘿同科屬的還有圓葉蔦蘿和槭葉蔦蘿。圓葉蔦蘿,葉片卵形,頂端尖,花冠洋紅色,喉部黃色,花多而色艷。槭葉蔦蘿,為羽葉蔦蘿與圓葉蔦蘿的雜交種,葉片呈掌狀分裂,裂片披針形,頂端長銳尖;總花梗粗大,著花1-3朵,色深紅,花比羽 葉蔦蘿的花大一倍 2、蔦蘿怎樣栽培管理和繁殖? 蔦蘿原產墨西哥及印尼,性喜陽光充足而溫暖的環境,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抗逆力強,管理粗放。但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最好。盆栽蔦蘿,上盆時盆底放少量蹄片作底肥,以後每月施一次液肥,並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盆栽時,應立支架供其纏繞。 蔦蘿用種子繁殖。每年可在11月初採收種子,翌年春4月播種,一周後可發芽,苗生3-4 片葉時定植,苗太大時移植不容易成活。蔦蘿成熟時,種子會自然裂開,自播繁殖。蔦蘿生命力強,適應性好,一般沒有什麼病蟲害。 蔦蘿可入葯,具有清熱消腫功效,能治耳疔、痔瘺等。 3、金魚草怎樣培育? 金魚草又名龍頭花等,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但常作1-2年生花卉栽培。因品種不同,分大花高莖種、中莖種、矮生種。花色豐富多采,非常美麗,且花期較長,既適宜地栽布置花壇,又很適合於盆栽觀賞;其中大花高莖種還是切芬花的極好材料。 金魚草原產地中海,性較耐寒,不耐酷暑,喜陽光,也能耐半陰。適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土壤,在石灰質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不論盆栽或地栽,都宜施些豬、雞、糞作基肥。 金魚草的繁殖以播種法為主。播種在8-10月間進行。盆播,在15度條件下,種子10天左右發芽。出苗後注意間苗,當苗長出4-5片真葉時,即應移植一次,苗長約10厘米高時,即可定植。 金魚草是一種較喜肥的花卉,由於其幼苗生長期緩慢,花期又比較長,所以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盆栽宜用腐葉土加適量砂土及草木灰為培養土。所用花盆宜稍大一些,除了用畜糞作基肥外,還可再加些腐熟的餅肥和少量骨粉為基肥。定植後,為保證植株體正常發育,應勤施追肥,一般生長期每10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含氮的混合肥料,濃度以0.01%為宜。平時經常疏鬆盆土,適量澆水,冬季控制澆水,可使植株生長健壯,花多而色艷。 在培植技術上,對一些高中型品種,為使其多分枝、多開花,在苗株高13厘米時即需摘心,長約20厘米時再摘心。這樣,可使植株矮化,分枝多,多長花穗。如要使植株成為一枝粗壯肥大的花序,可只摘一次心或不摘心,但要除掉側芽。主幹分枝少會支持不住,隨著植株漸大,要及時插竿扶持防倒。 如果植株不作留種用,在開花後應及時將花穗剪除。這樣,可使其開花不斷。如植株准備作留種用,采種可待花序上大多數蒴果變棕色時再採收。 4、金盞菊怎樣栽培管理和繁殖? 金盞菊,又名長生菊、金盞花、長春菊、黃金盞等,為菊科一、二年草本花卉。 金盞菊葉互生,長圓形。頭狀花序,花單生,色有黃、淺黃、乳白、橙紅等,且有單瓣和重瓣之分。花期相當早,是早春園林中最常見的花卉之一。也很適合陽台盆栽,供早春觀賞。 金盞菊原產歐洲南部及亞洲西部,性耐寒,但不耐暑熱,生長適應性強,耐瘠薄乾旱土壤,很容易栽培。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金盞菊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扦插繁殖。播種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進行。苗長出3-5片葉時定植。盆栽金盞菊宜施足基肥,生長期不宜過多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稀薄肥,則開花大而美麗。苗期摘心可促進多發側枝多開花,使植株生長茂盛。冬季不必防寒,如置於室內向陽處,整個冬春都可不斷開花。 5、金邊瑞香生活習性如何?盆栽怎樣管理? 瑞香又叫蓬來花、千里香,屬瑞香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以芳香而聞名,其變種金邊瑞香,是瑞香中的佳品。故有「牡丹花國色天香,瑞香花金邊最良」之說。金邊瑞香葉綠金黃色,花淡紫,花瓣先端5裂,白色,其基部紫紅,香味濃烈。喜半陰或向陽地,忌烈日曝曬、暴雨淋,耐寒性較差,不耐水澇,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平時管理較為粗放。 盆栽金邊瑞香,盆土宜用疏鬆、富含腐殖質帶微酸性的腐葉或山泥(或凍酥的塘土),摻拌適量的河砂和腐熟的餅肥。金邊瑞香根為肉質,平時養護管理要特別注意控制澆水,如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濕,易引起爛根。下雨過後,須及時將盆內積水倒掉。 金邊瑞香雖然喜半陰,但冬、春季應放在有陽光照到的環境中,生長期間如光照充足,肥效相宜,能使枝柔葉黛,花艷香濃,夏季應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炎熱時要噴水降溫。金邊瑞香較喜肥,生長季應每隔10天左右澆一次稀薄液肥。開花前後宜各追施一次稀薄餅肥水或腐熟的雞、鴨糞肥水。霜降後,移入室內向陽處,室溫保持在5度右,控制澆水;盆土含水量應控制在45%左右,方能安全過冬。此外,金邊瑞香枝幹叢生,萌發力較強,耐修剪,花後進行整枝。 危害金邊瑞香的主要害蟲有蚜蟲和介殼蟲,多在乾熱氣候時出現,應及早防治。病害主要是病毒引起的花葉病,染病植株葉面出現色斑及畸形,開花不良和生長停滯,發現後應連根挖除並用火燒毀。
⑥ 龍膽草長什麼樣子
龍膽草,又稱龍膽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夏秋季開出紫藍色的花朵,在我國西南高山地區分布最多,是一種高山花卉。
⑦ 家裡屬龍養什麼花草好處多
生肖龍
旺財植物:仙人掌與萬年青
生肖屬龍的人財運是非常旺盛的,不版怎麼工作也能有權錢入袋,但他就是身邊容易有小人作祟,從中妨礙他們的賺錢道路。
生肖屬龍的人可以在客廳的西北方向拜訪仙人掌,可化煞,防小人,在東南方位擺放萬年青,能夠帶旺你的財運。
⑧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金魚草(龍頭花、龍口花、洋彩雀)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作一二年生草花來培養。株高30~90厘米,莖稈直立,上被細茸毛。葉長橢圓形,長5~7厘米;基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緣無齒。花序著生於枝頂,長20~25厘米,小花密生,具短梗;苞片卵形,萼片5裂,花冠下部筒狀;上唇瓣2裂,外被茸毛;下唇瓣3裂,內被茸毛。花瓣的底色為白色,上面間雜有深淺不同的黃、橙、紅、紫、粉等色彩。雄蕊4枚,柱頭線形。種子細小,壽命3~4年。花期7~8月(圖11)。
2.變種和品種世界上現有優良品種已達數百個。按照花型可分為金魚型和鍾型兩個品系。按照植株的高度可分為中秧(40~60厘米)、高秧(90~120厘米)和矮秧(20~30厘米)三個品系。
3.習性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具有一定耐寒能力,在我國南方可露地越冬。喜夏季比較涼爽的氣候條件,怕酷暑,耐半陰,要求排水良好和疏鬆的培養土,耐輕鹼。種子落地後可自行繁衍。
4.繁殖和栽培北方應在8月下旬播種,入冬前將花苗囤入冷室或冷床中,來年4月下旬栽入花池或上盆,6~7月開花。如果早春在室內播種,9~10月開花。江南地區秋播後,4~5月即可開花。
從國外引入的多倍體金魚草大都是重瓣品種,結實困難,可采嫩枝扦插來繁殖花苗。
為生產鮮切花應進行溫室栽培,主要在冬季供應花卉市場,可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產時應在夏末於室外播種,然後定植在花圃地上,秋涼後移入溫室,白天保持22%,夜間不低於10%,元旦前後即可切取花枝出售。
5.養護為了增加花枝數量,對高秧和中秧品種應進行摘心,促使其腋芽萌發而抽生花枝。秋播的花苗來年7月花謝後如進行重剪,同時加強肥水管理,9月份又能再次開花。
6.采種金魚草為異花授粉植物,品種間極易雜交。為防止品種混雜,采種母株應拉開距離栽種,或盆栽後隔離擺放。
⑨ 落葉宿根草本花卉有哪些
1.菊花(九花、黃華、秋菊)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不等,全株疏生柔毛。根為須根系,白色至褐色。莖多直立,有的匍匐生長,常長成亞灌木狀,有縱棱,綠至褐色。葉互生,具較大的鋸齒和缺刻;葉形因品種不同變化多端,葉柄粗壯,托葉或有或無。頭狀花序單生或數朵聚生於枝頂,花頭外圍為舌狀花,相當於花瓣,花盤中央為筒狀花,相當於花心;花頭直徑小的2~3厘米,大的可達30~40厘米,色彩極為豐富,除沒有黑色品種外,幾乎包羅了世上所有的色彩。筒狀花授粉後結出瘦果,種子含在裡面不能與果皮分離,果熟期12月到來年2月,種子壽命3~5年。花期9~12月,還有6~7月間開花的夏菊。
2.變種和品種(1)按照花頭的大小可分為大菊系(18厘米以上)、中菊系(9~18厘米)、小菊系(9厘米以下)。
(2)按照植株的形態可分為直立型(多為中菊和大菊系品種)和匍匐型(多為小菊系品種)。
(3)按照花期早晚可分為夏菊(6~7月開花)、早菊(9~10月開花)、秋菊(10~11月開花)和寒菊(12~1月開花)。
菊花的品種極多,我國就擁有大菊系菊花品種上千個。按照花型大體上可分為單瓣型、球型、圓盤型、毛刺型、托桂型、卷散型、飛舞型、松針型、蓮座型、絲發型、垂珠型、芍葯型、翎管型、荷花型、龍爪型、鷹爪型等等。
3.習性原產於我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喜陽光充足,秋季涼爽,冬季無嚴寒的氣候條件,要求地勢高燥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以及富含腐殖質、肥沃而又疏鬆的中性土壤,較耐旱也耐輕鹼。菊花的絕大部分品種都是短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時間縮短到14個小時以下時才能分化花芽,因此,立秋後才能開花。
4.繁殖方法在專業園林培養藝菊中的菊樹時,是用黃蒿或青蒿做砧木進行嫁接;在雜交育種時應按照小粒種子的播種方法進行播種;家庭培養菊花均進行扦插。
菊花的再生能力強,不論采莖段還是帶有腋芽的葉片均可插活,而以腳芽扦插最便捷,不但成活率高,花苗生長也比較健壯。
扦插時應在花期采靠近盆邊滋生出來的拖頭腳芽,這種腳芽拱出土面後小葉相互抱合而不立即展開。采芽時用小刀插入盆土將它們與主根相連的部位切開,不要向外拉扯,以免脫皮而降低成活率。
扦插基質最好用舊盆土或不加肥的培養土。採下來的腳芽如果過長或帶有根系,應當把下部分切掉,讓它們重新生根,使扦插苗得到徹底更新。扦插不要過深,以2.5厘米為宜,以防腐爛。
扦插時應使用小盆,每盆只插一個品種,並插設品種標牌。插後把水澆透,放在不結凍的冷室,保持10℃左右的低溫,讓它們慢慢生根。
5.栽培和養護菊花的栽培和養護因栽培形式不同而不同,常見的栽培形式有獨本菊、多朵菊、大立菊、懸崖菊、菊樹、小,菊盆景和案頭菊等。家庭培養的菊花大都是獨本菊、多朵菊和案。頭菊,現將它們的栽培方法和養護要點分述如下:
(1)獨本菊又叫標本菊。它以大菊系中的優良品種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只栽培一根莖稈而形成獨本,上面只開一個花頭。這種栽培形式能充分顯示該品種的優良特徵,如果栽培得法,一個花頭鋪開的直徑可達30厘米以上,是菊花展覽會上的主要參賽形式,特別適合在家庭居室內陳設。
要想養好獨本菊,應按照以下4個步驟進行:
●冬存每年秋末冬初菊花盛開時,選花型端正,生長健壯的植株做母本,挖掘盆邊滋生出來的抱頭腳芽做繁殖材料,用舊盆土或面沙插入小盆,每盆可插數枚腳芽。插後把水澆透,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內,待萌發新根後再移到不結凍的冷室或樓道貯存。以後每周檢查一次盆土的干濕情況,可干透不要澆水,室溫不要超過6℃,讓菊苗停止生長,在半休眠狀態中渡過冬季。
●春種3月下旬到4月初把冬存的扦插苗取出來,用漚制好的腐葉土(最好是柳葉土)分別栽入18厘米口徑的花盆中,每盆栽1棵,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
從5月上旬開始,每隔10天追施一次油粕水等有機肥液。隨著莖稈的加長生長,盡早把葉腋間萌生出來的腋芽抹掉,不讓它們抽生側枝;待莖稈長到50厘米左右時把先端的生長點掐掉。摘心後莖稈就不再加長生長了,從而促使根標上的不定芽萌發而抽生腳芽,這時應追施1~2次磷酸二氫鉀500倍液,促使腳芽加粗生長,待腳芽長出5厘米左右時,保留靠近盆邊的1枚粗壯腳芽,將其餘的全部挖掉。
●夏定到了夏季,用保留下來的那枚腳芽來更新植株,叫做夏定。夏定的具體時間應根據不同品種花期的早晚來靈活掌握;早花種應在7月上旬進行,中花種應在7月中旬進行,晚花種應在7月下旬進行。
夏定的具體做法是:當春種後長出並保留下來的那根腳芽苗長到15厘米左右時,將根團從花盆中脫出來,拌掉外圍泥土,只保留護心土,同時修剪外圍老根。然後用加肥培養土重新栽入20~24厘米口徑的花盆中。
上盆時,先在盆底墊上少許培養土,厚度不超過2厘米,然後把腳芽苗扶直放在花盆中央,讓冬存時由扦插苗長成的那根老莖稈斜靠在盆邊上,暫時不要把它剪掉,用它做輔養枝。填土時只填至盆深的1/3,把根頸部位埋住即可,墩實後澆水。
1.冬存後長出的老莖稈;2.春種後長出的腳芽苗;3.第一次填土深度夏定時暫時保留冬存後長出的那根老莖稈的目的是利用它的葉片繼續製造碳水化合物,一方面可促使地下部分盡快長出新根,同時可保持原來老根的生命力,防止它們枯萎死亡。如果夏定時把老莖稈剪掉,會突然減少一倍以上的葉面積,盆土一旦積水就會爛根。
夏定20天後填第二次土,仍用加肥培養土填至盆深的2/3,這時新根已經長成,可把盆邊的那根老莖稈剪掉。再過20天填第三次土,上面留沿口2厘米,以便澆水。分三次填土的目的在於形成老、中、青三段根,如果一次把土填滿,埋入土中莖稈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會同時萌生新根,前期雖然生長旺盛,到了孕蕾階段這些根系會同時老化,吸收能力會大大減弱,莖稈雖然長得很高,但花頭不大。
●秋養立秋以後經夏定更新後的植株基本上完成了營養生長階段,開始分化花芽,這時應當用小刀把葉腋間長出的腋芽逐個剔掉,防止它們抽生側枝。每隔1周追施一次液肥,最好用麻醬渣水和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間隔施用;每次追肥前松一次土。盆土應間干間濕,盆下最好墊磚或倒置花盆,以防雨天盆內積水,否則莖稈下面的葉片會枯黃脫落。在正常情況下,莖稈頂端除了孕育一枚中央主蕾外,兩側還能抽生2~3枚副蕾,應分2次把副蕾剝掉;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中央主蕾受損,可用第一次剝蕾後保留下來的那枚副蕾來代替主蕾開花。
剝蕾後,應挑選和莖稈粗細相差不多的葦稈做支撐材料,刷上綠漆,緊貼莖稈插入盆土。葦稈的高度應超過植株,用塑料繩分幾道將莖稈綁在葦稈上進行裱扎。花蕾透色後花梗就不再加長生長了。這時再緊貼花盤的底部把葦稈的先端剪掉,讓稈頭頂在花盤下面,再把花梗和葦稈綁在一起,以防花頭過大而折斷。
花頭展開後應搬入通風良好的室內背光處陳設,盡量少澆水。如果發生蚜蟲可噴布溴氰菊酯1000倍液,不會傷害花瓣。
(2)多朵菊選大菊系中花頭較小的品種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栽苗1棵,通過摘心促使腋芽萌發而抽生側枝,每枝開花1朵,每盆開花數朵。常見的有三本菊和景菊,前者開出3個花頭,後者開出9個花頭,主要供庭院和廳堂陳設,也可用來生產切花。
●三本菊清明節前後取出冬存的菊苗,用加肥培養土分別栽入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待莖稈上長出3片葉子時進行摘心,促使下面葉腋間的腋芽充分發育,讓它們抽生出3根莖稈,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待側枝長到15~20厘米時翻盆換土,脫盆後抖掉外圍宿土,同時修剪老根,然後用加肥培養土栽入25厘米口徑的花盆中。
換盆後根系得到更新,盆土面積擴大,生長必然旺盛。立秋以後頂芽開始分化花芽,這時應抹掉莖稈上的全部腋芽,花蕾顯現後剝掉副蕾,同時加強肥水管理,每隔1周追肥一次,將油粕水和磷酸二氫鉀500倍液間隔施用,同時裱扎3根葦稈來支持花頭,從而養成三本菊。
●景菊它是在三本菊的基礎上再次摘心,從而長出9根莖稈,每棵開出9個花頭,因此,又叫做「三權九頂菊」。
景菊的花枝比三本菊多2倍,因此,春種應提早進行。3月中旬前把冬存的菊苗取出來,用加肥培養土先栽入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當植株長到15厘米時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面腋芽萌發抽生出3根一級側枝。當一級側枝長到15厘米左右時翻盆換土,上入25厘米口徑的花盆中;生長10天後進行第二次摘心,促使一級側枝上的腋芽萌發並抽生出9根二級側枝,隨著換入30多厘米口徑的大花盆中,從而長成9根花枝。
立秋以後花芽開始分化,應及時抹掉二級側枝上的腋芽,孕蕾後盡早剝掉副蕾。由於花枝多,花頭不會長得很大,因此,不需要裱扎。
●案頭菊這種藝菊的株高僅20~30厘米,並用小盆栽種,特別適合在窗檯、案頭或博古架上陳設,又叫矮化菊。具體做法有以下3種。
短截莖稈法為了壓低植株的高度,在立秋前對獨本菊的莖稈進行截短,然後利用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生出來的新枝來代替老莖稈開花。由於新枝抽生不久就進入了短日照環境,其頂芽很快就能分化花芽而孕蕾,新枝也就不再加長生長了,因而大大降低了植株的高度,花頭也相應變小。與此同時還應控制肥水來減少莖稈的生長量,從而達到矮化的目的。
葯劑處理法用多效唑來處理獨本菊可使植株矮化。多效唑是一種抑制莖稈加長生長的有機試劑,從8月中旬開始,每隔15天向植株上噴布一次每升20微升的多效唑溶液,也就是在1000毫升水中只溶入0.02克多效唑,共噴3次,可使植株變矮,不會影響花頭質量。
推遲定植期6月上旬自菊花老本的盆株上采腳芽扦插,15天後分苗栽入15厘米口徑的小盆中,只給它們2個半月的營養生長時間。9月份花芽開始分化,然後孕育花蕾並開花,這樣的植株一般不會超過40厘米。
2.芍葯(將離、沒骨花、婪尾春)
1.形態特徵為毛莨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具有粗狀的肉質根。株高60~100厘米,初生莖紅褐色。葉為二回三初羽狀復葉,小葉三裂,裂片呈長披針形,無鋸齒。花單生於當年生枝的頂端,有的著生在枝頂的葉腋間,具長花梗;單瓣花具8枚花瓣,也有重瓣花;有白、黃、粉、紅、紫、瑰紅等花色;花萼5枚,花落後宿存。花後結出瞢莫果,內含黑色大粒種子數枚,8~9月種子成熟。花期因地區不同而異,多在4~6月之間開花。
2.變種和品種(1)按花色可分為白色、黃色、粉色、紅色和紫色品種。
(2)按花瓣和花型可分為以下幾類:
●單瓣類花瓣1~3輪,雌雄蕊發育正常,無瓣化現象。
●千層類花瓣多輪,按其形態又可分成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等。
●樓子類外輪有1~3層大型花瓣,花心部分的雄蕊瓣化成的花瓣排列無層次,突出於外輪花瓣之上。
●台閣類全花分成上下兩部分,中間由尚未瓣化或沒有完全瓣化的變態雄蕊隔開,好似兩朵花。
3.習性原產於我國。耐寒力強,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地下宿根可自然越冬,盛夏季生長停止。喜陽光,耐半蔭,在疏蔭環境下也能生長和開花。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鹽鹼,不能在低濕窪地上種植。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庭院中地栽的芍葯應4年分栽一次。分株的正確時間是10月上旬到10月中旬,當秋末芍葯的葉片剛剛開始發黑時將整墩株叢挖掘來,將一墩分劈成4~6墩,每墩的根際頂端應帶有3~4枚未萌動的肥胖芽體,然後另行栽種。
分栽後到土壤結凍前還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新栽的芍葯在這段時間里能抽生出新的須根,這些新根的吸收能力強,可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營養,來年春季就能開花。如果在春季分株,開花前新根長不出來,必然生長不良,更沒有力量正常開花,故有「春天分芍葯,到老不開花」之說。
5.栽培和養護栽種前,選地勢高燥的地段,按0.6~1米的株行距挖掘定植穴,穴深40~50厘米,先施入有機肥料,再將表層好土填入穴底,然後把肉質根捋順栽入穴內,踏實後灌水,水滲完後擁些鬆土,以防新芽抽干。
栽苗後2~3周如果無雨,應再灌一次水。土壤結凍前把冬水灌足。來年春季土壤解凍後如果土壤乾燥應當灌水。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新芽萌發時,第二次在孕蕾期,第三次在立秋前後,為來年大量開花打下基礎。
在華北北部、東北以及西北的大部分地區,為防止冬季芽體受凍,上凍前應當用濕土在根際上擁起30~50厘米高的土堆防凍。
3.鳶尾(蝴蝶蘭、鐵扁擔)
1.形態特徵為鳶尾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根狀莖,上面有節,多分枝。植叢高40~60厘米,葉叢生,直立挺拔呈劍形,外層的葉片短窄,中間的葉片寬長,基部抱合疊迭生長。花梗自葉叢中抽生而出,和葉片等長,每枝著花1~4朵,花藍紫色,花被6片,基部聯合呈筒狀;外3片大,上部翻卷並具雞冠狀皺折;內3片小,呈拱形。蒴果長圓柱形,3~6棱,內含數粒種子,深褐色。花期5月上旬。
2.習性原產於我國華中和西南地區的高山上。耐寒能力強,地下宿根在東北和西北寒冷地區均能安全越冬。花芽是由地下根狀莖先端的生長點在9~10月間分化而成的,來年春季萌發後抽葶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和適度濕潤的土壤中生長良好。不耐陰,地下根莖擴展能力強,株叢會逐年擴大。
3.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每隔3~4年必須分栽一次,否則株叢會長得過於稠密而影響開花。春、秋兩季均可分株,寒冷地區應當在春季分株。分割地下根莖時,每個分割單位上都必須帶有2~3個新芽。大量繁殖時也可將根狀莖分割成小段,插入素沙中,待不定芽萌發後再進行移栽。還可播種育苗,3年以後才能開花。
4.栽培和養護鳶尾適合在輕鹼土中生長,在酸性土中生長不良,因此,在江南地栽時撒施石灰來中和土壤中的酸。室外定植時株距不得小於50厘米;栽前施些基肥,以後不必追肥。
鳶尾也可盆栽供元旦或春節觀賞。盆栽時於10月底將株叢挖掘出來分割上盆,這時根莖上的花芽已分化完成。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內,夜間室溫不得低於10℃,天黑後用電燈補光5小時,1~2月間即可開花。
還可通過冷藏處理的方法來改變花期。3月上旬土壤解凍後把地下根莖挖掘出來,裝入紙箱,放在冰箱內,保持0~3℃的低溫進行貯藏。要想讓它們何時開花,可提前70~80天取出來上盆栽種。4.蜀葵(熟季花)
1.形態特徵為錦葵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莖稈直立,株高可達3米,全株密生短毛。葉互生,表面起皺而粗糙,心臟形,具5~7淺裂,葉柄長,基生托葉2枚。花單生於葉腋間,好似貼在莖稈上生長;花徑10厘米左右,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黃、粉、紅、紫等,還有復色品種。蒴果扁圓形,種子圓片狀,呈輪狀緊密排在一起,成熟後灰褐色。花期6~8月。
2.變種和品種按照花型可分為單瓣品種和重瓣品種。還有一種叢生品種,它們的植株低矮,多不超過1.4米,叢生性強,花枝多,多為單瓣花,但色彩豐富,花期長,盛夏季節仍開花不斷,適合成行成片栽種。
3.習性原產於我國。耐寒力強,地下宿根可在北方露地越冬;要求充足的陽光,耐暑熱,怕水澇,對土壤無嚴格要求。
4.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株和扦插。種子9月間成熟後立即播種,1周後出苗,經一次移栽後定植,來年即可開花。扦插時采地栽植株基部萌生出來的根櫱做扦插材料,插穗長8~10厘米,插入素沙,蔽蔭養護,生根後定植。
5.栽培和養護定植後不需特殊管理。生長3~4年後開始衰退,開花不良,最好2年重栽一次;雨季注意排水防澇。矮秧叢生性品種也適合盆栽,但需栽入大盆,每年早春翻盆換土,如果肥力充足,開花也相當繁茂。
5.荷苞牡丹(鈴兒草、兔兒牡丹)
1.形態特徵為罌粟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狀莖,株高40~60厘米。葉對生,為三回羽狀復葉,有長柄,小葉具缺刻,上被白粉,和牡丹葉片相似。小花排列在枝頂的細長總梗上,總梗下彎呈拱形,每穗狀花10朵左右;苞片2枚,花被4片分內外二層,粉紅至鮮紅色,內花被細長,白色。蒴果細長,種子細小有冠毛。花期5月。
2.變種和品種在同屬花卉有15種,如縫毛荷苞牡丹、大花荷苞牡丹、加拿大荷苞牡丹、奇妙荷苞牡丹……等,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3.習性原產於我國東北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帶。耐寒力強,不耐高溫酷暑,入夏後莖葉枯黃而休眠,入秋後又能萌生新的莖葉。喜疏蔭環境,怕直射陽光。要求濕潤、疏鬆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在沙土和粘土中均生長不良。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地栽植株可3年分栽一次,以秋分為好,這樣不影響來年春季開花。也可在9月份扦插,成活率極高,來年也可少量開花。還可播種來培育幼苗,3年後才能開花。
5.栽培和養護不需要特殊管理,但必須栽在大樹下面或房屋的北側,在疏蔭環境下花期可達20~30天。每年早春萌芽前如能追施一些餅肥則開花更加繁茂。
盆栽時一定要栽入桶狀深盆,盆底多墊碎瓦片以利排水。如想春節觀花,可在夏季休眠時把地栽植株挖掘出來上盆栽種,然後移入涼爽的室內,使它們提早萌發並抽生新的莖稈;12月上旬再移到有供暖設備的居室內,保持13℃以上的室溫,春節前必然開花。花謝後再放回冷室,開春後再脫盆地栽。
6.玉簪(玉春棒、白鶴花)
1.形態特徵為百合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壯的根狀莖。株叢高60~80厘米,葉基生,卵圓形具很長的葉柄;長15~30厘米,寬10~15厘米。花葶自葉叢中抽生而出,上面著花7~15朵,具很長的花筒,花被先端6裂,盛開後展開呈漏斗狀,白色,具濃香。蒴果圓柱狀,種子黑色,頂端有翅。花期6~7月,夜間開放,白天閉合。
2.變種和品種主要有重,瓣玉簪,香味較淡。同屬的植物還有紫萼玉簪和狹葉玉簪。
3.習性原產於我國。為典型的陰性植物,在直射陽光下葉片枯焦,更不能正常開花,耐寒能力強,在我國北方露地越冬。要求濕潤、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瘠薄和輕鹼。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每隔4年應分栽一次,春、秋兩季均可分栽,在生長季節分栽也能成活。大量繁殖時也可在早春於室內播種,然後分苗栽入小盆,蔽蔭養護;播種苗生長緩慢,需培養一年後於來年早春脫盆定植。
5.栽培和養護在庭院中應栽在樹下或房屋北側,株距不小於80厘米。定植穴應盡量挖大,然後施入有機肥料,栽後充分灌水。花謝後如不採種應剪掉花葶,以防結實而消耗營養。每年秋末應在株叢周圍開挖環形小溝,施些肥料,來年開花會更加繁茂。入冬前應灌足冬水,保持宿根安全越冬。
7.荷蘭菊(老媽散、小藍菊)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莖細而柔軟,分枝多,株高50~100厘米。莖生葉互生,線狀披針形,葉基抱莖;基生葉叢生,長圓形。花頭頂生,多花組成傘房花序,小花淡紫至紫粉色;總苞片線形,花徑2~2.5厘米,舌狀花一輪。瘦果小棒狀,9~10月成熟。夏、秋開花。
2.習性原產於北美洲。冬季落葉後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宿根均可安全越冬。喜陽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環境,耐暑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3.繁殖方法荷蘭菊的分櫱能力強,地栽植株的株叢可逐年擴大,可挖掘母本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早春萌芽後長出叢生的葉片後進行,2~3年生的老本,一棵可分成幾十棵,裸根栽種也能成活。
4.栽培和養護可地栽也可盆栽。開花前應進行摘心,促使其抽生側枝來增加花枝數量。每年最好追肥2次,旱季注意灌水,一旦受旱則開花稀少。入冬前灌足冬水,盆栽的可連盆存放在冷室或樓道,來年春季結合分株翻盆換土。
8.金光菊(太陽,菊、九江西番蓮)
1.形態特徵為菊科落葉宿根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分枝多,全株疏生粗糙短毛。基生葉羽狀深裂,裂片5~7枚;莖生葉互生,具3~5深裂,鋸齒稀少。頭狀花序著生於枝頂和葉腋間,外輪舌狀花瓣6~10枚,長約3厘米,金黃色;花心部位的筒狀花黃綠色;花徑8~10厘米。花期7~10月。
2.變種和品種同屬的花卉植物還有以下幾種:
(1)毛葉金光菊植株較矮,全身被粗毛。花心部位的筒狀花為紫黑色,舌狀花瓣大。
(2)齒葉金光菊莖生葉披針形並具有不規則的牙狀鋸齒。舌狀花瓣12~20片,中央的筒狀花紫褐色。
(3)大金光菊株高2米,莖上無毛,葉長30厘米。花梗很長,筒狀花圓柱形,褐色。
3.習性原產於北美洲。耐寒能力強,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帶可露地越冬。喜充足的陽光,也比較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4.繁殖方法可在早春將地下宿根挖掘出來,將其分成數份,每份需帶有未萌動的芽體數個,單另栽種,極易成活。如果秋季分株,栽後應灌足冬水。也可播種,4月中旬播種後15天左右出苗。種子落地後可自行繁衍。
5.栽培和養護金光菊的株叢生長迅速,地栽時的株距不要小於80厘米。栽前施些有機肥料,以後不必追肥;如果施肥過多,株叢長得過高,不但有礙觀賞,也容易倒伏。盆栽時應使用大盆,每年春季萌芽前脫盆分栽。夏初花謝後如能及時剪掉花枝,秋季環可再次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