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海棠花的插花

海棠花的插花

發布時間: 2021-02-17 07:29:32

Ⅰ 北美海棠枝條能做插花

枝條插花選材不論,北美海棠也可以,但較易落葉,建議選細葉的或不易落葉的。

Ⅱ 川端康成的 凌晨4點發現海棠花未眠 出自哪本書

是花未眠吧~作者:川端康成

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昨日一來到熱海的旅館,旅館的人拿來了與壁龕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勞頓,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發現花未眠,我大吃一驚。有葫蘆花和夜來香,也有牽牛花和合歡花,這些花差不多都是晝夜綻放的。花在夜間是不眠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我彷彿才明白過來。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現花的機緣。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正因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說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無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這是我的實際感受,也是我的感嘆。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凌晨四點的海棠花,應該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畫家雷諾阿說: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這是多麼凄慘啊。他又說:我相信我還在進步。這是他臨終的話。米開朗基羅臨終的話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願表現出來的時候,也就是死亡。米開朗基羅享年八十九歲。我喜歡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臉型。
毋寧說,感受美的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較容易的。光憑頭腦想像是困難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復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術作品,成了美的啟迪,成了美的開光,這種情況確是很多。所以說,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視著壁龕里擺著的一朵插花,我心裡想道:與這同樣的花自然開放的時候,我會這樣仔細凝視它嗎?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擺在壁龕里,我才凝神注視它。不僅限於花。就說文學吧,今天的小說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樣,一般都不怎麼認真觀察自然。大概認真觀察的機會很少吧。壁龕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掛上一幅花的畫。這畫的美,不亞於真花的當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要是畫作拙劣,那麼真花就更加顯得美。就算畫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顯眼的。然而,我們仔細觀賞畫中花,卻不怎麼留心欣賞真的花。
李迪、錢舜舉也好,宗達、光琳、御舟以及古徑也好,許多時候我們是從他們描繪的花畫中領略到真花的美。不僅限於花。最近我在書桌上擺上兩件小青銅像,一件是羅丹創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瑪伊約爾創作的《勒達像》。光這兩件作品也能看出羅丹和瑪伊約爾的風格是迎然不同的。從羅丹的作品中可以體味到各種的手勢,從瑪伊約爾的作品中則可以領略到女人的肌膚。他們觀察之仔細,不禁讓人驚訝。
我家的狗產且小狗東倒西歪地邁步的時候,看見一隻小狗的小形象,我嚇了一跳。因為它的形象和某種東西一模一樣。我發覺原來它和宗達所畫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達水墨畫中的一隻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養的是雜種狗,算不上什麼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達高尚的寫實精神。
去年歲暮,我在京都觀察晚霞,就覺得它同長次郎使用的紅色一模一樣。我以前曾看見過長次郎製造的稱之為夕暮的名茶碗。這只茶碗的黃色帶紅釉子,的確是日本黃昏的天色,它滲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來的。觀賞這只茶碗的時候,我不由地浮現出場本繁二郎的畫來。那是一幅小畫。畫的是在荒原寂寞村莊的黃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亂的十字型雲彩。這的確是日本黃昏的天色,它滲人我的心。場本繁二郎畫的霞彩,同長次郎製造的茶碗的顏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時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這幅畫。於是,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那時候,我去本能寺拜謁浦卜玉堂的墓,歸途正是黃昏。翌日,我去嵐山觀賞賴山陽刻的玉堂碑。由於是冬天,沒有人到嵐山來參觀。可我卻第一次發現了嵐山的美。以前我也曾來過幾次, 作為一般的名勝,我沒有很好地欣賞它的美。嵐山總是美的。自然總是美的。不過,有時候,這種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罷了。
我之發現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獨自住在旅館里,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

Ⅲ 電影<無極>中有一棵海棠花,很美.有一本書叫做<秋海棠>,請問海棠花和秋海棠是不是一種植物

海棠 別名 梨花海棠 學名 Malus spectabilis 英名 Chinese Flowing Crabapple薔薇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米。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光滑。葉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略為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平鈍齒,表面深綠色而有光澤,背麵灰綠色並有短柔毛,葉柄細長,基部有兩個披針形托葉。花5朵-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為粉紅色,多為半重瓣,少有單瓣花。梨果球形,黃綠色。為著名的觀賞花木,不僅花色艷麗,其果亦玲瓏可觀,為中國園林常用樹種。可在門庭兩側對植,或在亭台、林緣和水濱布置。分布黃河流域、遼東半島及西南地區。18世紀傳入歐洲後已培育出200餘個受歡迎的品種。同屬植物約35種,分布於北溫帶,中國有20餘種。大多有較高觀賞價值,如垂絲海棠。優良品種用嫁接、分株或壓條法繁殖,落葉後至萌芽前移栽。喜土壤肥沃、深厚和向陽的環境。腐植土或泥炭土盆栽,盆栽植株冷室越冬。冬季提前30天~40天搬入20℃~25℃的溫室栽培,元旦或春節時可以賞花。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
海棠花棠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花是製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裝飾之用。海棠花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適用於城市街道綠地和礦區綠化。此外,有的海棠果實,可供食用、葯用。花含密汁,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昨宵還酷暑,一雨變成秋」。又名「八月春」的秋海棠,似乎錯把秋色當作春光,不論紅的、白的、宮粉的都陸續綻放了。賞花的人有的贊它芳容嫵媚,柔情似水,有的怨它撩人情悸,倍添悲秋。但畢竟歲月有序,秋海棠依然按時按候以笑臉迎人。
秋海棠是我國特有的名花之一。屬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擁有數以百計的不同品種,大致可分觀花與觀葉兩大類。常見的觀花品種有「四季」、「竹節」和「紅天葵」等;觀葉的有「螟葉」、「星點」和「鐵十字」等。我國民間以栽種觀花為主的秋海棠較多。它莖干直立,上部分枝,葉片寬卵形,面綠背紫,花色淡紅,呈聚傘花序。這品種從古至今在南方各地栽培均較為普遍,它粗生易長,花繁葉茂,很適合與千家萬戶的主人為伴。特別是它的花容與花色,歷來是姑娘們愛穿的花布圖案。許多國家從中國引種之後,都在公共場所的花壇和花境擴種,使周圍環境變得萬紫千紅,好生熱鬧。由於秋海棠的植株矮細,花枝短小,在中外均只局限於地植或盆栽,不適宜作插花之用。
我國栽培秋海棠已有悠久歷史。歷代詩人墨客對它描述頗多,曾留存的詩文不下數十篇。大多是由花想人,或固人想花,花情人意,交相感應。相傳宋代詩人陸游的戀人唐琬是個文靜素雅,知書識墨的才女,因家境貧寒,為陸母所不容。陸游為人孝)頂,不想違抗母意,終日鬱郁不樂,借酒消愁。陸母遂託人在遠地為他謀取仕途,藉以斷絕他倆親近。臨別之際,唐琬送一盆秋海棠給陸游留念。他因旅途不便攜帶,請她代為護理。這「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秋海棠成了唐琬尋夢懷舊的依託。後來她被迫改嫁給趙士程。一別十年,陸游回歸故里,恰與唐碗相遇橋頭,百感交集,無言以對,寫了《欽頭鳳》詞一首。其中一段雲:「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後來唐碗在和詞中寫道「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不久她懷著無限惆悵抑鬱而傷別人間。這首情詞也成為後人的千古絕唱。故秋海棠被人起了「斷腸花」、「相思草」的別名。
此外,同秋海棠近似的植物,有產自南美洲安狄斯山脈一帶的球根海棠,它是依靠球根來繁殖的。其中以「玫瑰海棠」這品種最為漂亮。所開的花大多為重瓣,有如一朵袖珍的玫瑰花一樣,可真名貴極了。近年來,嶺南有些花商從香港購進栽培,到春節開花時上市,受到許多花迷的傾心。
秋海棠屬短日照植物,生長適溫為20~25℃。繁殖力較強,用葉片、枝莖或球根切割部分進行扦插均能長出幼芽,並且生長速度頗快,用一個小盆種上二苗,經過五六十天它的葉和花就會鋪滿盆面。但因它的莖部均為肉質所構成,如果淋水過多或被雨水沖刷兩三天其植株顯得,垂頭喪氣,甚至還會發生根腐病。有些人形容它為病美人的「病態美」。其實,遇到這種情況的植株是不夠健康的表現,將會嚴重影響觀賞效果。
為了使枝葉和花朵長得豐滿而又不紊亂,在栽培技術上還得講究摘心整形。即是當幼苗高約10厘米左右時,就要在第四五個節位處進行摘心,以促其萌發側枝。如果側枝又過快生長,則對它再加以摘心,這樣就會使整盆秋海棠變成一個半球的形狀,頗有「盆滿缽滿」象徵發財吉祥之意了。
有些人常誤把海棠與秋海棠混為一談/其實,海棠為薔蔽科樹木,基本上分布於北方,大多在春天與桃花、李花同時開放。它的觀賞價值也很高。昔日一代詞人李清照的名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間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所指的就是木本海棠。而秋海棠卻是一種草花,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秋」字,幸勿張冠李戴為好。

Ⅳ 川端康成淺淺的一句「凌晨四點鍾,看到海棠花未眠 是哪部作品裡的

川端康成散文<<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昨日一來到熱海的旅館,旅館的人拿來了與壁龕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勞頓,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發現花未眠,我大吃一驚。有葫蘆花和夜來香,也有牽牛花和合歡花,這些花差不多都是晝夜綻放的。花在夜間是不眠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我彷彿才明白過來。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現花的機緣。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正因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說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無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這是我的實際感受,也是我的感嘆。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凌晨四點的海棠花,應該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畫家雷諾阿說: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這是多麼凄慘啊。他又說:我相信我還在進步。這是他臨終的話。米開朗基羅臨終的話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願表現出來的時候,也就是死亡。米開朗基羅享年八十九歲。我喜歡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臉型。

毋寧說,感受美的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較容易的。光憑頭腦想像是困難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復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術作品,成了美的啟迪,成了美的開光,這種情況確是很多。所以說,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視著壁龕里擺著的一朵插花,我心裡想道:與這同樣的花自然開放的時候,我會這樣仔細凝視它嗎?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擺在壁龕里,我才凝神注視它。不僅限於花。就說文學吧,今天的小說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樣,一般都不怎麼認真觀察自然。大概認真觀察的機會很少吧。壁龕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掛上一幅花的畫。這畫的美,不亞於真花的當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要是畫作拙劣,那麼真花就更加顯得美。就算畫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顯眼的。然而,我們仔細觀賞畫中花,卻不怎麼留心欣賞真的花。

李迪、錢舜舉也好,宗達、光琳、御舟以及古徑也好,許多時候我們是從他們描繪的花畫中領略到真花的美。不僅限於花。最近我在書桌上擺上兩件小青銅像,一件是羅丹創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瑪伊約爾創作的《勒達像》。光這兩件作品也能看出羅丹和瑪伊約爾的風格是迎然不同的。從羅丹的作品中可以體味到各種的手勢,從瑪伊約爾的作品中則可以領略到女人的肌膚。他們觀察之仔細,不禁讓人驚訝。

我家的狗產且小狗東倒西歪地邁步的時候,看見一隻小狗的小形象,我嚇了一跳。因為它的形象和某種東西一模一樣。我發覺原來它和宗達所畫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達水墨畫中的一隻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養的是雜種狗,算不上什麼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達高尚的寫實精神。

去年歲暮,我在京都觀察晚霞,就覺得它同長次郎使用的紅色一模一樣。我以前曾看見過長次郎製造的稱之為夕暮的名茶碗。這只茶碗的黃色帶紅釉子,的確是日本黃昏的天色,它滲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來的。觀賞這只茶碗的時候,我不由地浮現出場本繁二郎的畫來。那是一幅小畫。畫的是在荒原寂寞村莊的黃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亂的十字型雲彩。這的確是日本黃昏的天色,它滲人我的心。場本繁二郎畫的霞彩,同長次郎製造的茶碗的顏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時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這幅畫。於是,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那時候,我去本能寺拜謁浦卜玉堂的墓,歸途正是黃昏。翌日,我去嵐山觀賞賴山陽刻的玉堂碑。由於是冬天,沒有人到嵐山來參觀。可我卻第一次發現了嵐山的美。以前我也曾來過幾次, 作為一般的名勝,我沒有很好地欣賞它的美。嵐山總是美的。自然總是美的。不過,有時候,這種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罷了。

我之發現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獨自住在旅館里,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

Ⅳ 請問這個四季海棠是什麼品種

四季海棠又名四季秋海棠、蜆肉海棠等,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肉質草本植物。四季海棠是秋海棠植物中最常見並且栽培最普遍的品種,四季海棠株型優美,葉色嬌嫩光亮,在中國是非常重要的花壇花卉品種之一。


四季海棠

四季海棠為肉質草本,高15-30厘米;根纖維狀;莖直立,肉質,無毛,基部多分枝,多葉。葉卵形或寬卵形,長5-8厘米,基部略偏斜,邊緣有鋸齒和睫毛,兩面光亮,綠色,但主脈通常微紅。花淡紅或帶白色,數朵聚生於腋生的總花梗上,雄花較大,有花被片4,雌花稍小,有花被片5,蒴果綠色,有帶紅色的翅。 原產巴西;我國各地栽培,常年開花。另一栽培種:毛葉秋海棠B。 rexPutz.葉基生,心形,長約20厘米,垂生於有毛的葉柄上,不分裂,上面有一不規則的銀白色環帶,下面紫紅色,有毛。

中文學名:四季海棠

拉丁學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

別稱:蜆肉秋海棠、玻璃翠、四季秋海棠、瓜子

二名法:Begonia semperfloren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亞目:山茶亞目

科:秋海棠科

屬:秋海棠屬

種:四季海棠

分布區域:南美巴西,北歐的丹麥、瑞典、挪威等,荷蘭、英國和法國等。

拼音:Sì Jì Hǎi Tánɡ

英文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Ⅵ 龍船花,海棠花,梔子花有什麼作用和特點

  1. 龍船花葉對生,革質,倒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6-13厘米,寬2-4 厘米。聚傘形花序頂生,花序具短梗,有紅色分枝,長6-7厘米,花序直徑6-12厘米,有許多紅色至橙色的花,十分美麗。花直徑1-2厘米,花冠筒長3-3.5厘米,有4裂片,花冠紅色或橙紅色。花期夏季。產於中國台灣省、福建省、廣西省等地,馬來西亞、印尼也有。用扦插或播種法繁殖。喜溫暖、濕潤和較充足的陽光。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需用酸性土栽培,要求土壤疏鬆、排水良好。北方栽培,夏季需給予遮蔭。生長時期注意施肥和摘心,以促其分枝。北方溫室盆栽觀賞,暖地作庭園栽培、布置。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調經,降壓。根、莖:清熱涼血;活血止痛。主咳嗽;咯血;風濕關節痛;胃痛;婦女閉經;瘡瘍腫痛;跌打損傷。花:月經不調,閉經,高血壓。

  2. 海棠花(學名:Malus spectabilis)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生長於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平原和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為落葉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光滑。葉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略為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平鈍齒,表面深綠色而有光澤,背麵灰綠色並有短柔毛,葉柄細長細長的,基部有兩個披針形托葉。花5-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為粉紅色,多為半重瓣,少有單瓣花。梨果球形,黃綠色。素有「國艷」之譽。由於海棠花色艷麗,一般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木瓜海棠果實稱為木瓜,果實成熟後帶濃香,可入葯,亦可加工後食用。蘋果屬海棠果實稱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鮮食或製作蜜餞。海棠含有糖類、多種維生素及有機酸,可幫助補充人體的細胞內液,從而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海棠果中維生素、有機酸含量較為豐富,能幫助胃腸對飲食物進行消化,故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積腹脹之症。海棠味甘微酸,甘能緩中,酸能收澀,具有收斂止泄,和中止痢之功用,能夠治療泄瀉下痢,大便搪薄等病症。海棠中蘊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糖類、多種維生素、有機酸等,可供給人體養分,提高機體免疫力。

  3. 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為庭院中優良的美化材料。它適用於階前、池畔和路旁配置也可用作花籬、盆栽和盆景觀賞花還可做插花和佩帶裝飾。果皮可作黃色染料木材堅硬細致為雕刻良材。葯用價值:梔子花根、葉、果實均可入葯有瀉火除煩消炎祛熱、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另外梔子對二氧化硫有抗性並可吸硫凈化大氣0.5千克葉可吸硫0.0020.005千克。

丁香花和海棠花為什麼不能種在一起

丁香花和海棠花為什麼不能種在一起
丁香和鈴蘭不能放在一起,
鈴蘭也不能與水仙內花
丁香、紫羅容蘭、鬱金香和勿忘我草莫種養在一起或插在同一花瓶內,
成熟的蘋果、香蕉等,最好也不要與含苞待放或正在開放的盆花(或插花)放在同一房間內,否則果實產生的某種氣體也會使盆花早謝,縮短觀賞時間。
檜柏與梨、海棠等花木液避免擺在一塊,否則易使其患上銹病

Ⅷ 八棱海棠的海棠溯源

我們通常所說的海棠是指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有時也包括薔薇科木瓜屬的木瓜海棠、貼梗海棠,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秋海棠科的秋海棠也被泛稱為海棠。准確地說,海棠是指以栽培觀賞為目的,果實直徑小於等於5cm的蘋果屬植物,英文為crabapple。海棠在我國古代被統稱為柰,唐朝時出現「海棠」這一稱謂,在明代王象晉的《二如亭群芳譜》中「海棠」一名被冠用於今天的4種植物: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垂絲海棠(?Malus halliana?)、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和木瓜海棠(?Chaenomeles cathayensis?)。王象晉的這種觀點影響深遠,至今這4種植物雖不同屬,西府海棠、垂絲海棠屬於蘋果屬,貼梗海棠、木瓜海棠屬於木瓜屬,但名字中都帶有「海棠」二字。
大約二千五百年前的《詩經·衛風·木瓜》記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據考證,木桃為木瓜海棠或貼梗海棠,這是迄今為止能找到的關於海棠最早的書面記載。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公元前125—前128年)有「槨、柰、厚朴」等的記載,據考「柰」是指中國綿蘋果及小果類蘋果屬植物。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賈耽為相,著《百花譜》,書中譽海棠為「花中神仙」,此書為較早使用海棠這一稱謂的著作,此前海棠多用「柰」概括。此後海棠作為觀賞植物的地位與聲望日益突出,宋代達到頂峰,出現研究海棠的專著《海棠記》和《海棠譜》。北宋沈立的《海棠記》中記載:「嘗聞真宗皇帝御制後苑雜花十題,以海棠為首章,賜近臣唱和,則知海棠足與牡丹抗衡而獨步於西州矣。」 元明清三代海棠成為文人常用的意象,歌詠海棠的詩詞多有流傳。近現代喜愛海棠的名人也大有人在,朱自清在散文《看花》中寫到:「我愛繁花老乾的杏,臨風婀娜的小紅桃,貼梗累累如珠的紫荊;但最戀戀的是西府海棠。」 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更是直接命名為《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海棠花以其風姿艷質贏得世人的喜愛,歷史上楊玉環、杜甫、蘇軾、張大千等名人與海棠結下了不解的淵源。
據北宋樂史《楊太真外傳》記載:「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傳,「海棠春睡」成為後代詩人畫家不斷吟詠描繪的題材。後代的文學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楊玉環,後發展為以海棠花喻美女。
唐宋歌詠海棠的文人墨客眾多,但獨不見杜甫的海棠詩。四川的海棠在唐時已名聞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當地的各種花卉,卻無一首歌詠海棠的詩篇,後人屢疑之。晚唐詩人鄭谷在《蜀中賞海棠》詩中雲:「浣花溪上空惆悵,子美(杜甫)無情為發揚。」王安石也提到:「少陵(杜甫)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吳中復認為海棠姿色妖冶,連杜甫都很難下筆描繪,「子美詩才猶擱筆,至今寂寞錦城中」。陸游則分析杜甫有海棠詩,但已失傳。北宋還傳出第三種解釋:杜甫不寫海棠詩是諱其母乳名之故。這一無稽附會之談,遭清代學者李漁的抨擊:「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詠到,一詩偶遺,即使後人議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難為也!」總之,杜甫為何不吟海棠備受文人猜疑。?
宋代文人雅士開始有意識引種栽培海棠。蘇東坡於宋神宗元豐七年到閘口探望學生邵民瞻,並將所攜海棠栽植於邵氏天遠堂前。之後,蘇軾來書必問:「海棠無恙乎?」邵氏則報:「海棠無恙。」至今此樹尚存活於江蘇省宜興市閘口鄉永定村,1982年宜興在原址重建海棠園。
海棠是周恩來總理生前最鍾愛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內廣植西府海棠。1954年春,西花廳海棠盛開時,周總理正在瑞士參加日內瓦會議,無法親臨賞花,於是鄧穎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標本,夾在書中託人帶給總理。總理看到這來自祖國蘊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動,百忙中也沒忘記回贈鄧穎超熱情問候,託人帶回一枝芍葯給鄧穎超。周恩來與鄧穎超千里迢迢贈花問候,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
國畫大師張大千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喜愛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國特色的園林植物,在旅居美國時曾向友人乞討海棠,並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風日,才到春來百花開;想得楊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張大千聽說百里之外種有名貴的垂絲海棠,為求購數本,甚至願意典當畫作,節衣縮食,「典畫征衣更減糧,肯教辜負好時光;聞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為辦衣裳」。這足見他對海棠的熱愛。1958年,張大千以一幅《秋海棠》榮膺紐約國際藝術協會世界偉大畫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張大千處於生命的最後階段,作《海棠春睡圖》贈與四川老友,畫上折枝海棠設色艷麗,形態嬌媚,並題詩表達自己對祖國和老友的思念之情。 對海棠花文化有所反映的文學作品相當多,下面僅列舉詩句、小說、戲曲中涉及海棠花文化的部分作品。?
(一)詩詞中的海棠花文化
海棠栽培始盛於唐,唐人鄭谷有詠海棠詩:「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妖嬈全在欲開時……」鄭谷寫出了至今為人所稱道的海棠「新著雨」、「欲開時」的艷麗妖嬈的風姿神采,海棠讓詩人鄭谷看不足、寫不完,飲酒賦詩,流連忘返。
北宋詠海棠詩中最有名的當數蘇軾於元豐七年謫居黃州所作的《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海棠詩膾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楊貴妃的嫵媚,蘇軾則反其意而行,以楊太真之風流喻海棠的明媚。詩人以花擬人,寫出愛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實是惜己,藉以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宋代另一位大詩人陸游也對海棠如痴如醉,在《花時遍游諸家園·之二》中雲:「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詩人深諳花性,擔心海棠的嬌美不堪風吹日曬,便連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請求多借些陰天,好讓海棠常開不衰。《花時遍游諸家園》共十首,是陸游在成都時為海棠而寫的組詩。陸放翁在《海棠歌》里唱道:「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僕爾。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葯應羞死。」因愛海棠,陸放翁獲「海棠癲」的雅號。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對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創作了眾人耳熟能詳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綠肥紅瘦」貼切地點出了一夜風雨過後海棠的變化,綠、紅兩種顏色代指海棠葉和海棠花,肥、瘦兩種形態傳神地描繪了雨後枝葉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動形象又准確得體。「綠肥紅瘦」歷來為人所稱道,簡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稱。
金人元好問有《清平樂》:「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飛去飛來雙燕語,消息知郎近遠。樓前小雨珊珊,海棠簾幕輕寒。杜宇一聲春去,樹頭無數青山。」這首詞表達了傷春思遠的閨情,抒寫了輕而遠的相思,以及對青春的留戀和對生命的眷戀。這些情緒並不是直接表達,而是通過對典型景物海棠、杜宇等的描繪自然而然地抒發出來。
文人對海棠的歌詠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單純稱贊海棠的絕色風采,花開勝景,描繪其令人賞心悅目的姿色,如唐人鄭谷的詩;二是借海棠抒發傷春、惜春之情,如易安居士的《如夢令》、元好問的《清平樂》。春花春光美好而有朝氣,但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而花落春歸更易引起才子佳人的感傷,其原因正如杜甫所說:「不是愛花幾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二)小說中的海棠花文化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有十五回提到海棠,既有具象的海棠,又有以海棠命名的詩社酒令等,可見曹雪芹對海棠充滿感情。曹雪芹對賈寶玉的怡紅院作如下描寫:「一入門,兩邊都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 這組園林小景將植物與人物的性格結合起來,富有詩情畫意,既反映了園主人賈寶玉的頑石本像,又與他「見了女兒便清爽」的性格不無關系。紅學家指出在《紅樓夢》裏海棠還象徵著史湘雲。[7]在第三十七回探春發起結海棠詩社,結社後的第一次活動就是詠白海棠七言律詩,眾人各作詩一首,湘雲一人作兩首詩,且被眾人評為冠軍。湘雲詠白海棠詩中有:「蘅芷階通蘿薛門,也宜牆角也宜盆。」前句寫出了海棠的栽植環境,後句指出了海棠的應用形式,地栽盆栽均可。整首詩所描繪的海棠形象與湘雲的性格遭遇暗合。在第六十三回,怡紅院眾丫鬟為寶玉設宴慶賀生日,請來眾位小姐,大家行花名酒令,湘雲所抽酒籌又是海棠,紅學家解析,湘雲所抽海棠為其「本命花」。在《紅樓夢》中,海棠除象徵湘雲外,對賈府的興衰也有所暗示。
有關海棠的另一部小說是秦瘦鷗(1908—1993)的長篇小說《秋海棠》。此書在淪陷區讀者中產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並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長期在各地上演。小說描寫了京劇藝人秋海棠的悲劇,控訴了封建軍閥的罪惡,傾注了對下層人民的深厚同情。秋海棠避居鄉下時,其居室掛楹聯一副:「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紅粉牆頭鞦韆影里臨水人家。」本聯集引古人詞句,巧嵌主人藝名「秋海棠」三字,深婉曲折地表達了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以及對安恬生活的嚮往,頗有深意,極富韻味。
(三)戲曲中的海棠花文化
元明清三代是古代戲曲的全盛時期,元雜劇是金元時期藝術成就的典型代表,是戲曲發展的第一次繁盛階段。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代表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在第四折劇中李隆基嘆道:「誰承望馬嵬坡塵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 直接用海棠花指代楊貴妃,表達了唐玄宗在深宮中獨自懷念死去的楊貴妃時的荒寂凄涼、樂極哀來的心境,其中也寓含了作者本人在國破家亡後的思想感情。
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一劇名存史冊。它是根據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改編而成,表現男女主人公張生與崔鶯鶯沖破禮教家規的束縛、終結連理的故事。在第三本第二折中張生雲:「欲赴海棠花下約,太陽何苦又生根?」 寫活了張生急於晚上見到鶯鶯,恨時間過得太慢的心情,用「海棠花下約」代指與佳人約會。 藝術作品中的海棠花文化多反映在繪畫、盆景與插花等藝術形式上。
(一)繪畫中的海棠花文化
唐以前的繪畫以宗教畫為主。到了唐朝,花鳥畫漸漸脫離山水畫,成為一種獨立的繪畫題材。自此海棠或為畫面主體或作陪襯常出現於花鳥畫中。
五代時期,南唐花鳥大家徐熙平生不仕,而所畫又多江湖村野間物,故有「徐熙野逸」之稱,與黃筌的「黃家富貴」形成對照,開創了五代宋初花鳥畫的兩大流派。《玉堂富貴圖軸》為徐熙的傳世作品,繪有玉蘭、海棠、牡丹等,以海棠諧音「堂」,「玉堂富貴」後成為我國古典園林常用配置形式。
宋朝淳熙年間畫院待詔林椿的《果熟來禽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絹本設色。以精到逼真的設色畫法描寫了豐碩的頻婆果實和立於枝頭的小鳥,小鳥憨態可掬,儼然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使觀者玩味不盡。元代花鳥畫壇比不上宋代那麼絢麗多彩,可是單純清明,充滿靜氣,耐人尋味。錢選的《八花捲》繪有海棠等八種花卉,筆法精工細密,敷染明凈秀媚,且富文人畫古雅的氣質,是元代花鳥畫的代表。
海棠也是美好和理想的象徵,與醜陋現實作鮮明對比。在清初的朱耷(八大山人)畫筆下,盡為殘山剩水,或為「白眼向人」的魚鳥,但他對筆下的海棠卻含情脈脈。在他的《題海棠》中,描繪了自己踽踽獨行於曲折的溪水邊,看到「泛泛落花嬌」,竟希望「人心得如水,相隨過河橋」。正是嬌艷的海棠花瓣隨水而逝,使朱耷產生心如溪水伴隨著美麗的海棠花淌過河橋的想法。
(二)盆景與插花中的海棠花文化
宋代海棠已成為盆景的重要植物材料之一。最早記載海棠盆栽的是范成大的《吳郡志》:「蓮花海棠,花中之尤也。凡海棠雖艷麗,然皆單葉,獨蜀都所產重葉,豐腴如小蓮花。成大自蜀東歸,以瓦盆漫移數株,置船尾,才高二尺許。至吳皆活,數年遂花,與少城無異。」 這說明宋代蜀都已有重瓣海棠,並已開始利用盆栽法進行園林花木引種馴化,還說明宋時已出現海棠盆栽和盆景。因海棠易加工造型成古老形態的樁景,現代盆景諸流派經常選用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和木瓜海棠做造型,以川派最常用海棠造型。不論是製作自然類樹樁盆景還是規則類樹樁盆景,不論是觀花盆景還是觀果盆景,海棠均極適宜。
海棠還經常用於插花,中國的插花起源於佛前「供花」。明朝的張謙德於1595年撰有《瓶花譜》一卷,《瓶花譜》中評西府海棠為二品八命。高濂的《遵生八箋》、袁宏道的《瓶史》中都認為海棠為理想的瓶插植物。 古代私家園林常植有海棠,可惜多遭戰亂毀壞,留存甚少,但可憑書面記載略窺一二。唐朝宰相李德裕在《平泉山居草木記》中記載了他在平泉山居中所植的奇花異卉:「木之奇者有:天台之金松、琪樹,稽山之海棠、榧、檜……」這是較早記載園林中使用海棠造景的文章。宋徽宗在1117—1122年間,在京城開封東北造「艮岳」。南宋張淏《艮岳記》記載:「又於洲上植芳木,以海棠冠之,曰:『海棠川』……堤外築壘衛之,濱水蒔碧桃、海棠、芙蓉、垂楊,略無隙地。」可見,宋代已出現了以海棠命名的景點。明清時期,海棠是園林配置中的常見樹種。明代王獻臣所造拙政園內的「海棠春塢」是海棠造景保存至今的優秀實例。在《揚州畫舫錄》中被評為康熙間揚州八大花園之一的影園,是明末鄭元勛的居所。在鄭元勛的《影園自記》中記載:「堂下舊有蜀府海棠(即西府海棠)二,高二丈,廣十圍,不知植何年,稱江北僅有,今僅存一株,有魯靈光之感……趾水際者,盡芙蓉;土者,梅、玉蘭、垂絲海棠、緋白桃;……岩下牡丹,蜀府垂絲海棠、玉蘭、黃白大紅寶珠茶、磬口蠟梅、千葉榴、青白紫薇、香櫞,備四時之色。」可惜當時被稱為「江北僅有」的這株西府海棠古樹現已不復存在。古典園林中除了觀賞的海棠花外,家居環境中的落地長窗、漏窗、門洞、鋪地等的構圖,常常是美妙的海棠圖案。海棠用途廣泛,除私家園林外,海棠與銀杏、松、柏、桂、玉蘭為寺廟園林中的常見樹種,可對植於大殿前庭,也可孤植、散植於側院,美化環境。
海棠花窈窕春風前,「雪綻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海棠成為春天的象徵。在詩人畫家筆下,海棠嬌媚卻不嬌氣,「嫣然一笑竹籬間」,儼然已成為美女的化身。她適應性強,「也宜牆角也宜盆」,植於庭前、路邊、池畔、盆中皆可。宋朝劉子翚(朱熹的老師)認為她集梅、柳優點於一身,「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風雨摧殘清香猶存,風骨錚錚。歷經兩千五百多年的大浪淘沙,無數文人墨客的指點天下,終於形成海棠花既妖嬈嬌媚卻又風骨錚錚,既艷絕天下又多才多藝,既富貴吉祥又平易近人的海棠花文化。在對海棠美妙姿色的描繪中,對海棠象徵的春光春景的歌詠留戀中,對李隆基與楊玉環的舊事重提中,海棠花逐漸演變為佳人、青春、理想和易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徵。 以「保護·傳承·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懷來海棠花節於2011年4月26日在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堡鎮隆重開幕。
小南辛堡鎮是全國著名的「八棱海棠之鄉」,萬畝海棠堪稱中國最大的八棱海棠園。八棱海棠花是素有「國艷」之譽的我國傳統名花西府海棠的一種,以瀟灑大方,美艷脫俗而著名。尤其是在每年5月左右,千萬株海棠競相綻放,雲蒸霞蔚,畫意天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京西一道亮麗的風景。
2008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懷來海棠花節以來,游官廳湖、賞海棠花已經成為京西著名的春季旅遊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第四屆海棠花節將在秉承前三屆「友誼」、「和諧」宗旨的基礎上,將更加註重海棠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海棠花的魅力在和諧的花鄉不斷升華,把最美的享受奉獻給所有的來賓。 貼梗海棠作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後,葉片正面在4-5月上旬會出現黃綠色的小斑點,再擴大成圓形黃病斑。病斑上早期會出現數個小黃點,後期變為黑色,使葉背相應處逐漸增厚,產生一些灰白色毛狀物,8-9月變成黃褐色粉末狀物。嚴重時,病葉滿株,葉片畸形,表面凹凸不平,導致葉片早枯早落,甚至使植株死亡。貼梗海棠管理較簡單,因其開花以短枝為主,故春季萌發前需將長枝適當短截,整剪成半球形,以刺激多萌發新梢。夏季生長期間,對生長枝還要進行摘心。
防治方法:①貼梗海棠附近不種植柏類植物等第一寄主。②發病期,用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噴灑。或用50%退茵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半月噴灑一次。天氣乾旱時不噴或少噴。⑥當3月中、下旬冬飽子角將要膨大時,用0.3%五氯酚鈉稀釋液加石硫合劑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半月噴灑2-3次進行防治。 海棠的常見病害為梨檜銹痛,也叫梨錦痛。這種病要經兩個寄主侵染。第一寄主為柏類植物,如檜柏、龍柏、鹿角柏等;第二寄主為貼梗海棠、垂絲海棠、山褚等。
病菌侵入檜柏等後,第一年會在葉腋或小枝上產生淡黃色斑點,然後腫大起來。至第二年2、3月間,即會產生咖啡色米粒狀物,突破表皮,即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單生或聚生,使植株枝條膨大起來。

Ⅸ 海棠花象徵什麼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專「花屬貴妃」、「花尊貴」之稱,幫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

熱點內容
修花圓藝圖片 發布:2025-05-25 19:45:06 瀏覽:200
春節應用插花 發布:2025-05-25 19:35:25 瀏覽:197
家庭養茶花 發布:2025-05-25 19:34:11 瀏覽:446
鍛造鐵藝花 發布:2025-05-25 19:34:06 瀏覽:639
湖南特色花卉 發布:2025-05-25 19:33:25 瀏覽:630
平價綠植 發布:2025-05-25 19:33:23 瀏覽:314
牡丹藍綉球 發布:2025-05-25 19:29:21 瀏覽:934
七夕閃祝福 發布:2025-05-25 19:27:39 瀏覽:443
蘭花盆小飛蟲 發布:2025-05-25 19:27:37 瀏覽:674
同海花卉 發布:2025-05-25 19:22:54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