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有發展么
1. 種植花卉前景怎麼樣
花卉種植的前景是不錯的,從這幾年來看花卉的價格都在漲,尤其是過年時開回放的一些答花卉,像水仙,風信子,鬱金香,一品紅這些都是比較好賣的。因為人們的物質條件已經得到滿足,精神的追求就越來越高了。
種卉花卉也要先對市場,各地的需要略有不同,最好是先去市場里看一看
2. 中國的花卉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屬於起步階段
現在的插花方面的都是從台灣——日本——韓國過來的
加上ZF這邊把控其實也不能說很好 因為ZF采購下來以後一般的花農沒本事的連保本都是問題 所以很多人選擇其他行業的
3. 花卉業在古時有著什麼樣的發展
自從有了園圃和苑囿,便從農業生產中分化出專門從事栽植觀賞植物的勞動者。這些人世代經營,經驗日益豐富,並逐漸形成了專業的花卉種植戶「花農」和供應花卉的「花市」。
隋唐時期,花卉業大興。唐王室宮苑賞花之風盛行。長安城郊已有專業的花農,花市上出售花木有牡丹、芍葯、櫻桃、杜鵑、紫藤等。
長安城春季有「移春檻」活動。即將名花異卉植於檻內,以木板做底,在木板下安裝木輪,使人牽之行進,所到之處,鮮花就在眼前,賞心悅目。
還有「斗花」之舉。富家豪商不惜千金購名花植於庭院中,以備春來斗花取勝。這些賞花游樂活動,推動了花卉種植,長安幾乎成了四季花發的都城。
宋元時期,花卉的觀賞從上層人士向民間普及。據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遨遊。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台處為市,並張幄巒,笙歌之聲相聞……至花落乃罷。
南宋臨安以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有賞芙蓉、開菊會等賞花活動。錢塘門外形成花卉種植基地,種藝怪松異檜,四時奇花,每日市於都城。民間紛紛栽種盆花,相互饋贈。
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更促進了花卉業的繁榮。清代京師豐台的花卉種植連畦接畛,挑擔入市賣花者,日有萬余。華南氣候比較溫暖,更適宜花卉的發展,其花卉品類亦不同於北方,花卉專業和花市盛況絕不亞於北地。除了專業花農,還出來中間商「花客」。
4. 現在種什麼花卉最有前景
把一些以前只在池塘、花園、果園等室外露地栽培的較大型花卉變成能進庭院、陽台、街道、居室的較小型花卉。此類花卉有:微型盆栽月季、盆栽荷花(碗蓮、睡蓮)、盆栽石榴、盆栽桃花等花卉品種。
5. 花卉行業前景如何
抄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顯示,我國發展花卉業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花卉產業中心:以雲南、廣東為主的鮮切花生產中心,兩省的鮮切花供給量佔全國鮮切花供給量的一半以上;以廣東、江蘇、四川、上海為主的盆花生產中心;以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雲南為主的花卉種苗生產中心。
根據國外權威機構測算,人均GDP達到500美元時,花卉消費需求就會明顯增加;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花卉消費就會呈現上升趨勢。在歐美國家,家庭花卉消費一般占工資收入的千分之三左右,我國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6. 花卉養殖方面如何發展
嘻嘻...我學的就是這個。如果你想自己乾的話,直接不用考什麼園藝師,光拿個證是沒回用的,主要是答技術和經驗,現在做花卉經營的很多,建議你找家經營比較好的做花卉養殖銷售的店面,先去給他們打工,積累經驗,了解花卉的購入渠道,需求市場,還有養殖技術。如果你想一直給別人干,那可以考慮考個證,找個有園林花卉專業的學校,你可以在那報名通過學校考證,也可以通過當地的人事局。我覺得當你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以後還是自己干比較好,花卉市場的盈利還是很可觀的。願你心想事成。
7. 想從事花卉方面的工作,有前途不
工作也只是你一個謀生的手段!有人說興趣不能當工作日久了就會很失望。專也有人說工作一定要屬感興趣不然沒有奮進。仁者見仁,要看你怎麼去看待!
大家畢業後真正從事本專業的少之又少。曾為滄海難為水。你一個碩士文憑,帶著當初的夢想和高學歷的光環,你能放的下之前的付出重新來過嗎?捫心自問。。。
該行業換行業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只要你有奮斗的精力和為夢想的不懈!
花卉園藝師其實是一個技術類和動手類很強的專業!必須從頭開始才能明白理解和鑽研!袁隆平那麼高的光環還不是天天在田地裡面!不是他平易近人,而是科技必須從現實出發!
我現在做的是園藝行業,我也是項目工程管理碩士畢業!可能跟你有相同的經歷!但不能左右和改變你的人生,對你自己不負責任我也沒有那麼能力讓你改變!只能說從我自身的經歷跟你分享,與君共勉。希望能給你點亮一點光,繼續你人生的路!
8. 國內花卉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我國花卉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幾年的努力,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在種植業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初步具備了產業的雛形,進入了較快發展時期。雖然我國花卉生產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產業化、商品化和規模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但經過20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恢復發展階段(1980—1990年)、快速發展階段(1991—1995年)和鞏固提高階段(1996年至今)。
80年代的前5年,花卉生產在種植業中所佔比重很小。1980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不足1萬公頃。但人們開始認識,政府意識到花卉業的前景。1986年開始初步具備了產業的雛形,全國花卉生產面積接近2萬公頃,1989年發展到了4萬公頃,由於缺乏宏觀調控,產品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個別品種嚴重供大於求,1990年下降到了3.3萬公頃,其中主要是減少了綠化苗木的種植。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是:人們的花卉商品意識大大提高,出現了各地爭先上基地的局面,但缺乏宏觀調控、行業指導,個別品種出現了暴利。基本以傳統品種和傳統技術為主。90年代,花卉業進入了一個較快發展的階段。特別是1992年國務院召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經驗交流會後,各地開始把花卉業作為發展農業經濟、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途徑,大大加快了花卉業發展的步伐。我國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等地先後建起了一批花卉交易市場。如北京的亮馬河花卉市場、萊太花卉市場、上海的曹安花卉市場、廣州的芳村花卉市場和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場。此外,在沿海發達地區和部分大中城市都建起了規模不等的花卉交易市場。這些市場的建立對花卉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90年代的前5年(即發展的第二階段),突出表現為2個特點:一是發展速度加快。1995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發展到了7.5萬公頃,比1990年增長2.5倍,出現了多種體制、多種形式的花卉生產基地。在各類花卉產品中,鮮切花和觀葉植物發展得最快,1995年,全國鮮切花產量達到了7億枝,比1991年增長3倍多。二是產品結構得到了有效的調整。各地注重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各種觀賞植物比較均衡地發展,產品短缺現象得到根本改善。1996年以後,花卉業發展進入第三階段(鞏固提高階段)。經過10幾年的鍛煉,花卉業的發展日益成熟,各地對花卉業的特點、規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注重產品質量,適度控制規模,穩步發展生產。不但花卉的品質提高很大,品種穩步增加,而且許多基地做到了周年穩定供應鮮切花。市場發展進一步完善,大流通逐步形成。科研開始起步,並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全國有200家科研單位成立了花卉科研機構,有100多家教學單位開設了花卉園林專業。花店數量大量增加,花卉消費從單一的集團消費走進了尋常百姓家。1990年全國有花店1100多家,1995年增加到6600多家,1998年達到了1.6萬多家。1998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發展到了9萬公頃。2000年末,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已達到14.75萬公頃。鮮切花銷售量達到了38億枝,盆花8.1億盆。花卉企業2萬多個,花卉批發市場2000多個,從業人員145萬人。
雖然我國的花卉業在短短的2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為現代花卉業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距離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世界花卉市場所佔份額還很低。在生產和流通的各個環節:花卉育種、栽培技術、生產設備、生產規模、專業化程度、包裝保鮮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都需要認真研究、發展和完善。
9. 種植花卉有沒有前景
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自20世紀70年代就已在歐美園林造景中開始流行,用途十分廣泛,經常被用於住宅區美化、高速公路護坡、分車帶景觀布置、草坪綴花等。
當時,主要的造景手法是根據生態綠化原則,撒播觀賞型野生花卉草本種子。主要是一些自播能力較強的種類,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能夠自我繁衍,保證多年持續開花不斷,並在景觀實際應用中無需過多養護管理。
自然式園林中的野生花卉,能夠增加園林自然野趣,豐富了園林景觀中的季相變化。這也是歐美園林有別與中國現代園林的特徵之一。
雖然在歐美園林造景中已經實踐多年但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對我國園林界的不少人來說依然是個很陌生的概念。其實,就中國園林造景而言,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中國有「世界園林之母」之稱,且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十分豐富,發展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有著極為廣闊的前景。
在實踐中,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值使用的花卉品種,大多具有野生性狀也就是具有野生花卉強健的生態適應性和抗逆性。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也必須針對實際需要,如園林景觀中的種植區域等,來選擇不同的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進行種植。
對於南方地區花境、亘牆、岩石園、草坪種植景觀觀賞區而言,要選擇花色艷麗、花期從仲夏至晚秋、比較耐熱的草花組合撒播種植,或是選擇頗富野趣、適應性廣、栽培管理簡單、花期從早春至晚秋者較為適合;對於高爾夫球場而言,則要選擇花色艷麗、花期從仲夏至晚秋、適應性強、耐寒性強的草花組合撒播種植較為適合;對於短日照地區花境、園林區,則要選擇耐陰濕、花期從早春至晚秋的草花組合撒播種植較為適合……根據不同的季節觀賞要求,早春需要選擇耐寒強的類型,仲夏需要選擇耐濕熱喜強光的類型,秋季則需要選擇相對耐熱的類型。
在歐美的實踐應用中,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有一部分起到了相當於地被的作用。通常選擇株高8厘米~20厘米或匍匐生長、花小繁密、花期長的品種進行搭配,種植後地被效果極佳。
形成不同色系進行組合種植效果更好。或花色淡雅別致給人恬靜之感;或花色富麗堂皇、歡快明亮,給人輝煌成就之感;或花色嬌艷似火、熱烈奔放,恍若置身於紅色海洋之中……只要對不同種類進行合理搭配,就能形成具有極佳觀賞效果的園林景觀。
與發達國家比,我國觀賞型野生花卉組合種植無疑還處於初級探索階段。然而,中國野生花卉種類資源極其豐富,在發展野生花卉的道路上,如果能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研究篩選出一批特色品種,中國的野生花卉業同樣有機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必將為繁榮國家經濟、豐富人民生活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