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藝術樹

插花藝術樹

發布時間: 2021-02-12 21:54:04

插花要插什麼花最好看

花藝術是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枝、葉、花、果等)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修剪、整枝、彎曲)和藝術加工(構思、造型、設色等)重新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一、生活插花遵循的原則
日常的生活插花,主要著重於點綴室內,烘托氣氛,注重形式美的裝飾,不必拘泥於一定要插出含有思想深度和無限意境的高標準的藝術插花。一般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 位置得當 應盡量利用室內的無效空間。如死角、周邊以及平時閑置的器物表面如電冰箱等擺設插花。一般來說,擺設不宜放在居室中間,以免限制室內的活動范圍和遮擋視線。由於插花已切離植株,易凋萎,故最好放置在陰涼,但又不影響觀瞻處。還應避免置於陽光直射的地方,和散發熱量的家電附近,以及一切熱源處。
2. 大小相宜 插花的大小要與放置的環境尺度相稱。小房間不宜放置大型的插花。花材的大小粗細與放置的環境也應相稱。卧室不宜用大型枝葉插制的作品。因葉型巨大,而顯得生硬、單調。應用小葉、柔軟、淡色的花材以求輕松、舒適,以利消除緊張和疲勞。
3. 簡潔協調 一般家庭的每個房間,以點綴一、二件插花作品為宜。作品的外形宜簡潔統一,切忌繁復。最為重要的是,插花作品的總體色調,必須與牆面、地面、傢具等周圍的環境因素相協調。
二、插花在生活中的應用
1. 客廳 客廳是接待賓客和家人團聚之處,這里的環境氣氛應具有外向型的氣息,又要有美好向上的生活情調。插花布置最好能體現這雙重意義。比如用文竹和薔薇插成一件飄逸流暢的線條式插花,會使人感到輕松活潑,親切自然。每當盛大節日和喜慶良辰,客廳還應洋溢著熱烈歡快的喜慶氣氛。若布置上一盆用紅、黃月季、菊花、滿天星組成的色彩濃艷,花朵繁密的插花,會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2. 卧室 卧室是體息場所,插花的數量不宜太多,色彩上也應根據年齡的不同而定。比如年輕夫婦的卧室,色調上可艷麗些。在淡雅的房間里,放置一盆暖色調的插花,會顯得生活甜蜜,浪漫、溫暖宜人。老年人的房間,要選擇葉小、淡雅的花材,以寧靜穩重為宜。
3. 書房 書房是寫作、學習的地方,插花作品應簡潔明快。若在溫馨素凈的書房裡,陳設一瓶瀟灑飄逸的插花作品,必將使居室更加清新雅緻,充滿生機。
花形

水平形 設計重心強調橫向延伸的水平造形。中央稍為隆起,左右兩端則為優雅的曲線設計。其造型最大的特點是能從任何角度進行觀賞。多用於餐桌、茶幾、會議桌陳設。
三角形 花材可以插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外形簡潔、安定,給人以均衡、穩定、簡潔、莊重的感覺。應用范圍廣,多作典禮、開業、饋贈花籃等用。若在大型文藝會演及其它隆重場合應用,亦顯豪華氣派。
L形 將兩面垂直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壯態。宜陳設在室內轉角靠牆處。L型對於一些穗狀花序的構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於轉彎處,小的花自已向前延伸,給人以開闊向上的感覺。
扇形 按基本的三角型變化而來,外形如一把打開的扇子,適宜於陳設在空間較大之處.
倒T字型 整個設計重點成倒T字型的構成.縱線及左右橫線的比例為2:1,給人以現代感.適合裝飾於左右有小空間的環境中.
垂直型 整體形態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給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覺.適合陳設於高而窄的空間.
橢圓形 優雅豪華的造型.採用大量的花材,集團式插法,對結構,對比要求比較低,呈自然的圓潤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於教堂或典禮儀式等空間位置較大的場合.
傾斜型 外形是不等邊三角形.主枝的長短視情況而定,整個構圖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點.多用於線狀花材,可有效的表達舒展,自然的美感.


插花的種類

插花藝術按插花器皿和組合方式可分為幾種。

瓶式插花又叫瓶花,是比較古老而普通的一種插花方式,喜歡花的人們剪取適時的花枝配上紅果綠葉,插於花盆布置室內。這種插花由於花瓶瓶身高,瓶口小,因此插時不需要劍山和花泥,只需將花枝投入即可,日常生活插花多屬此種。

盆式插花又稱盆花,即利用水盆進行插花,或利用其他類似於水盆的淺口器皿進行插花,由於容器較淺,需要藉助花砧、泡沫、卵石等固定物才能完成作品,與瓶花相比,盛花的難度較大,需先造型,然後再根據造型,安插花枝和配 葉。

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淺水盆創作的一種藝術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藝術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這種插花是利用插花樹枝製作而成。製作時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為背景和點綴。

盆藝插花是將盆栽植物和鮮花花枝藝術地組合在一起,進行室內布置的一 種植物裝飾藝術。所用盆栽一般是小型室內植物。以觀葉植物為例,它本身雖適 於室內觀賞,但無色彩鮮艷的花果,鮮花鮮果枝配插於觀葉植物盆栽中,可以使 它的色彩艷麗起來。另外,一些姿態欠佳的室內盆栽用鮮艷的枝葉花果來配插, 還可以使它們的姿態完美起來.插花基本原理色彩調和之一


一、色彩調和之一

色彩調和是插花藝術構圖的重要原則之一。色彩調和與否是插花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插花創作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此,必須重視插花中色彩的作用,所謂插花的色彩調和就是要緩沖花材之間色彩的對立矛盾,在不同中求相同、通過不同色彩花材的相互配置,相鄰花材的色彩能夠和諧地聯系起來,互相輝映,使插花作品成為一個整體而產生一種共同的色感。在同一插花體中,盡管有幾種色彩,但要以一種色彩為主,將幾種色彩統一起來形成一種總體色調。插花中所追求的色彩調和就是要使這種總體色調自然而和諧,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在同一插花體中,如果只使用一種花色的花材,則色彩較容易處理,只要用相宜的綠色材料相襯托即可。因為綠色可以和任何顏色取得諧調感。但是,若使用幾種花材,涉及到二三種花色時,則須對各色花材審慎處理,合理配置,才能充分發揮色彩效果,提高插花作品的藝術性。關於插花的色彩處理一般應掌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突出主色調

當用二三種色彩的花材構圖時,首先要確定構圖的主題色彩。即能反映這個插花作品主題思想的主要色彩。然後,將主要色彩的花材配置於構圖的重心位置,而且無論是花朵大小、花朵數量、色調濃淡等均應佔主導地位。其它色彩的花材只是起焙襯和點綴作用,花朵宜小、色調宜淡、配置於構圖的左、右兩側或前方下方,以突出主題色調。主題色彩和陪襯色彩之間要互相調和,渾然一體,不能各自形成孤立的色塊,要使整體構圖統一於一個基本色調之中,即主題色調之中,產生一種整體色彩效果。因此,對花材及花器的色彩應認真構思、合理配置,以求達到預期的色彩效果。在考慮和確定插花構圖的主題色調時,要以自然界的色彩變化為依據,遵循自然色彩的變化規律,才能使作品色彩自然逼真,富有感染力。反映季相特徵的作品應根據不同季節自然界中植物的主要色彩特徵,確定插花的主題色調並適當發揮,例如:反映春季景緻的插花宜以紅、黃等暖色調為主題色調,常用的花材有紅色碧桃、紅梅、紅山茶花、油菜花、紅色和黃色的鬱金香等。夏季宜以們冷色的藍、自、淡粉等色為主題色調,常用的花材存晚香玉、玉簪、蝴蝶花、燕子花、荷花,睡蓮等。秋季景緻的插花作品宜以反映秋色的暗紅、暗黃、橙黃等色彩為主題色調,常用的花材有楓葉,枯黃的秋草、橙黃色的果枝等,而冬季的插花宜以象徵著溫暖和希望的紅色和黃色為主題色調,常用的花材有紅色香石竹、南天竹紅色果穗、火棘紅色果枝、臘梅、紅山茶花等。

2.類似色調和

凡是色環上相鄰數種顏色的配合均屬於類似色的關系。如紅、橙紅、橙;藍、藍綠、綠;黃、黃橙、橙等均屬類似色關系。類似色的色彩接近,同時使用時易於取得自然調和效果,具有柔和感。在插花創作中經常出現類似色花材同時配置的實例,若配置得當,顯得素雅別致。例如,粉色菊花與粉紅色秋海棠配置、紫色蛇鞭菊與玫紅色鐵線蓮相配置、粉紅色的杜鵑花與紅山茶花相配置、黃白色的百合與黃色的敗醬花相配置等均表現出了這種類似色的調和效果。但是,類似色花材同時配置雖然易於取得調和效果,同時也易出現單調感而缺乏變化。為此,應利用花材色彩濃談不同、花朵大小及形狀不同、花材質感不同等以求得構圖的變化,或者利用小體量的色彩對比強烈的花材加以適當點綴、以豐富構圖中的色彩變化,從而打破單調感,增加插花構日的活躍性。

② 淺談盆景與插花藝術的 文章

插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

③ 插花藝術根據藝術風格分為哪幾種類別各有什麼特點

(一) 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 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 特質 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聖: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於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於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於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 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 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

④ 插花藝術有什麼特點(要詳細點的)

傳統東方式插花重線條,輕顏色,注重留白。在現代插花藝術將傳統東方式插花的意境與西方插花的艷麗的花朵和對幾何圖形的美結合起來。反之,西方式插花減少了花朵數量,留出空間,融入了東方式插花藝術的線條美。

新奇的插制技巧傳統插花過程中,對花材處理較少,現代插花為了表現出某種意境或不同的創作意圖,對花材進行綁扎、編織、重疊、架構、串聯等處理,強調色塊和質感,對花材運用組群、堆積等手段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傳統插花重以容器插花為主,現代插花中還有不用花器的敷花、吊掛花、壁花、花牆、花束、胸花、花環等等。

傳統的插花是為了引入大自然的活力與美等,而現代式插花僅僅是將花材當作藝術的創作材料或元素。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可以作為創作的主題,如人的生存空間展現,生命情感、宇宙萬物等等,作品比較抽象,內涵深刻,題材新穎。

(4)插花藝術樹擴展閱讀

在中華花藝中我們把最長的那枝稱作「使枝」。以「使枝」的參照,基本花型可分為:直立型、傾斜型、平出型、平鋪型和倒掛型。

1、直立型

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過30度。花型平和、穩重,正式隆重的場合多用直立型。

2、傾斜型

使枝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間。花型悠閑、秀美,隨意而插的作品適用日常生活。

3、平出型

使枝由花器口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間。花型灑脫、有強烈動感,有個性,在特別場合插做。

4、平鋪型

使枝不同與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後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適有滿足感。

5、倒掛型

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彎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強烈的征討、冒險意味,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感。

⑤ 插花藝術有哪些造型

插花藝術最講究靈感的,最基本的造型有以下幾種:球狀插花,將花插成半圓形,再搭配適當的較高的花座,比較飽滿、旺盛,花卉與草枝的高度比較平均。

三角型,將花插成向上的方向,中間放置最高的花朵或者綠草,使整個造型有個高度感,然後再擺放綠葉,插上花枝,有追求上升感。

插花花型的構成,必須注意形態生動,色彩調和,布置適宜,花型以三個主要枝作為基礎,即主枝、副枝、客枝。主枝是三個花枝的中心,應該選擇色彩鮮艷,姿態優美的花枝;副枝主要起陪襯作用,枝形應符合主枝的要求;客枝則最短,插時位置縱向旁逸,以穩定主枝,形成插花獨特的、鮮明的藝術特色。

根據不同節日,選擇不同品種、不同造型的插花也是有一定藝術性的。節日插花最主要的目的是迎新祈福,因此色彩豐富、艷麗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還應注意各節日特定的花材和裝飾物,以突出節日氣氛為主。

春節,選竹插花,可報平安;以銀芽柳、梅花、山茶、水仙、南天竹的紅果等為插花,可以表現勃勃生機、欣欣向榮、碩果累累的豐富內涵。

中秋節,以蘆葦、桔枝等選為插花體現秋季自然花草的景色,將花枝編成圓環可表現為抽象化的月亮,也可以表現豐收後歡樂、愉悅的心態。

母親節,花香石竹是母親節的代表。

聖誕節,聖誕插花的傳統配色是紅與綠的搭配,其中最主要的是聖誕樹,在樹下放一些小型盆栽花卉,樹上安著一些蠟燭,燭光搖曳,葉綠花紅,更能烘托出聖誕節的氣氛來。

在居室中插上一束鮮花,香味撲鼻,滿室清新、自然,不僅使居室環境得到了美化,還為人類增添了歡樂,而且陶冶情操。

⑥ 論插花藝術與盆景藝術是否有相通之處

插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

⑦ 插花藝術與盆景第一套

ABACABACBCCCABCBBCCA

⑧ 藝術插花分幾種

插花分為三大類,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現代式插花。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以中回國和日本為代表,答其插花藝術富含東方的文化藝術,崇尚自然地力量,主要特點是以花達「意」,通過插花作品傳達思想情感,富含藝術感,比較適合裝飾家庭環境。
西方式插花於埃及,以美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為代表,西方式插花的特徵富含著西方的個性觀念,崇尚「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其做出來的插花作品都是比較個性化,按照西方的理念去創作的,所以主要特點就是個性、自由。
現代式插花結合了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的特點,主要特點就是個性、自由、靈活多變,插花用的材質不再限制於植物,還有紙質和泡沫等其他類型的材質,形狀小的不足100mm,大的打到建築物般大小的綠色雕塑。
現代式插花因為可以用其他材質代替,鮮花的持久性強,相對於植物花比較耐用,深受現代人們的喜歡

熱點內容
百合台酒 發布:2025-08-29 21:27:17 瀏覽:634
百合網見網友 發布:2025-08-29 21:27:04 瀏覽:257
七夕沒過完 發布:2025-08-29 21:26:02 瀏覽:656
幾月份嫁接茶花 發布:2025-08-29 21:15:26 瀏覽:879
眼看著七夕 發布:2025-08-29 21:03:28 瀏覽:870
越南常見的花卉 發布:2025-08-29 20:59:41 瀏覽:267
花卉造景作用 發布:2025-08-29 20:39:59 瀏覽:131
櫻花傢具一天 發布:2025-08-29 20:24:24 瀏覽:415
七夕賓館吵 發布:2025-08-29 20:00:22 瀏覽:188
蘇州餐廳七夕 發布:2025-08-29 19:34:19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