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插花特點
⑴ 中國傳統插花的最大特點
中國式插花的基本要素
1.插花花材
自然界中能用於插花花材的種類繁多,不論是草本、木本,不論是人工栽培還是野生,不論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只要具有觀賞價值,無毒,無特殊氣味,不易枯焉,能應用在插花製品中素材的統稱為插花花材。
2.插花花材的分類 根據花材的外形可分為線狀花材、團狀花材、特殊形態花材、散狀花材、葉材等,它們在中國傳統插花中作用各不相同。
3.插花中線狀花材(枝材)形態 外形呈長條狀和線狀,構成插花造型基本輪廓的框架。有的是花序呈長條狀,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魚草等。有的枝幹呈長條狀,如銀芽柳、竹、梅花等。有的枝葉和花簇生成整體的長條狀,如天門冬、常青藤等。
線狀花材(枝材)在傳統插花的表現特點
1.用花量少,以線狀花材(枝材)為主,追求線條美,用色清雅由於受古代書畫的影響,傳統插花根植於詩、畫、園林,以直覺思維為主,求善達意。以自然的線條造型為主,即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姿態,通過各種曲線、直線的組合,表現詩畫意境。因此,線狀花材(枝材)是中國傳統插花的造型框架。線條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形神,有柔美、剛勁、纖細、粗獷、秀麗、 蒼老。通過線狀花材(枝材)勾畫並塑造出多姿多態的插花藝術作品,能較好的體現出中國插花詩情花意。
2.注重意境 正如中國繪畫藝術中的「意在筆先、畫盡意在」,中國傳統插花同樣具有這一藝術特色,它是作者主觀心意與客觀景物相融合的藝術作品,是將意與境、形與神、景與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插花的藝術作品由立意與立形兩個方面組成。
3. 注重容器 道具和環境的配合插花容器是傳統插花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容器的質地、形狀、色彩可以選擇,從而為插花藝術創造了更豐富多變的條件。中國傳統插花必須講究整體效果(如生活四藝——插花、掛畫、點茶、燃香)。古人要求花、器、幾架三位一體。
中國傳統插花中花材的整理與加工
在中國傳統插花中,線性花材(枝材)插製作品主要表現作品的意境美、自然美。為了表現中國式插花框架富於變化,符合作品設計要求,線性花材(枝材)在自然界生長不可能完全符合設計要求,這就要將線性花材(枝材)進行人工處理加工。在整理加工時,要盡量符合植物生長規律,人為加工不留痕跡,枝材要去掉平行枝、重疊枝、交叉枝、殘枝、病蟲枝或葉片,使線性枝條更美觀,保持花材幹凈整潔美觀。
加工方法如下:
1.彎曲法 對於比較粗大的木本枝條來說,枝節和芽的部位以及交叉點處都易折斷,故應避開。加工時可在需要彎曲地方的背面先刻1~2個V字口,深度視枝的大小,並嵌入小楔子使之彎曲。
2.折枝法 一般可用雙手握住插花的木本花枝,大拇指頂著要彎的部位稍朝反向用力折,當枝條發出折動的聲音時即可,並用與枝條同色的膠帶捆紮,切不可把枝條折斷。
3.纏繞法 對於枝條既粗又較軟的花材,可根據枝條的粗細選用不同型號的鐵絲進行纏繞,纏繞後雙手握住,用拇指進行按壓使之彎曲,並用與枝條同色的膠帶或葉片掩蓋鐵絲的痕跡。
4.按摩法 軟枝較易彎曲,只要用雙手大拇指放在需要彎曲處、慢慢揉動枝條即可;也可在彎曲部位進行火烤,然後放入水中冷卻。
⑵ 插花分為哪幾種類型,分別有什麼特點啊
插花分復為三大類,東方式插花制、西方式插花、現代式插花。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其插花藝術富含東方的文化藝術,崇尚自然地力量,主要特點是以花達「意」,通過插花作品傳達思想情感,富含藝術感,比較適合裝飾家庭環境。
西方式插花於埃及,以美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為代表,西方式插花的特徵富含著西方的個性觀念,崇尚「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其做出來的插花作品都是比較個性化,按照西方的理念去創作的,所以主要特點就是個性、自由。
現代式插花結合了東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的特點,主要特點就是個性、自由、靈活多變,插花用的材質不再限制於植物,還有紙質和泡沫等其他類型的材質,形狀小的不足100mm,大的打到建築物般大小的綠色雕塑。
現代式插花因為可以用其他材質代替,鮮花的持久性強,相對於植物花比較耐用,深受現代人們的喜歡,如果朋友你打算學插花的話最好是找一家既可以學到植物花的插花技巧,又可以學到模擬花的製作技巧和插花技巧的學校,廣州的那個愛丁堡它的課程比較全面,都包含了這些課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⑶ 插花藝術的特點有哪些
插花藝術具有時間性強、隨意性強、裝飾性強等主要特點。中國版插花的特點是,把花權材看成有生命的物體,將花材人格化,並將各種語言和作者、欣賞者的思想感情聯系起來。
如以松表示人的正直剛強,以梅表示人的傲骨清高,以竹表示人的高風亮節等。構圖多採用不對稱形式:按照花木生長的自然姿態,通過各種直線、曲線藝術的組合來表現出自然美和人的情感;或者花木雖然經過藝術加工,仍然保持著自然的風姿。
⑷ 中西插花的區別及特點
西洋式插花藝術
1.西洋式插花的基本程序
無論是鮮花或人造花,都可以按其在整體造型的地位分為三部分:線條花、焦點花(指花材中塊狀花及定型花)、填充花。
(1)線條花 它是插花造型中最基本因素之一。線條花的功能是確定造型的形狀、大小、方向。一般是花器高度加寬度的1.5倍。
(2)焦點花 也稱中心花,指花材中塊狀花及定型花,一般在西洋式插花中插在造型的中心位置,是視覺集中之處。
(3)填充花 西洋式插花傳統風格是大塊幾何圖形組合,其間空隙很少,要使線條花與焦點花和諧地融成一體,須填充花來過渡。
插花的要領是:先插線條花確定形狀大小、方向,再確定焦點花位置,最後以填充花作補花,使各部分協調、融洽,構成完整的圖型。
2.西洋式插花基本造型
新月型 也稱之為「彎月」型,它是由自然現象「彎月」的形狀構思出來的造型。所以成型時需要注意線條的流動感,新月形可隨著花材變化而變化,它具有強烈曲線美,又甚具觀賞價值,花器不宜太高,口部寬闊的最為合適。它很適合於背面有圓形的鏡子或圓盤,使用場合廣泛。
S型 這是從螺線變化產生出來造型,與英文字母「S」形相同所以稱之為S形。它又有「荷加斯」線之稱,這與英國荷加斯畫家因螺線的啟發而喜用S曲線作畫有關。S形插花採用的花材以帶有曲線狀的較佳。花器適宜選高瓶;若是擺放在桌子上,則可用寬口平盆,就視覺要求而言,用窄腰身的高瓶,效果更佳。如果「S」的末端連續下去,即形成雙圓,或類似「8」字型,但上半部的圓必須大於下半部圓。
垂直型 垂直形插花,表現縱線的線條美,插花的造型直立而窄長,向上伸展的姿態,具有氣勢雄偉的象徵意義。
花器以插口細小,或簡單細長的最為適合,由於本身的造型細長,不能四面觀賞,故只適合擺放在比較狹窄的場所,如屋角、柱邊或窗檯等地方。
水平型 自鮮花用於祭禮裝飾開始,水平形插花就非常普遍了。水平線排列有平面和立體兩類。愈接近中央部分,則自然高插,屬拉平而構成的水平線只能放在角落位置。屬立體的水平型的,兩邊均可觀賞。此外還有矮長型插花,四面皆可觀賞的特點,常被廣泛運用於茶幾、餐桌、會議桌、主席台等處。花器除了長水盆、高腳花瓶、小花籃外,任何花器都合適。注意花面弧度柔順,是插好水平型花的一大密訣。
L型 L型插法屬於直線型結構,因結構明朗且容易掌握常被作為插花入門花型之一,也可以插成反L型,是屬於單面花型,在歐洲常見於擺設在壁爐上面,顯得十分豪華有氣派,花器以質朴為佳。但用現代花器比較容易達到調和效果,瓶口太窄或太寬的都不適合。
倒T型 在L字的左邊另加一條橫線,即倒T型。西歐也稱為洛可可型。據說是從庭院和街道廣場的噴水池得到靈感而定型,表現了向上噴濺的水和飛沫四下的優美線條,講究對稱,插時須注意焦點和美感。
三角型 此類插花是西洋式插花最普遍的基本插法。插花作品可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應用范圍相當廣。至於造型時用對稱三角形還是用不對稱三角形,則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製作時先插直立頂點的花和橫向插入插座的葉子構成等邊、等腰或不等邊三角形的框架內,配輔枝、填補花朵,完成構圖。
半球型 設計上用半圓球形狀構成造型,插花要點是對色彩搭配,注意調和及同色不相鄰,花型表面應是圓滑,不能凹凸不平,花器選擇低矮平盆最合適,突出半球呈豐滿感。
橢圓型 此插花造型,可以作為歐洲格調代表之一。橢圓形插法採用集團式插法,對結構、對比的要求較低,反而著重自然美,強調氣氛和具有神秘感。此型以古典的花瓶、容器來插最適合。但插花必須注意保持作品的穩重感。橢圓形插花適宜用於教會裝飾、祭壇、葬禮或典禮式等空間位置較大的場合。
圓錐型 圓錐形設計在形狀上和埃及金字塔相同,只不過它是圓形的而已。為了要引人注目,它的設計要高一點,這種原型最早在中東文化上被使用,尤其拜占庭時代中,當時土耳其人的頭帽使人想起這特別設計。圓錐型從四面八方,無論那個角度觀賞,都能顯現出美和穩重。從低腳容器設計圓錐型時,第二枝與第三枝對稱,而且其長度不超過容器上口之外緣,將容器完全配合進設計品的整體中。
扇型 扇型設計是利用線形花,先設定出骨架,每一枝等長,模仿摺扇的肋骨或類似半圓型作出整體架構。再以塊狀花來添加對照的美。扇骨決不可以使用兩種不同的線形花來交替,不同顏色也不要交替使用,因為將會造成一種很不自然的外觀。所用的花器可以採用任何形狀的。扇形插花適宜擺放在柱位、三角位、轉角等處,也可以擺放在酒店的大堂。
菱形 菱形插花是桌上插花最基本的造型,插法既簡單,應用范圍又廣,所以成為西洋插花最基礎的必修課。菱形插法類似水平形,但強調「角」為其特徵。
因花器會完全被花所遮蓋,所以用較矮的為佳。平盆是理想的花器之一。此插花適宜放在會議桌、講台、咖啡幾等較平整和寬敞的位置。
Z型 Z形插花的造型是由兩個「L」字形一上一下相疊而成的。此插法可用一高一低的兩個瓶,也可以兩個以上的瓶。
花器較適宜選用高低瓶組合形狀,以直腰的為佳。
適宜擺放的位置包括自助餐桌上、大型廳堂的柱旁或窗檯上。
傾斜形 傾斜插花的造型,外形是不等邊三角形,主枝的長短需視情況而定,整個構圖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點。這種插法多使用線狀花材,可有效地表達舒暢、自然的美感。
花器宜選瓶口較寬、形狀直立的較為和諧。
傾斜形插花適宜放在暖爐、櫃台、祭壇等較寬和較高的顯眼位置。
放射線形 放射線形插花造型,很少作成平面的,一般都呈立體放射的形狀,由中心的一點向周圍作放射線伸展。
花器選直立並具相當高度的最適合。假如是放在桌子上,矮的水盆也可使用。
在歐美國家,放射線形插花大多用於葬禮,也有用於門口、櫥窗的空間裝飾,或者作桌上擺設。
3.西洋式插花要訣
①花色要講求調和及配合,可以選取同一或同系列顏色,達到相互聯系和補充的效果。
②構圖須考慮整體平衡,可取對稱平衡,也可取不對稱平衡。
③布局宜均勻有致,主次分明,讓觀賞者容易領略創作者的意圖。
④重復、對稱的結構是西洋式插花的一個特色,插花時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⑤花材種類不宜過多,組合在一起也不能過於稠密。失去空間就會失去層次,影響作品的美感。
⑥作品須有一個明顯的重心。
⑦大型花器比較容易給人以穩定堅固的感覺。
⑧過於粗大的花材,往往會失去優美的線條,難以用作表現線條的插法。
中國式插花藝術
近代的中國式插法,受到日本花道和西洋式插法的影響,取長補短,為中國傳統插法增添了新意。較常見中國式插花的基本造型有以下幾種:圖案式插花、自然式插花、線條式插花、盆景式插花及野味式插花。
(1)圖案式插花 又稱「規則式插花」,是一種較規范的插法,且藝術要求也較高。常用於盆式插花。其造型必須在插花前先構圖設計,然後挑選作主花的花枝,再以其他花材作補充,並要兼顧正面和側面,使之能達到圖案設計的要求。
(2)自然式插花 自古以來,人們熱衷於再現花草植物的自然生長姿態,此藝術手法除見諸陶瓷、繪畫等之外,插花也有自然式插法。這種插法要求在花枝之間,花果、葉各部位之間,幾方面符合對稱平衡,使其造型給人自然之美感。此插花無論盆插、瓶插均可。
(3)線條式插花 又稱「弧形式插花」,要求造型保持一定弧形線條和具有藝術完整性。線條表現力十分豐富,顯示了一種無形力量的存在各種不同風格的線條表達不同的內涵,如粗壯有力線條表達陽剛之氣,纖細柔韌的線條表現溫馨秀麗的韻味等等。插法是選取三枝優美的花枝,剪裁不同長度,並用三個不同的位置和方向固定花枝,使它們不至於互相交叉或相疊。此插花可用高瓶。
(4)盆景式插花 這是著重意境,構思雅緻,不要求色彩華麗的插花。因一般只供正面欣賞,故插花時注意視點宜略高。盆內需設花座(花針),以固定花枝。花器宜淺,採用山水盆景的淺盆,效果更佳。至於盆的形狀,可以是橢圓形、長方形、方形和圓形等等。
(5)野味式插花 這是一種新的藝術插花形式,它突破了過去以花枝為主的傳統,而表現出大自然的風氣。野味式插花把郊野氣息帶入了居室,善用野花、野果、野草,尤其是野生、水生的植物的枝、葉、花、果作插花材料,具有其獨特的風格。
⑸ 插花形式有什麼特點
①自然式插來花,是指創作插花作自品時要模仿花卉植物的自然生長姿態而進行的插花,表現出作品的自然美和藝術美。②規則式插花(又稱圖案式插花),其造型是由作者按照美學原則提出構圖設想,多採用各種形式的立體幾何形構圖。③線條式插花,通常選取3根不同長度的花枝,按照3個不同方向呈三角形固定花枝,使3根主枝既不互相交叉,又要保持相互平衡。④趣味式插花,選用自然界生長的山花、野草、山果等作插花材料,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杯、竹筒、酒瓶、飲料瓶等作盛花容器,採用簡練的插花方式,將經過加工的植物插入上述容器內,使之展現出自然草木風情和鄉土地方特色。因此,很適合一般家庭插花使用。⑤盆景式插花,利用山水盆景的藝術布局方法,在淺盆內將花枝插在花插座上,掩以山石,綴以青苔小草,配以假山石等附件,構成意境深遠、富有詩情畫意的山水風光畫面。⑥壁掛式插花,是在懸掛牆壁的容器中進行的插花,這種插花猶如立體的中國畫。⑦懸垂式插花,又稱懸吊式插花,是將經過加工的插花材料通過藝術構思,插入瓶、盆、籃等容器中,然後再將其懸吊在室內某處,供人仰視欣賞。
⑹ 中國花道的特點是什麼
用花量少,四平八穩,線性構圖
⑺ 中國插花的插花簡介
指在領導(管理)的方式方法上表現出的創造性和有效性。 藝術,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好勝心態,也是對同類之間顯現自身能力的一種表現。
中國插花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它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社會價值、實用價值、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與西方插花相比,中國傳統插花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特徵。主要表現在: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追求花材的意趣美;善用木本花材;採用不對稱式構圖形式;賦予花材豐富的內涵與象徵性;注重花材與花器、幾架、配件以及作品環境的統一;兼顧中國人的獨特賞花方式,分曲賞、酒賞、香賞、譚賞、琴賞和茗賞等。 賦予各種花木許多象徵性和寓意,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視為清凈高潔,稱為凈友,常用於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國色天香,稱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顯貴的象徵,是唐代宮廷插花的主要花枕梅花,「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桂花,是官運亨通、文思長進和中秋團圓的象徵;竹,是虛心和忠誠的象徵;松,是威嚴與長壽的象徵等等。另外,一些品高韻勝的花材組合一起,或根據它們的習性、或按照它們的名稱的諧音,賦予一定的寓意。如玉蘭、海棠、牡丹組合一起,名為「玉堂富貴」;松、竹、梅,名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等。漢族民間還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習俗,這些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傳統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礎上又被賦予更多精神上的意義,從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滿了詩情畫意的魅力。 以花枝為線條進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線條進行造型也是中國傳統插花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木本花枝最富畫意,或柔或剛,或粗或細,或秀雅或蒼古等等。其壽命也較長又易加工整形,可以自由構圖,表現出各種優美生動的輪廓、體量、質感與動態,展現出一葉一世界,一花一乾坤的藝術天地。中國插花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深受中國佛教、道教和儒家哲學思想及宇宙觀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到中國繪畫、造園、文學和風俗習慣等的綜合影響。其主要風格和特點如下:
⑻ 中國花道的特點是什麼
所謂「花道」就是適當地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專技術,並屬能給人以藝術和美的享受。簡而言之即插花藝術。有香雅道中介紹到《花道和茶道、香道同樣是「三雅道」之一》
一般家庭的客廳都置有一瓶精心設計的鮮花,給人以清新別致的美感,這就是日本特有的傳統藝術———花道,亦稱插花。花道起源於中國佛教的供花,宋元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到東山時代(15世紀)發展成花道,並成為日本婦女品德、技藝修養的一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