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佛教花卉
① 佛教一般喜歡養什麼花草
種植花草不是為了信仰而種植,佛教修行者喜歡種植花草是因為種植花草可以寧心,就好內像品茗一般,但在容佛教里,一般蓮花用的比較多,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一種聖潔的象徵,可以表達出佛教徒內心的清靜平和
② 有哪幾種鮮花可以供佛
最好的就是蓮花!蓮花是佛教的聖花!其實,心意到了,什麼都可回以供在佛前。給你說說答鐵觀音的故事吧。
相傳, 1720年前後,安溪堯陽松岩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於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找到夢中的茶樹。仔細觀看,只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魏蔭十分高興,將這株茶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里,悉心培育。因這茶是觀音托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③ 佛教供奉鮮花的講究
佛前供奉都是在提醒弟子,供花是深信因果,從因地起修,修清凈菩薩行,以期早成佛道。
④ 怎樣自製所有花卉培土
自己配製有點麻煩,需要一個比例表(每一種植物的專業土配料表,網上可以搜索到),還需要准備各種土壤(例如:河泥、松葉土、壤土等)
⑤ 怎樣自製花卉營養土
(1)扦插成活苗(原來扦插在沙土中的)上盆。可採用黃沙、壤土、腐葉土(喜酸植物可用泥炭)按2∶1∶1的比例配製。
(2)移植小苗和已上盆的扦插苗。可用黃沙、壤土、腐葉土按1∶1∶1的比例配製。
(3)用黃沙、壤土、腐葉土、乾燥腐熟牛廄肥按1∶2∶1∶0.5的比例配製;然後,每4千克上述混合物加直徑為15厘米盆的一滿盆骨粉。適宜一般盆花,如天竺葵、吊鍾海棠、菊花、棕櫚科植物等的用土。
(4)可採用黃沙、壤土、腐葉土、乾燥腐熟牛廄肥按2∶2∶2∶0.5的比例配製;然後,每4千克上述混合物加直徑15厘米盆的一滿盆骨粉。適宜一般需較多腐殖質的盆花,如秋海棠類、多數蕨類、報春花類用土。
(5)用黃沙、壤土、泥炭、腐葉土、乾燥腐熟牛廄肥按2∶2∶2∶1∶0.5的比例配製;也可用腐葉土3~4份,再混合以園土及等量河沙,加少量骨粉。適宜作木本花卉的營養土。如山茶、含笑、白蘭花、八仙花、杜鵑、瑞香等。
(6)用黃沙、壤土、細碎砂粒、腐葉土按2∶2∶1∶0.5的比例配製,每4千克上述混合土加直徑15厘米盆的一滿盆骨粉和加直徑15厘米盆的一滿盆磨碎石灰石;也可以採用土、粗砂的比例為1∶1。適宜作為一般仙人掌科和多肉植物的營養土。可採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2∶2∶3。適合作為令箭荷花、曇花、蟹爪蘭等植物的營養土。
營養土
(7)橡皮樹、朱蕉等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3∶5∶2;棕櫚、椰子等用:園土、河沙的比例為5∶2。樁景及盆栽樹木:腐葉土及堆肥土適量,河沙必需保證1~2份,以利於排水。
(8)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3~4∶5~6∶1~2,適宜作為宿根花卉的營養土。如紫苑、芍葯等。
(9)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5∶4∶1配製的營養土,適宜球根花卉。如大岩桐、仙客來、球根秋海棠等。
(10)幼苗期營養土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5∶3.5∶1.5,定植時營養土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2~3∶5~6∶1~2,適宜作為一二年生花卉的營養土。如報春花、瓜葉菊、蒲苞花、蝴蝶草等。
(11)實生苗和扦插苗。腐葉土、園土、河沙的比例為4∶4∶2。
⑥ 如何製作盆栽花卉五種自製肥料
喝剩的茶葉漚肥
漚肥方法
平日里准備一個小桶,把喝剩的茶葉倒在裡面,平常有剪枝剪掉的葉子、枝條也可以扔裡面,再倒上一些土,加一些水,水要沒過所有東西。
之後把桶放到陽台上不用管,等到水分蒸發完了,土就可以用了。不要往桶里扔高蛋白的東西,海鮮、肉、動物內臟扔進去肯定會臭的。
使用方法
用的時候用水泡開摻在土裡,一起種花就可以啦!無臭無味,營養豐富。
淘米水+酸奶+啤酒漚肥
漚肥方法
淘米水單獨加水漚肥雖然簡單,但那臭味也是無敵得沒誰了。但是淘米水和酸奶、啤酒一起漚就不臭了。而且會有淡淡的奶酒味。
把淘米水倒在喝完的酸奶瓶里,涮一涮,然後,倒點啤酒,密封,放在窗檯或者陽台上發酵就好了。發酵過程中時不時打開蓋子看看,透透氣。因為酸奶里有菌群,所以這種方法使得發酵時間大大縮短,夏天基本1-2個星期就好了。
使用方法
這種肥料,特別適合喜酸性的花卉施用(如:梔子、茶花、米蘭),每次施肥的時候,加水稀釋再用。水量大於肥量,新手施肥越薄越好,安全!
瓜子殼、花生殼漚肥
漚肥方法
吃剩下的瓜子殼和花生殼可以填放在花盆底部,不僅透水,而且時間久了,慢慢風化腐爛也會成為很好的花肥。另外還可以把殼打碎和土壤摻在一起發酵腐爛,無臭味。
落葉漚肥
漚肥方法
秋天了,馬路上很多闊葉樹木開始落葉,這時候不妨撿一些枯黃的落葉,回家做花肥。
用落葉做肥料非常簡單,搜集落葉,把他們剪成隨,越碎越好,然後把碎葉片鋪在盆土上,利用工具,慢慢把碎葉片蓋到土裡面去,注意,不要破壞到植物的根系,弄完後撒一點水就OK啦!
蛋殼漚肥
漚肥方法
平常煮雞蛋留下的蛋殼,碾碎後,放在瓶里加水,泡7-10天,就是很棒的花肥,或者直接把碾碎的蛋殼摻在土壤里,種花即可,是非常好的長效磷肥,而且安全無臭。
注意
如果你用的是鮮雞蛋殼,就要先把裡面的蛋液清洗干凈以後再做肥。
中葯渣漚肥
漚肥方法
喝剩的中葯渣,曬干碾成粉末狀,種花的時候放在土壤的底部,再蓋上一層土做底肥;或者把葯渣和土一塊放缸里,再倒入一些水,漚制一段時間,腐爛後變成腐殖質就可以和土壤一起混合使用了。
橘子皮漚肥
漚肥方法
吃剩下的橘子皮,曬干後,分成小塊,然後,把盆栽周圍的表土用工具松一下,然後把柑橘皮沿著盆邊插進去,蓋上土,之後,正常澆水,橘子皮就會慢慢腐爛成肥料,不臭。
⑦ 家庭怎樣自製養花土
自製養花土步驟如下:
1.植物種類多的公園是配土的最佳場所。北方的植物復甦的比較晚,但是不影響我們去公園里挖土。因為這個時候土地已經解凍,土壤里也沒有太多雜草。(7)自製佛教花卉擴展閱讀:
其他五種養花土:
1、園土
園土就是我們平時最常用到的土壤,是養殖蔬菜作物的好土壤。經過深耕,所以物理性能比較好。但是園土大多都是粘性,所以養花的時候可以用作配土,不能單獨使用,適合養大部分花卉。
2、腐葉土
一說到腐葉土大家都會想到它的營養性,這種土質比較疏鬆,營養豐富,是酸性土,是大部分喜酸性花卉用土,可以單獨使用或者配土使用。比如養殖綠蘿和吊蘭等。
3、砂土
砂土是土壤里蘊含有小沙粒,透氣性非常好,但是養份比較少,保肥保水能力差,一般都是做配土來使用的,這種土一半多用於養殖多肉類植物,對水分要求不是很大,比如桃蛋,黃麗等。使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澆水的頻率。防止植物因為缺水而乾枯。
4、腐殖土
腐殖土是平時我們自己也可以製作的那一種,由植物和廚房垃圾,土壤等經過腐爛發酵而形成的營養土。一般都是包括了家禽糞便,園土和樹葉等。這種土壤都是當做配土來使用的,適合於多種花卉,比如發財樹,平安樹等。
5、針葉土
針葉土顧名思義就是針葉林落葉而成的,一般東北寒冷地帶比較多,這種營養土是酸性的,用來養喜酸性的花卉,比如杜鵑花。君子蘭等。也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其他的基質混合使用。
⑧ 佛教十大名花那幾種花卉
佛教里有「五樹六花」的說法,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因為佛教起源於印度,因此「五樹六花」相關的植物也是以熱帶植物為主。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關於它們的傳說也流傳了千年。
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涌金蓮。
「五樹」之菩提樹
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菩提」意為「覺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五樹」之高榕
高榕的果子雖然較小,但結得特別多,果熟時枝頭無數小果如同紅色的珊瑚,引來了多種鳥獸爭食,熱鬧非凡,真是「動物的天堂」,西雙版納傣族的歷史長詩《厘俸》中說它是「附有神靈」。
「五樹」之貝葉棕
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貝葉經"也就是用貝葉棕之葉片製作而成的。在熱帶地區,哪裡有佛教,哪裡就有貝葉棕。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民視貝葉為自己文化發展的象徵,並常常以此引為自豪,甚至對貝葉棕加以神化,認為只有心誠的佛爺才能種活它。
「五樹」之檳榔
檳榔樹的外貌與椰子樹相似,高幹挺拔,枝葉迎風,清秀可愛。檳榔的果實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愈嚼愈香,醇味醉入。檳榔也是一種葯材,有止瀉治痢、殺蟲去積等功能,別名「洗瘴丹」。
「五樹」之糖棕
糖棕也稱為砂糖椰子。人們喜歡用小刀刻劃花序,然後花序汁就會順著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 一個花序可以產出4小桶甜汁液。糖棕的羽狀葉片常年油綠,巨大而稠密,猶如天然的華蓋,遮擋住熱帶熾熱的陽光;又好似一支支綠色的大綠傘,給人們一片涼爽的綠蔭,可作庭院成片栽種。
「六花」之荷花
荷花又稱蓮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國花,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凈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在翻讀佛經書籍時,人們又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
「六花」之文殊蘭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文殊蘭跟佛教頗有因緣,,它名字則是來自於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神情端莊,為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文殊菩薩,是人間智慧的化身。
「六花」之黃姜花
黃姜花原產於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印度,生於山谷密林中。花色深黃、鮮艷、芳香。黃姜花的花期為8月份到9月份,花開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成熟的黃姜花高度在1米8左右。
「六花」之雞蛋花
在我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 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全株莖干含有乳汁。蛋花在溫室栽培時冬季會落葉,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但落葉後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強的觀賞性。
「六花」之緬桂花
緬桂花就是白蘭花,是木蘭科的落葉灌木,夏天為其花期,花香濃郁,在離樹30,40米也可以聞到其香氣。有些人甚至會買一些鮮摘下來的白蘭花放於家中,使其家中布滿香氣。如冬季溫度適宜, 會有花持續不斷開放,只是香氣不如夏花濃郁。
「六花」之地涌金蓮
地涌金蓮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 也是傣族文學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懲惡的象徵。在南方如養護得法,幾乎常年有花可賞。適合栽植花壇中心,也是盆栽觀賞佳品。
⑨ 佛教里有幾種花,與佛教有關的花
與佛教有關的花
一花一世界,花有花的姿態、花的精神,
有的花與佛相關相連,花開,如同見佛。
1、優曇婆羅花
傳說,優曇婆羅花是三千年才開一回,一般在夜裡盛開,芳香極美,翌晨即萎,如同曇一現,有瑞祥之氣。傳說,知轉輪王出世,此花才生,可見是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在釋迦牟尼佛之前,還有六佛曾經住世,其中拘那含佛在經歷磨難後在優曇婆羅樹下成就正覺。優曇婆羅花是傳說中的仙界極品之花,因其花「青白無俗艷」被尊為佛家花,西方極樂佛國中善見城之優曇,與備受推祟的阿修羅城的蓮、持國天城中的水仙和愛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屬極品,沾皇家的華貴氣息,三千年一開,花開時有瑞祥之氣繚繞,觀者受福。說到底,「優曇婆羅花」是傳說中的花,現實中並不存在。
2、蓮花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神靈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佛經稱為「蓮經」,把佛座稱為「蓮座」或「蓮台」,把佛寺稱為「蓮宇」。許多佛教故事都與蓮花有關,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
3、曼珠沙華
曼珠沙華,開在天界之紅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相傳它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片大片地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去向幽冥之獄。
4、曼陀羅花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之時,大地震動,諸天神齊贊,天鼓齊鳴,發出妙音,天上落下曼陀羅等花。至此,釋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開始傳授他所證悟的宇宙真諦。
所以,此花與佛門有緣。「曼陀羅」有多層含義,它作為象徵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供品之一,也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眾神聚集居處的模型縮影。供奉曼陀羅的意思是用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盛滿三千世界奉獻給佛、法、僧三寶。在佛經中,曼陀羅花是適意的意思,就是說,見到它的人都會感到內心愉悅。它包含著洞察幽明、超然覺悟、幻化無窮的精神。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就可以成為曼陀羅仙。
本資訊由http://www.yyhh.com/園藝花卉網整理編輯。
⑩ 佛教里用什麼鮮花布置
供花,花代表善的因。供花希望有善的因,有善的因,就會結善的果;沒內有善的因,就容沒有善的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燈燭,表示心光、光明,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點燈代表我們要學習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學習佛菩薩無私的奉獻精神。點燈燭也不是給佛菩薩的。
供水果,表示希望得到好的果報。佛教兩大理論支柱——「緣起論」與「業力論」,佛教講因緣果報,提醒我們善因善報,惡因惡報,有因必報,時時提醒自己要學習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種無上菩提之根。
供水,水象徵我們的心,心象水一樣清凈,沒有污染,心象水一樣平等,不起波浪,心如凈水。心有妄念煩惱,就會起波浪,心得不到清凈,妄念是迷,迷就會生貪、瞋、痴。所以,供水也不是給佛菩薩喝的。供茶水、澄汁、果汁等不能代表清凈,因為茶水、果汁等有顏色,雖然沒有被污,但有染,有染則不凈。
總之,燒香拜佛,在佛菩薩像前供花供果,都不是給佛菩薩的。其真正目的與用意,除代表報恩、見賢思齊外,還代表一份恭敬,代表一份清凈,從而改善並凈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