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艷似玉
① 鮮花配美人的詩句
如下來,望採納:
折花贈內並代答自(二首)
【作者:楊基】
一朵折春風,花濃意更濃。
而今映花面,不似向時紅。
折花贈內並代答(二首)
【作者:楊基】
人面玉娟娟,花枝更可憐。
憑從畫眉手,折寄鏡台前。
詠美人隔牆折花
【作者:吳兆】
離離牆影動,謂是東風吹。
美人金梯出,纖手摘花枝。
釧聲驚起鳥,紛紛落玉墀。
稍高攀不及,下望復移時。
《題都城南庄》
【作者: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美人行》
【作者:陳鶴】
鸞幃鴛閣戀無因,珠鏡牙床久自塵。
相逢柳絮心還亂,相見桃花意轉新。
聊作逍遙步,獨立可憐春。
春日春花復可憐,春心飄盪詎能前。
自知顏色非春色,自惜今年異昔年。
眉凋難學柳,步弱不成蓮。
臂褪珊瑚釧,鬢謝鳳凰鈿。
行隨雙蝶偏羞寡,坐同孤月卻憎圓。
羞寡憎圓兩意深,桃花桃葉一般新。
但識花心非妾性,不將折取寄離人。
詩句:
桃艷妝成醉臉,柳嬌移上歌眉。一輪蟾玉墮花西。攜手同歸。-《畫堂春》宋·許棐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西施》唐·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平調·其一》唐·李白
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清·曹雪芹
② 贊美「鮮花和美女」的句子有哪些
一位真正的美女除了容貌閉月羞花,心地更要善良誠實。
古代的四大美女,回真是有傾國傾城的容答貌。
這件首飾戴在美女身上,可以說是珠聯璧合,相互輝映。
夏天的荷花,像裊裊婷婷的美女一樣,亭亭玉立在池塘中。
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了。
鄰居家有個姑娘貌美如花,前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
你如溪水般溫柔,如陽光般活潑;你如月光般溫婉,如鮮花般嬌艷;你如輕風般細膩,如細雨般纏綿。
我們老師既年輕又漂亮,既才貌雙全又貌美如花。
鮮花和美女,總是很迷人,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③ 如花似玉什麼意思
【成語】抄: 如花似玉
【拼音】:襲 rú huā sì yù
【解釋】: 像花和玉那樣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出處】: 《詩·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舉例造句】: 假如不幸我莊周死後,你這般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捱得過三年五載?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故事】: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描寫一個美麗多情的少女去野外採桑,看到一個長得像鮮花一樣美麗、像碧玉一樣清秀的青年男子,他雖然衣著樸素大方,舉止言行處處很高雅,少女頓時對這個如花似玉的男子從心底產生愛慕之情
④ 似花如玉是什麼意思
釋義:像花和玉那樣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出處:《詩·魏風·汾沮洳》:回「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答無度,殊異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示例: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4)鮮花艷似玉擴展閱讀:
似花如玉的近義詞:花容月貌
花容:像花朵般嬌艷美好的容顏;月貌:似明月般熒光月華的相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外貌美麗。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示例:
1、他的妻子不僅長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
2、參賽的中外時裝模特兒小姐個個花容月貌。
似花如玉的反義詞:其貌不揚
揚:指長得漂亮,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漂亮。其貌不揚:多形容人的相貌普通,不漂亮。
出處:出自「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
示例:他其貌不揚,甚至是寒酸的,攤開的雙手老繭重重。
⑤ 表示鮮花艷麗的成語
百花齊放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
百花爭艷 各種花草樹木競相開放出艷麗的花朵。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景象繁榮興盛。
出處:明·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仲冬佳節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艷妖。」
百紫千紅 形容繁花似錦,色彩繁多。
出處:宋·王安石《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詩之一:「幕天無日地無塵,百紫千紅佔得春。」宋·辛棄疾《定風波·賦杜鵑花》詞:「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
粲花之論 粲花:鮮艷的花朵;論:言論。稱贊言論的典雅雋妙。
出處: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粲花之論》:「每與人談論,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於齒牙之下,時人號曰:『李白粲花之論。』」
奼紫嫣紅 奼、嫣:嬌艷。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穿紅著綠 形容衣著鮮艷華麗。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顏俊雖醜陋,最好妝扮,穿紅著綠,低聲強笑,自以為美。」
簇錦團花 簇:聚成團。錦:有花紋的絲織品。形容五色繽紛,繁華艷麗的景象。
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一回:「正出朝門,恰遇知心好友,現做太尉,叫做哈麻,領著一班女樂,都穿著絕樣簇錦團花白壽衣,都戴著七星搖拽墮馬妝角髻,都履著絨扣錦幫三寸鳳頭鞋……約有五十餘人進宮而來。」
繁花似錦 繁:多而且茂盛。錦: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象富麗多彩的錦緞。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處:曹靖華《點蒼山下金花嬌》:「中飯後,我們坐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聽她談起沙村公社來。」
飛閣流丹 飛閣:架空建造的閣道;流丹:彩飾的漆鮮艷欲流。凌空建造的閣道塗有鮮艷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築物的精巧美麗。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豐富多彩 內容豐富,花色繁多。
出處:峻青《秋色賦》:「一個不久前才由機關、工廠的業余戲劇愛好者所組織進來的呂劇團,演出了豐富多彩的節目,非常令人興奮。」
黼黻文章 古代禮服上所綉的色彩絢麗的花紋。泛指華美鮮艷的色彩。
出處:《荀子非相》:「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
光采奪目 形容鮮艷耀眼。同「光彩奪目」。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玉台翠樹,光采奪目。」
光彩奪目 奪目:耀眼。形容鮮艷耀眼。也用來形容某些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的極高成就。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一百十三:「乃令左右引於宮內游觀,玉台翠樹,光彩奪目。」
光彩溢目 猶光彩奪目。形容鮮艷耀眼。
出處:《太平御覽》卷七○三引晉·裴啟《語林》:「[石崇]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
光華奪目 猶光彩奪目。形容鮮艷耀眼。
出處:《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盤,五色燦爛,光華奪目。」
花簇錦攢 形容五色繽紛、繁盛艷麗的景象。同「花攢錦簇」。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七六回:「端的花簇錦攢,吹彈歌舞。」
花堆錦簇 形容五色繽紛,艷麗多彩。
出處:《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庫吏奉了多貼,將六十萬錢資妝,都搬來舊衙門內,擺設得齊齊整整,花堆錦簇。」
花紅柳綠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出處: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詞:「花紅柳綠間晴空。」
花花綠綠 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出處:金·元好問《又解嘲二首》:「雁後花前日日閑,頗思尊酒慰愁顏。憑君細數東州客,誰在花花綠綠間?」
花里胡哨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一同進到房裡,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
花團錦簇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余是什麼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若無恁么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花攢錦聚 形容五色繽紛、繁盛艷麗的景象。同「花攢錦簇」。
出處:清·陳維崧《賀新郎·春夜聽鼓師撾鼓》詞:「隱隱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攢錦聚。」
花枝招顫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同「花枝招展」。
出處:《水滸後傳》第四回:「馮舍人見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覷,花枝招顫,態度輕盈,魂不附體,倒身便拜。」
花枝招展 招展:迎風擺動的樣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襲人等捧過茶來,才吃了一口,平兒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來了。」
花枝招颭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同「花枝招展」。
出處:《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女子的尖尖趫趫,鳳頭一對,露在汀裙之下,蓮步輕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錦簇花團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余是什麼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若無恁么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錦團花簇 形容五色繽紛,十分華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兒身上穿得錦團花簇,手裡拿著好些頑意兒,笑嘻嘻走到鳳姐身邊學舌。」
錦心綉口 錦、綉: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出處: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驪六,錦心綉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
錦綉山河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鮮艷的絲織品一樣。形容美好的國土。
出處: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綉中。」
錦衣玉食 錦衣:鮮艷華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出處:《魏書·常景傳》:「錦衣玉食,可頤其形。」
柳綠花紅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出處: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詞:「花紅柳綠間晴空。」
柳綠桃紅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出處: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露紅煙綠 形容花木的色彩鮮艷。同「露紅煙紫」。
出處: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詞:「催花雨小,著柳風柔,都似去年時侯好。露紅煙綠,盡有狂情斗春早。」
露紅煙紫 形容花木的色彩鮮艷。
落英繽紛 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
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濃桃艷李 桃花濃麗,李花鮮艷。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煥發。
漚珠槿艷 比喻短暫的幻景。漚珠,水泡。槿,木槿花,鮮艷而易凋謝。
千紅萬紫 ①形容百花競艷。②借指百花。
如花似錦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如同花朵、錦緞一般。形容風景絢麗或前程美好。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那香屏牌價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換得渾身如花似錦。」
十光五色 形容景象紛繁,色彩絢麗。
桃紅柳綠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出處: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桃李爭妍 桃花李花競相開放。形容春光艷麗。
團花簇錦 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同「花團錦簇」。
出處:清·俞萬春《盪寇志》第一百三十回:「當時圍場三騎馬,團花簇錦的鬥了四十餘合,不分勝負。」
萬紫千紅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出處:宋·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五彩繽紛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處:峻青《地下水晶宮》:「牆壁上有著許多霜花似的花紋,在燈光的照耀下,滿牆都放射著五彩繽紛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織成似的。」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出處: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五色繽紛 形容色彩紛繁艷麗。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3回:「連日把書房改做了帳房……鋪設得五色繽紛。」
五顏六色 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引伸為各色各樣。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雲,五顏六色,其形不一。」
霞蔚雲蒸 比喻景物絢爛縟麗。
鮮艷奪目 色彩鮮美艷麗,十分引人注目。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底下綠褲紅鞋,鮮艷奪目。」
綉口錦心 錦、綉: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出處: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驪六,錦心綉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
嫣紅奼紫 指花色嬌艷,亦指嬌艷的花。
出處:廖仲凱《金縷曲·題八大山人松壑圖》詞:「繁華歇盡何須吊!且由他,嫣紅奼紫,一春收了。」
艷紫妖紅 猶言奼紫嫣紅。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出處:《渚山堂詞話》卷二引元·白樸《玉耳墜金環》曲:「肯羨狂蜂殢蝶,艷紫妖紅。」
衣綉夜行 衣:穿。綉:錦綉。穿著精美鮮艷的錦綉衣服夜間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貴以後不為人知。亦作「衣錦夜遊」、「衣錦夜行」。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
玉食錦衣 錦衣:鮮艷華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出處:《魏書·常景傳》:「錦衣玉食,可頤其形。」
雲興霞蔚 象雲霞升騰聚集起來。形容景物燦爛絢麗。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雲蒸霞蔚 蒸:上升;蔚:聚集。象雲霞升騰聚集起來。形容景物燦爛絢麗。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爭奇斗艷 奇:奇異;艷:色彩鮮艷。形容百花競放,十分艷麗。
出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芍葯譜》:「名品相壓,爭妍斗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
⑥ 鮮花送佳人的詩句
折花贈內並代答(二首)
【作者:楊基】
一朵折春風,花濃意更濃。專
而今屬映花面,不似向時紅。
折花贈內並代答(二首)
【作者:楊基】
人面玉娟娟,花枝更可憐。
憑從畫眉手,折寄鏡台前。
詠美人隔牆折花
【作者:吳兆】
離離牆影動,謂是東風吹。
美人金梯出,纖手摘花枝。
釧聲驚起鳥,紛紛落玉墀。
稍高攀不及,下望復移時。
《題都城南庄》
【作者: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美人行》
【作者:陳鶴】
鸞幃鴛閣戀無因,珠鏡牙床久自塵。
相逢柳絮心還亂,相見桃花意轉新。
聊作逍遙步,獨立可憐春。
春日春花復可憐,春心飄盪詎能前。
自知顏色非春色,自惜今年異昔年。
眉凋難學柳,步弱不成蓮。
臂褪珊瑚釧,鬢謝鳳凰鈿。
行隨雙蝶偏羞寡,坐同孤月卻憎圓。
羞寡憎圓兩意深,桃花桃葉一般新。
但識花心非妾性,不將折取寄離人。
詩句:
桃艷妝成醉臉,柳嬌移上歌眉。一輪蟾玉墮花西。攜手同歸。-《畫堂春》宋·許棐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西施》唐·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平調·其一》唐·李白
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清·曹雪芹
⑦ 形容「鮮花配美女」的句子有哪些
(1)一位真正的美女除了容貌閉月羞花,心地更要善良誠實。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專粉黛無顏色。
(3)珠屬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5)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6)古代的四大美女,真是有傾國傾城的容貌。
(7)這件首飾戴在美女身上,可以說是珠聯璧合,相互輝映。
(8)夏天的荷花,像裊裊婷婷的美女一樣,亭亭玉立在池塘中。
(9)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了。
(10)鄰居家有個姑娘貌美如花,前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
(11)你如溪水般溫柔,如陽光般活潑;你如月光般溫婉,如鮮花般嬌艷;你如輕風般細膩,如細雨般纏綿。
(12)我們老師既年輕又漂亮,既才貌雙全又貌美如花。
(13)鮮花和美女,總是很迷人,
(14)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15)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⑧ 鮮花比喻女人的語句
1、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抄此何須不淚垂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2、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美人一何麗,顏若芙蓉花。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4、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綉床前。
5、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⑨ 似玉如花可以形容漢字嗎
不能,是用來形容女子容貌的,不能形容漢字
似玉如花 [sì yù rú huā ]
基本回釋義
似:似乎,答好像。像美玉和鮮花那樣美好。形容女子姿容美艷。
出 處
老舍《趙子曰》:「公寓的老闆就能請出一兩位似玉如花的大姑娘作陪。」
⑩ 如花似玉是什麼意思
如花似玉的釋義:
像花和玉那樣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讀音:
[rú huā sì yù]
如花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