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鮮花開
① 民族舞加現代舞的《茉莉花》舞蹈串燒怎麼串詞
《茉莉花》舞蹈串燒的串詞可參考如下:
《茉莉花》這朵源於蘇皖的民歌奇葩,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以其婉轉悠揚的旋律優美動聽的曲調和充滿鄉土氣息的韻味扣人心弦!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為我們帶來的歌舞《茉莉花》。
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里,千萬朵鮮花開遍了原野,其中就有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獻上的茉莉花:它們是多麼地美麗芬芳、優雅動人啊!你想在百花叢中欣賞這獨一無二的茉莉花嗎?那麼就請看我們的開場舞——茉莉花吧!
一抹純白身影獨自綻放幽香,踏著音樂的旋律展現婀挪身姿。那點純白好似聖潔之光,照進我們清澈的心。那靈動的身姿傾情獻舞,舞出我們的花樣年華。接下來請欣賞《茉莉花》的精彩一刻。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著名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該首歌曲展現了少女熱愛生活,愛花、惜花、憐花,想採花又不敢採的羞澀心情。今天讓我來一同欣賞舞蹈《茉莉花》。
茉莉花,茉莉花,美麗的花。
啊,好一朵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我愛茉莉花,愛冰清潔白的話,想欣賞她的美麗嗎,
今日我們就一同欣賞舞蹈《茉莉花》。大家鼓掌!
優美的歌曲過後會是什麼呢?對了,就是舞蹈拉!在這寒冷的冬天,讓運動給我們帶來健康的溫暖。清秀的小花,代表著新生的力量,象徵著蒸蒸日上。下面請欣賞舞蹈《茉莉花》......
一簇簇淡黃的花蕊幾片潔白的花瓣一朵綠色的花萼結合在一起便成了一朵嬌小可人的茉莉花。請欣賞由XXXX帶來的舞蹈《茉莉花》。
潔白無瑕茉莉花,
馨香飄入您的家淡雅清秀茉莉花,
馨香伴君走天涯。請欣賞舞蹈《茉莉花》。
②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中班音樂活動:
我愛洗澡
活動目標:
1.體驗洗澡的快樂,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2.能夠大膽想像,創編洗澡的舞蹈動作,並能隨音樂表演
活動准備:
1.教師用大盆及洗澡用具,幼兒用浴花人手一個。
2.布置場景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在《我愛洗澡》音樂的伴奏下,幼兒手拿浴花進入活動室
2.出示大盆、香皂等物品,認識洗澡用具
3.放課件:《兩個寶寶洗澡澡》
師:有兩個非常可愛的寶寶,他們也很喜歡洗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媽媽幫寶寶洗了哪些地方啊?
4.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結合兒歌,創編洗澡的動作。
洗洗我的頭呀,一、二、三;
洗洗我的胳膊,一、二、三;
洗洗我的小腿,一、二、三;
洗洗我的屁股,一、二、三;
洗洗我的後背,一、二、三;
5.討論洗澡的好處,並放課件進行小結。
①洗澡可以使我們干凈,這樣我們就會很舒服
②運動後會出汗,皮膚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產生細菌,對皮膚不好。
③經常洗澡干凈的皮膚可以放出「溶菌霉」消滅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
6.教師完整表演舞蹈,幼兒欣賞。
7.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①結合兒歌,幼兒學習舞蹈基本動作。
②教師手持「大淋浴頭」利用游戲的形式,反復練習教難掌握的動作.
8.教師和幼兒完整跟音樂跳
9.教師和幼兒手持浴花站好位置表演,請大家欣賞
10.教師和幼兒手持浴花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做動作 ,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紅眼睛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兒歌,嘗試用動作來表現兒歌的內容。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事的乖寶寶。
活動准備: 課件。
活動過程:
1、猜謎,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猜一個小動物的謎語。
(2)師說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麼?
(3)提問:你怎麼知道是小白兔呢?(幼兒說說理由)
2、欣賞兒歌,理解學習
(1)出示角色,師示範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A、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B、兒歌中聽到些什麼?
(2)幼兒跟老師一起學習朗誦兒歌。
注意:及時糾正幼兒念得不準的字音。
(3)幼兒嘗試用動作來表現兒歌的內容。
3、相互討論,提升情感
(1)小白兔一不高興就哭,這樣做好嗎?為什麼?
(2) 討論:那麼,怎樣才能做個懂事的乖寶寶呢?
(3) 小結: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要說出來,眼淚沒有用,嘴巴才有用,這樣才是懂事的乖寶寶。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來了,秋風送來涼意,把樹木吹得搖來晃去。一片片樹葉從樹上飄呀飄落下來,象在跳舞,象在說話。天真爛漫的孩子們豈會忽視這無形中的變化,他們好奇、興奮,甚至會隨落葉一起飛舞,一起唱歌,內心的情感流於言表,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情不自禁的參與。為此,我設計了這次音樂藝術活動《小樹葉》,旨在讓幼兒在探究的同時,學會去感受,學會去傾聽,並真正學會表徵自己。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喚起幼兒內心的情感,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態度目標: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創造和表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3、能力目標:能大膽表達自己所得知識,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
4、知識目標:了解落葉知識,感受優美旋律,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體驗大自然的奧秘。
5、技能目標: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勇於探索的技能,以及善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准備:
帶幼兒到附近參觀樹葉的變化,體驗和感受落葉的情境。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爭取家長配合,讓幼兒了解有關樹葉的知識。
重點難點:
幼兒對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兩段樂曲的不同表情與表現形式,以及歌曲的創編。
活動過程:
一、環境激發,引發主題。帶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讓幼兒感受落葉的情景。教師問:小朋友們,我們看到了什麼? 樹葉有什麼樣的變化?小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為什麼會落下來?呢 幼兒自由發言。
二、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幼兒自由坐)
故事:秋天來了,秋風吹起來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園里,吹到了樹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樹林里玩,忽然,它發現一個秘密,什麼秘密呢?不知什麼時候,地上已經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樹葉。米尼好奇的撿起一片樹葉,(拿落葉)小心的問道:「小樹葉,小樹葉,你怎會離開了媽媽?」小樹葉回答:「秋天來啦,秋風起來啦,我就會離開媽媽」「你呀,你要飄向哪?心裡可害怕?」小樹葉「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還會回來,打扮樹媽媽!」然後提問:米尼發現了什麼?小樹葉怎麼會離開媽媽?怎樣離開了媽媽?心裡是否害怕?小樹葉發出什麼聲音?說了什麼話?或:秋風起來啦,誰就會離開媽媽?你們想它會飄向哪?心裡可害怕?為什麼呢?(了解知識:樹葉是缺水才落下來的;不是風把樹葉吹下來,而是地球引力把樹葉吸下來的;樹葉不是被搖下來的,而是大樹媽媽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樹葉,才使樹葉落下來的。)
三、幼兒完整的欣賞歌曲,傾聽歌曲的節奏,感受優美的旋律。一起隨音樂打節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來)
(一)集體完整的欣賞歌曲。提問:
1、聽了歌曲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2、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
3、歌曲叫什麼名字?
(二)打節拍感受音樂旋律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打出節拍
四、討論談話。
1、小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幼兒表演)
2、討論:小樹葉會飄向哪?小樹葉表現怎樣?是怎樣的表情?(反復強調)
3、對比兩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體演唱歌曲,並自由表現。
2、游戲:會跳舞的小樹葉集體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間表演。
六、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體,分組)1、教師先做大樹,幼兒為小樹葉。或換角色2、幼兒分組表演(幼兒手拿樹葉)
七、主題升華討論:還有什麼植物也發生了變化?幼兒聯想。可以做創編替換練習。
八、到大自然尋找更多的變化。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九、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或請家長配合,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尋找、發現更多的植物變化與奧秘,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情感與興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一: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清明》
一、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不得而知。於是我們班從一開學就讓他們接觸古詩詞,幼兒對年代久遠,與他們生活毫無關系的古詩詞從一無所知到饒有興趣。慢慢的我開始嘗試將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融合在一起,讓幼兒隨著音樂吟誦了古詩詞,使幼兒大膽地,富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的認識與想像。本次教學活動利用我國的傳統節日加上音樂的力量,使幼兒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帶給我們的意境。
二、重難點分析
幼兒在體會古詩詞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難的,他們往往能流利地背誦出古詩詞,卻講不出詩歌裡面表達的是什麼事情,更無法體會詩歌的意境。在進行教學前,我發現我班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能背誦這首詩歌,但他們對詩中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一無所知。於是,我首先讓孩子欣賞音樂、感受音樂,體會其中的情緒;另外,通過運用圖畫和配樂講故事的方式將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大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三、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二)活動准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准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一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評: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准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評: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復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像中的《清明》圖
(評: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願,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2、通過游戲產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
高人矮人圖片、磁帶、鈴鼓
活動過程 :
一、 開始部分 :
請小朋友為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小花、小樹》。通過小樹長高了引出主題。
二、 進行部分 :
1、 教師出視高人矮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圖片上是誰,有幾個人,他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一會兒老師就幫他們把禮物送給你們。」
2、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入主題。「高人和矮人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要一起到樹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現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們這里有他們散步時的音樂,仔細聽聽現在是誰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細聽聽這是誰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聲音很高,矮人走路的聲音很低。」
4、 幼兒和老師共同來創編高人與矮人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師為小朋友發禮物――鈴鼓。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安順時針方向,聽音樂學高人矮人走路,邊走邊拍打鈴鼓。
三、 結束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別高興他們想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跳健康操,你們願不願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自評 :
幼兒在活動中能積極配合老師,老師的語言不夠嚴禁,在音樂的選擇上應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樂曲選擇過難,對小班孩子來說應選一些高低音區別較明顯的樂曲,效果會更好。由於准備的不充分,使用鈴鼓時,老師應強調如何使用鈴鼓。在動作創編上,如果老師能進一步引導幼兒,幼兒會更投入於活動中。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多愉快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多愉快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熟悉歌曲內容及曲調,會用歡快的情緒演唱。
2.學習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混合節奏型,並能按節拍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3.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學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4.在音樂的伴奏下能合拍、自如地表演動作,並鞏固節奏感。
准備:
課前帶幼兒練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活動與指導:
1.聽音樂《多愉快》用「手腕花」「跳跳步」等組合合拍的步入音樂室,要求動作優美,腳步輕快。
2.節奏練習,四分、八分、十六分混合節奏。
Х ХХ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鮮花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鮮花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慣用歡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並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2.感受音的厚與薄,發展聽音能力。
准備:
各種節奏樂器、磁帶、手偶燕子。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小聲輕步》,用前腳掌練習輕步走,愉快地進入教室。
2.聽音練習:要求幼兒注意力集中,反應准確。
(1)教師在鋼琴上彈單音、合弦讓幼兒聽,比較哪個音薄,哪個音厚,感知單音與合弦的不同,反復聽練習。
(2)用動作表現單音:輕拍(弱),合弦音厚強。
3.歌曲:鮮花開
「花園里的花開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別的可愛,像我們小朋友漂亮的臉蛋,咱們快來用最好聽的歌聲來唱鮮花開吧!」
(1)為了幫助幼兒記住歌詞,按內容畫一幅《鮮花開》的圖片。
(2)集體聽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兒要接好前奏、間奏。分清蜜蜂採花蜜、蝴蝶採花粉。
(3)教師用清唱的方法輔導幼兒唱准音調和吐字。
4.復習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兩句請一名幼兒領唱,後兩句集體接唱,接唱要銜接緊湊,唱准,唱齊。一字兩音要唱清歌詞。
(2)幼兒利用手偶邊唱邊表演,還可以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5.節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獅子
(1)老師編故事,幼兒用樂器打節奏,講到獅子得意的時候停下,讓幼兒繼續編故事,打節奏。
輔導幼兒選擇樂器要符合模擬的聲音。
如:大鼓(雷聲)x x─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慶六一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慶六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
2.學習唱十六分音符及間奏,體驗節日快樂的心情。
准備:
走與跑錄音帶、《小鴨子的舞》錄音帶、小鴨頭飾。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走著去,跑回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知道走的音樂慢,跑的音樂快一些。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走著去,跑回來練習走與跑的動作,音樂反復的變化,加強幼兒對快慢的感受與辨別能力。
3.歌曲:「慶祝六一兒童節」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我們生活在今天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個個都是美美的。」
(2)幼兒欣賞老師范唱《六一的歌》。
(3)隨老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全曲,輔導幼兒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間奏,體驗節日的快樂,用歌聲表達愉快的情感。
4.復習《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聲音由弱到強,表現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領唱,齊唱練習。
(2)《大雨小雨》
幼兒分組,一組唱大雨,―組唱小雨,分組唱時注意銜接的要緊湊、自然,節奏准確合拍。
5.欣賞:《小鴨的舞》
(1)幼兒安靜的欣賞《小鴨的舞》
提問,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哪一種小動物的事?對是小鴨子的故事。你們仔細聽聽小鴨子在干什麼?
(2)分段聽:⑴─⑾要求幼兒集中精力聽音樂,從歡快活潑的音樂聲中聽出小鴨子在高興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啟發幼兒從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聽出小鴨子很高興的游泳,速度較慢。
(21)─(25)小鴨子們游泳後又繼續愉快的跳起舞來,速度稍快。
結束部分:幼兒戴上小鴨頭飾,在老師的引導下聽音樂做動作,感知音樂的快慢與表達的內容關系。幼兒自然地離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主題《秋天多麼美》的《秋天水果多》活動中,小朋友認識了仙游的特產——文旦柚,由於文旦柚是幼兒在秋天常吃的水果,所以小朋友對文旦柚存在著極大的興趣,許多幼兒都在活動後問我:「柚子這么大是怎麼長在樹上呢?農民伯伯是怎麼把柚子摘下來的?……」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柚子圓舞曲》。
活動目標:
1、學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柚子收成的勞動場景.
2、培養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
3、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文旦柚的妙用,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能唱准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准備
1、環境創設:柚子園場景
2、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
3、摘柚子勞動場景錄象及FLASH課件。
重難點:
創造性的運用動作來表現勞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感受摘柚子的勞動場景
師:「我們今天來到了柚子的故鄉——美麗的度尾。(播放錄象)看看摘柚子的農民伯伯是怎樣摘柚子的?」
請小朋友拿起籃子到柚子園里,模仿錄象采柚子,感受柚子園的美景,體會勞動的樂趣。
師:「你們剛才采柚子的時候,心裡覺得怎麼樣?」
教學設想:藉助錄象,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再現到幼兒面前,並創設多元化的情景空間,讓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切的體驗中去了解採摘柚子的方法,做到了《綱要》中教育教學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幼兒自由創編動作
1、提問幼兒:「你剛才是怎樣去采柚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2、分段欣賞錄象,自由創編采柚子動作及采柚子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編采柚子律動。
小網路:舞曲是電子音樂的一種載體,指的是電子舞曲和DANCE-POP。跟HIPHOP、R&B都是沒關系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體會歌曲天真美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麗。
2、熟悉旋律,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3、通過認識蒲公英,唱蒲公英,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感受美,創造美。
4、在藝術學習中陶冶孩子的心靈。
5、能唱准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6、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重難點:
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體會歌曲天真的性質,感受春天的美麗。
活動准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
2、蒲公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復習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過渡語:春姑娘帶來了春雨,讓種子們發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種子慢慢地長大,變成了一朵可愛漂亮的花,是什麼花?(教師出示蒲公英)
關鍵提問:
蒲公英花是什麼樣子的?吹一吹後有什麼變化?
小結:蒲公英花被風一吹就像打著小傘一樣飛起來。
過度語:蒲公英被風吹起了以後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歡它,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二、欣賞歌曲
1、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關鍵提問:
聽完以後,你覺得這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歡快的還是優美的?你的感覺是怎麼樣?
小結: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聽了以後覺得很舒服很開心。
過度語:這么好聽的歌曲,到底唱了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2、理解歌詞
關鍵提問:
春風吹來,蒲公英往哪裡飛?(往前飛飛)
蒲公英飛的時候像什麼?(小傘)打著小傘去干什麼?(去旅行)
誰在後邊追?(小朋友)
教師根據歌詞總結演唱,並出示圖譜,幼兒嘗試跟唱。
過度語:聽完歌曲你們覺得美不美啊,那麼美的歌曲,我們唱得也要美一點。
關鍵提問:
被春風吹了的小傘,飛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結:被風吹後,蒲公英的小傘是慢慢飛向遠方,所以在唱飛-飛-的時候要慢一點柔一點。我們一起試試看。
關鍵提問:
小朋友在後面追,越追越近還是越追越遠?
小結:小朋友越追越遠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時候聲音越來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來越遠快看不見了一樣。我們一起試試看。
3、完整演唱
幼兒跟唱歌曲,要求聲音優美,能做適當的輕響處理。
分組演唱,妹妹一組,弟弟一組。
三、表演
請幾個幼兒圍城一個圈,跟著老師做動作,其他幼兒在座位上演唱。
活動延伸:
讓爸爸媽媽帶我們去野外欣賞蒲公英。親身感受與他們零距離接觸。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歌唱、表演為中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孩子對此活動興趣相當高,而且對蒲公英形態變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樂的選擇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長變化,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對他們來說好像很難,多通過活動培養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於他們以後的成長。
小網路: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③ 幼兒園《我們是鮮花》節目串詞
鮮花開在春天裡,彩雲飄在藍天下,愛在祖國懷抱里,我們都是幸福花。請欣賞舞蹈《我們是鮮花》
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1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所表達的內容,並學會看圖做動作。
2、初步學習集體舞,能跟隨音樂較合拍做動作,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體舞中感受音樂,舞蹈帶來的快樂。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初步學慣用對唱的方式族桐扮演唱歌曲。
活動准備:
1、錄音機
2、磁帶
3、黑板
4、四張不同花兒的圖片
5、手腕花人手一朵(紅、黃、藍、灰四種,同數量)
6、地上貼小圓點(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出示圖1——"花苞"圖師:圖上有什麼?
師:花開了沒有?
師:花苞有什麼顏色?(紅、黃、藍、灰四種)師:你們手上戴著什麼?什麼顏色?它們有什麼是一樣的?
二、幼兒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奏,熟悉音樂。
老師放音樂。
師:請小朋友把手拿出來,跟著音樂拍手。
三、比較圖的不同,看圖做動作。
老師出示圖2——"花朵"圖師:這幅圖與前一幅有什麼不同?
師:花苞怎麼做?
師:一個人是這樣做,那兩個人怎麼做?四個人呢?
聽音樂,小朋輪飢友做動作(四個小朋友一組)師:地上有小圓點,現在怎麼變小花苞?
請四位小朋友示範,其他小朋友跟學。
老師出示圖3——有上下箭頭師:這幅圖與第二幅是一樣的嗎?哪個地方不一樣?
師:請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種花?想想你是開在上面還是下面/小朋友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老師出示第四幅圖——旋轉的箭頭。
師:最後一幅圖與第三幅圖是一樣的嗎?
請小朋友上來試試做動作。
四、幼兒再次看圖欣賞音樂,完整的跳集體舞。
小朋友邊聽音樂邊看圖做動作。
師:前奏聽好,並看老師在什麼圖上指了兩次。
師:小朋友要把這兩個動作做兩遍。
幼兒跟音樂連貫地做一遍動作,老師不示範。
師:請小朋友自己找圓圈站好,現在我們聽得音樂比較快,小朋友不記得動作就看圖。
五、老師總結師:今天誰幫了大忙?
師:圖片。
反思:
幼兒是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的,大班集體舞活動——花兒朵朵能很容易的調動他們興趣,花兒朵朵的音樂很歡快,舞蹈動作也符合大班的要求,選擇這個集體舞對他們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在教學中老師採取了看圖片做動作的方法,這樣幼兒能較容易地做動作。這個活動是兆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2
活動目標:
1、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各種花兒開放的動作。
3、從小培養幼兒對自然、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准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准備:
1、場地布置—花園。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幻燈片,《花朵開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們,今天何老師帶你們到花園里玩,你們排好隊,咱們出發啦!(繞場兩圈:音樂1)到我身邊來,隨便找個空位子坐好!(提示:分開點)
二、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各種表現花朵的動作
1、在花園里,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小結: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2、咦!花朵是怎麼開放的?誰知道?(1-6名幼兒)
3、何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花朵開放的樣子?哪個小朋友願意來?
①(音樂1)②(音樂1)③(音樂1)④(音樂1)⑤(音樂1)
4、哇!好美呀!我們都來學學花朵開放的樣子,美一美!
集體表演(音樂1),教師巡迴指導!(適當表揚有創新的幼兒)
5、好漂亮,好漂亮,我們來玩個游戲吧!我來當園丁,你們來學當花骨朵,我給你們澆水,你們就開放,看哪朵「花」開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樣。開放後保持不動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幾朵花畫下來的。
6、定型表演(第1個、第2個、第3個開始合音樂2前面部分,一直到澆完水。)
7、教師畫完後,小結:你看你們多棒,編了這么多花朵開放的動作。
8、現在我們一起來互相學習一下吧!先來開這朵花,喝水會怎樣?(音樂2中間部分)風吹來會怎樣?(音樂2最後部分)
9、先「開」第一種(音樂2)。
10、開第三種(音樂2)。
三、進一步引導幼兒創編集體合作的動作。
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幾層花瓣的,那又是怎樣開的呢?先開哪一層?(3名幼兒)
2、到底怎樣開的呢?(放課件)
3、(放課件第二次)大家齊說,原來先開外面層,再開裡面層。這朵花更美、有花蕊、裡面有花瓣,外面也有花瓣,如果我們能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很美?可它有這么多的花瓣,我們一個人根本表現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4、幼兒討論
5、多叫幾人,請幾名幼兒表演,指導幼兒想出辦法!
6、一組幼兒,請他們自己選一組動作(師:你們選哪個動作?)
7、一組幼兒表演。(音樂2)
8、幾組共同表演。(音樂2)
9、剛才我們這么多人表演了兩朵花,那可不可以讓我們這么多人來表演一朵花呢?(可以)那我們來試試?何老師也很想當花蕊!這次就讓我來當花蕊好嗎?那誰來當我裡面的那層花瓣呢?誰來當外面層花瓣?
先開第一種花。
小結:花瓣是整體不能亂丟落。你們千萬不能分開噢!師生表演:(音樂3)。
10、換花蕊,第2種花(音樂3)。
11、自由選擇表演,第3種花(音樂)。
四、結束部分,品德教育:花兒好看我不摘!
師:春天到了!花朵盛開了,好美好美!我們要跟花朵做朋友——花兒好看我不摘!現在我們去請所有的花朵和我們跳起舞來吧!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集體舞,跟隨音樂較合拍地做踏步行進、轉圈動作。
2.探索理解圖譜內容並能在與同伴合作的基礎上遷徙經驗來學習舞蹈。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花兒朵朵》舞蹈圖譜,黑板。
2.幼兒分四組,分別帶上紅、黃、綠、銀四色手腕花,坐成半圓形。在半圓形前面的空地上用即時貼按幼兒人數貼成四路縱隊。
3.音樂磁帶、錄音機,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樂曲,並探索理解圖譜所表達的內容。
1.教師用投影放大幼兒用書《花兒朵朵》圖1:"花苞"圖,引導幼兒了解手腕花與圖譜一致的。
教師:你們手上帶著幾種顏色的手腕花?再看看幼兒用書上的圖,你發現他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你做的是哪一種顏色的花?
教師:你們的顏色真好看,那就讓你們那麼多好看顏色的小花動起來吧。
幼兒嘗試動一動
2.幼兒初步欣賞樂曲。
教師:這兒有一段音樂,說的就是小花朵的.故事,我們來聽一聽。
3.教師投影放大幼兒用書《花兒朵朵》圖2:"花朵"圖,引導幼兒比較圖譜上的"花苞"與"花朵"的不同,並請一組幼兒上來,聽著音樂,大家合作,分別用動作表現"花苞"與"花朵"。
教師:"花苞"與"花朵"有什麼不同?大家合起來做一朵"花苞"可以怎麼做?花開了又可以怎麼做?哪組小朋友想上來試一試?
教師做適時的指導。
4.教師將剩下的兩組圖片按順序全部展示出來,逐幅探索箭頭所表達的含義。啟發同組幼兒合起來做一做。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再來看看這兩幅圖,仔細觀察圖上與前兩幅圖相比多了什麼?那麼這些箭頭分別表示什麼意思?用動作可以怎麼表示?看著第三幅圖,哪組小朋友想上來用動作合作試一試?那第四幅圖呢?
(二)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結構。
1.幼兒邊看圖邊完整地欣賞音樂。教師按照舞蹈的動作結構,有節奏地用手指向相應的圖,引導幼兒感受舞蹈的動作結構及音樂情緒。
2.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跟隨音樂,在座位上用幅度較小的動作表演。
教師:現在請你們和老師一起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用幅度較小的動作來跳舞好嗎?
(三)幼兒起立,探索舞蹈的隊形。
1.先請一組幼兒上來站點子,然後請其他三種花看一看圖,根據圖上每朵花的顏色和位置,想一想自己應該站在哪兒。
2.幼兒站成四路縱隊的隊形後,探索盡快變成四朵花的隊形。
教師:這次我們要站著來跳這個舞蹈了,我們怎樣才能從現在的隊形變成四朵花的隊形呢?
教師放慢速度哼唱旋律,幼兒嘗試變化舞蹈的隊形。求在最後要做個花朵的造型,事先與一排的幼兒商量,自己所在的花朵是一個怎樣的造型,在結束時擺一擺。
(四)幼兒完整地隨著音樂跳集體舞,在表演過程中探索與同伴保持協調一致。
1.幼兒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完整地隨音樂集體舞。
2.教師逐步退出,讓幼兒在沒有教師語言提示的情況下,嘗試自己完整地隨音樂跳集體舞。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小舞台"提供舞蹈《花兒朵朵》的舞蹈圖譜和紅、黃、綠、銀四色腕花,讓幼兒表演給同伴看。進一步體驗與同伴共同表演舞蹈的快樂。
2.家園共育:可以在家中共同進行集體舞表演,體驗親子交流的快樂。
3.領域滲透:集合科學活動,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花朵的生長變化過程,並在自然角放置幾盆花,引導幼兒定期給花護理,並進行"植物生長過程"的記錄,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花苞是如何變成花朵的。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內容來源於幼兒所熟悉的、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的現實生活,教師嘗試做有心人,將孩子們與花做朋友,讓孩子們通過欣賞,並在欣賞中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徵,以動作表達桃花的不同形態,豐富了孩子對花色彩、形態美的感受,其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從而引發幼兒主動去探索表現花美的各種方式。
2、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理解、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及需求,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自由選擇與集體交流相結合的形式,提供了豐富的、適合不同層次的操作環境,為他們創設了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在教師隱性的指導下,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這給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發展、自由表現的機會,使孩子在與師幼互動、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探索、發現,從而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讓每個孩子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3、注重教師的親和力,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活動的每個環節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我們以自製花園為背景,從視覺上,給孩子美的體驗;並用優美舒緩的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創設優美和諧的環境氛圍,讓孩子與整個活動環境融為一體。
從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創作時愉快的情緒體驗及創作出來的作品看,幼兒對此活動有濃厚的感興趣,在活動中,以肢體動作的形式表現花,讓幼兒體驗表現花的形式原來還有更多,他們的多種經驗得到了充分而又靈活的運用。
不足: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教學隨機性,離成為一個機智型的好老師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後一定要不斷向同行學習,並不斷改進自己對孩子的回應策略。
⑤ 怎樣自編幼兒舞蹈
幼
兒舞蹈一般是由適合幼兒彩喲各種舞步與手和
頭部的不同動作有機組合而成的。下面談談怎樣自編幼幾舞蹈。
掌握編舞的規律性
所謂規律性,一般指動作的重復性,在方位上的對稱性與連貫性。如歌曲《鮮花邢首句與末句的詞意很接近,這兩處的動作可處理成重復,動作的對稱性在幼兒舞蹈中最常見,如左、不拗兒的動作對稱,或四周幼兒動作相同等,動作在方位上企】連貫性是指舞蹈時,在一個方位上的動作具有連貫性,如採茶舞中採茶的動作,左面采一下,中間采一下,右面采一下。利用這些規律編舞,可使動作集中,有變化,有節奏,避免產生支離破碎的感覺。
熟悉歌曲,確定基本舞步
編舞前必須熟悉歌曲或樂曲,掌握樂曲的墓本節奏型,然後確定基本舞步。基本舞步分主舞步與glJ舞步。主舞步反映了一個舞蹈的性質與風格,所以,在整個舞蹈中出現的次數最多。副舞步的特點與主舞步的性質相反。活潑歌曲的主舞步也是活潑的,如加上一個樹予情的副舞步,舞蹈的色彩便比較豐富,有起有伏有變化,同時也能調節幼兒的體力。如舞蹈《鮮花開》可選較活潑的跑點步為主舞步,第三樂句可採用較平穩的小碎步為副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