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鮮花
① 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是哪篇課文
"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出自課文《花鍾》。
《花鍾》是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3課的課文
原文如下:
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要是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放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紫茉莉蘇醒過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不同的植物為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原來,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乾燥,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深夜氣溫過低,開花也不適宜。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鍾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鍾」。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你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鍾,這是不是很有趣?
② 蘇教版 鮮花和星星是幾年級課文
《鮮花和星抄星》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本。
鮮花和星星——
我最喜歡
夏天滿地的鮮花:
這里一朵,
那裡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到了晚上,
花兒睡了,
我數著滿天的星星:
這里一顆,
那裡一顆,
真比地上的花兒還多
③ 四年級下冊語文選讀課文鮮花讀後感
讀了《一束鮮花》這篇課文後,我被周總理這種嚴於律己,一塵不染的精神所感動。我覺得偉大的周總理對這一束鮮花這些小事都那麼認真、重視。這一種高尚品德真值得我們學習。
當我讀到周總理嚴肅認真指出:「公家的東西,不能隨便要,隨便拿,你一定要把它還給飯店!」是,我覺得周總理對公家的東西看得那麼認真,作為一個國家的總理都那麼認真,為全國的老百姓做出了光輝的榜樣。而現在有一些貪官污吏,貪污國家的錢財: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億……這些人和周總理相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還有一些人把公家的錢財占為己有,我覺得他們不配當領導。
讀了《一束鮮花》這篇課文,我覺得領導人應該像周總理一樣,不貪公家的錢財,貪污現象才會徹底根治。我們從小要樹立嚴於律己,一塵不染的品德,做一個優秀的小公民。
今天,我們上了《一束花鮮》這一篇文章,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境,想到了許多。
當我讀到「忽然,老楊看見餐廳服務員小王,抱著一大捆從宴會上拿下來的鮮花走了過來」和「小王挑了一束花,塞到了老楊手裡」時。我想:老楊怎麼可以拿公家的東西呢?這樣做可是很不好的!
又當我讀到「周總理說『公家的動西,不能隨意拿,你一定要還給飯店。』」時,我為我們有一位這樣的好總理而感到高興。同時,我又覺得社會上的那些貪官污吏是多麼的可恥。
有一次,一位當官的來我的一個同學家買傢俱,他是為公家買的,他要了兩套傢俱,可他叫我的同學家爸爸在發票上只寫一套,問媽媽為什麼他在發票上只寫一套。媽媽說:「因為他自己想要一套。」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可恥,自己想要,不用自己的錢買而用公家的錢。
我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像周總理一樣做一個一塵不染的人!
④ 小學語文課文原文《一束鮮花》
一束鮮花
快要到教師節了,想送老師一個禮物,她想: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我就送老師一束鮮花吧!她把花種種在花園里,每天都熱切盼望花兒能夠快快長大。終於到了9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教師節。
鈴鈴鈴,隨著一陣輕快的鬧鈴聲,李梅揉揉朦朧的睡眼,穿上粉紅色的襯衫,繫上鮮艷的紅領巾,背上書包,迫不及待地朝花園走去。只見花園里的花真多啊!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花園里的花真漂亮啊,有紅色的,黃色的,還有藍色的……真是色彩斑斕,連接起來彷彿給大地鋪上了一條美麗的地毯;花園里的花真茂盛啊,一個個爭奇斗艷,傲然挺立。她精心挑選了30朵最鮮艷的花兒,因為劉老師已經有三十年的教齡了。李梅手捧鮮花,踏上了那條熟悉的小路,她感覺今天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陽光是那麼明媚。天空是那麼晴朗,小鳥的歌聲是那麼美妙。
終於到了學校,李梅還沒來得及放下書包就直奔老師的辦公室。只見辦公室的窗戶虛掩著,她輕輕推開窗戶,環視了一下四周,辦公室里的所有物品都被老師打掃得煥然一新。緊挨著窗戶的正是劉老師的辦公桌,她感覺桌子上的物品都是那樣的熟悉與親切,桌子的左上角擺放著一本日歷,上面正翻到9月10日中國教師節這一頁,書桌的右上角有一個地球儀,還有一瓶未蓋蓋兒的墨水,她想:這一定是老師剛用完的。旁邊有一個筆筒,書桌正中央擺放著老師嘔心瀝血寫得備課本,中間還夾著一支鋼筆,還帶著點點墨跡,顯然是剛用過的。一副老花鏡靜靜地躺在上面。李梅望瞭望筆筒,小心翼翼的把筆捋到一起,插上代表著自己心意的鮮花。陽光直射到鮮花上,金燦燦的,好不美麗。這時,她的目光投向老花鏡,她彷彿從那眼睛中看到了那個酷暑,太陽火辣辣地照射著。那是她上一年級時的事,那是一個星期一,他們正在升國旗,李梅渾身鬆懈、貧乏,老師見她好像要中暑,便急匆匆地走過去,攙扶她回到了教室,老師和藹可親地問:「帶水了嗎?」並告訴她中暑時要多喝水。老師毫不猶豫地拿出了自己的水瓶,遞給李梅喝,李梅喝完以後,感覺全身舒服多了。她想:老師真是『蠟炬成灰淚始干。
叮鈴鈴,上課了,李梅望望鮮花,高高興興地跑回了教室 。
⑤ 小學語文第八冊「鮮花」,「陽光」指什麼
很明顯是和平的意思
⑥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5課描寫花的成語有哪些
【傲霜枝】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為嚴寒所屈。
【百花齊放】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不惜一切】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奼紫嫣紅】奼、嫣:嬌艷。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豐富多彩】內容豐富,花色繁多。
【繁花似錦】繁:多而且茂盛。錦: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像富麗多彩的錦緞。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瓜熟蒂落】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指時機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可見一斑】斑:雜色的花紋或斑點。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
【枯枝敗葉】敗:衰敗。乾枯的樹枝,衰敗的花葉。形容荒涼、破壞的樣子。
【柳暗花明】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奇花異草】原意是指希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清一色】原指打麻將時由一種花色組成的一副牌。後比喻全部由同一種成分構成。
【亭亭玉立】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五顏六色】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引伸為各色各樣。
【一花獨放】一種花獨自開放。與「百花齊放」相對,常比喻缺少各種不同形式、風格的藝術作品。
【爭奇斗艷】奇:奇異;艷:色彩鮮艷。形容百花競放,十分艷麗。
⑦ 小學二年級語文《一路鮮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一路鮮花》描述了一位老司機在退休之前在自己曾工作過的顛簸的公路上種上一簇簇鮮花他的行為感動了更多的人他們鋪平了路種上了花為別人送去一份愛於是便有了這一路的鮮花。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一路鮮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一路鮮花》原文
北村和南村之間有一條路,這是一條不怎麼好走的路。客車司機阿光爺爺每天都要往返在這條路上。
今天是阿光爺爺退休的日子,可他又獨自開著車上了這條路。車里放著一條麻袋、一隻水壺和一把鋤頭。
阿光爺爺開一段路,就下車到路邊種一簇花苗。開呀開,種呀種,一直到太陽下山,才到了終點。
「好啦,我的工作結束了。」
一年後,阿光爺爺作為普通的乘客,登上了汽車。他要重新走一下這條路,看一看種在路邊的花。
一路上,汽車跑得又快又穩,鮮花接連不斷地從眼前掠過。這是怎麼回事?
一位乘客告訴阿光爺爺,有位老司機在顛得最厲害的公路邊種了花,後來,又有許多人鋪平了這條路,還種了許多花。現在,這條路就成了「鮮花公路」。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一路鮮花》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十個。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像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早肆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人們將生活得更加美好。
課前准備:課件、錄音機、磁帶,生字攔芹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件)今天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一位司機爺爺,名叫阿光,他開了幾十年的車,今天爺爺退休了,他沒在家休息卻開著車拿著鋤頭、水壺、麻袋又去干什?大家猜一猜。
生:自由的猜想。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它要到底去干什麼呢?請同學們打開書47頁,
引入新課11《一路鮮花》。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後其他同學隨機評價。建立小組評價機制,把檢查識字情況安排在小組內進行,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5、更換語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讓學生再認。
6、脫離語境,小組長讓小組同學單獨認讀生字,檢查組內識字情況,全讀對的同學獎給一張小笑臉。
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以小組形式認讀課文,再以小組形式匯報,激發學生競爭意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更換語境,強化生字的再認。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位。
1、師:剛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爺爺去干什麼了?爺爺的心情怎樣?從文中哪簡睜畢些詞句讀懂的?爺爺第一次笑了。(充滿喜悅的讀)
2、學生再次自由讀文,小組交流爺爺第一次笑的原因。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伴隨著學生交流感受,教師引導學生接著看課件,一年後,爺爺又去干什麼了?誰把你看到的講給大家聽。
師:導引出以下問題
(1)爺爺身份的變化。(司機——-乘客)
(2)道路的變化。(顛簸——-平坦)
(3)爺爺第二次笑的原因。
(4)爺爺兩次笑的心情有什麼不同?
以上問題從那些詞句中讀懂得,(充滿感情的讀一讀)小組交流匯報。
(5)隨機指導朗讀。配樂讀。
提出的開放性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了學生,既有利於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於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餘地。
四、拓展延伸
1、你心目中的阿光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
2、你想對阿光爺爺說些什麼?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培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指導生字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並注意漢字間架結構,把字寫美觀。
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一路鮮花》教學反思
我講的這節課《一路鮮花》是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課本單元就是以「親情和關愛」為主題從不同角度為孩子們編織了一張愛之網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美好的關愛。《一路鮮花》描述了一位老司機在退休之前在自己曾工作過的顛簸的公路上種上一簇簇鮮花他的行為感動了更多的人他們鋪平了路種上了花為別人送去一份愛於是便有了這一路的鮮花。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愛是相互的學會關愛身邊的每個人這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敘事性文章語言簡練、朴實無華如同一首清新短小的詩又如同一棵飄香的蘭草內涵很深相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相當大的難度。我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和教學重點、難點組織了以下4點教學思路
1、學好字詞。例如我讓孩子先自己學習生字再用卡片檢查並且用生動直觀的形式幫助孩子記憶復雜生字如「壺」字的教學從中感受漢字造字法的魅力感受漢字的表意功能。
2、創設情境渲染情感。通過坑窪不平的道路和開滿鮮花公路的動畫的對比設置懸念增強學生直觀形象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做到深入淺出。在結尾處設置一組「無私奉獻」的生活紀錄片片段配以動聽的《愛的奉獻》歌曲讓學生再一次在情境中受到熏陶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3、依託文本深入學習語言文字抓重點詞、句、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重視指導孩子如何帶感情朗讀。二年級學生年紀尚小老師的指導很有必要。
4、讓學生走進文章作為文中的角*貫穿課堂。如學完阿光爺爺種花這一段後我讓學生說說他們想對阿光爺爺說些什麼又想怎麼做開始我就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想像走在坎坷不平路上的心情會怎樣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再如這條公路成為「鮮花公路」後我又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走在這條公路上的情境從而理解主題。這節課我的收獲就是要想把握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必須細處求細。還有一點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學生對我的啟迪當我提問一片片鮮花僅僅是盛開的鮮花嗎一位同學說「鮮花代表著阿光爺爺和許多人的愛心。」讓我心頭一熱孩子們讀會了、讀懂了我內心很激動正是在孩子們的啟迪下我用紅粉筆毫不猶豫地畫出兩顆紅心激動得連話也不知道怎麼說了我真正體驗到了什麼是師生互動體驗到了什麼是教學相長也體驗到了做一名教師的快樂。
⑧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1課中鮮花指的是什麼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1課中,
鮮花指的是:學生,
鮮花在幸福地開放指什麼?
指:學生在老師的教育下茁壯成長。
⑨ 小學一年級語文《鮮花和星星》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 #一年級# 導語】《鮮花和星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首兒童詩。全詩共分兩部分,分別描寫地上的鮮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體現了兒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對身邊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關愛與嚮往。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鮮花和星星》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鮮花和星星》原文
我最喜歡,
夏天滿地的鮮花。
這里一朵,那裡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到了晚上,
花兒睡了,
我數著滿天首歷的星星,
這里一顆,
那裡一顆,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鮮花和星星》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及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
2、通過讀書展開想像,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兒童生活的情趣,引發兒童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生活的情趣,引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
2、通過藉助多媒體演示以及學生自創的情境,緊扣詞句,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像、朗讀有機結合,感受意境之美、語言文字之美。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試背課文,教學部分生字詞。
第二課時:學習剩餘生字詞,復習鞏固。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收集有關夏天的鮮花以及星星的資料。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給大家猜兩個謎語:
(1)長在綠葉中,五顏六色它最美。
(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2、夏天到了,草地上滿地是鮮花;到了晚上,晴朗的夜空液喚中閃爍著明亮的星星。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鮮花和星星的詩歌。
3、板書課題,讀准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給這首詩歌配上了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想不想聽?多媒體放映夏天滿地的鮮花和滿天的星星。學生一邊看,一邊聽老師朗讀,一邊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看清拼音,讀准字音。
3、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找出有輕聲音節的詞語,用筆畫出來,自己練習讀准。
4、指名讀,師生評議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學主通過自己試讀和邊看。課件邊聽讀,對詩歌有了一個整體感知。】
三、創設情境,感情朗讀
(一)學習上段詩歌
1、你知道夏天有哪些鮮花?
2、我們把這些美麗的鮮花畫下來了,老師畫了一幅草地,讓我們把這些花貼到草地上。
3、看到這些,你想說什麼?詩中寫鮮花的有幾行?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讀告訴大家嗎?
4、在小組里說說:你能讀好哪句?為什麼這樣讀?
5、匯報。師生評議。
(二)學習下段詩歌(步驟同上)
1、到了晚上(貼出星空圖)花兒睡了,星星出來了,你們知道有什麼星星的名字嗎?把我們畫的星星貼在夜空中。
2、這時,你想說什麼呢?
3、你能讀好哪句?為什麼這樣讀?
【朗讀、討論、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在這兒,教師讓學生與生活實鬧芹凱際相結合,運用已有的生活積累,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
【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於增強語感,發展語感,也是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主要途徑。一年級的學生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所以藉助色彩鮮明畫面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閱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應該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他們通過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嘗試背誦課文。
(1)配樂朗讀。
(2)表演背誦。
【背誦是讀書內化的重要過程。通過背誦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積累語感經驗。設計的這一背誦環節,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背誦。這樣,規范的書面語言反復進入學生的口語。就會自然地同化、改造學生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語言式。】
四、啟發想像,練習表達
1、提供一組畫面,創作詩歌。
(1)小組討論
(2)指名匯報
【「說話」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並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創設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主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
五、學習生字,正確書寫
1、出示生字「最」「滿」,指名認讀。
2、分析、記憶字形。
3、學生說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筆畫。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鮮花和星星》教學反思
《鮮花和星星》是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首兒童詩。全詩共分兩部分,分別描寫地上的鮮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體現了兒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對身邊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關愛與嚮往。全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在教學中,我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體會詩歌的意境,想像詩歌所描繪的美好畫面。
第一,我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揭題前,我設計了兩則謎語。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對謎語興趣較濃,以謎語的方式導入課題,讓學生興趣盎然,從而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課文的學習。
第二,創設情境,誘發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喚醒激勵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我創設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一是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美麗的畫面;二是讓孩子們把自己畫的鮮花和星星貼在草地和夜空中。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語文學習就不會是枯燥的上課,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動。在愉悅的活動中,課文內容也就悄無聲息地走入了學生的心裡。
第三,啟發想像
「說話」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而詩歌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並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我利用兒童的「閱讀期待」,安排了一個遷移練習,給學生提供幾個大自然的畫面,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一個小詩人,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口頭創作詩歌。在學生已經充分理解了詩歌,不論是朗讀還是背誦都已經非常投入,這時,我就提供一組畫面:
我最喜歡______
這里__________,
那裡_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還多。
通過啟發,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並能以課文為例編寫詩歌,我在學生表述時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范。接著,我再讓學生想一想自然萬物,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自己進行創作。經過這樣處理,就較好地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於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同時也實現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語言實踐,豐富了自己的內部語言,果然也寫出了讓人驚喜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