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佛學及鮮花

佛學及鮮花

發布時間: 2023-04-21 13:30:03

㈠ 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

蓮花在佛教中,象徵神聖與不滅,所以印度的國花也是蓮花。

蓮花與佛教的密專切關系,表現在佛屬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美麗清亮的大眼睛。

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1)佛學及鮮花擴展閱讀:

蓮生在污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這自然要與污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污穢事物的侵擾,佛教稱這些邪惡力量為「魔」。

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污穢(即魔)的侵擾和影響。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確是最好的象徵,因此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

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凈不染的境界。

㈡ 佛教的一句話,愛美顏,佛前供奉一束花是什麼句子

阿彌陀佛。佛沒有說過那樣的話,《三世因果經》不是佛說的。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講過:「長相美麗的人,是過去世修十善業(主要是修忍辱)的緣故;長相醜陋的人,是過去世喜歡生氣怨恨的緣故。」

佛前供花供果的含義是:我們現在修行的善因,以後會開花結果。

佛前供花的意思,絕對不是指的我們在佛像前面放鮮花就可以了。如果不修十善業光放花,不要說得福,就連三途地獄之苦都難免。

㈢ 蓮花與佛教有什麼關系

蓮花表示化生,(無生死)而非胎生(有生死)他又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意。現代科學家用儀器發現微小的電子形態,就是一朵蓮花!很妙!

㈣ 蓮花為什麼和佛教結下不解之緣

蓮花與佛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於污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凈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托生,凈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凈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顥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凈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台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蓮與佛教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蓮」就是「佛」的象徵。佛教以蓮為喻的詞語,更是數不勝數。佛座稱為「蓮花座」或「蓮台」;結跏跌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凈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為梵語,即西方凈土,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凈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凈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凈土,故又稱「蓮宗」。總之,蓮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蓮花問佛紅塵劫 我是佛座下最聰慧的弟子,日日於佛前聽經、參禪、普渡眾生。那日,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站起,稽首問佛:"什麼是苦海?""情,有情就是苦海。""既如此說,那麼,無情就是岸了?"佛微笑,點頭。"為何?"佛閉目不答。我還是日日在佛的身邊,持著檀香木做的佛珠,念經、打座。佛曾經閉了眼問我:"蓮花,你寂寞么?"我持珠搖頭。佛說:"蓮花,你犯戒了。"我啞然,片刻方問:"我犯什麼戒了?""佛門第一戒,不妄言,你難道不是,犯了戒了嗎?"我的臉頰倏地紅了。佛啊,畢竟是心明如鏡的佛。佛拿掉我手裡的佛珠,長嘆一聲:"蓮花,去滇池邊為我取一瓢水。"我答應了一聲,摘下背後的葫蘆,離殿而去.滇池之水,如溫潤之玉,如冰清之魂,我微微地愣住,取過水之後,遂解開自己的衣衫,撩起點點的水花,讓其觸碰我的肌膚。癢癢的感覺里,我"嗬嗬"地笑了起來,有鳳從池上飛過,投下五彩的影。我更快樂了,看著池裡自己明媚如花的臉,竟忍不住痴嗔起來。待我站起身來的時候,卻才發現,身後已經站立了一傻痴痴的男子,那樣深情的眼眸,一刻不轉地看著我,彷彿,比我們面前那深深的滇池,還深。我羞紅了臉,轉過身就飛向天空,他大聲地喊:"姑娘,姑娘,留下你的芳名,留下!"可是,我沒有,因為,我是佛身邊的蓮花,有著世間最冰清玉潔的品性的蓮花。佛堂,安靜。佛問我:"蓮花,今日可見什麼能入你眼之物?"我低頭,不語,佛長嘆一聲,忽然將手朝殿下一指,說:"你看,誰來了?"我愕然地轉過頭,竟然看見他,正長身玉立在階下,以無限敬畏的目光,看著佛。那一刻我心裡的牆轟然倒塌,素日在經書間練得的靜謐,竟在這一刻間,掀起軒然大波。佛再長嘆:「蓮花,他是為你而來的,你就隨他而去吧!」我的眼裡盈起淚光——佛,你真的,要我隨他而去嗎?佛點頭,然後說:"蓮花,你只是要記住,在世間的時候,只緊緊地跟著他,可別回頭,一回頭,就是永絕。"我低喃:"記住了。"然後,我在佛前跪下,慎慎重重地,三叩九拜。佛看向我的目光里,竟有了,太多太多的不忍,良久,他才揮手說:"去吧,蓮花。" 我稍一愣神,已然是另一番天地,再睜眼時,卻見茅屋草舍,處處灰垢,我心智明白,忍不住"哇哇"大哭,卻聽佛在空中說:"蓮花,記住:別回頭,別回頭!"我漸漸長成,容顏絕世,一笑傾城,再笑傾國。我本以為,憑我的聰慧與美麗,定能在這茫茫人世,找到他,並與他,相伴一生。不想那日,我與一小姐妹上街遊玩,竟撞見一群抬著黃綢暖轎的官兵,一見我,不分清紅皂白,一把將我拉進轎里。縛住雙手,塞上一塊絲綢手帕。再下轎時,只見官幃重重,簾幕深深,雕梁畫棟,恍若,人間仙境。再幾日,我已是殿中暖閣里一名在侍的宮妃,一切,均由不得我,那男人愛我甚深,親自為我輕蹙的眉頭點畫鬢影,而我依然不樂,日日看著殿前的仙鶴灑淚.他為讓我一笑,特攜我入朝,不想,我的雙目,竟穿越重重宮紗,剎那間與他重逢,恍若,如當日在滇池邊,遇見他時的痴然。那一刻,我傻了——佛嗬,這是你,故意的安排嗎?可是,佛告訴我,不能回頭,一回頭,便是永絕。於是,自那日回轉內宮後,我便茶飯不思,玉容消減,君王眼裡的心痛,那樣地明明白白,可是,又是那樣地無可奈何。一日,有臣下送了一尊佛來,置於我床前,說是祈願娘娘玉體早康,我一見,竟忍不住淚珠滾滾,一顆心不停地狂呼:"佛啊佛,為什麼,要賜予我如此的折磨?"佛竟笑,口吐禪語:"蓮花,你想回頭了么?"我倔強地搖頭,合上自己的雙眼,有宮人大喊:"娘娘仙逝,娘娘仙逝!"再睜眼,卻是在清清一小園中,我心裡歡喜,忍不住咧開嘴"咯咯"地笑,旁邊有人語笑妍妍:"夫人,你看小姐,生得好可愛模樣兒!"我越發笑得開心,再轉眼,卻見一五六歲粉雕玉琢的小孩,竟靜立於一旁,深深地注目於我,我心下更加歡然,手舞足蹈起來。日子飛逝,我愈發調皮,拉著他無所不為,他寵我甚甚,無論我要什麼,都想方設法為我弄來,不惜為此挨我父親母親的喝罵。後來,我漸知他是父母昔日好友之子,我們兩人,原已指腹為婚來著,我聽了心喜,自謂這一生,情緣早定,無須我過多憂心。不想,十五歲那年,父親因一件莫名其妙的官司,被捕入獄,母親傾家盪產,設法營救,為謀生計,他辭別我們娘倆兒,說是外出謀生,待安定下來,必大紅花轎來接。我無語淚噎,執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而他,終是去了。不想,他走不久,家卻再度被抄,我與母親,同被賣進教坊,坊間女子,哪還有什麼自由?母親為了護我,被打得氣息奄奄,而我,因被鴇子做了手腳,不復清白,只得日日以笑飾淚,苟活於坊間。那日,我陪一貴公子路過城樓下,卻見樓門處貼一皇榜,才知他已高中為今科狀元,遍告天下,尋一個叫"蘭妹"的女子,今生今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一刻,我淚如雨下,那一刻,我心膽俱裂,口裡吐出血來,於扇子上,斑斑點點,不想,卻惹來身邊那公子森然的白眼。再數日,我於坊間廊上,看他戴金翅帽,騎大紅馬.沿著樓下的官道禹禹而來,卻與我隔著,萬水千山的距離,那一刻,我泣血狂喊:"佛,佛,你在哪裡?"佛於半空里現身,依然那麼安靜的看著我:"蓮花,你欲回頭了么?"我咬碎了銀牙,將身從樓頂墜下,一片嘩然中,我亦,了無牽掛。昏昏三界中,我苦苦地尋覓,有沒有一種東西,可以將我和他,牢牢地相系,免了我的苦,也免了他的痛。只是可惜,三界太大,我一弱小芳魂,竟無處尋覓。那一日,我再次來到滇池邊,望著那如玉如碧的池水哭泣,卻聽他在身後喚我:"蓮花,蓮花。。。。。。"我惶然地站起,卻見他滿目凄苦地看我,我向他走去,意欲執他的手,可是,無論我怎樣地執著,他離我,依然有著數尺的距離。我柔弱的身子,再禁不住任何的風雨和別離,我說:"此生,我們是不是,註定有緣,卻也註定,無分?"此生深深地看我,目光里一片痴然。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此生啊,佛啊,人世啊!那一刻,滇池竟起了風雨,那一刻,日照竟然昏聵,一陣狂風,把我和此生一同捲起,擲入紅塵。這一世,我們是紅塵中最普通的夫妻,他日日在一家小店裡揉面團做早餐,而我,日日坐在一架縫紉機前,執一把剪刀,為這世間的,紅妝男女,做一幸福之衣。日子安好的時候,我常常傻笑,想來,這便是自己要的幸福了吧,我竟慢慢地,把佛置於腦後,似乎心裡眼裡,都是此生,都是此生的眉,此生的眼,此生的愛,此生的戀。卻不想那日此生從醫院回來,便陰了臉,不再同我說一句話,我放下手裡的活計,問他為何,此生不答。後來的日子,此生開始不再把他的心事說與我聽,我百計加以探知,卻終不知其底里。忽一日,此生告訴我,說是想出門走走,與朋友一起,我想他出去走走也好,於是,便叮囑他,希望他能照看好自己,此生悶悶地答應一聲,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那麼出門而去。不想,數十日後,一臉驚慌的朋友卻來到家裡,大聲的哭著說:「在下山的路上,他,不慎墜崖身亡!」那一刻,天崩地裂,那一刻,神魂俱滅,我終於大聲地喊出來:"為什麼為什麼?"後幾日,我清理此生遺物的時候,才發現他的錢夾里放著一張醫院開出的病歷,上面寫的很明白"肝硬化,晚期。"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此生眼裡所有不快的理由,哦,我的此生,我的此生啊!處理好此生的後事,我覺得自己已經是了無生趣。我再次請回了佛,放在堂前,每日靜坐凝思,我回想起那些容顏姣好,侍立於佛旁的日子,那時節,我不明白,為何世間有這么多的苦;那時節,我不明白,何為劫數;那時節,我不明白,為什麼世間的人,會如此地敬畏,一向溫和笑著的佛。而此刻,我竟然有些悟了——佛還是看著我笑,他說:"蓮花,你想回頭了么?""我想回頭了么?"我冥神靜氣,安寧地問自己。不知道,不知道,世間的種種,因,或者由,來,或者去,我都不知道,我,都不明了。那一日,我又在大街上遊走,忽聽一聲音大喊:"蓮花,回頭,回頭,蓮花!"於是,我真回頭了,剎那間,魂魄離體,飛天而去。。。。。。。禪唱吟吟,我才發現,自己,又已靜立於佛側,拿著一串,散發著悠悠檀香的佛珠。佛笑著問我:"蓮花,你可還好?"而我不語,轉過頭去,看著在我們腳下頂禮膜拜的無數人生,拈花微笑。若有若無中,我聽見,佛在說:"在這萬丈紅塵中,要麼,你遇不到他,要麼,他遇不到你。就算你們能夠相遇,那時節,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未必有你。你心中全是他,他心中未必全是你。就算,你和他心中全是他和你,以這種心在茫茫人海中行走,又哪裡能夠長久呢?"於是,回頭,於是,萬念俱灰。於是,滾滾紅塵在我身後,寂滅。於是,我求佛,不要再讓我有心,不要再讓我擁有和人一樣的軀殼。於是,佛讓我化身成,他身下永世無語,永世無情的,蓮台。香煙繚繞中,佛音低回,繞梁不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跪在佛腳下的芸芸眾生啊,你們可知,若是想脫離苦海,須是無情,若是心中有情,就永遠只能在苦海中徘徊。所以,在紅塵中行走的時候,千萬別回頭,一回頭,就是岸,一回頭,便須斷掉,你心中的千般痴嗔,萬般愛戀 。蓮花與佛的關系是什麼?
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蓮花的傳說),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
蓮花被譽為十大名花之一,也成為美化人們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貴花卉。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依然是那麼清純、聖潔、馥郁一支獨秀地昂立在青翠碧葉之上,她的高貴品質使之成為純潔的象徵,從而佛教將蓮花視為珍寶,在中國「蓮花開花的日子」即每年的四月初八日慶賀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
蓮花與佛教的關系十分密切,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對於佛教來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故佛像可稱為「蓮像」。我自幼時常跟隨祖母到各地寺廟膜拜佛祖和菩薩,無論哪個寺廟里,絕大多數的佛和菩薩都是端坐在蓮花座上的,大雄寶殿中慈眉善目的佛祖低垂靈慧蓮眼端坐在蓮花寶座令我肅然起敬,聽祖母說這是佛祖釋迦牟尼(那時我還小不能識別);還有幾位坐在蓮花之上的佛和菩薩,祖母告訴我那是無量清凈、無量光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智慧光照普照一切的大勢至菩薩等,其餘菩薩或手執蓮花或腳踏蓮花,有的作蓮花手勢,那漂浮在潔白祥雲之中揮舞著長袖向人間遍灑蓮花的則是天女。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在我幼小心靈中就留下深刻的烙印:蓮花是最聖潔高尚的花朵,蓮花就是佛教的象徵。
佛教以蓮花代表吉祥豐盛。因受長輩和同事、朋友的感染,成年後的我也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經常出入各地寺廟頂禮膜拜佛祖和菩薩,在那一片聖潔之地到處可看到蓮花的形象,我觀察到菩薩頭上戴的帽子也是蓮花狀的,如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頭上戴的帽子就是蓮花狀;再看寺廟四周的牆壁、欄桿、桌圍之上及香袋等處,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著各色各樣的蓮花圖案;那被稱為「綉蓮蒲團」即和尚和信徒跪拜用的蒲團上也都綉著蓮花圖案;法帽的邊沿配置「蓮瓣」;供養和裝飾佛像和菩薩像的幢幡有用「蓮幡」,和尚念經唱贊時敲打用的法器上裝飾有蓮花圖案,有念佛的「捻珠」也是用蓮子串成的。日本的「花道」,也源於中國古代佛教的供花傳入日本國,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是非常之密切。
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還表現在佛教以蓮花比喻美好聖潔的事物,佛教以蓮為比喻的詞語更是數不勝數。佛教稱佛國為「蓮花國」;佛座為「蓮花座」或「蓮台」;僧衣袈裟稱為「蓮花服」,義為清凈無雜;做法事用的燈稱「蓮燈」,佛龕亦稱為「蓮龕」,佛教徒修行時端坐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姿」,行法手印稱為「蓮花合掌」。佛教以蓮花比喻佛之慧眼,稱為「蓮眼」;比喻釋迦牟尼的手為「蓮花手」。在佛教傳說中,描述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佛教比喻心中具有蓮花般的境界稱之(胸中八葉)心蓮為「蓮宮」;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也都以蓮花為喻,象徵佛教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
蓮花尤以與佛教凈土宗的關系最為密切,凈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凈土,故亦稱「蓮宗」。佛教稱西方極樂世界喻為聖潔清凈的蓮花境界;故稱為「蓮邦」,在《阿彌陀經》中所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梵語)即西方凈土,意思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在母胎之中的胎兒稱「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僧尼受戒稱「蓮花戒」;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善於說法者稱為「舌上生蓮」;苦行而得樂謂「歸宅生蓮」。
一、佛法有權有實,或者為權而顯實,或者廢權而立實。必須權實同提,才不落兩邊,合乎中道。蓮花為花中的特別品種,一生出來就同時有花有果,顯示權實互融,合乎中道的意思。
二、娑婆世界為穢,西方世界為凈,蓮花顯示清凈,一塵不染,說明西方凈而不濁。
三、蓮花雖然清凈,但出於污泥,顯示菩提從煩惱所轉,佛法從世間而來。
四、蓮花雖然亭亭凈植,但仍然不離泥沙,顯示西方固然清凈,但總不離污穢的眾生,象徵乘願再來的意思。
總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密不可分,佛中有蓮蓮中有佛,蓮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蓮花象徵著佛教,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為此我特別鍾愛蓮花,每每遇到有賣蓮花的總要挑選幾枝買回家,精心插在花瓶中供養,每當我欣賞著淡雅、清香的蓮花時總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
這和蓮花生長在污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污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確是最好的象徵,因此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凈不染的境界。人要做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當高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開發佛性,消除魔性。其實只是較高的一種思想境界層次。一切事理通達了,參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開,不再貪婪、恐嚇、焦慮、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擺脫了苦境,變得輕松愉快。
所以佛教中的蓮花,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
佛菩薩為什麼都坐蓮花?蓮花:表徵清凈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為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徵,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而蓮花在佛門中,為佛菩薩所常拿來作譬喻,表徵著清靜、無染、光明、自在、解脫之義。其它之花,佛陀就較少比喻,佛陀坐蓮花顯的很庄嚴,清凈自在,安詳無比。眾生輪回六道,沉迷五欲六塵,不知覺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訴我們說:五欲六塵之欲樂,沾不得,染不得,應該體會五欲六塵空幻不實,如幻如化,要出離五欲六塵才能解脫自在,修學佛法者,要效法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之精神。

㈤ 佛教中的花、香、燈、塗、果、樂各表示什麼意思

佛教中的花、香、燈、塗、果、樂分別代表鮮花、熏香、明燈、香水、食物、音樂。

佛教弟子家中壇城前必備這八種物品,以八供向諸佛菩薩獻供。

第一個供品是飲水。供水亦有使眾生廣被佛法慈悲,終能身心清涼的目的。

第二個供品是飲水及浴水,是向皈依的對象獻水可以幫助我們積聚功德而得到自身的清凈。

第三個獻供是花,以此將成就者周圍庄嚴。

第四個獻供是熏香。獻香可以消除不快及不健康臭味的產生,所積的功德最後可實現修行深妙香氣的完成。

第五種供品是燈燭。獻燈是為了最後在眾生中知識及經驗可以明白的表現出來。

第六種供品是食物。目的是暫時消除眾生飢餓的痛苦,並帶來充分之食物。

第七種供品是妙樂。以此妙音供佛之意是對佛陀身法意清凈之贊頌、用唱頌方式禮贊三寶、功德尤其廣大。

(5)佛學及鮮花擴展閱讀

佛前八供養獻供是佛法修習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傳統方式獻供的。獻供有其物質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獻出他所有的有價值的物品。

關於八供的起源,有個追溯至古老印度的說法,認為「八供」原本是古印度迎請國王、貴賓的禮儀。

在酷熱的天氣中,國王、貴賓遠道而來,一定很口渴,迎接之時,首先獻上飲料讓國王解渴;其次獻上洗足水,讓國王洗去路上所沾染的塵埃;接著獻上鮮花,表示歡迎。在迎請國王前往招待處的路上,要點燃熏香;進入室內時,要點燈照明。

國王就座之後,獻上香水讓國王塗身,去除勞累,接著供養食物。國王用餐時,還要表演歌舞音樂,讓國王歡喜。世人以國王為尊,修行人以佛菩薩為尊敬對像!所以我們在壇前設八供,表示歡迎佛菩薩到來!當然最重要是自已的誠心!

熱點內容
花語是紀念 發布:2025-07-09 19:36:11 瀏覽:528
梅花鹿背景牆 發布:2025-07-09 19:18:23 瀏覽:155
羅漢竹圖片盆景 發布:2025-07-09 19:17:30 瀏覽:475
游樂場荷花杯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523
西蘭花放黃了 發布:2025-07-09 19:15:06 瀏覽:238
四萬萬朵玫瑰是誰寫的 發布:2025-07-09 18:53:44 瀏覽:255
扦插山茶花苗 發布:2025-07-09 18:48:32 瀏覽:998
露台種植茶花 發布:2025-07-09 18:36:50 瀏覽:245
阿波羅茶花 發布:2025-07-09 18:25:04 瀏覽:93
情人節韓信 發布:2025-07-09 18:18:25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