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店興文
A. 大魚洞、小魚洞 ———2008 興文僰王山之行(三)
在博望山享用豐盛的午餐後,我們開始搜褲下山,朋友說,准備帶我們去一個可以看「娃娃魚」的地方。
這「娃娃魚」,因其夜間的叫聲類似嬰兒的聲音,顧名思義「娃娃魚」。其實,「娃娃魚」真名叫中國大鯢,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它並非魚類,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
出興文縣城,沿著山腳下的公路,前往「大魚洞、小魚洞」所在地———大壩鎮。
大壩鎮,環境優雅、水質清澈、潭洞無數,是「娃娃魚」自然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素有中國「大鯢之鄉」的美譽。
過了大壩鎮的街道後,汽車行駛在鄉村田園間的公路上,因為喀斯特地貌的緣故,眼前這一層層蔓延開來的、無限寬闊的田野,像極了曾經在畫面上看到過的桂林一帶的美麗鄉村原野圖。
前方小河築有堤壩,有一停車場,朋友說目的地到了。下車,因堤壩而造就的較為寬闊的、清澈的水域,堤壩一面有新建的木樓,加上四周星星般散入田野的農家,好一派江南水鄉的田園風景圖。
停車,逆流而上,行走在沿河的石道上,不時可見橫跨小河的古老的抽水車,還在那麼晃悠晃悠地翻轉著。智慧在民間,眼前的抽水車,就好像游樂園中的摩天輪,利用水勢,藉助水的沖擊力,是誰?發明了這樣的省力的灌溉良田的方式呢?雖然現在的抽水車,在現代化的農用工具隊伍中,已經落伍了,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這樣的裝置,卻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閃耀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
垂柳依河而亭亭玉立,清澈的河流,倒映著你的倩影。自小就學習過的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曾在頭腦中臆想出了多幅關於柳樹的場景與畫面,但是在眼前的天地里,若畫上一幅畫,再配上這幅圖,難道不是一件令人心醉的藝術嗎?
緩緩而行,前方被一山石所阻隔,山並不高,確切地說,這不是山,而是其形像小山體一般的岩石。但在這岩石下方,卻有一個天然的岩洞。那般深邃,那般清幽,洞中的流水,源源不斷而來,這是天然的泉水?原來,剛才我們一路溯流而來,所見的清澈的河流,源頭卻是眼前這洞中的泉水。朋友介紹說,這洞域,就是有名的「大魚洞」「小魚洞」了,是「娃娃魚」理想的棲息的天然場所。如果運氣特好,才能看見洞中野生的「娃娃魚」。我們向著洞敏岩中呼喊了幾聲,期待娃娃魚的回應,不過,也只是期待罷了。
傍晚時分,回到小河壩的位置。旁邊這棟兩層樓的餐飲店,外觀全用木頭裝飾,一樓、二樓全是落地玻,數盆盛開的鮮花,裝點著這美麗的現代化的木屋。朋友訂了餐,真正的農家老臘肉、紅燒野豬肉……以及那外觀紅得發亮的「紅花郎」酒瓶。打開酒瓶,酒香四溢,醇醇濃厚,我雖不喝酒,但卻沉醉於這沁人心橋漏御脾的酒香,沉醉於這夕陽的晚景中。
興文僰王山之行,已過去十多年了,那一幕幕,至今,我依然陶醉於溫暖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