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店知識 » 歌曲彩雲與鮮花

歌曲彩雲與鮮花

發布時間: 2023-04-14 09:58:25

❶ 鄭詠簡介

鄭詠,世界頂尖歌唱家 2005-04-16 04:48:51

中國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鄭詠是中國三大青年美聲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於1991年奪得比利時第九屆國際聲樂比賽兩個一等獎之上的唯一最高大獎,1997年又獲紐約國際大型歌劇選曲比賽第一名。她演唱的中國著名藝術歌曲《祖國我為你乾杯》、《在水一方》、《我住長江頭》、《彩雲與鮮花》、《四季歌》、《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和歐洲著名歌劇《蝴蝶夫人》、《茶花女》等詠嘆調,以她那寬闊的音域、富有豐富表現力的聲音、把握准確的音準和語感,充分渲染了世界名曲的高雅氣氛,得到行家們的高度評價。最近鄭詠在澳門回歸五周年慶典晚會上作為壓軸演唱了《為祖國乾杯》,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鄭詠演唱了《在水一方》、《為祖國乾杯》、《我愛你中國》等著名作品。她那清脆、華美的嗓音和端莊、亮麗的形象展示了她非凡的藝術成就和風采,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鄭詠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三大青年美聲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於1991年奪得比利時第九屆國際聲樂比賽兩個一等獎之上的唯一最高大獎,1997年又獲紐約國際大型歌劇選曲比賽第一名。她演唱的中國著名藝術歌曲《祖國我為你乾杯》、《在水一方》、《我住長江頭》、《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和歐洲著名歌劇《蝴蝶夫人》、《茶花女》等詠嘆調,以她那寬闊的音域、富有豐富表現力的聲音、把握准確的音準和語感,充分渲染了世界名曲的高雅氣氛,得到行家們的高度評價。鄭詠最近在澳門回歸五周年的慶典晚會上作為壓軸演唱了《為祖國乾杯》,由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向全球轉播。

❷ 彩雲與鮮花原唱

翁立成。根據查詢《彩雲與鮮花》歌曲的信息爛空介紹可知。翁立成為該歌曲的原唱,由張鴻西作詞,陸在易作曲鎮歷棗,歌曲中花腔部分的演唱與歌曲旋律的結合御拆具有中西融合的藝術特色,顯現出別具一格藝術魅力。

❸ 請給我推薦一些經典歌曲

後街
as long as you love me後街歌曲中最喜歡的一首
I want it that way 第一次聽的英文歌
don't want you back睡覺就經常聽這個~
let me music heal your soul和布蘭妮合唱的~經典了~聽了讓人很舒服
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要麼覺得很難聽,要麼覺得很好聽
布蘭妮
everytime很深情的一首抒情歌
pretty boy第一首能把歌詞全部唱對的一首歌(老師教的)絕對經典
baby one more time布蘭妮成名作...好聽死了
I love rock'n'roll又是一首和後街合唱的經典作
lucky聽了覺得讓人愉快,也許和歌名有關
sometimes又是一首抒情歌,很不錯哦
love you布蘭妮的原版...個人覺得他的海豚音比靚影要純點
oops!.i did it again很不錯哦
cindrella半糖主義的歷慶英文原版
艾微兒
nobody'home節奏很爽~非常經典
things i ll never say經典作品
anything but ordinary就是聽這首歌喜歡上艾微兒的
my happy ending睡覺就喜歡聽這個
girlfriend很愉快的一首歌~中文版的~發音很搞笑
滑板少年~聽了這首歌,發現搖滾都這么美
Vitas 一個俄羅斯歌手,聲音太美了
opera男海豚音..真的很美
星星 這首歌高潮部分聽了是很享受的,但最好別模仿
奉獻 更高的海豚音,不是人唱的啊~~
幸福之鳥 節奏很好聽,加上聲音好聽,這首歌不是一般的好聽.
聖徒 要麼好聽,要麼惡心 其實vitas所有歌都是這樣的~要麼覺得他的歌很好聽,要麼覺得很變態.這就要看你能否接受他的風格了~

永恆的吻 聽這首歌覺得很美
第七元素 很怪的一首歌,我指的是聲音
別安靜的如此響亮 名字挺怪,但是節奏卻很動感
別人的憂愁在哭泣 不錯
說實話,vitas的歌,有很多在秀海豚音,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賣弄之嫌,但是,他的嗓子確實很好,能很容易發出一些我們根本不能發出的聲音,這就是讓人喜歡他的特點.vitas讓我們重新理解了俄羅斯歌曲,讓我們不再以為俄羅斯的歌曲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燃爛旅上,秋塔沙.....我個人還是比較欣賞他的
其他
my love很經典的歌,不,是西城最經典的歌
聖火 2000年奧運會主題曲.很振奮人心的一首歌
we are the champions queen安踏廣告主題曲,皇後樂隊的
I will alwas love you惠特妮.休斯頓的,深情的抒情歌
Under Southern Skies悉尼奧運會上一個小女孩唱的.她的聲音很好她的聲音可以用美妙來形容.被喻澳大利亞的小布蘭妮

昨日重現 不知道名字的,也應該聽過....偶媽就最喜歡
愛在哪裡 黑眼豆豆的..我自己是非常喜歡

big big world老師教過的~~很不錯
the magic key這首慢搖真的很好聽,節奏感很強
此情可待 奧斯卡上都得過獎的,能不經典?

When There Was Me And You電影《歌舞青春》的原聲帶,如果皮凳看過電影的,絕對會愛上這首歌.這首歌完全了女主角當時的心情啊~建議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又名《高校音樂劇》

what i've been looking for男女主教合唱的經典歌曲,雖然很短,但是聽了卻讓人很享受,這首歌接近清唱.同樣出自電影《歌舞青春》

breaking free 同樣是電影《歌舞青春》的原聲帶.聽後給人一種愉快的感覺.

i believe i can fly喬丹主演的電影《空中大灌籃》主題曲,很不錯哦

我心永恆 這首歌沒聽過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了..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不會沒聽過吧?
《欣賞指引》 《祖國慈祥的母親》

這首歌曲用凝練的筆觸、濃郁的感情抒發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限忠誠。

全曲由兩個樂段加曲尾襯腔構成,第一樂段由四樂句構成,以一字一音的詞曲結合為主,曲調流暢地在中低音區進行,似誦似唱地敘說對祖國的深切摯愛。第二樂段開始處音調大跳到全曲高潮,然後曲調逐漸下降,表達了人們對祖國母親的贊美頌揚,曲尾的襯腔,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祖國母親的無比深情。

《習唱提示》

這首歌要以「柔」為主來唱,咬字吐字的著力點靠後,咬字吐字發音的全過程較慢,聲音走向以「豎」、「後」為主。

雖然要唱的音量大,情緒激動,但聲音要「柔」唱出赤子對祖國母親的一片深情。

第一段是情感的內在涌現,要表現出一種心潮澎湃、抑制不住的激動心情。歌聲要有內在的感染力,只注重明亮的音色是不夠的。

第二段從高音開始,要把聲音放出來,使一種按捺不住、亟待抒發的情感傾瀉而出。

「親」字是歌曲中比較難唱的字,注意不要把字咬扁、咬死,否則聲音難以送出來,另外笑肌上抬,微笑著歌唱對聲音的准確到位也是重要的。

尾聲的「啊」要把人帶到遐想的內涵中去,使全曲在回味中結束。

《作者簡介》

陸在易( 1943—— )作曲家。浙江餘姚人。 195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先後學習鋼琴、作曲。1962年升入該院作曲系,1967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73年調至上海京劇院,曾參與《盤石灣》十餘部京劇的音樂創作。1981年入上海樂團專事作曲,1985年任該團團長,1988年任藝術指導,並被選為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兼《上海歌聲》主編。主要作品有《藍天、太陽與追求——為女聲合唱與樂隊而作》、《中國,我可愛的母親——為大型合唱隊與樂隊而作》、合唱曲《雨後彩虹》、管弦樂《睡蓮》、《南國抒懷》、《夜林酣舞》及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橋》、《彩雲與鮮花》等。它的作品旋律清新、流暢,富有新意,和聲新穎,配器精緻。

《牧歌》蒙古族民歌

《欣賞指引》

這是流傳於東蒙昭烏達盟的一首典型蒙古族民歌。其歌詞兩句一番,共四句,形象純朴而富有詩意,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蒙古族人民對草原和生活的熱愛。

全曲的結構非常簡單,僅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上句在高音區圍繞著屬音上下迴旋。悠揚飄逸,彷彿是藍天上飄著朵朵白雲;下句轉入以主音為中心的圍繞進行,實際上就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進,婉轉的旋律猶如草原上的一片片羊群。全曲展現了東蒙草原牧區那美麗、寬廣的景象。許多當代作曲家將這首民歌改編為器樂曲和大型聲樂作品等其他形式,比較著名的版本有沙漢昆改編的小提琴獨奏和翟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曲。

《長城永在我心上》

高澤順詞,盧祖龍、王曉君曲

《欣賞指引》

這首歌通過對長城的贊美,表達了對祖國的摯愛。全曲由兩樂段構成,第一樂段以第一樂句(兩小節)的基本節奏型貫穿發展,曲調是在句首六度大跳之後平穩進行,即渲染了積極向上的情緒,又抒發了優美細膩的感情;第二樂段開始處推向高潮,表達了激動的情感,之後再現第一樂段的音調,首尾呼應,完整而統一。

廖昌永《古老的歌》

王持久詞,朱嘉琪曲

《欣賞指引》

這是一首具有四川民歌風味的歌曲,全曲由首尾的襯腔補充與二段式構成,曲首的襯腔,三連音的使用是這首歌曲的顯著特色,這種節奏性的運用突出了訴說性、口語性;力度強弱交替,描繪出時隱時現的景色。主體部分的第一樂段以其第一句的節奏性為特徵,貫穿其餘幾句。第二樂段音調羔羊,情緒激昂。同時是以其第一樂句的節奏和旋律為基本動機。貫穿後幾句。曲尾的補充,反復吟唱,耐人尋味。

《我愛你,中華》

蘇阿芒詞,敖昌群曲

《欣賞指引》

這首歌曲的歌詞歷數世界名勝,感慨這些名勝還是沒不過自己生長的中華大地,配以優美的旋律,更激起了人們對祖國的摯愛和自豪感,全曲是三段式結構。第一樂段尾曲調暫時離到同主音小調,第二樂段用數板式節奏,流暢的音調,吟誦出各地的風光,第三樂段曲調明朗,弱起的節奏,再次歌唱各地的風光,最後點題,在高潮中多次吟唱出「我愛你中華」的明麗的音調。表達了人們對祖國的摯愛深情。

《作者簡介》

敖昌群,作曲家。四川省音協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旋律研究會理事,四川省音樂學院院長。主要作品有:《交響序曲——紀念》、歌曲《我愛你,中華》、舞劇音樂《深宮啼淚》、管弦樂套曲《康巴音詩》、管弦樂《羌山風情》等。作品分別獲全國音樂作品評獎「創作獎」、全國器樂作品評獎二等獎第一名、全國第四屆「晨鍾獎」大獎、中國合唱節「創作獎」等。

《多情的土地》任志萍詞,施光南曲

《欣賞指引》

這首歌曲情感濃烈,藝術感染力很強,全曲由樂段加補充構成。歌曲主題的節奏頗有特色,三連音與拍內切分的節奏型貫穿全曲。裝飾音的運用,力度的變化,優美的曲調,形成時而急促地吟唱,時而是悠揚的詠嘆,強烈抒發了人們對祖國的無限深情。 曲尾的補充,是歌曲開始句的再現、變化,並逐漸減慢減弱,旋律反復的詠嘆,表達了人們深沉而內在的情感。

《大森林的早晨》

詞作者:張士燮

曲作者:徐沛東

歌詞:

大森林的早晨多麼美,淡淡的晨霧,靜靜的流水,山重重,樹重重,重重綠樹中鳥兒歌聲脆。啊!我投身在這綠色的懷抱里,清新的空氣叫人心兒醉。

大森林的早晨多麼美,古樹參天,林青翠,山青青,水潺潺,潺潺溪水邊鮮花笑微微。啊!我沐浴在這綠色的海洋,里鳥語花香叫人心兒醉。

啊!我要歌唱,我要贊美,歌唱這大自然的景色,贊美這綠色的寶,綠色的光輝。

《欣賞指引》

這首歌曲通過對大森林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曲調清麗悠揚,富有民族色彩,節奏平穩舒展,感情細膩豐滿。全曲由兩段式構成,第一樂段曲調清新,節奏平緩,對大森林中的晨霧、流水、古樹、竹林、鳥兒、鮮花等美景進行了生動細致優美的描繪。 第二樂段弱起的節奏、悠揚的曲調,自由的延音,抒發了對大自然美景的贊嘆和贊美。

《習唱提示》

歌曲的前半部分,演唱時氣息要深沉均勻,聲音要甜潤,音樂線條綿延委婉,唱到「啊」時,聲音與感情的幅度要增強,節奏更加開闊,把歌曲過渡到後半部分。歌曲的內容也從對大森林的景色描繪轉入對大森林的贊嘆。

第二段的「啊」字過渡到歌曲的尾聲,節奏加快,情緒更加激動,把歌曲引向高潮,宜用亮麗的聲音,飽滿的感情,放聲贊美大森林、大自然和綠色的光輝。

廖昌永《我和我的祖國》張藜詞,秦詠誠曲

《欣賞指引》

這首歌曲採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結合的筆調,表達了人們對祖國的真摯情愛和歌頌。全曲是二段式結構。第一樂段旋律流暢、節奏朴實、感情深切真摯,第二樂段開始就跳到高音區,曲調起伏跌宕,然後逐漸回落,趨於平靜,表現了人們對祖國的昂揚激情,使音樂形象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

《鄉音鄉情》曉光詞,徐沛東曲

《欣賞指引》

歌曲為兩段式結構。第一樂段節奏平穩,旋律十分委婉,深情而內在地歌唱出對祖國的熱愛。第二樂段節奏多變,旋律富於動力性,整段音調較為激昂,傾瀉出華夏兒女對祖國的熾熱情感。全無旋律優美深情,歌詞清新秀麗,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那就是我》曉光詞,谷建芬曲

《欣賞指引》

作於1982年。這是一首吟誦體的抒情歌曲。所謂「吟誦體」是指節奏自由、帶有朗誦詩歌般的韻律,並且著重內心體驗的一類抒情歌曲。歌詞優美,像一幅淡雅而又略帶朦朧的山水畫。歌曲通過對故鄉的「小河」、「炊煙」、「漁火」、「明月」的綿綿思戀,對母親的傾訴情懷,把一個遠方遊子的拳拳之心,表達了淋漓盡致。這首歌曲與其說是抒發了一種遊子的鄉情,毋寧說是抒發了海外赤子思戀祖祖輩輩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而歌中所呼喚的「媽媽」,也可以說是祖國母親的形象。

這首歌的結構是三段體ABA。第一段,主題句「我思戀故鄉的小河」,旋律在中音區,悠揚自由的節奏,如訴如說。這一句的句尾還有綿長的拖腔,它有一種感嘆的、思緒綿綿的語氣。這種如思如慕、入吐如訴的吟誦型旋律貫穿全曲,把歌詞的情景表現的十分充分。第二段,曲調是第一段的進一步發展。開始的地方:「我思戀故鄉的漁火……」,這一句八度的大跳,悠長的節奏和高音曲激盪人心的旋律,表現了主人公對故鄉、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情思和動情的呼喚,這種激情在第二段尾部,隨著「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的歌聲,像不可遏止的江水,一瀉千里,奔涌而去……。高潮之後,有完整地再現了第一段。再現段感情更加深化,喃喃自語中略帶些凄楚,悠悠思緒里含幾分孤獨,這一切都使得主人公的眷戀之情更加真摯,感情更加深刻。最後的弱結束好像是主人公魂縈天外的綿綿情思,餘音裊裊,讓人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谷建芬(1935—— )女作曲家。祖籍山東威海,生於日本大阪。1942年回國,1950年進入旅大文工團。後考入東北音樂專科學校作曲系學習,1955年畢業。同年入中央歌舞團任創作員,以創作舞蹈音樂為主。70年代末轉向通俗歌曲創作。其作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代表作有歌曲《清晨,我踏上小道》、《我多想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采蘑菇的小姑娘》、《綠葉對根的情意》、《思念》、《燭光里的媽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以及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和插曲等。歌曲《那就是我》在1982年新歌評選中,被評為「優秀歌曲」,1984年獲第二屆優秀歌曲評選「晨鍾獎」。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詞作者:火華 曲作者:阿拉騰奧勒

歌詞: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酒。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愛它,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氈包就像白蓮花。牧民描繪幸福果,春光萬里美如畫。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欣賞指引》

歌曲作於1977年7月。被作為世界優秀歌曲選入《亞太歌曲》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撰的音樂教材。歌詞如同一幅草原新生活的畫卷,描繪了新時期的牧民安寧、舒暢、如意的生活美景。音樂以當地民歌為素材,用柔美安詳但又蘊含著飽滿激情的旋律,抒發了草原牧民對新生活的贊美之情。

該曲為單二部曲式結構。第一樂段的節奏穩健勻稱,第二樂段副歌部分則改為弱拍起唱,平穩流暢的旋律增加了律動感,猶如草原綠浪碧波起伏之勢,將牧民內在的情感波瀾與恬美的意境融合在一起,具有濃郁的鄉土風情。

《作者簡介》

阿拉騰奧勒(1942——)作曲家。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後旗人,蒙族。1969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後赴上海音樂學院進修。曾任內蒙古廣播文工團團長,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內蒙古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他的音樂作品旋律優美,感情真摯,形式完整,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鮮明的時代精神。其中《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金色的沙漠上》、《草原——我的搖籃》等流傳較廣。1980年出版有《阿拉騰奧勒歌曲選》。所作器樂曲《烏力格爾主題隨想曲》、《科爾沁豐收之歌》、《富饒的草原》等也深愛牧民喜愛

《塞外村女》詞作者:唐納 曲作者:聶耳

歌詞:

采了蘑菇把磨推,頭昏、眼花、身又累,有錢人家裡團團坐,羊羔、美酒、笑顏開。

暮鴉飛過天色灰,老爹上城賣粉歸,鵝毛雪片片朝身落,破棉襖漬透窮人淚。

撲面寒風陣陣吹,幾行飛雁幾行淚,指望著今年收成好,夠繳還租米免禍災。

《欣賞指引》

歌曲作於1935年,電影《逃亡》插曲。影片描寫了塞北農民在民族危亡之際所遭受的苦難以及他們的反抗精神。

這首歌是影片中純朴的農村少女,被迫在風雪交加的寒冬臘月,給地主家推磨碾面時所唱。富裕的地主家「有錢人家裡團團坐,羊羔美酒笑顏開」;貧苦的農民家「鵝毛雪片片朝身落,破棉襖漬透窮人淚」。歌詞作者運用如此精煉的語言,將舊社會貧富懸殊的境況,鮮明地勾畫了出來。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農村少女唯一的希望是:「指望著今年收成好,夠交還租米免禍災」。這正是三十年代中國農村少女的典型寫照。

這首歌曲的音樂顯然是吸取了民間山歌、小調的音樂加以發展而成的,風格清新,旋律委婉,優美,但又流露出傷痛的情感。此歌在結構上是採用單樂段的分節歌形式。歌唱部分之後,都用間奏樂句緊密銜接,形成了對答呼應,猶如農村少女在向人們訴說著人間的不平。

《習唱提示》

在演唱的過程中要注意,歌曲中有很多字是一字多音,在音的轉換過程中要干凈、迅速而從容,嗓音不間斷,力度要均勻,每個音既要連貫又要清晰可辨。要把字念在氣上,用氣把字穿起來,旋律線條要流暢、連貫。

《作者簡介》

聶耳(1912.2.1——1935.7.17)作曲家。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他從事音樂創作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年,卻為八部電影、三出話劇、一出舞台劇寫了二十首主題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據民間音樂整理改編的 民族器樂合奏四首、口琴曲兩首,共創作了四十一首音樂作品。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苦難中奮力求解放的中國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充滿對未來的勝利信心,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富於獨創性的藝術形式,第一個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光輝形象,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1933年創作的作品有:電影《母性之光》插曲《開礦歌》,電影《一個女明星》插曲《一個女明星》,話劇《飢餓線》插曲《飢寒交迫之歌》,兒童歌曲《賣報歌》、《賣報之聲》等。

1934年創作的作品有:為田漢話劇《揚子江風暴》所作《碼頭工人歌》、《苦力歌》(現名《前進歌》)、《打磚歌》、《打樁歌》四首插曲,故事片《桃李劫》主題歌《畢業歌》,故事片《大路》主題歌《大路歌》和序歌《開路先鋒》,故事片《飛花村》主題歌《飛花歌》和插曲《牧羊女》等,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

1935年創作的作品有:故事片《新女性》主題歌《新女性》,故事片《逃亡》主題歌《逃亡曲》(後改名《自衛歌》)和插曲《塞外村女》,故事片《凱歌》主題歌《打長江》和插曲《采菱歌》,田漢話劇《回春之曲》的四首插曲《告別南洋》、《春回來了》、《慰勞歌》、《梅娘曲》,故事片《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後定為國歌)和插曲《鐵蹄下的歌女》等。

《花非花》詞作者:白居易 曲作者:黃自

歌詞: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欣賞指引》

歌詞取自白居易的《常慶集》詩集中《花非花》段。歌詞含義,楊慎先生雖有如下的解說:「《花》詞是白居易用花同霧做一個神秘美人的隱示」。但也有人認為是作者心靈一時有感的即興之作,更有人解說是作者幻覺憧憬的追憶。
白居易的詩給人以朦朧感,黃自的音調更好的表現這種意境。歌曲採用四句體樂段結構,在詞曲結合中較好地採用依字創腔,使歌曲猶如在吟誦,給人以無限的柔媚感。

《習唱提示》

前三句只需按其歌詞中所示各種表現即可,較為重要的高潮結尾句的唱法。從「去似朝雲無覓處」的「雲」字起,應採用輕柔婉轉的連貫方法,在音量減弱後換氣,然後唱後面的「無」字,經延長轉弱音量開始唱「覓」、「處」 ,如此增加它的幻影消失的感覺。

《作者簡介》

黃自(1904.4.23—1938.5.9)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字今吾。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其作品交響序曲《懷舊曲》,為我國第一部交響音樂作品。主要作品有管弦樂序曲《懷舊》,管弦樂《都市風光幻想曲》,清唱劇《長恨歌》(作於1933年,為我國第一部有影響的大型合唱套曲作品),合唱曲《抗敵歌》(作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為第一首發出抗日救亡呼聲的愛國合唱歌曲)、《旗正飄飄》,歌曲《九一八》、《熱血》、《花非花》、《玫瑰三願》、《天倫歌》、《春思曲》、《南鄉子——登京口固北亭有懷》、《點絳唇·賦登樓》,電影片頭音樂《都市風光幻想曲》等。主持編寫了內容完備的初小和小學的成套音樂教科書。他的作品結構嚴謹,線條清晰,層次分明,對旋律與和聲的民族風格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對我國現代音樂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在音樂教育方面做出了顯著貢獻。

歌名:《延水謠》 詞作者:熊復 曲作者:鄭律成

歌詞:

延水濁,延水清,情郎哥哥去當兵。當兵啊要當抗日軍,不是好鐵不打釘。拿起鋤頭好種田,拿起槍桿上前線,救國有名聲。

延水清,延水濁,小妹子來送情郎哥。哥哥你前方去打仗,要和鬼子拚死活。奴家織布又開荒,冬有棉衣夏有糧,莫為奴難過。

延水濁,延水清,情郎哥哥去當兵。

《欣賞指引》

歌曲作於1939年。全面抗戰開始後,為了民族解放事業,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出現了「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動人情景,給當時在「抗大」任音樂教員的曲作者以極其深刻的印象,在此情緒感染下,作者創作了這首歌。歌曲借鑒了傳統民歌中「送情郎」的題材,但是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通過富有陝北風味的優美曲調,抒發了抗戰時期情人送郎出征的感人情懷。

全曲採用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四個樂句,在徵調式類似「信天游」的高亢寬廣而又剛柔相濟的旋律線中,寄寓了對「哥哥要當抗日軍,不是好鐵不打釘」的希冀與激勵。第二樂段則以商調式三個明快有力的短句,表達了「妹妹」自己在後方織布開荒,要「哥哥」安心上前線的決心。歌曲結尾再現了第一樂段的頭兩個樂句,悠長、深情,給人以回腸盪氣、感人肺腑的余韻。

《習唱提示》

這首歌曲並不是很難唱,要注意伴奏部分的六連音與演唱部分的節奏的結合要正確,按照拍子准確地和好伴奏。

《作者簡介》

鄭律成(1918——1976)作曲家。生於朝鮮南部全羅南道光州。從小愛唱歌,1933年隨親人到中國南京參加朝鮮革命組織「義烈團」,同時堅持學習鋼琴、小提琴、聲樂。抗戰後,先在上海大眾電影戲劇讀者會第五隊進行抗日宣傳活動, 並創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戰斗婦女歌》。1937年到延安,先後在陝北公學、魯藝、抗大等學校學習工作。1945年回朝鮮工作,歷任朝鮮人民軍俱樂部部長、人民軍協奏團長和朝鮮音樂大學作曲部部長等職。1950年定居中國,入中國國籍。作有三百多首(部)包括歌曲、大合唱、歌劇、電影音樂在內的各類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其中歌曲《延安頌》、《延水謠》、《採伐歌》、《興安嶺組歌》、《十六字令三首》、《婁山關》、《八路軍進行曲》(即《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快樂的八路軍》(以上兩首是《八路軍大合唱》選段)、《朝鮮人民軍進行曲》,大合唱《興安嶺上雪花飄》、《圖們江》,歌劇《望夫雲》等都是傳世之作。他的音樂充滿激情,旋律朴實流暢,富有特色,結構簡練,深受中、朝人民的喜愛。

❹ 詞作家,詩人張鴻西簡介

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是一首聲樂學生練習的必唱曲目,適合中級程度男女生練習演唱,本曲由張鴻喜作詞、陸在胡差讓易作曲,一般高音聲部演唱G調,中音聲部演唱F調。這首歌曲用凝練的筆觸、濃郁的感情抒發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限忠誠。】】
陸在易( 1943—— )作曲家。浙江餘姚人。

195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先後學習鋼琴、作曲。1962年升入該院作曲系,1967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73年調至上海京劇院,曾參與《盤石灣》十餘部京劇的音樂創作。1981年入上海樂團專事作曲,1985年任該團團長,1988年任藝術指導,並被選為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兼《上海歌聲》主編。主要作品有《藍天、太陽與追求——為女聲合唱與樂隊而作》、《中國,我可愛的母親——為大型合唱隊與樂隊而作》、合唱曲《雨後慶備彩虹》、管弦樂《睡蓮》、《南國抒懷》、《夜林酣舞》及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橋》、《彩雲與鮮花》等。它褲局的作品旋律清新、流暢,富有新意,和聲新穎,配器精緻。

❺ 《我愛這土地》這首歌曲的創作時間及時代背景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我愛這土地》一詩寫於抗日戰爭開始後的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歌曲 我愛這土地
作者簡介 · · · · · ·
陸在易,又名梓鈞,當今中國樂壇著名作曲家。1943年出生於浙江餘姚(今屬慈溪市)的一個水鄉小村。1955年經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指點,考入該院附屬初中,後因成績優異,直升大學部作曲系本科。1967年畢業,繼而留校執教。1972年調上海京劇院,參加過十餘部現代京劇的音樂創作。1981年再調上海樂團,先後任專職作曲、團長、藝術指導,並長期兼任《上海歌聲》主編。1997年任上海歌劇院藝術指導。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作曲。
歷年來陸在易的音樂創作涉及多種體裁領域,而且碩果累累。特別是他在合唱及藝術歌曲創作領域所表現出的近乎痴情的執著追求和取得的藝術成就更深為音樂界所稱許。其中混聲合唱《雨後彩虹》被評選為20世紀世界華人音樂經典;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等則早已流傳海內外,並被各音樂院校選入聲樂教材;其它如音樂抒情詩《中國,我可愛的母親——為大型合唱隊與交響樂隊而作》曾獲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及上海市文學藝術界最高榮譽獎——上海文學藝術獎等多項大獎;《藍天·太陽與追求——為女聲合唱隊與樂隊而作》曾獲全國第五屆音樂創作評比(合唱)大型作品二等獎;交響音畫《睡蓮》及交響小品二首(1,南國抒懷2,夜林酣舞)曾獲第十屆「上海之春」音樂節優秀作品獎;藝術歌曲三首《橋·家·盼》和藝術歌曲《我愛這土地》在2001年與2002年分別獲首屆和第二屆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陸在易還出版有《陸在易音樂作品選》專輯唱片及《陸在易藝術歌曲選》、《陸在易合唱作品選》(上、下冊)等。鑒於陸在易所取得的藝術成就,1993年曾由多家單位聯合,為他舉辦了「上海之春」音樂節歷史上第一個個人作品音樂會,被譽為「國內最高水平的個人作品音樂會之一」。1997年被評選為全國首屆德藝雙馨文藝家。
陸在易的音樂作品情感豐富、內涵深刻,且具有濃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氣質,因此,音樂界對它素有「音樂詩人」之稱。

文章內容:樂海擷英礦鄉土情意濃真情感人心析《我愛這土地——陸在易藝術歌曲選》口崔錦蘭曲家陸在易創作的涉及多種音樂體裁,特別是在合唱與藝術歌曲創作領域投入相當多的熱情並取得驕人的藝術成就.他創作的作品曾榮獲國內多項大獎回,如混聲合唱&;雨後彩虹&;(於之詞,作於1982年),音樂抒情詩&;藍天,太陽與追求——為女聲合唱隊與樂隊而作&;(廖代謙,任衛新詞,作於1984年)和&;中國,我可愛的母親——為混聲合唱隊與交響樂隊而作&;(趙麗宏,張鴻西詞,作於1991—1993年間),交響音畫&;睡蓮&;和&;交響小品二首&;(&;南國抒懷&;&;夜林酣舞&;),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橋&;&;家&;&;盼&;&;我愛這土地&;等.出版有&;陸在易音樂作品選&;專輯唱片,&;陸在易合唱作品選&;(上,下冊)及&;我愛這土地——陸在易藝術歌曲選&;(附)等.&;我愛這土地一陸在易藝術歌曲選&;回(下文簡稱"&;曲選&;")2002年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是我國音樂出版史上第一本附唱片的藝術歌曲集"④該&;曲選&;收錄了&;祖國,慈祥的母親&;&;橋&;&;家&;&;盼&;&;彩雲與鮮花&;&;最後一個夢&;和&;我愛這土地&;共7首作品,相比他創作的30餘首藝術歌曲只是一小部分,但這些歌曲都是真摯情感流露的優秀作品.正如&;曲選&;扉頁上所載他的肺腑之言:我至今好像還從未放棄過在創作上的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有一種情感總在我血液中涌動,就如同已故著名詩人艾青在詩中寫的:"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曲選&;中&;祖國,慈祥的母親&;④(張鴻西詞),&;橋&;0(於之詞)和&;彩雲與鮮花&;(張鴻西詞)這3首作品均創作於1981年,&;盼&;(佚名詞)和&;最後一個夢&;(張鴻西詞)2首作品創作於1988年,&;家&;(孫新凱詞)作於1998年,&;我愛這土地&;@(艾青詩1938年)作於201年.從作品的選取可以看出它們是陸在易藝術歌曲創作20年來不同時期的代表作.80年代初期,歌曲作家們帶著擺脫禁錮的喜悅之情投入創作,深刻體會到"真情乃歌麴生命之所系"0.不管是歌頌祖國民族,還是贊美家鄉,還是展現大自然之美,陸在易在20多年來寫作藝術歌曲時正是堅持了這一創作觀念,並認為:"寫作品好比是說話,我真誠地說出心中最想說的話."@&;曲選&;中7首藝術歌曲的題材選擇多是基於對鄉土的眷戀之情,對祖國誠摯的熱愛之情,弘揚中華民族之精神,謳歌時代之風格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和強烈歷史使命感的題材內容.可見,其作品取材總是著眼於對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的哲理性思索,表現出一種深沉的大愛.陸在易同張鴻西,於之,佚名,孫新凱,艾青等詩詞作家在空間上有創作靈感的默契和共鳴,這些藝術歌曲都是詞與曲創作心靈火花撞擊的藝術結晶.當陸在易讀到這些俊美詞作時,都曾激起他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慾望,一種時代感時時催促他滿懷激情地去立意構思.&;祖國,慈祥的母親&;詞作家張鴻西寫作的這首凝練寓意深刻且充滿愛國之情的歌詞,用凝練的筆觸,深情傾訴般濃郁而又細膩的感情抒發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限忠誠.它曾經寄託了一代人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眷戀與熱愛.這首歌在1982年第十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首演並獲得"優秀作品獎",隨後被各音樂院校選入聲樂教材,並成為音樂會經典演唱曲目,以及文化部,中國音協63首中外優秀歌曲推薦曲目之一.創作於80與90年代的&;橋&;&;家&;&;盼&;3首藝術歌曲,主題有著內在的聯系,表達思鄉之情,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這3首組合的"民俗性小品"在2001年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鍾獎".&;我愛這土地&;借用土地意象寄寓了詩人對大地母親,對祖國,對人民最樸素,最忠貞,最深沉的愛.生動形象地塑造了一個對土地最忠誠的歌者形象,一個始終守護著土地母親的詩魂,一個給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作曲家將時代的投影與現實的感受相結合,再現原詩的真誠感情,富有感染力,撥動聽眾的心弦.眾所周知,藝術歌曲中詩歌,曲調與鋼琴三者水乳交融,相輔相成,共同擔負起藝術表現的重任,三者同時又有各自相對的獨立性."詩歌在藝術歌曲中絕非音樂陪襯而已"@,可見,詩歌在藝術歌曲中的重要性.旋律是塑造音樂形象的主體,不僅要與詩歌配合,還應注重其自身的表現力以及發揮出演唱者的技巧水平.而鋼琴伴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渲染氣氛,烘托意境,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作曲家需要有全面的文化素養,堅實的作曲功底以及深刻的音樂表現力,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藝術歌曲.陸在易正是一位兼具如此才華的作曲家.二&;曲選&;中的7首作品就音樂風格而言,可分成兩種類型:一類為婉約抒情風格,如&;橋&;&;家&;&;盼&;和&;最後一個夢&;;另一類為激情豪邁風格,如&;祖國,慈祥的母親&;&;彩雲與鮮花&;和&;我愛這土地&;.這些藝術歌曲曲調質朴凝練,清新感人,富有鮮明個性.旋律平穩流暢中兼有跳進,抑揚頓挫有致,多為一字一音,裝飾音的使用為旋律增添多姿色彩.作品具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句法清楚,整齊對稱的曲式結構特徵,多為簡潔洗練的並列單二部曲式(&;祖國,慈祥的母親&;&;橋&;&;家&;&;盼&;&;彩雲與鮮花&;)和再現單二部曲式(&;最後一個夢&;),還有再現復二部曲式(&;我愛這土地&;).&;祖國,慈祥的母親&;訴說出中華兒女熱愛祖國如同深愛母親般的赤子之情,以一字一音的詞曲結合為主,曲調流暢地在中低音區迂迴,似誦似唱地訴說對祖國的深切摯愛.大跳進行的音調將歌曲推向高潮,然後順勢下降,表達人們對祖國母親的贊美頌揚,曲尾的襯腔,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祖國母親的無比深情.歌曲高潮"親愛的祖國,慈祥的母親"樂句是一個下行三度的自由模進,保持了節奏的原型和旋律的基本走向,節拍由2,4拍變為3,4拍,深情,執著的音樂主題得以升華.&;橋&;音樂遵循五聲性音階為基礎的原則,採用江南風格的音調展現出一幅江南水鄉精緻的風景水彩畫

❻ 高考聲樂民族女高音曲目

1、《花兒》

花兒產生於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後),是流傳在中國西北部甘、青、寧三省(區)的漢、回、藏、東鄉、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創共享的民歌。因歌詞中把女性比喻為花朵而得名。它用漢語演唱,音樂上受羌、藏、漢、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傳統音樂的影響。

2、《信天游》

信天游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3、《爬山調》

爬山調的音樂大都高亢粗獷。它的曲調常以其流行的地區命名,如「河套調」、「後套調」、「土默川調」、「大青山調」、「伊盟調」、「河路調」等。歌曲的結構短小而富有變化,以上下兩個樂句8個小節構成的樂段為它的基本結構形式。

聲樂高考的注意事項:

1、應提前一天到考試地點,了解坐車路線以免遲到誤事(現在各大城市堵車嚴重特別是北京)、了解考場、廁所等准確位置。

2、考試前一天一定要睡好。不要唱的過多,可以採用在心裡默唱的形式,把演唱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遍一遍地過腦子。由於考前的過度緊張和興奮,多數考生睡不好覺。

有了好的休息才能保證考試的正常發揮。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臨睡前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聽、看節奏過於強烈的音樂或電視節目。睡前最好喝一杯熱牛奶,或用熱水燙一下腳,都可以促進睡眠。

3、考試前一定要把聲樂活動開,有時在考場外等待的時間過長,會覺得本來已經練開的聲樂又發干、發緊,這時可以讓自己深呼吸,平靜一下心態,然後小聲用哼鳴來上下活動聲樂,調節自己的興奮度。

4、考前與鋼琴伴奏老師多合幾次很有必要,請鋼琴伴奏把考試曲目多合幾次,做到心中有數、相互默契。

一般考場都會提供鋼琴伴奏服務,但是由於考生較多,時間有限,彼此又沒有合作過,就需要考生提前把自己的要求(速度、強弱變化、處理等)明確地標記在譜面上,合伴奏時與鋼琴伴奏交代清楚。

5、在去考場的路上或者考場外盡量避免說話,因為考試時間一般都在2、3月份,為了保護我們的喉嚨還是盡量不要在室外說話。進了考場侯考區就不同了,那些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考生都可以隨意地小聲聊聊天,這樣一來可以更進一步讓聲樂自然地舒緩開,另外也有利於放鬆心情。

6、進考場前要讓自己興奮起來,千萬不要緊張。

❼ 求高考美聲歌曲(中外)聽過美聲曲子的都來講一個

我都寫了一部分了才發現您是女高音,我是音樂學院的學生,也參加過高考,快大3了,呵呵。雖然是男生聲部,但是平時在外有帶學生,所以作點建議。
中國作品:如你的條件比較好(所謂好是指您的高音很方便)的話可以參考陸在易的《彩雲與鮮花》。不過,這首曲子有些難度,略帶花腔,對於普通高考生來講,沒有必要,所以正如剛才所說論你條件而定以及你要考的學院水準來定。相比之下《我愛這土地》應該是本人認為女高音(男生同時可以唱)國內作品裡面最好聽很抒情的一首了,時間大概5分鍾到6分鍾之內,看你的節拍了。應該很合你上面提到的要求了,難度中等偏上。《最後一個夢》《藍色愛情海》,作為近代女高音作品的典範,在各種比賽種有看到。
外國作品:其實在本人看來國外作品在高考中的必要性不強,然而現今有不少考生願意用一首國外的作品去拿高分。可是往往忽略了外國作品的拖分處。對於普通高考生來講,國外語言無非義大利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為美聲作品的常用,英語偶爾會用上。可是能把這幾種語言的咬字做到很好,對於普通高考生來講,還是比較挑戰。特別是詠嘆調。用不好絕不用。
不過在這里附上幾首女高音適合唱的作品吧。藝術歌曲《紫羅蘭》托斯地的《理想佳人》斯塔德的《月亮頌》比較抒情。
詠嘆調:
莫扎特:《求愛神給我安慰》。這是《費加羅地婚禮》種伯爵夫人的唱段。
《鞭打我吧》。這是《唐璜(唐喬瓦尼)》的選段。
威爾第:其實,為你好的話,威爾第我在這里就不多講了,歌劇你可以去聽下,但是威爾第作品難度太大,不適合一個高考生來演唱。
在這里我向你推薦普契尼的作品.
普契尼:《漫步街上》。這是一首名曲,相當抒情浪漫。選自歌劇《波西米亞人》最近我正在排這部歌劇,用我們couch的話來講,女高音的最愛。《為藝術為愛情》,《托斯卡》的名段,難度不在威爾第作品之下,相當好聽,哭腔的演繹。
寫累了,寫不動了,如果有什麼需要咨詢或者幫忙的加QQ184776595就行。分不重要,只是希望以上的對您有幫助哦!加油了·

❽ 有什麼好聽的美聲歌曲(女高音)

你可以聽聽
《我心永愛》歌劇《玉鳥兵站》選曲,黃華莉演明裂唱或者於麗紅演歲讓唱
《斷橋遺夢》陶藝丹激雀閉
《美麗家園》李暉
《蘆花》雷佳
……
民族、美聲皆宜
不知道適合你不

❾ 陸在易的藝術歌曲《望鄉詞》和《家》的問題

因而為歌曲的音樂創作提供了無窮的藝術思維,再經音樂家們把詩詞和音樂、語言和曲調水融的結合,賦予了藝術歌曲極大的生命力。在改革開放之後能為人們傳唱較多的藝術歌曲要屬陸在易先生的作品了,陸易先生的藝術歌曲創作基本上是嚴格意義上的藝術歌曲。例如:《家》、《橋》、《盼》、《我愛這土地》、《彩雲與鮮花》、《最後一個夢》,都頗具有詩人的情懷和讓人揮之不去的情思。陸先生的旋律風格突出地體現了自由舒展的詠嘆風格。「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著名詩歌《我愛這土地》中的名句。他在為這首詩譜寫的藝術歌曲中集中地、典型地體現了他的旋律寫作自由舒展的詠嘆風格。這在《橋》、《盼》中也有出色的體現。從《望鄉詞》來看,第一次聽到廖昌永演譯這首作品時,不由的被其低沉,幽怨的音樂吸引,不由潸然淚下,男中音那渾厚,略帶傷感的傾訴: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這是於右任老先生(1879年4月11日一1964年11月10日)晚年創作於台灣,也是於老生命中的最後一個作品。表達了老先生思念祖國思念大陸之情。1949年,於右任被裹挾到台灣,而結發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耍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所以,他的《望鄉詞》並非泛泛的家國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銘心的身世之痛。祖國統一,是老人一生的追求。而作曲家陸在易先生深刻體會到這位老人「永不能忘」的愛國之情,體會到老人臨終前仍盼望祖國統一、盼望台灣回歸大陸的深摯心情。這首男中音獨唱蒼涼凝重,似經年珍藏的醇酒濃烈深沉、芳冽長久。歌曲結束部分,從心靈深處吶喊出的: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也正是抓住了於右任老先生作品的真正內涵,挖掘到心靈最深處的情感。如此看來,我國藝術歌曲在經歷了一個長時期的歷練後,現如今已經進入一個發展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除陸在易先生外,還更有朱良鎮先生的一些藝術歌曲,如《太陽的兒子》、《冬雪》、《歸來的星光》、《兩地曲》等,都是非常優秀的藝術歌曲,他們大都是經歷過和改革開放這兩個重要轉折時期的。因此,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在創作之初的音樂風格與後來的較為成熟時期的音樂風格相比較,有著特殊的與時代緊密結合的痕跡。他們都是時代變遷的忠實記錄者,也是推動中國音樂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陸在易藝術歌曲所折射出的題材時代性、主題簡潔性、旋律民族性、歌詞通俗性、伴奏意像性等特徵應為中國當代雅俗共賞藝術歌曲創作的主流。他紮根中國傳統文化,將旋律、技法、民族精神、社會融於一種體裁的方式,開創了中國藝術歌曲嶄新的一頁。聆聽陸先生的藝術歌曲,如吮橄欖,如品清茶,始覺清淡,繼則有味,續之清香怡人,回味無窮。這就是音樂詩人——陸在易先生藝術歌曲的意味和魅力。

❿ 陸在易的人物評價

陸在易的音樂作品情感豐富、內涵深刻,且具有濃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氣質,因此,音樂界對他素有「音樂詩人」之稱。 陸在易是我國當代藝術歌曲創作領域有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他創作的《祖國,慈祥的母親》、《彩雲與鮮花》已余扒經廣為傳唱。《橋》、《家》、《盼》、《我豎困昌愛這土地》分別獲得首屆(2001年)和第二屆(2002年)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在藝術歌曲創作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陸在易的藝尺局術歌曲創作基本上是嚴格意義上的藝術歌曲。即借鑒歐洲藝術歌曲的形式規范和藝術特徵,結合我國的民族語言、民族氣質和民族情感表達方式的特點創作的中國藝術歌曲。

熱點內容
櫻花答案 發布:2025-07-09 21:40:25 瀏覽:538
荷花名城 發布:2025-07-09 21:26:49 瀏覽:911
花藝生活新聞 發布:2025-07-09 21:18:55 瀏覽:924
花初花藝 發布:2025-07-09 21:03:49 瀏覽:981
滿院蘭花開 發布:2025-07-09 20:57:36 瀏覽:255
上邪與一朵紅紅的玫瑰的像似之處 發布:2025-07-09 20:56:48 瀏覽:704
520朵玫瑰花圖片真圖 發布:2025-07-09 20:40:52 瀏覽:424
梅花古詩操 發布:2025-07-09 20:17:35 瀏覽:138
曹娥櫻花谷 發布:2025-07-09 20:04:33 瀏覽:222
盆栽用材 發布:2025-07-09 20:04:32 瀏覽:915